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教育课程行政)【圣才出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圣才出品】
第18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1923年,美国著名公共关系专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学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并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使公共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A.泰罗B.爱德华·伯内斯C.多尔曼·伊顿D.勒·柯布西耶【答案】B2.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组织与其目标公众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公共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组成要素不包括()。
A.学校组织B.公众C.学校领导D.媒介【答案】C3.学校公共关系分类可以有不同维度。
根据组织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把公共关系划分为:建设性公共关系、维系性公共关系、防御性公共关系、矫正性公共关系和()。
A.内部公共关系B.外部公共关系C.竞争性公共关系D.进攻性公共关系【答案】D4.下列属于学校公共关系特点的是()。
A.成本低,难度大,与公众联系松散B.成本低,难度大,与公众联系紧密C.成本高,难度大,与公众联系紧密D.成本低,难度小,与公众联系松散【答案】A5.学校公共关系管理过程是()。
A.目标制定→调查研究→实施传播→结果评估B.调查研究→目标制定→实施传播→结果评估C.目标制定→实施传播→调查研究→结果评估D.调查研究→实施传播→结果评估→目标制定【答案】B6.下列不属于学校公共关系调查研究内容的是()。
A.对学校基本情况的调查B.对学校人际关系网络的调查C.对学校学生形象状态的调查D.对校长或学校社会资本的调查【答案】C7.学校公共关系目标包括输出目标和()。
A.评估目标B.影响目标C.态度目标D.行为目标【答案】B8.公共关系的实施传播是指通过一定的传播模式,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执行已经制定好的方案,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包括()。
A.一般事件B.活动或特殊事件C.可控与不可控媒体D.有效的交流【答案】A9.下列属于不可控媒介的是()。
A.发给编辑的信件B.幻灯片C.磁带和录像带D.意见箱【答案】A10.信息沟通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守三个有效原则,其中不包括()。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圣才出品】
第5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答:(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教育行政组织是作为一类行政组织或者说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教育行政组织的特点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首先,教育行政组织的全部活动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则为人民教育意愿的体现,人民利益的代表。
其次,教育行政组织是运用国家权力,行使行政权,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世界各国虽然国家体制不尽相同,但作为管理政务、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组织,都形成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上下沟通、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
教育行政组织也不例外。
这是由于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都有一定的职权范围,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整个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在实现其职能时,需要同上下左右的组织进行沟通与协调。
2.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行政组织的结构?答: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教育行政管理中要重视教育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因为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对行政组织的效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的,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上下沟通的密切配合的层级式组织体系。
因此,只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才会使信息顺利地上传下达,以便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助于人员的管理和资源的配置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权职明确,才可能合理地配置人员,进行人员管理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从而避免人员过多、效率低下的情况。
可见,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对于教育行政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是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课程行政【圣才出品】
第10章教育课程行政1.什么是教育课程?其构成内容有哪些?答:教育课程一般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简言之,教育课程的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教育课程的构成内容包括:(1)教学计划①教学计划的涵义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教学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②教学计划的内容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构成是:学校培养目标;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及学期划分、假期时间;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
通过包含以上内容的课程规划,不仅可以直接把学生和学校生活连接起来,而且间接地把学校与国家培养各种规格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意志,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需求结合起来。
(2)教学大纲与教科书教学大纲与教科书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学校里所教学科内容的规定。
①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
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及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等。
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作业的内容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此外有的教学大纲还列出教师参考用书、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
②教科书的内容一般由目录、本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本文是其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通常分篇、章、节、目或者一课一课地编排,系统、简明、通俗地叙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内容即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公式等。
2.说明教育课程行政的含义。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6~19章)【圣才出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6章学校质量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工作质量就是学校工作过程和结果满足使用的要求时所具有的特性。
从过程角度来看,可以将学校工作质量分为过程质量、结果质量和()。
A.符合性质量B.标准质量C.教育质量D.管理工作质量【答案】B2.()是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质量标准进行构想的质量。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它是进行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管理的前提。
A.符合性质量B.教育质量C.设计质量D.业务工作质量【答案】C3.学校质量管理以()为中心。
A.教学质量B.人的质量C.教师的质量D.学生的质量【答案】B4.下列关于学校质量管理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学校质量管理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B.学校质量管理以人的质量为中心C.学校质量管理目标具有一点多面的特点D.学校的特殊使命决定学校质量管理具有创造性【答案】D5.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B.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C.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全部干部、教师参与的管理D.全面质量管理要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答案】C6.()是对机构、管理程序和制度、各级机构和岗位责任制、各部门工作协调办法、信息反馈流程等做出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它们是学校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
A.学校质量指标B.管理质量指标C.教职工工作标准D.学生质量指标【答案】B7.质量信息提取是通过调查、测量等方式来获取关于学校质量状况的数据及描述性资料的管理活动。
下列关于在提取信息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法应以定性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B.结果一般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标度C.应尽可能交叉使用多种评定质量的方法D.信息提取的方法和频率要从教育规律出发,考虑它的综合效果【答案】A8.教育评价领域出现最早的评价模式是()。
A.决策模式B.行为目标模式C.目标游离模式D.对手模式【答案】B9.针对泰勒提出的行为—目标模式的缺点,米歇尔·斯克里温于1972年提出了()。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教育计划)【圣才出品】
第7章教育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临时工作、偶发性问题的处理而制定的计划称之为()。
A.短期计划B.个人计划C.单项计划D.临时性计划【答案】D2.教育预测成败的关键是()。
A.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B.明确预测目标C.判断预测成果D.论证【答案】A3.将教育预测划分为定性教育预测和定量教育预测,其划分依据是()。
A.教育预测的范围B.教育预测方法的性质C.教育预测时间的长短D.使用预测方法的多少【答案】B4.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意见趋于一致的预测方法是()。
A.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B.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C.马尔柯夫预测法D.德尔菲预测法【答案】D5.教育规划方案的制定要以事实为基础,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不应盲目追赶时髦,造成教育目标与实际脱节,这表明教育规划具有()。
A.系统性B.预见性C.目的性D.客观性【答案】D6.将教育预测划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其划分依据是()。
A.教育预测的范围B.教育预测方法的性质C.教育预测时间的长短D.使用预测方法的多少【答案】A7.分析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学龄人口等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人口指标,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教育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任务,这体现了教育预测的()。
A.延续性原理B.相关性原理C.相似性原理D.阶段性原理【答案】B8.将教育规划分为国家教育规划、地区教育规划和学校教育规划的依据是()。
A.教育类型B.规划范围C.规划对象D.教育层次【答案】B9.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内容进行的预测属于()。
A.宏观教育预测B.定性教育预测C.长期教育预测D.多对象教育预测【答案】A二、名词解释1.教育预测答: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
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作出科学的估计。
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①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②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③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政策与法律【圣才出品】
第6章教育政策与法律1.什么是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答:(1)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类型,是指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政党、立法机构、政府等所制定的教育方针、行动纲领、教育法规、条令条例等多种行为规范和活动过程的总称,是对教育工作的目的、策略和途径的总体规定。
教育政策的实质是对全社会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
(2)教育政策过程的环境(1)教育问题的感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而教育却不能及时满足社会和人发展的新需求;第二,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育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或障碍,以至于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这时,教育问题就会被社会公众所感知,人们就会提出解决教育问题的要求。
(2)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与议程建立教育政策的基本功能就是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
但只有那些比较紧迫的或可能造成长期负面影响的教育问题才能进入政党、政府议事日程成为教育政策问题。
这时,政党和政府才会动用行政资源、学术研究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研究政策问题的成因、范围和可能的影响,开始寻找解决教育政策问题的途径。
(3)提出和评估备选方案在界定教育政策问题基础上,政党和政府会就教育政策问题的解决,设定政策目标,提出多种行动方案,一般教育政策研究者也会对解决教育政策问题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案。
到底选择哪种方案在当前的情境下才是最优的,需要对各种备选的教育政策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评价时需要考虑到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发展现实,也要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教育政策方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政策结果的预测、方案的可行性、造成的社会成本与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教育政策选择与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评估的基础上,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将从备选方案中进行优化选择。
通常,被选择的政策方案就将进入到立法机构、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过审议后,形成政策草案,并公之于众,征求各种教育政策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管理学题库(陈孝彬第三版)
教育管理学部分一、选择题1、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B.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C.教育管理学是程序化的科学D.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答案:C解析:教育管理学的特点包括: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教育管理学》第一章第二节P5-P6)2、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A.教书育人B. 提高教育质量C. 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D.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育质量问题。
它是教育组织的生命线,也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
(《教育管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P27-P28)3、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的措施之一是提高教育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除了要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务员制度,还要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
A. 合理使用B. 选拔录用C. 在职培训D. 合理流动答案:C解析: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通过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务员制度,特别是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去实现。
(教育管理学》第五章第三节P115-P116)4、与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由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制定的教育成文法称为()。
A. 地方教育法规B. 政府教育规章C. 教育行政法规D. 教育方针答案:A解析:地方教育法规是由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制定的教育成文法。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第四节P129)5、教育计划的结构,不包括()。
A.教育发展目标B.教育现状的诊断及分析C.教育计划目标D.教育结果的分析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教育计划由四部分组成: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现状的诊断及分析,教育计划目标,教育发展计划行动方案的研拟与选择。
(《教育管理学》第七章第三节。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师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第11章教师人事行政1.教师人事行政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答:教师人事行政是指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奖惩及福利待遇等事宜所实施的管理。
教师人事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师。
教师人事行政是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人事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1)教师人事行政可以对教师实施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等工作不仅注意教育的现实需要而且预测到未来的需要,不仅要注意现实的选拔还要为未来投资,不仅要对适用的教师个体进行分析还要对全国或地区的教师整体进行分析。
此外还要考虑各级各类教师之间的比例,优化组合与平衡发展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和教育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2)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教师人事行政工作的对象、客体,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教育的发展制定教师需求预测和培养计划、制定师资的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人事行政的最终目的,即发展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你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吗?为什么?答:根据学术标准衡量,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之所以说教师是专业性职业,主要原因如下:(1)教师职业资格的取得有严格的规定,在职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教师在正式上岗之前,一般都必须接受非常系统而长期的师范教育,学习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在中小学校获得实际的教学经验。
对于没有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要想成为一名教师,还必须经过专门的考试和资格认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行政体制【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行政体制1.简述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及其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答:(1)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2)教育行政体制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意义①教育行政体制可以根据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作出计划,以保证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②教育行政体制可以行使其组织职能是指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及教育计划所建立的组织机构体系,及通过组织机构的各种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作用。
③教育行政体制可以发挥其管理职能,能对教育资源的管辖使用等进行管理,使教育事业顺利进行。
④教育行政体制可监控教育发展及教育行政的既定目标及计划,使教育活动及教育行政活动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并避免偏离目标,使其不断向前推进。
⑤国家教育行政体制可以为地方和学校提供诸如信息、咨询、协调、资助等服务项目,在决策环境和管理条件上对下级施以影响。
2.教育行政的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利弊是什么?答: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
在教育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法国。
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
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1)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计划【圣才出品】
第7章教育计划1.说明现代教育计划的含义及特征。
答: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计划,即作为教育行政管理学上的计划,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产生并获得明显发展的。
人们把它称为现代教育计划。
(1)现代教育计划的含义现代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2)现代教育计划的特征①教育政策是制订教育计划的前提。
教育计划必须为权力所支持。
一般而言,教育政策是由国家权力所决定和支持着的关于教育的思想观念、意愿和行动准则。
这与个人、党派、社会团体等关于教育的意见、希望、提案等有着根本的不同。
当然,教育计划不同于教育政策,但教育计划是离不开教育政策的,它必须以教育政策为指导。
②教育计划是量化了的教育政策目标或教育发展目标。
它不是个人或团体对教育发展的某种愿望,而是以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
从时间上看,它又是为实现某一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时间一览表。
③教育计划具有技术性。
教育计划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它包含着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战略上的决策,以及实施方案的建立等程序或步骤。
而教育现状的分析、教育预测、教育决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的建立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2.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及异同是什么?答: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1)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教育计划按照规模可以分为教育规划和教育计划。
近年来,在国际上使用的教育计划,主要是指与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密切相连的较长期的、综合的教育计划。
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简称教育规划。
在教育行政上所讲的教育计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是相对于短期的实施计划而言的。
(2)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异同①不同点。
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区别在于,规划是对较大范围、较大规模及较长时间内教育发展总方向、大目标、主要实施步骤及重大措施的设想。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教育督导)【圣才出品】
第8章教育督导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教育督导职能的是()。
A.监督职能B.评价职能C.指导职能D.审计职能【答案】D2.就教育管理监督职能而言,不同体制的国家教育管理职能的特点也不同,中央集权制国家对教育管理强调()。
A.行政监督的职能B.舆论监督的职能C.法律监督的职能D.横向监督的职能【答案】A3.督导切忌以钦差大臣自居,指手画脚,盛气凌人,而应是基层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良师益友,这体现了教育督导职能的()。
A.评价职能B.指导职能C.反馈职能D.监督职能【答案】B4.将教育督导形式分为督政和督学,其划分依据是()。
A.督导范围B.督导内容C.督导目的D.督导对象【答案】D5.在督导工作中,督导人员应制定周密的督导工作计划,运用系统调查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以客观事实和确凿的数据为凭据作出客观、公正、有说服力的结论,以体现教育督导的()。
A.导向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依法督导原则D.民主性原则【答案】B6.教育督导的职能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职能是()。
A.监督职能B.评价职能C.指导职能D.反馈职能【答案】A7.将教育督导的形式划分为调研性督导、检查性督导和总结性督导的依据是()。
A.督导内容B.督导范围C.督导目的D.督导对象【答案】C8.教育督导人员在督导过程中,充分听取和尊重督导对象的意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体现的督导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依法督导原则C.科学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答案】D二、名词解释教育督导答:教育督导是对教育工作(包括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的组织领导、教育、教学、总务、人事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建议的活动。
具体讲,教育督导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督导的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通过精密的观察、调查和考核,进而作出审慎的分析和评定,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改进意见,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活动。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3~15章)【圣才出品】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3章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学者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研究学校效能的理论模型?()A.谢润斯B.郑燕祥C.莫特摩雷D.高登斯坦【答案】A2.郑燕祥等人总结了八种评估学校效能的理念模式,其中常用于评估学校表现和研究学校效能的模式是()。
A.目标模式B.资源输入模式C.全面质量管理模式D.满意模式【答案】A3.资源—输入模式的缺点在于()。
A.学校目标并不一定是清晰的、普遍认同的B.如果过度依赖这种评估模式,可能会使学校关注短期外部效果,而忽视对学校内部过程的优化C.该模式容易造成重方法轻结果的后果D.该模式容易造成学校对内部教育过程的疏于管理,甚至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或造成资源浪费【答案】D4.()认为,变化的教育环境几乎对学校功能的每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环境的冲击和内部障碍的挑战,便成为评估学校效能的关键所在。
A.过程模式B.认可模式C.组织学习模式D.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答案】C5.1980年代,面对学校效能研究方法多样化及研究结论重复验证的挑战,学校效能研究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
A.寻找替代传统回归分析方法的新技术B.开始在研究设计上考虑进行有效推论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数C.采用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D.采用更加复杂的研究设计,探讨学校作用的内在过程及机制【答案】C6.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A.统计分析方法及研究样本大小的挑战B.研究方法多样化及研究结论重复验证的挑战C.全面的概念挑战D.学校效果研究的结论能否同样应用到不同的社会和种族中的挑战【答案】C7.目前常用的测量学校效能的方法主要是(),又称统计控制法。
A.多元线性回归技术B.实验法C.准实验法D.“附加值”法【答案】D8.与传统的回归分析相比,多层线性模型的优点不包括()。
A.考虑了不同层次的随机误差和变量信息,其标准误差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更加准确和有效B.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水平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率来确定不同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C.可以分析重复测量的数据,即将测试个体看作第一水平,将测量看作第二水平D.可以分析离散型的数据资料【答案】C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校效能?答:学校效能系指一所学校利用其本身的条件及相关环境,透过各种方法、步骤或策略的运用,获取有限并具价值的资源,以发挥功能,让学校在各方面均能有良好的表现。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教育督导【圣才出品】
第8章教育督导1.如何认识教育督导在教育行政活动中的意义?答:教育督导是指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督导的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通过精密地观察、调查和考核,进而作出审慎地分析和评定,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改进意见,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活动。
教育督导在教育行政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1)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过程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行政的重要功能,它关系到整个教育行政系统(体制)的效能。
(2)教育督导的重要性在于能加强与提高教育行政的领导与管理,以保证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3)根据我国的现状与国外经验,建立起与决策、执行系统并行的相对独立的检查监督系统,是改革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效益,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2.怎样认识教育督导的性质?答:(1)教育督导的实质是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如行政领导机关或专门监督机关对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监督,其价值取向主要是秩序和效率。
这种监督实际上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手段。
(2)作为行政监督的教育督导所具有的指令性、执法性和权威性①教育督导工作所具有的指令性是有限的行政指令性。
教育督导是上级对下级的、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为前提进行的,因此具有指令性。
但由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现代督导的专业性和民主性,通常情况下,教育督导机构或督学对被督导单位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是指导性的。
②教育督导工作具有执法性。
教育督导的执法性表现在教育督导机构与人员依法进行督导活动中。
一方面是在编制督导评估指标时将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内容、精神纳入其中,以引导被督导者给予重视并加以贯彻,达到保证执法的目的。
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类督导活动的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其违法行为以达到有效实施法规的目的。
③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作为行政监督的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与行政监督一样来自其凭借的职权和法纪。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圣才出品】
第5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中上下级层级关系是一种()的分配关系。
A.任务和职位B.权力和利益C.权力和责任D.责任和义务【答案】C2.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性质是()。
A.社会咨询机构B.社会福利机构C.国家公务机构D.国家政府机构【答案】C3.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必须提高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其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
A.合理流动B.合理使用C.培养进修D.选拔录用【答案】C4.公务员的奖励主要包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
A.表扬B.提拔C.奖励D.记功【答案】D5.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首要因素是()。
A.充足的经费B.现代化的设备C.充分调动起积极性的人D.良好的环境条件【答案】C6.教育管理的行政组织机构是以()为主进行设置的。
A.功能B.服务对象C.工作性质D.工作程序【答案】C7.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中所设置的监督部门、信息反馈部门实质上是组织机构中的()部门。
A.控制B.决策C.质检D.功能【答案】A8.在一个组织中,管理的层次与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A.递增关系B.递减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答案】D二、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组织答: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2.教育行政机关答: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笔记及习题(教师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第11章教师人事行政11.1 复习笔记一、教师人事行政的含义与意义1.含义教师人事行政是指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奖惩及福利待遇等事宜所实施的管理。
教师人事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师。
2.意义教师人事行政是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
教育活动需要人、财、物等多种资源的投入,而现代资源理论和人事管理新观念指出人是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开发,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就可以使其升值,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教师人事行政可以对教师实施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等工作不仅注意教育的现实需要而且预测到未来的需要,不仅要注意现实的选拔还要为未来投资,不仅要对适用的教师个体进行分析还要对全国或地区的教师整体进行分析。
此外还要考虑各级各类教师之间的比例,优化组合与平衡发展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和教育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2)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教师人事行政工作的对象、客体,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教育的发展制定教师需求预测和培养计划、制定师资的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人事行政的最终目的,即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1.专业的含义专业是指具有高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也称为专门职业,是相对于普通职业而言的。
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通常被称之为专业人员。
一般认为典型的专业人员是指医生、律师、工程师、建筑师等。
对于教师是否为专业工作者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2.专业标准(1)专业工作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职业,必须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4~7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4章教育行政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行政的中心问题是()。
A.教育行政机构B.学校管理C.教育行政体制D.制度的完善【答案】C2.教育体制是()。
A.教育制度的简称B.教育组织的根本制度C.教育机构的统一体D.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答案】D3.教育体制的子体制是指学校教育体制与()。
A.学校运行体制B.教育管理体制C.学校评价标准D.教育法律制度【答案】B4.决定各国教育行政体制形式不同的根本点,在于()。
A.对教育行政权力的划分与行使的方式不同B.政体不同C.文化背景不同D.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答案】A5.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
A.实施民主集中制B.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C.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D.人民享有参与管理的权利【答案】B6.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主要是指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其核心是()。
A.提高投入B.简政放权C.制定政策D.加强协调【答案】B7.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
A.分级管理、以省为主B.分级管理、以市为主C.分级管理、以县为主D.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答案】C8.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更接近于()。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学校自治D.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答案】D9.在教育管理职能方面,地方分权制的国家更强调()。
A.计划监督B.行政监督C.法律监督D.社会监督【答案】C10.教育管理体制包括()。
A.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B.学校教育体制和校外教育体制C.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教育体制D.学校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答案】A二、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体制答: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圣才出品】
第13章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学者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研究学校效能的理论模型?()A.谢润斯B.郑燕祥C.莫特摩雷D.高登斯坦【答案】A2.郑燕祥等人总结了八种评估学校效能的理念模式,其中常用于评估学校表现和研究学校效能的模式是()。
A.目标模式B.资源输入模式C.全面质量管理模式D.满意模式【答案】A3.资源—输入模式的缺点在于()。
A.学校目标并不一定是清晰的、普遍认同的B.如果过度依赖这种评估模式,可能会使学校关注短期外部效果,而忽视对学校内部过程的优化C.该模式容易造成重方法轻结果的后果D.该模式容易造成学校对内部教育过程的疏于管理,甚至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或造成资源浪费【答案】D4.()认为,变化的教育环境几乎对学校功能的每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环境的冲击和内部障碍的挑战,便成为评估学校效能的关键所在。
A.过程模式B.认可模式C.组织学习模式D.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答案】C5.1980年代,面对学校效能研究方法多样化及研究结论重复验证的挑战,学校效能研究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
A.寻找替代传统回归分析方法的新技术B.开始在研究设计上考虑进行有效推论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数C.采用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D.采用更加复杂的研究设计,探讨学校作用的内在过程及机制【答案】C6.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A.统计分析方法及研究样本大小的挑战B.研究方法多样化及研究结论重复验证的挑战C.全面的概念挑战D.学校效果研究的结论能否同样应用到不同的社会和种族中的挑战【答案】C7.目前常用的测量学校效能的方法主要是(),又称统计控制法。
A.多元线性回归技术B.实验法C.准实验法D.“附加值”法【答案】D8.与传统的回归分析相比,多层线性模型的优点不包括()。
A.考虑了不同层次的随机误差和变量信息,其标准误差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更加准确和有效B.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水平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率来确定不同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C.可以分析重复测量的数据,即将测试个体看作第一水平,将测量看作第二水平D.可以分析离散型的数据资料【答案】C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校效能?答:学校效能系指一所学校利用其本身的条件及相关环境,透过各种方法、步骤或策略的运用,获取有限并具价值的资源,以发挥功能,让学校在各方面均能有良好的表现。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学校组织管理)【圣才出品】
第15章学校组织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高校一般属于()。
A.公益性组织B.服务性组织C.互异性组织D.准军事组织【答案】B2.德意志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商业、政治和宗教组织的基础上,写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
该理论被称为()。
A.经典组织理论B.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C.社会系统理论D.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答案】A3.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是由()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经过西蒙等管理学家充实发展而成为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
A.管理学家马奇B.心理学家梅奥C.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D.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答案】B4.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的特点在于()。
A.活动是组织的主导因素B.建立文牍制度C.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D.重视和推动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答案】D5.美国管理专家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列举了运用权变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的一些结论。
认为在下列条件下,分权决策、低度正规化、重视横向协调的有机组织更合适()。
A.目标多样且不断变化;技术复杂且在发展;环境不稳定;活动创新性较大;决策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较大B.目标规定详尽并持久;技术连贯而稳定;环境相对稳定;决策有计划;活动是例行公事,生产效率是主要目标C.目标多样且不断变化;技术复杂且在发展;环境相对稳定;决策有计划;活动是例行公事,生产效率是主要目标D.目标规定详尽并持久;技术连贯而稳定;环境不稳定;活动创新性较大;决策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较大【答案】A6.美国管理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描述组织结构特征的指标有三项:复杂性、集权度和正规化。
其中,()是指组织的横向专业分化和纵向层级分化的程度。
A.复杂性B.集权度C.正规化D.分散度【答案】A7.管理跨度是指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
陈孝彬的《教育管理学》试题库
陈孝彬的《教育管理学》试题库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一、名词解释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
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故曰:教学相长也。
”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性。
由地方官长史领导);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定。
(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满意方案的过程。
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行每年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成绩分上中下三级九等,写有考评,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当众宣读,考核结果与晋级、奖惩相结合。
)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3、雅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尝试依法治教的国家性文件的总称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为国务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教育课程行政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称为()。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置
D.教学大纲
【答案】A
2.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
B.开设哪些学科
C.学科顺序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答案】B
3.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的权力应当在()。
A.教师
B.校长
C.教学管理部门
D.各方协商、共同掌握
【答案】D
4.教科书的编写,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好()。
A.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的结合
B.培养目标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结合
C.教育目的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结合
D.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结合
【答案】B
5.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实行的是()。
A.国家、地方二级管理体制
B.国家、省、市三级管理体制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D.地方、学校二级管理体制
【答案】C
二、名词解释
教育课程
答: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其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教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
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
段,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
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计划(课程方案)编定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答:由于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诸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需随社会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进行相应的整调、修改和再编订。
要使修改和再编订工作富有效率和科学精神,必须注意把握好课程及影响它的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即遵循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计划必须依据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
(2)民主原则: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有关人员能介入该项活动,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让参与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3)弹性原则:该原则是指要使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情况。
(4)系统组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课程各要素的特点和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调整建立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以获取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实现教学计划修订的目标。
2.简述国家、地方和学校各自的课程管理职责。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
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各有其职责:
(1)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3)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教学计划管理应当如何实施?
答:教学计划管理的实施有如下几步:
(1)制定教学计划
①要制定全校教学工作计划。
由校长亲自主持,教导主任协助制定。
②要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应围绕加强本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由教研组长负责,在全组教师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经主管校长或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
③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计划应于开学初提出,经教研组长同意后,交教导主任或主管校长审查批准后执行。
(2)执行教学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体系一经形成,即成为一定期限内全校师生的行动依据。
管理者要合
理调度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学计划由设想转化为现实。
(3)检查执行情况
检查执行情况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全面检查能够把握全局,便于发现教学计划执行中的倾向性问题;专题检查可以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便于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
平时检查有利于动态地掌握真实的情况,避免问题堆积以至积重难返,可以采用参加教研组活动、随堂听课等方法进行;定期检查的时间、人力相对集中,便于了解各个方面的教学情况,一般在期中、期末进行,常用的方法是资料分析、听取汇报等。
(4)评价教学计划
对教学计划管理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一个依据执行情况对教学计划重新审视的过程。
通过评价,可以对成绩和问题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以便掌握教学管理的规律,改进以后的工作。
4.简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编定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答:(1)教学计划的含义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教学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2)教学计划编定的基本原则
①适应性原则:其涵义为教学计划必须依据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
②民主原则:教育课程计划的编定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它需要发扬民主,让多方面的有关人士参与,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心理学、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教师,社会上经济界、企业界人士及家长等。
③弹性原则:要使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情况。
④系统组合原则: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编定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课程各要素的特点和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调整建立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以获取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实现教学计划修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