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

合集下载

中宁县“粮改饲”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宁县“粮改饲”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养殖技术Y a n g z h i j i s h u近年来,中宁县在黄河两岸,及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性高和草畜养殖基础良好的的灌区和引黄灌区乡镇及长山头农场、渠口农场认真开展了粮改饲试点工作,积极鼓励养殖场(企业)采用订单收购和流转土地自种青贮玉米的方式,开展优质饲草规模种植,推动草畜产业向以养定种、以种促养、草畜平衡方向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粮改饲"试点工作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我县将持续高效推进粮改饲工作,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抓好"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实现种养结合和草畜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1粮改饲工作成效1.1养殖场(户)积极性高与前两年相比,全县参与项目实施的养殖场(户)数量逐年增加,占符合粮改饲实施主体要求(企业资质、养殖规模、制作青贮意愿)企业的比例不断提升。

同时,开展粮改饲工作的养殖场(户),指定专人负责统筹协调该项工作,安排部署更早,组织计划更加严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1.2超额完成工作任务2018年,全县有36家养殖场(户)开展了粮改饲工作,共制作全株玉米青贮12.6653万吨,粮改饲面积4.1087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初计划安排的收贮全株玉米青贮6万吨,粮改饲面积2万亩。

1.3全株青贮玉米品质好全县现有大型青贮收割机14台,全株玉米青贮收割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基本实现青贮收割机(克拉斯)全部覆盖;开展粮改饲工作的养殖场(户)从选择优良品种种植,适宜干物质收获、按技术要求制作等各个环节突破,全株玉米制作技术更加成熟,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水平稳定,除个别收割稍早的养殖场(户),基本都保持在30%左右,玉米籽粒破碎均匀,青贮窖压实较好,制作过程持续时间较,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品质。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02•【字号】亳政办〔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3月2日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1〕5号)精神,加快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防疫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按照“做强生猪、稳定家禽、发展牛羊、兼顾特种”发展思路,以“循环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引领,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畜牧业十大工程,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推进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目标肉蛋奶总产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25年达到47万吨以上,到2030年达到51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保持85%以上和95%以上。

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猪、牛羊全产业链。

全市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三、重点任务(一)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规划养殖区域,重点发展生猪、牛羊养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年12月31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的飞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民生保障水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亿万农民是衷心拥护的。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

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持续牵引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中国牛业科学2019,45(3):70-73China Cattle Sciencc专论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王红艺(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南阳473000)摘要:近年来,南阳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出肉牛+甜玉米种植,北繁南育+农牧结合,奶牛饲养+苜蓿种植+生态观赏,奶山羊养殖+{猴桃种植+产业扶贫等种养结合模式,同时不断探索出二季全株青贮+—季大麦三熟种植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业助力现代化养殖业、养殖业带动种殖业的发展新路子,对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种植业;养殖业中图分类号:S823;F323,22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11(2019)03-0070-0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指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南阳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1基本情况南阳市以规模化种植业助力现代化养殖业、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农牧一体循环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种养结合企业63家,以多种模式实现农牧一体、循环发展*其中,南阳科尔沁牛业推进“肉牛养殖+甜玉米种植”现代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带动了南阳科尔沁牛业及新野县域肉牛产业的发展;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采取北繁南育、农牧结合的养殖模式,已成长为绿色健康、创新环保的新型农业发展公司;河南三色鸽乳业将奶牛养殖、苜蓿种植、生态观光有机结合,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西峡县健羊牧业有限公司奶山羊养殖、3弥猴桃种植产业与扶贫相互结合,其“公司+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会形成一种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唐河县金农农牧有限公司开展一年种植三季(两季全株青贝玉米、一季大麦草)的规模化种植模式,有力地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方城县鸿旺牧业有限公司实施“生殁双循环”模式,率先实现“山顶种林、山腰种果、山下养猪水面养鱼、沼气煮饭、沼液施肥”的生态养殖,提供了林果业种养结合的创新模式*2主要做法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南阳市畜牧局组织召开全市饲草饲料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粮改饲、秸秆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南阳黄牛科技中心高度重视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心领导多次督导饲草工作并大力推广种养结合项目,宣传普及相关优惠政策,有效推动了饲草产业的发展*开展培训,推广典型*各级畜牧部门先后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0次,累计培训2150人次,共印发技术培训资料5600多份*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组织观摩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宣传车,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相关技术,为全市种养结合和农牧生态循环发展提供了技术*适时监督,严格把关*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对河南三色鸽乳业和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督导河南三色鸽乳业做好小麦播种和田间管收稿日期#2019-01-12修回日期:2019-01-23作者简介:王红艺(1966&),女,河南南阳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南阳肉牛新品种培育及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工作*E­mail:nyswhy@第3期王红艺: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71理工作、青贮设施设备准备工作;督导科尔沁牛业南阳公司安排全株青贮玉米和甜玉米田间管理、收获及青贮制作;指导河南三色鸽乳业和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按照试验方案做好饲养试验*3典型模式3.1河南三色鸽乳业下属的南阳市卧龙区农开种植专业合作社南阳市卧龙区农开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牧草种植,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饲草生产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苜蓿种植、牧草秸秆加工生产与经营,拥有生产基地200hm2*优质牧草效益:种植86.67hm2优质牧草,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年产干苜蓿1100I,目前每1t按2000元计算,年产值220万元,扣除每亩地租、人工、机械设施折旧等成本后,年利润达到50万元左右;另外,种植苜蓿后,省去犁地、旋地、播种等开支,1年可节约22.4万元的耕作费用*奶牛养殖效益:每天每头泌乳牛饲喂1-5kg苜蓿干草,每头牛多产1kg优质奶,乳房炎等疾病减少10%,每天每头牛净利润增加约4元,年效益1 440元/头,按1000头规模场600头泌乳牛计算,增86.4万元*生态环境'益:首先,苜蓿对于降水有良好的拦截作用,可有效减少地面径流,同时把渗入土中的水转变成地下水,构成地下径流,而基地地处农区,紫花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减少了每年的多次翻耕,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其次,苜蓿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地面覆盖率高,大量种植苜蓿可降低风蚀,防治荒漠化蔓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再次,苜蓿根部具有大量生物固氮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肥沃土壤,是改造低产田最有效的生物措施*社会效益: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奶牛场”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紫花苜蓿草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引导本片区种粮大户和种植公司大面积种植牧草,示范基地周边近几年来已形成规模化种牧草种*3.2新野县科尔沁牛业采用业主自己流转土地,自己耕种收供给肉牛养殖的方式,目前在周边乡镇共流转土地面积约1333.33hm2—年种植两季青贮玉米,全部加工成青贮料,土地产出效益大大提高,且公司耕种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加工饲料成本大大降低,养殖利润随提*在种植环节,按当前玉米种植水平,种植籽粒玉米每1hm2产量约6000kg,收入约12000多元;种植青贮专用玉米按每1hm2按60t计算,收入可达18000元以上,并可提前15~20d收获,可再种植一季玉米或提前种植一季秋菜,1hm2的效益可增加9000元~15000元*在养殖环节,5i全株青贮玉米可养1头肉牛,全株玉米青贮代替酒糟和精料,可使1头肉牛的饲料成本降低1500元以上,并且养殖粪污施肥还田,不仅提升了耕地质量,还避免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生态效益明显*公司采用“一茬小麦+两茬青贮玉米”模式规模种植,每1hm2地净效益67500元以上,比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模式效益提高5倍左右。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110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110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11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推进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全省农业发展及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化同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廉洁和安全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依托我省粮食、畜牧、果业、杂粮、蔬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全省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农民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农为本,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8.30•【字号】黑政发〔2015〕25号•【施行日期】2015.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畜牧业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5〕25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我省是畜牧大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黑土带、黄金玉米种植带和黄金奶牛养殖带,地域广阔、土壤肥沃、气候冷凉、环境优良,发展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

畜牧产业是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我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产业,有着重要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畜产品市场总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与价格波动等短期问题交织的挑战。

实践证明,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信用。

近几年我省大力推进标准化现代奶牛场建设,已投产的现代示范奶牛场单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标准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有关国际标准。

抓住机遇、推动畜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加快建立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乳品业,奶牛、肉牛、生猪养殖、加工业,适度发展肉羊、家禽养殖,以此推动农业转型、食品加工业比重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增强我国畜牧业实力做出贡献。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总体要求。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驱动上下游的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相关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建黑龙江经济发展新优势。

2.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坚持品牌建设,提供高品质畜产品,满足消费者健康性、安全性、多样性需求,实现由“养得好”向“卖得好”的根本转变;坚持农牧对接、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鼓励多元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产业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农业强乃是中国强之根本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农业强乃是中国强之根本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农业强乃是中国强之根本作者:吴宏耀张征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5年第02期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中国农业要强起来,当务之急,是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防止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部署了一系列强农政策举措。

亮点一: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粮食生产稳住了,就能“稳坐钓鱼台”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

为什么一号文件中仍然把建设现代农业、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放在首位?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人口还在增加,消费水平还在提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松。

一号文件提出要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夯实粮食生产这一基础。

无论怎样转方式、调结构,都绝不能把粮食产能调低了、耕地调少了,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当前,关键是要稳产量、提产能。

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保护调动好农民务农种粮和主产区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

耕地是根本。

一号文件对耕地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提出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等。

力保耕地不减少、地力有提高。

粮食生产新潜力怎么挖?一号文件更加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要求不断改善水利条件,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最终要靠科技。

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云南构建种养结合助推农牧民脱贫致富

云南构建种养结合助推农牧民脱贫致富

云南省自实施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认真按照中央有关粮改饲工作的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结构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牛羊(奶牛)重点养殖区和玉米主产区,加快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饲料,推动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统筹转变,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绿色发展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提升种养效益。

粮改饲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8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62万亩,涉及全省11个州(市),累计收贮优质饲草料420.6万吨,有力地推进了云南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2016年,云南省首次实施中央粮改饲项目,项目下达云南省粮改饲种植面积8万亩,收储任务24万吨,全省2个试点县共完成粮改饲种植面积8万亩,优质饲草料收储29.55万吨;2017年,国家下达云南省粮改饲种植面积48.7万亩,收储任务146.2万吨,31个粮改饲项目实施县共完成收储面积49.53万亩,完成收储量152.52万吨;2018年,国家下达云南省粮改饲种植面积62.28万亩,33个试点县实际完成收储面积64.5万亩,完成收储量182.33万吨;2019年,国家下达云南省粮改饲种植面积66万亩,由于资金统筹整合,2019年粮改饲实际下达任务种植面积15.79万亩,收贮量44.08万吨,15个试点县最终完成收储面积19.3万亩,完成收储量56.2万吨。

二、主要做法1.加强粮改饲工作领导。

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做好粮改饲试点工作作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切入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016年成立了由厅分管副厅长任组长,原厅草山饲料处、省财政厅农业处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相关处室领导为成员的云南省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督查工作。

试点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粮改饲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粮改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粮改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粮改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者:于康震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9期粮改饲既是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最近,农业部常务会议将专题听取粮改饲工作进展汇报。

我结合对前两年工作的总结以及实地调查情况,对粮改饲工作有了一些新思考。

一、深刻认识粮改饲的重大意义粮改饲政策已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2015年开始试点,2016 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又上升为政府工作报告36 项需要量化完成的工作之一。

这充分表明了粮改饲工作十分重要。

粮改饲之所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因为粮改饲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事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问题,粮改饲已成为当前“三农”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政策之一。

(一)加快推进粮改饲是推动粮食去库存的迫切需要。

2015 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去年粮食又获好收成,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 万亿斤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也出现了玉米连年增长、库存高企、进口增多的“三量齐增”现象,我国粮食库存甚至超过当年玉米总产量。

2007 年到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从1.52 亿吨增加到2.25 亿吨,各地粮库出现了“收不进、调不动、销不出、储不下”的尴尬局面。

巨大的粮食库存,一方面造成财政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又造成粮食的极大浪费。

实施粮改饲,就是将“镰刀弯”等非优势区域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进而减少玉米总产量,推动玉米去库存。

(二)加快推进粮改饲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调结构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确保产得出来、卖得出去。

当前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在玉米。

2010 年到2015 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从4.9 亿亩增加到5.7 亿亩,2016 年调减了3000 万亩,种植面积下降到5.4亿亩,仍远高于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中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 亿亩的目标。

粮改饲,循环农业助力脱贫致富

粮改饲,循环农业助力脱贫致富

粮改饲,循环农业助力脱贫致富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9年第6期“从临夏的情况看,种植1亩籽实玉米农户实际收入约1 1 0 0元,种植1亩饲料玉米农户实际收入约1 5 0 0元,每亩增收40 0元左右。

如果用这些饲草料进行畜牧养殖,综合效益更为可观。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说。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的部署,临夏州率先在甘肃省推动粮改饲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推动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2018年,在甘肃省省列5个粮改饲试点县的基础上,临夏州将临夏县、永靖县、临夏市列为州级试点县,全州整区域推进。

目前,粮改饲已经成为临夏州最普惠的增收项目,参与农户达13.5万户,其中贫困户4.9万户。

第二次革命被称为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粮改饲对临夏州有着怎样的意义?“临夏州近70%的人口在农村,2/3的耕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杨元忠说。

为了解决干旱问题,临夏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付出了艰苦努力。

2005年以来,临夏州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新技术,有效破解了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被称为农业的第一次革命。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说,“你们探索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实现粮食增产发挥了显著作用,要因地制宜扩大推广”。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临夏州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4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3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2%。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量种植引发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破解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难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严峻地摆在了面前。

2 0 1 5年以来,临夏州在甘肃省率先整区域推动粮改饲工作,创新推广以玉米全贮、青贮、黄贮等为主的新技术,使之成为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在全州引发了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前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粮食作为畜牧饲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科技进步推动了饲料行业转型升级,改善了畜禽饲养环境,提高了畜禽饲料的质量和效益。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粮食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以粮豆混饲、青贮绿料、深加工饲料等为标志的新趋势。

粮改饲试点项目通过利用优质龙头企业优良的技术、设备、工艺、资源,以技术推广、示范引领和产业联动为核心手段,推进优质粮食转化、畜禽粮料综合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双重目标。

本文所述即为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以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这一试点项目。

一、项目目标粮改饲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村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畜禽饲料生产和营养结构,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推广优质粮食的消费和利用,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良种良法良养,增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具体目标包括:1.推广优良种养殖、良种推广等技术,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

2.推广使用新型饲料,发展绿色饲料行业,在实现农业主产和副产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加强畜禽养殖的环境保护。

3.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以粮食深加工为起点,开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加强粮食和饲料产业的合作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

4.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试点区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综合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二、项目实施方案2.1 项目实施步骤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实施步骤、实施计划、实施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2.开展示范试点,选择试点企业和试点区域,利用已有的农业资源和技术,开展畜禽养殖、粮食加工等示范活动。

3.推广经验,加强试点过程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向社会宣传粮改饲试点项目的意义和成果。

4.指导单位和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实施提供依据。

翁牛特旗积极探索粮改饲种养结合新模式

翁牛特旗积极探索粮改饲种养结合新模式

翁牛特旗积极探索粮改饲种养结合新模式作者:赵海荣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1?“粮改饲”试点的提出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的模式,对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的种植提供支持,会加快草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1]。

国家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探索“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的农牧业发展新趋势。

积极稳定的推进“粮改饲”发展是目前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更可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为此,农业部选择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

各试点省区均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制度,落实试点县33个[2]。

我们翁牛特旗就是试点旗县之一。

2?加强“粮改饲”试点组织领导我们翁牛特旗成立了以旗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粮改饲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采取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整合相关部门资金资源,着重发展“粮改饲”项目倾斜,并协调金融部门对青贮玉米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为“粮改饲”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保障。

3?“粮改饲”项目的开展3.1?补贴总额自2015年试点工作开始以来,中央财政对“粮改饲”项目提供了每年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

2016年翁旗粮改饲项目补助金额1000万,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专种青贮玉米的收贮直补。

3.2?补贴标准专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补贴青贮玉米的种植户,补贴标准为每亩240元,同时加大贫困户的补贴力度,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承包地补贴每亩300元。

3.3?补贴对象具有有效工商登记的养殖场、企业、合作社都可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备案登记后领取补贴。

对于规模较大,有草饲家畜饲养基础的的养殖场也可以领取资金补贴。

此外,具有储藏和销售能力以及青贮饲料制作设备,大量向养殖场销售青贮饲料的销售公司也可以申请补贴。

4?补贴资金发放方式翁牛特旗畜牧兽医局使用“先收后补”的补贴方式,首先审核申请对象,审核通过的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数量等进行核定,核定的青贮玉米收贮数量必须要经过政府部门、种植户和核查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落实政策引领促成种养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例

落实政策引领促成种养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例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4期落实政策引领促成种养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例李绍仙刘慧军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东营257200摘要“粮改饲”是为了推动青贮玉米等优质高产饲料作物种植和加工贮存,实现全株利用,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例,从明确项目实施的目标要求;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资源化利用循环发展;“粮改饲”与土地有效流转相结合;实现优质牧草自给自足;严格控制制作流程,提高青贮质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等方面,介绍了河口区近年来推广“粮改饲”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粮改饲;种养一体;畜牧业;河口区收稿日期:2020-03-02李绍仙,女,1979年生,兽医师。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黄河故道,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东北两面临近渤海,辖区东西跨度7.9万m ,南北跨度4.3万m 。

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区土地总面积22.67万hm 2,其中农用地9.73万hm 2(耕地3.8万hm 2),另外有大面积的成方连片的未利用土地,这给适度规模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

截至目前,全区食草家畜存栏14.6万头,其中:奶牛4.84万头、肉牛3.3万头、羊6.46万只。

在食草类牲畜中澳亚三大牧场奶牛存栏量3.66万头,印尼佳发肉牛1.4万头,全区奶牛年需苜蓿约3万多t ,现状是100%进口,优质青贮饲料1年的需求量预计40万t ,大约是1.3万hm 2种植面积能够产出的量。

围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粮改饲”和种养结合试点工作[1]。

河口区自2016年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把政策引领与本地实际充分结合,形成了以养定种、种养一体的畜牧业发展模式,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粮田变为饲料用地约0.67万hm 2,饲料玉米较籽粒玉米每667m 2增收150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农业部:推广粮改饲,构建新型种养关系

农业部:推广粮改饲,构建新型种养关系

农业部:推广粮改饲,构建新型种养关系佚名【期刊名称】《江西饲料》【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49-50)【正文语种】中文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印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

这是中央立足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政策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1.1 粮改饲是优化种养结构的有力措施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中,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问题最突出,调减种植面积的任务最紧迫。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到2500万亩。

扣除2015年已有约900万亩基数,“十三五”期间青贮玉米面积要增加1600万亩左右,粮改饲将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做出30%以上的贡献。

从畜产品方面看,我国人均牛羊肉和奶类占有量分别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和1/3,是今后市场需求增长最有潜力的品种。

好牛吃好草,当前发展草食畜牧业,优质饲草料不足是主要制约瓶颈之一,实施粮改饲正好补齐了这块短板。

据测算,粮改饲面积达到2500万亩,可以保证我国农区奶牛都吃上优质青贮饲料,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的饲草料结构也将大幅优化,实现牛奶质量全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牛羊肉增产160万t等目标都有了基本保障。

1.2 粮改饲是重构种养关系的有力措施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农业一直在围绕“吃饱”做文章,种植业首先要满足口粮需求,畜牧业处于从属地位,只能用剩余的粮食和农副产物作饲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直到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中用作口粮的比例仍高达67%,饲用量仅占10%左右。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口粮消费持续下降,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

2004至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1.52亿t,其中玉米占63%,这是适应粮食用途变化的第一轮种养关系调整,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粮改饲”提振饲料业原料供应格局或变

“粮改饲”提振饲料业原料供应格局或变

“粮改饲”提振饲料业原料供应格局或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二元变三元对“粮改饲”的重视,始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提及,“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许多饲草业人士欢呼雀跃,认为这是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出的一项新内容,党中央已经将饲草料放置到与粮食同等重要的位置。

农业部在部署2015年工作时表示,要鼓励粮豆轮作、粮肥轮作、粮饲轮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

为适应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几乎同时,山东省对外宣布,确定今年要做好农牧结合大文章,开展“粮改饲”试点,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种植,切实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同时,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推进饲料作物产业发展方案》,供业内探讨。

针对此方案,有专家建议,方案应该沿着“种植―加工―利用―还田”食物链顺序设计提出,做好草畜结合。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此前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粮改饲”,是按照草牧形成产业链来设计提出的,要做好种养结合。

饲料供给影响口粮安全粮改饲,顾名思义,就是将粮食作物改种为饲料作物。

一直以来,我国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

三大主粮品种――小麦、玉米、稻谷,被视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为何要粮改饲?“国内市场对高粱、苜蓿草的需求较大,但当地粮食作物就地转化的效益并不明显。

此外,我国还要从国外进口很多。

因此,国家要推粮改饲。

”分析师孙光梅认为。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往作为工业用粮和饲料作物的玉米,与小麦、稻谷等作物的替代性不断增强。

持续推进粮改饲项目,助力舍饲养殖不断实现新突破

持续推进粮改饲项目,助力舍饲养殖不断实现新突破

中国动物保健2022.05实践案例持续推进粮改饲项目,助力舍饲养殖不断实现新突破康军1,郑玉凤2,王敖日格勒2,侯爽2(1.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2.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兽医股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粮改饲项目开展的第四年。

目前,粮改饲项目户已基本覆盖了全市重要牛羊养殖村屯,实现了重点养殖场(户)青贮常年有,规模不断扩大,受益农户不断增多,全市舍饲养殖业迎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改饲;舍饲养殖2021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粮改饲试点项目的第四年。

四年来,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坚持把粮改饲项目作为发展舍饲养殖的突破口,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减粮增畜搞转化”的调整思路,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全力推进粮改饲工作。

四年来,项目累计完成青贮玉米种植面积8.8万亩,制作青贮玉米饲料26.46万t 。

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为牛羊草食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饲草料,为舍饲养殖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取得的成绩1.1粮改饲项目构建了新型种养结构,促进舍饲养殖发展观念的新突破粮改饲项目构建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的新型种养结构,促进了舍饲养殖发展观念的新突破多年来,生产方式相对落后,饲养管理粗放,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利用率低,造成养殖成本高,这些不利因素长期束缚的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只有拓宽饲草料资源,增加饲草料产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舍饲养殖的发展。

随着粮改饲项目持续深入开展,种植全株青贮玉米,以草定畜、增草增畜已成为广大养殖户的共识,全市舍饲养殖业迎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1.2粮改饲项目扩村、扩户、扩规模,推动全市舍饲养殖实现新突破四年来,粮改饲项目坚持充分调动养殖户(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抓好项目户的示范引领基础上,扩村、扩户、扩规模,以推进整镇整村种养结合专业户、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场为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浅谈阿里草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阿里草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阿里草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03-21T07:55:49.45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0月30期作者:索朗德吉[导读] 阿里地区有着良好的草地生长条件和深厚的草业发展历史索朗德吉阿里地区农牧科技推广中心 859000摘要:阿里地区有着良好的草地生长条件和深厚的草业发展历史,随着国家对草牧业的不断重视,当前阿里草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阿里草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阿里草业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当前客观形势,对阿里草业发展的客观形势进行分析,并重点论述如何有效推动阿里草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阿里;草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约为34.5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国土总面积四分之一。

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在草业方面,有着良好的草地生长条件和深厚的草业发展历史。

在当前国家不断重视草牧业发展,以及深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推动阿里草业发展,不仅有助于阿里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阿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要深入把握阿里地区当前草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聚焦宏观形势,不断推动阿里地区草业可持续发展。

一、阿里地区草业发展现状(一)阿里地区草业资源概况阿里地区现有天然草场面积逾越3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逾2.6亿亩。

阿里地区草地资源丰富、类型复杂,主要有8个草地类型: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高寒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沼泽类。

(二)阿里地区草业发展现状虽然阿里草业先天资源较好,但是目前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小觑。

首先是草业生产不均衡,存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的区别和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日照时间较中部地区长,因此西部地区牧草质量相对较好。

其次是人工草场抗灾能力弱。

阿里地区因自然气候恶劣,风沙大、水分少和低温的问题以及野生动物对草场破坏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