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精品文档
言犹未尽,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
言犹未尽,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有精彩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会增色不少,一堂课也是这样,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也会使一堂课画龙点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实践活动,它的结尾应当是一个能供学生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学生得之即不顾其他的句号。
换言之,课堂教学的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应该是讲完了,大家只要掌握了上面讲的内容就行了,而应该是上面讲的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是应该掌握的极少一部分,是开始,要真正领会其中三昧,只有靠你们自己去努力才行。
提倡课堂教学的结尾时省略号,是由语文教学本身决定的。
首先,我们教材中的篇目多是极有分量而耐读的精品,即使一个教室对他们能有渗透的研究,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制约,也不可能讲完里面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蕴。
何况,面对同一篇文章,由于所处角度不同,所具有的阅历、修养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欣赏者所捕捉到得信息,所领略到的境味也必然有异,凭一张嘴巴又如何能讲完呢?我们教一篇文章,能输送给学生的,只是我们自己在文章中捕捉到得符合大纲规定的根据的根据大部分学生实际而制订成目标的一部分信息,绝不能以一个句号了之。
其次,由于种种原因,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能力、智力、接受信息的水平千差万别。
对于老师输送的信息,“吃不饱”、“吃不了”的状况必然是客观存在的。
吃不饱怎么办?我们总该留给他们一个”自我觅食的机会吧,怎么能以一个“句号”了之。
课堂教学的结尾用“省略号”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因势利导的适当延伸。
那么,我觉得,省略号的作用至少有下面几个作用:一、激发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是没有人怀疑的。
语文老师是兴趣教学的积极实践者。
对于一些内容有趣、表达生动的文章,大家自会景上添花,但有些课文,或限于文体,或拘于教学目标,却较难上得生动有趣。
教这类文章,往往老师讲得枯燥,学生只是被动地配合老师,参与规定活动,接受特定训练,学得乏味。
语文课堂,多给学生一点舒展心灵空间
语文课堂,多给学生一点舒展心灵的空间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感动“学生”这个“上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们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完全占着主动地位,霸着讲台照本宣稗给学生满堂灌;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平等的参与者,就教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学到方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对课堂设计就需要倾注更多的智慧与心血,并且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和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课时,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
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让人震撼!是悲愤,是感伤,是低沉,是激昂,一种感动在阅读时油然而生。
于是我急于想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这种感情,就按照参考书上的建议,我把朗读当作主要的教学手段。
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散读、抽读等各种形式。
几遍读下来,半节课过去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思乡之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
一节课下来,我教给了学生什么,仅仅是朗读吗?即便是学生读出了感情,那也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
这时我又重新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课下我细细想来,主要出在我还不相信我的学生,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特别不放心,所以这种畏惧使我不敢放手,导致了第一节课的失败,好在我及时地作了补救,我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写出了上课的体会。
以及对课文还存有的疑问之处。
纸条收上来一看,我不禁汗颜。
我简直是扼杀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我整理了出来,有很多问题特别有深度。
为学生插上语文思维的翅膀4页word文档
为学生插上语文思维的翅膀小学生虽然知识积累不是太多,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非常的广阔。
只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想象力都是无限的。
他们会在这个自由空间内大胆的思索、想象,正是这种无拘束的想象,让学生的语文思维的潜能得到极至的发挥,这是任何教学媒体都不能换得的效果。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为他们插上语文思维的翅膀,在语文课堂上自由飞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给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激发学生思维起“飞”语文课堂,教师的任何生动讲解都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更不能迁强地去同化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
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必须给学生展示个性思维的机会,让学生说出个性化的心得,提出个性化的对文本的体验。
因此,我的语文课堂中,会经常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而非用教师的思维去干扰学生的思考。
同时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性及自主性、创造性,给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思维自由起飞,标新立异式的提出自己的思考结果,提升学生自己去读懂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成语故事《自相盾矛》时,学习课本内容后,我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透过这则故事,你对课本中的人物有什么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他们自由组合去探讨。
交流时,我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出自己分析的根据。
有的同学分析说,楚人是一个说话不经思考的人,因为他说自己的矛是什么盾都能戳穿,然后又说自己的盾是什么矛都戳不穿的盾,自己的话前后相冲突,所以我们说话时,要前后一致,要经过大脑反复的推敲:有的同学说,楚人是一个奸诈的商人,用夸大的广告语去让欺骗顾客,想让顾客上当;也有同学更是能用现在商业的眼光去创新地分析楚人的行为,说楚人在那个时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商人,因为他懂得用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语去吸引顾客,提高自己店铺的客流量……学生运用自己生活体验去分析文中的楚人,各抒己见,展现了他们个性化的思维,且不论他们的分析是否合理,只凭他们的分析方式,就可以看出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认真的分析了文本的背景及语言,得出了自己思维结论,这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学生分析语言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一点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一点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留一点儿发展的空间。
一、留一点朗读的空间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
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时代气息浓烈,人文内涵丰富,整篇课文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着美的情趣。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才是我们的科学态度。
朗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将因人施教落到了实处,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在制定朗读分层学习目标时,做到对后进生保“底”,对优等生不封“顶”。
这一做法,在我所听的一课——《匆匆》(第二课时)里最为突出。
首先,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自然段,再说出读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部分,为讲授的内容做好铺垫。
接着,老师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共进行了三次朗读训练:一次是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谈谈听后的感受;第二次是让学生通过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读出作者“头涔涔、泪潸潸”的悲伤感情;第三次老师让学生抓住描写时间过得快的语句进行练读。
然后,老师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读后汇报对作者情怀的体会,并对一天时间的匆匆流逝部分进行了指导朗读和齐读。
最后,老师让学生齐读了第四自然段和全文。
从老师读的设计中能够看出,她注重了重点段落的指导,分别用上了自由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和默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也兼顾了其他段落的朗读,只用上了全班齐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感情,也让学生读出了个性。
课堂,留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
课堂,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开放的思维,灵活的语言,热烈的对话,鼓励学生敢说乐说,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从未有过的新鲜血液。
然而,掀开这层热烈奔放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一有问题,就小组讨论,学生独自思考的空间没了,有很多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知从何说起,或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或是人云亦云,久而久之,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就想逃避。
刘佳茹是我班一名女同学。
她活泼开朗,性格直率,喜欢问问题,但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愿意独立思考,要么问同学,要么请教老师,总是想靠别人的帮助得出答案。
有一次上语文课,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正当大家对诸葛亮的聪明机智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刘佳茹忽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为什么是‚草船借箭‛而不是‚草船骗箭‛?她的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就说:‚这篇课文是赞扬诸葛亮的,‘骗’是说小人的,所以用‘骗’不合适。
‛还有的同学说:‚是曹操疑心太重,主动射的箭,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箭是曹操心甘情愿射来的,怎么能说是骗呢?‛听了同学们的话,刘佳茹点点头坐下了。
显然,她对大家的答案很满意。
但是针对她不爱思考的状况,我又追问道:‚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看见刘佳茹也静静地翻看课文,想从中发现线索。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举起了手,大声说:‚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诸葛亮这次向曹操借的这些箭,下次打仗的时候都会射回给曹操,所以用‘借’最合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着她兴奋的表情,我知道她体验到了独自思考后成功的快乐。
在以后的学习中,她一有问题,我就给她思考的空间,鼓励她自己想办法解决。
现在,刘佳茹已经是班级优秀的小组长,不仅能组织组员有序学习,而且有的组员不认真思考时,她也会像个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从刘佳茹的转变中,我明白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自思考之上,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只要识几个字的人,就可以当语文老师。
其实,语文教学难度很大,受制约的因素很多。
语文教学,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以达到自觉提高语文能力、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一、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门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校有几位青年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可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学生学习也勤勉刻苦,无可挑剔,但每次统测,学生成绩皆不够理解。
他们自己为此很是着急,可百思不得其解,多次要求学校领导去听课。
结果发现:他们在现代社会从事语文教学,仍然采用的是嚼烂了知识喂给学生的陈腐办法。
他们将《教参》上的条条杠杠一字不落地照抄、照搬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
教师上课滔滔不绝,“条分缕析”,学生如承受的容器,消极被动地接受。
这是用“零售”的办法把“散装”的字、词、句、篇硬塞给学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捉摸到学习的规律,思维就难以得到应有的锻炼,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甚至于扼杀。
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的扎实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它是使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和谐统一的内趋力和凝聚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他们读,就会有口无心;看,只是浮光掠影;说,难以切中要领;写,一定词不达意。
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因学习语文劳而无功、感到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要努力使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其转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语文课堂应给学生预留一片思考的空间
语文课堂应给学生预留一片思考的空间作者:农晓岚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0年第07期新课程标准施行后,各种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可是我们也常常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陈旧并且制约学生思考的教育行为。
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师生互动,难以擦出学生思想的火花。
教育家王尚文先生说过:“语文思维是指主体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语文思维能力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主要是指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与言语同步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交际对象、情景的辨识、判断能力等等。
语文课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针对此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课堂环节上给学生语文课堂预留一片实践和思考的空间。
一、在课堂预习中留给学生一片思考的空间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课堂预习成为一个不能不进行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往往为了本着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良好”目的,给学生人为地摊派很多教师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如果学生顺从地完成了,表扬之,反之则是轻就呵斥、重就处罚。
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被教师很“自然”地无视了,预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实践新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由于被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束缚着,自然兴趣打了折扣。
在预习中,教师提出的重点字、词、句也不一定是所有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笼统而严格的要求也不一定就能让学生达到我们教师所期望的理想状态。
如果能和学生有意识地在预习中漫读、漫谈课文,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和思考能力出发,给学生一片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在教授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时候给学生留出预习题: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一滴水的奇幻之旅并画出示意图。
这个预习题,学生必须熟读课文,從中提取信息,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的顺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想象 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想象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想开始的。
”想象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因此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想象,对培养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1. 丰富表象积累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丰富表象积累,进行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
我们要注意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有作文有关的人、景、物,如:人亲风俗、风雪、花鸟……并且注意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把观察到的事物用到学习中去。
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创造想象的发展。
2. 启发引导、拓宽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主要表现在阅读和作文两方面。
2.1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
引发想象可以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
如:教学《荷花》,在理解冒出水面荷花的姿态时,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荷花的图片,在展开想象,荷花的姿态可能有几种?每种姿态的荷花像什么?这样通过观察知道荷花有刚开、全开、未开三种姿态。
同时学生展开想象:有的说刚开的荷花像一位羞涩的小姑娘;有的说全开的荷花正敞开胸膛,迎接太阳……还有本课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好梦后面是省略号,它还包含着什么呢?”这样就激发了想象,给学生留下了创新思维的空间。
2.2 在作文方面。
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
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利用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编故事、续故事、续写、扩写、写童话作文、看图作文等富有创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精选文档
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切包办代替,而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为达此目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刻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课前思考
课前思考是指教师在未加指导讲解前、让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思考在预习后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践证明,先让学生预习后思考过的问题,再经过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地分析、讲解,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要留有思考的空间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理解或掌握的问题,就留给学生去解决;凡是学生自己不能理解和难以掌握的部分,可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拔。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拥有较为广阔的自学空间,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并能主动获得知识。
(三),课后练习要有梯度
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面是有差异有。
因此,教师留给学生的课后练习,应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部分。
对于全体学
生,要求他们必须完成基本练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还要完成综合练习,遇到较难的综合练习题,教师也只能稍加点拔。
要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我能跳起来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感觉。
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畅想的空间
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畅想的空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初为人师时,当然把这句话当成真?理。
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先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这?是当时的理所当然的看法。
第一次教《七根火柴》时,为了把课教好,?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我反复钻研教材,又翻?译一些资料,设计好几套方案,几次推敲终于确定讲课方案。
先出示?教学目标:①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②自然环境的烘托作?用。
?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挑?出生僻字,安排思考问题完成第一个目标。
?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生1:卢进勇。
生2:七根火柴。
生3:草地。
?师:“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人、事物等,你们好好再想想。
”?生1:草地。
生2:无名战士。
?师:“你们再想想,这个线索是人还是物?”?学生在教师的急燥的情绪下显得有点紧张,开始小声的嘀咕,?到底是人还是物呢?由于我把问题局限在“线索”这一点上,脱离教?材牵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思维的没有了信息源,凭空想象,忽视?了教材的背景,使思维受到阻碍。
我注意到学生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说:“同学们请看一看文题。
”学生马上回答:“线索是七根火柴。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马上追问:“本文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学生一时又沉默了(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以至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又问:“那你们想想什么叫故事情节?”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很好,那么本文的这几个部分在哪呀?你们找一找?吧!”学生开始看书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终于把故事情节找出来?了。
我又忙问:“那本文的线索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马上回?答:“贯穿全文。
”师:“是‘贯穿’还是‘紧扣’?”生:“紧扣!”?第一个目标终于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
这节内容不多,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现在看来,原因有三:①教师的角色没定好位,没有?把学生当成这节课的主角。
教师用自己的想当然的所谓“启发”式思?维,结果恰恰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没发挥的畅想的余地。
给学生“空间”
语文课要给学生“空间”语文课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要给每个学生留有‘空余时间’。
是的,有“空间”,才可能有想像力,才可以进行创造费舍尔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生物化学家,199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当记者请他谈谈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时,他说:“我对中国教育不是很了解,但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一个印象:中国的学生承担着一个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学生。
当然,很多国家的中学生都要通过很高的水平测试,而中国、日本学生承担的压力过大。
”他还谈起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说:“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教育应依两种情形进行,第一种是强迫手段,对孩子强迫地灌输信息、知识;另一种就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物。
中国前一种情形多一些,学生没有充分的想像力,没有充分地解放自己。
”费舍尔认为,“给学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空间”,才可能有想像力,才可以进行创造。
费舍尔自己走上科学之路就和“空间”有关。
他15岁时,偶然读到一本关于肺结核的书,受到启发,立志成为微生物家。
后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两件事情上:弹钢琴、读大量的课外科学书籍。
前者是他的爱好,后者则是他的爱好和追求。
“中国学生勤奋,但缺乏怀疑精神”麦克德尔米德是当今导电高分子和纳米材料研究的著名教授,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他说:“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见到不少中国的留学生。
我的印象是,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上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更高的热情。
我所关注的现象是。
大家太忙于学习了,没有时间问题。
在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我作报告时通常提如下建议:不要盲目地、简单地相信我所讲的话,或盲目地、简单地听老师教的东西,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广播里得到的信息。
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有学生问我: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我回答说:提出一些很简单的、像孩子一样提出的简单的问题,然后去工作、工作、工作,然后再还像孩子一样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工作、工作、工作。
在美国,当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有更多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中国学生往往不会,好像学生不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怀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担心学生弄不懂,因此总是试图在课堂上尽量多地讲述知识,不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机会,其结果往往变成满堂灌。
这样不经过思考的知识,学生容易掌握,也容易忘记,而且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创造力。
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究,这也必然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天地。
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机会
我们都知道,体验和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的两个基本教学理念。
语文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启发性。
学生的个性、经验等的不同使得他们对语言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材料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理解、体验、想像必然会有不同,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
在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也就是一个对教学内容感知、消化、吸收、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读与思的过程。
我们应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提问当作一种形式,如果在提出很多或很难的问题后,教师只留出一二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
组学习和讨论,不待真正进入思考状态,就草草结束学生的思考时间,那么,在检查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的情况时,学生无法触及并自主感悟文中一些较深刻的内容,更谈不上质疑,即使提出问题,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
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确保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三、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思维定势往往使思维受到局限,以至僵化而缺乏灵活性与广阔性。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对情境的超越,打破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各个方面,也就是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去思考教师、同伴提出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地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向教材挑战,使得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四、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思考必然意味着有矛盾或有争议的问题存在。
问题源于教材。
因此,讨论的问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的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
问题不宜多,但必须有讨论的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给学生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必须引发学生情感的投入,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探究。
不可否认,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我们的教师在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
抒己见,教师不再要求答案的唯一,充分体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
但是,不少教师又把这些“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作为“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
结果,学生的所思所见十分肤浅,千篇一律,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教师提问题,要讲究实效。
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肤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再悟、再交流,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质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和爱说,甚至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想法。
教师不断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时刻以“平等中的首席”的姿态参与对话,平易近人的态度,亲切的语气,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创造动态课堂埋下伏笔。
总之,在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的同时,教师要坚持语文问题
答案的多元化,不以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唯一,使答案的空间扩大。
尹升波,教师,现居辽宁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