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过年风俗
温州人过年习俗
温州人过年习俗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
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年不吃二十四饭”之说。
现在,每年农历二十四前后,仍沿袭腊月“掸新”风俗,全城开展以扫尘迎新为中心的清洁卫生运动。
吃分岁酒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
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
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时最讲究吉祥。
一般席上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菜,叫“十全”。
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落花生(谓结子)、柑桔(谓大吉)、鲤鱼(谓跳龙门)、豆腐(谓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的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
此外,中间上的大菜中,决不能少了“芋”和“鱼”。
温州方言,芋的谐音为“余”和“裕”,意思是说,吃了芋头,会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
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之意。
席上第一个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现在也有用“面条”,表示“长寿”),而最后一道菜必是“八宝饭”,象征“发财进宝”。
打开门炮、关门炮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
要求三发都响,声音洪亮清脆,最为吉祥。
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
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
”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如云锦,行程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户户也要放鞭炮,这叫“打关门炮”拜年的纸蓬包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
温州春节的风俗
温州春节的风俗
习惯:
1、闹年:温州习俗是所有老少男女并肩跳“跳腰舞”,祝福大家事事如意。
2、凑歌:男女聚到一起,唱着“温州凑歌”听者催促,作词只能以宜人的字眼把相关的往事的叙述添上去。
3、宴席:在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会举行宴席,互相庆祝新春佳节,这也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风俗习惯。
4、春联:每家每户除了悬挂春联以表达对新春美好祝愿外,还会在天花板上写上对家人与朋友祝福的内容,送上祝福语。
5、送礼:在温州新春来临之际,要送礼丰厚,象征着对亲朋好友的爱意。
大多数时候,收礼者会把礼物“献丑”,表达对亲朋朋友的感谢之情。
温州拦街福作文
温州拦街福作文
拦街福,是中国民间节日。
浙江温州一带有句歇后语:“温州过年,一年拦一夜,一夜拦一年”。
这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的晚上,人们把自己家里最漂亮、最有福气的“福神”请到大街上去,供人们观赏,让大家都来沾沾喜气。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妈妈说过“过了腊月三十”就是春节了。
但是,那时候不懂什么是春节,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过年”。
只是听大人们说:“要过年了,孩子们才能有新衣服穿;要过年了,才有好吃的东西吃;要过年了,才能到大人的身边来拜年。
”而现在我已长大了,懂得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知道了中国人过春节是为了让家人团圆;知道了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知道了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的。
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今年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春节。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温州的天一阁博物馆去参观。
博物馆里有很多历史文物和很多中国古代名人的遗物。
在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天地玄黄”壁画和“三皇五帝”图。
—— 1 —1 —。
温州的风俗传统节日
正月做戏
-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
• 元宵也称上元节、灯节。从正月初五起至十八日 止,城乡开展舞龙灯活动。十四至十六是“正灯” 日子为舞龙灯活动高潮、常见龙灯有布龙、纱龙、 凳板龙和首饰龙。龙灯队穿街走巷,至大户人家 庭院舞龙、“参龙”。 “参龙”时,灯师在鼓乐声中唱龙灯歌,为该产 主人祈福。龙灯歌有一定套式,灯师针对户主姓 名,身份,即兴添加歌词、各地还有调马灯、舞 鱼灯、摹狮子,踏高跷、扮柳翠等项文娱活动。 洞头渔民是日还放“孔明灯”、灯系油光纸做, 中纳浸油火*头纸,点燃后,气体膨胀,红灯冉冉 升起,飘向海空,场景十分壮观。
-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 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
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 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 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 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 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 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 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 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 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门邀请各界人士举行团拜,以减少百拜繁冗。
-
新年酒:
• 春节间,各家摆“新年酒”宴请亲友。新年酒 无一定规格,时间通常在初一至初五之间。瑞 安往昔在初五祭祖“完真”日摆酒。 开笔:初一,读书人裁一红纸,上写祝贺新年 诗句,或写“新春开笔,大吉大利”字样,叫 做“开笔”。 开市:春节间一般商店都不开业,居民所需食 品和生活用品,都在节前购置。初三四后,各 店陆续开市。开市时张红挂彩,鸣放鞭炮。近 几十年来,许多商店为方便居民,初一照常营 业,或同行业轮流开门应市。
温州除夕夜菜谱大全
温州除夕夜菜谱大全在这浓浓年味里,你知道温州人家瓯菜的年夜饭都有啥吗?你家又摆上了哪些特色菜?赶紧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顺道跟着大厨学几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温州除夕夜菜谱大全,希望能帮到你。
温州特色——分岁酒在温州,人们认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因此把年夜饭也叫“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除夕夜而分。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一起辞旧迎新。
许多在外温州人,做再大生意,赚再多钱,最想念的还是儿时那顿最传统的年夜饭。
而暖心的生活君也赶紧请教专家,然后告诉你温州年夜饭都有哪些特色~~~一、十道冷盘道道有寓意在温州已有千年传统的温州分岁酒有十大冷盘、十大热菜,以炒年糕“年年高升”开席,到红枣八宝饭“新年红早”招财进宝收尾,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做法都有彩头、有讲究。
盘点可以按时令调整,但所摆的冷盘(碗)必须是十个,寓意十全十美。
1、酱油肉:亦称“腊肉”。
将新鲜的瘦猪肉放入酱油(略加调料)中浸泡若干时刻,再晒干蒸熟食用。
不管是蒸得油光透亮切片下酒,还是软糯酱香地炒入年糕里,都十分美味。
酱油肉通常都是在大太阳的日子拿出来晒,而它的表皮也成红褐色,因此过年吃酱油肉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2、鳗鲞:腊月里,温州每家都会自制淡鳗鱼鲞。
挑选新鲜鳗鱼,从背脊部入刀剖开,挂通风遮阳处自然风干。
鳗鲞肉细味鲜,色泽淡黄银白。
蒸熟切片中夹肥肉片,再蘸以酱醋胡椒等调料食用。
因为温州话中的“鲞”和“想”的读音一样,长辈希望孩子吃了鳗鲞后,能善于动脑筋,做事情干净利落。
3、炸带鱼温州地处沿海,水产品特别新鲜,带鱼经油炸后,常常还保持着诱人的光泽。
带鱼为长形状,如银光闪闪的护身利剑,寓含“长寿”之意。
4、虾干温州靠近海边,虾干、鱿鱼干等这类海鲜加工风干的美食很多。
不加任何调料晒成,虾肉嚼起来纤维感十足,不下饭当零食干吃也让人停不下口。
虾干寓意有头有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头有尾,不能半途而废。
5、海蜇皮(海蜇头)海蜇皮是海蜇的制成品。
瑞安春节家乡的风俗
瑞安春节家乡的风俗
瑞安是我家乡,这里有着独特的春节风俗,让人们充满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步骤为大家介绍瑞安春节家乡的传统风俗。
第一步,年夜饭。
在瑞安,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每家都会有自己的传统菜式。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亲人团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
第二步,除夕夜守岁。
在瑞安,很多家庭都会守岁。
届时,长辈们会点起红烛,讲述一些神话故事,以取吉利之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饺子和糖果,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新年到来。
第三步,放鞭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鞭炮代表着祝福和庆祝。
在瑞安,人们在春节期间会放鞭炮庆祝新年到来。
在这个节日的气氛下,鞭炮炸响声随处可见。
第四步,拜年。
在瑞安,春节期间,拜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会穿上整洁的衣服,戴上新温暖的帽子,拿着大红包,到亲戚家、朋友家、长辈家拜年。
在拜年过程中,我们会互相问好,祝福对方新年快乐,同时还会收到一些小礼物。
最后,瑞安春节,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比如舞狮、舞龙、打牌、逛市集等等。
这些活动充满着民间文化气息,让人们有种浓浓的家乡情怀。
总之,瑞安春节家乡的风俗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特色,充满了喜庆的
气息。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和祝福,并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风俗依然会在我们家乡深深扎根。
家乡节日风俗作文
家乡节日风俗作文第一篇:家乡节日风俗我的家乡是温州,温州的海鲜是有名的。
我们温州过年的十大习俗是:1冬至吃汤圆2晒酱油肉和鳗鲞5捣年糕4祭灶5掸新6贴春联7分岁酒8开门炮9拜年10穿新衣以上10点是我们温州人在过年时会准备的事情。
在我们的温州的传统节日有:1、正月初一春节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3、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元宵节)4、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5、二月十五花朝节6、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7、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9、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节11、夏至节12、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14、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中秋节17、九月九日重阳节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称祭祖节19、十月十五日下元节20、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21、十二月八日腊八节22、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23、腊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节日与习俗。
第二篇:家乡节日风俗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
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
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
龙港春节风俗
龙港春节风俗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龙港地区最隆重的节日。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让整个红火的气氛充满着喜庆和融洽。
一、放鞭炮:从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开始,龙港的街头巷尾都回响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是为了驱邪辟恶、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相信鞭炮的声音可以把一切不祥的事物驱散,带来好运和吉祥。
二、守岁:在除夕夜,人们通宵不眠,这就是传统的守岁习俗。
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焚香祈福、祭拜祖先、拜年问好等活动随处可见。
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寓意着来年生活美满幸福。
三、贴春联:春节期间,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对联,寄托对新年的祝福。
春联通常由对偶的对句组成,既可以体现人们对未来一年的期许,也可以展示个人的艺术才华。
四、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非常受欢迎的一项传统表演。
人们会穿上龙头和舞龙服装,手持龙身,舞动起来。
舞龙舞狮寓意着将带来好运和祥瑞,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
五、观花灯:每年的春节期间,龙港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
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造型瑰丽、色彩斑斓的花灯,例如花灯龙、花灯船等。
观赏花灯不仅能够增添喜庆气氛,还可以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魅力。
六、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达祝福和问候。
长辈和亲友们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以示祝福和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
以上是龙港春节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每年都能吸引着大量游客来参与和观赏。
这些风俗不仅丰富了节日氛围,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温州的风俗
温州的风俗有:
1、正月灯:农历正月,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度春节。
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的活动最热闹,各式民俗灯艺纷呈辉映,可谓“万家灯火不夜天”。
2、二月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
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的好时光。
3、四月四做做戏:农家最闲是四月。
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
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4、五月五过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温州人俗称“重五”。
民间过重五节,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插菖蒲,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划龙舟比赛。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有:
一、准备祭奠料品
1、年货:准备新年食品,必不可少的是湘莲、玉兰黄酒、腊肉、腊肉脯、糯米饼、糖果、年糕、芝麻糊、糖葫芦等。
2、龙须粉条:点缀新年的大门前或者家门口,给家室加添喜气。
3、制作年画:画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等图案,以示吉祥。
4、准备桌面料品:准备玻璃杯、新叠被子等必需品。
二、穿新衣
在过年时,家家户户准备新衣新鞋新帽子,以显示新年的气氛。
三、贴春联
温州人传统习惯有贴春联,一般是用红纸贴上大门前或者家门口,上面写着壮美的押韵词句,表达欢笑、吉庆、吉祥之意。
四、放鞭炮
放鞭炤是一个温州的传统习俗,在过年期间,人们会放出鞭炮来吸引福气,给大家带来吉祥和好运。
五、团圆宴
家家户户忙碌地准备好年夜宴,大家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新年的喜悦,祝福团圆。
六、献礼
在礼节,亲戚朋友之间会相互献礼,一般有新衣新鞋,糖果,小孩的礼物常常是积木等,把喜庆传达给大家。
七、放烟花
放烟花是一个温州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游烟花,这是为了驱赶邪气,迎接吉祥福气。
八、玩烟花爆竹
温州人习俗中,要为迎接新年,一定要准备烟花爆竹,大喝几声,辞旧迎新,开启新春!。
过年的习俗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过年的习俗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习俗: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
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
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
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
"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
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
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
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
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
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
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
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
温州的民风民俗
温州的民风民俗
1、顺百家宴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
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
2、太公祭
太公祭是浙南人民尊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为“太公”,在其出生地文成县南田镇举行的以家族祭祀为主,间偶有由地方政府公祭,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远、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
3、陈十四信俗
陈十四娘娘名“进姑”,亦名靖姑,福建古田县临
水村人。
生而聪颖,幼悟玄机。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
生前由于除妖护民,催生扶幼,人们膜拜为女神。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
温州人过年的风俗
一、早早开市
温州人喜欢提前开市过新年节,以便向家里贴福字,买年货以及安排家中年节大扫除等,确保把“新家”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年。
二、共乐新年
到了农历大年三十晚上,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度佳节,有的人喜欢唱KTV、跳舞、还有的是温州的传统游戏——“花灯笼”和“厮打”,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一起享受一个狂欢的夜晚。
三、年夜饭
新年到了,温州家家户户都要举行团圆饭,吃饱了家人们一定要把新年的美食多留几份给远在外地的家人,表达新年最美的祝愿!
四、贴春联
温州的春联讲究的是活脱脱的诗剧,有的春联还配有新年札记,犹如一部精致编排而成的一年纪念影集,交织时光的缭绕,记录着温州人的喜怒哀乐,也成为千家万户新春拜访的礼仪。
五、团圆聚餐
在新年假期,温州家家户户都会安排一次团圆餐,唱唱歌、聊聊天,
让大家聚在一起以庆祝新春佳节。
六、礼仪礼数
温州人为了拜贺元旦,会带着新春的最热烈祝福到老朋友和亲戚的家
中相聚,这时彼此送礼出席礼仪就很重要了,一般会用礼盒装上零食、饮料或贺礼,以示问候。
七、舞龙灯
到了快要新年的狂欢节,温州人会用歌舞表达他们对新年的欢乐,最
受欢迎的当属“舞龙灯”,这是一流行至今的歌舞,而且一定要有十二
个舞龙拜年才算数,一般每个舞龙队伍会用彩灯、锣鼓带来欢乐的气氛。
八、福字拜年
拜年时,温州人一般会在屋子里贴福字,来祈求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平安,福气满满、万事顺心!常在福字两旁用自己的笔迹书写家家户户
的幸福,祈福好梦,平安喜乐。
温州的特殊风俗
温州的特殊风俗
哎呀呀,咱们温州呀,真是有好多特别的风俗呢!比如每年的春节,咱们家里可热闹了,爸爸妈妈忙着做年饭,我呀,也帮忙挂灯笼,噼里啪啦的,好开心哦!我们温州人过年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要吃一种叫“汤圆”的东西,哦不是一般的汤圆,是甜的、咸的都有,里面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呢,像是花生、芝麻、甚至是咸蛋黄!
哇咧,还有呢,我们这儿过春节时,会有一个传统叫“打糕”,是用米做的,打呀打的,咚咚咚,好像小鼓声一样,打出来的糕特别软,大家一块儿吃,味道超级棒!
我们还会去“庙会”,哇,那地方好热闹呀,哩哩啦啦的,有好多小摊,卖糖葫芦和小玩意儿,转呀转的,像小车车一样。
我最喜欢的是看庙会里的舞龙舞狮,好像龙真的要飞起来了,吼吼吼,吓得我都忍不住捂住眼睛,可又忍不住偷偷瞄一眼,好神奇呀!
哇,我说的这些是不是很有趣呀?希望大家也能来温州,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些特别的风俗,嘻嘻~
—— 1 —1 —。
永嘉过年的传统风俗。
永嘉过年的传统风俗。
永嘉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县级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传统风俗。
每年到了农历的春节,永嘉人民就会展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这个节日更加喜庆、热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永嘉过年的传统风俗。
一、扫房在永嘉,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扫房的活动。
扫房的目的是为了将一年的旧物旧尘清理干净,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而在扫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要将房间的角落和门窗口处的尘土清理干净,然后再用红纸贴上,寓意着祛除厄运,迎来好运。
二、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物品,而在永嘉,贴春联也是一项重要的传统风俗。
人们会在春节前夕,将自己写好的春联贴在门楣上,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希望家庭平安、幸福。
而在永嘉,还有一种特别的春联,那就是“福到家中”,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这种春联,以求家庭幸福、福气满满。
三、吃团圆饭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间。
在永嘉,春节的第一天,人们会在家里举办一次盛大的团圆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度这个重要的时刻。
团圆饭上,人们会吃一些传统的菜肴,如鱼、鸡、肉等,寓意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而在永嘉,还有一种特别的食品,那就是麻糍。
麻糍是由糯米粉和芝麻等材料制成的小点心,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是永嘉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
四、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而在永嘉,放鞭炮更是一项传统的风俗。
人们会在春节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五天和正月十五等特定的时间里,放鞭炮庆祝。
而在永嘉,还有一种特别的鞭炮,那就是“鹰炮”。
鹰炮是一种形状特别、声音响亮的鞭炮,寓意着祛除一年的晦气,迎来新的一年好运。
五、看龙舞龙舞是永嘉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表演,也是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在春节期间,各个村庄都会组织自己的龙舞队,进行表演。
龙舞队由数十名年轻人组成,身穿五彩缤纷的龙袍,手持长竿,手舞足蹈,表演出生龙活虎的场面。
而在永嘉,还有一种特别的龙舞,那就是“地龙舞”。
温州过年吃松糕的历史故事
温州过年吃松糕的历史故事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尤其在过年这个重要的节日,温州人有一种传统习俗,那就是吃松糕。
松糕是一种用糯米、红糖、糖浆等原料制作的传统糕点,口感软糯,甜香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
而温州过年吃松糕的传统则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温州有一个叫李文华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勤奋,却生活贫困。
每天他都要早早起床,去田里干活,为了生活,他辛苦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小田地。
但是每天的收获却总是那么微薄,根本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过年的时候,李文华更是感到了无比的孤独和寂寞。
他看着别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而自己却只能独自一人度过。
就在这时,他听说了一个关于松糕的传说。
传说中,在远古时代,有个叫松泉的老翁,他一生都在田间劳作,最喜欢吃的便是用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糕点。
他精心熬煮糯米,混合红糖和香草,搅拌成均匀的面团,再放入开水中蒸熟,待糕点冷却后便可食用。
因为他的松糕做得特别好吃,整个村子的人都感到很羡慕。
传说有了一百年,渐渐地人们不再知道这个美味的松糕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得到这样一种美味的食品。
但是有一天,老翁去世了,传说中的松糕也从此消失了。
渐渐地,人们渐渐忘了这个传说,后来便也没有人去追寻了。
李文华听了这个传说后,心中有了一丝希望。
他希望能重现那个传说中的松糕,并且用这个糕点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开始在田间研究这个传说中的松糕的制作方法,无论是在寒风中埋头苦干,还是在酷热的夏天煤炉旁敲研着各种糕点的新制法。
经过数次尝试,他终于成功了。
他用自己的糯米和红糖,熬制出了传说中的香甜松糕。
这个松糕既软糯又甜香,味道极其美味。
李文华并没有吝啬,他将自己制作的松糕带到了村子的人们面前,那一阵甜香的味道立刻引来了村子里的人们。
他们一口接一口地吃着,满足地表扬着这个美味无比的松糕。
在这一年的年味里,每个家庭都迎来了块松糕,伴随着甜甜的回味。
李文华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村里最有名的糕点师傅。
温州传统民俗作文
温州传统民俗作文第一篇温州在古时候地属百越,地理环境复杂:山江湖海、平原丘陵共存。
历史上还有多次移民,因此在温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春节的风俗极为独特。
春节是历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日子,“还冬”后,亲戚朋友摆酒聚餐,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不同地方的“分岁酒”盛放器具不同,传统的地方菜色更是独具一格,温州更是如此。
今年过年,妈妈又拿出了红艳艳的高脚碗,温州话中“碗”和“稳”读音相似,寓意稳稳当当。
高脚碗中依次摆着橘子、酱油肉、鲤鱼,胶冻、鸭舌、花生等,看着这一道道菜,我不禁有点好奇:“每年都是差不多的菜,它们有什么寓意呢?”妈妈看着我,笑着说道:“你来猜猜看!”我指着橘子说:“这个简单,橘子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妈妈接着说道:“是啊,橘子表示大吉大利;你再来看看这酱油肉,晒酱油肉可是温州的独特习俗呢!这酱油肉寓意着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有这鸭舌,在温州话中“舌”与“亏钱”的发音相近,使温州生意人觉得这样不太吉利,所以改成了“鸭赚”,寓意着赚钱多多……我先不和你说了,帮我把厨房里的红萝卜切片压在菜上面。
”我接过妈妈手中的碗,把一片片红萝卜依次摆放在菜上,我边放边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又有什么讲究呢?”“红萝卜又叫‘红菜’,盖在菜的顶端表示讨个好彩头。
”妈妈笑着解释道。
全家吃完分岁酒,妈妈就拉上我去点岁灯,用小小红红的蜡烛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点亮,这也是守岁的活动之一呢!分岁酒不单单是一顿饭,它让辛苦了一年的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光。
这顿颇有些讲究的年夜饭里面凝聚着浓浓的年味,也表示着温州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第二篇在温州,美食很多,而能在温州站稳脚跟的传统美食,酱油肉可是个“大人物”。
依稀记得,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因我老是缠着她说要吃,老人家早都把晒酱油肉的方法告诉了,当时的我,只清楚把已经晒完了的肉下锅就成了,而真正自己做,才发现这简单的酱油肉也有很多的奥秘啊!我不禁回想起来,那时,小小的我坐在小小板凳上,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奶奶调味,便也想试试,奶奶笑着点点头,开始手把手教我。
温州的春节
温州的春节【篇一:温州的春节】温州的春节在温州,春节比别的地方来的都早,农历的十一月份,家家户户就开始晒酱油肉、酱油鸡、酱油,鸭,鳗鲞了。
抬头望去,大街小巷,每家每户窗户或阳台上必定是红彤彤一片。
整齐划一,年味十足。
到了冬至那天,温州人还爱吃汤圆、麻糍等地方特色浓郁的食品。
据说,如果冬至那天没吃,就不能算大了一岁,有趣极了!在春节来临前,温州还会准备一场“预演”——过小年。
大人们忙着拜灶神,摆供品。
孩子们在这天则要吃芋头、荸荠,芙蓉糖等。
这么做,是为了把灶神的嘴用糖抹甜,好让他在天上给我们说好话,以求来年财源滚滚,全家平安。
终于,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下,除夕总算来了!一大早,家中的大人就会拎着大包小包的食材走进厨房,开始准备餐桌盛宴——年夜饭啦!在温州,它还有个名字叫“分岁酒”。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全家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到厨房帮忙,一大家子排成一条流水线,爸爸洗菜,妈妈切菜??在客厅里也能是不是听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当当”的切菜声,“唰”——那是炒菜的声音,或是亲人间的说笑声。
馋嘴的孩子们也会趁此机会偷吃,大人见了耶不会责怪。
厨房里有的只是饭菜的香味和热气腾腾的白色烟雾以及人人笑脸上洋溢的幸福??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看着春晚,吃着年菜,七嘴八舌地说着、谈着,好生喜庆!窗外的烟花绽放成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礼花,屋内的人们脸上也笑开了花,两颊红扑扑的,或许是因为酒的后劲,也或许是因为家中的温度,总之是因为过年吧!爸爸妈妈开始向家人们敬酒,孩子们也说起了吉利话。
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于是,除夕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走来,又在噼里啪啦的欢声笑语中渐远。
留下的只是无数张笑脸,无数的笑声??初一早上很安静,可能是昨夜晚睡的缘故。
下午,大人小孩又投身无尽的忙碌了。
走在街上,看到的全是红颜色,听见的都是吉利话,可见这年过的十分热闹喜庆精彩!春节走了,但春节留给人们无尽的回忆,那些回忆是如此的美好,让大家有开始期待下一次过年了!【篇二:温州人过年习俗】温州人过年习俗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_春节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又有些不一样,你知道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吗?今天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一、“冬节”吃汤圆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
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
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二、晒酱油肉和鳗鲞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
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
三、捣年糕也叫“捣糖糕”。
蒸好的糯米捣成糕,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四、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
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五、掸新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六、贴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
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
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七、分岁酒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
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
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
八、开门炮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
九、拜年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
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的过年风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
从冬至开始,温州人就纷纷筹备各种年货,像晒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等等。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
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
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
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
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
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
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
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
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增]��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
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
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
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
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
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除夕夜合家
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
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