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特训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中考专题特训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了估计鱼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n条鱼,在每一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a条鱼,如果在这a条鱼中有b条鱼是有记号的,那么估计鱼塘中鱼的条数为()A.anbB.bnaC.banD.abn2、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05,最小值为23,若确定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A.11 B.10 C.9 D.83、下面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B.了解重庆市八年级学生身高情况C.调查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D.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零部件的调查4、一个有80个样本的数据组中,样本的最大值是145,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那么可以分成()组.A.10 B.9 C.8 D.75、如图是某超市2017~2021年的销售额及其增长率的统计图,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5年中,销售额先增后减再增B.这5年中,增长率先变大后变小C.这5年中,销售额一直增加D.这5年中,2021年的增长率最大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疫情防控阶段进出某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 B.调查湖北省七年级学生的身高C.检测一批手持测温仪的使用寿命D.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7、下列说法中: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②用四个圆心角都是90 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③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④如果小明的体重比小方体重少15,那么小方体重比小明体重多25%;⑤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采用的调查方式中,不合适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B.了解神舟十二号零部件的质量情况,采用普查C.了解单县中学生睡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D.了解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9、某学校计划筹备美食节,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调查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不完整):准备在“①热带水果;②草莓;③火龙果;④西瓜;⑤无核水果”中选取3种作为该调查问卷的备选项目,你认为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直方图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中学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有________人;(2)已知成绩在91~100分的同学为优胜者,那么,优胜率为________.2、下图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七年级学生的出行方式,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3、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80户居民,发现人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0.75,那么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____户.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3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子中,不断重复实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次数越来越大,摸到黑球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4左右,则据此估计袋子中大约有白球___个.5、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1)和图(2),则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地区对其所属中学八年级的英语教学情况进行期末质量调查,从中抽出的20个班级的英语期末平均成绩如下(单位:分):80 81 83 79 64 76 80 66 70 7271 68 69 78 67 80 68 72 70 65试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如果要了解全市范围内初中生视力状况随年级的变化趋势,你该如何进行统计活动?如果要了解全国范围内初中生视力状况随年级的变化趋势呢?3、某校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中全体师生积极捐书.为了解所捐书籍的种类,对部分书籍进行了抽样调查,李老师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书籍有多少本? (2)请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3)本次活动师生共捐书1200本,请估计有多少本科普类书籍?4、为了了解某地区60~75岁的老年人的锻炼情况,利用公安机关户籍网,随机电话调查了该区60~75岁的300名老人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整理得到下面的表格:(1)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________人,女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________人,老年人中,参加锻炼的占被调查者的________%;(2)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男性大约是女性的几倍?(3)根据此表数据分析,你对该区老年人的锻炼情况有什么建议吗?(4)对本题的课题进行调查时,如果清晨到公园或市人民广场询问300名老年人,或在某居民小区调查10名老年人,你认为这样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的依据吗?请说明理由.5、某小区有500户家庭,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户,调查了他们5月的用水量情况,结果如图所示.(1)试估计该小区用水量不高于20t的户数占小区总户数的百分比;(2)把图中每组用水量的值用该组的中间值(如0~10的中间值为5)来代替,估计该小区5月的用水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首先求出有记号的b条鱼在a条鱼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用样本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等于鱼塘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鱼的总条数.【详解】解:∵打捞a条鱼,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b条,∴有标记的鱼占ba,∵共有n条鱼做上标记,∴鱼塘中估计有n÷ba=anb(条).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求出带标记的鱼占的百分比,运用了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B【解析】【分析】极差除以组距,大于或等于该值的最小整数即为组数.【详解】解:105238219999-==,∴分10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组距的划分,一般分为5~12组最科学.3、D【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详解】解:A.对全国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了解重庆市八年级学生身高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调查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零部件的调查,适合普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A【解析】【分析】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详解】解:145-50=95,95÷10=9.5,所以应该分成10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中组数的确定,关键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5、C【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中增长率及销售额的变化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这5年中,销售额连续增长,故该选项错误,B.这5年中,增长率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故该选项错误,C.这5年中,销售额一直增加,故该选项正确,D.这5年中,2018年的增长率最大,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正确得出需要信息是解题关键.6、A【解析】【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结合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接近准确数值,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 疫情防控阶段进出某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调查湖北省七年级学生的身高,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检测一批手持测温仪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调查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B【解析】【分析】根据除法法则、圆与扇形的关系,单位“1”的含义,百分数的意义,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分析即可.【详解】解:①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故不正确;②用四个圆心角都是90 且半径相等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故不正确;③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5+100)≈4.8%,故不正确;④设小方体重为a,则小明的体重为45a.小方的体重比小明的体重多(a-45a)÷45a=25%,正确;⑤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除法法则,圆与扇形的关系,单位“1”的含义,百分数的意义,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单位“1”的含义,百分数的意义是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即可.【详解】解: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本选项说法不合适,符合题意;B、了解神舟十二号零部件的质量情况,采用普查,本选项说法合适,不符合题意;C、了解单县中学生睡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本选项说法合适,不符合题意;D、了解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本选项说法合适,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C【解析】【分析】根据水果的隶属包含关系,以及“热带水果”及“无核水果”与其它水果的关系,综合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水果的隶属包含关系,以及“热带水果”及“无核水果”与其它水果的关系,选择,②草莓;③火龙果;④西瓜比较合理,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设置问卷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般情况下问卷的各个选项之间相对独立,不能有重合或交叉的地方.10、A【解析】【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各自的特点选择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频数分布直方图,清楚显示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二、填空题1、 20 20%【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求各段的人数的和即可;(2)根据“优胜率=优胜的人数÷总人数×100%”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人数:2+8+6+4=20(人);(2)成绩在91~100分的同学为优胜者,优胜率为:4100%20% 20⨯=.故答案为: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读懂统计表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108°【解析】【分析】先求统计的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再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90100%30%300⨯=,利用360°×30%计算即可.【详解】解:统计的人数为:60+90+150=300人,骑自行车的人数为:90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90100%30% 300⨯=,∴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本题考查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掌握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是解题关键.3、20【解析】【分析】根据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即可求解.【详解】解: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8010.7520⨯-= 户.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和频率,熟练掌握频率之和等于1,且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是解题的关键. 4、18【解析】【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某个数值附近,可以从比例关系入手,列出方程求解.【详解】解:设盒子中大约有白球x 个,根据题意得:3030x -=0.4, 解得:x =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求频数,本题利用了用大量试验得到的频率稳定在某个数值附近,关键是根据黑球的频率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5、72°【解析】【分析】先算出总人数,再用足球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乘360︒即可得.【详解】解:总人数是:20÷40%=50(人),∵足球的人数为10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050=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的是求出总人数.三、解答题1、见解析【分析】按照作直方图的四个步骤: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列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详解】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83-64=19(分).(2)决定组距与组数:若取组距为4分,则有194≈5,所以组数为5.(3)列频数分布表:(4)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掌握作图步骤是关键.因选取的组距不同,所列的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也不一样,在统计时,数据不能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2、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详解】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全国范围初中生视力状况随年纪变化的趋势要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点睛】本题考查随机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掌握其含义和使用范围是本题关键.3、(1)40;(2)见解析;(3)360【分析】(1)由艺术类书籍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抽取的总数量;(2)用样本容量乘以其它类书籍对应的百分比求出具体数量,从而补全图形;(3)用总数量乘以样本中科普类书籍数量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书有8÷20%=40(本);(2)其它类的书的数量为40×15%=6(本),补全图形如下:(3)估计科普类书籍的本数为1200×1240=360(本).【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4、(1)70,116,62;(2)2倍;(3)要增强该地区老年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4)不可以,理由见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可得出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由此进行解答;(2)由表格可知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其中男性有77人,女性有37人,进而可得到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的倍数关系;(3)此题答案不唯一,根据图表分析参加锻炼的人数不太多,可以就注重锻炼来分析;(4)可以根据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进行解答.【详解】解:(1)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43+20+7=70(人),女性参加锻炼的人数有83+28+5=116(人);老年人中,参加锻炼的占被调查者的70116100%62% 300+⨯=.(2)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其中男性有77人,女性有37人,故男性大约是女性的2倍.(3)根据此表数据分析: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约占38%,可见该地区的老年人锻炼意识不强,尤其是男性老年人,只有半数的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所以要增强该地区老年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4)不可以,因为,清晨到公园或市民广场的老年人都是注意锻炼的老年人,不能代表该区所有的老年入的锻炼情况,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即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广泛性,故这种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实际.【点睛】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进行正确分析进而得到答案.5、(1)84%;(2)6050t【分析】(1)由统计图可知不高于20t的户数为84,进而问题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5133100100%=84%+÷⨯;(2)由题意得:()()515331510256351005006050t⨯+⨯+⨯+⨯÷⨯=;答:该小区5月的用水量为6050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统计图,找准等量关系即可.。

课程与教学论 第10章 课堂与教学结果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 第10章 课堂与教学结果性评价

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国内外教育关注的重要热点。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影响 ,影 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参与这些任务的质量,乃至在未来学习中知识的迁 移。
从英语 中对于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的阐述中,可以梳理出三种不 同的视角,即对学 习的评价 (Assessment of Learning,简称 AoL) 、为了学习的 评价 (Assessment for Learning,简称 AfL)和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简称 AaL) ①。理解好 这些视角差异,对于更好地认识学习评价、学习 结果的评价很有帮助。
二是形式化评价。比较注重评价的形式,忽略将问题引向深入的思考。 三是偏袒式评价。总是夸奖教师眼中的好孩子,忽略其他孩子的创意、想法、表现及
闪光点。 四是否定式评价。习惯对学生的表现或想法挑毛病,使用不能、不好等否定的语言较多 五。是盲目性评价。不能发挥评价的价值,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 六是成果性评价。重视有形的成果,忽视无形的意义
(二)学习结果的分类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即习得的性能,主要包含五类,即智慧技能、认知策 略、言语信息、态度以及动作技能”。
学习结果是个体基于学习而产生的变化,如掌握某个知识、 形成某种能力、 产生某种情感等都可称之为学习结果。知识、技能、策略、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经验、习惯、能力、品格、素养、学 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智慧等, 皆可称之为学习结果。
(二)为了学习的评价
“为了学习的评价”(或“促进学习的评价”“学 习性评价”)的概念随着评价理念 的革新进入并影响评价领域。当代课堂评价的方法更加具有建构性,开始逐渐从“对 学习的评价”转向“为了学习的评价”。
英国伦敦大学的教 授布莱克等学者通过对一系列有关评价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进 行述评,提出了“为了学习 的评价”理念。为了学习的评价是指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 的的评价,其设计和实施的首要 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它不同于主要为问责 、排名或证明竞争力的目的而设计的 评估。为了学习的评价是从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 性评价,从做出判断转向创造有助于服务下一 阶段 学习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评卷 第十章 浮力(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评卷  第十章  浮力(重难点解析)

第十章浮力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液体的密度大,浸在其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大B.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定大C.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产生的D.潜水员在水下20米深处比在水下10米深处受到的浮力大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遨游太空的“天宫二号”B.航中的山东舰航母C. 下潜中的“蛟龙号”D. 飘在空中的热气球3.小华在度假村天然浴场游泳,水底布满小石头,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B.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D.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4.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5.如图所示,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A.F甲<F乙,ρ甲<ρ乙B. F甲=F乙,ρ甲<ρ乙C. F甲=F乙,ρ甲>ρ乙D. F甲<F乙,ρ甲>ρ乙6.如右图所示,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 F2C.F3D. F47.一个长方体铁块从下表面与液体刚刚按触时下放至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关系的是8.海权握,国则兴。

测评情况书面报告

测评情况书面报告

测评情况书面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最近进行的测评活动的情况。

测评活动是一种评估和评价特定产品、服务或系统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反馈和评分来提供有关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详细信息。

本报告将回顾测评活动的目的、设计和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测评目的测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目标产品及其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

通过测评,可以确定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并为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

此外,测评活动的结果还可以提供用户和决策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的参考依据。

3. 测评设计在开始测评之前,我们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测评计划。

该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 测评对象:确定了目标产品和需要进行测评的特定版本。

- 测评指标: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目标用户,选择和定义了一系列与产品关键特性相关的测评指标。

- 测评方法:确定了使用何种方法和工具来收集用户反馈和评价。

- 数据分析:制定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流程,以便从收集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设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调查来收集用户的反馈和评分。

具体的测试方法包括实际使用、用户调查和专家评估等。

4. 测评过程测评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准备阶段: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数据和材料,以及招募参与测试的用户或专家。

- 执行阶段:根据测评计划,进行实际测试、调查和评估。

在此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用户行为、用户意见和评分等。

- 整理与分析:整理和统计收集的数据,并应用相应的分析方法,以获取有关产品性能和用户反馈的客观信息。

- 结果汇报: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报告和总结,并向相关人员提供评估结果。

5. 测评结果根据测评活动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标产品进行了评估:5.1 功能性能首先,我们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我们关注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 功能是否一致性高于其他类似产品; - 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 功能界面是否友好易用; - 功能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等。

测评综合实践报告范文模板

测评综合实践报告范文模板

测评综合实践报告范文模板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这里介绍实践的背景和目的)
1.2 测评综合实践的意义
(在这里解释测评综合实践对个人和团队的意义)
2. 测评综合实践的过程与方法
2.1 测评综合实践的步骤
(在这里介绍实践的具体步骤,例如制定测评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2.2 使用的测评工具和方法
(在这里介绍使用的测评工具和方法,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
3. 测评综合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在这里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和过程)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在这里描述对数据进行的分析和结果呈现的方法)
3.3 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里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测评的结论和意义)
4. 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
4.1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里介绍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2 改进方案
(在这里提出改进实践的方案和建议)
5. 结束语
(在这里总结测评综合实践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参考文献
(列出在报告中引用的相关文献)。

第10章浮力 综合测评—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练习

第10章浮力   综合测评—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练习
A.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B.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C.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高度的数值
D.将悬挂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4.(2019·辽宁阜新市·九年级零模)如图甲所示,A为实心正方体,浸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水的密度为 ),容器内部底面积是正方体下表面积的4倍.沿竖直方向缓慢匀速向上拉动绳子,拉力F随物体向上移动的距离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绳子承受拉力时不会被拉断,绳的质量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不等
D.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不等
9.(2020·湖南永州市·九年级一模)如图,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零刻度在底端),盛有适量液体的透明玻璃杯置于升降台上,调节升降台高度从而改变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利用该装置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
14.(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种液体,现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密度分别为ρA、ρB,已知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1: 1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ρ水(大于/小于/等于),h与ρ液、ρ水及H的关系式是h= __________.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2022年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所示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 B.C.D.2、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28°,则∠2=()A.62°B.58°C.52°D.48°3、如图,下列选项中,不能得出直线1l//2l的是()A.∠1=∠2B.∠4=∠5C.∠2+∠4=180°D.∠1=∠3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三种情况.A.0个B.1个C.2个D.3个5、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B.②C.③D.④6、如图,已知∠1 = 40°,∠2=40°,∠3 = 140°,则∠4的度数等于()A .40°B .36°C .44°D .100°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O ,OA 平分EOC ∠,100EOC ∠=︒,则COB ∠的度数是( )A .110︒B .120︒C .130︒D .140︒8、下列各组图形中,能够通过平移得到的一组是(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 .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可以不同C .经过平移,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D .经过平移,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10、如图,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过点A 作AB ⊥l 于点B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连结AC ,使AC =53AB ,点P 在线段BC 上,连结AP .若AB =3,则线段AP 的长不可能是( )A .3.5B .4C .5D .5.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将含30°角的三角板如图摆放,AB ∥CD ,若1∠=20°,则2∠的度数是______.2、如图,E 在AD 的延长线上,下列四个条件:①∠3=∠4;②∠C +∠ABC =180°;③∠A=∠CDE ;④∠1=∠2,其中能判定AB ∥CD 的是________.(填序号)3、如图,∠1还可以用______ 表示,若∠1=62°,那么∠BCA =____ 度.4、如图所示,过点P 画直线a 的平行线b 的作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5、如图所示,如果∠BAC +∠ACE +∠CEF =360°,则AB 与EF 的位置关系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AB∥CD,点E在AB上,点F在DC上,点G为射线EF上一点.(基础问题)如图1,试说明:∠AGD=∠A+∠D.(完成图中的填空部分).证明:过点G作直线MN∥AB,又∵AB∥CD,∴MN∥CD()∵MN∥AB,∴∠A=()()∵MN∥CD,∴∠D=()∴∠AGD=∠AGM+∠DGM=∠A+∠D.(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G在线段EF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AGD、∠A、∠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拓展)如图3,AH平分∠GAB,DH交AH于点H,且∠GDH=2∠HDC,∠HDC=22°,∠H=32°,直接写出∠DGA的度数.2、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MON 按如图所示放置,且直角顶点在O 处,在MON ∠内部作射线OC ,且OC 恰好平分BOM ∠.(1)若24CON ∠=︒,求AOM ∠的度数;(2)若2BON CON ∠=∠,求AOM ∠的度数.3、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1=30°,∠B =60°,AB ⊥AC .求证:AD ∥BC .证明:∵AB ⊥AC (已知)∴∠ =90°( )∵∠1=30°,∠B =60°(已知)∴∠1+∠BAC +∠B = ( )即∠ +∠B =180°∴AD ∥BC ( )4、如图所示,从标有数字的角中找出:(1)直线CD 和AB 被直线AC 所截构成的内错角.(2)直线CD 和AC 被直线AD 所截构成的同位角.(3)直线AC和AB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同旁内角.5、如图,①过点Q作QD⊥AB,垂足为点D;②过点P作PE⊥AB,垂足为点E;③过点Q作QF⊥AC,垂足为点F;④连P,Q两点;⑤P,Q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⑥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⑦点Q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⑧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详解】解:A.∠1与∠2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B.∠1与∠2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C.∠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D.∠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3128∠=︒-∠=︒,∴490362∠=∠=︒,∴246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1=∠2,不能判断直线1l//2l,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1l//2l,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1l//2l,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1l//2l,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4、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个判断即可得.【详解】解:(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原命题错误;(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则原命题正确;(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则原命题错误;(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则原命题错误;(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为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共有四种情况;则原命题错误;综上,命题正确的是1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关键.5、B【分析】同位角就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线的两条直线的同侧位置的角.【详解】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可知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判断,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4的度数.首先根据1240∠=∠=︒得到PQ MN【详解】∵∠1=40°,∠2=40°,∴∠1=∠2,∴PQ MN,∴∠4=180°﹣∠3=4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C【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C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求得∠BO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OA平分∠EOC,∠EOC=100°,∴∠AOC=1∠EOC=50°,2∴∠BOC=180°﹣∠AOC=1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邻补角.能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8、B【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左图是通过翻折得到右图,不是平移,故不符合题意;B、上图可通过平移得到下图,故符合题意;C、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D、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B. 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B选项的说法错误;C. 经过平移,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D. 经过平移,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注意掌握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10、D【分析】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结合已知得出AP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过点A 作AB ⊥l 于点B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连接AC ,使AC =53AB ,P 在线段BC 上连接AP . ∵AB =3,∴AC =5,∴3≤AP ≤5,故AP 不可能是5.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得出AP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50°【分析】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2130∠=∠+︒,从而得到2∠的值.【详解】解:如图313050∠=∠+︒=︒AB CD∴23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察了三角形的外角,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角度之间的转化和等量关系.2、②③④【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4BC AD,∴//∴①不符合题意;∵∠C+∠ABC=180°,∴AB∥CD;∴②符合题意;∵∠A=∠CDE,∴AB∥CD;∴③符合题意;∵∠1=∠2,∴AB∥CD.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8︒3、BCE【分析】根据角的表示和邻补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表示;∠1还可以用BCE∵∠1=62°,1180∠+∠=︒,BCA∴18062118∠=︒-︒=︒;BCA∠;118︒.故答案是:BC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表示和邻补角的性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由作图可知,12∠=∠∠=∠,1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平行【分析】过点作CD A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从而出180∠+∠=︒,即可得出结果.DCE CEF【详解】解:过点作CD AB∥,∴180∠+∠=︒,BAC ACD∵∠BAC+∠ACE+∠CEF=360°,∴180∠+∠=︒,DCE CEF∴CD EF∥,∴AB EF∥,故答案为: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推论,根据题意作出合理的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基础问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类比探究:∠AGD=∠A-∠D;应用拓展:42°.【分析】基础问题:由MN∥AB,可得∠A=∠AGM,由MN∥CD,可得∠D=∠DGM,则∠AGD=∠AGM+∠DGM=∠A+∠D;类比探究: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同理可得∠A=∠AGM,∠D=∠DGM,则∠AGD=∠AGM-∠DGM=∠A-∠D.应用拓展: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过点H作直线PQ∥AB,由MN∥AB,PQ∥AB,得到∠BAG=∠AGM,∠BAH=∠AHP,由MN∥CD,PQ∥CD,得到∠CDG=∠DGM,∠CDH=∠DHP,再由∠GDH=2∠HDC,∠HDC=22°,∠AHD=32°,可得∠GDH=44°,∠DHP=22°,则∠CDG=66°,∠AHP=54°,∠DGM=66°,∠BAH=54°,再由AH平分∠BAG,即可得到∠AGM=108°,则∠AGD=∠AGM-∠DGM=42°.【详解】解:基础问题:过点G作直线MN∥AB,又∵AB∥CD,∴MN∥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MN∥AB,∴∠A=∠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MN∥CD,∴∠D=∠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GD=∠AGM+∠DGM=∠A+∠D.故答案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类比探究: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又∵AB∥CD,∴MN∥CD,∵MN∥AB,∵MN∥CD,∴∠D=∠DGM,∴∠AGD=∠AGM-∠DGM=∠A-∠D.应用拓展: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过点H作直线PQ∥AB,又∵AB∥CD,∴MN∥CD,PQ∥CD∵MN∥AB,PQ∥AB,∴∠BAG=∠AGM,∠BAH=∠AHP,∵MN∥CD,PQ∥CD,∴∠CDG=∠DGM,∠CDH=∠DHP,∵∠GDH=2∠HDC,∠HDC=22°,∠AHD=32°,∴∠GDH=44°,∠DHP=22°,∴∠CDG=66°,∠AHP=54°,∴∠DGM=66°,∠BAH=54°,∵AH平分∠BAG,∴∠BAG=2∠BAH=108°,∴∠AGD=∠AGM-∠DGM=4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1)48°;(2)45°.【分析】(1)先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出∠M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然后根据∠AOM=180°-∠BOM 计算即可;(2)根据角的倍分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1)∵∠MON=90°,∠CON=24°,∴∠MOC=90°-∠CON=66°,∵OC平分∠MOB,∴∠BOM=2∠MOC=132°,∴∠AOM=180°-∠BOM=48°;(2)∵∠BON=2∠NOC,OC平分∠MOB,∴∠MOC=∠BOC=3∠NOC,∵∠MOC +∠NOC =∠MON =90°,∴3∠NOC +∠NOC =90°,∴4∠NOC =90°,∴∠BON =2∠NOC=45°,∴∠AOM =180°-∠MON -∠BON =180°-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意义、互补、互余的意义,正确表示各个角,理清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3、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BAC ∠=︒,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1180BAC B ∠+∠+∠=︒,从而可得180BAD B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详解】证明:∵AB AC ⊥(已知),∴90BAC ∠=︒(垂直的定义),∵130∠=︒,60B ∠=︒(已知),∴1180BAC B ∠+∠+∠=︒(等量关系),即180BAD B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关键.4、 (1)直线CD 和AB 被直线AC 所截构成的内错角是∠2和∠5; (2)直线CD 和AC 被直线AD 所截构成的同位角是∠1和∠7;(3)直线AC 和AB 被直线BC 所截构成的同旁内角是∠3和∠4【分析】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角中,两角在两条直线的中间,第三条直线的两旁,可得内错角,两角在两直线的中间,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可得同旁内角,两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侧,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可得同位角.【详解】解:(1)直线CD和AB被直线AC所截构成的内错角是∠2和∠5.(2)直线CD和AC被直线AD所截构成的同位角是∠1和∠7.(3)直线AC和AB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同旁内角是∠3和∠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5、①②③④作图见解析;⑤PQ;⑥QD;⑦QF;⑧PE【分析】由题意①②③④根据题目要求即可作出图示,⑤⑥⑦⑧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①②③④作图如图所示;⑤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即可得出P,Q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PQ的长度;⑥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QD的长度;⑦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Q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QF的长度;⑧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PE的长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作图和两点之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与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人员素质测评知识点

人员素质测评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1、素质的概念:(P2)素质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的特性:(P2)素质的九个特性:原有基础作用性、稳定性、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的构成(P4—5)图1—1体质身体素质体力精力学校教育程度文化素质自我学习程度素质社会化程度政治品质品德素质思想品质与创新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知识智力智能素质技能才能心理健康素质其他个性素质4、素质测评的概念:(P5)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观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5、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P7)按测评的目的与用途划分,有选拔性素质测评、诊断性素质测评、配置性素质测评、考核性素质测评与开发性素质测评。

(1)选拔性素质测评: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第一,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第二,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第三,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第四,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第五,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是分数或是等级。

运用:许多待遇优厚、工作舒适的职位,常常有众多的求职者申请。

尽管我们采取了一定的形式筛选了许多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后仍然存在许多可供选择的合格者,此时需要实施的则是选拔性的素质测评。

(2)配置性素质测评: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

特点:与其它类型的素质测评相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等特点。

运用: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配置性素质测评。

(3)开发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与其它测评类型相比,开发性素质测评具有勘探性、配合性、促进性等特点。

运用:要明确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源,就必须实施开发性的素质测评。

【现代人员测评】官方笔记6(第9-10章)

【现代人员测评】官方笔记6(第9-10章)
求全局。
决定组数与组距。 决定组限。 登记频数。
11. 差异情况分析:整体差异分析、个体差异分析。 12.整体差异分析:两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与差异系数等不同形式。 13. 标准差、方差、平均差与差异系数都表示了总体的平均差异情大。
14.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方式: 按形式分常见的:口头报告、分数报告、等级报告、评语报告; 按内容分:分项报告、综合报告。
学术成就。
特殊训练成绩。 实际工作表现与成绩。 团体特征,这是采用在效标上有明显差异特征的两个团体,用以分析测评结 果效度。 等级评定结果必须是由权威的专家或主管人员作出的,或者是广大群众作出的。 先前被证明是有效的测评结果。
9. 项目质量的考评指标主要有适合度、区分度、独立性、选择率等。 10. 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是:
1. 哈罗效应误差 2. 趋中心理误差 3. 宽大心理误差 4. 逻辑误差 5. 对比效应误差 6. 接近效应误差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六次课官方笔记 一、教材结构图(第九、十章)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一)选择题(第九、十章) 1. 测评质量的检测,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分项素质测评结果分析 二是各项素质综合结果分析
2. 测评质量检验分析的指标主要: 效度、信度、区分度、独立性
3. 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反映的真实程度。 4. 常见考评的方法有三种:
4 累加法即把各指标(项目)上的得分直接相加。 5 平均综合法即把各项指标的分作算术平均数运算求出一个总分。 6加权综合法即根据各个指标(项目)间的差异,对每个指标得分适当扩大 或缩 小若干倍后再累加的一种方法。加权综合法是对累加法的一种改进,它不仅 综合 了被测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而且体现了备个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 因 而显得更加合理。但是也有缺点与不足,有削峰填沟之弊,不便于拉开档次。 7连乘综合法是把各指标上的得分直接相乘得到一个总分。这种综合方法的 优 点是便于拉开档次,“灵敏”度高,但容易产生晕轮效应。 8指数连乘法不但考虑了各指标上的得分,还考虑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指 数 连乘法有利于拉开距离,区分被测评者的档次。 2.简答题 1 心理效应误差种类与分析

第十章__情绪劳动及管理

第十章__情绪劳动及管理

隐性表现规则 内化
强制性表现
顺从
应激
对组织不同表现规则的应对状态
三、情绪劳动的主要作用与影响
25
客户服务中心:10086、10010、12580、118114
26
第二节 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
• 一、情绪劳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 二、情绪劳动中的自我管理策略

27
情绪劳动的情绪效应
28
后两者为负面效应,也是工作倦怠的来源。
37
招聘
38
• 例如进行“真实工作前瞻”,事先尽可能详尽地告知应 聘者所应聘职位的职位要求,目的即在为应征者提供所 有跟组织与职务相关的真实信息,避免事后期望落差大 衍生失落感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效应。具体来说, • 1.企业在招聘时首先应该提供各种不同讯息管道以协助 应聘者得知所应聘工作应具备的性格以及能力条件等各 方面的要求; • 2.在提供有关招聘内容时,特别强调公司文化与应征工 作间的关系; • 3.在录用前即告知应聘者从事所应聘工作必须随时且持 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符合公司所需的气氛。
其他学者对情绪劳动的界定
• 莫里斯和费得曼: • 情绪劳动是指人际交往中 为了表达出组织所期望的 情绪,员工必须进行的努 力、计划和控制等活动。 • 第芬多夫和格罗斯朗德: • 将情绪劳动定义为为了响 应组织有关情绪表现规则 以完成组织工作任务而对 个人情绪表现进行管理的 过程。
10
• 由以上可以看出,情绪劳 动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1)情绪劳动需在与顾 客面对面、声音对声音的 互动中完成; • (2)情绪表达要用来影 响他人的情绪、态度和行 为; • (3)情绪的表现要遵循 一定的规则。
4
• 这些工作在要求员工付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之外还需 要员工付出情感上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出 售的是自己的真诚、情感和微笑,或者其他的一些负性 情绪(如信用卡收账员面对欠债人时要表现出愤怒,警察 面对罪犯时要表现出威严)等。 • 组织为员工的这些努力和劳动支付一定的报酬。同时组 织还会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及一些潜在的规则来约束员 工更好地做出这方面的努力,并根据员工的表现状况进 行奖励和惩罚。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
于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⑶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⑷观察人员尽可能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至少不应干扰被观察 者的工作
⑸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⑹尽量使用仪器装备,并且事先训练观察人员
2、观察法的观察提纲 观察记录包括:被观察者对象的基本信息 “要观察什么”的细化条目
三、实验法 1、实验法分类:实验室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 2、实验法的操作原则 ⑴尽可能获得被试的配合 ⑵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即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 ⑶设计要严密 ⑷变量变化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要做无意义的变化 ⑸不能伤害被试 3、实验法的具体操作
以测评客体为划分标准:干部测评 管理人员测评 工人测评等
以测评目的和用途为划分标准:选拔性测评 诊断性测评 配置性测评 鉴定性测评 开发性测评 发展性测评
1、选拔性测评 基本原则:公平性 公正性 准确性 可比性 特点: 第一,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第二,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 第三,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四,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第五,测评结果比较直观
二、胜任力模型 1、冰山模型 技能和胜任力的区别: 技能是在明显的行为中表现,胜任 力在复杂的非常规任务和多变的 环境条件下更被需要; 技能更任务中心化,更特定 化,而胜任力更普遍、通用。
知识 技能
价值观 自我形象 个性/人格 内驱力/社会动机
2、胜任力通用模型 ⑴正确的自我评价 ⑶注重密切关系 ⑸发展他人 ⑺有效的定位 ⑼团队管理 ⑾客观性 ⒀主动性 ⒂自我控制 ⒄责任感 ⒆口头表达能力 (21)善于运用可利用资源
第四节 基于胜任力的人事测评指标体系
一、胜任力的概念 麦克利兰: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伍德鲁夫:胜任力是导致个体胜任完成 工作的行为。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及答案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人员测评的内核是()A 举止相貌测评B 身体状况测评C 智慧才能测评D 人员素质测评2、下列对人员素质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个体行为与副业成功的充分条件B 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的多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C 是行为的基础和根本因素D 包括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两个方面3、下列属于只能素质的是()A 学校教育程度B 知识C 自我学习程度D 社会文化程度4、关于考核性测评的定义准确的是()A 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成素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B 是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C 是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D 是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测评二、多选题1、素质的特性有()A 原有基础作用性与稳定性B 可塑性与内在性C 表出性欲差异性D 综合性与可分解性2、品德素质包括()A 政治品质B 思想品质C 道德品质D 社会化程度3、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A 工作效率B 工作时间C 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D 工作效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绩效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提条件的分析与确定B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果的分析与确定C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D 绩效考评与素质考评是相辅相成的5、素质测评的功能()A 评定、诊断反馈、预测B 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C 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D 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三、填空题1、人员素质测评按目的和用途划分的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与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等原则。

四、名词解释1、人员测评2、素质3、绩效五、简答题1、在操作与运用选拔性测评时应该注意的原则??(P9)2、诊断性测评与其他类型测评相比,其特点是什么(P13)六、论述题1、结合单位或本工作岗位实际,试述人员测评对优化劳动人事管理的作用?(P15--20)第二章测评原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当量量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实际上是近似的等值技术B 常常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C 不能相互比较和进行数值综合D 作用是使不同类别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可以类似同类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量化二、多选题1、素质量化测评的作用有()A 方便简洁的物化表述功能B 有助于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C 有助于大量的具体行为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D 又模糊混沌的体验测评转化为明确清晰的测评2、个性心理特征差异包括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爱好三、填空题1、个体心理差异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____其二是____。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 第10章 评价中心测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 第10章 评价中心测评方法
三、案例分析的实施
(二)实施过程
案例分析开始前,评分者需要朗读事先准备好的指导语, 确保应试者清楚理解案例分析的要求,并回答应试者的相关疑 问。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应试者必须独自完成整个测评过程,不 能向评分者提问。案例分析的结果可以是口头的解决方案,也 可以是书面的解决方案。
4-25
第3节 案例分析
4-22
第3节 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的特点
首先,案例分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案例设计较为灵活。 案例分析既适用于一般管理人员的测评,也适用于中高层管理 人员的选拔。
其次,案例分析的实施比较便利。案例分析的实施过程较 为简单,应试者根据所提供的书面材料提供相应的回答。案例 分析既可以单独对个体施测,也可以大规模地对群体施测,从 而大大提高了测评的实施效率。
4-7
第1节 评价中心
二、评价中心的内容
(三)管理游戏
在管理游戏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被分配一定的任务,并通
过相互间的合作达成游戏目标,以此观察应试者在玩游戏的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协调、组织、决策、合作、创造性思维、
压力管理等素质。
(四)演讲
演讲是指应试者按照给定的主题,以某种身份发表研究,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达到陈述、激励、劝说、总结等目
4-9
第1节 评价中心
三、评价中心的特点
(一)优点
1.信度和效度高 2.综合性 3.互动性强
(二)不足
1.成本高 2.评分难度大
4-10
本章结构
1 评价中心 22 角色扮演 3 案例分析 4 管理游戏 5 其他测评方法
4-11
第2节 角色扮演
一、角色扮演简介
角色扮演是评价中心的重要测评手段,它要求应试者在某 个情境下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观察应试者在这个过程中 的行为表现,来评判应试者的素质和能力。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10章行政效率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10章行政效率

第10 章行政效率二、思考题1 .对行政效率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试分析各自的利弊。

答:( l )行政效率的涵义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但是迄今为止,对行政效率的涵义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目前来看行政效率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①从广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时效、速度、理想的产出投入比率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反映,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

②从狭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 2 )行政效率的广义解释和狭义解释的利弊①广义理解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广义界定考虑了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多元性,是对行政系统功效的综合反映,但是在具体测定中则需要把效率和效益的测定合二为一,一步到位。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显然不切实际不利于管理操作。

②狭义解释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狭义界定将效率和效益区别对待,有利于管理操作。

由于行政活动的最终社会效果与其直接产出相比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和整体性,效率和效益测定必然存在理论框架、运用范围、分析模型、应用技术与方法上的差别。

把效率和效益在概念上区别开来,也就承认了这些差别,有利于在操作中因事制宜,灵活运用。

但是在当代公共部门的活动的成功与否最终是通过有效性来评估的,也就包括了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狭义定义无法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政府绩效和存在的问题。

3 .论行政效率的基本类型。

答:行政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具体包括以下凡个方面:( l )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就行政效率方面而言,微观效率是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也就是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的比率。

宏观效率是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其中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相对规模和相互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政府结构和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等,总体发展速度既包括经济增长率,又包括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速度。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十章测评(B)(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十章测评(B)(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测评(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差大于M受到的浮力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差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 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 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 g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 N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 N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 g/cm33.关于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从而上浮和下沉的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从而上浮和下沉的C.潜水艇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D.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4.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

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所示。

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A.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B.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C.只有少量次种漂浮D.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1、F 2,则下列判断中( )①F 1>F 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7.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

《人事测评》复习题2010

《人事测评》复习题2010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思考题第1章人事测评概论1、人事测评:人事测评就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

具体地说,人事测评就是指在人事管理领域里依据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原理,设计和应用专门手段和工具,针对特定的人事管理目的,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对人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系统的测量和评价,进而为人事管理、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选拔性测评: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的人事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要进行的一种测评3、诊断性测评:诊断性测评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员工现状和确定进一步的开发方向4、配置性测评:此类测评的主要目的是合理配置人事资源,现代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要求以“人”为中心,使人力资源进入最佳发挥状态5、鉴定性测评(考核性测评):此类测评是用来鉴定与验证某些人员是否具备特定的技能、素质或具备程度大小的人事测评一、什么是人事测评?人事测评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定义上面已有价值:(有待更改)(人事测评的作用与功能)●评定(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诊断与反馈功能●改进功能●预测功能意义是:●有助于企业和组织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有助于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第2章人事测评的基本原理1.人事测评的基本过程可包括哪几个阶段?(一)准备阶段(二)测评数据获取阶段(三)测评结果分析与报告阶段(四)测评方案的再评价阶段2.在人事测评准备阶段具体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一).确定测评目的(招聘/选拔/绩效考核……)(二).搜集必要的测评数据和资料(三).成立测评小组(四).制定测评方案3.制定测评方案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受评者范围。

(2)设计和审查人事测评的指标和项目。

(3)编制或修订测评参照标准。

(4)选择测评人员。

(5)选择相应的测评方法,编制测评辅助工具。

(6)培训测评人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测评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测评含答案

第十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变大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2.(2021·山东淄博中考)暑假期间,小雨家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这是扩散现象C.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D.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4.关于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等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它们都是利用电动机工作的,电动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主要是()。

A.电能转化成热能B.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成电能D.太阳能转化成机械能6.依据表1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D.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7.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10-1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安全信息技术测评管理制度

安全信息技术测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数据资源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我单位安全信息技术测评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综合管理、重点保障;3.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4. 逐步完善、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安全信息技术测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安全信息技术测评工作。

第五条安全信息技术测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 测评办公室:负责测评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协调沟通、结果汇总等工作;2. 测评小组:负责具体测评项目的实施、技术支持、结果分析等工作;3.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测评工作,对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和整改。

第三章测评范围及内容第六条测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2. 网络设备安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3. 数据资源安全:敏感数据、重要数据等;4.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第七条测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策略、安全规范等;2. 安全防护: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3. 安全运维:安全事件响应、安全审计、安全监控等;4. 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等。

第四章测评程序第八条测评程序分为以下阶段:1. 准备阶段:制定测评方案、明确测评目标、组建测评团队、收集测评所需资料等;2. 实施阶段:按照测评方案开展现场测评、远程测评、技术分析等工作;3. 结果分析阶段: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提出整改建议;4. 整改阶段:根据测评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第五章测评结果与应用第九条测评结果分为以下等级:1. 优秀:信息安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2. 良好:信息安全状况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3. 一般:信息安全状况存在一定问题,需改进;4. 不合格:信息安全状况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胜任力素质测评

胜任力素质测评

12、监控能力:指令他人按照规则要求完成任务,并对完成的过程 和结果加以监控。 13、灵活性。 14、诚实正直。 15、人际理解能力:理解他人的想法。 16、献身组织精神。 17、关系建立能力。 18、自信。 19、培养人才:注重长期培养人才。 20、领导能力。
第二节 胜任素质模型
一、胜任素质模型概述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要 具备的胜任素质的总和。就是把能区分高绩效和低 绩效者的个人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组合起来,并用 某种结构来表示的一种思想或理念。 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是人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的 基础。
麦克里兰第一次将他的设想运用于美国国务院
外事局的情报官员的选拔,并设计了一项技术 “行为事件访谈法”,用这一方法与优秀情报 官员和普通情报官员访谈,并对谈话资料进行 分析,分析出该工作的胜任素质,并据此进行 选拔,效果非常好。
二、胜任素质测评的作用
1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
2. 在员工培训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行评估与验证
战略性人才规划
行为事件访谈
收集数据、信息归类与编
人员甄选调配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提炼素质项目 描述素质特征 建立素质模型
选择标杆企业进
行比较
确认素质模型
培训开发
职业生涯规划 继任者计划

构 建 胜 任 素 质 模 型 的 流
第三节 胜任素质测评
第四节 行为事件访谈法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概述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由麦克里兰提出来的。它通过一系列开放式 问题,搜集被访者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 细信息。 如:“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您是怎么对他说的?”、“ 您采取了什么措施?”等。 通过对所搜集信息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杰出者普遍具备而一 般者普遍缺乏的个人特质,即胜任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者详细讲述4——8个重 要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出分数(几种导出方分数 考过)

名次:是一种原始分数的转换形式,即根据被 测评者得分的多少顺序排位的一种自然分数形 式。其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相邻名次间差 距不一,悬殊较大。

百分位数(考过):是一种标准分数,当两个被测评团 体总体水平结构相当但个体总数不等时,其个体的百分 位可以相互比较,而名次数却做不到这一点。例如,公 司中某部门25人,另一个部门20人,两个部门中排名 第10位的人的水平是否一样呢?显然不一样。差距多大 呢?仅从名次本身是无法知道的。但如果通过下列公式 (P289)转化为百分位数后,就可以知道其具体差异了。 特别要记住公式。(表明相对位置)
3、加权综合法(考过)

根据各指标间的差异,对每个指标得分适当扩大 或缩小若干倍后再累加的一种方法 加权综合法是对累加法的一种改进,它不仅综合 了被测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而且体现了各个 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因而显得更加合理。 但是也有缺点与不足,有削峰填沟之弊,不便于 拉开档次。

4、连乘综合法
素质测评得分(1) 115—— 118—— 121—— 124—— 127—— 130—— 133—— 136—— 139—— 142—— 总和
登记(2)
频数(3) 1 3 8 10 20 19 12 4 2 1 80
2、总体水平分析
总体水平分析是指通过众数、平均数或中位 数的分析,来把握全部被测评者的一般水平的 分析方法。 众数:相同人数最多的素质特征、分数、或等级, 它代表整体水平结构自然群中最典型的群体水 平。 平均数:几何


• •
Z分数(考过):是一种标准分数,它是百分位分 数的一种转换分数。(记住公式)(表明相对水 平)教材p289 T分数:也是一种标准分数。它是通过公式 T=10z+50进行转换而得到的一种分数。经过转 换得到的丁分数消除了原来z分数的负号。 其他标准分数: 标准九分 C量表分数当误差在所允许的范围内 时,即要进行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报告,包 括数据综合、内容分析与结果报告几个方 面。
一、数据综合 多选
数据综合指把零散的项目(指标)分数综合为一 个总分数,常见的方法有: 1、累加法 把各指标上的分数直接相加。(累加法要求各指 标同质并单位大致相近,否则要考虑采取加权 综合法。 ) 2、平均综合法 把各项指标的分作算术平均运算求出一个总分。




方差 标准差 差异系数 以上看教材。
三、测评结果报告
1、报告形式 素质测评报告的方式,按形式分常见的有口头报告、分数报告、 等级报告、评语报告;按内容分,有分项报告与综合报告.(考过) 评语报告即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反映测评的结果,这是一种最原始 也最常用的测评报告形式。它的优点是信息详细准确,但可比性 差。(考过)P290 分项报告即按主要测评指标逐项测评并直接报告,不再作进一步 的综合的报告。其优点是全面详细,但缺乏总体可比性,只能作 出单项比较。(考过) 看看综合报告,优点是具有可比性,但有削峰填谷之弊,看不出 具体优缺点。
3、差异情况分析(考过)
差异情况分析包括整体差异分析与个体差异 分析。整体差异分析有两极差、平均差、方差、 标准差与差异系数等不同形式。 两极差:最大的减去最小的。反映了全部测评 结果的分布情况。
平均差:1.求出所以测评者得分的平均值 2.求出被测者的得分与平均值的离差,离差取 绝对值。 3.对所有离差求算术平均值。 平均差反映所有测评者得分与平均数的差异的一般情况。
2、分数报告
分数报告即以分数的形式反馈测评结果。(优点: 简洁、可加、可比性强,缺点是所反馈的信息缺乏 准确性。P290)分数的形式有多种,依其基本性质 基本形式有4种:目标参照性分数、常模参照分数、 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 目标参照分数:即依据测评指标分数本身要求而给 出的分数; 常模参照分数:即根据被测者总体的一般水平而给 出的相对分数; 原始分数:即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的分数; 导出分数:是通过一定转换形式后得到的分数。 上述分数形式之间存在交叉关系。
直接把各指标上的得分直接相乘得到一个总分 优点是便于拉开档次、“灵敏”度高,但容易产 生晕轮效应。当一个指标上得分很小或为零时, 整个测评的总分因此也非常小或为零。

5、指数连乘法
指数连乘法不但考虑了各指标的得分,还考虑 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二、内容分析
1、整体分布分析 整体分布分析是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分析素质 测评结果的一种方法。 频数分布表也叫次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分析即以频数分布表形式来分析 素质测评结果的整体分布情况。(见教材) 频数分布图(见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