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制动车辆试验条件

合集下载

制动距离试验措施

制动距离试验措施

制动距离试验措施制动距离试验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测试之一,该试验旨在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能,以便提供准确的制动距离数据供用户参考。

下面将介绍制动距离试验的措施,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控制和监测、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试验场地:试验场地应具备平整、无明显油污或水渍的道路条件,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试验车辆:试验车辆应符合制动距离试验标准,具备正常的制动系统和车辆性能。

3.检查汽车制动系统:在试验前,应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4.准备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准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如制动力测量仪、速度计、时间计等,以便对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5.制定试验方案:在试验前,应根据试验需求和标准要求,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速度、距离和重复次数等。

二、试验过程中的控制和监测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试验前,对试验车辆进行必要的热车和制动预热,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测量试验车辆的初始速度:在试验开始前,使用速度计测量试验车辆的初始速度,并记录下来作为参考数据。

3.发起制动指令和记录制动距离:按照试验方案,在试验车辆达到一定速度后,发起制动指令,并在车辆完全停下时记录下制动距离。

4.监测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试验过程中应监测和记录一些关键的参数,如制动力、时间等,以便后续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5.重复试验并取平均值:为了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对每组试验进行多次重复,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计算制动距离: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初始速度和制动距离,可以计算得到汽车的制动距离,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

2.评估制动系统性能:根据试验得到的制动距离数据,可以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得出结论。

3.分析制动距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可以将制动距离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车辆速度、制动力等,以探索制动距离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一、制动装置的基本要求行车制动、应急制动、驻车制动功能: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停车,防止停放中的汽车滑移。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二、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1、制动过程分析⏹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2、制动效能评价指标1)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住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2)制动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释放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规定的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规定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的时间。

3)制动力。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4)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式中: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2);V0—试验车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b—0.8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e—0.1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Sb—试验车速从V0到Vb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Se—试验车速从V0到Ve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3、制动稳定性的评价制动稳定性要求:是指制动过程中机动车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制动跑偏、制动侧滑4、制动拖滞制动释放时间无限长。

⏹三、制动性能检验仪器1、制动试验台的分类1)按轴数分:单轴式、双轴式;2)按原理分:反力式、惯性式;3)按试验台支撑形式分:滚筒式、平板式;4)试验台检测参数分: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和多功能式。

⏹制动性能检验仪器2、测力式制动试验台1)滚筒式制动试验台⏹制动性能检验仪器(1)滚筒式制动试验台结构电动机:产生动力,带动滚筒及车轮旋转减速器(增扭器):减速增扭;蜗轮蜗杆式滚筒:支撑车轮,制动力的承受装置传感器:测量转换装置(压力式、平衡弹簧式、电位计式、差动变压器式、自整角电机式)举升器:便于汽车驶入或驶出试验台第三滚筒:产生停转信号显示及测量装置。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1)制动力;(2)制动力平衡要求;(3)车轮阻滞力;(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

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

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1)(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表4-1车辆类型制动力总和整车质量的百分比%前轴制动力于轴荷的百分比%空载满载汽车、汽车列车60 50 60*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4.3.2 惯性式制动试验台介绍

4.3.2 惯性式制动试验台介绍

4.3 汽车制动试验台4.3.2 惯性式制动试验台简介惯性式制动试验台的滚筒相当于一个移动的路面,试验台上各对滚筒分别带有、轮,其惯性质量与受检汽车的惯性质量相当。

因此滚筒传动系统具有相当于汽车在道路行驶的惯性,制动时,轮胎对滚筒表面产生阻力,虽然这时驱动滚筒传动系统的动力(如电动机或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已被切断。

但由于滚筒传动系统肯定有一定的惯性,因而滚筒表面将相对于车轮移过一定距离。

由此可见,在惯性式制动试验台上可以模拟道路制动试验工况。

这种试验台的主要检测参数是各轮的制动距离,同时还可测得制动时间或减速度。

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按同时检测的轴数不同可分为单轴式、双轴式。

双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4-8所示。

图4-8 双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简图1-飞轮 2-传动器 3、6变速器 4-测速发电机 5、9-光电传感器7- 可移导轨8、12- 电磁离合器 10-移动架 11-传动轴 13-万向节 14-后滚筒 15-前滚筒16-举升托板 17-移动架驱动液压缸 18-锁紧液压缸 19-第三滚筒 20-第三滚筒调节器试验时,被检车驶上试验台后,前、后滚筒组之间的距离可用液压缸17调节,调节后用液压缸18锁紧。

由汽车发动机动力驱动轮驱动后滚筒组旋转,左右主动滚筒用半轴与传动器2相连,并经变速器3、万向节13、电磁离合器12、传动轴11、变速器6、传动器2带动前滚筒及汽车前轮一起旋转。

此时按被检车辆行驶时的惯性等效质量配置的飞轮1也一起旋转。

当达到试验转速时,断开连接各滚筒的电磁离合器,同时作紧急制动。

车轮制动后,滚筒飞轮依靠惯性继续转动,滚筒能转动的圈数相当于车轮的制动距离。

在规定试验车速下,滚筒继续转动圈数取决于车轮制动器和整个制动系的技术状况。

滚筒转动圈数由装在滚筒端部的光电传感器5转变为电脉冲送入计数器记录,在滚筒的端部还装有测速发电机4测定试验车速。

为防止汽车制动时向后窜出,在后滚筒组后装有第三滚筒19。

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

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

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前言车辆刹车检测是车辆检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刹车问题,对于驾车者和其他路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车辆刹车检测方案的设计规范,旨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驾驶安全保驾护航。

设计原则1.检测结果应当准确可靠,不存在误判或漏判的情况。

2.检测过程应当简单明了,不应当过于繁琐。

3.设计方案应当充分考虑现实场景,尽可能覆盖各种驾驶情境。

设计要求1.刹车检测方案应当考虑到常见车速范围内一般刹车需要的时间和距离,以此为基准设计检测时间和距离。

2.在检测路段内应当设置固定的检测标志物,例如线标、牌标等。

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现有环境,如辅助车道、路面缝隙等设置标志物。

3.在检测方案中应当考虑到诸如制动力大小、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的抖动等多种因素,制定检测细则。

4.在设计检测设备时,应当考虑到积水雨天等天气情况的因素,并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和检测方式。

5.应当在检测前对检测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定期维护保养。

设计流程1.确定检测路段,并设计刹车检测标志物,例如线标、牌标等。

2.在该路段上设置刹车检测设备,并将设备与表盘或屏幕相连,以得到刹车制动信息。

3.通过电子仪表等检测设备获取常见车辆在该路段上刹车所需的距离和时间,并以此为基准,制定检测的时间和距离标准。

4.确定刹车检测内容及要求,检测方案应当包括制动力大小、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的抖动等多种因素。

5.进行刹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设备显示出来。

结语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遵循本文的原则和要求是确保检测方案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

同时,各个方面的人员,包括计划设计人员、工程师和维护人员,都应该配合,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试验设备: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 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

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

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2225.92()b e e b u u MFDD s s -=- 制动距离2020bmax τ1τ3.6225.92a a u s u a '''=++5) 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 ;6) 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7) 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

制动系检测

制动系检测

次试验全部完成,提高试验或检测效率。
4)结构简单、安全方便,不需专门的混凝土基础;日常维护 方便、耗电量低。 5)重复性差、占地面积大、需要助跑车道;
(3)惯性式制动试验台
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用旋转飞轮的转动惯量模拟车辆 道路行驶时的平移动能,测试结果与实际工况更为接近。
制动时,轮胎对滚筒表面产生阻力,由于滚筒传动系统具 有一定的惯性,因而滚筒表面将相对于车轮移过一定距离。因 此,惯性式制动试验台可以模拟道路制动试验工况。
(1)反力式制动试验台
(1)驱动装臵 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 (2)滚筒装臵 由四个滚筒组成。 每对滚筒独立设臵,有主动
电动机的转动 通过减速器内的蜗轮 蜗杆和圆柱齿轮传动 传递给主动滚筒 通过链传动
滚筒和从动滚筒之分。
传递给从动滚筒
工作过程
(3)测量装臵
主要由测力杠杆、测力传感器和测力弹簧等组成。 测力杠杆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减速器连接 测力杠杆的位移或力
杠杆前端的测力传感器
反映制动力大小的电信号
工 作 过 程
指示与控制装置
(4)举升装置 为了便于汽车出入试验台,在两滚筒之间设有举升装 置,一般由举升器、举升平板和控制开关等组成。
(5)第三滚筒 测量车轮转速;当被检测车轮制动时,转速下降至接近
抱死时,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使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以防止
滚筒剥伤轮胎、保护驱动电机。
现用的路试检测检测设备
1.非接触式多功能速度仪
可检测:制动距离、速度、MFDD、减速度、油耗、制动时间
2.制动踏板力计
3.转向盘转动量扭矩检测仪
美国现代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设备
VC3000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仪
测量参数:

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一、 台架检测制动性能
与路试法检测制动性能相比,试验台检测制动性能具有迅速、 经济、安全,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试验重复性好 和能定量地指示出各轮的制动力或制动距离等优点,因而已 成为检测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
(一) 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 制动试验台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按测
以轴制动力占轴荷的百分比为依据的,因此必须在测得轴荷 和轴制动力后才能评价轴制动性能是否符合国标要求。我们 把用于检测车轴轴载质量的设备,称为轴重检测台,轴重检 测台又称轴重仪。 电子轴重仪一般由机械部分(包括承载装置和传感器装置)和 显示仪表所组成。双载荷台板式轴重仪,如右两个 秤体,分别安装在左右框架内,共用一个显示仪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2) 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时,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 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
驾驶员以5~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 置变速器于空挡,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取所要求的参 数值。
(二) 台试制动力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
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制动性能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性能良好和可靠的制动系统可保证行车 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反之,很容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同时,制动性能的好坏还影响到汽车动力性的发挥。由此,汽 车制动装置的齐全、可靠,及符合国家制动标准的良好制动性 能是非常重要的,都将其作为重点检测项目之一。
量方式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支承车轮形式不同, 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类。 无论哪种制动试验台,在检测汽车制动性能的过程中,都必 须首先测得相对应的轴荷用以评价和判断制动性能是否符合 国家标准。下面首先介绍轴重检测台的结构与原理: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试验设备: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 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三、试验内容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

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

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计算当前制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4)22u?u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eb?MFDD)25.92(s?s制动距离2τ1u?τ0a2??u?s0a a25.923.62bmax5)根据实验设be??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6)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7)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

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惯性台架测试新方法

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惯性台架测试新方法
OY$+‘Y<U[$++++&$X+,YXH[<XH++++S<+,YaYQ b4U;;QHQ+UW+SQ\N<XY\<;+&\YQX\Q+<XV+*XHYXQQ"YXHL,Y;YX+cXY^Q"%YT[L+4N<XH\N$X++++AK==-Ed Z"<WT+UW+"Q\UIIQVQV+f"<\TY\Q+)6*+,-./AL+<X+YXQ"TY<+V[X<IUIQTQ"+W"Y\TYUX+eQN<^YU"+TQ%TYXH+f"U\QV$"QL+Y%+YXTQXVQV+TU+"Qf;<\Q+f"Q^YU$%+ W"Y\TYUX+Q^<;$<TYUX+TQ%TYXH+e<%QV+%U;Q;[+UX+V"<H+e"<GQ+<ff;Y\<TYUXJ+BNQ+VQT<Y;QV+TQ%TYXH+f"U\QV$"Q+Y%+VY%\$%%QV+YX+TNY%+f<fQ"+TU+f"Q%QXT+<+XQR+"QWQ"QX\Q+UW+ W"Y\TYUX+eQN<^YU"+<%%Q%%IQXT+YX+NUfQ+UW+YIf"U^YXH+TNQ+TQ%TYXH+;Q^Q;+YX+4NYX<J <$TUIUTY^Q+e"<GQ +W"Y\TYUX++eQN<^YU"+++++++YXQ"TY<+++V[X<IUIQTQ"++++++TQ%TYXH++f"U\QV$"Q

汽车的性能实验报告(3篇)

汽车的性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全面评估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操控性能和经济性能。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汽车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内容1. 动力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发动机功率测试、加速性能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测功机、电子测速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动力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b. 连接测功机,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发动机功率测试,记录发动机功率输出;d. 进行加速性能测试,记录车辆从起步到一定速度的加速时间和距离;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动力性能。

2. 制动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制动距离测试、制动减速度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制动力测试台、惯性测试系统等,对实验车辆进行制动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制动系统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制动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制动距离测试,记录车辆从一定速度制动到停止的距离;d. 进行制动减速度测试,记录车辆从一定速度制动到停止的减速度;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制动性能。

3. 操控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转向性能测试、侧倾稳定性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转向角仪、侧倾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操控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转向系统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转向性能测试,记录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转向角;d. 进行侧倾稳定性测试,记录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侧倾角度;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

4. 经济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油耗测试、二氧化碳排放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油耗计、尾气分析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经济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油耗测试,记录车辆在特定工况下的油耗;d. 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测试,记录车辆在特定工况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经济性能。

汽车制动性能主要检测方法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主要检测方法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69车辆技术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功能。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影响汽车行驶的重要因素。

制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

在许多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制动性能在事故原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汽车的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对避免交通事故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测试汽车的制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数万人的安全。

1 衡量汽车制动新的指标1.1 制动效能 制动效率主要表现为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车辆能立即减速直至完全停止的能力。

一般来说,制动性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制动距离、制动力、减速度和制动时间。

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以50km/h的速度行驶,制动踏板完全踩下时,从制动点到车辆完全停止位置的距离。

车辆的制动距离与车辆的载荷、尺寸和质量有关。

同一车辆在空载和满载情况下的制动距离不相等。

车辆制动力与制动距离密切相关。

制动力是使汽车完全停止的关键因素。

当制动力大于规定值时,会增加汽车的驾驶难度,增加驾驶员的疲劳,不利于汽车的安全运行。

制动力与制动减速度成正比,即随着制动力的增大,制动减速度逐渐增大。

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效率越好。

1.2 制动效率恒定性 恒常性主要表现为汽车制动装置的抗水退和抗热退水平。

首先,汽车制动装置被水浸泡后,由于水附着在制动盘上,汽车制动性能会降低。

具有良好抗水衰退性能的汽车可以减少水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汽车刹车进水时,在反复刹车10次左右,就能使汽车的刹车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次,汽车在高频使用制动器时,制动装置的温度会不断升高,从而影响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越好,温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越小。

1.3 制动过程稳定性 在车辆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辆能够平稳地静止,在此过程中不会出现跑偏、甩尾和车辆失控现象,说明车辆制动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从大量的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制动过程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因此,汽车制动过程的稳定性也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

非惯性试验台实现惯性制动条件摩擦材料制动试验的测控系统研究

非惯性试验台实现惯性制动条件摩擦材料制动试验的测控系统研究
性 试 验 机 能 实 现 这 两 种 测 试 功 能 。 1:1 动 动 力 试 验 制 台利 用 飞 轮 惯 量 等 效 列 车 轴 重 惯 量 原 理 实 行 制 动 , 这 但
式下, 通过 给定速 度 和 时 间 , 测试 任 一 恒定 速 度 和 确定 时 问的摩擦磨 损 性 能 ; 在惯 性 测 试模 式 下 , 于 列 车 制 基
第 3 卷 第 5期 O
21 0 0年 1 O月
铁 道 机 车 车 辆
RAI W AY I LOC0M 0TI VE & CAR
Vo . O NO 5 13 .
Oc . t 2 0 O1
文章 编号 :0 8 8 2(0 0 0 —0 1 —0 1 0 —7 4 2 1 ) 5 0 2 5
关 键词 变 频 调 速 ; 速 摩 擦 ; 性 摩 擦 ;I b E 定 惯 VI w a
中 图分 类号 :U2 9 3 7 制动系 统承 受 的制 动能 量越 来 越大 。在动力 制动 完全失效 的条 件 下 , 急制 动完 全 紧 由摩擦制 动来 承担口 。因此 , 制动 摩擦 副 材料 的性 能 ] 对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 而高效 的测试装 置 同样 是研 发制 动 材 料 的重 要 因素 。为测 试材 料 的摩 擦磨 损性 能 , 常采 通 用 两种测 试方式 , 一种 为 定速 摩 擦 试验 , 一种 为 惯 性 另 摩 擦试验 j 。两种 测试方 法相 比, 在定 速摩 擦条 件 下 ,
报道 。
基于非 惯性摩 擦试验 机 , 制 既能测 定 速摩擦 条 件 研
又 能 测 惯 性 制 动 摩 擦 条 件 下 的 测 试 系 统 。 通 过 建 立 速 度 的 变 化 模 式 , 制 电机 速 度 变 化 过 程 。 在 定 速 测 试 模 控

乘用车制动盘性能惯性台架试验研究

乘用车制动盘性能惯性台架试验研究
仓栅式半挂车必须配备盘式制动器 [2] , 足见制动盘的性能已经
引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重视。 制动盘过度磨损或者磨损不均
匀, 会引起制动效能下降、 制动距离增长; 在高温条件下容易
产生变形和裂纹, 影响持续制动力, 有安全隐患; 过度磨损的
制动盘如不及时更换会加剧制动片的磨损, 缩短制动片使用寿
命。 在整车测试过程中对制动盘性能的探究有 一定 难度, 相
试。 根据整车参数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相关制动盘生产企业的实
。 目前, 国内的乘用车和客车普遍采用盘式
际需要, 通过台架试验的方式模拟制动盘在高温骤冷 ( 水冷方
制动器, 制动盘作为盘式制动器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性能
式) 以及高温下连续进行制动试验, 主要考核在不同的极端条
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caeri com cn。




1 1 试验准备
1 1 1 试验台主轴转速的计算
制动器惯性试验台主轴转速与车速按如下关系换算:
n = 2 65v / r
式中: n 为制动器惯性试验台主轴转速, r / min; v 为试验车速,
中图分类号: U463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1986 (2019) 12-071-07
Study on Inertia Bench Test of Performance of Passenger Vehicle Brake Disc
ZENG Fanzhuo, LEI Wen, ZHOU Yimin, WANG Yingguo
of passenger car brake disc. The setting of test parameters, the realization of test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were

12676标准

12676标准

12676标准是指GB 12676-2014《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为了确保车辆在不同速度下具备安全制停的能力而制定的,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M1类车辆的内容。

•增加了制动系统、控制装置、传输装置、制动器、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连续制动、半连续制动、自动制动、惯性(或超越)制动、渐进分级制动/可调节制动、相位制动、缓速制动系统、空载、满
载、轴荷分配、轮/轴荷、最大静态轮/轴荷、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前后
车轮同时抱死、电控线路、数据通信、点到点、挂接力控制、标称值、自动控制制动、选择制动、基准制动力等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车型认证、同类型制动装置、弹簧制动系统、弹簧压缩腔、厂定压力、可控制制动等术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brake’ is the part in which the forces opposing the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develop. The first part of the brake is either the lever actuating the brake cam or similar parts (mechanicaltransmission inertia brake) or the brake cylinder (hydraulic-transmission inertia brake).
A
the force measured when force begins to be exerted on the coupling head at a speed of from 10 to 15 mm/s, the control device transmission being uncoupled
η =η ×η
H
H0
H1
s:
travel of control (expressed in millimetres)
s′:
effective travel of control (expressed in millimetres)
fix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oint 9.4.1
P′:
control device output force
K:
supplementary force of control device by convention;
this is defined as the force 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the x axes of the extrapolated curve
Tests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k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esting as to whether that device conforms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Directive.
expressing P′ in terms of D, measur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in the mid-travel position (see diagrams 2 and 3
in Appendix 1)
KA: threshold force of control device — this is the maximum force on the coupling head which can be applied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ithout producing any output force on the control device. By convention, K is defined as
1971L0320 — EN — 01.05.2004 — 010.001 — 66
B:
required braking force taking account of rolling resis-
tance
D*: permitted thrust on coupling
D:
load on the coupling
G : ‘maximum mass’ of the trailer declared to be technically A permissible by the manufacturer
G : ‘maximum mass’ of the trailer which, according to the A manufacturer's declaration, can be braked by the control device
Braking systems in which accumulated energy (for instance, electric, pneumatic or hydraulic) is transmitted to the trailer by the towing vehicle and is only controlled by the force at the coupling shall not be deemed to be inertia braking systems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is Directive.
Torques and moments: Nm
Areas: cm2
Pressures: bar
Lengths: units specified in each case.
Acceleration due to gravity: g = 10 m/s2.
Symbols valid for all types of braking systems (see diagram 1 in Appendix 1)
2r being the diameter of the brake drum expressed in millimetres (see diagram 4 in Appendix 1)
for wheel brakes with disc brakes with hydraulic transmission:
G : ‘maximum mass’ of the trailer which can be braked by B the joint operation of all the trailer brakes
G =n×G
B
Bo
2.2.4. 2.2.5.
G : fraction of the permissible ‘maximum mass’ which, Bo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declaration, can be braked by one brake
1.5.
1.6. 1.6.1. 1.6.2.
1.6.3.
2. 2.1.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2. 2.2.1. 2.2.2.
2.2.3.
GENERAL PROVISIONS
The ‘inertia (overrun) braking system’ of a trailer comprises the control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brake, as defined in point 1.4.
Testing on the vehicle:
—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brake — theFINITIONS
Units used
Masses: kg
Forces: N
0
metres, of the coupling head when it is actuated in such
a way as to travel from a point 300 mm above the hori-
zontal plane to a point 300 mm below, the transmission
remaining stationary
2s : brake-shoe lift measured on the diameter parallel to the B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without the brakes being adjusted during the test (expressed in millimetres)
2s : minimum brake shoe centre lift (minimum brake shoe B* application travel), in millimetres, for wheel brakes with drum brakes:
4 2sBÃ ¼ 2; 4 þ 1000 Â 2r
2sBÃ
¼ 1; 1
10
 V60 FRZ
þ
1 1000
Â
2rA
where:
V = fluid volume absorption of one wheel brake at a 60
pressure corresponding to a braking force of 1,2 1,2 B* = 0,6 × G and a maximum tyre radius,
s″: spare travel of the master cylinder actuator, measured in millimetres at the coupling head
s:
loss of travel, that is to say the travel, measured in milli-
Bo
▼M7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3.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4.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ηH : efficiency of the inertia control device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