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的小结
氮和磷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氮和磷实验报告篇一: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实验: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实验学时:3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过磷酸钙与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所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不仅是水溶性的速效磷,也有一部分为不溶于水但能被柠檬酸提取的磷。
测定其有效磷的含量对评定肥料品质、合理施用磷肥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内容(1)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制备待测液。
(2)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并计算出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其中包括ca(h2po4)2·cahpo4和游离h3po4),浸出液中的正磷酸盐利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振荡机、电子天(:氮和磷实验报告)平、容量瓶、小漏斗、三角瓶、滤纸等。
试剂:(1)50mg/L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0.2195g溶于约4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3mol/Lh2so4,定容至1L,即为50mg/L的标准溶液,可长期保存使用。
(2)2%柠檬酸溶液:称取20g结晶柠檬酸(h3c6h5o7·h2o,AR)溶于水中,定容至1L即可。
(3)3mol/Lh2so4:量取浓硫酸166.7ml,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12.5g(nh4)6mo7o24·4h2o(钼酸铵)溶于约200ml水中。
另将0.625gnh4Vo3(偏钒酸铵)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125ml浓硝酸,再冷至室温。
然后将钼酸铵溶液缓缓倒入偏钒酸铵的硝酸溶液中,随倒随搅拌,最后用水稀释至500ml。
氮磷硅知识点总结
氮磷硅知识点总结一、氮的性质和应用1. 氮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毒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氮气占据了地球大气的78%,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2. 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品。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经常被用来替代空气,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3. 氮气也被用作冷冻剂。
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氮气被用来制冷,例如在液化天然气生产中,氮气被用来降低温度。
4. 氮气还可以用来制造氨。
氨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而氮气则是氨的主要来源之一。
5. 氮气也用于气体保护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氮气可以用来保护焊接区域,避免金属部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二、磷的性质和应用1. 磷是一种具有多种物理形态的元素,包括白磷、红磷和黑磷等。
其中,白磷是最常见的自然形态。
2. 磷可以用来制造化肥。
磷是植物生长中必需的元素之一,因此被广泛用来生产化肥。
3. 磷还可以用来制备合金。
磷和金属元素可以形成许多稀有金属合金,例如磷铜合金、磷铝合金等。
4. 磷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磷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药物,例如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等。
5. 磷也可以用来制造防腐剂。
磷酸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硅的性质和应用1.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据了地壳总质量的27%,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 硅是半导体材料的关键原料。
硅元素可以用来制备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领域的必要材料。
3. 硅是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之一。
硅元素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和抗腐蚀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玻璃和陶瓷。
4. 硅也可以用来制备合金。
硅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冶金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5. 硅是绝缘材料的重要原料。
硅元素可以用来制备绝缘材料,在电气工程和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氮磷硅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 氮磷硅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氮磷硅化合物可以用来制备陶瓷材料。
氮,磷,钾的元素
氮,磷,钾的元素
氮的化学名称是N;磷的化学名称是P;钾的化学名称是K。
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7。
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1772年由
瑞典药剂师舍勒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
磷属于第15号化学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
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
磷在地壳含量丰富列前10位,在海水中浓度属第2类。
钾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理化性质和钠非常相似。
钾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
钾离子能使火焰呈紫色,可用焰色反应和火焰光度计检测。
扩展资料
使用时注意事项
氮元素以单质(氮气)形式存在时无毒,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时常常有毒,典型的比如说氨、亚硝酸根等。
接触氮气时无需特别防护,接触液氮时需注意防止冻伤。
磷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低于80%。
远离
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金属钾很活泼,需隔绝空气和水储存。
一般把钾、钠储存在煤油和液体石蜡中。
储存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与酸、氧化剂分开存放。
贮存和使用都要注意安全,由金属钾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而要用碳酸钠干粉。
钾也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
氮磷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氮、磷的化学性质和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2. 掌握实验室中氮、磷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氮和磷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它们在植物生长、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观察和鉴定氮、磷的存在形式及其转化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氮肥(如尿素、硝酸铵)- 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 食盐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等- 植物样品(如豆科植物、禾本科植物)2. 实验仪器:- 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滴定管、pH计、分光光度计等四、实验步骤1. 氮肥提取与鉴定:- 将氮肥样品溶解于稀盐酸中,煮沸去除挥发性物质。
- 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以此鉴定氮的存在。
2. 磷肥提取与鉴定:- 将磷肥样品溶解于水中,煮沸去除挥发性物质。
-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以此鉴定磷的存在。
3. 植物样品中氮磷含量测定:- 将植物样品研磨成粉末,溶解于稀酸中。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氮、磷的浓度。
4. 氮磷转化实验:- 将氮肥和磷肥混合,观察它们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 定期取样,分析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氮肥提取与鉴定:- 加入氯化钡溶液后,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样品中存在氮。
2. 磷肥提取与鉴定:- 加入硫酸铜溶液后,观察到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样品中存在磷。
3. 植物样品中氮磷含量测定:-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得到植物样品中氮、磷的浓度。
4. 氮磷转化实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发生变化,表明氮、磷在土壤中发生了转化。
六、实验讨论1. 氮、磷在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
2. 氮、磷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及改进措施。
七、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和鉴定了氮、磷的存在形式。
氮和磷
不溶于水和CS2
密度 (g/cm3) 毒性
溶解度 着火点
40℃,易自燃
240℃,不自燃
白磷
隔绝空气加热到260 ℃ 加热到416 ℃升华后,冷凝
红磷
2. 磷的化学性质: (1)磷与氧气反应: (2)磷与氯气反应: 白磷中毒时的解毒方法 用CuSO4溶液
11P+15CuSO4+24H2O ==5Cu3P+6H末 不溶于水和CS2 无毒 240℃
制安全火柴、火药
密封,保存于冷水中 密封,防止吸湿
制高纯度磷酸
P4 正四面体 键角60° 结构复杂 (不作要求)
相互转化
白磷
隔绝空气加热到260℃
加热到416℃ ( 升华后冷却 )
红磷
补充作业:
(1)将分别充有下列四种混合气体(每组 中两气体均为等体积)的集气瓶倒扣在盛有 足量水的水槽中,待液面平稳后,按剩余的 气体由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①N2与NO2 ②NH3与NO2 ③O2与NO2 ④O2与NO (2)40ml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与20mlO2同 时通入水中(混合气事先装入体积为60ml的 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里还剩余5ml气 体(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况时的体积), 求原混合气体的组成。
3.磷的贮存和用途:
白磷 贮 存
用 途
密闭容器,量少时 保存在水中 制高纯度磷酸、制 燃烧弹、烟雾弹
红磷
密闭保存
制高纯度磷酸、制 农药、安全火柴
安全火柴的起火原因: 摩擦——发热——氯酸钾分解——红磷发火——引起 火柴头上的易燃物(如S)燃烧
4、白磷、红磷的物理性质
白磷
色、态 白色蜡状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CS2 剧毒 毒性 着火点 40℃ , 易自燃 保存 用途
氮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氮族元素知识点归纳氮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钋(Bi)。
以下是氮族元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1.原子性质:-原子结构:氮族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数为5个,包括3个p电子和2个s电子。
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电子层数也增加。
-电离能:氮族元素的电离能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
-电负性:氮族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原子核向外层电子施加的吸引力增强。
-氧化态:氮族元素通常呈-3氧化态,但也能呈现其他氧化态,如氮的氧化态为-1到+5,磷的氧化态为-3到+5-化合价:氮族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3、52.物理性质:-氮:无色、无臭、味道也基本无味,为一个非金属气体。
它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了输配器中的78%。
-磷:红色或白色固体,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包括白磷、红磷和黑磷。
白磷具有毒性,易自燃,红磷为不活泼的固体,黑磷则为金属光泽的固体。
-砷:银灰色金属外观,有毒。
它有多个形态,包括黄砷(三角形晶体)、白砷(金属光泽)、黑砷和金砷(金属光泽)。
-锑: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是一种脆性材料。
它在空气中稳定,在酸中溶解度较高。
-钋:银白色金属外观,有较高毒性。
它是地壳中最不多见的元素之一3.化学性质:-反应活性:氮族元素的反应活性随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
氮气稳定且不易反应,磷在空气中燃烧,而砷、锑和钋则会与氧反应。
-氮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这是合成肥料和化学品的主要工艺。
-磷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用作化学品和肥料的原料。
-砷常与卤素形成盐类,如三氯化砷(AsCl3)和五氯化砷(AsCl5)。
-锑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锑(SbCl3)。
-钋具有高放射性,其化合物主要用于放射疗法和核科学研究。
4.应用:-氮:氮气广泛用于制造氨气,用作农业肥料和化学品的原料。
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
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氮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元素,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土壤中,氮存在于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
1.有机氮有机氮是指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的氮形式。
有机质中的氮主要来自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并通过这些有机质的分解释放为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机氮化合物。
有机氮质地稳定,不易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它需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无机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无机氮无机氮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无机形式存在的氮。
主要有铵态氮、硝态氮和硝酸态氮三种形式。
(1)铵态氮:土壤中的氨和氨基酸等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为铵态氮(NH4+)。
铵态氮不稳定,容易被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
(2)硝态氮:铵态氮经过硝化作用,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NO3-)。
硝态氮较为稳定,是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式。
(3)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是硝态氮在土壤中反应的一种产物,多存在于氮素充足、酸性较大的土壤中。
硝酸态氮作为土壤中的一种形态,植物不能直接吸收。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在土壤中以无机磷、有机磷和矿物磷三种形式存在。
1.无机磷无机磷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无机形式存在的磷。
包括三价磷酸盐(HPO42-)和二价磷酸盐(H2PO4-)。
土壤中的无机磷主要来自于磷肥的施用和磷矿石的分解。
(1)吸附态磷:土壤中的无机磷会与土壤颗粒表面的铁铝氧化物结合形成吸附态磷。
吸附态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需要通过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可溶性磷。
(2)可溶性磷: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吸附态磷会逐渐释放为可溶性磷,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利用。
2.有机磷有机磷是指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的磷形式。
有机质中的磷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残体,通过有机质的降解分解,有机磷可以转化为无机磷,再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3.矿物磷矿物磷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矿物形式存在的磷。
矿物磷主要来自于磷酸盐矿物,如磷灰石和磷铁矿等。
矿物磷不容易溶解释放,对植物吸收利用能力相对较弱。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氮和磷的实验报告引言:氮和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种营养元素。
氮是构成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成分,而磷则是ATP分子和DNA分子的组成部分。
为了研究氮和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氮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两组植物进行实验,一组是正常施氮的植物,另一组是不施氮的植物。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测量了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
结果显示,正常施氮的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高度明显高于不施氮的植物。
同时,正常施氮的植物叶片数量也更多,并且叶绿素含量更高。
这表明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实验二:磷的影响与实验一类似,我们选取了两组植物进行实验,一组是正常施磷的植物,另一组是不施磷的植物。
同样地,我们观察了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测量了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
结果显示,正常施磷的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壮,高度较不施磷的植物明显更高。
而且,正常施磷的植物叶片数量也更多,并且叶绿素含量更高。
这表明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三:氮和磷的相互作用为了探究氮和磷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组同时施氮和磷的实验。
同样地,我们观察了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测量了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
结果显示,同时施氮和磷的植物生长得更加旺盛,高度远远超过只施氮或只施磷的植物。
同时,同时施氮和磷的植物叶片数量也更多,并且叶绿素含量更高。
这表明氮和磷在植物生长中具有协同作用,相互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氮和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营养元素。
氮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叶片数量和叶绿素含量;磷也具有类似的作用,使植物生长更加健壮。
而且,氮和磷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同时施氮和磷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氮和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氮化合物、磷化合物、植物样本、土壤样本、实验器材等。
实验步骤:
1. 提取植物样本中的氮和磷化合物:将植物样本进行研磨并提取其中的氮和磷
化合物,得到氮和磷的含量。
2. 分析土壤样本中的氮和磷含量:收集不同土壤样本,分析其中的氮和磷含量,比较不同土壤中氮和磷的含量差异。
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和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探讨氮和
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实验结论:氮和磷是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在植物的养分吸收、
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
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中的氮和磷资源,对于维护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氮和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氮和磷资源,为人类和地球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氮族元素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最高价)和-3价(最低价)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详见课本166页)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点:由低到高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第二节氮气一、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1、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高温压放电n2+3h2===2nh3 n2+o2===2no催化剂点燃n2+3mg====mg3n2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价态有+1、+2、+3、+4、+5,能形成这五种价态的氧化物:n2o(笑气)、no、 n2o3 no2 n2o4 n2o53、 no在常温常压下极易被氧化,与空气接触即被氧化成no22no+o2=2no2无色不溶于水红棕色溶于水与水反应4、 no2的性质自身相互化合成n2o4 2no2====n2o4(无色)3no2+h2o====2hno3+no↑(no2在此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四、氮的固定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
请各举两例。
第三节氨铵盐一、氨分子的结构写出氨分子的'分子式_____电子式、_____、结构式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呢?(三角锥形)二、氨的性质、制法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化学氮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氮磷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化学氮磷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会利用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氮、磷含量。
二、实验原理化学氮磷实验主要利用过硫酸钾(K2S2O8)对水样中的氮、磷进行氧化,然后分别测定氧化后的氮、磷含量。
实验原理如下:1. 氮的测定:过硫酸钾将水样中的氨氮(NH3-N)氧化成亚硝酸盐(NO2-N),再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NO3-N)。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推算出氨氮的含量。
2. 磷的测定:过硫酸钾将水样中的有机磷氧化成无机磷,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样、过硫酸钾、硫酸、氨水、硝酸、亚硝酸钠、硝酸银、钼酸铵、抗坏血酸、硫酸锑、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比色皿、烧杯、锥形瓶、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氮的测定(1)配制试剂: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亚硝酸钠溶液等。
(2)水样预处理: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钾,混匀,置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使氨氮氧化成硝酸盐。
(3)测定硝酸盐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混匀,静置30分钟。
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硝酸盐含量。
2. 磷的测定(1)配制试剂:按照实验要求配制钼酸铵溶液、抗坏血酸溶液、硫酸锑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水样预处理: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钾,混匀,置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使有机磷氧化成无机磷。
(3)测定磷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钼酸铵溶液、抗坏血酸溶液、硫酸锑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等,混匀,静置10分钟。
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磷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氮的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硝酸盐含量,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氨氮含量。
氮磷钾的作用顺口溜初中生物
氮磷钾的作用顺口溜初中生物氮、磷、钾是植物生长中的关键元素,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相关的顺口溜:氮磷钾是好养分植物生长靠它们赖身。
氮负责叶子翠绿磷促进花蕾鲜艳。
钾帮助果实瓜熟生态平衡维护有功。
这三者共同协作让植物壮大茁壮。
注:以上顺口溜的字数不够1200字,请善用复制粘贴功能,根据需要自行增加内容。
以下是对氮、磷、钾作用的详细解释,供参考:氮(N)是植物构成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等有机物的重要元素,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氮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进而组成细胞器官和细胞膜。
氮元素还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核酸中,核酸是构成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氮元素还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再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有机物。
因此,氮元素的供应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磷(P)是植物体内能量转化的媒介,也是构成DNA、RNA和ATP等核酸和能量储存物质的重要组分。
磷元素在植物中起到供能和调控生长发育的作用。
磷元素通过参与ATP合成,提供能量,支持植物进行细胞分裂和伸长。
磷元素还参与调控酶的活性,促进酶的正常功能。
此外,磷元素还参与细胞壁的合成和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磷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有重要影响,磷元素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缓慢、叶片先黄化,花蕾鲜艳度低或不开花。
钾(K)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关键元素,也是细胞内液体平衡的调节剂。
钾元素参与植物的调节代谢,调控气孔开闭和光合作用。
钾元素在植物中起到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熟化的作用。
钾元素能够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光合产物的转运能力和分配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此外,钾元素还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能力,使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钾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钾元素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的生长不良、叶片边缘干枯和老化,果实发育不良等问题。
氮和磷
我们已学习了ⅠA、ⅣA、ⅥA、ⅦA等主族元素。
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元素和氧族元素之间的第Ⅴ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我们称它们为氮族元素。
随着核电荷数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氮族元素的一些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
例如,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已有一些金属性,而铋、锑已具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性。
氮族元素在它们的化合物中,能显示出多种化合价,如-3、+3、+5等。
从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看,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最高化合价都是+5。
我们知道,土壤里缺乏氮、磷、钾三种元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化肥。
氮和磷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单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等。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氮和磷单质的一些性质。
分析ⅤA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答案]相似性:最高正化合价为+5;递变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分析课文表格1-1中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出单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答案]一、氮气氮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以化合态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之中,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空气中,氮以氮气的形式存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
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大约0.02体积的氮气。
在压强为101 kPa 时,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
氮气的一些物理性质见表1。
氮气是由氮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氮分子中,2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由于氮分于中的N≡N键很牢固,使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
氮族元素的研究报告总结
氮族元素的研究报告总结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5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钋(Bi)。
这些元素具有共同的特点,如具有5个价电子、多种氧化态以及能形成共价键等。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N)是氮族元素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主要存在形式是氮气(N2),占据大气中78%的体积比。
氮在大气中的转化过程涉及到闪电、细菌固氮和人类工业活动等。
氮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成分,形成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分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氮还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
磷(P)是氮族元素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于核酸、脂肪和骨骼等组织中,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磷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肥料增加土壤中的磷含量,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砷(As)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砷可能导致慢性砷中毒,威胁人类健康。
锑(Sb)是一种有机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
锑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电子工业、防火材料等。
钋(Bi)是氮族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具有放射性。
钋在核反应堆、核武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放射性较强,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氮族元素是一组重要的元素,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研究氮族元素的过程中,人们对其物化性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合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元素。
同时,还需要重视一些有毒元素如砷和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氮磷钾元素作用范文
氮磷钾元素作用范文氮磷钾(N,P,K)是植物养分中的三大主要元素,也被称为“立体配比”,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氮(N)是植物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氮元素通过形成氨基酸和核酸,参与合成蛋白质、酶和维生素等,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氮还参与产生叶绿素,是叶绿体中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
磷(P)是植物的能量储存和传递的关键元素之一,它参与葡萄糖和ATP(腺苷三磷酸)的合成。
磷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如DNA和RNA的合成、酶的激活和细胞分裂等。
磷还参与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对提高抗逆性和改善果实质量有重要作用。
钾(K)是植物生长和开花结果的重要元素,它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抗旱能力,并调节植物内外环境中的水分平衡。
钾与植物的渗透调节、水分利用效率、碳水化合物合成等密切相关,对植物的生长速度、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氮磷钾元素的供应和合理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不同的生长期和生育阶段,植物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也不同。
以下是氮磷钾在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用和适宜施用比例:1.种子发芽与幼苗期:氮元素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助于形成健壮的根系系统和叶片。
适宜的氮施用可以增加幼苗的生物量,提高幼苗的质量和抗病能力。
磷元素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生长,为幼苗提供能量供应。
适宜的磷施用可以增加根系表面积,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钾元素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适宜的钾施用可以增加幼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适宜的施用比例:N:P:K=1:1:12.生长期:在生长期,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为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细胞分裂。
氮元素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有助于形成健壮的植株结构。
磷元素促进生殖生长和果实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磷的测定方法
一:国标测定方法(一般是测定水中的样品)
1、氮的测定,主要是测定其中的无机氮,无机氮又包含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不同形态的氮有不同的方法。
1.1氨氮的测定
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原理:在弱碱性介质中,以亚硝铣铁氰化钠为催化剂,氨与苯酚和次氯酸钠盐反应生成靛酚蓝,在640nm处测定吸光值。
1.2亚硝酸盐的测定
方法: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要亚硝酸盐与磺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其产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偶氮染料,于543nm波长测定吸光值。
1.3硝酸盐的测定
方法:镉柱还原法
原理:水样通过镉还原柱,将硝酸盐定量地还原为亚硝酸盐,然后按重氮--偶氮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氮的总量,扣除原有亚硝酸盐,得硝酸盐氮的含量。
2.磷的测定
2.1无机磷的测定
方法: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活性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黄,用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后,于882nm波长测定吸光值。
二、沉积物中氮磷的测定-----利用流动注射仪法
1.方法简要:无机态氮和无机态磷用0.1mol/L盐酸浸取后测定;总氮、总磷采用氢氧化钠与过硫酸钾混合氧化剂进行氧化浸取后测定。
2.具体内容
2.1无机磷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0.1000g,加入50ml大离心管中,加入25ml0.1mol/L盐酸,在HY-3震荡仪震荡2h(有的资料也说震荡16h[何清溪等的《大亚湾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然后离心(4500r/min,10min),取上清液2ml于小试管中,再加入8ml超纯水,混匀,测定无机磷。
2.2 总磷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0.1000g,加入微波消解管中,加入由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制备的消解液中,在微波消解仪中消解(有固定程序选择),待消解结束冷却后,取10ml液体于100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定容。
摇匀后取混合液测定总磷。
(在880nm下测定吸光值。
试剂:抗坏血酸;钼酸盐显色剂。
)
2.3.无机氮的测定:取无机磷测定步骤中离心管中的上清液5ml,加入微波消解管中,再加入5ml消解液,消解,取2ml消解液于小试管中,加入8ml超纯水,混匀测定。
2.4.总氮的测定:取部分总磷测定步骤中的消解后液体,测定。
(在540nm下测定吸光值。
试剂:磺胺显色剂,氯化铵缓冲液)
三、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参考文献)
1.消解液
1.1消解液的配置
普遍认为过硫酸钾在60 ℃时受热分解,也有文献(胡雪峰,沈铭能,许世远.测水体总氮应注意的一个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01(3):41.)认为过硫酸钾在40 ℃时即受热分解,所以在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时,绝对不可高温加热溶解,最好采用自然室温溶解,或者在不过40 ℃的水浴中溶解。
溶解过硫酸钾
时,有文献[蒋树艳水质中总氮测定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4]建议将其与氢氧化钠分开溶解再混合定容。
经验表明,分开溶解是可靠的,但为了减少工作量,也可称量后将两种药品尽量分开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快速倒入烧杯,并同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以分散氢氧化钠溶解产生的热量,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过硫酸钾的失效。
1.2消解液的保存
由于温度降低会导致过硫酸钾的析出,所以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液应存放在聚乙烯瓶内,室温下保存。
国标法认为,最长可存贮一周;也有实验表明(谭怡,刘信安,魏彪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三峡库区水体总氮的测定[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6):33- 37.),存贮 3 d,对总氮测定结果几乎无影响;超过3 d,测定结果会出现较小的负偏差;超过7 d,将出现严重的负偏差。
所以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液最好在 3 d 内用完;如超过7 d,需弃去重配。
1.3消解液中即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的选择
有资料说明(苏苓,张海涛等。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和总磷),氢氧化钠含量低时,总氮测定值偏低;氢氧化钠含量高时,总磷测定值偏低。
综合考虑,选择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9.6g/L。
也有文章说明氢氧化钠的量与过硫酸钾量有关。
(百度文库中联合测氮磷的文章)
1.4流动注射仪测定过程中一些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