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思考

合集下载

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融资产品设计不够灵活、风险管理控制不够完善、合作网络狭窄以及技术支持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融资产品设计、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拓展合作网络以及提升技术支持能力等对策来提升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可以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领域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问题、对策、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合作网络、技术支持、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提供者,在这一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市场变化、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融资产品设计不够灵活、风险管理不够完善、合作网络不够广泛、技术支持能力不足等等。

深入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解决当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平稳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可以为银行业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提升整体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研究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深入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概述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物料采购、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

然而,供应链管理也面临一些风险,包括供应商延迟交货、质量问题、价格波动、物流中断等。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供应链管理的风险1. 供应商风险: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信誉度、生产能力等都会对供应链产生影响。

供应商延迟交货或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滞,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客户满意度。

2. 资金风险:企业需要支付采购预付款或尾款,以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转。

然而,资金风险可能包括供应链融资成本上升、付款迟延等,可能导致现金流问题和供应链中断。

3. 物流风险:物流环节中的问题,如运输中断、货损、仓库漏洞等,可能导致供应链延迟或中断,影响产品的及时交付。

4. 品质风险: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引发客户投诉、退货等风险。

质量问题可能涉及不合格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工艺不合规等。

5. 需求波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带来供需不平衡,导致产品积压或销售滞销。

供应链管理的控制措施1. 多元化供应商:建立多个供应商合作伙伴,降低单一供应商风险。

对于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建立备选供应商,以应对可能的延迟交货或质量问题。

2. 供应商评估与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包括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评估。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沟通。

3. 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减少积压和滞销风险。

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准确预测需求、加强协同规划等。

4. 供应链融资: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获取供应链融资渠道。

通过供应链融资,优化资金运作,降低财务风险。

5. 物流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定期进行物流供应商的评估和绩效管理,确保物流环节的顺畅运作。

6. 品质管理: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并与供应商共同推进品质改善。

加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并加强生产工艺的控制。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与防范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与防范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供应链融资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确定一个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上的其他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金融机构通过对整条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严格的评估,以企业交易行为所产生的未来确定收益为直接还款来源,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中间及制成品,到最后经由销售网络把产品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结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对核心企业以及链条上多个参与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多种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相互关联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将核心企业的较高信用等级部分转移至信用等级较低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满足供应链上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融资困难和供应链产业失衡的问题,降低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成本。

同时,供应链融资可以将银行信用有效融入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购销过程之中,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产业的竞争能力。

二、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风险供应链融资对于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企业提供了很大的融资支持,但是在整个供应链融资流程中,也存在着相应风险,需要引起金融机构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具体来说,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真实性风险。

金融机构作为供应链融资体系中的资金提供方,需关注整个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评估风险时不再仅仅针对借款主体的自身情况进行,而是需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整个链条进行评估,将整个交易流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风险。

因此,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十分重要,也是供应链条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金融机构给供应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是交易合同真实可靠,如果交易合同的真实性难以保证,那么金融机构就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2)法律风险。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开展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模式,整个供应链融资业务涉及到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公司等多个参与者,随着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也将不断出现新的业务品种,同其他传统金融产品相比较规范化约束水平较低。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模式是指以供应链为基础,借助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融资渠道拓展、风险管理等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方便企业获取资金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协作和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风险控制。

1.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势(1)降低融资成本:传统融资渠道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抵押品或担保,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以供应链上的交易为基础,基于企业的信用及供应链交易背景来评估风险,并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因此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提高融资效率:传统融资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审批和复杂的程序,而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核心技术,提高融资的效率,大大缩短企业融资的时间。

(3)促进供应链协作:供应链金融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还能促进供应链的协作。

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提高供应链协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

(1)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核心是以企业的信用为基础,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在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易中,如果某个环节企业的信用出现问题,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动和融资渠道都可能受到影响。

(2)违约风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各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交易与借贷关系。

如果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方违约,可能会对其他企业产生连带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违约风险监管和控制。

(3)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可能引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上的环节相互关联,当一环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导致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企业的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与监管一、供应链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是指以供应链为基础,运用金融工具和手段,为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支付、结算、信保等服务,促进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供应链金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但是,与之相关的风险和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现状1.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以贸易金融为主,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在供应链金融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往往信用风险较高,对这部分企业的融资风险的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

2.流动性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通常具有较长的期限和风险较小的特点。

但是,当供应链中出现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不可抗力因素时,将会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从而出现流动性压力。

3.操作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金融企业和客户,还涉及到上下游的多个企业和资产。

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

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三、国内供应链金融监管现状1.监管政策目前,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监管政策比较零散和分散,多数政策是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相关监管规定,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监管。

2.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最核心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和审批银行的金融业务。

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监管。

另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根据各自职责领域,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监管。

四、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对策1.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和监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

供应链金融融资分析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融资分析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融资分析与风险控制作者:刘小梅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9期摘要:供应链金融融资,是新型的融资手段,与传统融资相比,供应链融资可以对整个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情况都进行改善。

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可以结合不同的融资模式,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来履行供应链资金供给服务,并对供应链融资风险进行积极控制。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融资分析与风险控制开展研究探讨,旨在为金融服务的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9-0150-02一、供应链金融融资概述供应链金融融资,是以金融融资为目标,以供应链服务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新型融资模式。

对于金融供应链来说,通过融资环节的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融资空间。

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是由一系列的融资服务流程组成,使得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从企业最初的订单采购,到最终的产品销售,所有的环节都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进行管理和控制[1]。

供应链金融,将经济发展中各种资源进行了高度的整合,使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上下游业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高效服务。

在供应链金融方式中,各个融资参与主体都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1.融通仓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融资中,利用融通仓模式,可以在物流中构建起一个更加完整的金融服务基础。

融通仓融资中,更多地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物流环节所提供的支持。

供应链中处于最初阶段的是生产和存货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能够将货源稳定地进行输出,是重要的经济效益保证基础。

作为银行这样的重要金融机构,在融通仓融资模式中,起到了关键性服务作用。

银行在与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时,要从企业的稳健性方面着手,对企业能够提供的融通仓保障进行统一,以便为融通仓融资提供条件。

作为供应链的实施保证方,物流企业在融通仓融资中,起到一个接续性的作用[2]。

物流企业需要对供应链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其中也包括了对企业货物的控制。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供应链金融风险是指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造成影响,进而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

首先,建立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并配备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其次,加强供应链金融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

企业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授信政策和授信额度。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担保、保险等方式来减少信用风险的影响。

第三,建立供应链金融的流动性管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安排支付和收款时间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灵活的融资渠道,增加流动性保障。

第四,加强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应对供应链金融的信息进行有效保护,采取技术手段加密敏感信息,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第五,建立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确保业务能够持续进行。

同时,企业还可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最后,加强监管和合规管理。

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和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减少违规风险。

总之,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优化流动性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以及加强监管和合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策略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策略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策略一、市场风险控制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收益和资产价值受到影响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并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预测和分析。

我还会通过多元化投资和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风险。

同时,我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在市场变化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二、信用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方违约或者信用状况恶化,导致无法按时还款的风险。

为了控制这种风险,我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客户筛选机制,包括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

同时,我会设立风险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我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操作风险控制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内部管理不善、系统故障、人为错误等原因,导致业务中断或者损失的风险。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我加强了内部控制,完善了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我还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

同时,我会定期进行业务审计,以确保各项业务运作的正常和合规。

四、法律和合规风险控制法律和合规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或者不合规行为,导致业务受到处罚或者损失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我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业务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我加强合规意识的培养,让员工明白合规的重要性。

我还设立了合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监督和检查业务的合规情况。

五、流动性风险控制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资产不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流入不足,导致业务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

为了控制这种风险,我保持适当的流动性缓冲,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业务运行。

同时,我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

我还建立了流动性风险监测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流动性风险。

六、声誉风险控制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业务失误、负面舆论等原因,导致企业声誉受损的风险。

为了维护企业声誉,我积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及时回应关切,并认真处理客户投诉。

供应链金融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本文笔者将为大家讲述:供应链金融为什么会存在风险?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有什么?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做好风险管控?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环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那末问题来了:一、供应链金融为什么会存在风险??宏观经济政策与泡沫经济、金融放松管制与自由化、内部管理与道德风险、经营环境与非经济因素等是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起因。

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有一些不同的特质,构成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殊风险的起因。

1. 授信企业具有产业链相关性基于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为融资业务带来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风险也就由传统的单一贸易环节向供应链上下游拓展,意味着供应链上下游的不确定性也为贸易融资带来了风险。

特殊是当供应链金融的覆盖范围达到“端到端”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就随之覆盖了整个供应链。

此时,风险再也不单纯来源于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等传统的风险来源,而是由贸易环节为出发点向供应链上下游扩散。

因此不仅是客户自身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应继续得到关注,对客户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关系、商誉、信用度、财务报表真实性等都应当进行关注。

且银行现阶段发展的供应链受信对象多集中在几个大型的产业链上,如汽车业、医疗器械类、电力类等。

当这些大型产业链上的任意一个重要结点发生使银行撤出资金的风险问题时,不仅银行在链上其他企业的授信业务会受到影响,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会受到波及。

2. 供应链上主要授信企业规模较小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偏向于选择大型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作为授信对象。

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一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是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分销商等相对小的企业。

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买方或者卖方的劣势地位,流动负债在其报表中所占份额很大。

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探讨

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探讨

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探讨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管理风险就是担保公司在为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提供担保、结算等业务时,供应链金融三大主体任何一方出现违约而给供应链金融其他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我国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缺乏理论体系和详细的实践步骤,以致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审批流程不规范、逆向选择风险大、风险数据搜集不完整,无法建立客观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信用风险评估不全面,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管理,不仅为担保公司产生经济损失,也会为整个供应链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提高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并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一、基于担保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一)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相应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组织结构延伸线过长。

因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领域广,负责一条供应链金融的担保公司业务员可能要与诸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打交道,这就加大了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在贷款前期调查和远程操作的难度,不能具有针对性地控制资金流动。

其次,组织结构部门功能缺失。

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传统流动资金业务在贷款流程、技术和营销方法上都不相同,很多担保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同点,将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职责强加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适用新兴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没有专门的债务评级系统、审批通道和物流操作模式等。

最后,组织架构缺乏专业人才。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从审批、产品设计到授信流程都要求严格,必须专业人才才能胜任,并且在授信过程中,担保公司要量身定制授信产品和条款,并非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式的格式化套用。

这些都需要担保公司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的人员极高的专业素质,要了解供应链内部的资金流动规律,了解贷款人的信用类型和贷款市场的行情等。

但是我国担保公司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在金融机构业务结构总比重中占比较低,缺乏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认识,导致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是物流企业中的一项重要服务,它可以帮助客户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

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从客户信用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客户信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是指客户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偿还贷款的风险。

这种风险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物流企业的不良资产增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1. 对客户信用评级进行严格评估。

物流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客户,根据其经营状况、信用危险度、历史还款记录等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授信额度和融资利率。

2. 采用模式保理业务。

模式保理是指,物流企业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介入,将货款的回收和风险管理交给专业的保理公司来进行,减少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

3. 实行加强风控的措施,如提高杠杆率等。

根据客户的风险情况和融资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杠杆率。

二、资产质量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是指货物质量不良或发生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货物损失的风险。

资产质量风险发生后,物流企业可能需要承担损失赔偿的责任。

1. 通过保险来规避资产质量风险。

物流企业可以购买货物运输保险或运输责任保险等来保障货物质量及运输的安全性。

2. 实行分期付款的方式。

物流企业可以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及时收到货款,减少资产质量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因市场变化而导致的贷款损失风险。

市场风险与市场波动性和变化程度相关,市场波动性越大,市场风险越高。

1. 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合理调整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

2. 结合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提前预测市场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市场风险分散。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降低市场风险。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的贷款比例,或者将贷款风险外包给第三方机构等方式来实现市场风险的分散。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探析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探析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探析摘要:供应链系列业务开展以来,为银行开展公司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供应链”业务以其灵活的方式,打破了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模式,为银行信贷业务开展开辟新蓝海。

但由于其业务自身的固有特点,涉及银行、客户、仓库监管单位、核心企业等众多主体,相关法律关系复杂,技术性和复杂性远高于传统授信业务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一、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概念1、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是指供应链融资业务对合同签订、项目运营、相关资源使用及押品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的风险种类进行描述,同时提出对每一种类风险的控制办法,从而达到在每一个项目运作环节中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的目的。

2、具体项目风险等级的大小和风险点的控制:具体项目风险等级设定为五级,分别为:一级(高风险)、二级(较高风险)、三级(一般风险)、四级(较低风险)、五级(低风险)。

以最高一级风险作为该项目的综合风险。

通过对高风险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监管流程和措施手段控制其风险。

二、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及控制措施1、出质人道德风险(1)风险内容。

对出质人缺乏足够的了解,出质人及其负责人在信誉和道德上存在瑕疵,采取欺诈手段骗取监管员的信任或由于经营问题而存在冒险行为,由此可能潜在发生的对监管方和质权人不利的行为的可能性,利用他人的货物质押,动态质押换货过程中,以次充好,使用虚假海运提单换取现货,哄抢押品,企业管理混乱。

(2)控制措施。

全面调查出质人在业内的口碑,其负责人在信誉和道德上存在法律瑕疵的,不允许合作。

出质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活动混乱,不允许合作。

监管场所押品单独存放并且标识,防止利用他人货物质押。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我方不对押品内在质量负责。

我方在没有签订物流业务全程监管协议的前提下,不具备辨别海运提单能力,不允许以海运提单换取现货。

必须要求出质人的法定代表人签订承诺书,对由此发生的道德风险以其所有个人资产承担连带保证担保责任。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
!"#$#%& ’ &%(#()*! 金融经济
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很 多环节还存在种种漏洞和相互 矛 盾 之 处。 如物权法规定质权人不仅限于 金 融 机 构, 而银行法却规定企业之间不许从事融资业 务,企业充当质权人开展金融业务不受保 护。另外,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也具 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 面效应,法律环境的变化将诱发供应链经 营风险,从而危及商业银行。 内生风险主要指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各相关体之间不 完全协作所带来的一系列信用风险。具体 如下: ( 一) 核心 企 业 的 道 德 风 险。核 心 企 业因其竞争力较强和规模大,在上下游中 小企业的议价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在经 济交往中往往会采用有利自己的行为,以 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核心企业往往在交 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 中小企业要求苛刻,占用供应商大量的资 金,导致供应链资金紧张,迫使供应商向 银行融资以维持企业的基本生产运作。一 旦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以后,供应链资金紧 张状况获得缓解,核心企业有可能进一步 丧失支付货款的积极性,使得供应链出现 不稳定,带来应用风险。 ( 二) 供应 链 金 融 聚 集 风 险。供 应 链 金融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将更多中小企 业融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在整个金融服 务过程中,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交易 风险,即便某个企业达不到银行某些标准, 只要这个企业依托信誉好的大企业,银行 就会比较容易淡化对这个企业本身的信用 评价,并对这笔交易授信,尽量促成整个 交易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供应链 中的某个成员出现融资问题,影响会很快 蔓延到整个链条上,引起更大的金融灾难。 ( 三) 经营操作风险。在实际操作中, 国内的银行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 "#$ % &#$ ,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 更大的授信支持来开发业务。但现实的问 题是,如果这家大企业用 "# 家银行,每家 银行都对他们进行类似授信支持,无形中 该核 心 企 业 的 信 用 被 扩 大 了 "##$ % &##$ ,增 加 信 用 风 险。此 外,在 货 权 交 接、单证的及时传递、质物的安全保管等 相关业务的操作上皆可能存在一定的疏漏 和风险。 ( 四) 信息 传 递 风 险。由 于 每 个 企 业 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 实质上是一种未签订协议的、松散的企业 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 复杂时,供应链上发生错误信息的机会也 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 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 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 足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将可能给商业银 行传递一种不准确或一种偏差的信息,影 响商业银行的判断,从而带来风险。 ( 五) 监管 风 险。供 应 链 整 个 环 境 的 复杂,使得银行和核心企业难做到对流程 进行监管和控制。如供应链中的运输和仓 储环节的规范缺乏标准,流通中的物权很 难得到相应保证,使得银行风险管理无法 得到无缝连接。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防范 针对供应链金融的外在风险,可采取 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研究和调查。加强对国际 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并通 过调查和 研究 掌握 利率和 汇 率 变 化 趋 势, 随时关注相关行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展 动态。 第二、订立各种契约,降低法律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会涉及多方主体,质押物 所有权也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易产生所 有权纠纷。在某些领域尚没有相关的法律 和行业性指导文化可以遵循。故在此,可 借助各项契约,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 作关系,为供应链经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 规则。具体而言,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 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合作 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而在运营过 程中,供应链上企业应严格遵照契约,保 证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协调性,并进一 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体。通过订立各 种契约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转化为契 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将法律风险降至 最小。 针对供应链金融的内在风险,可采取 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加强信息 交流。为了保证供应链金融中物流、资金 流与信息流的协调,保证各种信息流活动 的无缝隙融合,应加大信息管理硬件投入 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借助互联网技 术和软件,如 ’() 系统平台, ’*+ 等信息 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 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将供应链上的上下 游企业组织起来,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交 流,降低信息传递风险。 第二、将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内部化。 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担保作 用是供应链金融建立的一个基础,核心企 业愿否或能否担当起在供应链金融中信息 沟通和担保的职责是规避供应链金融道德 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样,物流企业 在供应链金融中对质物的监管作用也是无 可替代的。物流企业可通过其掌握客户及 质押物第一手资料的优势,为银行信用评 估和风险控制提供相应的资料,形成互动 监管和控制机制。为了充分发挥核心企业 和物流企业的优势和约束作用,银行和核 心企业、物流企业间可以组建一种新型的 战略关系,通过内部化,消除信息不对称 所带来的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道德风险。 第三、完善操作环节管理,防范运营 操作风险。不管是银行还是物流企业,都 要根据服务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 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如物流企业 要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仓管信息化水 平,制订完善的办理质物入库、发货的风 险控制方案。银行要加强对客户的资料收 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信用动用分 级制度等。从根本上杜绝因内部管理漏洞 和不规范而产生的风险。 第四、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 收集和反馈体系,建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 制。建立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 机制,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对突发事件 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偶发但 破坏性大的事件,必须预先制订应变措施,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同时建立 一整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 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 必须发现预警信号,在预警系统做出警示 后,应急系统应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 进行处理,以避免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严重 后果。建立一支法律意识强,专业知识广 的专业风控队伍,设立专门的动产和抵质 押物的监管部门,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 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将损失降 到最低。 (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在供应链金融中,风险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和避免金融损失。

供应链金融是指企业通过供应链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推动供应链效率和稳定性的一种金融模式。

在运作过程中,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环节和各方参与者,存在着各种风险。

因此,加强风险管控和确立规范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

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可以通过评估各参与方的信用状况,了解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从而做出贷款决策。

同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监控和风险预警,及时应对潜在的风险。

其次,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还包括供应链管理和监控。

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离不开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

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控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另外,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还包括资金链风险管理。

资金链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流动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资金流动受阻、资金链断裂等情况。

为了降低资金链风险,企业可以积极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安排资金运作方式,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控,预防资金链风险的发生。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还需加强风险意识和员工培训。

风险意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风险时的主动防范和应对能力,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和合作,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

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多方面的,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信用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监控、资金链风险管理等因素,加强风险意识和员工培训,确立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管理与风险

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管理与风险

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摘要:企业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对企业进行融资服务的新型融资模式,企业供应链金融在给企业带来便捷融资的同时也存在着财务风险。

本文从企业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企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模式。

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的贸易背景为依据,结合核心企业的信用情况,向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规避,才能确保企业财务体系的稳定。

一、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分析(一)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是供应链金融中主要的风险,企业应收账款越多,面临的资金风险就越大。

供应链中的企业向核心企业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核心企业应对下游供应商的付款情况进行严格监控,一旦下游供应商出现违约,核心企业就会面临资金周转不灵、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目前供应链金融中最常见的应收账款是生产企业以销售货物为条件、由商业银行提供的无追索权赊销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在满足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一旦下游供应商出现违约,供应链核心企业就要承担起付款责任,如果付款不及时,就会对供应链造成巨大损失[1]。

(二)存货风险供应链金融中存货风险指的是因为存货的质量和数量不符合要求导致的融资风险。

供应链金融中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拥有的、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能够用于出售或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的产品和材料。

存货是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存货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造成企业资金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开展。

存货风险主要表现为:(1)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2)存货管理不善导致产品过时;(3)保管不当造成产品损坏;(4)存货数量不足或超出库存限额,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求[2]。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在当前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企业获得资金和优化现金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供应链金融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包括供应商违约、物流延误、市场需求波动等。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探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方法。

首先,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起点。

企业应全面分析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从供应商、物流、市场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首要的是评估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供应商的违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

通过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货能力、信用记录等进行调查和评估,能够准确地评估供应商的违约风险。

此外,物流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物流环节的延误、损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因此需要对物流业务的可靠性、运作效率进行评估。

最后,市场需求的风险也需要考虑在内。

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企业销售下滑,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回款能力。

因此,对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其次,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能够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不同产品和业务模式来分散风险。

多元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保理、逆向保理等,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对单一金融业务的依赖,避免由于单一金融风险而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等。

内部控制是指在日常经营中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合规性和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是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问题。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保险产品,以分担一定的风险。

除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来管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通常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买方、金融机构等。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对策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对策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对策1.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平台,各环节企业应及时共享信息,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以便更好地管控风险。

同时,供应链各参与方应加强沟通,及时变更和调整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风险管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将供应链的风险分散到多个供应商和客户,避免单一供应商或客户的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过大。

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可以降低对一些环节的依赖性,减少整个供应链受到的风险。

3.风险评估与监控:制定全面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包括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应能力、供货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估,以及客户的信用状况、支付能力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风险转移和保险:将一部分风险通过保险等方式进行转移,减少风险对企业的直接损失。

供应链金融风险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承担风险,避免极端风险情况下的严重损失。

5.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应用:利用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融资、结算等金融活动,能够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供应链资金断裂和流动性风险。

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6.风险预警与危机应对: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和应对风险。

通过监控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和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建立供应链金融危机应对机制,当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损失和影响。

7.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通过各环节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责任和权力分配,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

总结起来,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对策包括信息共享与沟通、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风险评估与监控、风险转移和保险、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应用、风险预警与危机应对、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等。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建议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需要对供应链上的各方进行信用评估,以确保贸易融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供应链参与方众多、分散,信用评估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对策建议:1. 强化信用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参与方信用评估体系,包括对供应商、买家、物流公司等各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在贸易融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信用风险。

2. 分散风险集中度。

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注重选择与多方合作,分散信用风险集中度,避免因某一方信用问题而导致的风险扩大化。

3. 采用风险对冲工具。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保险、信用证、反向保理等方式,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对冲,降低风险影响。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面临的另一大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因素,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产生不利影响。

1. 严格控制风险度量。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度量体系,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市场风险进行科学计量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 制定动态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风险管理策略,采取合理的对冲和避险措施,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3. 强化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应加强与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提高市场风险的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多方合作和大量资金流动,操作风险较高,可能导致资金管理不善、监控不力等问题。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金融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业务流程、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操作风险。

2. 严格落实制度和规范操作。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员工严格按照制度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事件发生。

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

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

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摘要供应链融资是指将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整合起来,通过融资手段满足资金需求,同时通过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以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概念和风险控制措施。

一、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概念供应链融资是一种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整合起来,通过融资手段满足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

传统的供应链融资通常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融资逐渐向线上转型,出现了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参与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金融机构。

供应商通常需要在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过程中获得资金支持,而制造商和经销商也需要资金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

金融机构则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

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供应链融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供应链融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1. 供应商信用风险供应商信用风险是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货物或提供服务的风险。

为了控制供应商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估,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交货时间和质量要求。

•监控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 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是指企业采购原材料或产品时遭遇的风险,如采购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

为了控制采购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合格的产品。

•建立采购风险评估机制,评估潜在的采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采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3. 销售风险销售风险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时遭遇的风险,如产品售价下降、市场需求下滑等。

为了控制销售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确定合理的售价,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情况进行定价,确保盈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思考
当前供应链融资业务已经成为一些国内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但由于操作环节复杂、信息传递量大等因素,该业务存在许多潜在风险。

基于该业务的风险特征,其风险控制关键在于制度、流程和系统的控制。

一、制度控制是基础
1.构建全面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基于供应链跨行业、企业群体生态的特点,及其“n+1+n”的业务模式,供应链融资业务是跨部门、跨区域、一带多(客户)的业务形态。

商业银行应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行业分类、产品组合、方案设计、产品管理、绩效考核、贷后管理等业务经营角度,确定总、分、支各层级行和前、中、后各相关部门的营销、管理职责;确定各类风险事项的认定标准、反馈路径;确定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明确供应链融资业务经济资本占用及经济资本回报;以及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及业务培训等等。

2.供应链的限额管理制度
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由于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捆绑评价和销售,系统风险发生概率增大。

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变化以及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变化调整是系统风
险的主要来源。

供应链的限额管理是防范核心企业贷款集中度和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防范信贷风险向操作风险转化,为贷款客户以及供应链的选择、信贷产品投放等设置业务操作风险的标准
或上限。

3.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急制度
供应链融资涉及多环节、多通道业务处理,并与各类系统有对接相连,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因此,必须建立针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预警、突发事件控制、分级响应等一系列应急制度,形成联动机制。

供应链融资的应急机制可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等更侧重于外部欺诈、系统故障、系统性风险等造成的严重恶劣影响或重大财产损失。

4.内部信息共享制度
由于数据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信息割据”现象的存在不仅是数据矛盾和应用的不共享,更深层原因还在于管理制度上的制约。

供应链融资业务对信息了解掌握的需求更加快速、全面,打破割据,建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利用的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更可极大地降低业务操作风险。

二、流程控制是主要方式
1.贷前供应链的整体评价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评价主体不单是拟借款人,而是以供应链所处行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拟借款人、付款人等依次展开为评价主体,对供应链上中下游进行整体评价。

基于供应链融资业务贸易自偿性特点,在供应链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应更侧重于单笔债项的
评价。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品融资的结构化特征是为了补偿借款人欠佳的资信水平,单笔债项的评级反映了借款人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贷款人组织这笔交易的能力。

单笔债项评价的分析评价应重点围绕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理的资金缺口,合理的融资时间等展开。

2.专门的审批通道
贷款的审批发放阶段,操作风险集中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授信方案设计、审批授权及审批流程是否合理,系统能否有效识别关键风险点,是否存在越权操作等。

在单笔业务审批时,在控制核心风险的基础上,要根据申请信息审批贷款金额、期限、资金安排、产品、价格、费用等。

专门的审批通道可提高供应链融资业务批量化的审批效率。

3.贷后资金流、物流的全面监控
(1)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
商业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产品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即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控制能力。

资金监管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对借款人的信贷资金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借款人进行单笔交易的交易资金的监管。

除信贷资金监管外,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更侧重交易资金的监控。

一方面是监控该笔信贷资金项下的交易资金流动情况,另一方面是监控该供应链上下游交易的资金流动情况。

(2)物流的跟踪和监控
对供应链物流的跟踪和监控一般情况下可外包给第三方,即专业的仓储物流公司。

由于市场上物流公司的资质参差不齐,物流信息的掌握程度不一,商业银行要对物流公司的运营制度、资金实力、仓储运输能力及条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评估。

选择物流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选择与客户有较强关联或客户依赖较大的仓储公司进行监管。

三、系统控制是有效方法
1.专门的业务操作系统
供应链融资业务在操作中需要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面掌握,要求银行员工需要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同及订单签订、单证传递、货物出库入库、质物确认、资金转账、发票开立、应收账款转让等等各环节的确认,操作流程相对繁琐,操作风险相对集中。

建立专门的电子化操作系统,可有效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和操作成本。

专门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系统还可实现对拟借款人不同交易环节提
供的不同产品,并对利率及融资比例进行实时组合调整。

实现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产品、定价和融资比例三维灵活组合。

2.外部信息共享平台
为避免信息不对称,需加强与核心企业、物流公司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各方的业务合作,构建外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供应链信息流的跟踪与监控。

通过与核心企业系统对接,掌握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成品库存、运输销售等生产信息;通过与物流公司系统对接,掌握企业库存、在途、出入库等信息;通过与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对接,掌握企业交易量、交易额等信息。

将各方信息匹配核对,能更有效的掌握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达到“三流合一”,提高贷后风险监控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