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俗语成语哲学道理
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一)
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一)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
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二、成语谚语生活与哲学1、守株待兔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3、刻舟求剑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7、审时度势解析:说明了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8、对症下药解析: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解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解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
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
论俗语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俗语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但哲学的理论性太强又过于抽象而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去主动学习,而是被动的识记。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把俗语引入到《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
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不少通俗易懂、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俗语。
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政治题中,用一些常用俗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
因此,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注意一些常用俗语的收集和整理并予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把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常用的俗语做了一下整理,盼有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教与学:一、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中可选用以下俗语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我思故我在;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主观唯心主义。
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5、取薪救火;画蛇添足;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按图索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6、生命在于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9、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哲学常识中的成语谚语典故归类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成语谚语典故归类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专题之名言哲理
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专题之名言哲理一、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
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该句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意为:从书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显得浅薄,要真正弄懂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
该句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成语哲理浅析
高中政治成语哲理浅析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会不同4.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5.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7.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8.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9.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0.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1.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2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13.户枢不蠢,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5.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6.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17.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稳定和相对静止18.高瞻远瞩———要善于从整体上观点看问题19.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0.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2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2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竟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5.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促进和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2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7.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战胜旧事物29.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或人民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30.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1.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33.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3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善于从矛盾的转化方面来看问题35.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6.满招损,兼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3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38.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常见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常见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
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25、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2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 意识· 实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常见古语、成语及名言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关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相关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画饼充饥——相关原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相关原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揠苗助长——相关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巧妇难为无米之催——相关原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相关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相关原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9.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关原理: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相关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11.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以相处,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相关原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12.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居安思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相关原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3.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相关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相关原理:抓主要矛盾。
15.形存则神存,开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相关原理: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6.刻舟求剑——相关原理:否认运动,形而上学。
17.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相关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活与哲学》书本探究名言归纳总结
《生活与哲学》书本探究名言归纳总结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2、“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4、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说明。
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说,这个问题叫做。
5、“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说明。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
”说明。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6、①水、木、金、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⑤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⑥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⑦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已有这理。
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⑨“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
⑩“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以上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成语中哲学原理
成语中哲学原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
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一、辩证唯物论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唯心主义。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0、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1、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2、物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稳定和相对静止。
13、顺水推舟;庖丁解牛———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14、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15、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1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8、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唯物辩证法2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点看问题。
2017《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及俗语诗句体现的哲理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2、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3、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注意:哲学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5、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8、意识对物质能正确反映即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是不可知论(注意:可知论)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发展是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发展(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4、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5、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6、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7、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8、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9、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10、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1、意识的目的性、自主选择性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注意:意识的自主创造性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12、意识是推动物质发展的物质力量(注意:正确意识推动物质发展的精神力量)1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1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15、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16、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18、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注意:改造客观世界)19、实践决定于认识。
生活与哲学名言归纳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名言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恩格斯名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对应知识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实践活动。
2、马克思名言: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应知识点: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恩格斯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已经辩正地思考问题了。
对应知识点: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4、马克思名言: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应知识点:科学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指导作用。
5、恩格斯名言: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应知识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
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
对应知识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具体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源。
7、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我思故我在”——主观唯心主义“理生万物”“未有此气亦有此理”——客观唯心主义8、恩格斯名言: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字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对应知识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9、马克思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对应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
10、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对应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1、恩格斯名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对应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随着实践而发展。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恩格斯名言: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应知识点: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成语解析记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
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唯物主义)2.心外无物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
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主观唯心主义)3.天地合而万物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万物都是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都统一於一。
阴阳,五行,都只做整体的一部分,并不割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客观唯心主义)5.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人生病导致忧惧,忧惧后才有见鬼的感觉 ,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6.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说,精神(或叫做心灵、灵魂或自我)的存在是感知不到的,但是虽不被感知到,贝克莱说精神是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7.气者,理之依也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8.天,有形之大.人,动物之尤天,是有形世界中最大的了;而人,是动物中最高贵的.也就是说,在世界的第一性问题上,天(也就是后来任务所说的"物质")是第一性的,人也是物质的一部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9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是说"形"是"神"的本质,是"神"的来源,即精神建筑于肉体之上.神者形之质,是说"神"源于"形"而高于"形",是即精神是肉体衍生出来的高级产物. (唯物主义)10.理主动静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客观唯心主义)1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客观唯心主义)12.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是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外部形象),一直在燃烧和变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派生客观世界的本体是“吾心”,“吾心”就是派生客观世界的主体。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词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词解析名言66条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8、“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2019高考政治学习指导-(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俗语成语哲学道理
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
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
18、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4、“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遵循客观规律。
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联系观点。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变化发展的观点。
4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哲理名言说说
生活与哲学教材哲理名言说说(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生活与哲学教材哲理名言说说有时候,生活的无奈并非来自自我。
教材中有很多哲学家名人的一些名言警句这些教材中
【编者按】名言警句类哲理分析题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类型,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有很多哲学家、名人的一些名言、警句,这些教材中引用的话语都是和哲学学习息息相关的,其中都蕴含着很多的哲学原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课本中的经典名句吧!1.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解析: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解析: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3.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解析: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4.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7.“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解析: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8.“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解析:这些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解析: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10.“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学习辅导资料之成语中的哲理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学习辅导资料之成语中的哲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一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离不开物质。
望梅止渴一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一一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先入为主一一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因地制宜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一一客观唯心主义
户枢不蠢, 流水不腐一一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 种立得豆一一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刻舟求剑一一–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方生方死; 朝令夕改一一一否认事物的稳定和相对静止,相对主义。
亡齿寒一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坐井观天一一形而上学孤立的点看问题。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一一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一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沧海桑田一一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一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讳疾忌医一一回避和掩盖矛盾, 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因祸得福一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整, 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一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居安思危一一矛盾的同一性
满招损, 兼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一一一矛盾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一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俗语成语哲学道理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再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水是万物的始基”。
5、下列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6、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万物皆备于我”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掩耳盗铃”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神创论、宗教、封建迷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客观思想与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
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
14、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15、“田忌赛马”体现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塞翁失马”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是离开运动谈物质;“郑人买履”违背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邯郸学步”违背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拔苗助长”违背规律的客观性,遭受规律的惩罚;“围魏救赵”体现联系的观点。
1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8、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1、“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3、“仁者心动”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2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5、“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6、“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7、“飞矢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该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或不变论)。
28、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9、“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3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1、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2、“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3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
34、“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6、“齐是非”、“是非莫辩”的思想。
——这句话强调主观认识不能检验主观认识。
任何人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所以不能以人的意见来检验是非。
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7、“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决定认识。
39、“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两句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后两句体现实践决定认识。
41、“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2、“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4、“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遵循客观规律。
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联系观点。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变化发展的观点。
4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49、“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0、“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
5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2、“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约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列宁)——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4、“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5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5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7、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