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70例分析
小儿麻疹的病例分享
完善监测与报告系统
建立健全的小儿麻疹监测与报告系统,及 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 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03
与幼儿急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高热持续时间长,但全身症状较轻
。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热退疹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皮疹变
化,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05
CATALOGUE
针对小儿麻疹的公众健康建议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01
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 段。确保儿童按照免疫接种计划 接种麻疹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减少麻疹的传播风险。
患儿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患儿需要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刺激性气味。
定期清洗患儿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防止感染。避免患儿抓挠皮疹 ,以免加重症状。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 、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呼吸急促、腹泻等严重症状,应 立即就医。
难点
小儿麻疹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 ,容易造成误诊;同时,患儿的 免疫系统较弱,对治疗药物的反 应和副作用需要特别关注。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重综合评估患 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充分沟通患儿家长,做好心理疏 导工作。
教训
在初步诊断时,曾考虑患儿可能患有 其他疾病,导致治疗延误。未来在面 对类似病例时,需更加快速地进行鉴 别诊断,以便及早制定治疗方案。
03
CATALOGUE
麻疹的医学解析
麻疹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68例临床分析
多数轻微 , 1 2周恢 复正常 , 在 — 与杨廷梅
等报道一致¨ 。
参 考 文 献
1 彭文伟 . 传染病学 [ . 6版. M] 第 北京 : 民 人
卫 生 出 版 社 ,06,7 20 8 .
功能 、 心肌酶 、 电图、 心 胸片等检查 。
方法 : 采用流行 病学 方 法 , 临床病 对
4例 , 其余接种 史不详 。
临床表现 : 患者体温 3. 4℃。卡他 85~ 0
发病 ; 少年和 成人 发病 率上 升 ; 青 儿童麻 疹 并发 症以支气管肺 炎多见 , 少年和 成 青 人麻疹 并发症以肝 功能异常为主。
关键词
2 0 7. 73
症状 6 ; 泻 2 例 , 中儿童 1 5例 腹 l 其 5例; 肝 损害 3 , 中成人 3 6例 其 3例( 其中 2例合并
胶) 明胶海绵填 充蝶 窦 , 喷 以生物 蛋 的 并 白胶 , 鞍底及 蝶 窦前 壁用 鼻 中隔 骨片 修
垂休 柄的可能 , 术后尿崩 发生率 明显降
低 , 多为暂 时的。尿崩症 的预防关键 是 且 必须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垂体组织 , 可 尽
补, 鼻腔填 以抗 生素 纱条 , 术后 按 脑脊 液 漏保 守治疗 , 术后 4天拔除鼻腔 内填塞 的 纱条 , 1例发 生术 后脑 脊液 漏 , 1例 发 无
上 有肺 部 哕 音 ; C>1. 1 L 胸 片提 WB 00× 0/ ;
般资料 :8例患者系我 院 ( 6 汝南县
人 民医院感 染科 ) 0 7年 1月 ~ 09年 20 20 3月 麻 疹 住 院 病 人 , 断 依 据 《 染 病 诊 传 学》 ” 中麻疹 的诊 断标 准 。全部 病例 送 疾病 预防控 制中心 ( D ) 测麻疹 抗体 C C检 Il均为 阳性 。并进行 常规 血 、 、 、 g 尿 便 肾
我院荨麻疹患儿体外过敏原分析
我院荨麻疹患儿体外过敏原分析目的:對本院荨麻疹患儿过敏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E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TIgE)和Phadia公司全自动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ImmunoCAP250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吸入物过敏原过筛查试验(Phadiatop)、食物过敏原过筛查试验(Fx5E)和特异性IgE(SIgE)。
结果:193例荨麻疹患儿中,TIgE阳性率为99.3%。
Phadiatop、Fx5E总计阳性率为59.8%;Phadiatop、Fx5E阳性率分别为32.1%和49.7%。
SIgE显示吸入物过敏原以屋尘、粉尘螨、屋尘螨为主(47.6%),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为主(56.3%,52.6%)。
0~3岁年龄段患儿Fx5E阳性率为45.2%,明显高于Phadiatop的阳性率26.2%(P<0.05);>3岁患儿中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荨麻疹患儿多属特应性体质,约60%与第I型变态反应有关;吸入物过敏原主要为屋尘、粉尘螨、屋尘螨,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为主;0~3岁患儿食物过敏是其主要因素,而>3岁患儿食物与吸入物过敏几乎均等存在。
标签:荨麻疹;总IgE;吸入物过敏原过筛试验;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特异性IgE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的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反应。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儿童以急性多见。
其病因复杂,对一些通过询问病史不能明确病因者,过敏原检测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3]。
现将2012年本院儿科门诊193例不明原因荨麻疹患儿体外常见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本院进行了TIgE和/或Phadiatop、Fx5E、SIgE检测的193例荨麻疹病例资料。
所有患儿均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符合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
其中男110例,女83例;年龄1个月~15岁,其中0~3岁153例,>3岁40例。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摘要】儿童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文通过对40例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荨麻疹的病因研究表明,主要与过敏反应、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相关。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显示,儿童荨麻疹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见于幼儿和儿童。
通过对4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分析发现,多数患儿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治疗方法探讨包括药物治疗和避免诱发因素。
最后总结指出,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儿童荨麻疹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探讨荨麻疹的病因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荨麻疹、儿童、病因、临床分析、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总结、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荨麻疹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对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都与儿童荨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
研究发现,儿童荨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该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的调查研究,探讨荨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为儿童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深入分析40例儿童荨麻疹的病例数据,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通过对荨麻疹的病因进行探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通过对40例儿童荨麻疹病例的详细分析,可以为医疗机构和疾病防控部门提供更多参考资料,为未来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摘要】本文将针对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在文章将概述荨麻疹的基本情况。
接着在将分别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儿童荨麻疹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儿童、荨麻疹、病因、临床分析、病因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引言、结论、总结、展望1. 引言1.1 概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色斑丘疹或丘疹,伴有明显瘙痒感。
这种疾病给孩子们带来了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有关。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荨麻疹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及时了解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40例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家长和医务人员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减少其对儿童的危害。
也提醒社会各界加强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正文2.1 病因分析儿童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
以下是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的分析:1. 过敏原引起: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过敏原引起荨麻疹,包括食物、药物、昆虫叮咬、花粉等。
2. 免疫系统异常:某些儿童的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调节失效等。
3.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儿童荨麻疹。
4. 细菌感染:有些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等,也可能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5. 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气温变化、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儿童荨麻疹的诱因之一。
68例儿童麻疹临床分析
68例儿童麻疹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2-06T12:57:41.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黄琴[导读] 目的探讨目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黄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摘要】目的探讨目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住院麻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婴儿尤其小于8月麻疹病例较多,多数产生并发症,肺炎发生率高。
结论麻疹尤其是婴儿发病率高,可能原因与麻疹病毒的基因变异、婴儿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及母体麻疹抗体滴度水平较低有关。
建议可适当提前麻疹疫苗初免月龄,对接种过的强化接种,加强对育龄妇女行麻疹疫苗强化疫苗接种,早期识别麻疹,早治疗,防治并发症,防止大规模流行。
【关键词】麻疹儿童临床特征预防接种【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198-02 麻疹是儿科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麻疹疫苗自1963年起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使麻疹流行情况大为改观,发病率直线下降,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病毒的基因变异,以及随着母体麻疹病毒抗体滴度水平下降甚至消失,小婴儿患病率明显升高,临床症状体征均较重,产生并发症较多。
现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住院麻疹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选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诊断为麻疹患儿68例,所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关于麻疹的诊断标准。
1.2方法对68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特点、预防接种史、母亲麻疹疫苗接种及患病情况,本次麻疹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2.1发病年龄性别特点年龄小于1岁57例,其中小于8月35例,8月至1岁22例;1岁以上11例。
男性46例,女性22例。
2.2预防接种史未接种麻疹疫苗43例。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作者:孙龙云,等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年第2期【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荨麻疹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40 例儿童荨麻疹进行分析。
结果:因饮食不当引起的儿童荨麻疹占有19 例,药物过敏为主要病因的占有7 例,丘疹性荨麻疹有8 例,感染所致3 例;另外,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各1 例。
结论:儿童荨麻疹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药物过敏和感染,而过敏体质以及遗传因素也是引起儿童荨麻疹的部分原因。
【关键词】儿童荨麻疹;病因;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的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调查中,主要研究对象为2017 年7 月至2018 年10 月的40 例儿童荨麻疹病例,年龄跨度为2 岁至12 岁,男女比例为3:2。
患者均具备儿童荨麻疹主要症状,具体表现为皮疹常密集成群分布,风团的中央有丘疱疹、水疱等症状。
1.2 临床病征本次研究中的40 例儿童荨麻疹以急性荨麻疹为主,皮疹分布范围广泛,常常时发时停,如丘疹性荨麻疹的病症常表现为风团或者红斑,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从内部因素考量,急性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另一方面,在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除了已明确的组胺外,其他递质也起到协同作用,所以一般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大部分病患具体体现为形性皮疹,红斑水肿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严重时甚至可泛发全身,并伴随剧烈瘙痒。
1.3 病因分析在对40 例患病儿童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后,我们通过过敏原检测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较为全面的病情分析发现,在此40 例儿童荨麻疹中,病因以饮食不当为主,患病儿童往往以蛋白食物为主,而蛋白质在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引起的蛋白胨性荨麻疹占有19 例,以7至12 岁的孩童为主,并且此年龄阶段往往喜欢吃零食及各种冷饮、饮料、巧克力、果仁、鱼类、蟹、柑橘等,这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因。
小儿麻疹61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小儿麻疹6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61例麻疹患儿的病例资料,对今后在预防和治疗麻疹患儿方面有所启示与帮助。
方法回顾2007年61例麻疹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预防接种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
结果 61例麻疹患儿年龄为6个月至15岁,其中5~9岁30例(占49.2%);有免疫接种史者48例(占78.6%);均为初种未复种,无接种史者5例(8.17%),接种史不详者8例(13.11%);61例均为典型病例,重症病例44例(占72.1%);91.8%病例白细胞数低或正常,麻疹血清IgM 检测:检查15例,阳性15例。
结论搞好预防接种是预防麻疹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麻疹; 麻疹病毒感染; 疫苗疗法,主动; 儿童麻疹是传染性极强的一种出疹性疾病,病情重者易出现并发症,严重者常危及小儿生命。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年龄段提升,成年人发病亦屡见不鲜。
现就本科收治的61例住院麻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今后在预防、治疗小儿麻疹方面有所启示与帮助。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70320~0727山西省浮山县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麻疹住院患儿61例,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6个月至15岁,其中6~12个月8例,13~23个月7例,2~3岁3例,4~5岁5例,6~7岁16例,8~9岁14例,10~12岁7例,13~15岁1例;发病时间分布:3月份6例,4月份22例,5月份25例,6月份4例,7月份4例,以4~5月份为高峰期;地区分布:来自农村51例,城市10例。
1.2 预防接种史及麻疹接触史有免疫接种史者48例占78.6%,均为初种,未进行复种;无免疫接种史5例占8.19%;接种史不祥8例占13.11%;有密切接触史者9例占14.75%。
1.3 临床表现 6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发热、流涕、流泪、咳嗽等,其中以发热、咳嗽、皮疹为主诉51例;以发热、皮疹为主诉2例;以发热、咳嗽为主诉2例,入院后第2天即出现皮疹;以发热5 d为主诉2例,于入院后的当天即出现皮疹;以发热、咳嗽、流涕为主诉2例,入院后1~2 d出现皮疹;以发热、皮疹、犬吠样咳嗽就诊者2例。
80例麻疹临床诊治分析
80例麻疹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预防。
方法对80例麻疹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结果 4-6岁儿童麻疹高发,5个月至5岁为好发年龄,青少年和成人麻疹近年呈增加趋势,其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喉炎、支气管肺炎、肝功异常。
结论对麻疹患者应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对症治疗,对易感者加强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点治疗预防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5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诊断依据麻疹的诊断标准[1]。
男54例,女26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46岁,其中年龄小于9个月14例,10个月至5岁42例,6岁至18岁15例,大于18岁9例。
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患者36例,重型6例,轻型12例,普通型62例。
1.2临床表现平均潜伏期为10天(6-20天),曾接种过疫苗患者可延长至3-4.5周。
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4天。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伴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部分病人有头痛、周身乏力、呕吐、腹泻;少数婴幼儿有惊厥。
3-4天始见典型皮疹,先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2-6天遍及全身。
1.3治疗采取隔离、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退热药或物理降温,体温不可降至过低慎防出疹不透;咳嗽给予化痰镇咳药,严重咳嗽和惊厥者可给少量镇静剂;合并细菌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发生喉炎者可用雾化吸入法稀释痰液;喉部水肿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者可及早行气管切开或插管;发生心衰患者应及早静脉注射强心药物如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同时应用利尿药,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护心肌;发生脑炎患者可用20%甘露醇降颅压。
对体弱、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或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及早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吸氧,保证水电解及酸碱平衡。
2.结果4-6岁儿童麻疹高发,5个月至5岁为好发年龄,青少年和成人麻疹近年呈增加趋势,其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喉炎、支气管肺炎、肝功异常。
小儿急性荨麻疹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小儿急性荨麻疹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荨麻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的有2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其中2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口干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5%.结论小儿急性荨麻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同时,相关医务人员还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以便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小儿急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5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80-01荨麻疹是小儿疾病中的皮肤类疾病,其属于多发病与常见病,不仅是独立的疾病,还是多疾病的综合症状之一[1].荨麻疹严重者会容易误诊为一般性荨麻疹,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荨麻疹通常称之为“风疹块”,主要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或者渗透性增大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2].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小儿急性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效果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荨麻疹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段:0-4岁28例,5-8岁15例,9-12岁3例.病程为1-8天,平均病程为(4.2±1.3)天.发病原因:食物过敏22例,药物过敏7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虫咬3例,其他不明原因3例.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出现发散、边界清楚、融合成片的红斑与风团,自觉出现瘙痒等.另外,咽部疼痛18例,扁桃体肿大11例,咳嗽7例,发热5例,腹痛、腹泻5例.在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小于10.0×109/L的有12例,10.1×109/L-15.0×109/L的有19例,15.1×109/L-20.0.0×109/L15例.1.3诊断方法在对小儿急性荨麻疹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诊断,根据患者风团形态、发生以及消退迅速,并且消退后不留痕迹,成批发生等特点进行分析,在诊断方面比较简单.其中需要明确一般性荨麻疹与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急性荨麻疹通常伴有高热(39℃以上),畏寒且脉搏加快,食欲不振等情况.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皮肤感染或者脓肿等, 需要考虑到挤弄疖疮之后是否出现荨麻疹.并尽快的结合血常规与血培养检查,以便对其进行确诊,尽早治疗.另外,有的急性荨麻疹会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对其加强重视,避免出现误诊与漏诊现象.需要结合腹泻触诊、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以便确诊急性荨麻疹.1.4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首先,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使用开瑞坦、西替利嗪、赛庚啶等治疗,通常情况下使用1-2种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病灶或者血常规白细胞较高等,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包括罗红霉素、中性磷霉素钠等治疗,无青霉素以及头孢类药物过敏史患者可以使用这类药物治疗.之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的给予糖皮质激素质量,其服用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情况等决定. 1.5疗效判定标准服药一周后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超过60%.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好转程度为20%-5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 2结果4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的有2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其中2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口干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5%.3讨论急性荨麻疹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也是多发病,起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容易出现误诊等现象.同时,小儿出现急性荨麻疹的病因较多,其主要包括食物、药物过敏因素、感染因素、内脏疾病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3].(1)食物过敏.动物食品中包括鱼虾、蟹、牛奶以及其他海鲜等;植物食品包括豆类、蕈类以及部分水果等.其中患者由于食用不新鲜的食物引起荨麻疹的现象较多,同时,由于胃肠道不健全,对变质异性蛋白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引起小儿急性荨麻疹比较常见[4].(2)药物过敏.部分小儿在注射或者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也会引起急性荨麻疹的发生,例如抗生素、血清制品、磺胺、退热镇痛药、疫苗及各种酶类生物制剂等容易引发急性荨麻疹的发生.(3)感染因素.其中病毒、细菌、寄生虫以及真菌感染,例如小儿上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 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感染等容易引起小儿急性荨麻疹的发生[5].(4)内脏疾病因素.其中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系统性红斑狼花、内分泌紊乱、恶性肿瘤等疾病容易引起急性荨麻疹. 在对小儿急性荨麻疹治疗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确诊,需要明确患者出现急性荨麻疹的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便确保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在对其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在抗组胺药物治疗中,开瑞坦、西替利嗪以及赛庚啶等药物治疗,其具有起效快、较强的受体抗结剂作用、有效时间较长等优势,其副作用较小,伴有轻微的嗜睡作用[6].而传统的扑尔敏、非那根、阿司咪唑等抗组胺药物对中枢神经具有不良影响,主要是在睡前使用,在治疗时, 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单独或联合使用,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的减少使用剂量.另外,针对病情比较严重或者出现休克症的患者,需要立即注射0.1%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等药物.针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的患者,在使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时,还需要立即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针对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适当的给予解痉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同时,还需要确保患者以平和的心态,不得过于紧张,以便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7].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4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的有2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其中2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口干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5%.表明,在小儿急性荨麻疹患者中采用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等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荨麻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同时,相关医务人员还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以便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1]孙志平,吕晓雅.小儿急性荨麻疹34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 28(12):210-211.2]龙莉.感染所致小儿急性荨麻疹52例的诊治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36(03):156-157.3]闫华,霍红娟.小儿急性荨麻疹106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2,27(11):903[ -904.4](杨琴,陈丽.小儿急性荨麻疹治疗心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2 [ 17):315-316.5]孙秀英,付聪.甲氰咪肌治疗小儿急性尊麻疹79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16(09):218-219,[6]陈壮桂,纪经智,冯佩英,等.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急性尊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26(08):837-838. [7]顾惠芬,施和建,王琴,等.赛庚咤加酮替芬治疗小儿急性尊麻疹疗效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2013,21(17):287-288.。
小儿麻疹83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小儿麻疹83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83例小儿麻疹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1年1月之间83例住院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麻疹发病全年散发,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80.72%。
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小于8月龄儿童发病率上升。
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发病率高。
并发症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
结论麻疹仍是小儿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
应严格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城乡免疫接种网,才能有效地抑制麻疹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小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麻疹至今仍然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健康的常见病。
为了了解及分析麻疹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麻疹防治工作。
我们通过分析83例小儿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患者,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本科教材《儿科学》第6版[1]的标准。
1.2流行病学特点1.2.1性别与年龄特点 83例麻疹患儿中,男53例,女30例,男:女约为1.77:1。
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发病年龄5个月~12岁,发病年龄≤8个月9例(10.84%),8个月~1岁16例(19.28%),1~5岁34例(40.96%),5~7岁11例(13.25%),7~12岁13例(15.66%)。
1.2.2 流行季节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多集中在冬春季(12月~第二年3月)67例(80.72%),夏秋季节发病明显减少。
发病时间分布:1月份发病23例(27.71%),2月份发病18例(21.69%),3月份发病10例(12.50%),4月份发病3例(3.61%),5月份发病2例(2.41%),6月份发病1例(1.20%),7月份发病1例(1.20%),8月份发病1例(1.20%),9月份发病2例(2.41%),10月份发病3例(3.61%),11月份发病3例(3.61%),12月份发病16例(19.28%)。
儿童细菌感染性荨麻疹68例临床分析
儿童细菌感染性荨麻疹6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细菌感染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治的68例细菌感染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68例患儿均全身发生风团,且瘙痒明显,其中伴有发热45例,咽喉充血47例,扁桃体肿大4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6例,腹痛呕吐等22例;血常规检查普遍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经抗过敏、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对症辅助治疗,7d后临床治愈率达94.12%,14d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期间有2例复发。
结论儿童细菌感染性荨麻疹往往发病急,临床多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治愈,安全可靠。
【关键词】荨麻疹儿童细菌感染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是由不同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据报道约15%-20%的人一生至少会发生一次[1]。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诸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儿童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之一,且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治的68例细菌感染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治的细菌感染性荨麻疹患儿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11个月-15岁,其中11个月-5岁27例,6岁-10岁26例,11-15岁15例;病程1-12d,平均(5.7±1.3)d。
临床表现:68例患儿全身反复发生风团,且瘙痒明显,其中伴有发热45例,占66.17%,咽喉充血47例,占69.12%,扁桃体肿大49例,占72.06%,浅表淋巴结肿大26例,占38.24%,腹痛、呕吐等22例,占32.36%;血常规检查大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达(10.0-15.0)×109/L者42例,占61.76%,(15.0-20.0)×109/L者13例,占19.12%,(20.0-25.0)×109/L者7例,占10.29%;另外有43例(63.24%)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
40例儿童荨麻疹病因及临床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首先介绍背景知识,包括荨麻疹的定义和发病情况,然后明确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患病原因,从过敏反应、感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详细描述了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特点,如皮肤瘙痒、红肿等;介绍多种检查诊断方法,并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进一步探讨了荨麻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结论部分对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荨麻疹,儿童,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方案,并发症,预防,病因病机分析,治疗效果评价,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过敏反应、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这种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临床上,荨麻疹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对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40例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的皮肤疾病。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为荨麻疹的治疗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儿的康复和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希望通过对该疾病的深入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目前儿童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儿童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特点,以便医生能够更快速地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希望探讨儿童荨麻疹的治疗方案,并提出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麻疹130例临床病例分析
小儿麻疹130例临床病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特征与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诊断的小儿麻疹13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归纳本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免疫接种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治疗与转归。
结果:8月龄以下婴幼儿为麻疹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呼吸道感染等,多伴有并发症,并且引起对应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
结论: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明显,必须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并且加强对儿童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儿麻疹;临床特点;治疗;预防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65年我国全面推广儿童麻疹疫苗,其发病率明显下降。
但是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本文对130例小儿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诊断的小儿麻疹13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1]中与麻疹相关的诊断标准。
1.2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于130例小儿麻疹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免疫接种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治疗与转归。
2结果2.1流行病学特征本组患儿中,男71例,女59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0-8岁,平均(3.2±0.4)岁,其中0-8个月49例(37.7%),8.1个月-3岁57例(43.8%),>3岁24例(18.5%)。
本组患儿的发病时间为:1-3月份17例(13.1%),4-6月份58例(44.6%),7-9月份39例(30.0%),10-12月份16例(12.3%)。
2.2临床特点本组130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充血性皮疹等症状。
患儿发病早期体温均在38.5℃以上,热程在3-11d,平均(4.3±0.7)d。
本组患儿中典型皮疹81例(62.3%),不典型皮疹49例(37.75)。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0T07:34:58.23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8期作者:赵华刘剑波黄晓晓彭娟[导读] 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中赵华刘剑波黄晓晓彭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66199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探讨了对其实施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治疗效果。
方法:样本为我院收治的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数量:74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个小组,施以对照组(n=37)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施以研究组(n=37)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研讨。
结果:在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中发现,研究组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对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实施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关键词:有效性;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分析在临床上,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属于皮肤科常见病的一种,该病的高发季节为秋季、春季,且在2-7岁的幼儿中发病率较高[1]。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会在肌肤上形成纺锤形或圆形的红色风团样丘疹,同时在其中央常出现水疱、大疱、丘疹疱。
且该病主要发生部位为身体四肢、躯体等,并伴有瘙痒的情况,尤其在夜晚瘙痒感会加重,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
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用外用药物的方式治疗,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效果并不理想,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2]。
据分析相关数据得知,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成分中含有地氯雷他定,对过敏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进而对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瘙痒的症状。
为了探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对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患儿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一共选取了74例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患儿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小儿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导读:最近,有位妈妈网上留言,她发现5岁的孩子身上出现了一些黄豆粒或米粒大小的皮疹,而且成片的,孩子还说十分的痒,这位妈妈立即把孩子带去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说是小儿荨麻疹。
那么,小儿荨麻疹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最近,有位妈妈网上留言,她发现5岁的孩子身上出现了一些黄豆粒或米粒大小的皮疹,而且成片的,孩子还说十分的痒,这位妈妈立即把孩子带去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说是小儿荨麻疹。
那么,小儿荨麻疹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荨麻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上出现水肿或风疹块(团),比较硬,有明显的瘙痒感。
风疹团一般在几个小时到几天内自行消退,一般不留任何痕迹,但该病十分容易复发,甚至一天内也会出现几次。
小儿荨麻疹多是急性荨麻疹,1周左右就能恢复,但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让病情反复甚至演变成慢性荨麻疹,所以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治疗。
所以小儿荨麻疹又叫风疹团,引起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多是皮肤过敏所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多数遗传因素,孩子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也就是说父母本身对于某些物体过敏,那么孩子也有机会遗传,一旦接触到这些过敏原也会引起荨麻疹。
还有就是小孩子自身的血管神经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皮下血管壁比较薄,造成皮肤比较敏感。
引起小儿荨麻疹的外因最常见的是药物和食物引起皮肤过敏,从而引致出现荨麻疹。
食物多是蛋制品、豆制品、乳制品或海鲜类、坚果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还有一些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的罐头、腌制食物或饮料以及刺激性食物都可能是诱发因素,这些食物比较难消化,食物残渣会在肠道内停留较久,从而降低肠胃的消化功能,产生的蛋白胨和多肽会加大机体过敏的可能性。
此外,很多含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而出现小儿荨麻疹。
如疫苗、异种血清、输血、青霉素、痢特灵等就常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维生素B族、阿托品和吗啡等就主要是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一些组胺引发荨麻疹。
消风散治疗小儿荨麻疹疗效观摩
消风散治疗小儿荨麻疹疗效观摩
李应梅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08(017)011
【摘要】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将70例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5例用消风散外洗、内服;对照组35例采用西药抗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疗程为1周。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和92%.两组疗效无差异,但用西药组有不同程度的疲乏、身软和头昏等副作用,而治疗组无副作用。
结论中药消风散治疗小儿荨麻疹疗效好,副作用少。
【总页数】2页(P133-134)
【作者】李应梅
【作者单位】高县妇幼保健院,645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4
【相关文献】
1.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35例临床疗效观察
2.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3.消风散(加减)加扑尔敏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35例
4.消风散加减联合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疗效的Meta分析
5.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荨麻疹32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8例小儿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68例小儿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麻疹病例。
结果婴幼儿麻疹合并呼吸道感染率较高;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较学龄期发病率低,但出现合并症比例上升。
麻疹最常见并发症是肺炎,在年龄较小患儿中发生率较高。
结论给予麻疹患儿精心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儿童保健的基础,对消除麻疹至关重要。
为预防小儿麻疹,要按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规定进行麻疹疫苗的初种和复种,同时对高发人群开展强化免疫接种。
【关键词】小儿麻痹临床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95-0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最具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为特征,但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应用,麻疹的临床表现变得十分不规律,婴儿发病率增多,并发症升高。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68例小儿麻疹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68例小儿麻疹住院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最小年龄是1个月,最大年龄是10岁。
根据临床分型,42例为典型麻疹,26例为非典型麻疹,其中轻型麻疹15例,重型麻疹6例,异性麻疹4例;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45例;伴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患儿16例,并发喉炎患儿有10例,并发肺炎的小儿中,心肌炎患儿有24例;伴热性惊厥者3例,并发神经系统疾病患儿2例。
本组病例中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儿童。
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感染,并发症者给予相应处理。
附表 68例麻疹患儿年龄分布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2.结果治愈出院50例,好转出院15例,合并重症肺炎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
附表表明,婴幼儿麻疹合并呼吸道感染率较高;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较学龄期发病率低,但出现合并症比例上升。
麻疹62例临床分析
麻疹6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流行的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调查62例麻疹病例并进行分析。
结果此次麻疹的发生以小于2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人发病较多,儿童麻疹较成人麻疹的并发症多且预后欠佳。
结论应加强对育龄期妇女、婴幼儿和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麻疹疫苗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epidemical measles in recent years. Methods Retrospective survey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62 measles cases. Results Measles patients were children under 2 years old and adult over 18 years old. Complications of children measles were more than adult measles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measles were worse. Conclusions Measles vaccine o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child-bearing period) children and fluid popul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 Measles epidemiological Measles vaccine Complications 麻疹系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5年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已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儿童发病率在城市很少见但近年来8个月以下婴儿和成人麻疹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本市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往年,为了探讨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对我市2009年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2例麻疹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象均符合《传染病学》(第六版)中麻疹的诊断标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9年我院收治62例麻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