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调理小儿荨麻疹
廖品东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荨麻疹临床经验

Hubei Journal ofTCM FEB.2014.Vot.36.No.02
一
27 一
廖 品 东运 用/]x J L推 拿治 疗 /]x J L荨 麻疹 临床 经 验
邹维宇 ,向亚君 ,吴兴立 ,指导 :廖 品东
(1.威者 中医药大学针灸推孕学院 l1级硕吐田 生,四JlI威都 61(1075
导致肺卫失宣 ,皮腠闭郁 ,气滞血 瘀 ,湿热薰 蒸等 病理过 程 ;如热 质淡 ,苔薄 白 ,脉浮 紧。
毒深入血 分 ,燥动 营血 ,发 于体 表则 为红 色 或 白色丘 疹 ,丘 疹透
治法 :疏风散寒止痒 。
发之后 ,营血暂安 ,故来去迅 速。但热 不除 ,毒 内蕴 ,每逢诱 因而
处方 :基本 方重点操 作 头面 四大 手法 。加 掐揉二 扇 门 (1—
结合 ,精 于小儿推 拿。现将 廖教 授运 用 小儿 推拿 方法 治疗 A,JD — 3rain)。推上 三关 (3—5rain)。拿 百虫 与推箕 门 (两 手虎 口分
荨麻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别正对 两髌 骨 ,两拇 指 置于 血海 穴 ,其余 四指 在外侧 ,拇 指与其
1 病 因 病 机
搏 ,风强则为瘾疹 。”隋《诸病 源候论 ·风痦瘟候》分瘾疹 为赤 、白
方解 :头 面四大手法既能疏风 解表 透疹 ,又能调全 身气血 和
两种 ,并 指出 :“夫 人 阳气 外虚则 多 汗、汗 出当风 ,风 气搏 于肌 肉 阴阳。清天河水清 热透 疹 ,配 合箕 门则 功效 更著 。推 上 三关为
中医药l大 纠参 鹾 ,四川I威都 61(3075)
关键词 :荨麻疹 ;小儿推拿 ;专家经验 ;廖品 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704(2014)02—0027—02
小儿推拿可以治疗的病症和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可以治疗的病症和注意事项小儿推拿可以说是一种绝对绿色的健康疗法,效果好,还能增强宝宝抵抗力,其实对小儿进行推拿也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小儿推拿治疗的病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2、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泌、肠痉挛、流涎、腹痛、腹胀等。
3、其它类: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等。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适用年龄宝宝推拿的适用年龄是半周岁到九周岁之间,年纪过大的宝宝不适合来进行推拿,而月龄较小的宝宝身体还很娇嫩,也不适合做推拿。
注意环境推拿要在无风、无强光、少噪声的室内进行。
在推拿前要通风以保持室内温度适中、空气清爽。
宝宝在推拿后不要受风,更不要吃冷食。
注意手部清洁家长给宝宝进行推拿前要用洗手液清洗干净手,并摘下手上带着的饰品。
并且要将指甲修剪得平整干净,冬天时先让双手暖和起来。
安抚情绪宝宝太饿或者吃多了,都影响治疗效果,不宜进行。
如果宝宝哭闹不止,家长要耐心的开导,安抚宝宝,等到宝宝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再开始推拿。
小心宝宝皮肤可配合使用姜汁、滑石粉等。
有利于保护患儿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操作顺序家长给宝宝进行推拿时,通常是按照头脸;身体上半部分(先胸腹再腰及后背);身体下肢,也能按照先推拿重点部位再推拿其他部位的顺序推拿。
在用摩手法的时候,时间要长一些,而用掐、按法的时候,速度要快,力度要重。
若是推拿单侧手部穴位的话,不管对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只按摩左手。
小儿推拿的误区不少家长没有明确小儿的病因就盲目推拿治疗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
治疗荨麻疹的民间秘方集锦

治疗荨麻疹的民间秘方集锦治疗荨麻疹的民间秘方集锦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粘膜的暂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而引起的一种暂时性红斑和水肿反映。
本病多由禀赋不受,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平素体虚卫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
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受风邪而诱发。
荨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多突然发病,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淡红色或苍白色,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风团可泛发全身或较局限。
此起彼落,消退而不留痕迹。
原因较易追查,除去原因后风团迅速消退。
慢性期则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病因不易追查,常经年累月不愈。
临床上在治疗荨麻疹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候、舌象脉象等全面分析,因人辨证,分型施治。
辨证有风寒、风热、血热、脾虚、血虚等症。
民间治疗荨麻疹的药方1、肚脐拔火罐治疗荨麻疹:小时我常起荨麻疹,后听人介绍用拔火罐拔肚脐可治。
母亲给我试用,将拔火罐扣在肚脐上,两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过病。
2、外用法:[方一]麸皮一斤(即小麦皮,饲料店有售)。
在避风静室内,手抓大把麸皮,遍擦患处(磨擦)三二下,然後穿上衣服,十分钟左右,疹块不见了,神验,疹块消失後,即可洗澡,生活照常。
[方二]留下淘米的第一遍水(大约1000毫升左右),加三大匙盐,置于铁锅中烧沸,烧沸后不要急于倒出,再继续置火上沸腾一刻钟,取出待其温度适合皮肤时,用来沐浴擦洗全身。
这使用之后但可达到神效,终生永不复发。
[方三]干花椒壳100克,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毫升,浸泡24小时。
滤去花椒壳,取花椒水。
治疗时,以花椒水涂于患处,每日3—5次,连续5天为1疗程,一般3天左右即可见到风疹块明显消退。
[方四]摘些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发作在疹块处反复搓擦代替用手抓挠解痒,凡是被鲜丝瓜叶搓擦过的地方很快就不痒了,疹块也随着消退。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

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经验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肿胀、瘙痒的斑块,又称为风疹、风疙瘩,是由于皮肤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毛细血管炎症。
在小儿身上,丘疹性荨麻疹的发作更为常见,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疾病,黄虹教授从脾胃论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方面有独特的治疗经验,这得益于他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
黄虹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工作几十年,对小儿皮肤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曾在多家医院担任过主任医师和教学岗位,对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
黄虹教授认为,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发作与身体的脾胃失调密切相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主运化水湿,主持肌肉和四肢,若脾气虚弱则会导致水湿内停,化气不畅,肌肉不固。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人体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虹教授在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理脾胃功能,排出体内的湿邪。
黄虹教授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
在中药调理方面,他采用了苓桂术甘汤的方剂,这个方子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小儿的体质。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大枣、甘草等中药组成,可以健脾温中,祛湿止痒,具有较好的疗效。
黄虹教授还会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中药调理,以增加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除了中药调理,黄虹教授还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一些穴位按摩的技术。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黄虹教授会选择一些与脾胃相关的穴位进行按摩,以调理脾胃功能和增强体质。
这些穴位按摩往往会让小儿感到十分舒适,有助于缓解病症和增强治疗效果。
黄虹教授的治疗方案不仅仅关注病症的表面症状,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调理小儿的体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特禀体质穴位按摩法

自己和 家人 进 行 理 疗 。
患过敏性 鼻 炎的朋友 , 可 以揉 迎香 、 鼻通 、 印堂穴 , 捏鼻 、 擦 鼻翼各 1  ̄ 2分钟 , 每 日早晚各 1 次。迎 香 , 位 于鼻之 两旁 、 鼻唇沟 中, 是 治鼻塞 、 不 闻香 臭之要 穴。 鼻通 , 位 于鼻的两侧 、 鼻唇 沟上 端尽 头。 印 堂,位 于两 眉头连 线 中点。揉 鼻通和 印 堂穴可散 鼻 的局 部郁热 以通鼻 窍。另 外 ,捏鼻 、擦 鼻翼也 可促进 鼻部 血液流 通 ,改 变局 部血 液循 环 ,从 而达到通鼻
一 一
家 庭 I l l 医 药
g j q -
r n 下 这 套 按 摩 方 法 。 1 . 让 患儿 仰 卧 ,家长 用拇 指 和食 、 中二 指对称地捏 拿位 于小儿膝 上 内侧肌 肉丰 厚 处的百 虫窝穴。百虫 窝穴在 大腿 前 方 ,左 右 各 5次 。 2 . 用拇 指 按 揉 足 三 里 穴 ,左 右 各 操 作 5 f 】 ~1 0 0次 。 3 . 患儿俯 卧,家长 以单 掌横擦 膈俞 穴处的肌 肉。膈 俞在 背部 ,第 7胸椎棘 突 下 旁边 1 . 5 寸 的 地 方。 以拇 指及 食 、 窍的 效 果 。 中二 指捏挤 这个地 方,反复操作 5~ 1 【 】 目前 患过敏性 鼻 炎的儿童也较 多, 次 ,便 会 收 到较 好 的 疗 效 。 编辑 I 秀泷 这主要是 因为 ,儿童尤其是婴 幼儿鼻腔 里缺 少鼻毛 ,鼻黏 膜 柔 弱且 富于血 管 , 故容 易受感 染。感染后 鼻黏膜 充血 、肿 胀 ,常使狭 窄 的鼻腔 更加狭 窄 ,甚至 闭 塞 ,发 生呼 吸 困难 。 鼻 保 健操 也 可 以 用 于 儿 童 , 而且 效 果 很 好 可 以按 揉 睛 明 、 太 阳 穴各 1 分 钟 睛 明 中的 睛 ,是指 穴所在部 位及 穴 内气血 的主要 作 用对 象是 眼 睛的 意思。 明就是 光明之 意 睛 明,意指 眼睛接 受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经常有妈妈十万火急地留言给我,问我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要用什么推拿手法。
很多时候,我会让她们在我的公众号里找对应的文章和手法指导。
但随着接触的妈妈越来越多,宝宝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
有的宝宝不仅是感冒,还有发烧、积食或腹泻,有的宝宝咳嗽又伴有鼻炎……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妈妈就乱了,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要用到好几套手法,分别找文章不方便大家查询。
思来想去,我整理了一些宝宝常见问题的组合手法。
今天分享的这些手法都是宝宝常见问题最基本的处理手法。
如果你是一个小儿推拿的新手,利用这些基本手法能迅速帮宝宝缓解症状。
如果你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基本手法搭配起来使用,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哦!退烧手法大多数宝宝生病的最初症状都是发热,所以发热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手法:温度在38.5度以下,让宝宝多喝水,不用处理。
38.5度-39度,清天河水300-500次。
39-40度,每50次清天河水搭配5-10次打马过天河。
40度以上,退六腑300次。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还需要配合吮痧。
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妈妈一定要记住的立刻见效宝宝绿色退烧方法【宝宝发烧专题】第一篇》了解发汗手法有时候宝宝头、身体很烫,但却手脚冰凉,宝宝一个劲的说冷,这是宝宝处于寒战期的表现,这个时候要用发汗手法帮助宝宝体温上升,把汗发出来。
出汗能带走高温,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下降。
具体手法是:推三关300次,按揉外劳宫1分钟,掐心经1分钟,掐揉二扇门1分钟如果用了这套手法,宝宝手脚不凉了,温度升高但不出汗,这个时候就用前面的退烧手法再处理。
外感手法当宝宝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疼等感冒症状时,可以用这套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功能的外感手法,这套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都能使用并迅速见效。
具体手法为: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1分钟,揉耳后高骨1分钟,拿风池2-3分钟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宝宝感冒不打针不吃药,五步搞定感冒各种症状(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咳手法宝宝如果突然咳嗽起来,需要用止咳手法,这套手法在咳嗽刚刚开始时使用效果尤其好,寒咳、热咳、积食性咳嗽都可以用这套手法:分推肩胛骨5-10分钟,按揉肺腧1-2分钟,按揉天突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具体分辨热咳、寒咳以及对症食疗建议,找我之前的文章《盐蒸橙子、大蒜水、花椒炖梨……这些耳熟能详的止咳食疗方你真的知道怎么给宝宝用才是对的吗?》了解化痰手法如果宝宝咳了一两天后,开始有痰出现,或是能明显听到宝宝嗓子里有呼哧呼哧的痰音,这时就要用健脾化痰的手法帮助宝宝把痰往外排,具体手法是:运内八卦300次、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分推膻中300次,按揉中脘1分钟,分推腹阴阳300次,按揉丰隆2-3分钟要帮助宝宝止咳,需要分辨宝宝究竟是热咳还是寒咳,我们可以根据痰的颜色做一些对症处理,具体分辨方法找我之前的文章《秋天咳嗽季到来,让宝宝不打针不吃药的绿色止咳方法,赶紧用起来吧!(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喘手法宝宝气管本来就没发育好,有些宝宝又不会吐痰,咳嗽痰多的时候宝宝就特别容易出现咳喘。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儿科学基础
1、儿科基础知识: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2、儿科诊断基础:小儿常见病的四诊(望闻问切)
十天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适应症、禁忌症、基本要求、推拿处方、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详解及实际操作,老师一对一指导;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操作、功效及主治。
小儿推拿临床运用
常见病及疑难病证治疗:
小儿推拿
全科班
小儿推拿中级+小儿推拿高级+一天校内真人小儿模特实操
+5天免费中医门诊实习+中医药博物馆游学
【证书】国家人社部双认证康复理疗师小儿推拿证书
【复训】一年之内免费复训
小儿推拿中级班3980(前10名送小儿推拿证书+开店扶持)
报名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个人近照(2寸蓝底照片4张以及电子版照片)
【小儿推拿高级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
以小儿推拿为职业者、获取小儿推拿专业资格者、增加小儿推拿专业技能者、为自己宝宝治疗保健者、小儿推拿爱好者。如医生、护士、医学院校毕业生等。
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 小儿推拿著作有30余种;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至今兴起
【小儿推拿的核心优势】
中医儿科学改善儿童皮肤问题的良方

中医儿科学改善儿童皮肤问题的良方儿童的皮肤娇嫩,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湿疹、痱子、荨麻疹等,这让家长们十分忧心。
中医儿科学在改善儿童皮肤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些中医儿科学中针对儿童常见皮肤问题的良方。
湿疹是儿童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多与体内湿热蕴结、风邪侵袭有关。
对于湿疹患儿,中医常采用内服中药与外用洗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内服中药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主,如常用的方剂有消风散、萆薢渗湿汤等。
外用洗剂则可选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等中药煎汤外洗,能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
痱子在炎热的夏季较为常见,尤其是婴幼儿。
中医认为痱子是由于暑热夹湿,蕴蒸肌肤所致。
对于痱子的治疗,中医强调清热解暑、祛湿止痒。
家长可以给孩子煮一些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同时,还可以用金银花、薄荷等煮水给孩子洗澡,能起到清凉止痒的作用。
荨麻疹也是儿童容易患上的皮肤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风团,瘙痒难忍。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发生与风邪、血热、血虚等有关。
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论治。
若是风邪侵袭,常用消风散加减;若是血热所致,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若是血虚生风,则以当归饮子加减。
除了上述针对具体病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儿科学还强调日常的调理来预防和改善儿童皮肤问题。
首先是饮食方面。
儿童的饮食要均衡,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对于容易过敏的儿童,要注意避免食用海鲜、牛奶、鸡蛋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青菜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其次是起居环境。
要保持孩子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潮湿和闷热。
定期更换孩子的被褥和衣物,选择棉质、透气的材质。
在夏季,要注意控制室内温度,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再者是情志调理。
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皮肤的健康。
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避免孩子过度紧张和焦虑。
(小儿经络按摩)

最简单的就是通便四大手法:顺时针摩腹3-5分钟,揉天枢穴1-2分钟,推下七节骨300-500次,揉龟尾穴1-2分钟。
(便秘已经不是单纯蠕动能力差以及内火大的问题了,而是无水行舟,阴液不足。
,加上滋阴特效穴):揉二人上马穴(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小头间)和推涌泉(涌泉穴往足跟方向推)。
总体来讲健脾和胃,止呕止泻的手法:(1)补脾经300次,推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呕吐时逆时针运内八卦)(2)揉中脘3-5分钟,分推腹阴阳200-400次,揉脐2-3分钟,逆时针摩腹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穴1分钟(3)捏脊10-20次,(4)按揉足三里1-2分钟(外膝眼下3寸,4横指,以宝宝的手指为准,最好两侧腿都做).推天柱骨300次(此穴止呕吐效果好),脾、胃俞各按揉1-2分钟,一般一天至少做1-2次。
积食的情况:日常保健手法:捏脊5-10遍,摩腹3-5分钟,揉脐和按揉足三里各1分钟。
积食的情况你加上掐四缝穴10遍,揉板门穴和内八卦各1-2分钟!小儿推拿,退烧有奇效!一般38.5度以内,也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都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我是建议妈妈们多忍耐一下,让宝宝自己的正气与邪气对抗一下。
最多你需要做的就是最简单的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额头、腋下、腹股沟等),或者洗个温水澡。
当38.5以上的时候,我会推荐大家用推拿的办法,激发起自身系统来调整温度::天河水,方向由腕到肘,直推300-500次。
而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我们的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其声音就像是马过河发出的响声,有一个技巧大家要特别注意,就是一边敲打,还要一边以同一方向吹气,因为是蘸有清水,所以有清凉的感觉,可以迅速带走体内的高温。
一般打马过天河比清天河水清热力度强,用于一切实热症。
如果宝宝烧到39.5以上建议妈妈们再加上推六腑300-500次,可以推脏腑实热,尤其针对高烧不退,宝宝精神不好,效果非常明显。
儿童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

儿童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
儿童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
一、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
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
中医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将荨麻疹分为
1、风热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或消风清热饮。
2、风寒外袭证:治以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方化裁。
3、卫外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
4、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5、冲任不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味。
6、心经郁热证:治以;凉血清心安神,方用补心丹化裁。
7、脾胃不和证:治以健脾祛风,方用健脾祛风汤。
8、虫积伤脾证:治以健脾祛虫,方用乌梅丸调治。
10、血瘀经脉证:治以活血消风,方用活血祛风汤加减。
儿童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偏方

儿童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偏方:偏方一: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偏方一: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
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法,如皮肤瘙痒难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1~2种,各120克煎汤外洗。
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
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
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
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
每日1剂,连食1周。
偏方二:当归15g、丹皮9g、赤芍9g、生地20g、荆芥6g、防风6g、薄荷3g、蝉衣4.5g、红花9g、麻仁15g、生甘草3g。
偏方三: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
蜈蚣研冲2条。
儿童用药酌减。
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
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
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
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
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

因为最近开始迷上中医,正好在微博上看到陈姥姥的小儿推拿讲座,就报名参加了,收获很大。
特别是当天学会推拿后,在小虎身上实践效果简直立竿见影,不仅半夜不起来尿尿了,一觉到天亮,而且荨麻疹也不怎么起了。
后来小家伙发高烧的时候也用到了推拿,现在小虎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抗拒了,推拿也成了每晚的必修课。
其实这个讲座的内容在陈姥姥的博客里都有,但现场听课印象较深,更大的好处是启发了妈妈育儿的思维方式,更是提供了很多学中医的资源,就像拿到了一个参考文献列表,值得后续再去学习钻研。
我当天的笔记整理如下:1.推拿取穴:按照中医的五行理论,人的五脏六腑皆有响声和表里关系,因此中医辨证要先学习其阴阳五行和上下关系,推拿时不仅要针对病症本身还有其赏析关系捎带推拿,如心脏不好,应该拨胳膊腋窝的小肠经(每天10min),干咳一般是肝火旺等。
肺主皮毛,脾胃主肉,肝主筋经,肾主骨。
2.推拿时辰:应该根据子午流注找时间对应的经穴,按照“病时、间时、甚者,取其输(穴)”操作,找时间对应"井荥输经合"的穴位及对应的颜色进行贴穴和揉穴。
如“鬼门十三针,太冲贴绿豆”。
3.小儿推拿原则:1)孩子感冒发烧,病毒性的属于土,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属金。
白舌苔清鼻涕一般不宜用抗生素,红舌苔,突症热症可用抗生素。
用过抗生素后,孩子体内的苦寒之气需捏脊3-6个月方能消除。
2)前为阴,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
上火时揉前身和手心,从上往下为泄,反之为补。
离心为泄,向心为补。
3)小儿推拿力度以抹眼泪的力度为限,平均每秒2."5-3下,推拿时用痱子粉或软膏润滑。
4)推拿时一定先确认是否有心脏病,否则不易推拿和用力过大。
5)孩子一般肝肠有余,只能泄,不能补,而肾则相反。
不能补胃,只能来回推。
不能补肺,只能清肺。
6)捏脊3-5天歇一天,每天补肾10-15下。
7)久病必入心包经,需要推阴阳胃经。
4.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式:1)黄蜂入洞:针对流清鼻涕。
刘惠聪主任中医师对小儿荨麻疹的临床治验研究

河北中医药学报JOURNAL OF HEBEI TCM AND PHARMACOLOGY 2424年第35卷第6期VU 35 No. 0 2424• 52 •刘惠聪主任中医师对小儿尊麻疹的临床治验研究**第五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资助项目:No.冀中 医药〔201〕49号通讯作者:刘惠聪,女,主任中医师、教授。
石家庄市中医院苏小霞(石家庄050051)指 导 刘惠聪提要 尊麻疹是儿科常见皮肤疾患,更因其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列属儿科临床难治疾病。
刘惠聪主任中医师在多年儿科临床实践中,对其病因病机具有独到认识,并擅以健脾利湿之法自拟健脾利湿止痒汤治疗小儿尊麻疹,临床收效显著。
关键词 刘惠聪;小儿尊麻疹;瘾疹;白疹;游风;鬼风疙瘩;健脾利湿止痒汤;脾虚湿邪内蕴中图分类号:R249. 87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7 -5615(2222)26 -0254 -23尊麻疹,中医病称“瘾疹”“白疹” “游风” “鬼风疙瘩”等,是指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此起彼伏,时多时少,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日久,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
其 发病与自身免疫、凝血机制、维生素D 缺乏、幽 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维生素C 、钙制剂 等治疗,7]但仅能控制症状,部分效果不理想,并且治疗的同时伴有许多副作用。
刘惠聪主任中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2余年,师承国医大师李士懋,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薛芳、徐荣谦等。
临床擅以中医中药辨治急慢性、反复发作性、难治性尊麻疹,疗效确切。
笔者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兹总结其 对小儿尊麻疹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验研究如下。
1对病因病机认识1- 1首辨湿与热皮肤瘙痒类疾病的病因多责 之风、湿、血。
一般认为,风邪外侵,营卫不和,皮肤失养而致痒作,表现为干痒脱屑或发疹,即“风胜则痒”;湿邪内蕴,外湿或脾虚湿邪内生, 或二者相引为患,湿阻气滞,肌肤失养而痒,表现为疱疹、渗出,即“湿胜则痒”;血虚,或为血 瘀,或为血热,均可致皮肤失荣,生风动血,而现 瘙痒。
儿童热性荨麻疹的根治方法

儿童热性荨麻疹的根治方法
儿童热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通常由于感染病毒引起。
根治儿童热性荨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感染:热性荨麻疹通常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所以预防感染是根治的重要一步。
家长应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控制病情:在荨麻疹发作期间,家长应注意控制儿童的病情。
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扑尔敏等,以减轻症状。
同时,避免儿童暴露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以及避免过度激动和剧烈运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或加重病情。
3. 加强身体免疫力:儿童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毒感染。
家长应注意加强儿童的身体免疫力,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休息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4. 避免复发:儿童热性荨麻疹往往会反复发作,所以避免复发也是根治的重要一环。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过敏原食物,如海鲜、花生等,以及避免接触过敏原物质,如尘螨、花粉等。
总的来说,儿童热性荨麻疹的根治方法主要是预防感染、控制病情、加强免疫力和避免复发。
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同时,
家长也应关注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土方法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土方法1、肚脐拔火罐:小时我常起荨麻疹,后听人介绍用拔火罐拔肚脐可治。
母亲给我试用,将拔火罐扣在肚脐上,两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过病。
2、荨麻疹久治不愈,老中医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许,洗净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处搓揉,清凉沁人心脾。
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愈,至今未复发。
3、小儿荨麻疹偏方: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4、生芝麻180克。
捣烂,装于薄布袋中,频擦患处。
鲜桃树叶适量,反复摩擦患部,至愈为止。
5、白杨树皮30克,白矾6克,水煎,洗患处。
每日2-3次。
6、苍耳子、浮萍、侧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7、浮萍、防风、蝉蜕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加水泡15分钟,煮沸20分钟。
每日1剂,2次分服。
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8、生石膏、地肤子各30克,知母、白僵蚕、粳米各9克,甘草3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9、地肤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缩浓至400毫升。
成人每日1剂,2次分服,小儿酌减。
同时,将药渣用纱布包好,趁热涂擦患部。
3天为1个疗程。
10、地肤子、何首乌各30克,益母草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每次加红糖15克,热服避风,取微汗。
11、验方:食醋20~30毫升。
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
可治疗慢性荨麻疹。
12、蜂糖30克、黄酒60毫升。
合匀炖温,空腹服,每天1剂,治愈为度。
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
一、香莱根治慢性荨麻疹:取十几棵香莱的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
对荨麻疹的红、肿、痒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连续煮饮3天,每天喝1次。
鲜丝瓜叶治慢性荨麻疹:摘鲜丝爪叶在疹块处反复搓擦代替用手抓挠解痒,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发作时用鲜丝瓜叶搓擦,连续搓擦了10多次。
二、韭莱汁治慢性荨麻疹:用鲜韭菜汁外涂。
每日两次,连续外涂一周。
将鲜韭莱切碎压出汁后,用容器存于冰箱内可使用数日。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简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专门应用于儿童的保健和治疗。
由于儿童的身体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小儿推拿因此而产生。
这项疗法通过调理儿童的经络和气血,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推拿的起源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小儿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古人发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推拿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脏腑功能的发育和协调,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古代,小儿推拿是由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传承给后代,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推拿逐渐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儿童身体的特殊按摩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气血循环,促进阳气的升发,阴邪的泄散。
这些手法包括揉、按、推、拿等,力度和频率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质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推拿手法的施用,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加强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小儿推拿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婴幼儿时期,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改善消化功能,预防和缓解腹泻、便秘和胃痛等常见问题。
其次,在幼儿期,推拿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发育,改善姿势和步态,纠正驼背、矮小、弱小等问题。
再次,在学龄前儿童时期,推拿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智力和语言发育,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有优势。
除了上述常见问题的应用外,小儿推拿还可以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喘息等)、神经系统疾病(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等)、皮肤疾病(湿疹、荨麻疹等)、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哮喘等)以及心理和行为障碍等。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疗法,广受儿童家长和医生的信赖。
尤其在西方国家,小儿推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科医院和诊所,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
怎么判断孩子荨麻疹的类型孩子荨麻疹怎么推拿

怎么判断孩子荨麻疹的类型孩子荨麻疹怎么推拿孩子荨麻疹之后会有很多的疙瘩,开始时候可能会出现妈妈不知道这是荨麻疹的情况,那么妈妈荨麻疹怎么按摩呢,八宝网就来说说吧。
不同病因导致的荨麻疹,表现也各不相同,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证型:✔风热犯表主要表现:风团颜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皮损加重,伴有发热,怕风,咽喉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发病原理:风热邪气侵犯色斑,郁塞在肌肤之间,既不能向外透达,也不能向内疏泄,因此风团颜色偏红,灼热,遇热加重,遇风则瘙痒感加剧。
同时伴有风热感冒的表现。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
✔风寒束表主要表现:风团颜色苍白,遇到风寒加重,接触生姜的东西会慢慢消退,舌淡,苔白。
发病原理:风寒邪气外袭,营卫不和,在五色中所白色主寒,风性瘙痒,因此风团的颜色是苍白的,寒性阴冷,所以遇到温热的需要东西症状会减轻,这一点可以与风热相鉴别,同时伴有风寒感冒的一些整体表现,如怕冷、流清涕、不口渴等等。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
✔血虚风燥主要表现:多见于肾病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病程长,下午和晚上发作,伴有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舌体干瘦,少苔。
发病原理:血虚时间久了之后,肌肤缺少气血濡养,化燥生风,这种风属于内风,风气长期停留在肌肤之中,因此手足癣或瘙痒容易反复。
津血同源,血虚也会导致阴液不足,内生虚火,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虚热扰动阴分,午后和夜间症状更加明显。
治疗原则:养血祛风润燥。
从以上荨麻疹的发病原理来看,无论是哪一种证型,都跟风邪有关,因此在治疗上能首要是祛风。
这里我给大家所推荐一个你穴位,叫百虫窝,也就是血海穴。
百虫为患,身如蚁行,奇痒难耐,所以从名字看就可以知道,百虫窝是针对皮肤瘙痒的一个特别有效的穴位,而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海穴有养血祛风,行气活血的作用,无论哪种证型,均可使用。
温馨提示:荨麻疹发作期,按搓此穴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较快地促成缓解症状的作用。
血海穴另外,针对不同的证型,在辨证准确后,使用对证的推拿手法,效果更好:外感四法-开天门外感四法-推坎宫外感四法-揉太阳外感四法-揉耳后高骨清肺经清天河水一窝风外劳宫清肝经补肾经补脾经运板门艾灸-足三里(右腿外侧)除了用小儿推拿调理同时,荨麻疹的饮食和生活护理也很重要,在出疹期间,一定要避免生冷寒凉的饮食,同时避免吹风和晒大太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荨麻疹:风团时多时少,此起彼伏,反复发生,病程持续4周以上。
【病因病机】
本病外因为自然界及体内客观存在着许多容易致敏的物质,如皮毛、花粉、芒果、鱼虾、蚕蛹、动物奶类,昆虫叮咬、西药、中药,自身代谢产物和寄生虫或微生物及其分解产物等等。这些物质属中医“发物”、“风邪
方解: 头面四大手法既能疏风解表透疹,又能调全身气血和阴阳。清天河水清热透疹,配合箕门则功效更著。推上三关为增强体质,温补气血,升提阳气而设,为古人治瘾疹之经验效穴。横擦膈俞和拿百虫有养血活血、透疹
止痒之效。全方清热解毒,凉血散血,调阴阳,强体质,为各种荨麻疹的基本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
治法:补益气血,疏风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推上三关,擦膈俞。加补脾经、补肾经(补先后天以滋化源),运水入土与运土入水(调节先后天,益气血),振关元(温助元阳,托毒外出),捏脊(补益脾胃,升提气机,托邪外出)。
5.阴虚血燥型证候:反复发生风团块,皮肤灼热干痒,头皮痒,眼干涩而痒,咽喉痒,入夜尤甚,伴咳嗽,潮热、盗汗,颧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处方:基本方重点横擦膈俞。加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清热通腑化湿,利于疹子消退),掐揉一窝风(缓急止痛,活络透疹),捏挤板门(清热化积,除腐浊,消疹子)。
4.气血虚弱型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劳累时加重,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1.风寒型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操作头面四大手法。加掐揉二扇门发汗解表,透疹散邪,拿风池(祛风发散要穴,止痒有效),拿肩井(升提气机以助发汗解表透疹)。
2.风热型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湿毒”。它们侵袭人体,有可能导致肺卫失宣,皮腠闭郁,气滞血瘀,湿热薰蒸等病理过程;如热毒深入血分,燥动营血,发于体表则为红色或白色丘疹,丘疹透发之后,营血暂安,故来去迅速。但热不除,毒内蕴,
每因诱因而反复发作。由于本病热毒内蕴,故凉血散血和清热解毒为其治疗的重要思路。小儿推拿治疗荨麻疹的治疗原则:疏风、清热、托疹小儿推拿调理荨麻疹的推拿手法: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或运太阳,耳背高骨)横擦膈俞、清天河水、推上三关、拿百虫与推箕门。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透疹
处方: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拿百虫、改用打马过天河凉血透疹),推脊柱(以两掌沾凉水从上至下推脊柱两侧,潮红为度,清热凉血,透疹有效)。
搔痒加捣小天心(令局部麻木,疏通经络,止痒透疹);
冷性荨麻疹加横擦八髎(令热,温经助阳,祛寒透疹),揉一窝风(为温、能散,逐寒外出透疹);
小儿推拿调理小儿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基本特征为全身起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发生消退都较快,消退后无任何痕迹,起疹时伴搔痒。根据病程,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剧痒。随后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鲜红色风团。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表面毛孔显著,似桔皮样。风团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
热性荨麻疹加拿列缺(清热透邪外出),打马过天河(令局部潮红,清热凉血透疹);
慢性荨麻疹加推上三关(托毒外出),点揉足三里(强健体魄,托毒外出);
脘腹胀满或疼痛加振中脘(治胀之要穴,可引气下行消胀),抱肚法(消胀化积),推板门(调和胃肠)
预防儿童荨麻疹,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并远离之,如果有感冒发热或龋齿应积极治疗,少接触宠物,食物中的鱼虾蛋及奶制品和一些少见食品等都是常见的诱因,必要时可先停食。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清天河水和推箕门。加清肺经(宣肺透疹),掐十宣(清热泻火,凉血止痒),清天柱骨(先沾冷水,从上至下轻拍5~8遍,后推至局部潮红,清热透疹),点曲池(清热疏风透疹)。
3.湿热毒型证候:风团大而色红,瘙痒剧烈,每因饮食不洁而发,多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