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某某园林》文本解读某某园林以其诗情画意的独创性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垂青,诗文、绘画、影集,各种体裁的版本大量问世。
叶圣陶先生的《某某园林》是叶老在75岁高龄,为某某一家介绍某某园林的摄影集写的一篇序文,后来摄影集没有出版,这篇序文被《百科全书》杂志社发表在刊物上。
题目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某某园林》,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文章最后的几句话。
后来在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文章的第一段,题目也改成了《某某园林》。
从“寄深眷”的标题来看,文中包含着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眷恋,单纯按说明文的思路去理解显然是不足的,在阅读中不要忽视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既然是“谈某某园林”,那么就要涉及到园林鉴赏问题,我认为引领学生赏析某某园林的艺术美,让他们懂得一点鉴赏园林方法也应该是本文的一个学习重点。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某某园林甲江南。
”按叶老的话说:“某某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某某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某某园林就不该错过。
”某某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是“胸中有丘壑”的人,能诗善画,所以造园之时多以画为本,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在园林中游玩,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徜徉其中,可得到美的享受。
那么,在叶老的《某某园林》中,到底体现出中国园林的那些艺术美呢?1.和谐之美。
整体和谐是中国建筑园林的美学理想。
某某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一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可见在建筑园林设计方面,宏观调控,整体把握,追求和谐至关重要。
2.自然之美:某某园林的自然之美亦称“图画美”。
有别于“图案美”。
其特点就是不对称、不整齐。
“某某园林是艺术不是技术”,追求的是“独创性”。
首先,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要求对称,讲究自然之趣;假山设计使游人“觉得身在山间”,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桥梁安排“绝不雷同”,石岸高低曲直任其自然;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某某园林》一、教学设计意图:《某某园林》是有关园林说明兼鉴赏的一篇美文,课文以合理而又严谨的说明顺序向读者介绍了某某园林的特点,让读者领略某某园林在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等方面的非凡成就。
然而对没到过某某看过园林(也许有的学生去过但没好好欣赏过)的学生来说,要从文字的描述上来领略某某园林的美就很困难,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溶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于是,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而开放的资源环境(这里主要是提供某某园林真实的园林图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情境,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单一的文字教学、内容的欣赏在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面前,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了,既易于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全员参与的弊端,使教学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学生,增强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带来的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真实的园林视频、图片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某某园林的图画美,领略某某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爱国热情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突破:1、教学重点:找出并评析文章中表现某某园林美的语句。
重点突破: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结合图片赏析。
2、教学难点:——感受某某园林的图画美,领略某某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难点突破:(1)利用多媒体把文字的说明转化为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来感受某某园林的特征。
(2)从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中,领略某某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设想:1、某某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而光靠单一的文字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应尽可能的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以便学生领略某某园林的美,把抽象化为具体、形象,让学生能感受我国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所在。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8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8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8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构造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构造。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立有重大奉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入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朗读课文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考虑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构造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构造呢?由同学讨论,老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提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讨论归纳: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八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精选5篇)八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2、学习__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3、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__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2、观看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理清结构1、快速阅读2~6段。
2、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列出提纲。
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3、这几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第2段是从整体上概括,第3到第6段是局部的具体说明。
4、默读7~9段,看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三段依次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图案美、颜色美。
四、掌握说明方法1、为说清事物的特征,说明文常常运用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请从文中找出其中运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A、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突出特点;B、打比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使对象形象可感;C、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1〖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每段的中心句,梳理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生自主学习案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借助工具书,会读会写生字词。
2、搜集作者和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
3、熟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
引入: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片和音像,由学生谈自己所见所感反馈预习成果,师补充纠正。
〖合作探究案〗——升华学科能力(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1整体感知,知己知彼1)、本文是( )说明文。
也可是( )说明文。
说明对象:( )2)、对象的总体特征:( )3)、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还注意了哪些细节?4)、本文结构特点:( )5)、说明顺序是( )。
具体是从( )到( ),从( )到( ),从( )到( )。
2、苏州园林美点追踪(精读3-----9段)请用“苏州园林很美,美在层次,你看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撞上一面大镜子,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展示你所找到的美。
苏州园林很美,美在( ),你看( )。
3、请你为苏州园林写几句宣传语。
例如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1、明确学习目标。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全体到局部多方面阐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培养先生在占有必然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甚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一切的园林都写到了?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点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精确地捉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言语加以阐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全体感。
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按次,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阐明按次,先作概括阐明,明确阐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阐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按次,使文章条理清晰。
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全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3.归纳阐明文的普通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分析:阐明文的普通特点是:捉住阐明对象的特点,恰当地安排阐明按次,灵活地运用多种阐明方法,言语精确,明晰,表达充分、周密。
这是一篇典范性阐明文,构思周密,脉络清楚。
阐明精确,叙说生动是本文的明显特点。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甚么?有甚么写作意图?分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遭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目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阐明文就概括阐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言语艺术家”之称。
他客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习,又有深化的研讨,因而写得很有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难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修辞手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3.能够分析、概括、评价苏州园林的审美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园林艺术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进行精讲,运用实例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精讲课文,详细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成语、修辞手法等进行解释。
3.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构造、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才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老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拟知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讲解明的构造、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考虑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
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场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构造、顺序怎样?明确:整体——部分——细部,并根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1.老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表达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2.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古典园林文化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文章。
课前,请大家谈谈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2)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3.讨论分析(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苏州园林具有哪些特点?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感受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谈谈苏州园林的特点。
(2)提问:文章是如何表达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的?2.分析课文结构(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析其逻辑关系。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的表达顺序。
3.分析描写方法(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运用到的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这些描写方法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4.分析语言特色(1)请同学们谈谈文章的语言特点,如:优美、清新等。
(2)分析这些语言特点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表达顺序、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深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能力。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短文,注意运用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使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苏版初二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版初二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苏州园林》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总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苏州园林》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得计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单元一:扫清阅读障碍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张zhuo 饮涧桥墩匀称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单元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单元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Secord部分。
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它是一个()桥(2)8、9段分别写了()()4、总结(板书)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外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内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Secord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法] 讲述和问答相结合[教学途径] 多媒体和黑板[教学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首先。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受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把握1、解决生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微软中国2] ,如轩(xuān)榭(xie) 丘壑(he) 嶙峋(lin xun) 镂空(lou) 蔷薇(qiang wei) 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一起进行解释,如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
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泽棕黑。
[微软中国3] 3、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受文章的美4让学生通读课文5、讨论和提问学生①同学们,通读完整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 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觉得课文分成几大段? ④我们之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具体找出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一、分析段落[微软中国5]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二、教学要点、难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三、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四、教学步骤和实施(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原因?明确:处处修路,处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1、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视频资料的播放)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
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二)讲析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1、(幻灯显示2课题、作者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苏州古典园林)2、(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苏州园林》 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韩云生审核:八年级备课组课型:精读课时:2课时时间:2011年11月日班级:姓名: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理请文章思路。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的思路。
教学重点:理请文章思路一.走进作者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脚步集》,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二.知识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相间()池沼()镂空()鉴赏()阑干()丘壑()2.根据拼音写汉字。
yong 俗()嶙 xun ( ) zhen 酌 ( ) 3.文学常识填空。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顺序、顺序、顺序。
(2)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阅读第1自然段,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一总体印象的?3.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思路介绍苏州园林的?4本文采用什么顺序有层次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5.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说明的?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局部说明的?四.学后练习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二三题。
五.教学后反思秦都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二十一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韩云生审核:八年级备课组课型:精读课时:2课时时间:2012年11月日班级:姓名:知识目标: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具有分寸感,准确性且优美的语言。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doc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2.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的美点;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喜欢画画吗?你对图画了解有多少?2.“图画”按技法分类是:“图案画”与“美术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参考:图案画,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品、建筑物上。
美术画:专指绘点艺术,多讲究情趣,自然之情,韵味之美。
3.欣赏“苏州园林”图片。
通过预习及图片欣赏,你认为苏州园林属于“图案画”,还是美术画呢?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诵读课文,看作者围绕“图画”描绘了哪些画面?学生活动1、七嘴八舌2、思考交流。
3、美术画1.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角落, 门窗,色彩2.这些图画是怎么布置?参考:亭台轩榭布局自然,假山池沼配合有方,花草树木映衬多姿,花墙廊子尽次多深,角落注意图画美,门窗注意图案美,梁柱注意色彩美。
3.以上内容均是围绕文章的哪一句话来写?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苏州园林非但具有这样高的艺术特征,它还是我国名地园林的标本,读第一段,体会它的作用。
6.结合文章第10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总体特征-艺术特征T具体表现-不再多写标本图画七个角度余味7.由此观之,文章的写作顺序什么?三、深层阅读,探根究底匠师们为何如此之巧,使苏州园林给人“如在图画中”的真实感觉?参考:k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苏州园林的建设者一般都工诗善画,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上,尽量追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
3、“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部。
”——《谈龙录》四、更换角度,别样构思。
1.文章分别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别具一格。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连站中学徐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意并用词语造句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会写说明文(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简洁生动的特点(三)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1: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2: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研讨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想: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吧。
二、出示投影,简介作者,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2、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留下印象最深是什么?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苏州园林(苏教版八年级上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苏教版八年级上教课设计设计)《苏州园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认识课文构造层次和文章的说明次序掌握课文说明对象总的特点教课要点:感觉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教课难点:感觉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教课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吗?苏州之因此获取“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
这些园林,在古时大多是有钱人家的花园,这里有山有水,让人感觉身在大自然之中。
同学们,想不想去游乐一番?那么,今日就让我们跟从叶圣陶老先生一同赏识苏州的园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前,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的读音(小黑板),2、阅读课文1、 2 节,同时思虑问题:(小黑板)(1)苏州园林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2)它们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达到这个要求的?3、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详细介绍这一幅完满的图画?请大家读 3- 9 节,找出每一节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师做板书。
)4、苏州园林既然是一幅完满的图画,那么在这幅完满的图画中的每一个内容,我们也可把它们命名为一幅幅图。
如第3 节,我们称之为亭台轩榭图。
请大家为其余节取一个名字。
三、小组合作,感觉园林自然之美。
1、既作为一幅漂亮的图画,那它美在哪儿?请从文中找出适合的词语,用“《图》美,美在它的”的句式,谈谈它们的美。
师示范讲第 3 节。
1、2 组阅读 4-6 节, 3、 4 组阅读 7-9节,从文中找出适合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语言,用这样的句式谈谈它们的美,请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写下来。
2、一幅幅漂亮的小画,组成了苏州园林这样的一幅大画。
“阅读者走在园林里,如在绘图中。
”能够说,苏州园林美,美就美在它的自然之趣。
苏州园林是幅充满自然之趣的山川图画。
那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如何让园林之景不是自但是胜似自然的呢?请 4 人一小组,快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苏州园林自然之美的语句,用“~~~”划出。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某某园林》教学目标: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某某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重点1、感受某某园林的图画美。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某某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某某园林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某某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自主合作学习。
(一)、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2、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某某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3、这四个“讲究”能否调换位置?生:不能。
因为这四个“讲究”跟下文3、4、5、6自然段一一对应。
师:为了达到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设计者和匠师们还在哪些地方下功夫?生:(1)角落布置注意图画美。
(2)门窗雕镂琢磨形成图案美。
(3)在颜色搭配上力求色彩美。
师:那么,2段与3、4、5、6、7、8、9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齐答:总分关系。
师:为什么不在第2段中加上三个“讲究”统领7、8、9段?生:因为3、4、5、6段是从大处着手,7、8、9段是从局部着手。
所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的逻辑顺序”4、某某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
(至少找出两处具体分析)5、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给人们如此大的想象空间,干枯的文字变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某某园林的图画美,这都归功于叶老先生生动形象的语言,本文的语言除了生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试举一例来说明。
简洁、准确(1)“某某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这两个多字用的比较准确。
(2)“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中的“大多”一词用的准确。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 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设计理念:①将语文课程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品读《苏州园林》,接触园林建筑知识,开阔眼界,培养对园林文化审美情趣。
②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能对身边的园林文化做出简单的评价,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③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素材,激发学生探究园林文化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④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文本阅读为支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以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①以苏州园林为标本,领略中国的园林文化,学会欣赏园林之美。
②熟读课文,揣摩作者思路,体会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③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学会利用首括段、首括句有条理地结构文章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三)自主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小组合作探究
(五)感悟收获
(六)作业
图例一 公园设计的败笔 (图略)
图例二 古代宫殿的对称美(图略)
图例三 苏州园林的自然美(图略)
例图四 苏州园林的层次美(图略)
例图五 滨州市园林风光 (图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理清文章的说明的顺序
(三)拓展练习
(四)课外阅读
相关资料:
(一)《晋祠》(梁衡)略
(二)200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一、教学设计意图:《苏州园林》是有关园林说明兼鉴赏的一篇美文,课文以合理而又严谨的说明顺序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让读者领略苏州园林在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等方面的非凡成就。
然而对没到过苏州看过园林(也许有的学生去过但没好好欣赏过)的学生来说,要从文字的描述上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就很困难,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溶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于是,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而开放的资源环境(这里主要是提供苏州园林真实的园林图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情境,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单一的文字教学、内容的欣赏在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面前,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了,既易于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全员参与的弊端,使教学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学生,增强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带来的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真实的园林视频、图片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爱国热情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突破:1、教学重点:找出并评析文章中表现苏州园林美的语句。
重点突破: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结合图片赏析。
2、教学难点:——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难点突破:(1)利用多媒体把文字的说明转化为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来感受苏州园林的特征。
(2)从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中,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设想: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而光靠单一的文字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应尽可能的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以便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把抽象化为具体、形象,让学生能感受我国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所在。
2、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四、学生先前经验分析: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是本文精华所在,而光靠单一的文字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初二学生已有一定审美能力,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应尽可能的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以便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五、教学设计过程:(一)、导入:有位朋友问我,在你去过的景点中,哪儿是你去过还想再去的?我好不犹豫的告诉他——苏州园林(板书)。
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去了还想去吗?请看视频。
赏美——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也可互相间轻轻讨论),观看后说说苏州园林在你看来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形容?(美)找美、(二)、整体感知课文:美,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呢?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投影展示)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在文中划有关内容(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3-9节开头几句,或有学生说出,可问其方法,教师明确,说明文的特征一般在文段的开头一两句)。
析美(三)、合作探究,找出表现美的相关语句,师生共同来赏美。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出示图片);A、出示故宫图片美不美?美在哪儿?除了,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吗?规范、整齐、华美,甚至可能雄伟、恢宏。
可惜他是:“图案美”B、出示苏州园林图片问:它美不?美在哪儿?不讲究对称,并且还要极力避免,追求的是自然之趣。
是美术画。
明确:中国士大夫们认为图案美缺乏自然之灵气与生机,便无画意、画趣,显得死板。
苏州园林主人追求的是自然之趣,在不对称中创造出自然美来,这也是苏州园林美的特色。
C、作者为了突出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上的不对称,把宫殿和苏州园林放在一起对比,让我们明确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追求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这种说明方法啊我们叫它作比较。
总结过渡:苏州园林仅仅在建筑物的布局上讲求自然之趣吗?2、假山池沼的配合,布局巧妙;假山的堆叠方法,就只这么两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设计者的匠心体现在哪儿呢?明确:从造型上说,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从搭配上说,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关于山,园林大师陈从周说过这样一番有意思的话:真山如假方奇,假山似真始妙。
苏州园林的假山有没有“似真”甚至“如真”设计者和匠师们说了不算,那得游览者说了算。
游览者攀登假山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过渡:山与水缺一不可,苏州园林假山堆叠追求的是自然之趣,那苏州园林池沼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看图,文中找)?明确:池沼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池沼与园林的整体灵活布局,或为中心,或为河道,一切均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桥梁安排决不雷同,避免对称,取其自然;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布置几块玲珑石头,种些花草,因而从各个角度看均为一幅完美图画。
总结:苏州园林在假山池沼的配合上力求山水相宜,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3、花草树木的映衬,四季常青,优美;过渡:假山与池沼是人力所为,所以讲究配合构思,那花草树木本来就是自然之物,就不需要我们去构思布局了吧?齐读第5节。
明确:树木的栽种。
有高树的俯视,有低树的仰观,空间上,错落有致。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种植,兼顾到四季花草的变化,“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设计造型:三人都伸展双臂,或蹲或站,目光或仰或俯、彼此交织,脸上是或关爱或仰慕的表情。
这个造型充分展示了“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所传达出的神韵。
总结:你看,这些匠师们为游人想得真细致。
这样游览者无论在四季的哪一个时间来到苏州园林,眼前都会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园林里树木的修剪呢?苏州园林里没有修建成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园子里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更不用说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了。
问:为什么苏州园林里没有我们常见的修剪成宝塔那样的松柏或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样修剪出来的树木不美吗?明确:这样修剪出来的树木人工的痕迹太重,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因而不会有修剪成这样的树木。
4、近景远景的层次美,花墙和廊子的设计,增加深度;过渡:苏州园林树木栽种与修剪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可我总感觉遗憾的是,园林在花间树旁水边总有一些人工砌的花墙和廊子,这不是大煞风景,破坏了园林的自然之趣了吗?问:如果不隔,不界会有什么弊端?苏州园林是城市山林,城市寸土寸金,大多占地面积不大,不隔,不界,会一览无余,一眼就把园林扫视光了,三两下就把园林游遍了,游着正高兴呢,没了!岂不扫了兴致。
问:如果隔死,界死?空间上变得窒碍,少了很多灵动之气。
不隔死,不界死,透出来的美景才诱使着我们前行。
总结:因其隔、界,便不能一眼望穿,便有曲折之感,便显得含蓄蕴籍,又因其不隔、不界便能获得移步换景的乐趣,花墙和廊子不但没有破坏园林的自然之趣,反倒让这种自然之趣呈现得更深。
总结:为了追求自然之趣,设计者和匠师们在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上做足了功夫,聪明的你会发现,其实叶圣陶已经帮我们做了总结。
找出来,第2节的哪句话,可以概括3—6节的内容?明确: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四个讲究,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完成他们的一致追求,那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同时,作者还从几个小的方面来说:5、角落的构图:重在自然之“点缀”;6、门窗的图案:简朴而独具匠心——朴素自然;7、建筑的色彩:素淡。
写美、画美(四)、探究拓展:我们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文句初步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协调美、自然美。
大家在渔沟中学已经生活、学习一年半了,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如果让你来设计,你准备怎么做?尽情想象并设计你的美丽校园,可以从整体的布局、房屋的设计、颜色的搭配、花树的布置或雕塑造型等内容中选一个方面或多方面来表现。
学生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
指名展示写作内容(五)、总结全文:——围绕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从看美、寻美、析美、写美、绘美,几个方面来感受了美,希望大家今后都能用美丽的眼睛来欣赏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六)、作业布置:——导学案1、习题三、四题;2、熟读课文(七)板书设计:《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四个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整体特征花草树木的映衬——重画意近景远景的层次——景致深角落的图画美三个注意门窗的图案美细部着眼色彩的搭配美(一)、导入:有位朋友问我,在你去过的景点中,哪儿是你去过还想再去的?我好不犹豫的告诉他——苏州园林。
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去了还想去吗?请看视频。
看美1、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觉。
——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也可互相间轻轻讨论),观看后说说苏州园林在你看来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形容?美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苏州园林的图片,从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中让学生初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找美(二)、整体感知课文:美,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呢?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找出表现美的相关语句,作简单赏析。
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在文中划有关内容(3-9节开头几句),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与指导。
师生共同来赏美。
设计意图:阅读文本内容,熟悉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精读文本,了解苏州园林美的特征。
多媒体图片展示——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图片的欣赏进一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的具体表现:析美根据学生所找的情况有选择的来安排内容(三)、合作探究,找出表现美的相关语句,师生共同来赏美。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出示图片);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回廊。
为什么不讲究对称,并且还要极力避免?明确: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你见过哪些对称的建筑,它们给你的感觉是?明确:“图案美”虽然规范、整齐、华美,甚至可能雄伟、恢宏。
然而,中国士大夫们认为其缺乏自然之灵气与生机,便无画意、画趣,显得死板。
苏州园林主人追求的是自然之趣,在不对称中创造出自然美来,这也是苏州园林美的特色。
在此处,为了突出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上的不对称,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比较,将什么和什么作比较的?总结过渡:苏州园林在亭台轩榭的布局上追求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苏州园林仅仅在建筑物的布局上讲求自然之趣吗?2、假山池沼的配合,布局巧妙;假山的堆叠方法,就只这么两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