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拼搭
一年级上册4.2有趣的拼搭课件(22张PPT)
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搭积木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 用你们自己带的积木试着搭一搭, 看谁搭得又高又稳。
自主探索 1.用正方体拼一拼
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拼图的小能手, 下面我们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自主探索
(1)用2个相同的
拼一拼。
2个相同的正方体 能拼成什么呢?
拼一拼。
两个圆柱横着拼安稳吗?为什么?
圆柱的曲面容易滚动,不稳定, 但两个底面平平的,很稳定。
探究新知
下面要搭得稳一些。
刚才同学们搭得都很棒,现在请把下面 搭所的有时的候积要木注都意用什上么,?看谁搭球得要又放稳到最又上高面。。
探究新知
搭积木的心得
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可以 放在下面; 圆柱横放时容易滚动,应该竖放; 球容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
探究新知 你能数出这个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吗?
4个
巩固练习 哪些形状是用4个 拼成的?在( )里画“√” 。
√
√
课堂练习
数一数
( 5 )个正方体
课堂练习
用你手中的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 图案吧!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用立 体图形拼成的图案,这些图案搭得很漂 亮,很有创意,那你们想不想玩“搭一 搭”的游戏呢?课下同学之间可以一起 搭一搭,看谁搭得最稳固最探究新知
可以拼成6种不同的长方体。
用4个相同的
拼一拼。
探究新知
3.用圆柱拼一拼
刚才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 用拼出2个了圆许柱多拼不一同拼的。图形。最后,我们来看 看用圆柱能拼成什么图形。
探究新知 用2个相同的
拼一拼。
只能上下拼搭成规则的 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_《趣味拼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趣味拼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6-68页“搭一搭”。
课标要求及解读:1.课标要求: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课标解读:行为动词“能”“辨认”都是描述结果的行为动词。
“能”的同类词是“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景;“辨认”是指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是举例说明对象。
行为动词的核心概念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包括从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能准确辨认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分析:1.本知识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为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2.教材编排特点关于观察物体,教材的编写从二年级的观察单个实物,到四年级的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特点,并且除了观察对象更加抽象外,更重要的是要求观察能力从“直接观察”到“间接观察”的提升。
学生之前的观察基本都是以直接观察为主,重要的是感知,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空间经验,这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基础。
四年级编排的观察物体则属于间接观察,它要求的不只是直接面对具体实物,而是利用画面中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想象、推理对画面的观察位置和方向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
教学中应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摆一摆、搭一搭、你说我摆等环节,注重从学生的直观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推理,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形状: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2.培养幼儿对形状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游戏中启发幼儿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基本形状
2.应用方法构建图形
教学难点
1.图形的三维构建
2.图形样式的自由组合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通过大屏幕展示图形,由老师询问幼儿,问幼儿们所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是否知道名称和形状。
讲解(20分钟)
1.介绍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并用语言和手势让幼儿了解这些形状。
2.拼图:用大板块让幼儿们进行图形拼插。
在拼插中,让幼儿感知自己实际操作的图形是什么,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几何图形。
3.确认:确认幼儿们已熟悉理解基本几何图形,并对其产生兴趣和好奇。
拓展(25分钟)
1.游戏:给幼儿们发放大板块,让他们自由拼插,利用适当的提示帮助孩子们拼出有趣的模型。
2.制作:让孩子们依照游戏中的模型进行图形拼插,也可以参考新的模型进行个性化创作。
反思(10分钟)
1.教案内容是否符合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是否有趣培养幼儿自由创造能力?
2.教案使用过程中是否有不足?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
3.教署过程中哪些施教方法能够带给幼儿正面效应,哪些方法需要调整?
教学评测
1.游戏模式进行评测,再根据拼插成果评测。
教学扩展
1.教师可引导幼儿拼成各种日常生活物品,自由组合图形,创造更多趣味图案。
2.素材可适时扩展到三维拼搭,对于幼儿未来发展三维思维有促进作用。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的合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学生通过“滚一滚”、“堆一堆”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突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摸一摸”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应战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搭一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像力,又可以体会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教材最后安排了“数一数”活动。
[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出示小红花)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学生说,教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板书)[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性的活动“包装”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课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下面进一步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基础。
]二、组织活动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
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趣味拼搭》
《趣味拼搭》
2023-11-10
目录
• 拼搭入门 • 创意拼搭 • 故事拼搭 • 艺术拼搭 • 竞技拼搭 • 趣味拼搭实例分享
01
拼搭入门
认识拼搭
拼搭是什么
拼搭是一种通过组合、堆叠、连 接等手法,将各种不同形状和大 小的元素组成新的物体或图案的
创意过程。
拼搭的起源
拼搭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 用石头、木材、泥土等天然材料 进行建造和修复。现代的拼搭则 更加多样化,可以使用各种材料
总结词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搭任务,时间越短越好。
详细描述
速度拼搭通常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参赛者完成拼搭任务。时间通常是几十秒或几分钟,参赛者需要在规 定时间内尽快完成拼搭,并且确保作品的稳定性和正确性。速度拼搭比赛可以锻炼参赛者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快速 反应能力。
耐力拼搭
总结词
在长时间内持续完成拼搭任务,耐力越强越好。
现能力。
景观艺术拼搭
景观艺术拼搭是一种以模仿和表 现自然景观或城市风貌为目标的
拼搭方式。
在景观艺术拼搭中,积木的组合 需要考虑到景观的布局、色彩和 氛围等方面,以实现对于景观的
再现和表现。
景观艺术拼搭不仅能够培养儿童 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还能够 锻炼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规划能力
。
05
竞技拼搭
速度拼搭
抽象艺术拼搭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 调能力。
具象艺术拼搭
具象艺术拼搭是一种以模仿和表 现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拼搭方式。
在具象艺术拼搭中,积木的组合 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以 实现对于现实世界的再现和表现
。
具象艺术拼搭能够帮助儿童了解 和掌握空间、比例、色彩等艺术 元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2. 观察物体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下的变化;3. 学习利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拼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物体。
2. 如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模型等教具。
2. 学生准备:每组一套积木、模型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讨论如何将物体拼搭出来。
5. 展示成果:每组将拼搭好的物体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观察和拼搭的过程。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2. 主体部分: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观察物体、拼搭物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拼搭出所观察的物体。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和拼搭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物体,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物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趣味拼搭》PPT课件
本课小结:
1、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 不同的。 2、要观察好物体,需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 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观察。 3、观察几何形体,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 物体的形状。 4、看平面图形,能猜出、拼搭出立体图形。 5、看立体图形,能画出平面图形。
请大家闭上眼睛,思 考:这时,你知道盲 人怎样做才能真正知 道大象的样子吗?
1.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从哪面拍的?
前面
侧面
后面
2.右面的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鸟
小猫
3.看、想、画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看、想、画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看、想、画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G OO D
2.
应该怎么摆?
从前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小组活动
用同样的三个小方块进 行拼搭,有哪些搭法?从不 同的角度看还一样吗?
1. 我看到的:
我看到的:
我看到的:
2.
填一填:
下面的图形是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 正面 ) (后面
) ( 侧面 )
4.
我看到 :
我看到 :
我看到 :
3.
做一做:然后判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 形状一般不同。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 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课堂小结
1、要观察好物体,需从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综合观察。 2、观察物体要按一定的顺序。 3、观察物体,要学会从简单的开始。 4、认识物体,尽量多种感官并用。眼 看、耳听、手动等。
断:下面三图是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一、教学目标:1. 了解拼图的概念,增强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学会动手制作自己的拼图,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拼图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动手制作自己的拼图。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配合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完成任务。
2. 如何在制作拼图的过程中增强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
2. 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让学生认识拼图的概念,了解它的构成形式、用途及操作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4人组成。
(3)网上搜索一些拼图的图片,打印出来作为样板,供学生参考。
2. 制作拼图(1)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一张拼图,扫描到电脑中。
(2)通过计算机对图片如需加工处理(如调整大小、裁剪或调色等)。
(3)在卡片、纸板或纸张上绘制出拼图的轮廓线,并进行剪裁、涂色以及拼搭等相关工作。
(4)制作完成后,将拼图贴合在厚纸板上,防止变形或损坏。
3. 合作完成(1)让每个小组成员按照任务分配,完成自己拼图的制作。
(2)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拼图制作过程、经验和心得。
(3)鼓励每位小组的成员详细介绍自己拼图制作的思路和方法,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4)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一个集体拼图,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方式:1. 我交你动,以讲述和演示的方式响应学生的质疑,让其更好地了解拼图。
2. 个别指导,适当辅助学生完成拼图的制作,确保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技能。
3.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设计一份测试题,考查学生对拼图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针对学生的制图情况进行个别评价或小组评审,对每个学生的岗位分配和拼图效果进行评分。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拼图制作的经验和心得,建立“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理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名为《趣味拼搭》,旨在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拼音字母、数学等知识,同时培养其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准备趣味拼搭卡片:将卡片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一个图形,下部分为相应的字母和数字,卡片可以印刷或手动制作。
2.准备游戏道具:拼音字母、数字图案等游戏道具。
3.准备奖品:小礼品、奖状等。
三、活动流程1.活动介绍:首先,给孩子们讲解活动的内容和规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单人游戏:将卡片和游戏道具放在桌面上,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卡片的拼搭任务,要求他们在10分钟内完成指定数量的任务,完成后可以得到一点奖励。
3.小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人数不超过四人。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代表在限定时间内挑选自己组的拼搭任务,要求代表和组员们合作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4.组间PK:两组代表相互PK,争夺第一名。
获胜小组可以得到更丰厚的奖励。
5.集体评价: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对自己和队友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由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解和掌握数字和字母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学习兴趣的热爱。
五、教学方式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来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老师的引导和点评也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学生层次评价:通过孩子们完成的任务和表现,进行分级评价,奖励优秀者,并通过小组合作PK,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2.教育评价:通过小组合作PK和集体评价,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由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所以在选取游戏道具和卡片时需要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了解不同几何形状及概念;3.学会使用拼搭积木,锻炼创造力和想象力;4.巩固通过游戏学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课前准备1.拼搭积木模型;2.课件及PPT;3.教师包括副班主任在内共4人。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和幼儿对话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让幼儿自己观察所给积木,尝试拼搭,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组合出一个完整的形状。
第二步:展示1.将组合好的形状放在幼儿面前,再给出拆开后的积木;2.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其中的规律、极限以及变化;3.然后再带领幼儿进行分享、探究结论。
第三步:拼搭1.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比赛时间为30分钟;2.老师将出示三种难度的拼搭图,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选取一种进行拼搭。
第四步:展示1.让每个小组拼好后向全班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分和点评,并分享拼搭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2.教师收集各小组对于拼搭的经验和心得,用于下一步教学。
第五步:反思1.教师将让幼儿自己总结本次拼搭活动中体会到的创意、趣味、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感受。
2.结合幼儿的自我反思,教师向幼儿点明它们的长处,并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四、教学效果1.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2.幼儿了解了不同的几何形状及概念; 3.幼儿学会了使用拼搭积木,锻炼了创造力和想象力;4.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养成了团队合作的意识;5.幼儿在自主探究和分享中体会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五、总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自主探究,让子女们充分感受到了趣味拼搭中的创意、趣味、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感受。
同时,针对湖南省的幼儿教育要求,着重锻炼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改进优化,更好地配合幼儿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概念,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趣味拼搭》是一节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数学活动课。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将有机会通过拼搭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不同形状的积木的名称;•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总结出不同形状的规律;•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积木首先,教师将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其中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等。
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形状的特点,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步骤2:展示积木的组合方式接下来,教师将会展示积木的不同组合方式。
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拼搭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得到一些想法,然后想出自己的组合方式。
步骤3:引导学生拼搭积木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尝试拼搭积木。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拼搭积木的技巧,并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搭出属于自己的玩具。
步骤4:总结不同形状的规律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与学生们一起总结出不同形状的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将会加深对不同形状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表达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拼搭积木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并通过拼搭积木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玩具。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总结不同形状的规律,这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不同形状的特点。
此次教学活动的一个值得改善的方面是教师可能需要在讲解不同形状的积木性质时更加详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拼搭和总结规律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迷惑的情况。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锻炼宝宝的耐心和毅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锻炼宝宝的耐心和毅力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深知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计算,还包含着启发幼儿思考、观察、探究的智力游戏,其中趣味拼搭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具有操作性和感受性的体验。
在这种活动中,幼儿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任务执行力,还能够让自己的小手蜱窝发挥出自己的无尽创意,从而让自己更快乐地享受数学的乐趣。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活动,让幼儿们学会将相同的图形进行组合、拼搭,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使他们学会不急不躁、持之以恒。
二、活动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的拼搭积木(数量根据幼儿需求而定)。
2、准备足够数量的拼图卡片,卡片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字、字母、动物等。
3、为幼儿准备一份小礼物作为奖励,如小糖果或贴纸等。
三、活动步骤1、引入老师把一些基本形状的积木放在桌子上,向幼儿们介绍这些积木的名称和特点,同时要求幼儿们尝试将不同的积木组合起来,看看他们能够得到什么形状。
2、拼图将卡片放在桌子上,并告诉幼儿们这些卡片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拼图,每个卡片上的拼图都是由相同的积木组合而成的。
老师可以让每个幼儿依次选择一张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拼图要求拼搭,完成拼搭后可以让其他同学猜出积木的数量、形状和颜色。
这种交流不仅能够让幼儿们交流互动,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积木的特点,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好铺垫。
3、积木拼搭每个幼儿独自动手制作自己的小积木拼图。
孩子们可以用积木将卡片上的拼图再现出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设计组合。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会寻找并拼接每个积木块,不断尝试各种组合方式,直至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量身定制建筑结构或造型。
同时,老师有时候会制造一些玩笑,向孩子们提供拼成奇怪的构造物的积木块。
除了感性认知,无疑也让小朋友们陷入了分辨“对”与“错”的想象情境中,因此,通过这样的玩笑表现,进一步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应用逻辑思考的力量。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课件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趣味拼搭》。
详细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拼搭与组合、以及对称图形的探索。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培养幼儿运用图形进行拼搭、组合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形的拼搭与组合,对称图形的探索。
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拼搭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形卡片、七巧板、磁性拼搭玩具。
学具:每组一套图形卡片、七巧板、磁性拼搭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2)讲解图形的分类方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图形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图形卡片,让幼儿进行图形分类游戏。
(2)利用七巧板,让幼儿尝试拼搭出不同的图形。
4. 图形拼搭与组合(10分钟)(1)讲解图形拼搭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拼搭出的新图形。
(2)让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磁性拼搭玩具进行图形的拼搭与组合。
5. 对称图形的探索(5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让幼儿尝试用图形卡片拼出对称的图案。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拼搭》2. 内容:(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2)图形的拼搭与组合(3)对称图形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图形卡片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介绍给家长听。
2. 答案:根据幼儿拼搭出的图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拼搭与组合,以及对称图形的探索。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优质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趣味拼搭》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学习图形的拼搭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图形的拼搭和组合。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拼搭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拼搭板、各种平面图形模具。
学具:每组一套磁性拼搭板、各种平面图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将图形模具拼搭成不同的形状。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拼搭板,展示图形的拼搭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教师讲解图形拼搭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图形的拼搭。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复杂的图形,引导幼儿分析图形的组成部分,并尝试拆解。
(2)教师逐步讲解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复杂图形,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磁性拼搭板和图形模具,尝试完成指定形状的拼搭。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拼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拼搭成果,并分享拼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拼搭板上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并标注名称。
2.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模具,展示图形的拼搭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积木、纸片等),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拍照记录。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一、教案背景《趣味拼搭》是一节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科学活动课,旨在通过拼搭积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节课,幼儿将学会如何合理的组织积木,并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积木的种类和用途,培养他们对不同积木的观察力;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3.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启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内容1.积木种类和用途的介绍;2.观察不同积木的特点和形状;3.基础拼搭练习;4.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5.拼搭实验活动:探究重力、平衡和稳定性。
四、教学过程1. 积木种类和用途的介绍在课前准备阶段,老师将准备不同种类的积木,并向幼儿介绍每种积木的用途和特点。
通过向幼儿展示实物,并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
2. 观察不同积木的特点和形状让幼儿分组观察不同的积木,并讨论每种积木的特点和形状。
老师可以给予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描述。
3. 基础拼搭练习让幼儿进行基础的拼搭练习,通过组合积木制作简单的形状。
鼓励幼儿互相分享拼搭的过程和成果,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 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给予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进行拼搭。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拼搭的主题或示范作品,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5. 拼搭实验活动:探究重力、平衡和稳定性引导幼儿进行一些有趣的拼搭实验活动,通过改变积木的组合方式,让幼儿观察和探究重力、平衡和稳定性对拼搭作品的影响。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描述积木特点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2.评估幼儿的拼搭成果,包括数量、形状和稳定性等方面;3.观察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4.观察幼儿在拼搭实验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延伸活动1.家庭拓展: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拼搭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课堂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拼搭成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拼搭比赛:组织一场拼搭比赛,让幼儿通过比赛锻炼自己的拼搭能力,并在比赛中体验合作和竞争的乐趣。
幼儿园乐高玩具教案:趣味拼搭与思维拓展
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乐高玩具教案:趣味拼搭与思维拓展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常常会遇到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
乐高玩具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教具,其趣味拼搭和思维拓展的特点深受教师和家长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幼儿园乐高玩具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趣味拼搭和思维拓展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趣味拼搭的教学方法1. 利用乐高玩具进行主题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主题组织乐高玩具的教学活动,比如动物、建筑、交通工具等。
通过这些主题的引导,幼儿可以在拼搭的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这些主题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开展团队合作的拼搭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团队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的乐高玩具拼搭游戏,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协作和沟通。
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拓展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思维拓展的教学方法1. 提供开放性的拼搭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拼搭任务,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让他们使用乐高玩具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幻想城堡或未来交通工具等,这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拼搭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引导幼儿进行创新设计除了搭建任务,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创新设计的活动,让他们在乐高玩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
比如让幼儿设计并制作一个可以移动的车辆,或者一个可以变形的动物等,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通过趣味拼搭和思维拓展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可以享受到玩乐高玩具的快乐,同时也在玩乐的过程中得到了知识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乐高玩具,通过它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快乐的玩乐中茁壮成长。
,在幼儿园教育中,乐高玩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趣味拼搭》1. 教学目标
1.了解拼搭的基本概念。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拼搭的过程探究物体形状特征。
4.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
1.拼搭的基本概念
2.物体特征的探究
3.可编程机器人的使用
3. 教学重点
1.拼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探究物体形状特征
4.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提高学生对物体形状特征和空间认知的理解和把握5. 教学准备
1.课件
2.拼搭材料
3.可编程机器人
6. 教学过程
第一节拼搭的基本概念
1.介绍拼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分发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拼搭形状和特性
第二节物体特征的探究
1.老师介绍不同物体的特征,并且进行讲解
2.分发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发现物体的特性
3.学生进行介绍和交流
第三节可编程机器人的使用
1.老师介绍可编程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分发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学生进行操作,并进行交流和探讨
7.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和实践,学生们对拼搭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萌生了兴趣。
通过对物体形状特征的探究和可编程机器人的使用,学生们对物体的外形和空间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课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效果,老师今后
会在讲解和实践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互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物的基本部分:墙、屋顶、窗户、门、梯子等;2.能够用齿轮、桥梁、轮胎等齿轮组件搭建简单机器;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材准备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构造玩具;2.齿轮组件、汽车轮胎等机器组件;3.同样数量的小池或者篮子。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拿出几个不同图案的积木示范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自己找到相同颜色和图案的作为自己的队友,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第二步:知识讲解1.解释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墙、屋顶、窗户、门、梯子等。
2.解释齿轮组件的作用和分类,如传动齿轮、滚动齿轮、斜齿轮和细齿轮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1.分组,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队友和颜色找到自己的小池或者篮子,将积木按照自己的喜好拼搭起来,创造自己的建筑物。
2.孩子们还可以将齿轮组件、汽车轮胎等机器组件配合积木,搭建一个小小的机器人或者小车。
第四步:体验分享1.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演讲时可以介绍用到的齿轮组件和建筑物部分,以及自己的创意和故事。
2.在分享的同时,老师让其他孩子们提问和反馈,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教学反思教学优点1.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了解了彼此的不同;2.通过亲手操作积木和机器组件,孩子们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分组协作模式让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交流能力。
教学不足1.部分孩子对建筑物的概念不够清晰,可能会难以理解和创造;2.部分孩子在组合和拼搭时难以克服自己的想法和固定思维。
教学改进1.加强阶段性评估,及时跟进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2.在教学中加入可以引导孩子们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音乐或游戏环节,以便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结束语在趣味拼搭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学反思,我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孩子们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更需要我们从心灵上的引导和支持。
大班科学《趣味拼搭》教案
大班科学《趣味拼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积木拼搭的基本技能。
2.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发现其中的物理定律、机械原理等科学知识。
3.学生能够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会学生使用积木拼搭的基本技巧。
2.着重讲解拼搭中体现的物理原理和机械原理等科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
1.积木拼搭工具。
2.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讲解PPT。
3.课堂锻炼要求计时器。
四、教学情境
时间:40分钟
地点:教室
人数:30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介绍积木拼搭,它们的种类、用途和拼搭的基本技巧。
2. 讲解积木拼搭的原理(10分钟)
老师讲解积木拼搭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和机械原理等科学知识,如重力、力矩、平衡等,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积木拼搭练习,计时器计时,看哪一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求的拼搭模型,通过合作合理规划,共同完成任务。
4. 展示和总结(5分钟)
各组负责人依次讲解自己的拼搭模型,说明拼搭过程中使用的科学原理。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
六、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拼搭中的表现和听取学生自己的总结反思,老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七、教学后记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木拼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一个模型的拼装过程,而更多地探究出其中存在的物理和力学原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