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过关练习(无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过关检测+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过关检测+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过关检测+答案《桃花源记》期中过关练习一、选择题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一项()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答案:D分析:“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的路”;“志”是“做标记”。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便舍船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此中人语云yǔ答案:B分析:A项“舍”前边应读三声,后边应读四声;C、“要”后边应读一声;D语,后边应读四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答案:D分析:D项应为:后遂/无问津者。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答案:B分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翻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知识训练]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往()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古义:今义:..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②俨然..: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 2 3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对比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拓展训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桃花源记》含答案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桃花源记》含答案

1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9·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9·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9·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过关检测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过关检测练习及答案

9.桃花源记(一)课文字词详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①为业。

②缘溪③行,忘路之④远近。

⑤忽逢桃花林,①为业:作为生计。

为,作为。

②缘:沿着,顺着。

③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④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

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②杂树,③芳草④鲜美,⑤落英⑥缤纷。

渔人⑦甚①夹(jiā):沿,靠。

②杂:别的。

③芳:指花。

④鲜美:新鲜美好。

⑤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⑥缤纷:繁多的样子。

⑦甚:很,非常。

①异之,复②前行,欲③穷其林。

①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②前:向前。

③穷:尽。

①林尽水源,便②得一山,山有小口,③仿佛④若有光。

便⑤舍船,从口入。

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到了尽头。

源,源头。

②得:看到。

③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④若:好像。

⑤舍(shě):离开。

①初极狭,②才③通人。

复行数十步,④豁然开朗。

土地平⑤旷,屋⑥舍①初:开始。

②才:仅仅、只。

③通:通过。

④豁(huò)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豁然,开阔敞亮。

开朗,开阔明亮。

⑤旷:宽阔。

⑥舍(shè):房屋。

①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②属。

③阡陌交通,①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②属:类。

③阡(qiān)陌(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①相闻。

②其中往来③种作,男女衣④着,⑤悉如外人。

①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②其中:那里面。

③种(zhòng)作:耕种劳作。

④着(zhuó):穿着。

⑤悉:全,都。

①黄发垂髫,②并③怡然④自乐。

①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②并:一起。

③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④自乐:自得其乐。

见渔人,①乃②大惊,问所③从来。

④具答之。

便⑤要还家,⑥设酒杀鸡①乃:于是,就。

②大:很,非常。

③从来:从……地方来。

④具:详细。

⑤要(yāo):同“邀”,邀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便舍船屋舍俨然D.不复出焉不复得路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寻病终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按要求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②欲穷其林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⑤此中人语云⑥便扶向路⑦欣然规往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今义:。

②咸来问讯古义:;今义:。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今义:。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今义:。

⑤说如此古义:;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第9课《桃花源记》过关练习(含答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桃花源记》过关练习(含答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部编版语文八下《桃花源记》过关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的作者_________,又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 (朝代)著名诗人。

二、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_2.落英..缤纷落英:_____________3.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__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_5.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6.具.答之具:_____________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___________8.便扶向..路扶: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9.及.郡下,诣.太守及:_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10.处处志.之志:_____________11.寻向所志..所志:_____________ 志: _____________1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13.未果..,寻病终未果: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14.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______15.豁然开朗....豁然:__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__16.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_____17.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_____18.黄发垂髫....黄发: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四、重点字词归纳:1.寻: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②寻.病终_____________2.舍:①便舍.船_____________②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3.志:①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②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4.之:①忘路之.远近_____________②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③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④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5.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_____________②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6.向: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②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7.穷:①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②穷.冬烈风_____________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8.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②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③属.(zhǔ)引凄异_____________④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9.其:①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②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1.率妻子..。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过关(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过关(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过关(有答案)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桃花源记》___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2.从环境角度描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山崩谷成,惟余一湖;其水清则无鱼,其山秀则无樵。

3.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人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4.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人民性甚温,素无争竞之心。

5.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他们不愿离开这个安宁美好的地方。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他们害怕外面的世界会破坏他们的生活。

二、《小石潭记》___1.描述水声的句子:潺潺声入耳,清溪水徜徉。

2.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溪水清则无鱼,山木秀则无柴。

3.描述潭中游鱼的句子:游鱼自在,乐而忘返。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溪曲蛇行,远近相望。

5.___面对美景的感受: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6.描述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游弋的句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统摄全诗的句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___如满月,___减清辉。

4.描述男子的句子:男儿有志,___坐,___可教。

5.描述相思之情的句子: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四、《蒹葭》1.描述美女的句子:秋水伊人,寂寞清照。

2.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描述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的句子:道途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4.描述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句子: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唯系数峰前。

5.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五、《式微》1.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的句子:夜行黄沙道中,少室山房月明。

2.删除此段。

六、《子衿》1.描述恋人衣饰的句子:子衿疏而不漏,下摄心底。

2.描述内心独自的句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___深树鸣。

3.强调追求之路的艰辛的句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答题时间:30分钟)1. 《桃花源记》选自____,原是____中的____。

作者是____朝的____。

是著名的____。

2.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写这一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能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位置的语句是:3.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4.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5. 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6.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7. “豁然开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在使用这个成语,除了原来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_____________。

8. 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9. “便要还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本段中与“要”字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10.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11. 桃源人为何“不复出”?12.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14.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为愿离开?15. 第3段中可以用来证实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语句是哪些?文中除反映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外,还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和怎样的待人之道?16.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或问: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17. 写高尚人士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有什么作用?18.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1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为何写它?20.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字,又名潜,世称。

浔阳柴桑人。

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答案】陶渊明集陶渊明元亮靖节先生东晋【解析】学生应该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常识,对其身世及写作特点的了解,有利于理解作品,也能感受其情怀,对提高文学素养大有帮助。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huò()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诣太守()【答案】豁yǎn qiānmò tiáo yāo yì【解析】要准确掌握重要词语的书写及读音,尤其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3.下列各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中无/杂树,芳草/鲜美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4.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寻向所志,遂迷。

【答案】 C【解析】“要”同“邀”,邀请。

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A.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B.仿佛..若有光:古义:。

今义:。

C.率妻子..邑人:古义:。

今义:。

D.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今义:。

【答案】A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B.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C.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D.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解析】要善于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用法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B.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C.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中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欧阳修C. 王之涣D. 杜甫2.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A. 一个美丽的花园B. 一个神秘的山洞C. 一个幽静的村庄D. 一个陌生的城市3. 故事中的人物对桃花源的印象是什么?A. 他们觉得非常宜居B. 他们对这个地方并不感兴趣C. 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很冷清D. 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太美了4.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选择留在桃花源不回去?A. 桃花源的生活条件更好B. 他们觉得桃花源是一片净土C. 他们觉得回去会受到惩罚D. 他们觉得桃花源比现实更真实5. 故事的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A. 人们都对桃花源怀有向往之情B. 故事中的人物最终选择了离开桃花源C. 故事中的人物在桃花源生活得很快乐D. 故事中的人物后来后悔了留在桃花源的决定二、填空题1. 故事中的桃花源里有__________。

2. 故事中的人物以什么方式发现了桃花源?他们是怎么进入的?3.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觉得桃花源像“上古人间”?4. 故事中的人物发现桃花源已经有多久了?5. 故事中的人物在桃花源的生活是怎样的?三、简答题1. 描述一下故事中的桃花源的自然景观。

2. 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桃花源的动植物的?3.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觉得桃花源是个人间仙境?4. 桃花源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四、写作题请你以《桃花源记》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故事,内容可以是你自己的灵感,也可以是故事的延续。

【题目】桃花源记【正文】拾仙山上,有一群和蔼可亲的仙人,他们日日修炼,过着宁静而安乐的生活。

他们从不问世事纷扰,只有在广漠的云彩间才能找到出口,而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桃花源。

桃花源,处处可见如画般的桃花,天地间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水边的青苔上,孔明灯似地飘荡着火红的蜻蜓,蜜蜂也忙碌地在花蕊间舞蹈,仿佛世界上只剩下它们。

河中的鱼儿穿梭其中,无忧地游弋,争先恐后地接近渔夫手中的食物。

《桃花源记》过关测试练习

《桃花源记》过关测试练习

《桃花源记》过关测试练习姓名:班级:编号成绩: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豁.然(huò)俨.然(yǎn)垂髫.(tiáo)阡.陌(qiān)诣.太守(yì)刘子骥.(jì)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6分)缘.溪行(沿着)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才.通人(仅,刚刚)俨然..:整齐的样子桑竹之属.(类)未果.(实现)悉.如外人(全、都)便要.还家(通“邀”,邀请)此中人语.云(告诉)咸.来问讯(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辞去.(离开)具答之(详细)欣然规.往(计划)处处志.之(做标记)诣.太守(到)未果,寻.病终(不久)说如此..(像这样)无问津.者(渡口)皆叹惋..(感叹、惋惜)便扶.向路(沿、顺着)林尽.水源(尽头)寻向.所志(从前的、旧的)乃.大惊(竟然)芳草鲜美..(鲜艳美丽)欲穷.其林(穷尽)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既.出,得其船(已经)阡陌..交通(田间小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4分)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⑷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⑸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B.黄发..垂髫(黄发:指小孩)C.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指父母)D.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心乐之.B.其.中往来种作不独子其.子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D.货恶其弃于.地也骈死于.槽枥之间3.理解文义,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乙】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他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1.B 2.D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示例一: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桃花源记》 测试题+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 测试题+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过关检测题(100分)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1分)(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每空2分,40分)(1)阡陌交通()(2)妻子邑人()(3)无论魏晋()(4)来此绝境()(5)黄发垂髫()(6)欣然规往()(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皆叹惋()(10)芳草鲜美()(11)缘溪行()(12)渔人甚异之()(13)见渔人,乃大惊()(14)乃不知有汉()(15)武陵人捕鱼为业()(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复前行()(1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9)其中往来种作()(20)便要还家()三、句子翻译(每句4分,共20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四、阅读理解(共19分)【甲】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训练(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训练(附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强化训练一、背诵默写1.本文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一句紧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采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堪称诗意写景的佳句。

2.《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本文中,体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这一儒家思想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4.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5.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这篇初二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是由店铺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非常诧异。

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

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桃花源记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桃花源记练习

桃花源记练习一、积累运用(共10题;共93分)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屋舍________ 俨然________ 怡然________qiān________陌垂髫________ 邑人________诣太守________ 问津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缘溪行缘:________(2)落英缤纷缤纷:________(3)豁然开朗开朗:________(4)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5)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6)并怡然自乐怡然:________(7)具答之具:________(8)咸来问讯讯:________(9)皆叹惋叹惋:________(10)便扶向路扶:________(11)欣然规往规: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________4.请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今义: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今义:运输事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今义: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今义:无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5.指出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

(1)渔人甚异之异:________(2)复前行前:________(3)欲穷其林穷:________(4)处处志之志:________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 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 便舍船屋舍俨然D. 不复出焉不复得路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桃花源记》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陶渊明,名,字,诗人,世称,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的小序。

二、词语解释:1.为.业为:2.缘.溪行.缘:行:3.远近:4.忽逢.逢:5.夹岸:6.数.百步:7.中无杂.树:8.芳草鲜美..芳:鲜美:9.落英缤纷... 落英:. 缤纷:10.甚异..之甚:异11.复前..行复:前:名12.欲穷..其林欲:穷:13.林尽.水源尽:14.便得..一山便:得:15.仿佛若...有光仿佛:若:16.便舍.船17.初极.(狭)极.(狭):18.才.通人才:19.复行.数十步行:20.豁然.开朗然豁然:开朗:21.土地平旷..:平坦。

旷:开阔;宽阔。

22.屋舍俨然..屋舍:俨然:23.桑竹之属..之:属:24.阡陌交通阡陌交通25.鸡犬相闻相闻:26.衣着:27.悉.如外人悉:外人:28.黄发垂髫..黄发垂髫26.并.怡然自乐并:怡然:30.乃.大惊乃:大:31.问所从来:32.具.答之.具:之:33.便要.还家:34.咸.来问讯咸.:问讯:35.自云.先世云:先世:36.妻子:37.邑人:38.绝境:39.不复.出焉.复:焉:40.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41.问今.是何世今:42.乃.不知有汉:43.无论:44.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具言:所闻:45.皆.叹惋皆:叹惋:46.余.人:47.延至延48.辞去..辞:去:49.语.云:50.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道:51.既.出:52.便扶向..路扶:向:53.处处志.之志:54.及.郡下及:55.诣.太守诣56.说如此:57.即遣..人随其往即:遣:58.寻向.所志寻向志59.遂.迷:60.不复得..路:得:61.高尚士也.高尚:士:62.欣然规.往:规:63.未果..:没有。

果:64.寻.病终.寻:终:65.问津.:津:三、句子翻译: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关雎》《蒹葭》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关雎》《蒹葭》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陶渊明一、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莹元亮,号,时期人,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芳草储天<)(2)屋舍俨俗()(3)阡阳()(4)肝陌穹厕()(5春如外人()(6)便琴还家()(7无诊魏晋()(8)此中人语.云()(9)便状向路()(10)便扶凰路,处处志之。

()⑴)闻之,欣然规.往。

()(12)寸病终()三、选择3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顼是(2分)()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C.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口技》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竞,竞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黄发垂皆,并怡然自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便舍船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D.①设酒杀遮作食②食之不能用其材8.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源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用现代汉沿翻洋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过关练习
文段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
1.为业:
2.缘:
3.之远近:
4.逢:
5.杂树:
6.鲜美:
7.落英:8.缤纷:9.甚:
10.异:11.甚异之:12.穷:
二、翻译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三、根据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3.第一段为什么要花不少笔墨写桃花林?
文段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
1.林尽水源:
2.仿佛:
3.舍船:
4.才通人:
5.豁然:
6.平旷:
7.俨然:
8.良田:
9.属:10.阡陌:11.相闻:
12.悉:13.外人:14.黄发:
15.垂髫:16.怡然:17.交通:
二、翻译句子
1.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根据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山有小口”.“才通人”说明了什么?
2.文中描写桃源人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3.这一段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桃花源?
4.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幸福.安居乐业的情景是:
5.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文段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
1.乃大惊:
2.具答之:
3.便要还家:
4.设酒:
5.咸:
6.问讯:
7.妻子:8.绝境:9.间隔:10.乃不知:11.无论:12.具言:13.叹惋:14.延:15.停数日:16.辞去:17.人语云:18.不足:
二、翻译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根据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说明了什么?
2.桃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3.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桃源人“皆叹惋”,他们叹惋些什么?
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文段四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
1.既出:
2.便扶:
3.向路:
4.志之:
5.及郡下:
6.诣太守:
7.如此:8.遣人:9.所志:
10.遂迷:11.闻之:12.规往:
13.寻病终:14.后遂:15.问津:
二、翻译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文中有两处点明桃花源是虚构的,这两处是什么?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在本文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对这种理想社会,你是怎样评价的?
3.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找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