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热带小屋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英国一阿基格拉姆的一系列城市畅想为代表,高技派的实践在二战后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 因为18、19世纪工程技术领先的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英国人把建筑当做技术的职业 传统。
曾经以巴黎蓬皮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名声远扬的罗杰斯,在 80年代以后的众多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对新技术运用于建筑设 计的探索热情。位于伦敦的劳伊德大厦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 的代表作。罗杰斯在欧洲人权法庭和4频道电视台总部中延续 了劳伊德大楼对高技术的表现。从罗杰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这样几个明显的倾向:罗杰斯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 在建筑的外面,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同时交通体 和服务设施在室外也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牛津滑冰馆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的英国馆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012年伦敦奥运 会自行车馆建筑 设计
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以其出色的帐篷结构 设计获得声誉。8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帐篷 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苏拉姆伯格 研究中心、芒得看台和巴塞尔顿市政广场的 围和。
苏拉姆伯格研究 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劳伊德大厦
罗杰斯常常允许建筑在剖面或平面上可以有所变动或 延展。罗杰斯在作品中还频繁地使用张力结构,在细节 处理上大量采用铆接的方式。此外,罗杰斯在作品中依 靠智能化技术,但没有完全依赖复杂的设备与先进科技, 即采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也采用了来自其他领 域的科技成果。
现代主义之后的之后——当代建筑现象的解析
会思 潮又 是一 种社 会 意识 现象 。普列 汉 诺 夫 在 《 论
一
元 论 历 史 观 之 发 展 》中 正 式 将 社 会 意 识 区 分 为
“ 社会 心理 ” 与“ 思想体系” 两 种 基 本 形 式 。但 后 来 很多 学者 把社 会思 潮看 做是 有别 于社 会心理 与 思想 体系 的社 会意 识 。它 本 身 具有 相对 独 立 性 , 有 着 比 社会 心理 较多 的理 论意识 和 比思想 体 系较 多 的 日常 意识 。从 这个 意义 上 说 , 社 会 思 潮 是介 乎 普 通 意 识 与理论 意 识之 间 的 一种 中介 意 识 层 次 。 同时 , 社 会 思潮亦 可 看做是 社会 心 理和社 会 意识形 态 的综合 表
要求 , 得 到广 泛传 播 并 对 社会 生 活产 生 一 定 影 响 和
作 用 的思想倾 向 、 思想 潮 流 。 其核 心 体 现 着 一 定 阶 级、 阶层 的价 值取 向和价值 观念 。
史 条件 的变 化而 演 化 , 同 时也 受 文 化 环 境 和 一 定 时 代人 们 思想 觉悟 和 思想 水 平 的制 约 。 另一 方 面 , 社
筑界 , 可 以发 现建 筑形 式 日新 月异 , 但建 筑 思潮 与理 论 却 整体 沉寂 了。本 文试 图通 过梳 理 现代建 筑 思潮 的发展 根 源 以及 当前 建 筑 现 象 , 来 阐述 目前 建 筑 思 潮 整体 缺 失 的 内在 原 因 。
首先 , 我 们 需 要 界 定 一 下 思 潮 的概 念 , 顾 名 思
摘
要: 现 代 建 筑 经 过 百 年 的发 展 , 大致 经 历 了 三 个发 展 阶段 , 即设计与思潮 百花齐放 的阶段 、 建筑 思潮一 枝独秀 的阶段 , 以
新地域主义
新地域主义建筑
中国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中国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建筑大师——贝聿 铭 一、苏州博物馆
在整体布局上,新 馆巧妙地借助水面, 与紧邻的拙政园、忠 王府融会贯通,成为 其建筑风格的延伸。
中国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设计特色
博物馆新馆的设 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 建筑风格,把博物馆 置于院落之间,使建 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 协调。
莫奈奥将马德里的乡土传统与30年代米兰建筑师的“新纪 念性”结合起来,同时巧妙的吸取了芬兰建筑大师A.阿尔 托的化整为零的拼贴式形态创作法,获得了一种创造性的 综合。 银行建筑采用了很清晰的几何构图,但为适应场地,一边 是锐角形体一边是圆形体量。形式的综合使建筑在几何性 与精密性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与开放性的性格,建筑既结合 了特定的环境,有超越了以往熟悉的地方模式。
发达国家的新地域主义建筑
2、国家罗马艺术博 物馆
建筑师:J.R.莫奈奥 特点:地方与历史元 素的使用 :室内连 贯的展览空间由一系 列大券门的墙体组织。
博物馆建在梅里达城的古罗马时期遗址上,要收藏两万多件西班牙 在古罗马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物。新建的博物馆与原有的遗址建筑形成 两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叠置的空间系统,这种叠置关系不仅形成了动人的、 呈现历史的场景特征,而且也诱发了关于如何延续当今都市生活与社区 感的思考。
平面将九块方格中的一块 游离了这整个图形,使其 正好星城博物馆宽敞的入 口。
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二、圣雄甘地纪念馆
1、继续发扬甘地对印度 传统艺术以及传统建筑的 影响;
2、采用封闭空间、有屋 盖而无墙体为何的开敞空 间和露天庭院三种空间形 态进行组合;
3、融入乡土建筑元素: 瓦屋顶、砖墙、石头地板 和木制的门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圣伊纳爵小教堂
被称为是一首光的赞美诗
霍尔设计了 引入不同光质 的屋顶采光口,教堂内部 空间就像一个光的容器, 将各个方向多样离奇的光 接纳进来,霍尔称它就像 在耶稣会的圣仪中那样, 没有一套单一的既定之法 但在这里,差异的光又被 空间离奇的整合。
日本福冈公寓
福冈公寓总平图 剖面图
这是霍尔又一个代表作,公寓有28套房,他的设计 方法是增减建筑的构筑部件,打破仅在同一层的空 间组织,将各套房以部分相互扣接的方式连在一起, 形成多样的空间组合以及各套公寓都不相同的空间 意趣。使墙壁可以根据家庭结构的变换进行增减调 节。
1 迈耶 史密斯住宅
建筑特点: 住宅通体洁白,有明显得几何 体构成。 建筑分析: 入口从浓密的树林和岩石中进 入,主立面直接面向沙滩与大 海。入口切入住宅实体部分, 与住宅内部的水平走廊相连, 水平走廊又在每个层面连接了 两个成对角布局的楼梯,交通流 线就这样将住宅私密与公共两部 分有机结合。
封闭的私密空间分三层, 而向沙滩与大海敞开的
家庭空间上空贯穿3层,
家庭成员交通空间的频
繁使用将两部分之间的
层次感与通畅感相互强
化
史密斯住宅表达了迈耶
住宅设计概念的形成
1 理想 抽象 2 现 解析 抽象的概念是空间分层 的线性系统与之平行或交叉的交通流线的确定,同时,抽象 概念又将与它对现实问题所 做出的回应相互作用
2 迈耶 海尔艺术博物馆
分,中间是一个开放 的天井,天井中,楼 梯与天桥将两边空间 相连,住宅所有的窗
户全部朝向这个天井,建筑就这样将光、风和雨等自然感觉 引入了生活
光的教堂
光的教堂 位于大阪市的光的教堂建在一个幽 静的住宅区内,其布局由原来木构 建筑形式以及阳光之间的关系决定 教堂形式比较单纯,长方形空间被 一堵墙以15度的夹角插入其内。这 堵墙比建筑低18cm,人们穿过墙上 一个宽1·6m,高5m开口处,沿着对角线走进教堂。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战后曾今引领了很长一时期的建筑的设计,这种思潮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必将有其适合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合理性也有者其必然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相继而来城市问题,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共同引发了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进步的概念,文化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问题等人类中的问题的重新认识,在此同时西方的现代化力量也削弱了众多国家、地域、种族间的差异性,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对科学和理性的一味推崇也造成了对人性自然和个性的忽视。
当这种种的不足或者弊端日益呈现的时候,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一些批判现代主义的声音在20世纪50、60年代推动建筑发展的部分建筑师中已经出现。
50年代末期,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中分离出来的第十次小组已经十分尖锐地揭示了功能城市规划思想的不足。
代表人物是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以一种更接近现象学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房屋、街道、区域和城市的概念,以之与功能城市的功能分区概念相对抗。
在20世纪60年代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理论著作开始了对现代建筑的公开严肃的反击,第一步是美国的城市理论家J-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在书中他对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功能城市的规划思想公开挑。
战她指出,被现代建筑师忽视的那些隐藏在街道中的秩序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都市生活,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模式,有人际关系的网络,对于这些城市现从价值的保持才是规划中极为关键的。
1966年美国建筑师R-文图里所著作的《城市建筑》,在书中批判了现代建筑的技术理性排斥了建筑所应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倡要向历史吸取经验。
像这样的对现代建筑进行反省批判的著作还有如埃及建筑师H-发赛发表的《为了穷苦者的建筑》、建筑理论家柯林-罗的著作《屏贴城市》等。
在现代主义之后建筑的设计思潮可谓活跃,大体有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的新发展、新现代、简约的设计倾向这几种建筑的思潮。
后现代主义
结语
• 后现代建筑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建筑设计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是
在现代建筑设计上做一些表面文章,或者是为现代建筑设计做一
些修饰工作。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立在民主主义思想和工业化大生 产及满足广大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顺
应了时代的潮流。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大前提下,当代设计的主流
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特点
• 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 主流设计。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 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 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 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 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 西班牙的博菲尔
罗伯特· 文丘里(ROBERT VENTURI)
• 简介
• 伯特·文丘里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1925年,他出 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 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获硕士学位,并赢得了美国 建筑研究院的奖罗学金。50年代后期,他创办了 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名成功的建筑师,
他写了相当多的著作,并将建筑学中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深刻的描绘了出来。自他从拉斯维加斯学习回来以后,其创新 思维影响了许多人,同时他还将其创造性的设计理念扩展到茶壶、咖
啡壶、盘盏以及烛台等。
• 文丘里早期的工作受到路易· 艾瑟铎· 康和艾罗· 萨里南的影响,同
时也受到米开朗基罗、帕拉第奥、勒· 科布西耶和阿尔瓦· 阿尔托 很大的影响。他说道:“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 阿尔托的作品对
当代建筑思潮
当代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实质,是以建筑语汇表述工业化的价值取向。
早期工业社会价值取向被现代主义的先知者们转译成了种种颇具煽动性的建筑理念。
譬如,“装饰即罪恶”,现代主义者都明确地接受这一观念,反装饰也成为近乎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又如,“形式追随功能”,建筑设计由此转变成了以功能为中心;又如,“砖就应表现为砖”,此观念强调,建筑的意义可通过构造自然地形成;再如,“住宅就是居住的机器”,表达了工业社会的审美情趣。
为利润而存在的机器,完全排斥与功能无关的装饰。
于是,它们光秃甚至狰狞的模样成了美的象征,也成了理性和科学的象征。
现代主义的这些观念表明,建筑的意义不是通过形式设立的,而是通过构造和功能的完成而自然形成的。
而且,构造和功能本身具有形式能力,意义即在其中。
在激进理念的引领下,现代主义建筑师竭尽所能地剥落建筑的古典装饰表皮,刻意淡化建筑表皮的存在,以消除表皮对功能传达意义的干扰。
表皮因此变得光秃粗糙,其色彩也因此减化为以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
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作品是极端的例子。
于是,机器般裸露成为符合历史逻辑的抉择。
面对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的先知先行者文丘里认为,装饰主义应该成为建筑的重要原则;建筑不应该再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反装饰主义的垄断方式;这些风格的建筑是单一、冷漠、缺乏时代感,甚至是丑陋、平庸的。
文丘里运用古典装饰风格改造了当时的现代主义。
他所设计的建筑大部分具有古典建筑的符号和结构特征,特别是在建筑立面上使用大量的高低浮雕作装饰,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古典气息。
后现代主义重视建筑表皮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建筑风格是传达意义的关键,但是,意义必须通过刻意设计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对于后现代主义如何传达意义和建筑精神,斯特林提出,在立面上以装饰的方式来表达意义,传达出以历史主义来改造现代主义的目的。
因此,这一方法本质上是立面装饰主义。
依照帕菲罗斯的说法,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张表现精神的“装饰皮”。
外国建筑史——07第六章
3、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是博塔实践生涯中的又一重头戏。他把这座艺术殿堂提升到了今天的 城市大教堂的地位。
四、昂格尔斯 德国 五、克里尔兄弟 卢森堡
一、罗西 1、圣卡塔多公墓 2、格拉拉公寓 3、水上剧场 4、博尼芳丹博物馆
1、圣· 卡塔多公墓
整个墓地被围入一个正方形场 地,场地内又有一个正方形院 落。中央轴线上依次是公共墓 冢、墓室和灵堂。灵堂是一个 巨大立方体结构,形式被抽象 为普遍适宜的住宅概念。公共 墓冢的圆锥结构象一个大烟囱 墓室是以等边三角形层层排列 的。整个构图就像一个脱离了 生命和肉体的躯干,一副死亡 者的骨架。
罗西将来自当地公共建筑、教会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意象融为一体,高耸 的砖塔可联想到厂房或传统街道,形成博物馆中心的是那个外包锌板的 穹顶塔楼,似乎暗示着洗礼堂或钟楼的意象。
二、格拉希 是这场运动中颇有建树的人物,他的著作 《建筑的逻辑结构》是倡导新理性主义思想 的又一力作。
三、M.博塔 瑞士 提契诺学派 1、圣· 维塔莱河旁的住宅 2、卢加诺的戈塔尔多银行 3、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提出后现 代主义的理论原则,而在《向拉斯维加 斯学习》一文中进一步强调了后现代主 义戏謔的成分和对于美国通俗文化的新 态度。 (2)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斯特恩,从理论 上把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加以整理,分 门别类,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3)美国作家和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继 续斯特恩的理论总结工作,他在短短的 几年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2、实践上 1969年文丘里利用历史建筑符号,戏謔 的方式设计和建造了在宾夕法尼亚的胡 桃山的“文丘里住宅”,是具有完整后 现代主义特征的最早建筑。 1947年,菲利普•约翰逊在纽约设计和完 成了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大楼,采用了 石头幕墙,顶部三角形山墙,入口古典 拱券。是后现代主义的里程碑建筑。
1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任务一 后现代主义
1978年,曾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倡导者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菲利普·约 翰逊设计并建造了纽约电话电报大楼,彻底颠覆了人们所熟悉的摩天楼形式。
纽约电话电报大楼
菲利普·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关注古典主义建筑, 主张联系历史和结合地方文化进行设计。他的设计常常具有很强的抽象 性和审美性,并且总是离奇地改变自己的风格,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纽 约电话电报大楼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的繁华大道上,约翰逊把这座大 厦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表层由大面积花岗岩覆盖,纵向按照古 典方式分为三段;采用带有贴石柱廊和拱门结构的文艺复兴式临街正门; 芝加哥学派的标准层、垂直墩与玻璃相间;顶部开有圆形口的三角山墙 的家具式样处理等,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设计师显然 希望自己的作品告别钢铁与玻璃构成的外壳,把古典风格搬进现代高层 建筑。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时代的堂皇风 格和现代商业化波普风格的建筑以及内部的装饰主义风格,堪称后现代 主义建筑汇总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作品,成为后现代主义摩天大楼的 经典之作,为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戴上了一顶古典主义桂冠,同时也拉 开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潮流的序幕。
任务一 后现代主义
文丘里用非传统的手法将一系列传统碎片拼接起来,以戏谑的态度,利用古典元素瓦 解了现代主义的设计与审美原则。
文丘里住宅
1962年文丘里为他的母亲设计了一座住宅,这个建 筑一反现代主义方正简洁、统一规范的建筑风格, 更加注重对传统的提取、形式的变化和空间的复杂 化。住宅建筑采用了具有古典意味的坡屋顶,提取 了古典主义的三角山花墙、拱券结构作为符号,形 式与空间富于变化,庄重、严肃的形象使人联想到 古希腊或古罗马的神庙,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后现代 主义建筑思想。这正如他所主张的,建筑师应当是 保持传统的专家,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建 筑的理解方式,被建筑界公认为最早的后现代主义 作品。
新地域主义资料
发达国家的新地域主义建筑
发达国家的新地域主义建筑
发达国家的新地域主义建筑
细节处理
1、入口的雨棚 采用了自由曲面形,
形式与水池、画室、地面景 观形成了呼应
2、材料的运用 入口和楼梯等多
处运用了当地的木材, 室内外环境相联系
新地域主义建筑
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地域主义 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地域主义探索
南亚建筑师之查尔斯·柯里亚
为了重新建立民族精神的理想而回到自身传统文 化的深层认识与探索中,以获得创作的灵感或理 念。
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特点
1、在坚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并不拒绝现代建筑带来的进步,但 其片段性和边缘性特征已远离早期现代建筑规范化的理想与幼 稚的乌托邦色彩
2、这种倾向关注“场所—形式”的关联性,认识到一种有边 界的建筑,即建筑总是生成于特定的环境
3、建筑设计注重“建构的事实”,而非将建筑沦为舞台布景 4、关注建筑如何回应特定场地因素,反对存在着一种“普世
在邻近白色建筑的国家银行一面,建筑 采用白色和浅灰色的石材饰面,同时采 用连续的横向窗带。而附属建筑与方形 体块的建筑则用红褐色的石材贴面,窗 口也变成行列整齐的方形。这座建筑中 处处体现了迈耶重视新建筑与周边旧有 建筑和当地建筑传统的设计理念。
发达国家的新地域主义建筑
5、爱华高尔夫俱乐部 旅馆
设计师:黑川纪章 特点:
3、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建筑师:A.西扎 葡萄牙建 筑师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指导老师:赛尔江姓名:帕丽扎提班级:建筑06-2学号:20062204425定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它即出现在西方世界开始对现代主义提出广泛质疑的时代背景中,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
美国费城的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文丘里在1966年发表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是最早对现代建筑公开宣战的建筑理论著作,文丘里也因此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人物。
在数的一开始,文丘里就对正统现代建筑大胆挑战,抨击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所包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的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代表作:母亲住宅罗波特.文丘里, 1964文丘里母亲住宅坐落于美国宾州栗子山,建筑师R·文丘里(1925~1962)设计。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从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之后──现代建筑的部分质变程庆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盾决定的。
建筑的根本性质在于它为什么服务所决定。
历史建筑——现代建筑之前的建筑是以宫殿、宗教建筑、陵墓等为代表,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
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千年中,历史建筑的风格⼏经演变,但性质未变,它的发展只是量的渐进过程。
及⾄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百年孕育的现代建筑正式诞⽣,中断了⼏⼲年来的渐进过程,使建筑的根本性质发⽣了变化:建筑已转变到为⼤多数普通⼈服务。
这种变化是建筑的飞跃、⾰命,是质变,它标志着⼀个新时代的到来!⼀、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于德国⽯匠之家,幼年失学,靠⾃学成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
1908年到1912年间,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作室⼯作了4年。
彼得〃贝伦斯的⼯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的设计。
1919年密斯⼤胆的推出了⼀个全玻璃帷幕⼤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
1928年提出“少即是多”的名⾔,提倡纯洁、简洁的建筑表现。
1929年设计了巴塞罗纳万国博览会德国馆,成为密斯设计⽣涯的重要转折点和⾥程碑。
(⼀)设计理念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仍旧很流⾏繁琐的古典装饰⼿法⽽提出的,因为其⼿法阻碍了建筑的⼯业化进程;“多”则揭⽰了在打⼯业⽣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丰富的效果和最⼤的使⽤空间。
在处理⼿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从平⾯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表现出理性的特点;⽶斯建筑作品中的各个部分抽象概括,从墙⾯,屋⾯到地⾯,所有的线、⾯都有机地组合成⼀个整体,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贵、雅致,已使结构本⾝升华为建筑艺术。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椅、美国伊利诺斯⼯学院校舍、范斯奥斯住宅、纽约西格莱姆⼤厦、西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
• 思潮乱战的开端 • 纯粹建筑思考不再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功能 结构 美 • “建筑”命题的多意理解由此开始 •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 • 《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 • 《从包豪斯到现在》,沃尔夫 • 《后现代时期建筑设计》,戈德博格 •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詹克斯
新现代主义
• 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 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 者不惬于心 —王充 《论衡》
• 对建筑宁要混杂不要纯粹 • 调和折衷——干净单纯 • 曲折迂回——简洁直接 • 做作重态——平和隽常 • 丰富冗余——简白得当 • 派别与主义: (1)灰色派——讲究历史,以历史构件 按个人理解组装,强调流行、盛饰
(2)白色派——(新方言派)强调地方 性与乡土主义气息 (3)三种主义 a.文脉主义 b.装饰主义 c.引喻主义 非此即彼的二元思辩,建筑理论的 认知象多维发展的敲门砖
图4-33日本miho美术馆 初入桃源 贝聿铭 作品
图4-34日本miho美术馆 贝聿铭 作品
图 4-57 睡莲
马休斯 .科劳 兹 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
一、产生 二、观点 抵消、拆解传统、经典建筑构图原则 三、建筑特征 丰富的内涵 不确定的表现手法,多变而剧烈 审美的多元性 造型性艺术追求 艺术表现眼界的开放性
新理性主义
• 基于文化与历史发展逻辑建立的、合 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 类型学等视域内建筑的组构原则 • 建筑类型学 • 建筑现象学 • 文法建筑 •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也。尽意 莫若象,尽相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循言 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意以 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 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王弼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众多产业中,建造业成为了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一方面,拥有了新的工具与设备,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新材料诸如钢铁,玻璃幕墙的生产技艺的成熟使得建筑设计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是什么成就了我们现代的城市?又是什么划开了时代的新篇章,让我们体验到现代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现代”这个时代?1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推崇功能主义,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2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从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总结为几个方面: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我们回顾一下西方建筑发展史,就可以看到,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说:穷人没有设计,所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而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则强烈反对为精英服务的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当中,有不少人是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提供基本的设计服务的。
与此同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希望利用设计来建立一个较好的社会,建立良好的社区,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利用设计来达到改良的目的,而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比如勒· 科布西耶),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乌托邦式的,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特色。
建筑学考研10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建筑特征
适应地方气候。 利用地方资源。 吸取地方传统建筑经验或形式。 对任何权威性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 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 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惯和都市文脉中去思 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和设计原则。 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和归属性。 既响应场所精神,又积极为本土文化建立新的时代品质。
代表人物:
莫奈奥、A· 西扎、柯里亚、杨经文、多西、R· 皮亚诺
代表作品
马德里银行大厦(1973年)设计人:莫奈奥 国际罗马艺术博物馆(1980年)设计人:莫奈奥 西班牙圣地亚哥市艺术博物馆(1993年)设计人:A· 西扎(葡 萄牙建筑师) 斋普尔市博物馆(1990年)设计人:柯里亚(印度建筑师)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的自宅(1984年) 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年)设计人:多西 芝柏文化中心(1998年)设计人:R· 皮亚诺(意大利建筑师)
建筑特征
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 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 多元的,非同一化的(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破碎的 ,凌乱的,模糊的。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筑的主要问题是意义的表 达”建筑传达的意义并不可靠,一个符号有时候会传达不同的几个意义。
代表人物:
弗兰克· 盖里Frank Gehry 伯纳德· 屈米Bernard Tschu—mi 彼德· 埃森曼Peter Eisenman 扎哈· 哈迪特Zaha Hadid 丹尼· 雷柏斯金Daniel Liberskind 库柏· 辛门布劳Coop Himmelblau(蓝天设计组) 其中伯纳德· 屈米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 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筑。而弗兰克· 盖里被认为 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幻灯片PPT
潘 索 尔 大 厦 , 年
1976
纽约AT&T总部大楼
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
波特兰市政厅
天鹅饭店和海豚饭店
1987年柏林建筑展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质疑与批评
CIAM的解散
1947年,第六次会议,“既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又满 足人的情感需求的形体环境”;
1951年,第七次会议,“要满足人民对纪念性、愉悦、 自豪和兴奋等情感上的需要”;
3、人文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想兴盛; 存在主义哲学
4、艺术和审美风尚出现新的变化。 后现代美术 荒诞派戏剧
第一节:文丘里与后现代主义
一、《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及其他
“文丘里这本书,和他的建筑作品一样,反 对被多数人视为经典,或者至少被当做确定无疑 的东西的那种见解。他以非同一般的直率态度面 对实际进行探讨。实际情况是现在建筑师们常常 陷入两难境地,不时遇到讨厌的事实,因而感到 困惑。而文丘里就把两难境地和讨厌的事实当做 建筑设计的基础”。
既包括一般住宅的普遍性要素,又包括特定的环境 要素。在数目适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它取得困 难的统一,而不是数目很多或很少的组成部分之间 的容易的统一。”
“两个垂直要素—— 壁炉烟道与楼梯—— 在那里夺中心位置。 而这两个中心要素, 一个基本上是实的, 一个基本上是虚的, 它们在形状和位置上 互相妥协,互相弯倾, 使得由它们组成的房 屋中心达到二元统 一。”
1953年,第九次会议,“要求找出建筑和城市的形体 环境与社会心理需要之间准确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5、俄勒冈波特兰市市政厅(Portland Building, Portland, Oregon, 1982)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
二、新理性主义
三、新地域主义
四、解构主义
外
五、新现代
国 建
六、高技派的新发展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 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 潮。到80年代,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 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 折衷风格,因此后来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后现代形式主义。美 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
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建筑。
? 似对称又不对称; ? 似传统又并不传统; ? 强调建筑的不定性 来对抗现代建筑的确 定性和绝对的功能原 则; ? 包容了现代建筑所 排斥的传统建筑要素, 并以诙谐的方式引用 外 到设计中。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1、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
2、老年人公寓(Guild House,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63)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3、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的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
(St. Joseph's Fountain in the Piazza d'Italia in New Orleans, 1978)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3、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的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
(St. Joseph's Fountain in the Piazza d'Italia in New Orleans, 1978)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6、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1982年,J.斯特林)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6、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1982年,J.斯特林)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6、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1982年, J.斯特林)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1、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
(Vanna 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62)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7、筑波城市政大厦(1979-1982年,矶崎新)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7、筑波城市政大厦(1979-1982年,矶崎新)
外
国
建
墙面局部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7、筑波城市政大厦(1979-1982年,矶崎新)
1、圣·卡塔多公墓(1971-1976年,A.罗西与人合作)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1、圣·卡塔多公墓(1971-1976年,A.罗西与人合作)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1、圣·卡塔多公墓(1971-1976年,A.罗西与人合作)
(Vanna 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62)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1、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
(Vanna 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62)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二、新理性主义
新理性主义也称坦丹札学派,与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出现于20世纪60 年代后期,意大利是其发源地。新理性主义的核心是抵抗功能主义和技术 至上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及其建筑,试图将建筑重新返回到城市历史文脉中, 并以类型学的方式建立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建筑形式原则,以保持城 市历史与建筑艺术的延续性。
后现代建筑实践的共同特征:
? 回归历史,喜用古典建筑元素;
? 追求隐喻的设计手法,以各种符号的广泛使用和装饰手段来强
调建筑形式的含义及象征;
外
? 走向大众与通俗文化,戏谑地使用古典元素;
国 建
? 并不排斥现代建筑。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1、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
(Vanna 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62)
意大利新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师、 建筑理论家A.罗西和G.格拉希。
新理性主义的兴起以两部重要理论著 作的发表为标志——《城市建筑》(1966 年, A.罗西)和《建筑的结构逻辑》 ( Gபைடு நூலகம்格拉希)。
外 国
1、圣·卡塔多公墓
建 (1971-1976 年,A.罗西与人合作)
筑
史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外国建筑史
A History of Foreign Architecture
授课教师:陶斌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和高 技派新发展的代表建筑作品及其特点;了解新地域主义 的代表建筑作品及其特点。
重点与难点: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和高技派新发 展的建筑思想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