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分类名称简记表

合集下载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中药的名称繁多,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功效等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

下面是一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来源分类1. 动物类中药:麝香、牛黄、熊胆、蜂蜜等。

2. 植物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等。

3. 矿物类中药:雄黄、朱砂、硫磺、石膏等。

4. 矿物植物类中药:珍珠、龙骨、牡蛎、海螺等。

二、根据性质分类1. 寒性中药:生地黄、菊花、薄荷、竹叶等。

2. 凉性中药:石决明、薏苡仁、藕节、莲子心等。

3. 温性中药:附子、肉桂、干姜、大枣等。

4. 热性中药:大黄、黄连、川芎、白芍等。

5. 平性中药:白术、茯苓、山药、白芷等。

三、根据功效分类1. 补益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2. 清热类中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等。

3. 祛湿类中药:独活、藁本、白术、茯苓等。

4. 止血类中药:血余炭、蒲黄、三七、地榆等。

5. 安神类中药:黄连、黄柏、酸枣仁、远志等。

6. 止咳类中药:川贝母、杏仁、百部、桔梗等。

7. 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桃仁、赤芍、当归等。

8. 利水消肿类中药: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等。

四、根据用途分类1. 药食同源类中药:枸杞、山药、莲子、黑木耳等。

2. 药食分离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党参等。

3. 外用类中药:黄连、黄柏、白芷、薄荷等。

4. 内服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以上仅是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的一部分,中药的种类繁多,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范围。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研究。

希望通过这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能够增加大家对中药的了解,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药名归类

中药名归类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发汗解表,多入肺经,性偏温。

速记歌:麻桂紫生香,荆防细辛羌,白白苍耳子,辛夷包着尝。

所含药物: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细辛、苍耳子、辛夷(包煎)。

2、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多入肺经,性偏凉。

速记歌:桑菊牛蔓蜕,升柴葛豆荷。

(加浮萍)所含药物:桑叶、菊花、牛蒡子、蔓荆子、蝉蜕、升麻、柴胡、葛根、淡豆豉、薄荷、浮萍。

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速记歌:夏天知二子,芦叶密石膏。

所含药物:夏枯草、天花粉、知母、栀子、决明子、芦根、淡竹叶、密蒙花、石膏。

2、清热燥湿药速记歌:苦胆能燥湿,三黄加二皮。

所含药物:苦参、龙胆草、三黄(黄芩、黄连、黄柏)、二皮(秦皮、白鲜皮)。

3、清热解毒药速记歌:三花休三草,青青贯二莲,漏芦根连根,双马射红熊,英姑土鸦头,清热解毒穷。

所含药物:三花(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sao休、三草(鱼腥草、白花蛇草、败酱草);青黛、大青叶、贯众、二莲(穿心莲、半边莲);漏芦、山豆根、连翘、板兰根;马勃、马齿苋、射干、红藤、熊胆;蒲公英、山慈姑、土茯苓、鸦胆子、白头翁;清热解毒主要就这些了,大多比较便宜。

4、清热凉血药速记歌:牛角牡丹皮,赤紫与玄黄。

所含药物:水牛角、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生地黄。

5、清虚热药速记歌:青白地骨皮,胡胡清虚热。

所含药物: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1、攻下剂2、润下剂3、峻下逐水剂速记歌:攻下黄硝泻芦荟,润下麻松子仁,峻下逐水用巴豆,甘戟芫花陆牵牛。

所含药物: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峻下逐水药:巴豆、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散寒药速记歌:昆明两海两乌蛇,桑木威灵雷公活。

所含药物:昆明山、两海(海桐皮、海风藤)、两乌蛇(川乌、草乌,蕲蛇《即白花蛇》、乌梢蛇);桑枝、木瓜、威灵仙、雷公藤、独活。

2、祛风湿清热药3、祛风湿强筋骨药速记歌:清热秦防石草臭,五狗寄生强筋骨。

400味中药分类

400味中药分类

第一章解表药(共29味)(一)辛温解表药(15味)1.麻黄2.桂枝3.紫苏叶4.荆芥5.防风6.羌活7.藁本8.白芷9.细辛10.生姜11.葱白12.香薷13.芫荽14.西河柳15.辛夷花(二)辛凉解表药(14味)1.薄荷2.牛蒡子3.蝉蜕4.桑叶5.菊花6.野菊花7.蔓荆子8.淡豆鼓9浮萍10木贼11.谷精草12.葛根13.柴胡14.升麻第二章泻下药(共14味)(一)攻下药(4味)1.大黄2.芒硝3.番泻叶4.芦荟(二)润下药(2味)1.火麻仁2.郁李仁(三)峻下逐水药(8味)1.牵牛子2.甘遂3.芫花4.大戟5.商陆6.续随子7.葶苈子8.乌柏根皮第三章清热药(共59味)(一)清热泻火药(14味)1.石膏2.知母3.栀子4.淡竹叶5.夏枯草6.寒水石7.莲心8.芦根9.决明子10.青箱子11.密蒙花12.夜明砂13.熊胆14.青天葵(二)清热凉血药(8味)1.犀角2.生地黄3.玄参4.牡丹皮5.紫草6.地骨皮7.白薇8.银柴胡(三)清热燥湿药(7味)1.黄芩2.黄连3.黄柏4.龙胆草5.苦参6.秦皮7.胡黄连(四)清热解毒药(24味)1.金银花2.连翘3.大青叶4.板蓝根5.蒲公英6.紫花地丁7.败酱草8.鱼腥草9.金沙藤10.穿心莲11.白花蛇舌草12.地胆头13.白头翁14.鸦胆子15.马齿苋16.白鲜皮17.土茯苓18.贯众19.马勃20.山豆根21.射干22.土牛膝23.草河车24.金果榄(五)清热解暑药(6味)1.荷叶2.绿豆3.西瓜4.扁豆5.豆卷6.青蒿第四章利水渗湿药(共23味)1.茯苓2.猪苓3.泽泻4.茵陈蒿5.广防已6.汉防已7.滑石8.薏苡仁9.冬瓜仁10.木通11.通草12.灯心草13.瞿麦14.地肤子15.扁蓄16.石苇17.车前子18.冬葵子19.萆解20.金钱草21.赤小豆22.半边莲23.玉米须第五章祛风湿药(共24味)1.独活2.秦艽3.威灵仙4.海桐皮5.木瓜6.蚕砂7.五加皮8.苍耳子9.桑枝10.豨莶草11.络石藤12.石楠藤13.海风藤14.清风藤15.千年键16鹿衔草17.寮刁竹18.虎骨19.白花蛇20.乌梢蛇21.蛇蜕22.半枫荷23.宽筋藤24.松节第六章温里祛寒药(共11味)1.附子2.干姜3.肉桂4.吴茱萸5.川椒6.丁香7.小茴香8.高良姜9.豆豉姜10荜拨11.胡椒第七章芳香化湿药(共8味)1.藿香2.佩兰3.厚朴4.苍术5.白豆蔻6.草豆蔻7.草果8.砂仁第八章理气药(共18味)1.陈皮2.青皮3.大腹皮4.枳实5.香附6.木香7.乌药8.沉香9.檀香10.薤白11.佛手12.素馨花13.玫瑰花14.川楝子15.荔枝核16.柿蒂17.救必应18.两面针第九章理血药(共55味)(一)止血药(20味)1.蒲黄2.仙鹤草3.三七4.白芨5.大蓟6.地榆7.槐花米8.茜草根9.侧柏叶10.艾叶11.伏龙肝12.血余炭13.降香14.藕节15.莲房16.陈棕炭17.花蕊石18.紫珠草19.白茅根20.牛角腮(二)活血药(35味)1.川芎2.丹参3.鸡血藤4.毛冬青5.延胡索6.郁金7.姜黄8.益母草9.泽兰10.凌霄花11.月季花12.腊梅花13.丝瓜络14.赤芍15.桃仁16.红花17.莪术18.三棱19.乳香20.没药21.牛膝22.王不留行23.路路通24.刘寄奴25.落得打26.自然铜27.血竭28.苏木29.急性子30.五灵脂31.瓦楞子32.穿山甲33.水蛭34.土鳖虫35.山羊血第十章补养药(共56味)(一)补气药(11味)1.人参2.党参3.孩儿参4.黄芪5.山药6.白术7.大枣8.甘草9.黄精10.饴糖11.四叶参(二)补阳药(23味)1.鹿茸2.蛤蚧3.冬虫夏草4.肉苁蓉5.锁阳6.淫羊藿7.巴戟天8.胡芦巴9.胡桃10.补骨脂11.益智仁12.仙茅13.杜仲14.狗脊15.续断16.骨碎补17.菟丝子18.沙苑蒺藜19.紫河车20.韭子21.海狗肾22.阳起石23.鹅管石(三)补血药(8味)1.熟地黄2.何首乌3.当归4.白芍5.阿胶6.枸杞子7.桑椹8.龙眼肉(四)补阴药(14味)1.沙参2.西洋参3.天门冬4.麦门冬5.石斛6.玉竹7.百合8.桑寄生9.旱莲草10.女贞子11.黑芝麻12.乌豆13龟板14.鳖甲第十一章固涩药(共21味)1.山萸肉2.五味子3.乌梅4.赤石脂5.禹余粮6.河子7.肉豆蔻8.罂粟壳9.石榴皮10.莲子11.芡实12.金樱子13.覆盆子14.五倍子15.银杏16.浮小麦17.麻黄根18.糯稻根19.乌贼骨20.桑螵蛸21.剌猬皮第十二章安神药(共13味)(一)重镇安神药(8味)1.龙骨2.牡蛎3.磁石4.朱砂5.珍珠6.紫石英7.琥珀8.代赭石(二)养心安神药(5味)1.酸枣仁2.柏子仁3.远志4.合欢皮5.夜交藤第十三章芳香开窍药(共6味)1.麝香2.苏合香3.安息香4.冰片5.菖蒲6.牛黄第十四章熄风镇痉药(共11味)1.羚羊角2.钩藤3.天麻4.白蒺藜5.石决明6.淡菜7.玳瑁8.地龙9.全蝎10.蜈蚣11.僵蚕第十五章化痰止咳药(共25味)(一)清化热痰药(17味)1.前胡2.川贝母3.浙贝母4.栝萎仁5.天花粉6.天竹黄7.竹沥8.竹茹9.浮海石10.海蛤壳11.昆布12.海藻13.海蜇14.荸荠15.胖大海16.猴枣17.礞石(二)温化寒痰药(8味)1.半夏2.天南星3.白附子4.旋复花5.白前6.白芥子7.桔梗8.皂白(三)止咳平喘药(10味)1.杏仁2.紫菀3.款冬花4.苏子5.批杷叶6.百部7.桑白皮8.马兜铃9.木蝴蝶10.明党参第十六章消导药(共7味)1.山楂2.麦芽3.谷芽4.神曲5.鸡肉金6.莱服子7.阿魏第十七章驱虫药(共10味)1.使君子2.苦楝根皮3.榧子4.鹤虱5.雷丸6.芜荑7.槟榔8.东北贯众9.南瓜子10.大蒜第十八章外用药(共21味)1.明矾2.轻粉3.雄黄4.密陀僧5.炉甘石6.硼砂7.无名异8.硫黄9.铅丹10.蛇床子11.马钱子12.木鳖子13.大枫子14.儿茶15.山慈姑16.樟脑17.斑蝥18.蟾酥19.露蜂房20.象皮21.硇砂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中药记忆表格

中药记忆表格
淫羊藿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巴戟天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仙茅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芒硝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芦荟
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二、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
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三、峻




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千金子
逐水消肿破血消癥
苦楝皮
杀虫疗癣
槟榔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南瓜子
杀虫
鹤草芽
杀虫
雷丸
杀虫消积
鹤虱
杀虫消积
榧子
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芜夷
杀虫消积
止血药
一、凉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苎麻根
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祛风湿药
一、祛


湿

独活
祛风湿止痛解表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川乌
祛风湿温经止痛
蕲蛇
祛风通络止痉
乌梢蛇
祛风通络止痉
木瓜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1、丁香:公丁香2、儿茶:还儿茶3、三七: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田七、滇七、金不换4、姜炭:炮姜炭、干姜炭5、土鳖虫:地鳖虫、地鳖6、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7、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8、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9、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枣皮10、山药:怀山药、淮山药、淮山11、千金子:续随子12、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13、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14、天冬:天门冬、明门冬15、天花粉:瓜蒌根、栝楼、花粉16、木瓜:宣木瓜17、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故纸18、五味子:辽五味子、北五味子、五梅子19、牛蒡子:大力子、鼠黏子、牛子、恶实20、竹茹:淡竹茹、细竹茹、青竹茹、竹二青21、延胡索:元胡、玄胡索22、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23、防己:粉防己、汉防己24、红花:草红花、红蓝花25、麦冬:麦门冬、杭寸冬、杭麦冬、寸冬、大麦冬26、赤小豆:红小豆、红豆27、苍术:茅苍术28、杜仲:川杜仲、木棉29、牡丹皮:粉丹皮、丹皮、牡丹根皮30、牡蛎:左牡蛎31、佛手:川佛手、广佛手、佛手柑、佛手片32、辛夷:木笔花、辛夷花、毛辛夷33、羌活:川羌活、西羌活34、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35、诃子:诃子肉、诃黎勒36、补骨脂:破故纸37、牛膝:怀牛膝、川牛膝38、升麻:绿升麻、周升麻39、丹参:紫丹参、赤参40、乌药:台乌药41、功劳叶:十大功劳叶43、艾叶:祁艾、炙草、冰台44、龙眼肉:桂圆肉、益智45、北沙参:辽沙参、东沙参、莱阳沙参46、白芍:杭白芍、亳白芍47、白芷:杭白芷、香白芷48、白果:银杏49、梅花:绿萼梅、绿梅花50、瓜蒌:全瓜蒌、栝楼、药瓜51、芒硝:马牙硝、英硝、金硝、牙硝52、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53、西河柳:怪柳、山川柳、观音柳、赤怪柳54、百部:百部草、肥百部、野天门冬55、当归:秦当归、云当归、川当归56、肉苁蓉:淡大芸57、肉豆蔻:肉果、玉果58、朱砂:丹砂、辰砂、镜面砂、朱宝砂59、香附:香附子、莎草根60、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61、前胡:信前胡、岩风62、首乌藤:夜交藤63、穿山甲:山甲珠、炮山珠、鲮鲤64、秦艽:左秦艽65、莱菔子:萝卜子66、附子:川附子、淡附片、炮附子67、青皮:小青皮、青橘皮68、青蒿:嫩青蒿69、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70、油松节:松节71、郁金:黄郁金、黑郁金、玉金72、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73、佩兰:佩兰叶、省头草、醒头草74、泽泻:建泽泻、福泽泻75、细辛:北细辛、辽细辛、小辛76、珍珠:真珠77、茜草:红茜草、茜草根、茜根、活血丹、血见愁、地血78、茵陈:面茵陈、茵陈蒿79、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80、南沙参:炮沙参、空沙参、白沙参、白参81、栀子:山栀82、枸杞子:甘枸杞、枸杞、枸杞果83、厚朴:川厚朴、紫油厚朴、川朴、赤朴、烈朴84、砂仁:缩砂仁、春砂仁、缩砂密85、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黑白丑86、香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皮87、黄连:川连、雅连、云连、味连、鸡爪连88、蛇蜕:龙衣89、淫羊藿:仙灵脾90、续断:川续断、川断、接骨草、六汗91、葛根:甘葛根、干葛92、蛤壳:海蛤壳93、蒺藜:刺蒺藜、白蒺藜94、桂枝:桂枝尖、嫩桂枝、柳桂95、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玉桔梗96、柴胡: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97、党参:台党参、防参、潞参98、拳参:紫参99、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100、浙贝母:象贝母、大贝母101、海螵蛸:乌贼骨102、浮萍:紫背浮萍、浮萍草、水萍、田萍103、通草:通脱木104、桑叶:霜桑叶、冬桑叶105、桑白皮:桑皮、桑根白皮106、椿皮:椿根皮、臭椿皮107、槟榔: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108、磁石:灵磁石、活磁石、生磁石、慈石109、蝉蜕:蝉衣、蝉退110、奇树异草:米壳‘’御米‘111、赭石:代赭石112、墨旱莲:旱莲草113、僵蚕:白僵蚕114、娑罗子:梭罗子115、独活:川独活、香独活116、肉桂:紫油肉桂117、黄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以上是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对照汇总!建议你收藏!常用中医药并开药名二门冬:天冬,麦冬。

中药分类一览表

中药分类一览表

中药分类一览表
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中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中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逐
渐形成了多种分类体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药并进行合理搭配使用。

下面是中药的一些主要分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中药分类
按来源分类
•矿物药:以矿物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如硫磺、雄黄等。

•植物药: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为原料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动物药:以动物的各种组织器官或分泌物为原料的药物,如鹿茸、鱼胶等。

按功效分类
•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降火等功效,如连翘、藿香等。

•散寒类:具有温暖身体、祛寒驱寒的功效,如干姜、附子等。

•活血类:具有祛瘀、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如川芎、红花等。

•补益类:具有滋阴补阳、壮病慢性的功效,如当归、枸杞等。

按药性分类
•寒药:性寒凉,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如知母、栀子等。

•温药:性温热,适用于寒证、阳虚等症状,如干姜、桂枝等。

•平药:性平和,适用于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等症状,如山药、白术等。

按归经分类
•归肝经:具有舒肝利胆、疏泄理气的功效,如茯苓、柴胡等。

•归心经:具有安神益气、补心定志的功效,如丹参、麦冬等。

•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如杏仁、百合等。

结语
以上是对中药的一些主要分类的简要介绍,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了解中药的性质和功效,以便正确选用和搭配中药进行治疗。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探索中药的奥秘,将中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200种常用中药材分类助记词

200种常用中药材分类助记词

200种常用中药材分类助记词200种常用中药材分类助记词01.补虚药:三参红黄白,山药灵芝草;(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大枣.黄芪.白术. 山药. 灵芝.甘草当归阿胶何首乌,熟地白芍龙眼肉;(补血药)当归.阿胶.何首乌,熟地.白芍.龙眼肉鹿虫羊兔巴戟天,杜仲仙茅补骨肉;(补阳药)鹿茸. 虫草. 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 杜仲. 仙茅. 补骨脂.肉苁蓉红枸黄精黑芝麻,二冬百合北沙参,玉石鳖甲女贞子。

(补阴药)枸杞子. 黄精. 黑芝麻. 天冬.麦冬. 百合. 北沙参. 玉竹. 石斛. 鳖甲. 女贞子02.解表药:二白二子(紫)黄,二木二草姜,细辛防风香。

(发散风寒药)白芷.葱白. 紫苏.苍耳子. 麻黄,桂枝. 荆芥. 生姜,细辛. 防风. 香薷柴胡薄荷麻,根叶子皮花。

(发散风热药)柴胡. 薄荷. 升麻,葛根.桑叶.牛蒡子.蝉蜕.菊花。

03.清热药:一母二子石膏,泻火天花枯草;(清热泻火药)知母. 决明子.栀子 .石膏,天花粉. 夏枯草;玄参赤紫牡丹皮,清热凉血四味药;(清热凉血药)玄参.赤芍.紫草.牡丹皮,三黄苦胆燥湿药;(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龙胆;牛鱼根花蒲公英,连翘射干土茯苓;(清热解毒药)牛黄.鱼腥草.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射干.土茯苓;青蒿地骨银柴胡,清虚热药只三味。

(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

04.温里药:桂花高良姜,附子温里强。

桂花.高良姜,附子05.理气药:二香川楝子,皮实白理气。

木香香附川楝子,陈皮枳实薤白。

06.消食药: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消食鸡内金。

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鸡内金07.芳香化湿药:厚朴砂仁苍术香,运脾化湿效力强。

厚朴.砂仁.苍术.藿香。

08.利水渗湿药:二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消肿不求人;(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薏苡仁;沙石通草灯心草,车前利尿通淋药;(利尿通淋药)海金沙.滑石.通草.灯心草,车前子;茵陈金银草,利湿退黄药。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银草09.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前胡天南星,桔梗昆布白芥子,海藻化痰川贝母;(化痰药)半夏.前胡.天南星,桔梗.昆布.白芥子,海藻.川贝母仁皮果叶花,止咳平喘佳。

值得收藏!执业药师700种常用中药别名(表格版)

值得收藏!执业药师700种常用中药别名(表格版)

值得收藏!执业药师700种常用中药别名(表格版)
2019年执业药师备考正当时,面对各类中药名称,他们的别名你都了解吗?为了帮助大家加强记忆,小编整理了700种常用中药别名,其中包含全草类、果实种子类、根茎类等12个类别。

一、全草类
苦地丁
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甜地丁
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石见穿
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寻骨风
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积雪草
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泽兰
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佩兰
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千里光
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农吉利
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瞿麦
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石韦
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荆芥
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芥穗
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
马齿苋
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瓦松
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茵陈蒿
茵陈、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安吕草
蒲公英
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黄花郎、白鼓钉、奶汁草、凫公英、金簪草、婆婆丁、鹁鸪英、蒲公丁
卷柏
卷柏、万岁、万岁草、不死草、岩松、还魂草、。

45类中药分类大全,500种中药,齐了,收藏一下吧

45类中药分类大全,500种中药,齐了,收藏一下吧

45类中药分类大全,500种中药,齐了,收藏一下吧1、敛肺涩肠药1、(敛肺止咳药)乌梅、诃子、白果、五味子、五倍子、罂粟壳、石榴皮、胡桃仁。

2、(涩肠止泻药):乌梅、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五倍子。

2、消斑药(凉血消斑药):青黛、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芦荟、大青叶。

3、排脓药(解毒排脓药):桔梗、大黄、鱼腥草、金银花、赤小豆、白花蛇舌草。

4、止呕药:(化湿止呕):半夏、藿香。

(清热止呕):竹茹、芦根。

(温中止呕):生姜、干姜、花椒、丁香、檀香、沉香、高良姜、白豆蔻、草豆蔻、吴茱萸、灶心土。

(行气止呕):沉香、柿蒂、(降逆止呕药):半夏、枇杷叶、旋复花。

5、截疟药:常山、槟榔、青蒿、草果、鸦胆子、鹤草芽、仙鹤草、何首乌、龙胆草(抑杀疟原虫)、豨莶草。

6、补阴药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鳖甲、龟板、阿胶、牛奶、知母、生地、玄参、桑葚子、南沙参、北沙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

7、除烦药:(泻火除烦)石膏、知母、竹茹、黄柏、黄连、山栀子、淡竹叶、山栀子。

8、解暑药:藿香、佩兰、扁豆、蔻仁、滑石、香薷、苍术、绿豆、荷叶、青蒿。

9、解郁药:(疏肝解郁药):香附、佛手、乌药、薄荷、柴胡、八月札、玫瑰花、月季花。

10、健胃药:(促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生姜、肉桂、桂枝、香薷、紫苏、藿香、砂仁、蔻仁、山药、葱白、黄连、大黄、麦芽、谷芽、青皮、沉香、乌药、莪术、三棱、大腹皮、蒲公英、五味子、益智仁、肉豆蔻、龙胆草、鸡内金、鸡矢藤。

(止呃):刀豆、柿蒂、蔓荆子。

(抑制胃肠蠕动):黄芩、(抑制胃酸药):党参、甘草、山豆根、牡丹皮、海螵蛸、煅牡蛎、浙贝母、瓦楞子、延胡索、石决明。

(修复溃疡药):鹿茸、山豆根。

(抗溃疡药):丹皮、赤芍、党参。

(止胃肠道出血):三七、白及、赤石脂。

11、祛湿药:(胜湿药):防风、羌活。

(化湿药):藿香、佩兰、砂仁、木瓜、厚朴、白豆蔻、石菖蒲。

(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米仁、土茯苓、车前子。

200味中医最常用中药功效表+分类记忆口诀,珍贵全集,建议收藏

200味中医最常用中药功效表+分类记忆口诀,珍贵全集,建议收藏

200味中医最常用中药功效表+分类记忆口诀,珍贵全集,建议收藏一:200味常用中药药性口诀侧柏叶苦,吐衄崩痢,能生须眉,除湿之剂。

槐实味苦,阴疮湿痒,五痔肿痛,止涎极莽。

瓦楞子咸,妇人血块,男子痰癖,症瘕可愈。

棕榈子苦,禁泄涩痢,带下崩中,肠风堪治。

冬葵子寒,滑胎易产,癃利小便,善通乳难。

淫羊藿辛,阴起阳兴,坚筋益骨,智强力增。

松脂味甘,滋阴补阳,祛风安脏,膏可贴疮。

覆盆子甘,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合欢味甘,利人心志,安脏明目,快乐无虑。

金樱子甘,梦遗精滑,禁止遗尿,寸白虫杀。

楮实味甘,壮筋明目,益气补虚,阴痿当服。

郁李仁酸,破血润燥,消肿利便,关格通导。

没食子苦,益血生精,染发最妙,禁痢极灵。

空青气寒,治眼通灵,青盲赤肿,去暗回明。

密陀僧咸,止痢医痔,能除白癜,诸疮可医。

伏龙肝温,治疫安胎,吐气咳逆,心烦妙哉。

石灰味辛,性烈有毒,辟虫立死,堕胎极速。

穿山甲毒,痔癖恶疮,吹奶肿痛,鬼魅潜藏。

蚯蚓气寒,伤寒瘟病,大热狂言,投之立应。

蜘蛛气寒,狐疝偏痛,蛇虺咬涂,疗肿敷用。

蜍气凉,杀疳蚀癖,瘟疫能治,疮毒可祛。

刺猬皮苦,主医五痔,阴肿疝痛,能开胃气。

蛤蚧味咸,肺痿血咳,传尸劳疰,邪魅可却。

蝼蛄味咸,治十水肿,上下左右,效不旋踵。

蜗牛味咸,口眼歪癖,惊痫拘挛,脱肛咸治。

桑螵蛸咸,淋浊精泄,除疝腰痛,虚损莫缺。

田螺性冷,利大小便,消肿除热,醒酒立见。

象牙气平,杂物刺喉,能通小便,诸疮可疗。

水蛭味咸,除积瘀坚,通经堕胎,折伤可愈。

贝子味咸,解肌散结,利水消肿,目翳清洁。

蛤蜊肉冷,能止消渴,酒毒堪除,开胃顿豁。

海粉味咸,大治顽痰,妇人白带,咸能软坚。

石蟹味咸,点睛肿翳,解蛊肿毒,催生落地。

海螵蛸咸,漏下赤白,症瘕惊气,阴肿可得。

无名异甘,金疮折损,去瘀止痛,生肌有准。

青礞石寒,硝煅金色,坠痰消食,神妙莫测。

磁石味咸,专杀铁毒,若误吞针,系线即出。

花蕊石寒,善止诸血,金疮血流,产后血涌。

代赭石寒,下胎崩带,儿疳泻痢,惊痫诡怪。

中药分类药名快速记忆

中药分类药名快速记忆

1、辛温解表药1生姜2辛夷3葱白4紫苏、5藁本、6苍耳子、7香薷,8柽柳、9胡荽、10桂枝、11麻黄、12荆芥13羌活、14防风、15白芷1生姜、【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

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备注】(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

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

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

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2)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

性味辛微温。

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

性味辛凉。

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4)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

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

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2辛夷、【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

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2)本品入肺经,上通于鼻,以散风寒,故临床上用于治疗鼻多浊涕、不闻香臭的鼻渊症,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配伍应用。

中药分类一览表(值得收藏)

中药分类一览表(值得收藏)

中药分类一览表(值得收藏)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

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具体怎么分呢?本文介绍现在常用的分类法,详见正文!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

”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

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

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则滋润药。

宋朝寇宗奭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

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

各有见地,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1.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

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

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具有除湿渗利作用。

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

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完整版)归纳最全面最完整中药学表格,推荐文档

(完整版)归纳最全面最完整中药学表格,推荐文档

麻黄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1、 用于风寒表实证 2.用于咳喘实证 3.用于风水水肿
肺膀胱
利水消肿
桂枝
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
肺心膀胱
蔻、肉桂、沉香、番泻叶、
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
钩藤、鱼腥草、青蒿
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6.只外用,不内服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
板、鳖甲、牡蛎、代赭石、
附子、川乌、自然铜
7.入丸散
3.冲服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酥、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1建4.续议筋接收骨—藏—土下鳖虫载、自然本铜、文骨碎,补、以断续便随时学习!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 土鳖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断续
二、特殊疗效
1. 目珠疼痛——夏枯草
脾瘅——佩兰
诸骨鲠喉——威灵仙
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 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 吴茱萸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建既议能截收疟又能藏润肠下通便载、解本毒的文药物,是 以生何首便乌 随时学习!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疳积——胡黄连、银柴胡、槟榔、山楂、鸡内金、使君子

中药分类、性味、功效表格总结

中药分类、性味、功效表格总结

中药分类、性味、功效表格总结一、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二)发散风热药二、清热药上(一)清热泻火药①二、清热药中(一)清热泻火药②(二)清热燥湿药(三)清热解毒药①二、清热药下(三)清热解毒药②(四)清热凉血药(五)清虚热药三、泻下药(一)攻下药(二)润下药(三)峻下逐水药①(三)峻下逐水药②四、祛风湿药(一)袪风寒湿药(二)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祛风湿热药五、化湿药上五、化湿药下六、利水渗湿药上(一)利湿退黄药(二)利尿通淋药(三)利水消肿药①六、利水渗湿药下(三)利水消肿药②七、温里药八、理气药上八、理气药下九、消食药十、驱虫药十一、止血药上(一)凉血止血药(二)化瘀止血药(三)收敛止血药①十一、止血药下(三)收敛止血药②(四)温泾止血药十二、活血化瘀药(一)活血只通过化瘀药(二)活血调经药(三)活血疗伤药(四)破血消癥药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上(一)温化寒痰药①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中(一)温化寒痰药②(二)清化热痰药(三)止咳平喘药①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下(三)止咳平喘药②十四、安神药(一)重镇安神药(二)养心安神药十五、平肝息风药(一)平抑肝阳药(二)息风止痉药十六、开窍药十七、补虚药上(一)补气药①十七、补虚药中(一)补气药②(二)补阳药①十七、补虚药中(二)补阳药②(三)补血药(四)补阴药十八、收涩药上(一)固表止汗药(二)敛肺涩肠药(三)固精缩尿止带药①十八、收涩药下(三)固精缩尿止带药②十九、涌吐药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二十一、化毒化腐生肌药。

常用中药归类

常用中药归类

常用中药归类常用中药药性归类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祛风解表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白芷、羌活、香薷、藁本。

2.辛凉解表:(疏风解表清利肝目)薄荷、菊花、野菊花、木贼、牛蒡子、蝉蜕、桑叶。

3.发表解肌透疹:葛根、升麻。

4.和解退热,疏肝解郁:柴胡。

5.升举阳气:柴胡、升麻、葛根。

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知母、石膏、天花粉、栀子、夏枯草;(清利肝目:谷精草、密蒙花)。

2.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

3.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大青叶、马齿苋、白头翁。

4.清热解毒:双花、忍冬藤、蒲公英、地丁、穿心莲、牛黄、蚤休(重楼)、土苓、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白蔹、白藓皮、漏芦、山慈姑、绿豆、白毛夏枯草、升麻、羚羊角。

5.清虚热: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1.攻下: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2.润下: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柏子仁。

3.峻下逐水: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商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1.辛温祛风除湿:独活、灵仙、木瓜、五加皮、狗骨、白花蛇、乌梢蛇、海风藤、松节、千年健。

2.辛寒驱风除湿:防己、豨莶草、络石藤。

3.苦平驱风除湿:秦艽、桑枝、桑寄生、寻骨风、丝瓜络。

五、辛温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1.甘平利水渗湿:茯苓、茯苓皮、猪苓、薏苡仁、通草、金钱草、石韦、萆薢、茵陈蒿、冬瓜皮、葫芦、赤小豆、萹蓄、灯芯草。

2.甘寒利水渗湿: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海金沙、地肤子、瞿麦、冬葵子。

七、温里药制附子、乌头(川乌、草乌)、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胡椒、荜拨、丁香、高良姜、小茴香。

八、理气药1.疏肝解郁:青皮、香橼、枸橘、佛手、香附、荔枝核、娑罗子、八月札、玫瑰花、川楝子(即金铃子,有苦寒性)。

2.理气健脾:橘皮、木香、乌药、青木香、薤白、檀香。

常用中草药名简易记法

常用中草药名简易记法

常用中草药名简易记法一、常用药名记忆:1.辛温、辛凉解表药:辛温麻荊香紫枝,芫葱细姜防辛夷;辛凉薄桑菊淡豉,升柴蝉葛柽蒡子。

麻黄、荆芥、香薷、紫苏叶、桂枝、芫荽子、葱白、细辛、生姜、防风、辛夷;薄荷、桑叶、菊花、淡豆豉、升麻、柴胡、蝉蜕、葛根、柽柳、牛蒡子。

2.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燥湿、解暑、虚热药:清热泻火记心间,膏知栀莲芦二胆,枯草淡竹决明子,贼粉青谷加白蔹;解毒双花翁连翘,大板青紫败酱草,土苓秦勃射豆根,公英鲜皮不能少;凉血犀地玄紫丹;燥湿三黄苦参全;解暑青丝荷皮豆;虚热银地白薇添。

石膏、知母、山栀子、莲子心、芦根、龙胆草、猪苦胆、夏枯草、淡竹叶、决明子、木贼、天花粉、青箱子、谷精草、白蔹;双花(金银花)、白头翁、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紫花地丁、败酱草、土茯苓、秦皮、马勃、射干、山豆根、蒲公英、白鲜皮;犀角、生地黄、玄参、紫草、丹皮;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青蒿、丝瓜络、荷叶、西瓜皮、绿豆;银柴胡、地骨皮、白薇。

3.祛风去湿止痛药:祛风去湿强筋骨,二蛇双活三藤虎,威桐五千豨莶草,更有松结桑艽乌;祛风止痛寻藁芷,蔓荆苍耳白蒺藜。

白花蛇、乌梢蛇、羌活、独活、海风藤、石南藤、络石藤、虎骨、威灵仙、海桐皮、五加皮、千年健、豨莶草、松结、桑枝、秦艽、乌头;藁本、白芷、蔓荆子、苍耳子、白蒺藜。

4.温肾回阳、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附桂取;散寒草蔻吴茱萸,二椒双姜小茴香,得手应效病魔除。

附子、肉桂;草豆蔻、吴茱萸、花椒、胡椒、干姜、高良姜、小茴香。

5.清热利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湿、燥湿药:清热利湿见防己,二通茵陈找滑石,灯葵泻车沙地萹,韦瞿金钱冬瓜皮;淡渗利湿薏苡米,二苓双豆胡蚕萆;芳香化湿寻藿佩,苍术木瓜能燥湿。

防己、木通、通草、茵陈、滑石、灯芯草、冬葵子、泽泻、车前子、海金沙、地肤子、萹蓄、石韦、瞿麦、金钱草、冬瓜皮;薏苡仁、茯苓、猪苓、白扁豆、赤小豆、葫芦、蚕沙、萆解;藿香、佩兰;苍术、木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分类名称简记表
1解表药:1.1发散风寒:11味:麻桂姜苏荆防香附芷细藁羌
1.2发散风热:薄牛蝉桑菊葛柴升蔓+豉萍贼
2清热药:2.1清热泻火:石母粉栀枯芦竹淡明+谷蒙葙
2.2清热燥湿:苦胆芩连柏
2.3清热凉血:玄地紫草犀赤丹
2.4清热解毒:银翘公丁大青叶蓝黛,牛黄鱼射翁穿心莲楼败,马勃舌山豆根苋土茯苓鲜大血藤,野菊花熊胆荞鸦胆子半边莲垂蝶,秦半枝莲
2.5清虚热:藁骨薇银柴胡胡黄连
3泻下药:3.1攻下:大硝荟番
3.2润下:麻仁李仁松子仁
3.3峻下逐水:京大戟遂芫巴豆牵牛子千金子
4祛风湿药:4.1祛风寒湿:独威蕲蛇乌梢蛇徐川乌伸筋草
4.2祛风湿热:艽防己雷公藤稀臭络石藤
4.3祛风湿健骨:五加皮香加皮寄千年健桑枝丝瓜络路路通鹿衔草穿山龙青风藤海风藤
5芳香化湿药:苍术朴藿佩砂白蔻草蔻草果
6利水渗湿:6.1利水消肿:茯猪苡泽
6.2利尿通淋:车滑木通通草海金沙石韦萆薢萹蓄瞿麦地肤子灯心草冬葵子
6.3利湿退黄:金钱草连钱草
7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吴萸花椒丁香小茴香良姜荜茇
8理气药:陈实香附木香沉楝薤化橘红青皮佛香橼乌荔枝核甘松橘红枳壳柿蒂青木香玫瑰花绿萼梅
9消食药:楂曲二芽莱鸡内金
10驱虫药:榔君贯雷榧子南瓜子鹤草芽苦楝皮
11止血药:11.1凉血止血:二蓟榆槐花苎麻根白茅根侧柏叶
11.2化瘀止血:三七茜草蒲黄红景天五灵脂
11.3收敛止血:及鹤棕榈炭紫珠叶鸡冠花藕节血余炭
11.4温经止血:艾叶炮姜
12活血化瘀药:12.1活血止痛:川延没乳郁杖
12.2活血调经:丹参益母草桃红鸡血藤月季花牛膝
12.3活血疗伤:地鳖虫自然铜苏木
12.4破血消癥: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斑蟊虻虫干漆血竭刘寄奴北刘寄奴
13化痰止咳平喘药:13.1温化寒痰:夏星白前白附子白芥子旋复花
13.2清化热痰:前蒌川贝浙贝茹天竺黄竹沥,瓦楞子梗海藻昆布黄子海蛤壳海浮石礞石
13.3止咳平喘:百部苦杏仁葶菀桑皮苏子杷,冬花马兜铃银杏洋金花胖大海
14安神药:14.1重镇安神:龙琥磁珍珠朱
14.2养心安神:酸柏子仁远夜交藤合欢花
15平肝熄风药:15.1平抑肝阳:石决明牡蛎代珍珠母蒺藜罗布麻
15.2息风止痉:羚羊角钩天麻蝎僵蜈地龙
16开窍药:麝香冰片菖蒲苏合香安息香蟾酥
17补虚药:17.1补气:人党芪术山草西洋参太子参刺五加枣扁豆蜂蜜饴糖红景天绞股蓝
17.2补阳:鹿茸肉苁蓉淫羊藿杜断补骨脂益智仁蛤蚧菟丝子巴戟天锁阳骨碎补虫草核桃仁紫河车沙苑子仙茅狗脊海马
17.3补血:归熟何首乌芍阿胶龙眼肉
17.4补阴:南沙参北沙参麦斛黄精枸龟甲鳖甲天冬玉竹百合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银耳哈蟆油楮实子
18收涩药:味梅椿赤石脂莲子肉茱桑螵蛸海螵蛸诃肉苁蓉盆芡浮小麦金樱子五倍子麻黄根糯稻根罂粟壳石榴皮
19涌吐药:常山瓜蒂藜芦
20杀虫止痒药:雄硫轻粉白矾蛇床子铅丹土荆皮
21:拔毒生肌药:斑蟊蟾酥马钱子升炉甘石儿茶砒石大蒜猫爪草毛茛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