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论治痰病学术思想研究
试论调气与治痰
饮》 里说 “ 节斋 日 : 之 本 , 也 , 于 肾 ; 之 动 , 也 , 王 痰 水 原 痰 湿 原 于 脾 ; 又 从 而 续 之 日 : 之 成 , 也 , 于 肺 ” 因此 , 余 痰 气 贮 。
血清顺 , 则津液流通 , 何痰之有? 因 此, ” 治痰 只辨寒热 。 不
重调气 , 治本之法也 。 非 《 问 ・ 阳应 象 大 论 》 :治 病 必 求 于 本 ” 可 谓 千 素 阴 日 “ , 古 不 易 之 名 言 。痰 乃 气 机 失 调 , 湿 停 滞 所 致 , 治 痰 必 水 故
维普资讯
1 9 18
・
陕西 中医 2 0 0 7年第 2 卷 第 9 8 期
学 术探 讨 ・
试论调气与治痰
于 勇 天 津 中医药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 0 1 3 309 )
摘 要 目的 : 讨调 气 与 治痰 的 关 系, 法 : 纳相 关 文献 , 探 方 归 回顾 历代 医家治 痰 法 经
验, 结合 临床 经验 , 对命 题进 行探讨 。结论 : 痰形 成 的 内在机 制 与气息 息相关 , 调 气在 治痰 中具 有 重要 性与 必要 性 , 痰 必调 气 , 法 有 升提 法、 降 法、 治 方 顺 补
气法 、 气法 。强调整 体观念 和 治病 求本 。 行
《景岳全书》杂证谟 痰饮讲解
【卷之三十一贯集·杂证谟痰饮]】述古论(共八条)仲景《金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如掌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
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气短。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痰也。
《活人书》云∶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痞满,有类伤寒者,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土湿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湿热、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凡人病痰证有五∶一曰风痰,二曰热痰,三曰湿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形寒饮冷;热痰者,火盛制金;湿痰者,停饮不散;酒痰、食痰者,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浊,则凝聚而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
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
薛立斋曰∶凡痰火证,有因脾气不足者,有因脾气郁滞者,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
泛而为痰者。
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上溢而似痰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酒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
痰证辨证组方思路探讨
、
对痰 证病 因病 机 的 阐释
痰 证 系脏 腑 失 和 , 湿 、 水 津液 凝 结 成 痰 , 地稠 质 浊, 随气 升 降 , 处 不 到 , 证 多 端 。且 有 有形 与无 无 变 形 之分 , 有形 之 痰 易 除 , 而无 形 之 痰 难 解 。 因此 , 痰 既是 某些 疾病 的病 理 产 物 , 可 成 为 某 些 疾病 的致 又
病 因素 。张 景 岳 认 为 “ 必 因病 而 生 , 病 之 因痰 痰 非 而致 ” , … 强调 治 痰 当 寻根 源 , 伏其 所 主 , 其所 因 , 先
断其 生痰 之源 。 五脏 之 伤 皆 能生 痰 , 痰 与肺 、 、 但 脾 肾三脏 关 系 密切 。肺 主 治 节 , 呼 吸 , 水 之 上 源 , 通 调 水 司 为 可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杂 志 2 1 00年第 5卷第 9期
W。I Junl f nertdTaioa adWet nMei n 2 1 V 15 N . r ora 。 Itga rdtnl n s r dc e 00, 。 , 。9 d e i e i .
’8 5 ・ 0
・
机 及立 法组方 的深入 研 究 , 利 于攻 克 一 些 疑 难 杂 有 症 , 高 中医临床 治疗 效果 。 提
一
索 新 的思路 和 方法 , 而 提 高 临床 诊 治 水 平 。笔 者 从 认为 , 临床 痰 证 应 先 分 辨 是 有 形 还 是 无 形 之 痰 , 有 形 之痰 常见 于热 痰 、 痰 、 痰 、 痰 、 痰 等 , 辨 寒 湿 风 燥 若
浅谈几种“痰病”的论治体会
布 , 经 并 行 , 痰 之 有 ” 说 : 脾 土 虚 弱 , 者 难 五 何 又 “ 清 升 , 者 难 降 , 中滞 膈 , 浊 留 淤而 成 痰 ” 。他 的 意 思 是 讲 , 然 饮食 物 消化成 了“ 微” 如果脾 气 虚弱 , 虽 精 , “散 精 ” 用 不 好 , 精 微 ” 可 留 中 滞 膈 , 聚 成 作 “ 仍 凝 痰 。认 为 脾 气 虚 弱 是 造 成 津 液 停 聚 成 痰 的 重 要 因 素 。 献 可 说 :盖 痰 者 … …原 非 人 身 之所 有 , 水 赵 “ 非 泛 为痰 , 水 沸为 痰 。张景 岳说 : 人之 多痰 , 则 ” 夫 悉 由 中 虚而 然 。 痰 即水 也 , 本 在 肾 , 标 在 脾 , 盖 其 其 在 肾者 , 水 不 归 源 , 泛 为 痰 也 : 脾 者 以 食 饮 不 以 水 在 化 , 不 制 水 也 。 张 景 岳 所 讲 的 在 肾在 脾 是 讲 痰 土 ” 的 产 生 与 脾 肾 有 关 系 。 整 的讲 应 该 有 肺 , 完 即其 本 在 肾 , 标 在 肺 , 制 在 脾 , 然 还 有 肝 。朱 丹 溪 其 其 当 说 : 痰 之 为 患 , 气 升 降 , 处 不 到 。 又 说 :善 治 “ 随 无 ” “ 痰 者 , 治 痰 而 治 气 , 顺 则 一 身 之 津 液 亦 随气 而 不 气
维普资讯
82 5 氏 补 三 阴 法 , 方 : 药 、 子 肉 各 3 g 熟 地 黄 处 山 莲 0,
证 。
陕 西 中 医 20 0 2年 第 2 3卷 第 9期
2g 五味子 1g 4, 2 ,芡 实 、 苓各 1 g, 甘 草 6 水 茯 0 生 g, 煎 服 , 日 1剂 , 服 两 周 , 通 饮 继 续 饮 用 , 嘱 每 连 冰 并 病人坚持晨 起练音 12 / h。 3诊 : 已 出 , 调 逐 渐 提 高 , 欲 良好 , 作 音 音 食 动 有 力 。 投六 味 地 黄 丸 以巩 固疗 效 。 愈 后 随访 1 再 治 年 , 切如 常 , 一 自觉 咽部 无 不 适 感 , 作 高 声 呐 喊 。 可 3 乏 力型 术 后 创 口感 染 , 引 流 , 创 难 经 扩 以愈 合 , 身 乏 力 , 思 饮 食 , 疲 气 短 。 医辨 证 全 不 神 中 为 : 血 亏 虚 , 能 托 毒 外 出 , 伤 口形 成 窦 道 , 气 不 致 难 以愈 合 。治 宜 : 气 血 , 脾 胃 , 毒 外 出 , 其 伤 调 健 托 促 口及 时 愈 合 , 欲 增加 , 身 症 状 好 转 。 食 全 案 例 : 某 某 , , 4 , 民 。因患 地 甲病 行 甘 女 5岁 农 甲状 腺 摘 除 术 , 后 全 身 乏 力 , 思 饮 食 , 短 , 术 不 气 伤 口久 不 愈 合 , 成 一 窦 道 , 水 流 脓 , 6次 扩 创 形 流 经
“肾为生痰之本”浅析
“肾为生痰之本”浅析【关键词】肾;痰饮;本源“痰浊生成”,古代医家一般认为源于肺脾肾。
然三脏之中,何为其“本”呢?王节斋云:“痰之本,肾也。
”王氏认为三脏之中,以肾最为重要,张景岳亦主此说。
对这一观点,本文拟作以下阐述。
中医学的痰证论说,由《内经》导夫先路。
如书中论述了脏腑在水液代谢中的生理机能,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疲膈”。
这些论述涉及到痰证病因病机和发病部位诸方面,其着眼脾肺,意兼三脏,对后世痰病理论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创“痰饮”之名,并根据其停积部位具体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为水饮病机学说奠定了基础,但在痰证理论上未有建树。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在张仲景水饮学说基础上补充了痰论。
巢氏述症溯源,发论于“湿”,亦立足于脾胃。
唐宋医家大致沿用,在治则有所改进和丰富。
金元四大家在痰病方面,提出了一些引人瞩目的见解。
尤其朱丹溪强调“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丹溪心法·痰病》)因此,要根据痰的流动性和不同性质加以治疗,扩大了痰病证治的视野。
但探究源候,朱丹溪仍认为痰根在脾,“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总之,自先秦迄金元,对痰病的研究成果在于,证型逐渐具体,转归日渐明晰,治方不断丰富。
但对于痰的成因,基本上囿于脾胃、脏腑之气化营运,治则主要是健脾、肃肺、化痰。
到明代,痰病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发展,在病因理论上表现为“三脏生痰”说的深入,而其显著突破则首先是王节斋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
使前代医家有所涉及的一个方面的病因,从次要地位突出到主要地位,在痰病理论发展上独树一帜。
正如赵献可称:“节斋论痰,首揭痰之本于肾,可谓发前人所未发。
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学派的构成要素有A:著作与著述B:学说与创新或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观点C:学说创始人与宗师D:师承与亲炙、私淑、遥承答案:ABCD2.学说是酝酿和形成学派的基础,学派则是学说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A:错B:对答案:B3.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称为A:学说B:学派C:流派D:医家学说答案:C4.没有同一学术主旨及其传承与发展的史实支撑,也可认定其为“学派”式的师承方式A:对B:错答案:B5.在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哲学思想的影响,对医家学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
A:对B:错答案:A6.学术上自成体系的观点或理论称为:A:医家学说B:学派C:学说D:流派答案:C7.《黄帝内经》等经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形成较为完备学术理论体系,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错B:对答案:B8.载录“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著录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类的著作是A:《汉书 ·艺文志》B:《黄帝外经》C:《扁鹊内经》D:《黄帝内经》答案:A9.学术争鸣,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A:错B:对答案:B10.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可以更深切地认知和体会到,创新精神在学术争鸣中激荡,学术理论在传承授受中完善。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方法是A:方证同条,比类相附B:维护旧论,分经审证C:汇节分章,节解名释D:错简重订,倡纲重法E:脉证合参,辨别病性答案:A2.下列哪一项不是孙思邈肝脏分证的内容A:肝虚寒B:肝实热C:肝阳虚D:肝劳筋急E:肝胆俱虚答案:D3.下列哪首方为刘河间地黄饮子所本?A:犀角地黄汤B:内补散C:前胡建中汤D:生地黄煎E:孔圣枕中丹答案:B4.继《中藏经》之后,对脏腑辨证有发展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景岳C:孙思邈D:张元素E:钱乙答案:C5.孙思邈治疗虚损的常用法则有A:以泻为补B:补剂兼泻C:虚则补母D:寒热互济E:劳则补子答案:ABDE6.下列哪些方是孙思邈所化裁扩展张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的类方?A:羊肉杜仲汤B:羊肉桂心汤C:羊肉汤D:羊肉当归汤E:羊肉生地黄汤答案:ABCDE7.孙思邈本人所撰的著作有A:《千金要方》B:《千金翼方》C:《备急千金要方》D:《银海精微》E:《孙真人海上方》答案:BC8.孙思邈在养生方面,反对恣情纵欲,主张戒绝情欲。
虚痰论治老年疾病的临床体会
虚痰论治老年疾病的临床体会摘要】老年人五脏渐衰,气血津液运行失畅,留滞为痰。
痰滞则百疾由生,且多兼夹。
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治痰,往往可获良效。
【关键词】虚痰;老年疾病;补虚祛痰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和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老年人往往一身兼患多疾,或一疾累及多脏,或宿疾新邪互为因果,或虚中夹实,虚实错杂。
在繁杂的临床症状中总结出老年病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对提高诊治老年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五脏渐衰,衰老体质容易形成一些病理产物。
而痰正是老年衰老体质中容易形成的病理产物,且痰又是老年病的重要病因。
在老年病辨证基础上加以治痰。
往往在治疗老年病的过程中取得良效。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老年人的定义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内经》认为“人年五十以上为老”,《太平御览》谓“六十曰老”,《说文解字》则“七十曰老”。
无论五十岁还是七十岁,与现如今对老年人的定义是基本符合的。
老年人诸脏渐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
”老年人诸脏渐衰,脏腑功能减退在人体生理特征上也有所体现。
《灵枢·天年》有云:“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 从四十岁开始盛极而衰,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逐一衰退。
开始出现腠理稀疏,头发斑白,两目昏花,多忧愁懒动,皮肤枯槁,言语多误,到血脉空虚,神气涣散,直到死亡。
痰饮学说的起源发展及临床应用
200
研究生论坛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2 期
试论脑髓空虚与老年人头风病的关系
何莉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05 级硕士 ( 510405) 指导: 孙景波 华 荣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髓空虚与老年人头风病的关系。 方法: 分析脑髓空虚在老年病特别是老年头 风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益精填髓在老年人头风病的治疗中的作用。 结论: 老年病以五脏虚损 为基础 , 脑髓空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脑髓空虚贯穿老年头风病的整个发病过程。 治疗当以 平调各脏, 益精填髓为主。 主题词 @ 脑髓空虚 老年病 头痛 老年人头风病发病率较高, 多以空痛为主, 究其病 因病机, 当以五脏虚损为基础, 或因宿病跌扑 , 致脑髓 空虚 , 因虚致实, 由实致虚, 虚实夹杂 , 故反复发作, 缠 绵难愈。 1 老年病的病机特点 五脏虚损是步入老年的 重要标志。 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云:“年四十阴气 自半 , 起居衰矣” , 又如刘完素所云:“五十至七十岁者 , 和气如秋 , 精耗血衰” 。 五脏虚损又以肾及脾胃的虚损 最为突出。 先后天之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失调的 表现 , 脏腑失调常常不单是一脏一腑的受损 , 而是多脏 阴阳俱衰。 在五脏虚损、 多脏同病的前提下 , 老年人发 病往往易为邪侵, 易传易变, 病理产物较盛, 新、 老病交 并, 故老年病呈缠绵难愈 , 反复发作, 逐渐加重, 康复缓 慢的特点。 其中 , 脑髓空虚是老年病最为突出的病机特 点[ 1 ], 脑髓先天全赖肾精生成 , 后天则赖五脏充养 , 五 体征: 面色萎黄 , 目胞暗黑, 浮肿 (目下有如卧蚕) 光亮 , 皮下成颗粒或绵软包块 , 脉滑或素体肥胖; (2) 自觉症 状: 头重痛时作时止 , 眩晕, 呕恶, 失眠, 心悸或局部冷 痛麻木; ( 3) 病程长, 它药无效; ( 4) 久病形体不改大衰 , 或素盛今瘦, 或素瘦今肥 , 其形如肿。 本病在治疗上 , 总的原则应以祛痰涤饮为主 , 使气 机通利条达, 水津得布, 痰散饮消。 临床治疗中常常将 祛痰逐饮法与其它治法同时并用 , 如燥湿利痰、 清热化 痰、 祛风化痰、 开窍涤痰、 理气泄痰、 攻坚导痰、 温阳利 痰、 泻下逐痰、 健脾消痰等 。 由此可见 , 痰饮学说是历代医家不断总结, 互相补 充, 而日臻完善的, 其萌芽于秦汉 , 发端于晋唐, 兴盛于 宋元 , 深化于明清, 近现代也颇多进展, 主要是一方面 研究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 , 导致痰生成的各种原因、 条件及其性质、 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2 ]; 另一方面 , 根 据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 将因痰所致的各种病变同 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 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 气血 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来探讨痰饮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 的机理。 少数学者正在痰饮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 ,
历代医家论“痰”
办公保健Office health care历代医家论“痰”文/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于琳一、痰饮起源研究痰饮,是在疾病过程中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它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痰饮滞留体内而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导致新的病症。
本文以时间为轴进行,从先秦至近代整理了历代医家对“痰饮”的理论研究,运用文献挖掘的研究方法,明晰“痰饮”发展形成的脉络,厘清“痰饮”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演变。
(一)《黄帝内经》论饮。
《黄帝内经》中未出现“痰”字,但有“饮”、“积饮”等记载,如《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提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六元正纪大论》中“土郁之发,必在三气四气之时……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提到“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这些理论都在阐述说明“饮”的病理病机,是由于雨湿太多、土郁、湿淫等因素导致的,也为之后“痰饮”的出现及后世“痰饮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奠定基础。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杰出的临证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宗之圣”,有著作《伤寒杂病论》(原书已亡佚)。
张仲景在《内经》对“饮”的叙述基础上,首创了痰饮的病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提到:“夫饮有四,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并进一步阐明了痰饮的病机是“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以中焦为发痰之原,重视脾胃运化功能在痰饮中的重要性。
痰饮病篇中列出41条条文,出19方,根据痰饮病位、病情虚实来论证,有攻有补,首创痰饮辨证论治,被历代医家奉为准绳。
张仲景还特别提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总结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二、历代名家论痰(一)巢元方之痰病学说。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景岳全书》中治未病学术思想探讨
外感证 , 指感受风寒暑湿燥火 , 身体气机运行不 常 。经 日:“ 清 风大来 , 燥 之 胜 也 。风 木受 邪 , 肝 病
生焉 。热 气大 来 , 火 之胜 也 。金 燥受 邪 , 肺病生焉。 寒气 大来 , 水之 胜也 。火热 受邪 , 心病生 焉 。湿 气大 来, 土之胜 也 。寒 水受 邪 , 肾病 生 焉 。风气 大 来 , 木 之 胜也 。土湿 受邪 , 脾病生焉。 ” 又 日: “ 冬 伤 于寒 , 春 必病 温 。春 伤于 风 , 夏 生飧泄 。夏伤 于暑 , 秋 必 咳
痧 驴 驴 驴 驴 、 护
防治结 合 。避免各 类诱发 因素 , 本病 为肠道疾 病 , 治 疗期 间应 以清淡少 渣饮食 为 主。忌食 生冷 、 油腻 、 辛 辣、 硬粘、 腥膻 发物 等难 消化 和刺激性 食物 。同时在
后, 诉 精神 较前 改 善 , 大便 逐 渐 成 形 。继 服 上药 2 1 剂, 大便 正 常 , 精神 佳 , 痊 愈 。嘱患 者 服用 参苓 白术 颗粒 调理 善后 , 后 随访 未 复 发 。此例 病 例 患者 素 体 脾 胃虚 弱 , 运化 失健 , 加 上后 天调 摄失宜 , 气血 不调 , 肠 络阻滞 , 则便 下黏 液 , 服药 健脾 化湿 , 兼 清肠 热 , 则 诸 症消 , 大便正 常 。
4 结语
生活 中适寒 温 ; 工 作 中劳逸结 合 ; 精神 上保持 情绪稳 定, 乐观开 朗 , 树 立战胜 疾病 的信心 。 因患 者病久 多
级顼士臻巍嫩肇照论文明等人’船提...
戏都中溅鳇大学2001缀嫌±璎究生毕般论文中文摘要通避4l例补中盏气汤治疗气廉溅内伤发热的临床观察,证明了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内伤发热有确切疗效。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麸、凌代文熬与笔豢旗庆鬣察缝粱逐疗对毙分雾詈,迁臻了麸塞至今,气虚型内伤发热的主要发病诱因相同,证侯相似,脉诊相类,说明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尤其烧八纲辨证、jl|{!象学说指导临床实践.猩今天仍其畜较褒豹科学蛰毽秘遴论馥毽。
零罄“吉为今瘸”夔愚怒,零文逶过以上分析研究,认为八纲辨证及脏象学说的辨证论洽方法怒指导临床实践的核心,总结出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内伤发热农辨证上戈英蓑蚕注意鼹是:l、各系统发燕羧疾病只要审滋辨证矮毒:气霾壅内伤发热范畴,都可以考虑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2、势役失宜是气虚型内揍发热蔽塞要的病因,{嚣久癌体弱露增多的趋势,在辨证论治对,充分考虑上述诱因,对辫导医者的诊繇恶路、及翠针对病因治疗,判断预后是肖所帮助的。
3、不论体温袭是否显示发热体温,不能作为中医气盘型内伤发热熬辫诞饭攥。
4、主痰是:发热戏囊觉发热鄹一漾黪气虚的临寐袭现,包括聪色萎黄或晦貉,形体消魔,神疲倦怠,语音低微,短气芝力,头晕目眩,不思饮食.食入即满,腹胀便溏,动则汗窭等。
5、主要舌象悬:羞囊淡蝥薄爨。
6、主要赫蒙是:震默,按之无力。
关键词:拂中益气汤气虚型内伤发热辨证论治成都中暇药大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肇她论文AbstractBuzhongyiqitangtreatmentQi-Deficiencyoffeverhavegoodresults,by41clinicalabservations.Onthebaseofclinicalabservationsprovethecauseofdisease,maimsymptomandpluse—feelingarealikefromlonglongagototoday,byagainstandanalysisthehistoriealddocumants,thecontemporarydocuments,theclinicalabservation.Applythe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tillhavegoodseientialandthoryvaluation,espicalyUSeEight-PrincipledifferentiationandZangorg黼thorydirectpractise。
张景岳辩证治咳嗽思想总结
张景岳辩证治咳嗽思想总结张景岳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伤寒论》一书中提出了辩证治咳嗽的思想。
辩证治咳嗽的核心观点是:咳嗽是机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咳嗽必须从整体出发,辨别病因、辨别病机,因势利导,针对性治疗。
这种思想对于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张景岳辩证治咳嗽的思想强调了病因的辨别。
他认为咳嗽可以由内因或外因引起,常见的内因有肺虚、痰症、风寒等,常见的外因有寒邪、热邪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寒邪引起的咳嗽,可以用温补、祛寒的方法来治疗;对于痰症引起的咳嗽,可以用化痰、祛痰的方法来治疗。
通过辨别病因,可以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张景岳辩证治咳嗽的思想注重了病机的辨别。
他认为咳嗽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病机,实证表现为咳嗽频繁、咳力强劲、咳痰黄稠等,虚证表现为咳嗽时力量不足、声音低微、咳嗽干燥等。
根据病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实证咳嗽,可以用清热、宣肺的方法来治疗;对于虚证咳嗽,可以用补肺、养阴的方法来治疗。
辨别病机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此外,张景岳辩证治咳嗽的思想还强调了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
他认为治疗咳嗽必须因势利导,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当寒邪渗入肺络引起的咳嗽出现咳痰稀薄、寒冷之时,可改用温化、散寒的方法来治疗;当病情有所缓解之后,可改用滋润、养阴的方法来巩固疗效。
因势利导的治疗可以更好地适应病情变化,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结起来,张景岳辩证治咳嗽的思想突出了病因和病机的辨别,注重了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辨别病因、辨别病机,因势利导,针对性治疗。
这种思想对于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医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咳嗽的本质,制定出更加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这种思想也提醒了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要以整体的观念去看待,不仅限于症状表面,而是要寻找病因、病机,并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浅谈《景岳全书.妇人规》学术思想
妇人之病,七情之伤为甚
• “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 • “此谓妇人病不易治也。何也?不知妇人之病
,本与男子同,而妇人之情,则与男子异。盖 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拗,每不 可解。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罔知义命, 每多怨尤,或有怀不能畅遂,或有病不可告人 ,或信师巫,或畏药饵,故染着坚牢,根深蒂 固,而治之有不易耳,此其情之使然也。”
• 同时天癸与先天肾气及后天脾胃关系密切,其源于先天,靠后天 水谷精微滋养。
• 《经不调》中指出:“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 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
• 月经病而言,七情、六淫、饮食等病因,虽可引起心、肺、肝、 脾病变,但“及其甚也,四脏相移,必归脾肾。”
• 且“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 妇科病症“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故月经病症治疗多用健脾补
固涩。
经行腹痛—辩证
• 证有虚实,夹虚者多,全实者少。
– 实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寒滞、血滞、气滞或热滞 • 多痛于经行之前,经通而痛减,拒按拒揉者为实
– 虚者
• 血虚、气虚 • 多痛于经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痛益甚;可按可揉者
为虚。
•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当结合患者形气禀质以 辨证。
经行腹痛—治疗
• 实证
– 气逆者宜顺气,调经饮主之; – 血淤者,应破血,通淤煎主之; – 气血俱滞者,失笑散主之; – 寒滞于经,或外寒所逆,或不慎寒凉,以致
经血凝结不行、留聚为痛者,宜调经饮加姜 、桂、吴茱萸之类温养; – 血热血燥致滞涩不行而痛者,宜加味四物汤 或保阴煎去续断;
经行腹痛—治疗
• 虚证
– 虚弱不足,经滞作痛者,用决津煎、五物煎 加减;
明中医张景岳论咳详解
外感之咳证治
外感咳嗽而兼火者,必有内热喜冷、脉滑等证, 亦但以二陈、六安等汤,酌加凉药佐之。热微者 加黄芩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栀子之属。若火 在阳明,而兼头痛热咳者,惟加石膏为宜。 外感之证,春多升浮之气,治宜兼降,如泽 泻、前胡、海石、瓜蒌之属是也;夏多炎热之气, 治宜兼凉,如芩、连、知、柏之属是也;秋多阴 湿之气,治宜兼燥,如苍术、白术、干姜、细辛 之属是也;冬多风寒,治宜兼散,如防风、紫苏、 桂枝、麻黄之属是也。
著书立说
《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 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系统临床参考书。景 岳才学博洽,文采好,善雄辨,文章气势宏阔, 议论纵横,多方引证,演绎推理,逻辑性强,故 《景岳全书》得以广为流传。后世叶桂亦多承张 氏的理论。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医门棒 喝》初集成,论《全书》云:“或曰:尝见诵景 岳者,其门如市”,则自顺治中叶至1828年的近 200年间,几为医所必读,可见景岳的温补理论 之影响深远,《全书》之流传广泛。
张景岳论咳赏析
深圳国学院院长 李诚宾
生平简述
生平简述
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 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 裕。 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 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 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
生平简述
13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学习。青 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 学和道家思想。张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 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 对医学领悟尤多。
总论
劳风证,《内经.评热病论》曰:劳风,法在肺下, 其为病,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 劳风之病。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月, 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矣。宾按:此劳风之证,即劳力 伤风证也。盖人之劳者,必毛窍开而汗液泄,所以风邪 易入。凡今人人患伤风者,多为此证,故轻者惟三四日, 重者五七日,必咳出浊痰如涕而愈者,此即劳风之属也。 但以外感之法治之,自无不愈。其劳之甚者,或内摇其 精,或外劳其形,劳伤既甚,精血必亏,故邪不能散而 痰不能出,此即劳损干嗽之类也,所以多不可治。
痰生百病琐谈
非其治 。 庞安时云:人身无倒上之痰 , “ 天下无逆流之水 , 故善治痰 者, 不治痰而治气 ,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顺矣。” 故治痰大法以顺 气为先 , 可攻可补 , 不可不辨 。 余将十余年工作中从痰而治顽症列
有齿 痕 , 白水 滑 , 弦滑 。 属 : 内停 , 失键运 。 苔 脉 证 痰饮 脾 治拟舒 肝 健脾 和 胃。处方 如 下 : 党参 1g炒 白术 1g茯 苓 1g半 夏 1g 5、 5, 5, 5, 山药 2g 炒 枳实 1g 竹茹 1g 陈皮 1g苍 术 1g木 香 1g砂 0, 5, 5, 5, 5, 0, 仁 6 , 胡 1g鸡 内金 1g五剂 , 1 1 水煎 服 。复诊 : 纳渐 g柴 0、 0, 13 剂 食 增 , 起 吐痰 减 少 , 胁肋 不 适 减 轻 , 淡 胖 边 有 齿 痕 , 薄 , 晨 右 舌 苔 脉 弦 。上方 加丹 参 1g薏 米仁 2g 5、 0 。五剂 , 1日 1 水煎 服. 诊 : 剂 三 食 纳 正常 , 起无 痰 , 无不 适 , 淡 , 晨 余 舌 苔薄 , 弦 。拟 香砂 六君 方加 脉2Biblioteka 1 年 1 月 2日收稿 01 0
的疗效 。
, — r, ’ , 痰 生百病 琐谈 7 - 。 . _ 一 , ’■ 1 - 、 、
姚 秀玲 ’
关键 词 : ; 因 ; 理特 点 ; 痰 成 病 辨证 论 治 中图 分类 号 :2 8 R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2 — 17 0 10 —9 92 1 )4 0 — 2 1 1
呕吐 , 吐黏涎, 咽中如炙 , 舌质淡 , 边有齿痕, 苔黄厚腻 , 脉弦滑。 证 属风痰上扰 , 蒙蔽清窍。 治拟化痰开窍, 通络止痛。 拟二陈汤+ 白芥 子 1g僵蚕 1g 胆南星 1g全蝎 3 , 剂 , 5、 0、 0、 g3 1日 1 剂水煎服。复 诊: 头痛减轻, 无恶心, 无痰 , 但是明显怕冷怕风, 舌淡, 白稍腻 , 苔 脉弦滑。 续上方3)l 1g防风 1g u ̄ 5 、 芎 5 五剂。 三诊 : 头痛大减, 出门 可不戴 帽, 无明显怕冷怕风 , 恶心 , 咽中如炙消失 , 舌淡 , 苔薄 白。 脉弦。拟上方加黄芪 3 g肉桂 3 , 0、 g续五剂。四诊 : 头痛诸证悉除。
理痰汤治痰特色探讨
理痰汤治痰特色探讨标签:理痰汤;痰之本原;治疗特色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方芡实、清半夏、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主治痰涎为患。
张氏用之“屡次能建奇效”,“即痰证垂危,服之亦可挽救”。
此方组方精妙,尤以芡实的应用独具匠心,现将其治疗思路浅析如下。
1 肾失封藏,痰涎内生自先秦迄金元,中医学对于痰的成因,基本上囿于脾胃、脏腑之气化营运,治则主要是健脾、肃肺、化痰。
到明代,痰病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发展,其显著突破首先是王节斋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在痰病理论发展上独树一帜。
更值得注意的是,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1]张锡纯认为:“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封藏为其生理基础。
若肾失封藏,一方面,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注其气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吸引胃中水饮下行而为小便,出现代谢障碍,痰涎内生。
另一方面,肾与胃通过冲脉相联系,《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冲脉与足阳明会于气街,又与足少阴肾经相并而行。
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上干,胃气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2 重用芡实,治病求本基于以上观点,张锡纯指出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能治痰之标,而不能治痰之本,遂拟“理痰汤”,处方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脂麻(炒,捣)三钱、柏子仁(炒,捣)二钱、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此方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冲胃之逆”,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重用芡实,其味甘涩,性收敛,入脾、肾经,在此方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有两方面:一者如张锡纯所言,“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肾之气化治”,则“痰之本原清”;二者亦可收敛脾气,使其上输水液的功能减弱,减少肺与胸膈等处的痰涎积聚。
《景岳全书》痰饮
《景岳全书》痰饮经义《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
《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
《六元正纪大论》曰∶少阴司天,四之气,民病饮发。
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
土郁之发,为饮发注下。
《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
岁阳明在泉,民病喜呕,呕有苦。
太阴之胜,饮发于中。
太阴之复,饮发于中,唾吐清液。
太阳之复,唾出清水,及为哕噫。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论证(共六条)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
此《内经》之不重痰证,概可知矣。
及考痰之为名,虽起自仲景,今后世相传,无论是痰非痰,开口便言痰火。
有云怪病之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母者,似乎痰之关系,不为不重。
而何《内经》之忽之也。
不知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
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
因虚因实而生痰者,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
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
故《内经》之不言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惟病之标耳。
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
竟不知所以为痰,而痰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以使臂,灌叶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而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矣!难矣!一、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
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故治此者,当知所辩,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
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
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
但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
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
尝闻之立斋先生曰∶使血气俱盛,何痰之有?余于初年,颇疑此言,而谓岂无实痰乎?及今见定识多,始信其然也。
张景岳中医精神病学思想初探
张景岳中医精神病学思想初探明代张景岳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位卓有成就的医学大家 ,他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也多有建树。
本文仅对其在中医精神病学方面的认识作一初步探讨。
1 对癫证病因病机的发挥中医所言癫证 ,是指以精神抑郁 ,表情淡漠 ,沉默痴呆 ,语无伦次 ,静而少动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癫证的名称 ,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等书亦作了详细的记载。
当时医家重点强调阴阳失调 ,外邪为患的发病机理。
明代张景岳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论述了癫证痰气郁结为患的发病机理 ,在《景岳全书·癫狂篇》中指出: “癫病多由痰气。
凡气有所逆 ,痰有所滞 ,皆能壅闭经络 ,格塞心窍”。
除此之外 ,景岳还强调气、风、火、痰等因素的综合致病作用 ,认为癫证之发 ,皆由情志过激 ,郁化火邪 ,火甚生风 ,风感痰动 ,致使三邪杂至而为害。
针对此种情况,他在治疗上主张,“治此者当察痰察气 ,因其甚者而先之 ,至若火之有无 ,又当审其脉证 ,而为之治也”。
景岳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精神病的痰病学说。
2对狂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狂证是中医精神病临床的一个重要病种 , 金元以前 ,人们主要从人体阴阳失调 ,岁火相乘 ,外邪为患等方面阐述其发病原因。
金元时期 ,医家们开始从“内伤”方面探讨其发病机理 , 如张子和从情志因素入手 ,认为若思虑过多 ,脾阳失职 ,或心亦不能主思 ,而使火炽 ,心血日涸 , 脾液不行 ,则可导致狂病的发生。
景岳发展了张子和的理论 ,强调“凡狂病 ,多因于火 ,此或以谋为失志 ,或以思虑郁结 ,屈无所伸 ,怒无所泄 ,以致肝胆气逆” , 从而形成狂热实证。
另外 ,在狂证的治疗上 ,将其分为虚实二途 ,尤其提出对于因水不制火而兼心肾阴虚者 ,采用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 ,方用二阴煎 ,对后人有重要启示 ,直至今日 ,中医治疗狂证仍设“阴虚火旺”一型。
3 对中医一些特殊精神病证病因的认识古代中医对某些无明显诱导因素 ,而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 ,或表现其它奇异怪证病变特点的一类病证 ,常给以特殊的命名 ,如尸厥、卒忤、卒魇、与鬼交通等。
张景岳治痰四要之三:脾肾为本,“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张景岳治痰四要之三:脾肾为本,“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
主水,水泛亦为痰”
治本脾肾之一:脾肾为本
中医:景岳全书
张景岳在治疗痰病方面尤其重视调补脾肾。
对于痰的由来他明确指出:“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出自《景岳全书·杂症谟·非风·论痰之本》)。
”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此说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痰生成与脾肾功能的关系,以及在治疗中脾肾两脏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张景岳认为,虽然痰病分很多不同的类型,如“古人所云湿痰、郁痰、寒痰、热痰之类,虽有在上在下,或寒或热,各有不同”,而其变生又不外脾肾两脏,“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
”并举例进行了说明:“如寒痰、湿痰虽为脾家实痰,然寒湿之生,多由于肾阳之不足,郁痰为肝家之痰,而木强制土,又多侮脾,火盛克金,其痰在肺,而火邪炎上,有不从中下二焦者乎?”
正因为脾肾在痰之生成和化除方面至关重要,所以他强调“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