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探微
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过程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转向. 海德格尔 "认为转向直到1936---1938年的本有-思考才完成,所以他要求我们将他看成三个阶段的思者:前期海德格尔(1930年以前 ),中期或者转折时期的思者(1930---1938年),后期海德格尔 (1938年以后)."①国内以往的海德格尔研究侧重于前期的"此在"概念与后期的"存在"概念,而从主体间性角度来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分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据此可以更为清晰地梳理与呈现海氏之思的进展脉络.主体间性理论探讨的是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关系需要从存在论上加以理解.存在作为生存的根据,具有本真性;存在作为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同一性.主体间性就根源于存在的同一性之中,而时间、空间是我与世界共在的结构.现实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生存是一种异化,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相分离,我与世界作为主客体相分离,存在的意义不能显现;另一方面,生存有超越自身、指向存在的渴望,表现为我与世界之间可以克服疏离,在本真的时空中达到主体间性,存在的意义得以显现.②如果从主体间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视角来重述三阶段分期就会发现:前期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仍然有囿于主体性的窠臼之嫌,也成就了走向主体间性的契机;转折期的海德格尔经由对艺术作品的本源与存有的思索,发展出主体间性理论;后期海德格尔通过直接思本有,对主体间性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进.由于主体间源于存在(我与世界)的同一性,时空是我与世界相遇的方式,所以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正是伴随着对存在、此在或人、世界及物、时空等理解的变化而发生的.---------------------------------------------------------------------------------------------------------------------------------------------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海德格尔现象学
海德格尔现象学海德格尔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重要思想体系,也是现象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它以人类的存在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存在的真实本质。
本文将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核心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海德格尔现象学是一种对存在进行研究的哲学学派,它试图从存在本身出发,揭示存在的真实面貌。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他将存在分为“存在性”和“存在”两个层面,前者指的是具体的存在现象,后者则指的是存在的本质。
海德格尔主张通过“解构”来研究存在。
他认为,传统哲学中的概念和理论常常掩盖了存在的真实面貌,所以需要对这些概念和理论进行解构,以揭示存在的本质。
通过解构,海德格尔试图找到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规律,从而实现对存在的深入理解。
三、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核心思想1. 存在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本质是“存在与时间的结合”。
他认为,存在是一种不断流动的过程,是在时间中不断变化的。
只有通过时间的存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存在的本质。
2. 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们对存在的决定和选择。
他主张人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存在,主动地去决定自己的存在方式。
只有通过对存在的决定,人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3. 存在的困境:海德格尔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匿名化”的趋势,人们往往追求表面的成功和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自己的本质存在。
这导致了人们的存在变得虚无和空洞。
他呼吁人们要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自己的存在意义。
四、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影响海德格尔现象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哲学对存在的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
海德格尔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框架。
海德格尔现象学是一种对存在进行研究的哲学学派,通过解构和深入思考,试图揭示存在的真实面貌。
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构境论阐释--张一兵《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第一卷)解读
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构境论阐释--张一兵《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第一卷)解读袁久红【摘要】《回到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研究的热浪中向我们扑面而来,别具一格。
其独特品格是基于一种原创性学术话语(思想构境论)对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精细复境与重新构境,它颠覆了“常人”对海德格尔的“被理解状态”,其本身是一个富有争执性也必遭学术争执的“表现性文本”与“现身性文本”。
其主体内容所呈现出的马克思、海德格尔与张一兵三位思想者的跨时空思想对话,体现了在当代哲学的高处重新“回到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卓越努力,它是一道凝聚了高度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的思想清流。
【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12页(P18-29)【关键词】此在;存在论;思想构境;本有;解释;实践【作者】袁久红【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16.54这是张一兵先生的第三次“回到”了。
前两次是“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这次新著为“回到海德格尔”。
前两次“回到”都因打破惯有思想定势、开启新的思想构境而为学界持续热烈争论,并成为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界标!这次“回到”带来的效应恐怕将是更为震撼、更为猛烈、更为惊心动魄,原因是张一兵在该书中以自己独创的“渐入化境”的构境论方法呈现出一个熟悉旋即又极陌生的海德格尔。
人们看到的将是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超时空的思想对话与会通,还有就是在本有与构境的链接中有着中国气派的自主的哲学话语的生动涌流。
可是,他为什么总是召唤“回到”呢?也许,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回到为的是要看清本源之维如何脱落和掩盖起来的,看清我们就处于这个脱落之中”① 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张一兵最近也对此发问回应说:“借用胡塞尔‘回到事物(Sache)本身’的说法,我在《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和‘回到海德格尔’的过程中,回到的都是一个与我自己特定思想构境相关的事物(Sache),而非一种纯粹客观的文本物(Ding)。
“理解前结构”在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希俊( 1 9 6 2 - ) ,男,湖南隆回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法,艺术管理; 李群( 1 9 8 8 - ) ,女,湖南岳阳
人 ,中南 大学 建筑 与艺 术学 院硕 士 ,主 要研 究方 向 :艺术 管理 ,漆 艺 .
2 0 6
中南 大学 学报( 社会 科 学版)
第 l 9卷第 5 期 2 0 1 3 年 1 O月
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 C E NT . S OU T H U NI V . ( S OC I A L S C I E N CE )
V b 1 . 1 9 No . 5 Oc t . 2 0 l 3
“ 理 解 前 结 构 "在 艺 术 审 美 接 受 过程 中的作 用
2 0 1 3年第 1 9 卷 第 5期
情 感投射 到作品中,激 活艺术 品潜在 的能量 ,也就是
“ 理解前结构 ”的介入阐释 了艺术审美接 受过程 中感
说, “ 主体对艺术 的审美接受过 程赋予了艺术 生命 的传 承 ”。t l y j  ̄ 么 ,从这层意义上来看 ,客体( 艺术作品 )
间内在的非逻 辑的微妙 关系 。开放性 的客体与可 塑性 的主 体在反复被 理解和持续被 欣赏 的过程 中完成双 向性诠
释 ,从而更好地解释非理性化的特殊审美心理过程 。 关键 词:审美接 受;主体;客体 ;理解前结构 ;双 向诠释 中图分 类号 :J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3 1 0 4 ( 2 0 1 3 ) 0 5 — 0 2 0 5 — 0 4
们 得知 :主 体( 人类 大脑思维) 通过客体 的刺激产生 能
动性 反作用于对客体的理解 ,这种力量将 内心激起 的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考:诗与思,艺术与家园感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考:诗与思,艺术与家园感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主张无神论存在主义,他在《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 ,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
对于“能是如何存在”这一20世纪的哲学热点问题,海德格尔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人活在世,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
而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人所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
而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
他提出,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体用到存在,而只有存在,才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有自我选择才有光明和快乐。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受尼采的影响,他说:“只有当我们开始思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尼采的呼号。
”(参看海德格尔:《筑·居·思》的演讲)尼采的思想启发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重新思考,让他确定了“此在的存在”。
在他看来,全部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
他采用了他的老师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用以分析“此在的存在”。
“现象”这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基本含义是“自行显现”,因而,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即意味着让事物自己说明自己的企图。
于此,他表达了与尼采完全不同的看法,他批驳了尼采关于知识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的观点,知识不是靠强力、靠征服来认识客体,而是让客体任其自然,自己展示自己究竟是什么。
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他是世界中的存在,人完全处于存在之中,人在存在的场中,但场的中心并没有所谓的“精神实体”或者“自我实体”。
海德格尔的这一基本思想是对古希腊以来的哲学理念进行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从古希腊开始,就已经有了“现象”和“实在”的区分,但直到近代,这种区分才突显出来,近代哲学一直是传统认识论占据主导地位,其基本理论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象性思维、主体性原则和本质主义等方面。
论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和关系
论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和关系刘敬鲁- 《学术研究》-2002 从20世纪30年代中叶到40年代中叶,海德格尔的思想经历了一种可以称之为转折的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的原因、内容、由这种转变带来的前后期思想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是国内外研究者们激烈争论的问题。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转变的内容和关系进行新的探讨。
一、大化代替了存在的根本地位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试图探索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方面:存在的意义问题和人(主要是个体的人)的生存由何而定的问题。
具体来说,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存在”是个动态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是由存在自身所决定的吗?人的生存究竟由何决定?它从根本上究竟是由人自己所决定还是由别的东西所决定? 在人的本质的形成中,究竟是人自己的选择占主导地位还是被制约的方面占主导地位? 对这些的问题的思考,最终导致了海德格尔用“大化”(Ereignis(注:本作者已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把海德格尔所用的Ereignis译为“大行”或“大化”。
Ereignis 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发生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它的动词形式是ereignen,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是Er eignen。
但海德格尔把它解释为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支配一切发生的动态性事情,解释为既澄明又遮蔽着的不断的到来。
用“大行”、“大化”翻译Ereignis,“大”指其根本、支配一切,“行”、“化”指其动态性远行。
从翻译的语义学和词源学的角度看,“大化”比“大行”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海德格尔所用的Ereignis。
因为,“大行”在汉语中的主要意思有普遍流行、远行、大路,普遍流行和大路这两个意思无疑与Erei gnis有相近之处,但并不完全相符。
而“大化”在汉语中的最主要意思有二:一是指化育万物(如《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二是指宇宙、大自然(如曹植《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从前理解学说看高校档案工作
从前理解学说看高校档案工作文/杨棉月摘要:本文将哲学前理解学说理论应用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在“前见”的基础上理解并分析高校档案管理者面对自身、兼职档案员、档案利用者以及社会大众时的表现,以期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及水平。
关键词:前理解;前见;高校档案工作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提出,理解的前结构是前有、前见和前把握,即“被理解的东西保持在前有中,并且前见地被瞄准,它通过解释上升为概念”。
[1]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具有这种前结构。
[2]伽达默尔基于海德格尔的“前结构”理论提出自己的前理解学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3]从“前理解学说”入手,对与档案密切相关的人重新进行认识与理解。
社会民众会出于自身考量、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因素,对档案概念重新进行再加工、整合。
[4]而民众的行为规则、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他所属时代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价值秩序乃至民族心理等方面,都会成为影响他、形成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前有。
[5]前见是前有中的那些可以在特殊的理解事件中被解释的特殊方向,也就是对被理解了的但还隐蔽的、不明显的东西总是在这样一种眼光的指导下进行揭示,是解释者理解某一事物的先行立场或视角。
[6]从档案工作的角度,可以看成是高校档案管理者以及档案利用者理解档案的先行立场或视角,亦可看成档案管理者理解归档、查档的先行立场或视角。
高校档案管理者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把对他人或文本的意见包括在内,置于与自己所有意见的一种关系,或把自己的意见包括在内,把它们置于与自己所有意见的一种关系之中,或把自己的意见置于它们的意见之中。
[7]1“前见”在群体中的作用“前见”是伽达默尔(Gadamer)前理解学说(Vorverstaendnis)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哲学概念。
伽达默尔认为:“占据解释者意识的前见和前见解,并不是解释者自身可以自由支配的。
解释者不可能事先就把那些和理解得以可能的生产性的前见与那些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区分开来。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是指那些受到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影响并且研究过他的思想的人。
海德格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而复杂,对后世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主要是根据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来进行读解研究。
这部著作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将“存在”作为研究的中心概念。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存在的关怀”,即对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关注和关心。
他关注的问题是人作为存在者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并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海德格尔的重要思想进行解读和诠释,以及对他的批判和辩证的思考。
他的思想涉及一系列重要概念,如“抽象存在”、“虚无”、“存在与本质”的关系等等,这些概念常常需要深入理解和探索。
海德格弟子前理解的研究对于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贡献重大。
他的思想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也对其他领域的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社会学、文化研究、心理学等。
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行研究和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并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所启发和指导。
概述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
概述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
(1)从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向是海德格尔引发的,他认为理解是“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或此在自我确立的基本方式,因此理解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是此在的本体论问题。
(2)理解作为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总是从人的既有之“此”即人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处境出发的,这既有之“此”表现为理解的“先行结构”或“先入之见”,故理解是一种在时间中发生的历史性*行为,不存在客观解释学所认为的那种超越时间和历史的纯客观理解。
(3)为解决相关问题,海德格尔提出了清除流俗之见从事情本身出发来组建理解之先行结构的现象学方法。
(4)对于这一问题,海德格尔认为答案存在于语言之中,尤其是他所谓的诗性语言之中,理解的先行结构总是有语言方式在场的,语言具有诗性语言(彷佛来自未来)与非诗性语言(来自过去)的双重性。
由此海德格尔从早期的本体论解释学转向了后期对诗语的思考。
(5)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在伽达默尔那里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哲学解释学,其对伽达默尔的启示有二:一是理解的本体论性质;二是理解的历史性。
但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与阐说实际上是以其早期的思想为基础的,而不是后期对诗语的思考。
海德格尔 思的原构域
海德格尔思的原构域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主義”的观点,试图突破传统哲学的框架,探讨人的存在与真理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被他称为“存在”。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主觀的、有意识的,并且通过行动和选择来展现自己。
人的存在是时间性的,即存在是在时间中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时间流逝中不断变化的存在。
海德格尔指出,传统哲学主要关注“存在”的本质和目的,而忽视了人的具体存在。
他认为,要真正了解人的存在,我们需要关注人的“存在概念”。
存在概念是指人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是人对自己存在的某种把握。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概念是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本质。
他认为,人的存在在世界中被限制和塑造,但同时也通过与世界的交互作用来表现自己。
这种相互作用使人的存在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可能性。
海德格尔将这种开放性称为“存在内在开放性”。
海德格尔指出,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往往受到惯性思维的制约。
他批评传统哲学在研究存在时常常陷入“物质”和“理性”的固定模式,忽视了人的具体存在情境。
他认为,真正的存在研究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与世界的互动。
海德格尔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的存在和真理的问题。
他认为,真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存在和行动来展现的。
正因为如此,他强调真理的探求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必须与人的具体存在紧密结合。
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要持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存在。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关注具体情境和实际问题,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来达到更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在主義观点,强调人的存在是有意识的、时间性的。
他指出了人的存在概念对于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至关重要,并强调真理的探寻应该与人的具体存在紧密结合。
2021海德格尔在新现象学视域下早期“情境”思想探讨范文2
2021海德格尔在新现象学视域下早期“情境”思想探讨范文 新现象学创始人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Schmitz)在对现象学的批判与继承中,依据人的身体的原初体验,提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情境(Situation)①理论,即把“情境”从实践的哲学引入到理论哲学维度。
施密茨理解的情境“是或多或少包含着多个事态的、混沌多样的、尚未区分出同一和差异的感知的解释对象。
情境是一种多样性事物整体地组合在一起的,虽然混乱,但是个意义丰富的整体”[1](P65-66).在情境中主客没有明显的界限,对象与我融为一体,它们蕴含在情境的整体性中,情境中的事物不是单个的存在,而是通过相互影响的方式在情境中共同存在和实施。
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境理论意义颇为深远,细细地推敲发现,其理论多处源于海德格尔早期的“情境”思想,或者说海德格尔早期文本中蕴含的“情境”思想,给了施密茨很大的启示。
下面笔者就试图从施密茨的情境理论入手,即从对原初体验的理解、情境的意蕴关联特征、情境的存在方式这三个方面追溯海德格尔早期的情境思想。
让我们一方面体会海德格尔思想的深邃、博大,另一方面了解施密茨是如何在海德格尔隐晦的文字中洞见其初步的逻辑构境图景,并在此基础上扬弃和解构其思想,确立自我的情境观的。
一、对体验的理解 1.情境(体验)是一个非对象化的“发生事件”(Ereignis)①“被体验的东西……是与自在生命及取向的动因化过程相同一的……可见有一种对体验的体验……那是根据其动因化对体验的理解。
”[2](P19)“如果人们现象学地和直观地置身于自在生命、它的动因化和趋向之中,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可能性,即理解生命只为生命的可能性,也就显示出自在生命的绝对可能性。
”[2](P19)这就是体验“体验”本身,体验“过程”,体验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就是从自在生命的内在历史性生成的本质之物。
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的讲座《哲学观念与世界观问题》的第二部分第一章“体验结构的分析”(Analyseder Erlebnisstruktur)中,把“发生事件”(情境)②作为一个“在自然经历体验中的确凿的统一整体”.情境(体验)不是中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生事件”.海德格尔在对体验的分析中提出了“看作它本身,看作它自行给出(sichgibt)”[2](P3)的、本真的、原初的、作为发生事件的生命化体验。
存在与语言——前期海德格尔语言观剖析
存在与语言——前期海德格尔语言观剖析西方哲学在经历了由古代本体论(存在论)向近代认识论(知识论)的第一次转变之后,于现代又经历着由近代认识论向语言论(方法论)的第二次转变。
在英美分析哲学的科学主义传统和欧洲大陆语言观的人文主义传统这两条现代语言论的歧路上,海德格尔显然属于后者。
他以其现象学的方法和存在主义的立场推动并实现了这一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集中体现在1927年《存在与时间》这一划时代的论著中。
海氏的《存在与时间》将语言与存在问题相联系,为其后期语言观更加成熟而系统的表述奠定了基础。
追述这一奠基式基础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海氏的存在论,而且可为进一步研究海氏整个语言观作好准备。
一西方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
从古希腊神话中传递神谕的信史赫尔墨斯到后来解释《圣经》的语文学解释学,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和词义追踪到其后的语言哲学,从希腊亚历山大里亚语法学派(如狄斯柯利的《论句法》)到罗马语法学家(如瓦罗的《拉丁语语法》),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三个分支学科。
其根源乃在于把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而崇尚理性和把语法作为逻辑的思维内核而推崇语法这二者的结合中,而这种结合的最完备形态则是逻格斯。
中世纪逻辑语法或普遍语法的建立和寻求国际语言的尝试,其后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风靡一时,洪堡关于普遍语言学和人的精神关系的学说,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关于语言与言语、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区分,美国描写语言学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所引起的“语言学革命”,无一不是把语言研究奠基在理性与语言相结合的逻格斯的传统内核之中。
然而,这一切努力和成就在海氏看来均属不着边际。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氏把西方的语言科学讥为“捉襟见肘”,认为亚里士多德对逻格斯的现象学分析和古代存在论缺乏源始基础。
“实在论和唯心论都以同样的彻底性错失了希腊的真理概念。
”〔1〕为了把“询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作为他的语言研究的总目标,海氏明确提出“把语法从逻辑中解放出来”的口号和“放弃语言哲学”的主张,以便把语言问题的讨论纳入他关于存在的整体思路中予以解决。
存在·理解·言说——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存在〃理解〃言说——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陈祥明《哲学大视野》杂志社,合肥230061;作者,男,41岁,副教授)收稿时期:1996-05-06摘要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
他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完成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大转变,即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进而从一般解释学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
他的哲学解释学的主要成就与贡献在于,揭示了理解的一般结构,指出了这一结构基于人的历史——时间性。
他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
言谈是按照含义对现身在世的可领会的状态的分解与勾连。
关键词哲学本体论海德格尔存在解释学理解语言***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哲学史上一位有独创性的思想家。
他对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都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他不仅开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河,而且对当代哲学解释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近年来,他的本体论解释学愈来愈受到学术界重视。
解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转变,即从古典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变,再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
当代法国著名解释学家保罗〃利科指出:‚如果说,从古典解释学向一般解释学的转变,使文献考据问题从属于基本方法论,是第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从一般解释学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向,使方法论问题从属于基本本体论问题,则是第二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1]第二次哥白尼式革命是从海德格尔开始,而由伽达默尔完成的。
1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早期和中晚期是有明显区别的。
他在早期著作尤其在《存在与时间》中,注重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开始了现代本体论解释学的建构,试图建立理解的本体论基础;而在晚期著作尤其在《走向语言之途》中,着重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进行沉思,使解释学获得了语言的原始性空间。
然而,海德格尔持之以恒的追求是对存在问题,或者说是对‚在者之在‛的关注与沉思。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
他说:‚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曾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并背离了它最本已的意图。
第八章海德格尔
一、海德格尔其人及其代表作
海德格尔(1889-1976) 《存在与时间》 《论真理的本质》 《哲学论文集》 《形而上学导论》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 《路标》 《林中路》 《尼采》(两卷)
二、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实践哲学著作, 是关于人最原始的存在经验和存在样 式的著作。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生存论 分析,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些最 根本的前提,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哲 学方向
四、海德格尔与政治
海德格尔与纳粹 海德格尔哲学与法西斯哲学
三、转向
1、存在问题就是真理问题 真理是一个无蔽同时又是遮蔽的过程, 真理不是由一个人类主体来论断一个 客体的正确陈述的特征,而是存在者 的揭示。 2、对技术的反思 揭示我们与技术的本质关系
3、去蔽——产生和挑战 4、技术的本质是格——设 格——设是各种设置的聚集,使人用整体 安排的方式把实在作为常备物来解蔽 5、用人与存在的共属来对抗格——设 这种共属是存在之真理 人与存在既共属又有别,真理既开放又 遮蔽
1、对存在问题的关心 2、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改造 3、从人着手追问存在问题 人与存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也是人 的特殊存在方式——“生存”,将人称为 “此在”,与传统对人的种种定义区 别开来。 从可能性出发来定义人
4、此,人的本 质,或超越就是在世界中存在 5、关于世界 世界应该从存在论上进行理解,它是存 在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意义整体 世界是存在者总体的关系,人与事物的 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事物在这 关系总体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6、此在是在世的寻在 7、事物首先对我们是作为上手的事物 出现的,即作为有实用意义的东西或 作为器具出现 我们不是在孤立状态中遇到上手事物或 器具的,而总是在一个器具总体和指 涉关系总体中遇到器具的 8、上手事物存在的存在论——因缘 因缘是上手事物之间的实践(实用)关 系
同一性问题的探源及创见分析
同一性问题的探源及创见分析一、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思的消隐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其早期思想阶段构建了以此在生存现象分析为核心的基础存在论,借此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存在论的现代转向。
在这一转向视域中,海德格尔尝试以存在与时间的问题框架重新解析在传统存在论中长久固定下来的存在与思想的问题框架,以便在更为本真的层面重新提出并解答存在问题。
这就难免造成一种印象,即海德格尔在其基础存在论中似乎有意隐匿了有关思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海德格尔的问题框架,就会发现他其实是用另铸新词的方式全面铺展了有关思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就思想问题而言,前期海德格尔鲜言思想,或者说,还没有在特指的意义上使用思想一词。
前期海德格尔更多地用理解(das Verstehen,或译领悟)这个解释学概念,以之来指称人的原始的存在方式。
这也就是说,在基础存在论中,思的问题是以领悟这个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同时与主体形而上学的知觉概念划清了界限。
在生存论分析之初,海德格尔就指出,此在凭借其存在论上的优先性而独具存在意义之领会。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制鞋的例子说明作为存在者的器物的上手状态,这种上手状态只有通过领悟,也即将存在者整体领悟到此在之中才能实现。
简单说就是,人们只有对毛皮、锤子乃至世界有所领悟,才能实施制鞋的行为。
这种领悟,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领悟。
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一书中,海德格尔也指出:仅当存在者自身能够在清晰的存在领悟之下来照面,我才能对存在者有所施为。
此在通过存在领悟将存在者整体归属到其先天结构中,在这种先天结构中,此在与存在者得以共在,存在的意义也因此显现,此在也由此完成了对其自身有限性的超越。
因此,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中,领悟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德格尔通过使用领悟概念替代知觉概念而实现了对主体哲学的改造。
对主体哲学的改造是构建基础存在论的必然途径,对知觉问题的处理是这一路径的关键环节。
领悟与知觉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来源于人与存在者的联系。
2021阐释学视角下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误读现象范文1
2021阐释学视角下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误读现象范文 引言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环境地域、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有着不为外人所熟知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特色,因而在介绍异国文学作品时,文化信息的失落与误读在翻译过程中非常普遍。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包括文化信息的丢失、增添和信息的误解、扭曲。
着名文艺理论家杨建平教授指出“误读是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人们对于异族的一些文化现象所做出的与该民族截然不同的特殊解读。
包括对其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审美趣味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①.对译者而言,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误读其实也可以视为误译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有意识的成分,也包含无意识的成分,我们可称之为有意识的误读/误译和无意识的误读/误译。
谢天振认为有意识的误译就是“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②.长久以来,翻译界的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视角,运用各种理论,对误读现象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本文笔者将从阐释学角度对误读进行分析,探讨文学翻译中误读客观存在的影响。
一、误读与阐释学的关系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在西方广泛流行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探求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误读与阐释共生,也就离不开阐释学。
1960 年,伽达默尔出版了《真理与方法-哲学阐释学的基本特征》,在文学领域掀起了阐释学思潮,继而从阐释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成因及不可避免性。
(一)前理解与误读前理解是阐释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概念,为理解之必要前提和条件。
所谓前理解,简单的说,就是相对于某种理解以前的理解,或者说,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我们就对要理解的对象有了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它主要表现为成见或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施莱尔 马赫和狄 尔泰等为代表 的古典 解释学认为 , 要正确 的理解 历史 ,必须完全抛弃个人 的诸 如历史 限制 、
向已从 因缘 整体性方 面被领会着” 。因为 , 这种 与“ 此在”
生存 相关的整体性正是 日常的 、寻视的解释的本质基 础。
之 间会存在历史时间间距 的鸿 沟 , 当人 们解释时不可避 每
免 带有解释者的主观成见 ,误 解便 会发生 , “ 而理解必须在 每一步都作 为 目的去争取 ” 。这样 , 解释学的任务就是要 克 服成 见 , 以达到对解 释对 象的正确而客观地把 握 。针对这
“ 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 这一著名 的命题。他把理解视 为个 人把握其 自身存在的一种能力 , 理解的方式展现着 人的存 在 。换 言之 , 存在本身就是理解的存在 , 存在就是理解。这 样~来 , 人的存在 自身就被赋 予了一种前有的意义 。因此 ,
解 在本质上 是通过先 行具有 、 先行 见到 、 先行 把握来 发生
争议的先人之见( om iu g 。任何解 释工作 之初 都必然 V r en n )
有 这 种 先入 之 见 , 为 随 着 解 释 就 已经 ‘ 定 了 的 ’ 西 是 作 设 东
【 作者简 介】 波( 96 )男 , 吴 17 一 , 陕西咸阳人 , 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 师。
唯 如 此 , 们 才 可 以得 到 一 种 客 观 公 正 的 理 解 。他 们 坚 持 我
“ 行具有 ” 指 “ 在 ” 从 属的文化 结构 在整体上 先 是 此 所
对“ 此在” 的领会的制约性。海德格尔分析道 ,上手的东西 “
一
认 为作为一种理解和解释科学 , 目的就 在于恢复理解 对 其 象本来 的唯一的真实意义 。他们还指 出理解者和理解对象
海德格尔称这 种存 在 自身就具有时 间性 , 人的历史存 在亦 即时间的存在 , 在时间中展开。反过来 , 并 人存在 的时间性
又描绘 了人存 在的历史性。 因此 , 人必 须存在于一定 的历 史与 文化之 中 , 而且在人诞 生时 , 历史与 文化就 已经存 在 并先在地 占有 了我们。并且 , 就是历 史与文化相对 于我们 的这种前 有 , 为我们任何理 解的前提 条件 , 成 才致 使我们 理解 自己以及理解 自己所处 的历史与文化成 为可能。“ 这 种解 释一 向奠基 在一种 先有之 中 , 作为理解之 占有, 释活 解 动于有所 理解地 向着 已经 被理解 了的 因缘 整体性 去存在
21 0 0牟 1 2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n l
De .01 o2 0
总 第 10期 第 1 6 2期
S r l . 6 .2 e i 1 0 No 1 a No
海德格尔“ 理解前结构” 探微
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吴 波
( 西安 财 经 学 院 , 西 陕 西安 706 ) 10 1
的过程” … 二 、 行 见 到 ( os h ) 先 V ri t c “ 行见 到” 指 已经被领会的东西对 ( 转 第 2 先 是 下 3页 )
作用 。他指 出. 对象之所 以能对理解者呈现 出种种意义 , 主
要是 由于他带着理解 的前 结构 。因此 , 理解对象 的意义就
不 是 、 不 必 是 所 谓 的 本 来 的 唯 一 的 客 观 意 义 , 际 上 理 也 实 解 也 是 对 世 界 再 构 造 的 思 考 。海 德格 尔指 出 :把 某 某 东 西 “
作 为某 某东西加 以解释 , 在本质上 是通过 先有 、 这 先见 和 先把握来起作用的。解 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 的无前提的把握 。如果按 照正 确的本文解释 的意义 , 释 解
的特殊具体化 同然喜欢援 引 ‘ 有典 可稽 ’ 的东 西 , 而最 先 然 的‘ 有典 可稽 ’ 的东西 只不过是解 释者 的不言 自明 的无 可
【 摘
要 l古典解释 学认为 , 解释 学的任务就是要克服成见 , 以达到 对解释对 象的正确 而客观地把握 。针 对
这种观点 , 海德格 尔跳 出一般 方法论 的窠臼 , 从解释 学本体论 出发 , 强调理 解的前结构( osu tr的重要性 , V r rku) t 认 为理解在本质上是 通过 先行具有、 先行见到、 先行把 握来发 生作 用的。他 指 出, 对象之 所以能对理解者呈现 出种 种意义 。 主要是 由于他带着理解的前 结构。 【 关键词 】理解前结构 ; 先行具有 ; 先行 见到 ; 先行把握
・
2l・
的认 知 方 式焦 虑 就 会 自然 解 除 ; 露 模 式 认 为 因 为 你 在 逃 暴
是 没有任何 防护的措施 或者所 采取 的防护措施是 根本不
避 害怕 的事 物 , 所以才感 到焦虑 , 只要 你能 勇敢地 而对你
起作用 的。如果 这类 官兵掌握 了处理焦虑 的认 知模 式 , 那
个 性 特 点 和 个 性 心理 , 应 当 “ 象 的 ” 造 出别 人 的 经 验 并 想 创
先行给定了的 。 就是说 , 这 是在先有 、 先见和先把握中先行
给 定 了的 。 ” …
一
、
先 行 具 有 ( ohb V rae J
来 , 身处地 , 入本 文(et作者 的心理 状态 、 设 进 tx) 历史境况 ,
种 观点 , 德格 尔跳 出一般方法论 的窠 臼 , 解释 学本体 海 从 论 出发 , 调 理 解 的 前 结 构 ( os u tr的 重 要 性 , 为 理 强 V rrku) t 认
它表 明 , 解释 活动有 所领悟的 向着 已经被领会 了的因缘整 体性 去存 在。1 2 1 德格尔在其《 在与时间》 海 存 中首次提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