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的连通图.
基本图件的绘制
化,便于各井综合对比,又要针对具体情况,比较确切地反映本
井生产特点,因而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绘制,使曲线清楚美观, 应用方便。
采油、注水曲线
常用开发指标颜色要求
井别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序号 1 2 3 4 注水井 5 6 7 8
3
颜色 棕 色 紫 色 黄 色 绿 色 桔黄色 玫瑰红 深红色 蓝 色
颜色 棕 色 淡绿色 玫瑰红 绿 色 蓝 色
点与点之间的连接 生产时期 停产时期 梯形连法 落零不画 曲线连法 实 线 曲线连法 虚 线 梯形连法 不 画 梯形连法 不 画 曲线连法 虚 线 曲线连法 虚 线 曲线连法 虚 线
点与点之间的连接 生产时期 停产时期 梯形连法 落零不画 曲线连法 不 画 曲线连法 实 线 曲线连法 实 线 曲线连法 曲线连法 曲线连法 曲线连法 虚 虚 不 不 线 线 画 画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
0
199701 199706 199711 199804 199809 199902 199907 199912 200005 200010 200103 200108 200201 200206 200211 200304 200309 200402 200407 200412 200505 200510 200603 200608 200701 200706 200711 200804 200809 200902
产油量 (t/d)
某油田产量构成曲线
产量构成曲线
新井 其它 压裂 卡堵水 换大泵 酸化 转抽 补孔改层 老井
第十章_查窜与封窜工艺介绍
通过实践应用,声幅测井查窜是比较成功的。但只能提供 第一界面(水泥环与管壁之间)窜通的资料。若第二界面(水泥 环与井壁之间)封固不好而形成窜通,用声幅测井就难于判断
(二)放射性同位素查窜
指向井内注入同位素液体,人为地提高出水层段 1.放射性同位素法: 放射性同位素强度来判断出水层的找水方法。根 据注同位素液体前后测得的曲线来鉴别出水层位
环空窜流示意图
一、环空窜流的危害
(1)窜流导致环空井口冒油冒气,使大量的油气散失,降低了 油气产量; (2)不同压力系统在层间窜流,不仅降低了油气采收率,还影 响了油田的合理开发; (3)窜流降低了增产措施的效果,使油气产层得不到合理的开 采; (4)窜流使套管遭受流体的侵蚀和腐蚀,降低了套管的强度和 使用寿命。 (5)当流体窜入套管内部,还会影响下部井段油气的继续发现 和造成错误判断。
具体方法是:
当窜槽以上的油层少时,可采用由下而上挤水泥浆的办法,如图a所示;将 下部的射孔段填砂或注悬空水泥塞,只露出部分射孔段,封堵时水泥浆由此 上返进入窜槽内,以达到封窜的目的。 当窜槽以上的油层较多时,可采用由上而下挤水泥浆的办法,如图b所示; 为了防止挤死上部油层,可将窜槽下部的射孔段填砂掩盖,将封隔器坐在紧 靠窜通层上部的夹层上,水泥浆自上而下地挤入。
a 、窜槽上一层由下而上挤水泥 b、窜槽上多层由下而上会挤死上油层 c、窜槽上多层由上而下挤水泥
(2)光油管挤入法封窜(套管闸门先开后关)
当窜槽复杂或套管破损不易下封隔器时,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封窜。封窜 时,将欲封夹层以下射孔段用填砂或注悬空水泥塞的办法全部掩盖,油 管下至射孔井段以上30—50m,水泥浆自套管内注入,当水泥浆快出油管 时(一般控制在lOOm左右),即关套管闸门,从油管将水泥浆挤入窜槽。 挤完水泥后,正反替清水至射孔段处,关油、套闸门,憋压候凝。
采油PPT课件:小1-3井组枣三油组底界构造井位图
日产 油t 34 35 36 38 32 34
日产 水t 36 35 34 32 38 36
151
68
83
150
64
86
152
60
92
150
56
94
151
52
99
1450 152
48
104
153
44
109
152
40
112
153
36
117
151
32
119
154
28
126
150
24
126
大港油田集训队
含水%
26
31
30
28
30
30
26
30
30
30
44
30
26
30
30
30
24
30
25
2020/4/14
排量 70
小1-2井生产数据表
泵深 1180
日产 液t 70 71 70 72 70 70 73 70 70 70 71
日产 油t 34 34 36 34 35 34 34 37 34 33 34
日产 水t 36 37 34 38 35 36 39 33 36 42 37
大港油田集训队
日产液t
日产油t
日产水t
11
小1-3井注水生产数据表
日期
生产时间
注水方式
200407
31
200408
31
200409
30
200410
30
200411
30
200412
30
200501
测试启动压力实现有效注水
作者简介:李倩,女,1963年9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开采专业,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测试启动压力,实现有效注水李倩 赵奇祥 张志平(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河南濮阳 457001)摘 要:中原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深层低渗油气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部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改变、层间矛盾突出、认识不清、开发效果变差。
充分认识油藏各层的启动状况是实现精细注水、提高有效注水的前提。
设计大通径的分层测试管柱,研究氧活化精细识别技术,将管柱分层技术与氧活化测试技术综合配套应用,确认潜力层,量化认识层间非均质性,重组层系及细化注水方案。
在精细注采调整中,优化设计单层分注工艺技术,以满足缩小注水井段、减小层间压差的细分层系注水。
该项技术在中原油田几个区块的应用,使得油藏地层压力回升,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是重新识别油藏的又一工艺思路,提高了对高含水油藏后期注水开发的认识,在老油田的精细注采结构调整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的二、三类层开发;分层启动压力;管柱-氧活化测试;细分注水;注采调整1 引言中原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深层低渗油气藏,近几年,主要以调剖、酸化、压裂等措施改善注采剖面,同时长期注水开发使储层孔隙结构改变,注采失调,致使主体油藏高采出程度、高含水,II 、III 类油层水驱动用程度底,油藏层间和层内矛盾依旧突出,并且井况损坏严重、地下油水关系复杂、油藏认识不清,开发效果明显变差。
因此,要改善开发效果,有效注水开发II 、III 类油层,必须从剖面上深化对油藏的认识。
采用分层技术、氧活化测试技术及细化注水技术的综合配套,确认、启动和挖掘潜力层,压缩层段、细化注水,充分发挥层间潜力层及层内韵律层的作用,实现以水井为中心的井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不断提高层间水驱动用程度,夯实油田的稳产基础。
2 分层启动压力测试技术及分注技术2.1 分层启动压力测试技术充分认识油藏各层的启动状况是实现精细注水、提高有效注水的前提。
油水井结构作用
一、认识油水井—油水井的结构
采油工程是油田开 发过程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环节,它是 从油田人工补充地 下能量到人工举升 (或自喷)的采油 工程,包括注水 (或其他注入剂) 井和采油井两大管 理对象。
认识油水井—油水井的结构
认识油水井—油水井的结构
掌握油水井结构是采油工日常管理中油水井的 基础。通过井身结构图可以直接的了解油水井的井 深管柱结构,油层情况;完井情况,为油水井动态 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认识油水井—抽油机
抽油机井身结构数据: (1)抽油泵规格:泵径,mm。
采(2油)抽生油产泵原深理度::泵地筒面下抽入油深机度的,机m。械能通过抽油 杆(3带)吸动入井口下深抽度油:泵泵进往液复孔抽深吸度井,筒m。内的液体降低 井(4底)抽压油力杆(深流度压及)规,范从:而活使塞油深层度内及的以液上体杆不的直断径地
井身结构通常是指钻井深度和相应井段的钻头 深度,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和深度,各套管外的 水泥返高和人工井底等。
认识油水井—完井的概念
完井是指裸眼井钻到设计井深后,使井底和油 层以一定结构连通起来的工艺。它是钻井工程最后 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采油工程的开端,与以后采 油、注水及整个油气田的开发是紧密联系的。而油 井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生产能力与经 济寿命,甚至关系到整个油田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
认识油水井—自喷井
自喷井
自喷井采油一般是在油田地下油层天然能 量较强,石油足以自喷到地面的情况下采
取采的油采油生方产式原,理图:3-油29层பைடு நூலகம்液最从简油单层的自流喷入井到井底,靠 结自构身。在能完量钻由井喇身叭结口构(内或下配入产油管管及柱喇)叭进入油管, 口再(到如是井分口层通开过采油,嘴则喷下出入。分层管柱),
绪论油井流入动态与多相流-PPT
改变油井得完善性,从而增加或降低井底附近得 压力降,影响油井流入动态关系。
完善井和非完善井周围得压力分布示意图
完善井: 非完善井:
qo
abC、按如采V果出o用程ge测度l方试N程对点计油得算井资得流料I入按PR动直曲态线线影外,最响推大时误,,而最差k大h出误/现μ差、在可B用0达、小7k生0、产~S压08等0差%参下,数只得对就测其是试影在资响开 料采不来 末 大预期。测约最30大%产。量。一般,误差低于5%。虽然,随着采出程度得增加,到开采 末期误差上升到20%,但其绝对值却很小。
油井得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FE pr pw' f pr pwf psk
pr pwf
pr pwf
Psk
qo o Bo 2k o h
s
完善井, s 0 FE 1
增产措施后的超完善井,s 0 FE 1
油层受污染的或不完善井,s 0 FE 1
利用流动效率计算非完善直井流入动态得方法 ① Standing方法(FE=0、5~1、5)
① 当 Pwftest Pb 时:
Jl
qttest Pr Pwftest
②
当 PwfG Pwftest Pb
时:J l
(1
f
w
)
P
r
Pb
qttest Pb A
1.8
fw (Pr
Pwftest )
其中:
PwfG
4 9
fw pb
A
1 0.2
Pwftest Pb
综合分析题及答案(通用)
动态分析题1、根据图例回答下列问题?全井生产管柱(对应水井)该井1月份生产正常,2月份不出油,经测试动液面为1732m,抽油泵工作正常。
画出该井目前示功图,分析造成该井不出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答案该井为供液不足分析:根据管柱图的数据可以看出,该井泵深1715米,而测试后动液面为1732米,明显是供液不足,产生的原因从对应注水井指示曲线看出,是由于该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差,造成注水量下降而导致油井供液不足。
建议:对水井实施解堵增注,合理调配注水量,以增强油井供液能力。
2、采油井日产20吨,含水90%,受相邻一口注水井的影响。
注水井为笼统注水,日注水20立方米。
油井生产层位与注水井注水层位相同,且连通好。
油层非均质程度严重,S2层渗透性好,S1和S3层差。
1997年5月同时测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测试结果见下图:注水井吸水剖面采油井产液剖面层位吸水量产液量4 8 12 16(m3) 4 8 12 16(t)S1含水40% S2含水92%S3含水60%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答案: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注水井S2层渗透率好、吸水量大,且对应油井S2层也渗透率好、吸水量大,因此导致油井S2层含水过高。
水井和油井的S1与S3层渗透率低、吸水量小,因此含水低,由于是笼统注水导致该井层间矛盾严重。
建议:⑴对水井进行分层注水,控制S2层的注水量,提高S1与S3层的注水量。
⑵对油井实施分层开采。
⑶对水井S2层进行封堵,只注S1与S3层,对油井封中间采两头。
从而达到调整层间矛盾的目的。
3、看图、根据所给的数据回答问题3q3号井2号井y11号井Qiw y2该图为油水井连通图及采油曲线,水井y1层渗透率为:1.3um2,日注水量152m3,y2层渗透率为:0.6um2,日注水量53m3。
2号油井y1层渗透率为0.16um2,y2层渗透率为:1.2um2,3号油井y1层渗透率为:1.70um2,y2层渗透率为:0.9um2。
连通图绘制方法
电 解 序 号 10
PS1 PS1
电 解 序 号 小 层 号 渗 透 率 砂 层 厚 度 有 效 厚 度
P2-506
小 层 号 36 渗 透 率
P2-X184
电 解 序 号 12 小 层 号 36 渗 透 率 ## 砂 层 厚 度 2 有 效 厚 度 1
砂 层 厚 度 2
有 效 厚 度 2
PS1 PS1 P2-506 P2-X184
电 解 序 号 12 小 层 号 36 渗 透 率 ## 砂 层 厚 度 2 有 效 厚 度 1 电 解 序 号 10 小 层 号 36 渗 透 率 砂 层 厚 度 2 有 效 厚 度 2 电 解 序 号 小 层 号 渗 透 率 砂 层 厚 度 有 效 厚 度
考虑各井间视线的遮挡。考虑到遮挡, ② 考虑各井间视线的遮挡 。 考虑到遮挡, 用 PPT做连通 做连通 图与用铅笔纸绘连续顺序相反。先连后排,再连前排; 图与用铅笔纸绘连续顺序相反。 先连后排,再连前排; 先连左侧井,后连右侧井。 先连左侧井,后连右侧井。
四、根据地层对比连线
本图连线顺序: 本图连线顺序:
3.6
隔层厚度不按比例, 隔层厚度不按比例 , 但厚度要 保持一致,以使图形美观。 保持一致,以使图形美观。
21
310
218.31
2
2
四、根据地层对比连线
PS1 PS1 P2-X185
电解 序号 小层 号 渗透率 砂层 厚度 有效厚 度 电解 序号 小层 号 渗透率 砂层 厚度 有效厚 度
17
36
PPT绘制油水井连通图方法
一、准备好油水井的油层数据
小层层号 电解释序号 渗透率 砂层厚度 有效厚度
二、根据井位图确定各井相对位置
油水分布图绘制、设置方法
油水分布图绘制、设置方法?
问题描述:油水分布图是利用井间连通关系和单井含油气情况来预测油水横向分布的图件。
说明绘制油水分布图所需条件,绘制流程,图件设置方法。
操作步骤:
绘制油水分布图的前提是工区中要有连通数据,连通数据可以通过外部数据导入,也可以在Log软件中计算得出,或者在Map剖面图绘制过程中得出。
(1)工具栏按钮,弹出生成油水分布图对话框。
数据:选择好数据源即分层级别、层号、井组。
图层控制:边界>下拉列表中会列出当前图件中所有的边界图层名,可供选择;断层>可选择参与影响的断层图层。
当选择空时,不考虑断层。
砂体分布图层: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或手工输入生成的油水分布图所需要保存的图层。
如所设图层中有内容,可选择是否清除图层中原来内容。
点击确定进入下一步。
(2)在生成油水分布图对话框中,通过设置网络步长可以对图件的网格大小进行调整;边界线与填充可以对对应解释结果进行颜色填充编辑,以可以通过上移、下移、增加、删除对解释结论位置及个数进行调整。
下图为追踪出的油水分布图。
(3)油水分布图的图层属性界面如下:
可分别对图层中的油水分布线、油水分布带的显示风格进行统一设置。
(4)油水分布图的对象属性界面如下:
可对选中的任一对象或多个对象的油水分布类型进行统一设置。
油水分布线或分布带的编辑与沉积相图类似。
油水井的连通图解读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8 3.6 3.3
5.2 5.0
4.3 4.0
12 1.2 13 1.0
3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6 12 1.2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5 3.3 3.3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2 12 1.6 13 0.9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3 3.3 4.2 4.0 2.0 1.8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油水井连通图的绘制
1
目
录
一、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二、绘制步骤及方法 三、应用
四、注意事项
概念:
油水井连通图是油层剖面图 和单层平面图组合而成的立体 形图幅。
3
10、标明图名和比例尺,并标出图例 比例尺:1:500
1井 5井
X X井组油水井连通图
2井
3井
6井 4井
图例
油井
水井
含水区 含油区
尖灭
4
一、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0 — 0.9
水 井
5井 6井
3.6 4.2
3.3 4.0
1.3 1.6
井位图
5井 1井 3井 6井 2井 4井
图例
油井
水井
断层线
油水边界线
二、绘制步骤及方法:
8
1、确定井位
9
2、绘出井柱
10
3、在井柱上面标出井号
1井
5井
2井
3井
6井 4井
11
4、标出各井油层顶部基线
5井 2井 1井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3 3.3 4.2 4.0 2.0 1.8
4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0 12 0.8
油水井及示功图分析(完)
当柱塞速度大于漏 失速度后,泵内压力大 于液柱压力,将排出阀 打开而卸去液柱载荷。
3.吸入部分漏失(固定阀)
下冲程后半冲程柱塞速度减小,当小于漏失速度时,泵内压力降 低使游动阀提前关闭(点A’),悬点提前加载。到达下死点时,悬 点载荷已增加到AA”。
• 上冲程:无影响
液击现象:泵充不满生产时,柱塞与 泵内液面撞击引起抽油设备受力急剧 变化的现象。
充不满的示功图
2.排出部分的漏失(游动阀)
上冲程前半冲程——泵内压力 降低,在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作 用下,柱塞上面的液体漏到柱 塞下部的工作筒内,漏失速度 随柱塞下面压力的减小而增大。
由于漏失到柱塞下面的液体有向上的“顶托”作用,所以悬点 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缓慢。在柱塞上行速度大于漏 失速度的瞬间,悬点载荷达到最大静载荷。
2.排出部分的漏失(游动阀)
上冲程后半冲程——活塞上行速度逐渐减慢,在柱塞速度小于漏失 速度瞬间(C’)点,又出现了漏失液体的“顶托”作用,使悬点负荷 提前卸载。到上死点时悬点载荷已降至C”。
下冲程:无影响。
游动阀严重漏失时,固定阀始 终关闭,泵的排量等于零,如 AC'''。
3.吸入部分漏失(固定阀)
喷势强、油稀带喷
喷势弱、油稠带喷
5.连抽带喷的示功图 P λ
P大
P小
S活 S光
喷势小 喷势大
S
6.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重量, 只是由于摩擦力,才使上下载荷线不重合。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断脱 点的位置。
7.碰泵的示功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
录
一、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二、绘制步骤及方法 三、应用
四、注意事项
概念:
油水井连通图是油层剖面图 和单层平面图组合而成的立体 形图幅。
3
10、标明图名和比例尺,并标出图例 比例尺:1:500
1井 5井
X X井组油水井连通图
2井
3井
6井 4井
图例
油井
水井
含水区 含油区
尖灭
4
一、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4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0 2.7 2.0 1.8 2.0 1.8 2.1 2.0
11 1.0 12 0.8
12 0.9
13 1.0 3.7 3.4
13 1.2
15
8、画井间小层连线
连线原则:一般是以注水井为中心和周围的 油井相连,一口井最多与周围四 口井连线,左右成排连接,前后 成斜排连接,构成菱形图。
4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14
7、将各层单层数据标在对应层位上
1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2.0 12 1.4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5井
2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4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8 3.5 3.5 3.3 2.8 2.5
小渗 层透 号率 11 1.7 12 1.3
2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8 3.5
3.5 3.3
2.8 2.5
3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6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5 3.3 3.3 3.7 3.4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3 3.3 4.2 4.0 12 0.8 13 0.9 2.0 1.8
井 55 井
小渗 层透 号率 11 1.7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8
2井 2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4 12 1.2 13 1.0
5井
小渗 层透 号率 11 1.7 12 1.3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8 3.6 3.3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4 12 1.2 13 1.0
2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8 3.5
3.5 3.3
2.8 2.5
3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6 12 1.2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5 3.3 3.3 3.7 3.4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0 — 0.9
水 井
5井 6 1.6
井位图
5井 1井 3井 6井 2井 4井
图例
油井
水井
断层线
油水边界线
二、绘制步骤及方法:
8
1、确定井位
9
2、绘出井柱
10
3、在井柱上面标出井号
1井
5井
2井
3井
6井 4井
11
4、标出各井油层顶部基线
5井 2井 1井
连线顺序:先连下排井,后连前排井 ;先
连左边井,后连右边井。
注意:后连的线与先连的线相遇时见油层
即断开,油层间的隔层要连线。
16
1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2.0 12 1.4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5.2 5.0 4.3 4.0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4 12 1.2 13 1.0
12 0.9
4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0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0 2.7 2.0 1.8 2.0 1.8 2.1 2.0
11 1.2
12 1.6
12 1.2 13 1.2
13 1.0
17
1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2.0 12 1.4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5.2 5.0 4.3 4.0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3 3.3 4.2 4.0 2.0 1.8
4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0 12 0.8
12 0.9
11
1.2
12 1.6 13 0.9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0 2.7
2.0 1.8 2.0 1.8 2.1 2.0
13 1.2
13 1.018
连线时应注意:
3井
6井
4井
12
5、在各井柱标出小层号和渗透率,砂层厚 度和有效厚度 5井
1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渗 层透 号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渗 层透 号率
2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6井
3井
小渗 层透 号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渗 层透 号率
4井
小渗 层透 号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井位图一张 油水井单层数据表
准备工作
直尺、铅笔、橡皮、 彩色笔、绘图笔等 绘图用纸一张
胜坨油田某井组油水井 单层静态数据表
小层号 井号 砂层 厚度 m 5.2
11
有效 厚度 m 5.0 渗透 率 砂层 厚度 m 4.3
12
有效 厚度 m 4.0 渗透 率 砂层 厚度 m —
13
有效 厚度 m — 渗透 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13
6、在各井柱上画出小层
1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5井
小渗 层透 号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2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8 3.6 3.3
5.2 5.0
4.3 4.0
12 1.2 13 1.0
3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6 12 1.2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4.0 3.5 3.3 3.3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1.2 12 1.6 13 0.9
6井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3.3 3.3 4.2 4.0 2.0 1.8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油
井
1井
2.0
1.4
—
2井 3井
4井
3.8 4.0
3.0 4.0 3.5
3.5 3.5
2.7 3.8 3.3
1.4 1.6
1.0 1.7 1.2
3.5 3.5
2.0 2.0
3.3 3.3
1.8 1.8
1.2 1.2
0.8 0.9
2.8 3.7
2.1 — 2.0
2.5 3.4
2.0 — 1.8
1.0 1.2
a :凡是两口井小层号相同的,可直接连线。 b :凡本井为一个小层,而邻井为两个以上 小层的,可在两井中间分成支层连线过去。 c:凡是本井小层有,而在其它井没有的, 则应在两井中间画成尖灭。 d :凡是两井小层号可以对应,而中间被断 层隔开的,则在两井中间用断层符号断开
9、染色上墨
1 1井 井
小 渗 层 透 号 率 11 2.0 12 1.4 砂有 层效 厚厚 度度 5.2 5.0 4.3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