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3=103kg/m3 1L=1dm3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铝 1g/cm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2013中考物理总复习【超全精编版】(不要钱文库——绝对免费)
2013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总复习一、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体快。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6.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总总vt S S 2121== 二、 光的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 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沿直线传播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 3×108 m/s ,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
3.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反射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
5.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平分 (4)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 。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013年中考物理备考
2013年中考物理备考:关注物理热点问题2013中考临近,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对于物理复习方法同学们可能还是掌握有所欠缺,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
随着课改大面积的深入推进,各地中考的题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省市中考题,对于中考热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老师、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要点1.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
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
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
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
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
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一.中考考点1.理解压强概念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比较和计算压强的大小.2.记住并理解液体、大气压强的决定因素.3.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浮力.5.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浮=(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例题1.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时,砝码盒中共有100克、50克、10克、5克砝码和一个,20克砝码两个。
⑴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后,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可以调节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端旋动,使天平横梁水平。
在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
⑵当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盘里,按________的顺序在_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有一只广口瓶,它的质量是0.1千克。
⑴当瓶内结满冰时,瓶和冰的总质量是0.37千克。
此瓶的容积是多少?⑵若冰块吸热后,有0.2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⑶若用此瓶来装煤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煤油?⑷若有2千克煤油,用这样的瓶来装,至少需要用几个瓶子?⑸若此瓶内有0.2千克水,若向瓶内投入质量为0.01千克的小石子20颗,水面上升到瓶口,这种小石子的密度是多少?⑹若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中考物理】2013年初三物理中考基本知识点复习纲要
2013年初三物理中考基本知识点复习纲要初三物理中考基本知识点复习纲要1.基本电压、电路连接两个基本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干电池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家用电器消耗的是________能。
家用电器之间都是_______连接的。
测量电能的仪表:2.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有两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能的改变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_________。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速度与参照物参照物是判断物体运动与否的标准,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原来静止的物体也是运动的;以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
S 路程(米) t 时间(秒) v(米/秒)公式: v=S/t t=S/v S=vt5.机械、机械能两类机械(1)杠杆支点O: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2)滑轮两类滑轮① 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② 动滑轮动滑轮的特点:(3)机械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单位: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4)机械能①物体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物体高度升高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
2013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一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cm.3、长度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µm=109nm例:45µm=4.5×10-5m 0.23dm=2.3×107nm4、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
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S 船=V 船t=100m/s ×5s=500m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S 船+S 声)/2=1100m5、平均速度严格按公式v=t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v s =s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m 5.7100=13.3m/s [针对练习针对练习]]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选填“运动”、“静止”)(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郭河二中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2)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9.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10.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1.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1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3.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14.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15.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6.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7.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8.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13年初中物理毕业考试总复习知识点精选[2]
初中物理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训练题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冰的熔点:;4、水的沸点:;5、水的密度:;6、水的比热:;7、g= ;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9、一节蓄电池的电压:;10、安全电压:;11、照明电路(家庭电路)电压:;12、一个标准大气压= Hg柱= Pa;1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至;14、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的级别是:;影响人休息的声音级别:;影响人工作、生活的声音级别是:;对人耳有伤害的声音级别:;15、人耳区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是:;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为:;三、初中物理常用的单位换算:1、长度:1km= m;1dm= m;1cm= m;2、面积:1dm2= m2;1cm2= m2;1mm2= m2;3、体积:1dm3= m3;1cm3= m3;4、时间:1h= min; 1min= s; 1h= s;5、速度:1m/s= km/h;6、密度:1g/cm3= kg/m3;7、电流:1mA= A; 1μA= A; 8、电压:1mV= V; 1KV= V;9、电阻:1MΩ= Ω;1KΩ= Ω;四、初中物理中常用的规律:1、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
叫做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叫做声能。
叫做响度,叫做音调,叫做振幅,叫做频率。
声音的响度与和有关;其关系是:、;音调与有关;其关系是:;用来区别发声体的不同;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从环保的角度看噪声是。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
叫回声。
区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是。
(2)控制噪声的途径是:、、;噪声与乐音从物理学角度有什么区别?从环保的角度有什么区别?2、光现象:(1)叫做光源,如、等。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为、、、、、和七种颜色,这种现象中做。
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物理学家。
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安徽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0讲 浮力试题
第10讲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1.(2014·安徽)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浮力表达式为ρ液g(h2-h1)S.(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2.(2013·安徽)2013年5月,象征“和平、友爱和快乐”的巨大黄鸭在香港与游客见面,图为大黄鸭浮在海面上的情景.它的质量约为600 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它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0.6m3.称重法计算浮力和密度3.(2012·安徽)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10 N,物块的密度为1.5×103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4.(2011·安徽)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 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1.2N,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g取10 N/kg)绿版练第10讲浮力1.(2016·海南)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时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若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则潜水员在水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016·衡阳)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都浸没在煤油中,这时铁(填“铜”或“铁”)块受到浮力大.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铁块浸没在水中,这时铁(填“铜”或“铁”)块受到浮力大.(已知ρ铜>ρ铁>ρ水>ρ煤)3.(2016·内江)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 800 t ,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 800 t ,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4.8×107N(g 取10 N/kg).当舰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吃水深度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2016·菏泽)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 A 、V B ,质量分别是m A 、m B ,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m A g ,F B =ρgV B .(已知水的密度为ρ)5.(2016·芜湖三模)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沉入水底,受到容器底部给它的支持力为F ,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 浮=Mg -F .6.(2016·安庆一模)人体的密度跟水差不多,约为1.0×103kg/m 3.已知一成年男子的质量是为70 kg ,该男子的体积约为0.07m 3,当该男子漂浮在海面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700N.7.(2016·齐齐哈尔)将质量为3 kg 的木块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为0.6g/cm 3,木块的体积为5__000cm 3.8.(2016·自贡)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 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 A ,水对杯底压强为p A ;在B 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 B ,水对杯底压强为p B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 A >F B ,p A >p B ,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7 g ,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7cm 3.9.(2016·南充)已知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 N ,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 ,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 3.(ρ水=1×103 kg/m 3,g 取10 N/kg)10.(2016·孝感)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如图乙.此过程中(C)A .杯中液体密度不变B .鸡蛋的重力变小C .鸡蛋所受浮力变大D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11.(2016·岳阳)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12.(2016·株洲)一枚重量为G 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14.(2016·雅安)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甲乙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 NC.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 kg/m3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 Pa15.(2016·安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四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丙、丁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圆柱体的体积是4×10-4m3.(g取10 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1.1×103 kg/m3.16.(2016·益阳)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重16 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 N,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3 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ρgh =1.0×103 kg/m 3×10 N/kg ×0.3 m =3 000 Pa (2)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 浮=G -F =16 N -10 N =6 N(3)由F 浮=ρ液gV 排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 排=F 浮ρ水g = 6 N 1.0×103 kg/m 3×10 N/kg=6×10-4 m 317.(2016·无锡)将一物块A 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 静止后,有72 g 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 静止后,有64 g 的酒精溢出,则A 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0.72N.A 的体积是80cm 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 3,g 取10 N/kg)18.(2016·来宾)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待物体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受到液体的浮力为F 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g 取10 N/kg),则(B)A .F 液=6 N ,ρ液=2.4×103 kg/m 3B .F 水=6 N ,ρ液=0.8×103 kg/m 3C .F 液=4 N ,ρ液=0.53×103 kg/m 3D .F 水=4 N ,ρ液=0.8×103 kg/m 319.(2016·兰州)如图所示,正方体A 的边长为10 cm ,在它的上面放一个重为2 N 的物体B ,此时正方体A恰好没入水中,已知ρ水=1.0×103 kg/m 3,g 取10 N/kg ,求:(1)正方体A 受到浮力的大小; (2)正方体A 的密度.解:(1)根据浮力公式F 浮=ρ液gV 排,物体A 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为自身体积 F 浮=ρ水gV A =1.0×103 kg/m 3×10 N/kg ×103×10-6 m 3=10 N (2)A 和B 整体处于漂浮状态,根据受力分析可得F 浮=G A +G B 带入数据可得G A =10 N -2 N =8 N 根据G =mg 可得m A =G A g =8 N 10 N/kg=0.8 kg则ρA =m A V A =0.8 kg 103×10-6 m3=0.8×103 kg/m 3。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光学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A 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A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6.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 A 息传播中的作用。
二、 第一轮系统复习
家庭电路
预计2013中考主要考查以下几个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和故障判断,试电笔的使用,家庭电 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保险丝等知识,基本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的;
2.安全用电知识,包括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是否符合安全 用电原则,触电形式和急救等。 以正确连接家庭电路元件、安全用电、触电事故的处 理、家庭电路的故障判断等为主来命题。
一、 2013中考复习三个阶段
第一轮系统复习:(2月27日——4月20日)
1、重视课本中大量的图片、图表及漫画给我 中的“想想议议” “想想做做”给我 们带来的物理信息 3、重视课后练习题
一、 2013中考复习三个阶段
2、第二轮专题复习:(4月22日——5月20 日) 主要任务: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从力、电、 光、热内容分成几个专题,并对每个专题内 的考点、命题类型进行归纳整理,精选习题 强化训练,熟练掌握解题思路。
二、 第一轮系统复习
大气压强 试题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预计2013年中考:
(1)注重大气压强和流速与压强关系的现象解释;
(2)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大气压的变化和作用; (3)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二、 第一轮系统复习
浮力 1. 比较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1)不同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时,应比较V排大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ρ液gV排,比较浮力; (2)通过比较物体重力“G”,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 力。由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2. 结合浮力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如:结合漂浮条件、 结合测力计等.
201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物理量单位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质量m 千克 kg m=ρv 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Pa P=F/S功 W 焦耳(焦)J W=Fs功率 P 瓦特(瓦)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容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2013年初三物理期末知识点汇总
物理考试知识点汇总表——[2013年期末]一、物质l.1.2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2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 )1.2.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例3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
( )l.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 )例1 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 )l.4.1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例l 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例2 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2.1.2 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例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 )2.4.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例1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三、能量3.1.1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 )3.1.2 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 )3.1.3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 )例l 试管中的水蒸气把橡胶塞弹出(实验时注意安全),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了橡胶塞的机械能。
( )例2 电流通过电炉丝,电流做了功,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1]汇编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介质)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水波和声波类比)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实验: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两人相距s(如:300m,距离不要太短,否则时间太短,测不准)2、甲点燃爆竹。
3、乙看见爆竹爆炸的火光时开始计时,听到爆竹声时计时结束,测出时间t4、计算:v=s/t回声: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Q: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A:可在桌上撒些米粒,这些米粒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
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7.小明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设计了验证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实验,请你帮他简述实验的做法。
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9.人体里许多器官,它们总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就引起了振动,人体器官里就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说出其中的三种吗?10.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的多。
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
(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现象(参考答案)1.振动 2.高低大小音色 3.强 4.A 5.B 6.B和D A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7.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变换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体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用不同的力拨动不锈钢尺,可体验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可由拨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不同体验物体的音色不同。
8. 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 9.略 10. 实验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二、物态变化【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一、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方法提示】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
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5. 探究《 0℃水和0℃冰的有什么不同?》器材: 水、冰块、容器(塑料杯、小口瓶、大口瓶)、布、锤子、纸巾猜想: 小组讨论:请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水和冰的不同,并提出猜想,记下讨论的结 果,采用控制 相等,步骤:1. 拿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把它们分别装满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你有什么发现?2. 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让冰熔化成水。
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
3. 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看哪个容器内物质先达到能有:A. 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
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 ”、“B ”、“C ”或“D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 。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物态变化(参考答案)图11.雾云露云雪霜雹冰 2.吹气使水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液化,液化放热 3.D 4.C 5.略 6. (1)A;(2)取两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上等量和酒精和煤油;(注意液体的挥发性相同)放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一段时间后,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若相等,则与液体的种类无关,不相等,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7.D 8.提示: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三、光的反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呈现形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
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一、光的产生: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
例如: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
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