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平均律C小调赋格曲
巴赫平均律剖析
专辑英文名: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 & II)专辑中文名: 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上下卷)别名: The 48艺术家: András Schiff古典类型: 室内乐发行时间: 1986年05月22日地区: 英国简介:资源码率:256K专辑介绍:一、十二平均律《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
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它对自然律进行修正,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
这种调律法虽在18世纪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视、首先采用这种方法运用于全部二十四调的音乐家,就是巴赫。
在巴赫之前,菲舍尔(Johaun Kaspar Fisher,1665—1746)曾作过二十调的《前奏曲与赋格》(作于1702年)。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
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
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
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
”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
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
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
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
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
巴赫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BWV846)教学分析探索
巴赫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BWV846)教学分析探索摘要: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或是业余钢琴教学,复调音乐作品、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都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巴赫《十二平均律》中c小调赋格(bwv846)进行教学分析,尝试对复调作品的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使复调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和系统。
关键词: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教学分析;探索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81-02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或是业余钢琴教学,复调音乐作品、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都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古钢琴创作的最高杰作。
①一方面,巴赫在这部杰作中大大发展了键盘音乐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巴赫在这部杰作中体现出的完善的复调作曲技法、音乐构思以及深邃的音乐内涵更是给后人无以穷尽的启迪。
《十二平均律》中c小调赋格(bwv846)是我们复调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首作品。
这首赋格声部清晰、内容简单、曲风欢快,易于学生领会掌握,当学生开始进行《十二平均律》的演奏学习时,它是较好的入门训练曲目。
一、触键的方法关于巴赫音乐的触键法,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首先,巴赫的音乐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当时的音乐演奏风格、演奏习惯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理论或者音响依据;其次,巴赫本人并没有指明整部《十二平均律》究竟是为当时的何种键盘乐器而写②,这些乐器的声音本身差别就很大;再次,巴赫本人对乐器的要求期望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作品,如何能够准确表达巴赫作品的音乐构思、体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特色,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但是就目前而言,通过过去许多钢琴家对于巴赫作品的演奏录音比对,对于巴赫音乐的触键,我们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这主要包括贴键演奏和非连音演奏。
在演奏较多的16分音符时,我们倾向于贴键演奏,需要每个音都要清晰、均匀而又不生硬,演奏时需要注意手指的触键点和动作的平稳,手指动作不需要过大的爆发力;而在演奏8分音符和4分音符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非连音演奏,音符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我们模仿巴赫时期乐器较为短促的音响。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及第二首赋格的研析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及第二首賦格的研析
巴赫鋼琴賦格形式是鋼琴音樂的主次形式之一,也是巴赫發展的一種曲風,在巴赫賦格形式中,作品总是以中古普魯克主題為基礎,通過倒變和变奏把原始主题做得較為精采,創造出高級橫排鋼琴曲。
巴赫的賦格曲集一共有32首,每首曲子都有著獨特的特色,本文對曲集中的第一首和第二首賦格曲進行研究分析。
第一首賦格曲(BWV 846)是巴赫曲集中的第一首賦格曲,它的三個主題入口的長度形成了巴赫賦格形式的基本模式,並且加入了對譜與不同的樂器獨奏等復雜的技巧,非常精采。
此曲情景嬉皮,旋律溫暖抑揚頓挫,和中古普魯克主題風格一樣,激發著傳統樂曲的生命力。
第二首賦格曲(BWV 847)是巴赫賦格形式的縮影,除了再現了傳統的主題結構,另外通過對譜的倒變和伴奏的变化,表現出意境更加豐富。
此曲優美婉轉,聽著穩定和諧,呈現出流暢抒情的特點。
作為巴赫曲集中的第一首和第二首賦格曲,BWV 846與BWV 847確實是極具代表性的樣本。
兩首曲子都傳達了純正的中古普魯克元素,而通過對譜技巧多樣化的加持,使得每首曲子都有著自身的特點。
這對于巴赫賦格形式的發展很有幫助,也激發了鋼琴音樂的創作。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分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分析结语《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作品中,巴赫不仅为他的学生创作出了迷人的乐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更好教导他们,而且他也创造了美上帝的音乐榜样和难以置信的情感的多样性,调性色彩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为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创作范式。
这样巴赫不但创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而且在作品中完成了教育、宗教和情感三个目的,促进了欧洲音乐的发展。
内容简介: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谢洛夫说:如果人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就不会有音乐。
不可否认,音乐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克多雨果说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谢洛夫说:如果人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就不会有音乐。
不可否认,音乐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克多雨果说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笔者常年在高校讲授《音乐欣赏》课程,个人感觉《音乐欣赏》课程的重点在于音乐所带来的、人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尤其对于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高校音乐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并能沉醉在音乐家营造出来的情绪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知音乐特有的舒适感、欢快感,才能体会到音乐本身具备的、用言语和文字无法表达的朦胧美。
浅谈对巴赫十二平均率的音乐理解
浅谈对巴赫十二平均率的音乐理解所谓的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即是把一个八度分成相对均等的12个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C大调,c小调,升C大调,升c小调,D大调,d小调,降E大调,升d小调,E大调,e小调,F大调,f小调,升F大调,升f小调,G大调,g小调,降A大调,升g小调,A大调,a小调,降B大调,降b小调,B大调真b 小调),每一个调都包括了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所以一共是48首前奏曲与赋格。
分上下两卷,分别创作于1722年和1744年。
巴赫《平均律》是非标题性音乐,从表面上看不出作曲家所想表现的是什么,但是从巴赫的思想特点和完整统一的形象思维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巴赫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由于巴赫所处的复杂时代,受宗教影响极大,所以他常借宗教题材反映人民的痛苦,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同情、感伤和歌颂,同时巴赫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而非标题音乐则包括了当时社会所不能论的语言,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社会。
巴赫的创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世俗音乐同复调音乐的结合,宗教思想与启蒙思想的结合,结构性与旋律性的结合。
前奏曲,在《平均律》中往往起着引子的作用,但它也有其独立的意义。
一般来说,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它的速度通常较快,这是极好的手指技术练习,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
另一种是采用复调手法,由多声部构成,它很象赋格。
个人非常喜欢BWV848,强调的旋律性,快速的流畅的段落,大多使用分解和弦和音阶的形式,听起来随意而即兴。
右手和左手交替奏出跳跃闪烁的旋律,不经意的加重高音部分,使音乐具有律动性,后半段加强左手的旋律,是与前段的右手旋律交相辉映。
听起来仿佛置身阳光明媚的庄园,可爱的喷泉边,17世纪宫廷的纤瘦女人,穿着复杂蕾丝,带有裙撑的蓬蓬裙在跳舞,一下一下,小心翼翼,有舞步,有拍子,心里甜蜜而纯真。
赋格,“赋格”原为拉丁文“fuga”的音译,又有“追逸”、“遁走”的意思,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部进行模仿与对答,你追我赶,造成此起彼伏的和谐的旋律线条,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凋上一再出现;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至原调,并常以尾声结束,在第二、三部分中,有时运用“增值”、“倒转”、“交迭”等手法处理主题,用“交迭”手法写成的乐段堪称“紧接段”(stretto)。
比较巴赫两首c小调赋格曲中的复调思维特征
比较巴赫两首c 小调赋格曲中的复调思维特征□邹舒(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摘 要:《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著作,两册共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均以24个大小调式半音上行作顺。
在相同调式调性、具有规范形式的赋格曲中巴赫采用的是不同的复调手法,在技术手法的运用上巴赫的驾驭能力是独具特色的。
本文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两首c 小调赋格曲为对象,分别就主题形态、调性、对位声部、间插段4个方面进行复调思维特征的比较。
关键词: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赋格曲;复调思维特征中图分类号:J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4-0056-05 被誉为“音乐圣经-旧约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复调音乐的代表性作品,两册计有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
每册均以24个大小调式半音上行作顺。
在相同调式调性、具有规范形式的赋格曲中巴赫采用的是不同的复调手法,在技术手法的运用上巴赫的驾驭能力是独具特色的。
巴赫超非凡的复调写作能力在他历经22年完成的两册曲集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选择了同为c 小调的两首赋格曲进行复调思维特征的比较。
为了方便比较说明两首赋格曲的整体结构,先将曲式结构图列表如下:Ⅰ-2赋格①例1②这是一首带完全再现的三声部赋格曲,结构规整。
有两个固定对题一直伴随,5个间插段连接全曲。
Ⅱ-2赋格③例2④这是一首带变化再现、主题高密度集合的四声部赋格。
有两个主题的紧接模仿段;无固定对题,为自由对题;3个间插段出现在呈示部。
一、主题形态特征的多样化赋格曲中,主题是乐曲的核心。
不同的主题形态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主题特征预示乐曲不同的发展手法,为乐曲的发展奠定基础。
两首c 小调赋格曲主题的表现形态是不同的,因而主题发展手法也不同,突出了主题形态的多样化特征。
Ⅰ-2:是首共31小节的赋格曲,主题进入8次,分别采用了主调陈述(c 小调)、五度答题(g 小调)、平行大调(b E )的发展、最后以调性回归的主题陈述方式结束,运用了赋格曲中最传统、清晰的主题表现形式。
巴赫的C小调赋格曲钢琴谱指法讲解
巴赫的C小调赋格曲钢琴谱指法讲解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以其复杂而丰富的和声和构思而闻名。
他的C小调赋格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其华丽的旋律和严谨的组织而备受推崇。
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掌握巴赫C小调赋格曲的钢琴谱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巴赫C小调赋格曲钢琴谱指法的讲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巴赫C小调赋格曲的基本情况。
该曲的曲调优美悠扬,以其复调性和对位法的运用而闻名。
整个曲子分为多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特定的旋律线和指法要求。
在演奏巴赫C小调赋格曲时,我们需要注重准确的指法和清晰的音色,以展现出这首曲子的美妙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介绍巴赫C小调赋格曲钢琴谱指法的讲解。
首先,我们先介绍右手的指法。
右手的指法包括大拇指(T)、食指(1)、中指(2)、无名指(3)和小拇指(4)。
在演奏C小调赋格曲时,右手的指法需要根据曲子的旋律和声部的划分进行调整。
在演奏单音旋律线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指法是大拇指为音高最低的音,依次使用1、2、3、4等指头进行演奏。
而在演奏多个音同时出现的和弦时,我们一般会使用大拇指、中指和小指同时按下不同的键位,这样可以保持和弦的清晰度和音色的连贯性。
接下来,我们介绍左手的指法。
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类似,也是由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组成。
在演奏C小调赋格曲时,左手一般负责低音部分和和弦的演奏。
在演奏低音部分时,我们一般使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指进行演奏,以保持低音的稳定和准确。
而在演奏和弦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大拇指、中指和小指同时按下不同的键位,或者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进行演奏,具体的选择要根据音乐的要求和个人的习惯来决定。
除了单音和和弦的演奏,巴赫C小调赋格曲还包括了各种琶音、三连音和装饰音的演奏。
在演奏这些特殊音型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手指的协调和准确性。
在演奏琶音时,我们需要使用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使得每个音都能够清晰而准确地发声。
浅析巴赫《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的对位技术
浅析巴赫《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的对位技术巴赫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位重要代表,他以其锋利的节奏感,丰富的色彩及其成熟的计算技巧著称。
他的《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是一首以对位技术为主的知名曲作,其中饱含着巴赫的音乐风格。
一、对位技术的概念对位技术,即Counterpoint,源自于古典时期的和声理论。
在古典时期,以约翰内斯巴赫为代表的作曲家,将对位细化到更为复杂的程度,被称为“赋格”。
赋格就是在一段乐句中,两个不同的声部之间进行移位技术的组合,以增加乐章的复杂性。
二、巴赫《C小调赋格》BWV 847第一卷第二首的对位技术巴赫的《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是一首充满风格、艺术性和复杂性的曲作。
其中对位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出作曲家的魅力的一大要素。
从整体来看,《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是巴赫运用对位技术创作而成的。
它采用两个平行短线条,形成无穷无尽的运动感,可以说是来自赋格技术的完美体现。
在乐谱中,可以看到主旋律在每小节内移动,穿插着对应的和声,这样造就了节奏随之变化的美妙乐章。
更进一步,《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巴赫在里面运用了许多复杂的对位技巧。
比如他使用了“暗示性的对位”技术,以便让声部之间的表现更加错落有致;他还使用了“变化式双声部对位”,以使音乐更加生动、富有变化。
而最重要的,他使用了“对位循环”技巧,使主旋律在每小节内不断移动,使音乐充满着动感。
最后,这首《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也是巴赫的一首经典之作。
使用了许多复杂的对位技巧,运用得非常流畅,彰显出其作曲家的魅力和才能,是古典音乐史上一首卓越的杰作。
综上所述,巴赫的《C小调赋格》BWV847第一卷第二首,是一首以对位技术为主的知名曲作,整首曲子中充满着巴赫风格,从整体到细节都体现出了作曲家的才能和魅力,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史上的一首经典之作。
巴赫平均律剖析
专辑英文名: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 & II)专辑中文名: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上下卷)别名:The 48艺术家:Andr a s Schiff古典类型:室内乐发行时间:1986年05月22日地区:英国简介:资源码率:256K 专辑介绍:一、十二平均律《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 u 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
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它对自然律进行修正,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
这种调律法虽在18 世纪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视、首先采用这种方法运用于全部二十四调的音乐家,就是巴赫。
在巴赫之前,菲舍尔(Johaun Kaspar Fisher ,1665—1746)曾作过二十调的《前奏曲与赋格》(作于1702年)。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
第一卷BWV84—869;第二卷BWV87—893。
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
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
”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
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
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 1604),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
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
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
巴赫《平均律》BWV871分析.doc
巴赫《平均律》BWV871分析这首作品由前奏曲与赋格构成,前奏曲与赋格都为c小调,前奏曲部分旋律明朗欢快,赋格主题优美而略带灰暗色调,富有哲理。
前奏曲,四分之四拍,二声部,在写作上广泛地运用了主题多次模进、重复的手法,颇有几分二部创意曲的意味。
它的特点是节奏轻快,听起来仿佛一首即兴演奏的曲目。
前奏曲部分被分为两段,第一段又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c小调(第1-9小节第2拍),第一部分的开头先是两手的织体互换,轻快的八分音符仿佛舞者的脚步,而互相交换的织体又像两位舞者分别自跳一段,然后又一同演绎接下来的舞步。
乐曲之后的部分也多次出现这种双手互换织体而后共同进行的情况。
在第3小节出现的中音区二度上行、每次的琶音上行与二度下行的织体,并伴以每两拍为一组的模进,增强了乐曲的流动性,仿佛文章中的排比句,最后以第5小节为排比句的完结。
至第9小节时由第二拍的终止式进行到平行大调降E调,随即进入第一段的第二部分(第9小节第3拍-第12小节)。
值得注意的是,双手织体交换的情况再度出现,仿佛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但是这一部分较之前的部分稍显短小,左右手刚交替完就进入了终止式,好像一个短小的再现部。
第二段从平行大调开始,这一段也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降E调从弱拍进入(第13-24小节),与开头一样左右手交替呈示,与之前不同的是,交换后的右手稍微添加了一些装饰、与之前的一板一眼的脚步相比更丰富了些。
第17-18小节旋律的线条有一个起伏的对比,左手的低音也隐藏了一组半音下行。
而在之后的两小节里每两拍就有一次起伏对比,左手也隐藏了两组二度下行音阶。
随着第22小节的终止式的出现,乐曲进入了第二段的第二部分(第23-27小节)。
第二部分第23小节虽然以f小调开头,但调性并没有得到确立,而是通过下行模进很快回到了c小调。
在第26小节处突然加入了一个声部,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下一个小节就消失了,直至结尾时声部慢慢增多,最后以四个声部结束了全曲。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分析作者:诸葛若琰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7期摘要: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本文通过对巴赫人生经历、创作活动及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等多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历史地位和音乐特点。
分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各曲结构:由前奏曲和赋格构成。
对《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了演奏提示。
关键词:巴赫;平均律;创作地位;特点;作品分析;演奏提示1 作曲家生平简介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
1685年3月21日,他出生于图灵根偏远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平民家庭。
艾森纳赫的祖先几代以来都在从事音乐工作。
15岁时,巴赫在卢内斯堡的一个教堂附属合唱团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700年),在魏玛公爵的管弦乐队演奏小提琴(1703年),在安什塔特新教堂(1703年)和穆尔豪森教堂(1707年)演奏管风琴,之后又担任魏玛公爵的侍从。
这位管风琴家和宫廷音乐家(1708)是卡尔顿一个衰落的小宫廷的乐队指挥(1717年),最后是莱比锡圣多玛教堂的合唱团指挥和附属于该教堂的歌唱学校教师(1723)。
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音乐创作,创作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于1750年7月28日在莱比锡逝世。
巴赫的作品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形式,包括管风琴音乐、钢琴音乐、小提琴音乐、大提琴音乐、长笛音乐、康塔舞、管弦乐和许多宗教和器乐作品。
他信仰宗教,把路德教新教的赞美诗和教堂的管风琴作为他创作素材和美好观念的核心,但他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教义,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的创作以复调为主,具有严格的概念、内在的情感、哲学和逻辑的性质。
虽然他的音乐风格与复调音乐的古老传统密切相关,但他积极发展了主调和声思想,使复调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前奏曲与赋格主题之同源性
2郾 骨干音符一致 骨干音符作 为 音 乐 中 起 到 支 撑 和 声 作 用 的 重 要 元 素, 在乐曲丰富的层次中常 “ 隐匿冶 起来, 究其内在, 可发现 前奏曲与赋格主题的旋律骨干音符具有同源性。
方式。 下面将对 《平均律钢琴曲集》 中最具代表性的多个 套曲做出研析。
1郾 和弦序进一致 和弦序进, 指和弦按序进行。 前奏曲和赋格主题二者 之和弦序进具有明显的关联, 前奏曲首句或某一部分的和 声序进性 音乐作品中, 和声将调性功能从乐音纵向与横向之结 合做了全面的揭示与表达。 探索巴赫 《 平均律钢琴曲集 (一)》 前奏曲与赋格主题材料之同源性, 对于和声方面之 研析不可或缺。 套曲中, 前奏曲与赋格主题间和声之关联 是丰富多样的, 这取决于二者材料的选择与其有机的构建
《 平均律钢琴曲集》 (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I) 由巴赫于 1722 年搜集完成, 得以出版。 它是第一部包含了 全部调性的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逻辑、 格式 与音乐质量上, 超越了同类型其他作曲家的所有作品, 可 谓巴赫的巅峰之作淤。 对巴赫复调音乐套曲各个层次的研 究不胜枚举, 而对 “巴赫 《平均律钢琴曲集》 前奏曲与赋 格主题之关系冶 的专门研究却鲜有提及。 前奏曲与赋格在 音乐风格形式上是两种迥异的乐曲, 此两者自十七世纪以 来以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姿态联系在一起, 至今仍然有作 曲家对此类套曲持续地创作, 两者必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二者在和声、 线条与节奏三方面创作上存在极为紧密 的联系, 故对此三点之 “同源性于冶 做出多方位解析。
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和声特点浅析
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和声特点浅析作者:高雅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之父”巴赫创作的被誉为“旧约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给了无数伟大音乐家以巨大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和声特点,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巴赫的音乐创作和演奏的风格。
关键词:巴洛克;巴赫;C大调;前奏曲;赋格曲;和声[中图分类号]:J647.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一、巴赫及《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生于德国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是巴洛克晚期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古钢琴音乐的代表作,被誉为音乐上的“旧约全书”[1]。
平均律共两卷四十八首作品,是十二平均律的首次完整运用,就其音乐本身来说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和声特点作为平均律开篇之作的《C大调前奏曲》和古诺加上的旋律一起被称作《圣母颂》,流传极为广泛[2-4]。
这首前奏曲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1-19)小节:四小节和声完全进行公式,T–SⅡ56–D56–T,C大调调性明确,分解和弦构成的像流水一般的旋律描绘出一幅纯洁、宁静的画卷。
之后是六和弦与二和弦模进连接的基本公式TSⅥ6-DD2,随后进入属和声组并保持四小节为一乐节的进行,音乐的色彩渐渐暗淡,到19小节时恰是第1小节的低八度进行,音乐静谧温厚。
研究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整个乐段的进行为T–S–D–T的和声基本公式,音乐情感细腻,质朴。
第二部分(20-35)小节:包含了下属和声、属和声、然后进入主持续,含有C大调终止式,整个16小节是C大调终止式的扩大。
从全曲上看,(1–19)小节以主功能进行为主,(20–32)小节以属功能进行为主,全曲共包含5个终止式,第(1–4)小节为C大调终止式,与第(32–35)小节的主持续音上的C大调终止式首尾呼应结构圆满。
简要说明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的相关创作规律
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它包含了十二首键盘曲,每一首曲目都是使用不同的调式。
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平均律调式,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音乐理论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的创作规律。
一、使用了平均律调式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使用了平均律调式。
所谓平均律,就是将音程均匀地分割成十二个半音,这使得不同调式之间的音程上更加均匀,更加和谐。
这种平均律调式在巴赫的时代并不是很常见,而巴赫却将其运用在了十二平均律曲集中,从而展现了他对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二、每首曲目都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在十二平均律曲集中,每一首曲目都是使用了不同的调式。
巴赫巧妙地运用了平均律调式的特点,使得每一首曲目都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
C大调的序曲轻盈明快,而C小调的前奏则显得深沉而充满内省。
这种巧妙的运用调式特点,使得整个十二平均律曲集充满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三、展现了巴赫对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展现了巴赫对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
通过运用平均律调式,巴赫不仅使得每一首曲目都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还展现了他对音程、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深刻理解。
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还运用了复调、对位法等丰富的音乐形式,使得十二平均律曲集成为了巴赫音乐创作中的巅峰之作。
四、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运用平均律调式,巴赫开创了新的音乐理论方法,这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音乐家受到巴赫的启发,开始运用平均律调式进行作曲,从而使得这种音乐理论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总结: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巴赫音乐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巴赫对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还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运用平均律调式,巴赫使得每一首曲目都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展现了他在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可以说,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巴赫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将会延续下去,激励着后世音乐家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作品分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作品分析概述:在《平均律钢琴曲集》手稿第一面巴赫写到:“平均律钢琴曲集(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式及大小调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
这是为渴望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帮助,也希望对已完成学习的人们有所慰籍与裨益,由现任安哈尔特-柯滕公爵宫廷乐长及室内乐团指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曲出版。
1722年。
”根据葛尔伯(Ernst Ludwig Gerber,1746-1819)的《音乐家传记辞典》描述,巴赫因为在没有乐器的地方而闲得无聊,因此在短时间内谱成了《平均律》的。
可是实际上曲集的完成,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
在巴赫于1720年开始谱写的《符里曼小曲集》里已经出现了《平均律》中十一首前奏曲的原形。
根据《平均律》手稿上巴赫所附加的修改和订正,两者相比可看出随着岁月的流逝,巴赫的作曲技巧又有了显著的成长。
另外,虽无确证,但从风格上看,各赋格之间也可以窥出年代的差距。
标题“平均律”是指把八度音程等分为十二个半音的律制。
此法在今天已是常识,但在巴赫时代的律制是近乎现代的“纯律”的。
当时的律制,除C大调可应用之外,其他带升降记号的各调,在乐器(尤其是键盘乐器)上很难演奏,任意的转调也是困难的。
为消除这种缺点而发明的方法即为“平均律”。
平均律虽早在十八世纪已被提倡,但从事音乐实践的音乐家们却一直未予重视。
首先采用平均律运用于全部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乐家,就是巴赫,这就是《平均律钢琴曲集》名称的由来。
巴赫之前,菲舍尔(Johann Kaspar Fischer,1665-1746)曾作过二十个调的前奏曲与赋格曲集“Ariadne Musica”(1702年)。
巴赫受到此曲集的影响是可能的。
巴赫自序里的“全音和半音”是指本位音与变化音,即白键与黑键所表示的调性。
关于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与赋格”,有时也称为“幻想曲与赋格”,并非是古老的曲种,也非巴赫首创,菲舍尔的曲集“Ariadne musica”可能是这种体裁的开山之作。
巴赫平均律最难的三声部赋格
巴赫平均律最难的三声部赋格巴赫平均律是巴赫在18世纪创作的一系列钢琴作品。
其中,最难的是三声部赋格。
三声部赋格是指在一个乐曲中,有三个独立的声部同时进行,彼此交织、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巴赫平均律第一卷中的C小调赋格是最著名的三声部赋格之一。
这首赋格的三个声部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
当我们仔细听这首赋格时,可以清晰地听到高音、中音和低音各自的旋律线,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音乐画面。
在巴赫的音乐中,三声部赋格是最具挑战性的。
首先,要想同时处理三个声部的旋律线,并使它们和谐地交融在一起,需要具备极高的音乐功底和技巧。
其次,三声部赋格的编排要求严格,需要严密的和声处理和精确的音乐结构。
最后,演奏三声部赋格需要艺术家有出色的音乐感知能力和精准的音乐表达能力。
巴赫平均律第一卷中的C小调赋格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首赋格从头到尾都是由三个声部交织而成的,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旋律线。
在演奏这首赋格时,演奏者需要同时掌握三个旋律线,并使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对于演奏者的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巴赫平均律第一卷中的C小调赋格还涉及到复调音乐中的一些复杂技巧,如对位、模仿、倒影等。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这首赋格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也增加了演奏的难度。
三声部赋格的难度不仅在于音乐结构和技巧,还在于其对演奏者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演奏者需要准确地理解并传达赋格中的情感和意图,使音乐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只有演奏者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真正演绎出巴赫平均律中三声部赋格的魅力。
巴赫平均律中的三声部赋格是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
它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素,才能真正演绎出巴赫平均律中三声部赋格的美妙和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巴赫平均律C小调赋格曲
【摘要】赋格以模仿复调为基础,是16世纪发展起来的音乐体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使用了娴熟的复调技巧、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更是将这种体裁的写作技术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巴赫的赋格作品有着严谨的技术规则,本文将从旋律、调式、和声、复调手法与结构等方面分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中c小调赋格曲,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巴赫;平均律;赋格;C小调
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其音乐作品多为宗教内容。
古钢琴作为巴赫重要的创作频域,他的平均律钢琴曲等作品都是为了古钢琴的教学所用。
《平均律钢琴曲集》按十二平均律调弦,分别置于各个大调和小调。
每一首均由统一调性上的前奏曲与赋格曲的组合。
巴赫写作的赋格主题多种多样,复调手法更是娴熟。
虽古典时期以后赋格曲在音乐创作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但仍有不少作曲家写作完整的赋格或在作品中局部运用赋格。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作品847也叫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这首赋格是一首三声部的赋格曲,主题材料集中,共31小节,短小精炼。
这首赋格的调式调性主要在主调c小调与属调g小调上呈示,中间部分只有两次转调的展开,再现部回归主调c小调,尾声时两个多小节的主持续音的主调写法更是使调性更稳固。
一、呈示部
赋格的开始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多种组合的两个小节构成了这首赋格曲的主题,也奠定了这首赋格曲较为欢快、有些舞曲风格的基调。
主题的动机由弱起的c和声小调主音到导音的下行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开始,紧接着8分音符的主音到属音的下行跳进再上行级进到下中音。
接下来主题的乐汇延续这种节奏型与主音到导音的下行级进最后经由一个大切分后到c小调的中音结束。
整个主题轻快活泼、有些滑稽,级进为主、跳进为辅,弱起的开始使其有些舞曲的风格。
最开始主题先在中声部上进行陈述,第3小节高声部紧接着在属调上的守调答题,中声部开始连续的16分与8分音符的下行级进构成这首赋格的固定对题①。
第5、6小节是连接第三次答题的小尾声,高声部由主题(答题)材料构成,中声部由固定对题①的材料倒影得来,通过三次上行大二度的模进将调性引回主调接着从第7小节开始低声部的答题。
低声部在主调的答题时高声部也进行固定
对题①,而中声部则进行到8分音符为主下行级进的固定对题②。
整个呈示部分虽然只有8小节,但动机鲜明,主题(答题)的三次出现流畅又配合固定对题串联的有新意,材料呈示的集中又巩固了主调,小尾声对主题与固定对题材料的运用又为下面中间部分的进行埋下了伏笔。
二、中间部
中间部的开始是2个小节组成的间插段①,高、中声部都沿用主题的动机交错下行二度模进了两次,低声部则采用固定对题①的材料16分音符级进进行的模进,使其直接引向新调性主题的出现,没有终止式与明显的停顿而衔接在主调的平行大调bE大调上主题的出现。
第11小节主题出现高声部,中、低声部分别是固定对题②、①较完整的出现。
紧接着是2小节的间插段②,高声部沿用间插段①的下声部倒影的上二度模进,中、低声部采用固定对题①的材料形成下方平行三度的对比旋律。
间插段②高声部上行的快速级进与间插段①中低声部下行的级进形成强烈对比,平行三度的连续进行更有着推动力使其继续发展并引导其调性转向g小调。
中声部在其属调g小调上进行答题,高、低声部分别为固定对题①、②较完整的出现,之后间插段③与呈示部中的第5、6小节小尾声十分相似,三次级进组上二度模进从中声部持续到低声部,紧紧连接着属调与主调,承接其主题转回c小调。
这里的中间部规模虽小,但调性展开丰富。
第11-15小节随着主题在新调bE 大调的出现,在第12小节过度bB大调,第14小节经过f小调、c小调第15小节答题的出现进入g小调。
间插段③又是一次调性向主调的过度,规矩而不刻板的展开,使中间部经历主调-平行大调-下属调-属调多次调性的转折。
三次间插段的表现丰富的运用了多种复调写作手法,使这一部份充分展开了呈示部的材料。
三、再现部与尾声
再现部在第20小节开始,是一个有变化、有动力的再现,总结呈示部与中间部的同时,巩固主调调性,又通过不同的结合方法将前面的部分加以变化。
主题在第20小节开始再现,高、中两个声部是呈示部第一次答题在主调上的再现,不同的是加入了低声部,低声部是固定对题②的变化再现。
接着第22小节是间插段④,这个近5个小节的间插段是之前三个间插段与小结尾内容的综合,但调性上一直趋于稳定。
高、中声部使用主题材料反复模进、声部交替,巩固主题动机,低声部则一直沿用固定对题①中16分音符级进的材料,使其更具推动性。
第26小节主题在低声部进行答题,第28小节通过一个8分休止符的停顿最后半拍进入尾声部分。
第29小节的第二拍使用属和弦,接下来第三拍低声部开始加厚八度的主持续音,随着高声部最后一次进行主题,中声部导音与上主音连续出现寻求解决中赋格在主和弦上结束。
小尾声采用主调的写法,柱式的主持续音在再现部的结束出肯定了主调,加强终止的意味。
四、总结
巴赫在赋格曲的造诣与技法远远不止这些,这首作品成为学习赋格的入门曲让很多赋格初学者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与模仿写作的范例。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这首赋格曲的结构、调式调性等,使更多学习赋格与演奏者更深入的体会其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力,以达到在日后的音乐学习中更高一层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沈璇,谷文娴,陶辛。
《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段平泰。
《复调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周上。
巴赫《C小调赋格曲》作品分析[J].《民族音乐》,2013,01期
[4]闫璐。
巴赫钢琴平均律第二首(BWV847)的分析[J].黑河学刊》,2012,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