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套

合集下载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必修《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任务一感知丰富的结构
任务二认识结构的受力
任务三辨析结构的类型
本课综合与测试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任务一探析结构稳定性
任务二探析结构强度
本课综合与测试
三结构功能的实现
任务一感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任务二欣賞经典结构的案例
本课综合与测试
四简单结构的设计
任务一分析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四素
任务二设计并制作站立式办公桌
本课综合与测试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流程及其设计
一流程的探析
任务一感知生活、生产中的流程
三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任务一解析闭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任务二辨析反馈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本课综合与测试
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任务一探究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素
任务二设计与实施雨水收集池水位控制系统本课综合与测试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一.教材内容分析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

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高二通用技术复习材料教案必修1、必修2

高二通用技术复习材料教案必修1、必修2

高二通用技术复习材料教案必修1、必修2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技术与社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与自然:1、人类依靠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应与自然和谐发展。

2、应把握尺度,合理发展,注意对自然的保护,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P8 二、技术的性质P1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改进)、技术发明(创造)。

技术的综合性:电学、光学、声学、机械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技术的两面性:技术既有实用性又有功利性。

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 P15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不能自动取得。

10年(改进)、20年(发明)申请专利6步: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P18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

(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要注意(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高中通用技术参考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参考教案

参考教案1●逐步养成爱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养成爱科学喜技术善探究的情操;●通过团队合作制作结构产品,养成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的品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塔式起重机受力情况分析,为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在指导学生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起重机示意图的受力点参数及其他学习支架。

教学资源准备乐高9686套装。

教学活动教学环节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导入教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Connect) 观察、记录、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通过提问复习结构的特点和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2、引入新课:展示多款起重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学生思考结构与受力的关系。

4、展示一张简单的起重机图片,布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塔式起重机的原型,并用乐高套件制作出该原型。

原型的具体要求如下:➢能模仿起重机的工作过程;➢有稳固的结构,能体现起重机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结构变化提升起重量。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Construct) 1、设计:➢根据给出的图片,画出塔式起重机的基本结构草图;➢分析塔式起重机的受力情巡查课堂,解难答疑。

况,并把受力情况标示在结构草图上;➢根据受力分析,提出结构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结构提高起重量。

2、制作:使用乐高9698套件,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搭建塔式起重机模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搭建塔式起重机模型;➢测试模型的工作情况;➢讨论并尝试如何如何改进结构提高起重量。

展示与评价(Contemplate) 交流和评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模型,介绍如何改进结构提高起重量;➢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最后评出最佳模型。

拓展学习(Continue) 思考、讨论、记录。

拓展课后学习任务:探讨车载式起重机的结构,分析其受力情况,用乐高9686制作车载式起重机的模型。

学习评价方案评价项评价细则评价标准好中需努力设计a)对受力情况分析准确;b)提出的结构方案符合受力情况的分析;c)设计图容易理解。

1.2探究结构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1.2探究结构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及其设计第二节探究结构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能通过技术试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应用探究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技术问题。

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学们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能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提高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学习思想和方法为基础,以设计和操作实践为主要特征,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很多结构,但是都没有认真的对结构进行分析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难点: 通过技术试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设计原则知识并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用的图片、其他技术产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本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探究结构。

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智利中部发生了8.8级地震,震中距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100 km,距首都圣地亚哥320 km。

3.1 认识系统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3.1 认识系统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系统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理解系统的含义,知道系统的组成:系统、子系统和元素。

了解系统的分类,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通过案例分析,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学们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能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教材分析这节课学生首次接触到系统这一概念,这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系统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掌握系统的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流程、结构,对系统的认识难免是抽象、复杂、难懂。

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只不过他们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不了解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主要特性。

难点:通过对简单技术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设计原则知识并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用的图片、其他技术产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本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系统。

1.1.2认识结构的受力-【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1.1.2认识结构的受力-【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任务二认识结构的受力一、教学目标1、通过技术探究活动,能从力学的角度解释结构对技术产品及其功能实现的独特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从力学的角度解释结构对技术产品及其功能实现的独特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2、新课学习从力学角度分析,结构是指可承受-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每个物体都有它特定的架构形态,这种架构形态体现着它的结构。

一个较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如有的自行车的车轮由辐条、轮胎、车圈等构件组成。

一个设计合理的结构应该能承受正常使用时外界的各种作用力,抵抗各种变形。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

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时,首先要清范组成结构的构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次要清楚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构件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也就是对构件进行承载能力的分析。

根据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的形式,我们可以将构件分为受拉、受压、受剪切、受弯曲、受扭转这五种基本形式,如图1-9所示。

构件受力与变形的基本形式构件受拉。

构件受压构件受剪切构件受弯曲构件受扭转马上行动请将受力和变形形式、受力特点、具体案例进行连线。

技术探究吊兰盆裁支撑架的受力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吊兰盆栽支撑架的受力探究,解释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情境展示:为了给家庭环境增加一些绿色,孙宇的爸爸想在阳台安装几个支撑架,用来悬挂他最喜欢的吊兰盆裁。

问题分析:对吊兰盆裁支撑架进行设计与制作,首先要明确选用什么材料制作支撑架才既美观又结实,可以对现有材料进行力学特征分析。

其次要依据材料的力学特征设计相应的结构。

活动准备:材料:1根规格为2.5mmx2.5mmx200mm的桐木条、1根细绳、1根直径为0.8mm 的铁丝、胶带纸、1块规格为400mmx150mmx10mm的木板等。

工具:手电钻、钩码、剪刀、尖嘴钳、美工刀等。

主要过程:1.用手电铭在距木板上边5 mn处钻一直径3 mm的通孔,在上孔正下方距上边100 mm处钻--直径3mm的孔(孔不要钻通)。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通用技术高二上学期必修二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第一课时常见结构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介绍结构的类型,并对直观的结构实例展开分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测和分析常用结构,唤起自学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融合实例展开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结构受力时所产生的内力和形变。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和提问法,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五、教学准备工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纸板、砝码等。

六、教学过程1.引入。

为了让大家了解结构与受力的关系,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结构与力。

2、演示试验传授“纸板忍受压力试验”: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第1页共79页(1)取废旧纸盒的纸板,分别裁出3条大小均为10cm*40cm的小纸板。

(2)分别取若干本书(用于支撑纸板)和给纸板加压的重物。

试验过程:(1)将一纸板用两摞书提振出来,在纸板上中间不断减少重物,直至它塌下去,记录此时忍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2)将另一纸板弯成拱形,两端用两摞书抵住以阻止拱形延长,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3)将剩的纸板斜向比前次跨度大的拱形,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减少重物,直至它塌下去,记录此时忍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师生互动】上述演示试验说明:不同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力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已经达到其极限值。

那么,说明是应力呢?3.总结这文言我们自学了两个基本力学概念:内力与形变,介绍了五种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分析探讨掌控了结构的类型。

4.教学思考:第二课时结构与力(1)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第二单元 流程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第二单元 流程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及其设计》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认识流程、设计流程和优化流程。

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2》的第二单元,研究的是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其中流程图的绘制和流程的优化思想为后面学习“系统”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根据相关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本单元设计了“流程的探析”、“流程的设计”和“流程的优化”三节内容,围绕着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案例和“制作和改进智能感应灯”的情境安排了七个任务。

“流程的探析”一节以“学生现场体验人工洗衣步骤”为情境引入来设计了“感知生活、生产中的流程”、“绘制流程图”和“探析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三个任务,让学生画出简单地方框流程图,并通过医院就诊案例来体验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熟知流程图在日常生产从生活中的意义。

“流程的设计”一节选择“感应灯的设计与制作”,由单人制作变成小组合作,由此制作流程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情境设计了两个任务“分析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和“设计感应灯加工流程”;“流程的优化”一节以“改进前面两节课设计的感应灯”为情境引入设计了“物流配送路线方案选择”和“木质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三个任务来讲解“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和“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流程与设计》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什么是流程,如何设计流程,同时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

2.本单元重点知识和相互联系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第一部分《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告诉学生流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第二部分《流程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特点考虑其基本因素,遵循流程的内在规律。

第三部分《流程的优化》有两类,一是流程设计过程中的优化,一是已有流程的改进。

3.学科核心素养工程思维:能运用流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活动,尝试解决技术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全册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全册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全册教案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 工程与设计2》教案全套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 工程与设计2》教案全套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工程与设计2》教案全套课程背景该教案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工程与设计2》的全套教学计划。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与设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工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研究并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技能;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章节:1. 工程与设计基础知识:介绍工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2.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研究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技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

3. 创新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创新设计项目的实施。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和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考核与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将通过考核和评价来进行评定。

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设计成果和小组合作表现等。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教师的评估进行综合评定。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电子元件、工具等。

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

以上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工程与设计2》教案全套的概述。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由三个学习任务组成,任务一侧重感知生活中的典型结构特征,通过技术体验、案例分析、马上行动等环节来感知,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收获,能深刻体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二侧重从力学角度认识结构,相对于任务一具有递进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学会分析结构的内部受力。

力学分析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础,是确保结构力学可靠性的科学方法。

任务三侧重从结构的构造形式和受力特点认识结构的类型。

本节内容主要为解决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拓宽视野,打开思路,积累必要知识、经验与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技术体验和案例分析,归纳并解释结构的含义,感受结构的丰富性及其魅力。

2.通过技术探究活动,能从力学的角度解释结构对技术产品及其功能实现的独特价值。

3.能通过实例说明合理结构的重要性,树立技术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能进行简单结构的受力分析,并辨析结构的一般分类。

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受力形式、不同结构的受力特征。

【教学难点】结构决定事物存在的性质、对简单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辨析物体结构的类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电工在维修教学楼走廊和校园路灯、街道路灯的时候是如何操作的?由云梯操作平台引出结构特征。

【任务一感知丰富的结构】一、结构认识1. 结构认识探究活动1:让木条“动”起来。

让学生根据书本里的方案制作甲、乙两种结构,并体验这两种结构的异同。

2.结构概念: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结构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结构。

3.古代攻城云梯的结构:问学生:古代是如何攻城的?用梯子吗?什么梯子?教师展示:视频展示攻城讲解。

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1.苍耳子演化出魔术贴2.鹰眼演化出摄像头和卫星导弹追踪系统等等3.蜻蜓演化出直升机等等4.蜂窝演化出新型蜂窝轮胎等等5.蝙蝠演化出雷达等三、阅读案例:魁北克大桥的坍塌分析造成此桥倒塌的原因归纳总结:合理的结构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的共同追求。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___必修一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___必修一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

⼈教版⾼中通⽤技术教案___必修⼀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教版⾼中通⽤技术教案必修⼀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第⼀章:⾛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章《⾛进技术世界》的第⼀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然。

技术与⼈体现技术具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化内涵和改变社会⽣活⽅式的价值。

技术与⾃然体现技术利⽤⾃然、改造⾃然和保护⾃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然的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刚刚接触通⽤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部分学⽣缺乏⽣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然的相互作⽤⽐较陌⽣,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进技术世界的领路⼈。

(三)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与⼈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分析。

2.过程与⽅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体会到⾝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明进步有巨⼤的作⽤,让学⽣从内⼼深处产⽣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法策略:选择贴近⽣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法:采⽤师⽣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详实⽂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章:⾛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章《⾛进技术世界》的第⼆节内容,既⽬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性和专利性。

高二通用技术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教学计划

高二通用技术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教学计划

高二通用技术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教学计划高二通用技术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

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

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1、理解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1、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2、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3、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的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课程教学全部结束后全面进行复习。

四、课时计划本学期是第二学期,每学期每周1课时。

五、《技术与设计2》教学内容安排表章节课时学习目标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 系统的分析(1)1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全套教案课程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全套教案课程

《无处不在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一)了解结构的含义。

(二)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三)通过学习椅面、简易桥梁的受力分析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展示一些采用架、梁、拱结构的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无处不在的结构”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课时要通过放映蜂窝、蜘蛛网、大树、动物的身体与器官等结构图。

通过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结构概念教学难点:应力概念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纸板承受压力试验需要废旧纸盒的纸板和给纸板加压的重物,由于是第一个课时,不要求学生准备材料,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材料。

四、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

另外,学生在物理课中已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受力分析是物理课教学中的难点,多数学生在受力分析中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利用模型演示形变的情况,分析说明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等。

五、教学策略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及其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二、单元教学整体规划1、主题名称控制及其设计——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2、主题概述控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控制和控制系统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疫情背景下本单元以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为载体,学习控制及其设计的知识,了解不同种类的控制,理解控制系统中控制的目标、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机制等的含义,有助于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运用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教学设计意图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应用所学的控制知识设计制作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优化,培养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三、单元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2》的结束单元,是在《技术与设计1》中学习设计的相关知识,经历了完整的设计过程后,再结合结构及其设计、流程及其设计、系统及其设计的相关知识,升级设计理念,运用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单元项目实施《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控制及其设计》的第一节课《了解控制》即可创设情境,抛出设计任务,了解其中的控制现象;然后分析其控制的实现需要哪些组成部分、控制如何一步步实现;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进行设计;设计、制作中难免遇到问题,设法去解决;设计制作完成进行测试,发现干扰因素并尝试消除。

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串连了《了解控制》、《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中的干扰》,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点”状、“碎片式”的知识,他们的眼中不再是一棵棵树木,而是整片森林。

四、学习者分析控制是生活中常见的技术现象,在此之前学生没有从技术理论层面分析和理解。

在学习了《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语设计2》前三章的内容,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学生学习控制的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相对较容易,但学会用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困难。

通用技术教案范文

通用技术教案范文

通用技术教案范文通用技术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2、理解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3、初步了解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结构和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结构和学习方法难点: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学习过程一、导入语《通用技术》对同学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如此。

对于一门新的课程,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归纳起来主要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我暂且把这节课叫作“《通用技术》导学”二、什么是通用技术?(学什么)※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移价值的技术。

※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三、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 国际形势与我国现状※《能用技术》与能力的培养※《通用技术》与科技创新大赛四、怎样学《通用技术》?※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建筑及其设计(2学分)简易机器人制作(2学分)现代农业技术(2学分)家政与生活技术(2学分)服装及其设计(2学分)汽车驾驶与保养(2学分)修学课程模块建议: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

建义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在获得必修的4个学分之后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学分怎样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习过程参与程度操作考试考勤讨论、辩论、作业作品书面考试20% 20% 20% 40%※学会读目录和绪论读目录可以总览本书全局,从面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读绪论可以本书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怎样使用课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套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认识常见的结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分析1.从广义上了解结构的含义。

2.能够从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列举出具体的结构。

3.展示一些采用架、梁、拱结构的建筑物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4.能够说明三种结构类型的各自特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无处不在的结构”的第一课时。

1.本课时要通过讲解列举关于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等各方面的结构例子,并对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本课时还要通过总结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等各方面的结构例子,来归纳三类结构类型的特点。

3.本课时意在培养学生对身边存在结构的感性认识,留意身边的各式各样的结构,培养学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设计思想——结构理念,通过讲解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学生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教学重点:结构的含义(能够从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列举出具体的结构)教学难点:结构的类型(能够从结构本身外形和受力的角度来分析结构的特点)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对身边存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不能准确把握结构的定义。

此外,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分三类结构类型,特别是壳体结构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从身边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和提问法,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等教学形式交叉和渗透灵活运用,并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

并及时让学生自主总结和归纳。

(二)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本课时对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编排加以调整,按照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中的顺序为:讲解相关的例子——总结概念——概念延伸——细化讲解,也就是先把无处不在的结构和结构的类型放在一起来讲解,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认识常见的结构(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分析1. 能够理解力学的角度上理解结构的涵义。

2.掌握结构的功能本质。

3.了解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4.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从力学的角度讲解结构的内涵,还讲解了内力和应力这两个新的概念,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此外,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重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和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难点: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在物理课中已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要让学生区分开技术学的力与物理学的力,学生没有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只掌握从物理学的角度把结构看作一个质点来进行受力分析,这里需要分析说明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四、教学策略本课时需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对简单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并注意基本受力形式与物理学中力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时要求学生亲历纸板承受压力试验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得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三、小结柱等简单的结构原件, 再进行分析。

例3:桥梁结构分析桥梁结构时,是将桥梁结构分成梁,柱等简单的结构原件, 再去进行分析(三)讲解“纸板承受压力试验”: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试验过程(略)回答问题:1.哪种情况下纸板的抗压能力最强?2.举例说明这一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

3.如果把纸板折成瓦楞状,试验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四)总结1、结构的功能本质2、内力与应力3、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五)思考探究:观察右图,说明石磨的推杆为什么要用一根绳子吊起来。

进一步挖掘:石磨在推动过程中,绳子在空间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1. 保持推杆在平行于地面的一个平面上运动;2. 防止推杆弯曲变形。

学生能够理解这个实验即可3分钟3分钟探究本部分是课堂的机动部分,按照实际的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可作为课堂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课时对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编排加以调整,主要是讲解结构与力的基础内容,本课时需要结合许多实际的身边事例加以讲解。

比如:跳板、单杠等,特别是房屋和桥梁的结构的讲解,对结构的受力进行分析,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结构与稳定性”教学案例一、教学思路教材在引入部分中是用文字来感受失去平衡的结构,在实际教学中不够形象直观。

很难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引入部分中演示了一个用吹风机吹矿泉水瓶的实验,马上提出质疑:如何保持在有风力情况下瓶的稳定性。

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的探究学习氛围。

进而指出结构稳定性的含义。

并明确探究目标: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有哪些?在下面环节中设计了多个实验来验证这些影响结构稳定因素,再通过分析案例来加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验证重心高低会影响结构稳定性中,设计了两块砖的撞击实验。

用撞倒完整砖的力撞击半截的砖,而它却纹丝不动。

在验证结构与地触面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会影响结构的稳定中,则是设计如何使鸡蛋稳稳当当的立起来。

在结构形态这个因素中,则是设计了一个让一张硬纸立起来。

另外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教材用的器材是砖头。

在课堂实施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于是改用军棋代替。

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结构的稳定的基本条件在教材中提到过,但有点含蓄,这里设计了一个橡皮泥实验。

很生动,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这样通过实验,案例,实践三者紧密结合。

产生一个形象生动的知识链:认识理解运用巩固。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第一主题“结构与稳定性”。

该章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结构”与“设计”是该章的两个核心概念。

是对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而结构的稳定性则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认识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与巩固,为后续的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利用探究,讨论,对比等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的品质和分析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结构的基本知识。

因此在教学尽量多些涉及结构的稳定性的生活实例,便于师生进行互动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影响结构稳定因素的理解。

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结实稳固和物体结构的重心越来越低越稳定相关知识已经通过其它学科在理论有所了解,但面对生活中具体实物结构设计却难以掌握。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结构稳定的概念以及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分析、对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结构稳定性的认识。

培养创新品质,提高审美意识。

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心位置,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六、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必须以“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进行展开。

通过实验演示,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以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

2.教师切实的去创造环境,调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如:表述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做,从推进学生对结构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与体验。

七、教学资源矿泉水瓶吹风机红砖熟鸡蛋军棋橡皮泥等八、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结构的基本知识,对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

而结构是无处不在的,(观看幻灯片)仔细观察这些结构,请同学们回忆下什么是结构?生:结构是指事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生: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

(进行演示实验)用空矿泉水瓶立放,提示学生对稳定性的关注。

再用吹风机对矿泉水吹风,当风力加大,靠近,矿泉水瓶被吹倒。

师:这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在没吹它时它是稳定的,后来它为什么会翻倒呢?(给些时间让学生想,说)指出:这是因应当这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的。

师:那么,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呢?[板书]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师:大家看到了,矿泉水瓶在被吹后,不能抵抗住外力,发生了倾斜甚至翻倒,那如何保持在有风力情况下矿泉水瓶的稳定性?生:可以在瓶子中装入一定量的水。

[分析]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后都感到有些“蠢蠢欲动”,想去提高这个结构的稳定性!指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播放台风“圣帕”的视频资料)。

引导并指出提高稳定性可以减少损失,同时让学生增加人文关怀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

实验归纳阶段A.因素一:重心位置的高低师:既然结构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进行演示实验)两块红砖,材质相同,一块是另一块的一半。

分别摆成如图形状,用同样的小榔头撞击砖的上方。

先上学生明确一点,撞击红砖时小榔头的摆幅相同,说明撞击力相同。

师:为什么用撞倒完整的砖的力撞击半截的砖,它却纹丝不动呢?生:完整的砖稳定性好些,半截的砖稳定性相对性差点。

有可能跟它们的重心有关,重心低的稳定性好点。

(组织学生就原因尽情发表意见,最后叫学生提炼归纳,明确重心低的结构容易稳定)[板书] 重心位置的高低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案例分析(实物展示)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观看不倒翁内部构造图片(幻灯片)生:不倒翁有一个很低的重心。

且重心低,所以容易稳定点。

(观看幻灯片)独脚茶几的独脚和台面是如何设计的?为何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分析:独脚茶几的独脚是用密度较大石头做成的,台面也是密度较大的材料做成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茶几的重心。

B.因素二:支撑面的大小师:(观看幻灯片)支撑面和接触面的区别:接触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的面。

支撑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点的连线与地面的构成的面。

师:分析自行车的支撑面的哪一区域?生:单脚支撑自行车的支撑面是:前、后轮与地面接触点和支撑脚与地面形成的接触点连线构成的区域。

双脚支撑的自行车是:支撑脚与地面形成的接触点和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连线构成的区域。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手拿一熟鸡蛋,让学生不借助其它任何物体,将它在桌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