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征探讨
李白的诗歌与现实社会
李白的诗歌与现实社会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诗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
首先,李白的诗歌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宴会场景,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在《望庐山瀑布》中,他以自然景观来比喻当时的政治乱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李白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思想的深度。
其次,李白的诗歌展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精神。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腐败和道德败坏的愤慨和不满。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官员的贪污腐败和对百姓的苛捐杂税,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怒和对正义的呼唤。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他以友人孟浩然的离去揭示了时代的艰难和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些作品体现了李白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改革的追求。
此外,李白的诗歌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追求。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豪放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是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追寻。
在《静夜思》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寂静的夜晚,表达了对宁静和平和的向往。
在《蜀道难》中,他以雄浑的笔调描绘了艰险的山路,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精神力量的崇尚。
这些作品展示了李白对美的敏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也给予了读者一种审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示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批判精神。
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的描绘,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追寻。
李白的诗歌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审美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意义。
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历史上弥足珍贵的特异存在,他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和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了与杜甫诗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同时,也具有了丰富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具有很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1.满怀政治理想,暴露政治危机。
诗人曾满怀政治理想,他奉诏入京时,带着“济苍生”“安社稷”的追求,以为终于获得君臣遇合的良机,可施展抱负、大济苍生了,不料却屡遭失意,报国无门,于是他写下了许多抒发情怀的诗篇,这些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体现了唐朝潜伏着的政治危机。
李白《古风》第四十六首说: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候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蹴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一方面是空前强大帝国的繁荣气象,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在强大繁荣外衣的掩盖下已开始走向奢侈和腐化。
国家的强大,鼓舞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望。
这种心情,在盛唐诗人中是相当普遍的,李白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他在许多诗歌里借历史人物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
他羡慕姜尚:“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梁甫吟》);羡慕诸葛亮:“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羡慕谢安:“暂因花生起,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在这一类的诗歌里,他甚至幻想过一种君臣互相礼让尊敬的平等关系:“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赠钱征君少阳》);“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行路难》第二)。
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
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
李白(701年-762年),自号“青莲居士”。
他一生写诗著名,是盛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文学思想主要
反映实际,追求真实本真,同时又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及象征性。
李白热衷写实,追求客观真实,从自然物象中发现实际社会,表
现淋漓尽致,且常带有思想深意。
他充满治愈力的散文,勾勒出百花
齐放的盛世时代;他的诗歌,则常常勾画出壮丽的江河和伟大的山川;他的戏剧,描述了民众在百忧莫解的绝境中的挣扎;他的散文,用充
满生活气息的文笔,表现出社会的苦难和人性的空虚。
由此可见,李
白的文学思想及表达手法,在反映客观真实时,又有浓郁的抒情性及
象征性。
李白不仅反映客观真实,而且有强烈的反抗力和斗争精神。
在他
的散文中,表现出他对当时官僚道德败坏、官员搞坯子提拔、封建官
僚体制滥权、政治压迫及社会垄断等问题的谴责与声讨,有如他的一
首诗中所写的“文章填词多不合,老病弱受尽苦恼”,勾画出当时社
会的不平等性。
同时,他也倡导思想的自由,强调自我的尊严、自由
的巍峨,提倡人们勤奋努力,正视困境,穿越困难,充满自信地勇往
直前。
总之,李白深知感受客观真实是文学不可缺少的表达阴和阳,抒
发情操和思想感受。
他的文学思想反映了客观真实,又能唤醒人们的
思想,在浓郁的情调中,表达人的斗争精神,使他的文学丰富而完整,受到了自我反思和想象。
李白诗的风格特点
李白诗的风格特点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情感。
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和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自己鄙弃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发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词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扩展阅读年假去泡个温泉是不错的选择李白的哪句诗描写的是温泉1、沸珠跃明月。
解释: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2、“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出自唐代李白的《安州应城玉女汤作》,意思是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这是李白还居住在安州(现在是湖北安陆市)时所做,估计是第一次入长安以前所作(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意思是准备去长安,从此诗看李白的状景描境的手笔是相当高超的,思辩与描述有机结合得天衣无缝。
李白诗句取名1、【云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云间:是一个非常有古风意蕴的名字,朝从白帝城出发,看遍山峦云雾缭绕,如在云间遨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琼瑶的小说名就有取自其中的《水云间》,“云间”二字虽然字形极简,但是却有别有一番风味。
2、【青岸】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青岸: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两岸郁郁葱葱的草木,将岸边染色翠色。
诗句中的碧水青山,白饭红日,相映成趣。
其中青也有清高、品性端正,高洁正直的意思,青岸是适合男宝宝的古风名字,大气有诗意。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仙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情怀
诗仙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情怀诗仙李白历来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代表,但是细读李白诗歌,便不难发现其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情怀在李白的一些战争诗与古风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标签:李白;现实主义情怀;战城南;古风自韩愈《调张籍》中的名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并称之后,千载之下,李杜二人文名长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人影响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李白、杜甫二人的创作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巅峰。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中曾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被历代批评家奉为圭臬。
自清代开始,在西方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引入中国后,李白以其飘逸高华的诗风,被大家自动划归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行列,并且至今都鲜有疑义。
然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观念是近代引入的,也就是说,在李白生活的唐朝并没有浪漫主义这个词出现。
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与杜甫同时经历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以李白敏锐洞察力和其丰富人生阅历来看,不可能对唐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没有感触。
也就是说,李白的诗歌,整体上应该是风格灵活多变的,应该不乏批判或揭露的现实主义名篇。
的确,纵观李白在今存的近千首诗歌当中,细读其中许多文章,其现实主义情怀便不难发现。
在这一点上,首推李白的名篇《战城南》。
在大唐帝国兴盛阶段,大唐帝国的边境屡有战事。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从东北到西北,从西南到东南,各处都不太平。
这其中与唐玄宗穷兵黩武,一心想开边拓土有很大关系。
统治者一心开边,恣意消耗唐朝强大国力,殊不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战城南》写道:“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这其中,谁知有多少敌人,多少唐朝部队!可以说,李白创作此诗,是很有现实依据的,“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是针对“天宝元年北伐,与奚怒皆战于桑干河,三败之。
”(《旧唐书·王忠嗣传》)和“天宝六载,诏仙芝以一万步骑出讨”(《新唐书·高仙芝传》)二事而作出猛烈抨击。
李白诗歌特点归纳
李白诗歌特点归纳
1.主观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李白的诗作中充满着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和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他以强烈的主观意识赋予作品浓郁的浪漫气息,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描绘,而是通过瑰丽的想象构建超越世俗的理想天地。
2.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李白善于运用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意象,其诗歌中的想象空间广阔无垠,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虚构人物都极具创造性,各种意象之间的转换与连接跳跃性大,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3.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语言流畅、简洁,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诗句明丽爽朗,较少雕琢痕迹,既保持了文辞的优雅,又不失质朴与生动,给人以透明纯净、绚丽夺目的审美享受。
4.豪迈奔放的情感表达:李白诗歌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激情四溢的情感流露,体现出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和对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
他的诗歌往往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且强烈,表现出非凡的气势与力度。
5.结构的跳跃性和感情的变幻性:李白诗歌在结构上不拘一格,往往根据情感的变化而非逻辑顺序来组织全诗,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使诗歌的开阖跌宕起伏,凸显出情感的瞬息万变。
6.深沉悲感与矛盾心态:尽管李白的诗风豪放不群,但其诗歌中也时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孤独感伤的深刻体验,体现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敏锐洞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
7.立意清晰,主题多样:李白诗歌的主题广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兴衰的关注,还有对友情、山水、酒文化的热情赞美,每一首诗都有明确的主旨和深刻的内涵。
李白 论文
毕业论文思路论李白诗歌的特色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从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等方面来论述,并分别举例说明。
(一)现实主义特色(1)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实的批判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曾写下了《行路难》等一系列的著名诗篇。
李白的一生有伟大的抱负,但残酷的现实使他不能让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
胸中积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愤怒,愤怒出好诗,他所写下的诗被称为“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在诗中就阐述了现实的残酷。
(2)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市场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己理想的豪情壮志。
(二)浪漫主义特色杜甫和他是知己,最了解他的诗,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哭鬼神”。
(1)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2)丰富的想象,喷发式的情感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中的想象一是丰富,二是奇特。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写的是梦境。
诗人以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绚烂多彩的神仙境界,而这实际是诗人用以同黑暗现实相对立的一个“理想王国”。
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斗争精神。
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都具有瑰奇宏廓的特点,令人叹为观止。
(3)大胆地夸张,闪耀迷离的章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中,“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极度夸张,(4)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也是构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
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现实主义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现实主义作者:王文丽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03期李白,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传奇般的一生被人们歌颂,历来是人们心目中的“诗仙”,他的诗歌也被誉为“天仙之词”。
在谈到李白的诗歌风格,人们往往想的是豪放,洒脱,飘逸,这种看法对李白的一部分豪放飘逸的作品往往颇有道理,但是若认为李白的诗歌只有浪漫主义,“多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众虚无之说”(赵次公(宋代)《杜工部草堂记》),甚至于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诗歌,不过豪侠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樱苍生,曾不系其心普。
”(罗大经(宋代)《鹤林玉露》),则未免低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李白的诗歌中去赏析其诗歌中的现实意义。
为中国封建社会本身的黑暗所决定,诗人在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不义,表现劳动者的苦难生活时,往往要把这两者贯穿在各种现实问题的诗歌题材当中。
比如诗人创作的《古风四十三》: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玉杯竟空言。
灵迹尘蔓草,徒悲千载魂。
诗有“淫乐心不极“之句,故陈沆谓其主旨曰:”刺明皇荒淫,怠废政事也。
“又谓”王母、上元皆喻女宠,瑶池、玉杯盛陈宴乐。
“(《诗比兴笺》)赫赫帝王,一旦沉溺于此,则其”雄豪“的事业就注定要走向末运。
诗人讥曰:任你生前有天仙一样的美色陪伴着纵情欢乐,身后却一片荒凉,你的死魂灵怕也要感到悲哀吧!此诗显然针对着玄宗由前期”雄豪“的英主沦为后期的沉湎淫乐而发。
当唐王朝逐渐有繁盛走向衰落,李白敏锐的感觉到这种危机。
天宝十一载冬,他曾到安禄山控制下的幽州“一探虎穴“,亲眼看到叛贼已经磨刀霍霍,而玄宗皇帝尚执迷不悟。
迫于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李白”心知不得语“只好借了历史上的王国之君来警告玄宗。
《古风》三十一、《古风》五十三就在这种形势下写的: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李白诗中的社会现实揭示
李白诗中的社会现实揭示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
然而,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揭示。
本文将从李白诗中的社会现实揭示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李白的诗作中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唐朝政治的关注和批评。
例如,在《将进酒》中,李白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
此外,在《行路难》中,李白描述了自己流亡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困境。
这些诗作中的揭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其次,李白的诗歌中也体现了他对于人性和人情的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追求的渴望和对于壮丽景色的赞美。
此外,在《静夜思》中,李白通过描绘一个人独处时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些诗作中的揭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和人情的复杂性。
此外,李白的诗歌中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自然的描绘和赞美。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李白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在《静夜思》中,李白通过描绘月光和寂静的夜晚,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宇宙的思考。
这些诗作中的揭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李白对于自然界的感悟和赞美。
综上所述,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实揭示。
他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人性、人情和自然界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类的追求。
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分析
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分析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让我更加了解了他的诗歌创作特点,并对他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世界的豪迈激情,展示了他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理想的执着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享受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豪情壮志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也体现在他对诗歌形式的创新上,他大胆地运用了较为自由的诗体和词藻,使得他的诗作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其次,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意象。
他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山水、月亮、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这些景物不仅是他诗歌的背景,更是他情感和思想的寄托。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通过描绘月亮的明亮和寂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的意象丰富而独特,常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使得他的诗作更具艺术感染力。
此外,李白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展示了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例如,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他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他的思考常常超越了个人的境遇,具有普遍性和深度,使得他的诗作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
最后,李白的诗歌创作还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例如运用对偶、排比、音韵等修辞手法,以及采用各种不同的韵脚和诗体。
他的创新精神使得他的诗歌更富有变化和活力,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很多的艺术启示。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豪情壮志、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考和创新精神等特点。
他的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风格特点研究报告
李白风格特点研究报告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豪放、奔放和狂热的情感,广泛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和赞赏。
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作品的分析,研究了他的风格特点。
首先,李白的诗歌以超凡脱俗的意境为特点。
他的诗作常常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来营造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妙感觉。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神秘的夜晚景象,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
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李白的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其次,李白的诗歌常常流露出豪放的个性和激情。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出对自由、狂欢和奔放生活的向往。
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激情与奋斗的精神,给人一种激励和鼓舞。
此外,李白的诗歌还表现出他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注。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的揭示和批判。
例如《将进酒》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感受的宣泄,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探讨。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风格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境、豪放的个性和激情,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注。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将进酒》为例谈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以《将进酒》为例谈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当中最著名的一篇,在诗中,李白体现出自己的豪迈胸襟,疾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既有借酒消愁也有放浪不羁,笔下雄浑有力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将原曲的主题彻底激发出来,而且展现了诗人自己独有的风格。
该作品看似拟古,实则处处都是“我”,故此个性突出。
一、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李白时期的唐朝,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各种思想兼容并蓄,更积极地容纳国外文化,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
李白生性洒脱豪迈,阅书无数游历天下大河名川,他精通剑术,武艺卓然,剑术通达,书法得草书之精髓。
742年他奉诏入京做了翰林,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过他性格高傲不畏权贵,最终被奸人诬陷,在三年后便被削了官职。
此时的李白心有愤恨,也看到了朝廷的黑暗,不过长久以来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仍然积极入世,要为国尽力。
他一直心怀家国,想要将自己平生所学献于帝王家,不过他不想依靠科举来实现这一目的,他想凭借自己才学名望结交王侯贵胄,以此来实现平步青云,然后功成名就退隐山林,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个“侠”字。
他希望自己像渭水直钩钓鱼的姜尚,希望可以遇到明主,能够使得自己成就丰功伟业。
不过事实上,姜尚也好、范蠡也罢,那都是古代人物,历史环境不同注定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
这也是他人生不得意的最根本原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任谁都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于他的人生观太过理想化,使得他不懂得人情世故,惨遭排挤。
也正是如此使得他性格更加孤傲,总是处在失望和希望之间。
不过他骨子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理想,故此一直都很自负,胸襟也比较豁达,拥有平凡人不具有的一种精神状态。
他提升了文人入世的精神高度,具有了一定理想化特色。
他之所以如此,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影响所致,只是他更为激进。
同时,他功成身退的思想也带有道家的不着尘世的思想痕迹,同时他能言善说体现出他思想中的纵横家的影子。
他功成身退并非是趋利避祸,更多是因为看到了世俗中人对于功成名就者的一种诽谤、排挤,更体现出大才不受用的一种无奈。
李白的诗歌艺术探析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较量
李白的诗歌艺术探析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较量李白的诗歌艺术探析: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较量近代中国文坛上,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广受赞誉。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
本文将就李白的诗歌艺术进行探析,探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在其作品中的较量与交融。
一、浪漫主义的追求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艺术追求,它追求超越现实、追寻灵魂的自由和真实。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浪漫主义的追求。
李白的诗作常常充满着豪放奔放的情感,他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技巧,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画面。
例如在《将进酒》这首诗中,李白以自己的形象描绘了一个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超越束缚的向往,凸显了浪漫主义精神。
此外,李白的诗作中经常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情感表达。
他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风花雪月等美好的场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静夜思》中,他以静寂的夜晚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忧思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强烈而直接,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色彩。
二、写实主义的力量写实主义是一种注重真实、揭示社会现实的艺术追求。
虽然李白的诗歌常常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写实主义的力量。
李白的诗作中经常描绘现实社会的景象,他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状况。
例如在《蜀道难》中,他描绘了艰险的蜀道和人们在其中的辛苦:“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样的描写展示了现实社会中的艰辛和困难,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特色。
此外,李白的作品中还常常体现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注。
他深入研究历史,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写实主义元素。
例如在《秋风辞》中,他以犬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或不闻兵乐之声,或未见愁人之面。
李白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诗的特点和风格
1、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2、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3、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征探讨
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征探讨一、李白生活背景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杰出如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更是如此。
而且学习诗歌必须要结合作者的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当时写作时期的心态,熟悉作者的生平,尽可能的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用平等的眼光观察和审视诗歌本身,才能完整的了解诗歌的本身。
盛唐之繁华,天下诸国无能出其右,而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则是如此繁华盛世之下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并且他的主要经历是盛极转衰。
开元盛世之后,由于百年来社会秩序的安定,天下天平,加上不断地兴修水利促使灌溉事业的发展和荒地的开垦,在广大人民群众辛勤的劳动之下,生产力进一步的增长造成社会一个繁荣的局面。
杜甫有诗《忆昔》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二、李白的创作特色李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赞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也被享誉“天仙之作”的美称。
谈到诗仙作品的特性,人们总是想到清新飘逸,豪迈奔放等形容之。
这种看法对李白豪放纵逸的一些作品来说,无疑颇有道理,但是,认为李白的诗歌“多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众虚无之说”(赵次公(宋代)《杜工部草堂记》)。
甚至于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诗歌,不过豪侠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樱苍生,曾不系其心普。
”(罗大经(宋代)《鹤林玉露》),则未免低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无论从李白的生命轨迹或者是其政治抱负而言,李白的作品很多都具有现实性的因素。
也可以认为,李白是中国传统儒生与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在当时这种由盛转衰的社会背景中,其作品必然不可避免的体现出社会性、人文性、政治性的现实性。
再且,很多误以为李白作品没有现实主义元素的的看法可能是对浪漫主义的误解,认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格格不入,故而诗仙清新飘逸的作品达到极致,故而不会有现实性,这是及其错误的认识。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导语: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很精彩,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一、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
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怒。
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
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
二、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
李白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_王琪
333NO.11.20132013年第11期CHINA-ASEAN EXPOSITION【摘 要】李白,大唐史诗上的一颗明星,他传奇的一生被人们所传颂。
在世界诗域里,很少有李白这样的爽朗、豪放、自由的诗人。
他出身寒微,没有参加过考试,也没有正式做过官,多年在过他的流浪生活。
李白对待现实的态度很倔强,在他的身上有着一种很倔强的精神力量。
因而他的诗歌,也有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像洪流般地向封建社会的秩序冲击着。
李白是一位充满了矛盾的诗人——任侠、漫遊、学道、成仙、隐居、醉洒,這些思想都集中在了他一人身上。
不过,任侠是他的主导思想;并随着時代的需要而逐渐扩大——从抨击小豪绅恶霸扩充到抨击高级的统治集团;学道、成仙、隐居、漫遊、醉酒,是他的早年思想;這些思想,随着他的任俠思想的扩大而逐渐减少。
他这些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开元天宝之间,唐帝国由国力上升到国力下降时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李白;现实主义精神;我见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11-0333-0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来到了长安。
在此后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理想破灭了,而发出怀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
《旧唐书》中记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其实,李白是在朝中权贵们的排斥之下离开长安的。
长安三年之后,他又开始了前后大约十二年的第二次漫游生活。
《秋浦歌》十七首正是李白在漫游中写下的。
李白晚年的政治遭遇很不幸,其生活道路也更加坎坷。
他在“山水多奇踪”的秋浦一带漫游吟咏,久久盘垣,抒发自己的情感。
并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苦闷、忧愁、悲愤寄情于山水之间。
此时诗人日益觉醒,对现实认识更加深刻。
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诗人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加执着,更加热烈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他对祖国、对生活,对自由的热爱统一在一起的。
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是绚丽多姿的,是那么气势豪迈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一起来看看李白浪漫主义诗歌,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李白诗歌具备猛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缔造,在更社会各界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不断扩大了浪漫主义的整体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彰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就是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收到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就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淡定精细地整体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写个人炙热的内心情感,他以猛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整体表现出来自己的独特的独创性。
比如说他在抨击政治黑暗时,愤慨地指责“夷羊八十中野,菉葹盈低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抨击安史起义时,悲痛地大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抒发他的猛烈愤慨。
他在抒发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可以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抒发崇尚民主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慵懒:“何时腾风云,拳击串成所能够?”(《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至,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整体表现出来一种豪放不羁,傲岸坚忍的精神,特别就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出现无法化解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猛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征探讨
一、李白生活背景
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杰出如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更是如此。
而且学习诗歌必须要结合作者的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当时写作时期的心态,熟悉作者的生平,尽可能的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用平等的眼光观察和审视诗歌本身,才能完整的了解诗歌的本身。
盛唐之繁华,天下诸国无能出其右,而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则是如此繁华盛世之下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并且他的主要经历是盛极转衰。
开元盛世之后,由于百年来社会秩序的安定,天下天平,加上不断地兴修水利促使灌溉事业的发展和荒地的开垦,在广大人民群众辛勤的劳动之下,生产力进一步的增长造成社会一个繁荣的局面。
杜甫有诗《忆昔》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二、李白的创作特色
李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赞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也被享誉“天仙之作”的美称。
谈到诗仙作品的特性,人们总是想到清新飘逸,豪迈奔放等形容之。
这种看法对李白豪放纵逸的一些作品来说,无疑颇有道理,但是,认为李白的诗歌“多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众虚无之说”(赵次公(宋代)《杜工部草堂记》)。
甚至于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诗歌,不过豪侠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樱苍生,曾不系其心普。
”(罗大经(宋代)《鹤林玉露》),则未免低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无论从李白的生命轨迹或者是其政治抱负而言,李白
的作品很多都具有现实性的因素。
也可以认为,李白是中国传统儒生与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在当时这种由盛转衰的社会背景中,其作品必然不可避免的体现出社会性、人文性、政治性的现实性。
再且,很多误以为李白作品没有现实主义元素的的看法可能是对浪漫主义的
误解,认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格格不入,故而诗仙清新飘逸的作品达到极致,故而不会有现实性,这是及其错误的认识。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如果单从浪漫主义的定义表面上看,或者被大多数其它艺术性诸如绘画、书法的浪漫主义所误导,那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对李白产生误解了。
李白的创作风格确实很具有浪漫色彩,但其作品大多数都从现实主义出发的,而并非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构造。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想象或者夸张了的写法,其实不然。
读者不妨回去一试,在月圆之夜,举杯邀月独酌,这是你、月亮、影子便真诚三人了,误解的原因在于我们只是李白作品的读者而非作者。
李白是至情至性之人,在月光洒满庭院却无人对饮之下,心中不禁暗暗伤情,此情此景之下,无怪李白能如此投入了,竟真把影子和月亮当成了真人。
这不是无稽之谈,但当下社会,城市问题及其严重,很多人疏远了社会上的人际交往,性情变得冷淡,心灵空虚寂寞,也许这时候家中的狗狗在他们心中变成了真正的伴侣或者真人,如美国人们视女性与狗性交为正常。
李白的诗中,表现现实主义的方面,多为景物描写和世间生活的写照。
李白的山水诗不仅是对自然形态、名山大川的逼真描绘,还可以说是按诗人意图个性化和理想化了的图景。
他在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的基础上,用信手拈来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脱离了一般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
李白喜欢把山水景物和当时的特定情感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同时和“情”之间有着“同构互感”微妙的呼应关系。
所以说李白的作品事实上也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更兼感悟生活
李白年少时,崇尚游侠精神,喜好纵剑远游。
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深海湖泊,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诗篇,借以抒发自己那种向往自由、渴望解放的不羁情怀。
在这一类型的诗歌中,峻岭奇险的山川巨峰与他那癫狂叛逆的放荡不羁的性格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为数不少,并被世代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
诗人通篇以酣畅淋漓、行云流水的诗笔,尽情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二)、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
李白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而后来李白又经历了朝代由盛转衰,所以他身上也比历史上很多出名的诗人具有传奇的经历。
年轻时,主要表现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诗如:“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接下来便多是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这难道不是现实主义的元素,不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么?
(三)、仕途受挫,揭露政治腐败
李白所处的时代,正是开元盛世已过,遭受安史之乱之苦,藩镇割据局面产生的动荡时期,朝廷日趋腐化。
李白空怀极高的才气和济世之抱负却无法实现。
因此他对自己所遭到的打击倍感沉重。
而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会像喷发的火山一样,在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愤慨。
他对当时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进行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势。
在李白流传下来的所有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
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由此可见,我们在研究诗仙李白的作品的时候,不能忽略其特有的现实主义性。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未免曲解了李白一生的政治理想和诗歌创作主张,更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李白诗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