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苏州-见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教学实践——苏州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
据了解,苏州的拙政园是我国目前唯一同时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国家4A 级景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项荣誉为一体的国家级园林,它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大小景点有30多处,分布于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每一景点都有自己的出处,每一视角均精心设计而成。

而此三园又是相互相连又相互分离的,成为各具明清风格的三座园林。

东园即拙政园入园所在,仅有六处亭台,明快开朗、草地山岗、林木葱郁,一派田园风光。

入园即是“兰雪堂”,至中园我才真正感觉到印象中的苏州园林。

中园的游人也较为分散,可以仔细欣赏这美轮美奂的园林艺术。

中园主要是以水为中心,池广树茂、厅榭典雅,系拙政园精华所在。

人在拙政园,不知时间过得快,每一景都有典故,每一步都让人动心,每到一处都让人回味无穷,仍至流连忘返,我们每到出口处,意犹味尽,感受这里的桥影飞动,水波荡漾,修水长流,青山绵延,翠石垒叠,绿树掩映,鸟语花香。

令人好不逍遥自在。

拙政园是大气的,各种亭台轩榭临台而筑,水是它的中心,也因此充满灵气,但若论精巧独特的湖石假山,当数狮子林,所以,从拙政园出来后,我们第二天便去了狮子林。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的弟子以居其师、集资修建,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取佛经狮子座之意,又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又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闻名,素有“假山王国”之誉。

有诗云“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
在万山中”,是很真实的写照。

据说,或形似、或神似的石狮子有五百多个呢,我虽没数,但随大家转来转去的,也眼花了,只觉得那些或卧或坐,或怒目或傲然的狮子很可爱。

许多洞道只容一人通过,还需时不时的低头弓腰,万一不小心就会砰的一声,把头撞个大包,边沿的石头因了天长日久的触摸,已经很光滑了,似有一尘不染的感觉。

假山石洞临水而筑,占地并不大,但到了春天,墙畔绿树疏落相宜,紫薇花开正艳,间有翠竹掩映,也另有一番情趣,曾有诗云“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我却觉得竹子并不多,倒是绿树成荫,让大大小小的狮子乘凉小酣。

假山对面就是真趣亭了,据说乾隆曾六游狮子林,真趣匾额就是他写的。

亭子临水而建,水里荷叶散植,崖上杨柳婆娑,芭蕉怪石参差,却也精致。

亭台楼榭,曲径回廊,无一不恰到好处,评弹与流水相依,雨声与鸟鸣相伴,石上小坐有轻风送爽,路上行走有小径通幽,感觉也是一种享受。

与拙政园相比,狮子林的建筑要少些,屋宇之下,除了字画古墓,另有两盆花让静默的空间多了份生机。

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想,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首诗,也都知道苏州除了园林,还有寒山寺。

有人说,那不过是个寺院,没什么好看的。

我一向不喜欢烧香拜佛,于古刹名寺也毫无兴趣,但因了张继的这首诗,一直对寒山寺充满向往。

而今来了,便不肯错过。

与其它古刹名寺略有不同,寒山寺除了供奉佛祖,崇尚和合二仙外,还有浓浓的文化氛围。

寒山寺的碑廊里嵌立着宋明以来历代名人唐寅、文征明、康有为、罗聘等的诗词碑刻。

其中最著名,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张继的《枫桥夜泊》,传说唐朝诗人张继去长安赴考,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满怀旅愁,触景生情,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

张继的诗让寒山寺名扬天下,寒山寺又把张继的诗碑一代代传下来。

我曾查过资料,称张继诗石刻始刻于宋朝宰相王珪,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

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姑苏才子、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

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
砾之间,现存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延请著名书法家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

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此碑成为他的绝笔之作,弥足珍贵。

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出自与诗人同名的近代书法家张继之手,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

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


《枫桥夜泊》诗刻随处可见,俞樾所书石碑立于显要位置,游人纷纷合影留念,后来,我在一偏僻处又见俞樾的石碑,不知他当时是不是真写了两个。

未进寺门,便先感受到张继的魅力,绕寺的墙围写着许多诗文,《枫桥夜泊》竟占了一半。

前行不远看到一座石桥,怦然心动,以为枫桥到了,及至眼前,才看清是“江村桥”。

江村桥与枫桥极为形似,却因了诗人的吟诵而名声不同,一座享誉古今中外,世人皆知,另一座却陪衬千年,鲜为人知。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名是身外的,桥非名人亦不做秀,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风格。

桥不因诗而寂寞,桥却因寺而留人。

驻足桥头,便看见黄色墙壁的寒山寺了,寒山寺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寺院”。

唐贞观年间寒山子曾在此当主持,遂改名寒山寺。

千年古刹,历史悠久,却命运惨烈,千余年间屡遭火毁,然而却能屡毁屡建,足见世人对其偏爱了。

恰遇导游讲解一字千金的故事,就悄悄的听了一回:传明朝年间,寒山寺住持请才子祝枝山题写寺名,枝山爱财,写“寒山”后拂袖而去,声称“付千金可写寺字,”住持踌躇,晨起,见寺字已书,落款苏州陶公,住持大喜,再不付资与枝山。

这也许是个传说,无从考证,但细观门墙上的“寒山寺”三字,确有微妙之处,有人说“寒山”,浑厚有力,字体苍劲,有气势滂沱,浑然天成之势,而“寺”字却略显拘谨、形体消瘦。

我不懂书法,看不出好坏,但心里宁愿喜欢那个寺字。

进入寺门,一下子便热闹起来了,碎石铺路,古树参天,炉香袅袅,确有千年名刹之感。

院里的树上挂满红色的许愿带,红得炫目,“大雄宝殿”匾额高悬于正门之上。

殿堂很多,我却记不住名字,另有一水池,除了红鲤鱼,居然还有乌龟,那么多只挤在一起还真少见。

上塔楼可看全寺,绿树掩映下的灰色屋脊,有一种远古的寂静,这种静,是一种历史的厚重。

寒山寺虽系寺庙,却有着苏州园林的精巧,回廊迂曲,曲径通幽,于房前屋后处植几株芭蕉,墙角空白处叠几块湖石,错落有致,绿竹红窗,感觉是一种享受。

更有小桥流水、曲
径回廊在寺院一隅与庄严的庙宇相呼应。

池为常乐池,桥为香花桥,芭蕉如盖,翠竹生烟。

观音峰如一尊观音大士,俯看着面前的芸芸众生.与之呼应的宝塔在阳光下有一抹厚重的色彩,它们能如佛那样普渡众生么?与观音峰相伴的就是那口特别大的钟了,据说,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不知下落,有人说已流人日本,如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

”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督造。

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敲一下,钟声宏亮、悠扬、余音不断。

僧人撞钟要敲108下,佛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路上,看到有寒山写的诗,富有哲理,“可叹浮生人,悠悠何日了?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寒山又称寒山子,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

拾得,与寒山是好友。

现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据说是两位好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民间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

很早以前就看过两人间的问答,“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从诗中走出来了。

结束语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

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也欣赏完了这人间仙境,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