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是指在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
本文将围绕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阐述。
一、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需要明确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案例分析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3. 教学方法的确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例演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4.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具、教材和参考书籍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支持。
二、技术经济教案的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技术经济学打下基础。
2. 知识点讲解: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学的应用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4.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技术经济教案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和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 学以致用: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技术经济与管理学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了解技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业技术工作,研究和解决本专业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品学兼优、开拓进取、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本专业硕士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研究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创新与创业管理理论与实用技能的高级人才。
二、研究方向1、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2、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管理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运营管理与质量管理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4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9学分,选修课为15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7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
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卡。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培养方案11.30
2009级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20204英文名称Technic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一、学科、专业简介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本学科的精髓在于提高经济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以及不同层次决策的效率;综合运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网络经济及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及知识领域等方面管理问题的学科。
技术经济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通过对各种技术方案的分析、对比、论证和择优过程,选定符合特定资源和经济条件的技术性学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
1.学位获得者应全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2.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领域内,具有技术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3.熟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动向,并进入该方向的研究前沿;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该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一)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综合了创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及对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政府、企业、学校的合作,密切结合国情和地方特色,适应企业、地区和国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需要,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过程。
本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研究与开发管理、有效的企业创新组织模式、企业创新的技术模式与企业成长路、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与管理、技术创新扩散的科技政策与管理等、技术创新过程行为规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探讨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协 助和引导 的作用 。因此 , 在实验 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按 照既定 的教学任务, 让 学生尽可能 结合 自己掌握 的理 论知识 和国家 的 形势政策 、 专业 的具体规 范自己动手模 拟演练。 实验教学要想取 得 良好 的教 学效果关 键在于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 、 充 分的时间 保 障、 合理 的教学流程 等。 因此, 要 想使 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 目
的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
验 需求。因此 , 经济管理类学校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势在必行。
一
、
实验 教学的必 要性
实验教学就是 将实验 方法 引入教学 , 以实验 来引导学 生的 注意 、 观 察和思考 能力, 并努力通过实验来诠释一些必 要的概念
和关键 名词 , 说 明或验 证 已有问题存在 的真实性 和可能性 。 l 1 相 对于理论教学来说 , 实验 教学更加直观且能满足实践 性、 综合性
与创造 性的教学要求 , 能够 使学校 在人才 培养过 程 中形成 自己
第一, 配备具 有 较强 教学责任 感 、 扎实 的理论 知识 、 教学
经验丰富的实验 教师。 实验 教学依然是教与学相 结合的过程 ,
的特色 , 使培养的人才 能够 与现实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 随着 我 国高校本 科教育的大众化 , 培养具 有较 强实际能力 的应用型
并不能够仅仅依 赖学生 自学, 教 师的教学 辅导能力也很关 键 。 相对 于理论 教学或课 堂教 学 , 实验 教学的要求更 高 , 它不仅 要 求教师具 有理论教学 和课 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还要求教 师能够 掌握现代教学工具与多种教学软件, 熟练运用计算 机设备, 并且 能够 熟练 的安装 管理软件, 最好 是对软件 的开发也有一定 的研 究。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学生讲解 软件 的基 本情况 ,
经济管理教案
经济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他们了解与经济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经济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经济管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经济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3. 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4. 经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简单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在本节课的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实例或案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
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讨论与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4. 学习归纳在学习过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供有关经济管理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
5.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下节课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考试、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对于经济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教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PPT、实例或案例、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等。
以上是经济管理教案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排版和组织,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经济管理课教案
学校经济管理课教案一、引言经济管理课是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教授学生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学校经济管理课教案的编写和设计。
二、教学目标学校经济管理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该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情感目标方面,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学校经济管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基本理论、管理学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案例研究。
其中,经济学基本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方面,微观经济学主要涉及经济主体、市场和价格等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国民经济总体规律和宏观调控等内容。
管理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管理过程、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案例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经济管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学校经济管理课教案编写的核心环节。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取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讲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五、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校经济管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模拟实验和信息技术应用等。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直观地呈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案例;实地考察可以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学习平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是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管理问题,为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有关部门的投资规划决策及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是校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 副教授9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人为博士后),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形成了以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为重点的研究特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译著2部。
近三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省部级课题15项,以及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多项横向课题。
本专业现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与社会系统分析;
2、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3、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能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既能胜任企业的投资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事业、政府部门、咨询机构的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工作,又能承担相应科研工作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二、 经管类实验教 学现状
( ) 计学 专业 一 会
目前 的财务软 件 已经 由会计 型一 管理型 一E P 企业 资 源计 划 ) 向发 展 , 融 进 财 务管 理 分 R( 方 并
析、 企业资源整体规划等先进功能 , 由单机版转向分布式、 网络化 , 支持 S Ls vr Q r 数据库和较多数 ee 量 的客户 端 。由于市 场需求 和政府鼓 励推动 , 多 企业 已普 遍 实行 会 计业 务 电算 化 J 在较 为 许 。现
13 5
熟练掌握经管类普及型信息应用技术和专业理论教学的配套技术 , 了解经管类正在推广 的信息产 品及 其最 先进技 术 的发展 趋 势 。 要保 证实 验教 学 的范 围扩展 和质 量 提升 , 以加 强 与社 会 的联 系和 交 流 , 可 根据 软 件 技 术 的发 展情况 , 适时调整和改进实验教学 内容, 使经管类专业所培养 的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的要求业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通过调查 相关 院校 经济管理 学院 的实验教
学实践 ,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 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阐述 , 并对实验教学如何 适应社
会 发展 、 为专业教学服务进行 了探讨 。
关键 词 :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 ; 企业 资源规划 ; 综合性实验
( ) 融学专 业 二 金
“技术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载而归,其 教学 效果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经济管理人才的需
顺 应 高 等 教育 从传 授 知 识 到 既重 视 知 识 传 授 又 重 视 能 力 培
为 分析 比较 这 两 类 方 法 ,介 绍一 个 教 学 法 模 型 。这 是 一 个 要 。
学 习立方体模 型,用来诊 断各种不同教学方 法的本质特 征 ( 如
图 】 示) 所 。
养 的发展 趋势,“ 技术 经济学 ”的教学模式也需要相应的改变。
从 传 统 的教 学 方 法 向现 代 教学 方 法 ( H 点 所 代表 的教 学 方 式 ) 即
转变 ,从学 习立方模 型来看,就是从 A点向 H 点转变,现代教 学 方法主要是引导 学生积极地参 与并负担起对 此过程尽力做出 贡献 的责任 ; 师的责任在于与学生一 道,创造 出激 励学生努 教 力去探 索和思考 的气氛 和环 境 ; 同时学 习不仅是个人的单独活
要,技术经济 分析 的重要性 越来越 成为人们 的共识。如今 “ 技
立轴 Z代表学习中的 “ 自主 性 ” ,又叫 “ 指导——自学” 有
术经济学 ”已成为经济类本科和技术经济研 究生的专业必修课 , 维 度 。顺 此轴 越 接 近 原 点 A,越 强调 对 权 威 的 尊 重 和服 从 ,越
技 术 经 济 学是 决 策 论 证 的科 学 ,是 关于 方 法 论 的一 门应 用 交流 、讨论与互学 ; 越远离原点,则越重视集体 ( 小组或班 级) 科 学 。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改革 的 深入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实 践 的 需 中的 互 相学 习的 作用 ,学 习 过程 越具 交 往性 。
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级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一级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规律的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一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知识和分析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进行技术经济及管理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经济评价、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管理、技术贸易、技术与知识产权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项目管理等,以帮助他们在技术和经济决策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毕业后,学生可在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的研究、教学、咨询和实际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项目规划、评估和决策,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以及从事经济政策制定等工作。
总之,技术经济及管理一级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中发挥专业技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技术经济学》公选课教学问题及对策探析
203 ) 107
、
利 用 与偿 还 ,技 术 引进 前 的 可行 性研 究 与 引 进 后 的 经 济 效 果 评 价 问题 , 等 , 对 走 上 工 作 岗 位 的 非 经 管 类 专 业 学 生 提 等 都 出了 新 的 要求 。 ( ) 设技 术 经 济 学是 培 养 高素 质 综 合 人 才 的 需要 二 开 方 面 .学 习 技 术 经 济 学 是 非 经 管 类 专 业 学 生 认 识 社 会 经 济 现 象 的 重要 途 径 。 代科 学 的发 展 使 得 各 学 科 相 互 渗 透 。 现 工 程 项 目的 建设 、 产 品 的开 发 等 都 需 要 应 用 工程 技术 、 济 新 经 管 理 等 多 学 科 的 综 合 知 识 。 非 经 管 类 专 业 学 生 要 适 应 这 种 发 展 , 须深刻认识社 会经济现象及 其对工程 、 术 等的影 响 , 必 技 只有 既 懂 技 术 又 懂 经 济 才 能 真 正 符 合 社 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技 术 经 济 学 是非 经 管 类 专 业 人 才 知 识 结 构 体 系 的 重 要 构 成 。 同 其 他 诸 多 的专 业 学 科 一 样 ,技 术 经 济 学 是 基 本 技 能 当 中不 可 缺 少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 是 由技 术 经 济 学 的学 科 性 质决 定 的 : 这 技 术 经 济 学研 究 的 不 是 纯 技 术 , 不 是 纯 经 济 , 是 把 技 术 与 也 而 经 济 结 合 起 来 进 行 研 究 , 择 最 佳 技 术 方 案 l, 目的 是 将 技 选 3其 术 更 好 地 应 用 于 新 技 术 和 新 产 品 的 开 发 研 制 、各 种 资源 的综 合 利 用 等 。 因此 , 在非 经管 类 专 业 学 生 中开 设 技 术 经济 课 程 符 合 人 才 知 识 结 构 体 系 的要 求 。 二 、技 术 经 济 学》 选 课 教 学 面 临 的 问题 《 公 ( ) 生经 常 选 不 到 自 己喜 欢 的课 程 一 学 在 技 术 经 济 学 公 选 课 课 堂 ,经 常 会 出现 学 生 选 不 到 自己 喜欢 的课 程 的 情 况 。 些 已选 课 的 学生 对课 程 不 感 兴 趣 , 至 有 甚 几乎听不懂 , 同时 有 没 选 上 的 学 生要 求旁 听 。 现这 种 现 象 的 出 原 因 主要 有 以 下 几 方 面 : 是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 括 教 室 容 量 、 一 包 教学设备 、 可用 的 排课 时 间 等 ) 足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限制 了学 生 不 选 课 . 一旦 遇 到公 选 课 上 课 时 间 和 必 修 课 冲 突 , 生 就 不 得 如 学 不 放 弃 与 自己课 程 表 有 冲突 的公 选 课 :二 是 选 课 管 理 条 件影 响 了学 生 选 课 , 目前 高 校 基 本 通 过 教 务 管 理 信 息 系统 进 行 网 上选 课 . 于 选课 期 间 登 录 人 很 多 , 常 出现 服 务 器 繁 忙 而无 由 经 法登 录 . 到 好 不 容 易 登 录 了 , 发 现 自己喜 欢 的课 程 因 选课 等 却 人数 限制 而 无 法 选 上 : 是 学 生 选 课 时 带 有 很 大 的盲 目性 , 三 有 的 学 生仅 凭 课 程 名 称 选 课 ,修 读 后 才 发觉 和 自己想 象 中 的 相
学科代码:120204学科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
学科代码:120204 学科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系统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技术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能够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以及计算机模型对技术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并对解决方案进行组织实施的高级管理人才。
获得硕士学位应掌握技术经济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较强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熟悉技术经济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项目评价理论和可行性研究方法2、企业创新研究3、项目管理4、企业价值分析。
三、学制标准学习年制为2.5~3年。
四、课程设置按照《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执行。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由导师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5万字以上。
六、其它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2.导师确定后即制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研究生的同意后执行。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须报学校研究生处和所在院(系、所)备案。
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在导师指导下的个人自学,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每位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适应性视角: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模式探讨
适应性视角: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模式探讨传统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与经济结构不适应、实践技能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大学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不一致和实践技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
抓好实践教学的专业课程实验、感知实习、主题设计三条主链,搭建教学实习基地实践和科研创新两个平台,健全新型实践教学的督管保障机制,是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标签]适应性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对适应性的定义是:“个体达到人们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或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Buss认为五大人格理论中的主要因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国内学者根据五大人格理论和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把适应性解释为如下五因素:社会交往、社会容让、责任心、稳定性和开放探索。
这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良好适应性人格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适应性危机1.从生态学看。
传统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形式,对实践教学的实质内容关注有限;对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指标体系;实践教学存在随意性和无计划性。
导致实践教学满足不了职业需求,大学生就业出现障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在职业胜任方面出现问题,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适应社会要求、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学者赵富才的研究发现,从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方面看,体艺类学生适应性最好,理科类学生好于文科类学生。
现实情况也表明,体艺类(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与经济管理类相比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理科类(如数学、地理、化学等)要好于文科类。
从学科性质上看,文科专业相对更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体艺专业注重更多的是社会实践活动,而理科专业介于两者之间。
因此,在适应性方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普遍不足。
2.从心理学看。
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低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检出率明显升高。
《技术经济学》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探讨
・
+
* +
“ + - +
” + ” +
“ +
一 +
n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卜 +
一 —卜 一—+ .一+ -— 一 一—卜 一+ + —
-—卜 —
体 系。 活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 灵 以使本校 的学生具有鲜 明特色。多样性课程设置 即体现了多样 的培养 目标 , 丰 富的课程体系 , 塑造不 同类型不 同层次 的人 才 , 以适应 学生个性差异和潜 能差异的需要 ,也反 映了不同的专 业教学方 向和重点 。学校可 以根据 实际情 况及 自身特 色、 结合经济发展 的需求 , 灵活地设置专业 教学重点和 方 向,制订柔性结构 的多样化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和计 划。 学生毕业后所从事 的工作并不是单一方 向 , 其他相 关 的专业知识 都会涉及 。 课程设置过于僵化 和单一 , 知 识面过窄 , 即不利于学生 的就业和个性发展 , 也不利于 学生拓宽思路 和创新精神培养 。很 多环境类专业毕业 生发现 ,很多课时量很大 的理论知 识在工作后用处并 ‘ 不大 ,而在实 际工作 中常用 的一些 知识课 程和课时都 很少 。因此需要加 强环境类专业课程整合与重组 , 突出 环境专业重点课程 。多设选修课 , 大选课 的 自由度 。 扩 课程设 置既要保持学科体 系 ,又要 让学生 自由的灵 活 选择 , 使其 主观 能动性得 到充 分发挥 , 激励其潜能发 挥 到最大3。 ] 4 . 积极开展产学研办学 , 构建 多样化 的实践教学体 系。 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 生产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 , 把实 践教学作 为人才培养规划 的重点 ,与用人单位和各类 环境机构建立 长期广泛 的联 系 ;毕 业设计和论文从解 决社会实际问题出发 , 建立产学研教学实验基地 。 促进 产学研 良性互动循环 , 专业教 师参加科 学研究 、 和 产业 产 品开发 以及环境管理 ,并将最新 研究成果与科技 动 态反馈到课堂教学上 ,使课 堂教学 内容延伸到科研 和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点于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此后,国内有100多所大学先后建立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设置,为培养经济发展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研究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从硕士点发展、学校招生、研究生就业情况看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对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做一定的分析,找出问题,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1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定位与目标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结合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管理学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经济学的经济学理论,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等,因此逐步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1].技术经济及管理学将技术生产、技术流通和应用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系统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知识.该学科的特点在于融技术与经济管理于一体,能为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等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由于各校的学科背景、师资力量等不同,因而各校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存在很大不同.我校作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工程技术类学科薄弱的财经大学,对待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着重学习研究近年来兴起的IT技术、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与管理中的应用,结合本校在经济类、管理类上的传统特点,稳步进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2)掌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学术动态.(3)具有较为熟练地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独立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等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利用本专业外文资料开展科研和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革与发展.2.1专业研究方向构建差异大由于各校的学科背景、师资力量等差异,各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存在不同.不仅综合类院校与专业性院校之间的差异大,而且与我校同一类型的高校看,山西财经大学的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及应用和物流管理;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信息经济及管理,电子商务,项目评估及管理和资产评估及管理.而我校的研究方向为IT项目投资评价与管理和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与管理.这些研究方向涉及面广,名称上不统一,有的研究方向由于学校的性质更偏向于工科或者有很强的专业成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专业在知识和研究体系方面都没有体现出规范性和统一性.2.2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实践脱节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专业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仍是传统的理论讲授和考试相结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明显脱节,这样造成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的严重缺乏,学校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者该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仅针对技术课程,不能达到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衔接.此外,该专业要必要进行实验设计,但是各高校基本没有设置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3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许多高校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李旭辉,马成文(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高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分析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定位与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54-02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基金项目:2010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00477)154--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的知识简单堆积和拼凑的现象.有些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学科知识的新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应用需要;有些课程缺乏配套的上机实验、课外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各个高校对此专业学科范围和内容理解上不能保持一致性,课程体系无法将经济管理和技术学科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2.4专业培养产学研脱节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中的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但由于该专业与工科专业不同的是其学生的就业领域不固定,主要为社会提供的是能有效地对各类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决策型人才.因此扎实的基础、较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对该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才的.当前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实习基地,还未与企业建立联合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实习基地较少,研究生便会遇到和本科生一样实习难的问题,产学研有明显脱节现象,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2.5各校专业师资力量差异明显师资力量是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部分高校中很多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教师技术理论基础扎实,但在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稍许欠缺,无法将经济管理学与技术知识相结合.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创新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教学工作中投入精力不足,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在教育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较明显.3优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优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3.1完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知识体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专业的知识体系目前还不够成熟,制约着学科的整体发展.虽然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还需调整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研究方向中要考虑到专业本身的核心内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内容包括技术的生产、流通及应用三个部分.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既能丰富该专业的研究与发展,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和部门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3.2强化专业实践,推动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从经营者的角度进行项目分析与论证.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要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设计开放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3改善课程体系设计,不同学科有效融合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计既要满足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学科优势,认真借鉴用人单位和专家的建议,并科学论证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等方面,努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有效融合.例如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课程为主,同时兼顾技术技能的课程,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3.4建立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实用性较强,加强校企联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自优势.高校要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将课堂教学扩展到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学校应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入而广泛的联系,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尽早到合作企业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提供学生接受实践教育的场所和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指导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学校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反映,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3.5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学理论,而且要具备较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各个高校要拓展思路,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保证各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高校还要大胆用人,可以考虑从企业选调一些学历高且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或聘请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另外,要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让教师通过内外培训、挂职实践等方式专业综合素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针对各高校的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差异,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优化和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培养的理论和方法,促进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教育全面发展,进而为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淑英.技术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2).〔2〕钱雪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2007(4).〔3〕姚飞,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专业建设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4〕肖艳玲,等.高校技术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技术经济,2000(10).〔5〕王养廷,杜启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55--。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2.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3.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4.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5.电力负荷预测理论与应用6.电力经济管理三、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副导师必须具有教授资格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
2.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3.博士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4.博士生可在校内攻读,也可由国内、国际的校际间联合培养。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提前攻博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含硕士阶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代码:120204学位授权类别:管理学一、学科简介“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辖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以技术的研发、流通和应用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我校在2000年获得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这在我国航运类院校中是第一个)。
自设置硕士学位点以来,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校第一期(2006—2008)和第二期(2009—2012)重点学科。
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物流规划与管理,港航项目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港航企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港航项目规划与评价,港航管理与政策研究等。
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点依托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
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是专门从事港口、航运、物流等领域经济管理研究的科研机构,以科研工作为主。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把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引导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并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写作。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现有8名研究生导师,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已经形成了一支学位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梯队。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拥有港航投资评价与决策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备有投影仪、电脑等硬件设施,也有工程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物流分析软件等经济管理类软件。
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和科研锻炼,都能够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一次就业率100%;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率100%,并且大部分在80分以上,每年都有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每年都有研究生到韩国、美国等参加研究生交流,开阔视野,获得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我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研究生毕业以后主要去向是政府机关、港航管理部门、港航企业、港航规划院(设计院)、物流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学校和科研机构等。
浅谈国内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摘要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自1998年由技术经济学科改名而来又经过了十五年的发展,这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实践应用,然而目前全国在该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方面还是偏于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
本文以世界知名高校类似专业为例,对两国该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学位授予及招收生源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旨在为国内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技术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The Difference of Master Students Education in Technol 鄄ogy,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Yuan XiaoxianAbstract Technology,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 has been derived from technology economics in China in 1998.It is an integrated and highly operational-oriented discipline.Throughdecade's development,it still has some shortages in its educationand course design.This article compared this discipline between it's in China and abroad,and aimed to introduce developed edu-cation methods and discipline design abroad to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Key words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management;education of master students1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不足“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发展于技术经济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业 下 的 一 个 二 级 学 科 , 门 培 养 技 术 及 科 技 管 理 方 面 的 专 专 业 人 才 。 该 专 业 的 设 置 , 培 养 经 济 建 设 及 发 展 相 关 领 域 一 为 线 管 理及 研 究 人 才 做 出 了很 大 贡献 , 是 还 有 一 些 亟 待 解 决 但 的 问 题 :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研 究 对 象 过 于 繁 杂 , 究 内 技 研 容 缺 乏 独 特 性 , 究 方 法 比较 混 乱 , 养 方 案 的 设 定 与 实 际 研 培 应 用 领 域 脱 节 等 等 。这 些 问 题 的 产 生 根 源 于 技术 经济 学 内 涵 的模 糊 。作 为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 专 业 培 养 单 位 . 索 并 确 定 清 探 晰 的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 内涵 是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的 关 键 在 明确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内涵 的 基 础 上 确 立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和 在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发 展 现 状 上 进 行 教 学 模 式 的 改 革 以达 到 预 期 设 定 的 目标 是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科 建 设 面 l 临的 重 要 问题 。本 文 通 过 对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专 业 的 理 论 基 础 、 结 构 体 系 和 实 践 范 围 的 分 析 ,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 内 涵 进 对 行 界 定 ,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技 术 经 济及 管 理 学 科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并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 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
王 淑 英
( 州大学 管理工程 系, 郑 河南 郑 州 4 0 0 ) 50 1
摘 要 : 过 对技 术 经济 及 管理 专 业的 理论 基础 、 通 结构 体 系和 实践 范 围的 分析 , 对技 术 经 济及 管理 学科
的 内涵进行 界 定 , 并在 此基 础 上提 出技 术 经济及 管理 学科人 才培 养 目标 ; 而 结合该 培养 目标 分析技 术 经 济 进
培 养 阶段 ) 开设 了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专 业 , 它 作 为 工 商 管 理 把
等 问 题 , 可 以 为确 立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打 还 好 基 础 。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 内涵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系 统 . 由 理 论 基 础 、 构 体 系 和 实 践 范 围 三个 方 面 构 成 . 三 方 面 相 结 这 互 联 系 , 互 作 用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科 的 内涵 则 是 围 绕 这 相 三个 方 面界 定 的 。
及 管理 学科 的发 展现 状和 存在 的 问题 , 并给 出相 应 的对 策 , 而对 技 术经 济及 管理 专业进 行教 学模 式 改革 以 从
期 望达 到预 定 的培 养 目标 , 进技 术 经济及 管 理专 业的 快速发 展 , 国 家经济 建设作 贡献 。 促 为
关 键词 : 术 经济及 管理 ; 技 学科 内涵 ; 养 目标 ; 学改革 培 教
和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进 行 了 有 益 的 探 索 , 望 本 文 的研 究 结 论 能 希 促 进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专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 国 家 经 济 建 设 作 贡 为 献。
一
理论 基 础 决定 着 结 构 体 系 和 实 践 范 围 . 有 明确 了技 术 只 经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 理 论 基 础 , 可 以更 准 确 地 把 握 它 的结 构 才 体 系 和实 践 应 用 范 围。 学 科 的理 论 基 础 是 由学 科 的性 质 决 定 的 。技 术 科 学 和 经 济 管 理科 学相 结 合 的 交 叉 学 科 性 质 . 定 了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决 学 科 的理 论 来 源 于 经 济 学 的 经 济 分 析 和 管 理 学 的技 术 分 析 , 在 发 展 中 逐 步 融人 了 发 展 经 济 学 、 利 经 济 学 等 现 代 经 济 学 福 理 论 和 技 术 管 理 、 新 和 扩 散 管 理 等 , 而 形 成 了一 门 相 对 创 进 独 立 的应 用 学 科 。技 术 经 济 及 管 理 学 科 的 理 论基 础 由基 础 理
第 3 1卷 第 2期
Vo . NO2 1 3l .
开 封 教 育 学 院学 报
Ju n lo i n n tueo d c t n o ra fKaf gI si t fE u ai e t o
21 0 1年 6月 2 0日
J n2 01 u .02 1
d i1.9 9jsn10 - 6 02 1 . . 0 o:03 6 /i .0 8 9 4 . 0 0 .s 012 2
中图分 类号 :F 6 . 0 2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0 — 6 0 2 0 — 0 7 0 1
研 究 对 象 过 于 繁 杂 、 究 内 容 缺 乏 独 特 性 和 研 究 方 法 的 混 乱 研
技术 经 济 学 在 我 国 已有 五 十 多年 的发 展 历 程 。随 着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术 经 济 学 的应 用 深 入 到 了 国 家 建 设 项 目的 方 技 方 面 面 , 各 种 技 术 政 策 评 价 、 业 政 策 的论 证 与评 价 , 产 如 产 生 力 布 局 、 术 转 移 的 论 证 与 评 价 , 济 规 模 的 论 证 与 评 价 等 技 经 方 面 。 … 践 的全 面 深 人 , 致 技 术 经 济 专 业 人 才 缺 乏 , 对 实 导 面 这 一 问题 , 多 数 高 校 在 研 究 生 培 养 阶段 ( 数 高 校 在 博 士 大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