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立节阅读答案附翻译-作文

合集下载

语文文言文刘向的说菀翻译

语文文言文刘向的说菀翻译

语文文言文刘向的说菀翻译1. 文言文刘向《说苑》翻译孔子说:“人的存亡与祸福,都决定于自身,天灾地祸,不能使人灭绝。

”当年殷王帝辛主政之时,一只小雀在城角生了一只乌鸦,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平凡细小孕生巨大,国家必定有福泽,大王的威名将更显著。

”帝辛沉迷在小雀带来的吉兆中,荒废政事,不治理国家,残暴到了极点,外敌于是到来,殷国就这样灭亡了,这就是违逆天意,福泽反化作祸患到来。

殷王武丁当政之初,先代君王治国的法则被废弃,刑法遭到毁坏,桑树和谷物长在朝堂上,懂预测的人占卜后说:“桑谷,是长在野外的东两,现在长在朝堂,意味着国家要灭亡。

”武丁惶恐不安,于是戒慎自身提高品行,思慕先代君主的仁政,使被灭亡的诸侯国重新兴起,承续已断绝的世祀,推举隐居的贤人,申明奉养老人的做法;三年之后,远方的诸侯国君,十分高兴,前来朝拜的有六个诸侯国,这就是顺应天意得祸反变为福。

因此,怪异不祥的事情,是上天用来告诫君主和诸侯国君的;恶梦,是上天用来告诫士大夫的。

因此,怪异不祥的事物,不能战胜仁政,恶梦胜不了美好的品行;至为用心地治理国家,祸患就会变为福泽。

所以太甲说:“天造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制造的祸患,是不能够逃避的。

”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齐顷公就是这样的。

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子孙,他当政之初,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裕,又有桓公称霸时余下的尊崇,骄矜傲慢,从不肯会见诸侯;还发兵攻打鲁国,回来的时候又在新筑打败卫国的军队,既轻侮小国又傲视大国,行为十分嚣张。

不久晋国与鲁国前来问候致意,齐国竟拿使者来开玩笑,晋鲁二国发怒,寻求盟友相助,得到卫国与曹国的支持,四个国互相帮助,约定在鞍这地方开战,狠狠地击败齐国的军队,抓获了齐顷公,斩了逢丑父,于是齐顷公非常震恐,依仗逢丑父的欺诈,得以奔逃回国。

回来后,齐顷公悼念死者慰问病者,七年不沾一滴酒,不吃肉,置身子琴瑟箫管之外,远离歌姬美女,拜会并与诸侯结盟,屈居诸侯之下,在国内施行仁义,声望远播到各诸侯国,以前失去的土地,未曾索取却自送上门,尊荣的地位不用武力就得到,可以说能够屈曲自勉于是变辱为荣,所以说,福泽在不得志中产生,祸患在目的已达到之后出现,这是成功与失败的功效。

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

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

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向说苑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刘向《说苑·复恩》原文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

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翻译】吴起作为魏国的将军进攻中山,士兵有得病的,吴起跪地为他吸去伤口的脓,士兵的母亲看见就哭了。

其他的人问:“将军对你的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呢?”士兵的母亲说:“当初他的父亲有病时将军也是这样对待的,他的父亲为报答将军之恩战死了,今天将军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他也会奋战而死的,所以我才哭的。

”刘向《说苑·尊贤》原文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人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说苑原文及翻译

说苑原文及翻译

说苑原文及翻译说苑原文及翻译说苑原文及翻译1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②,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

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③。

”即以次饮之酒④。

杀马者皆惭而去。

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遂溃围⑤。

缪公卒得以解难⑥,胜获惠公以归⑦,此德出而福反也。

[注释] ①本文选自《说苑·复恩》题目是编者所加。

②秦缪公:即秦穆公,名任好,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进659年至前621年在位。

亡:丢失。

③杀人:伤害人的性命,指吃马肉不如不饮酒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④次:军队驻扎,这里指杀马人吃马肉的地方。

⑤溃围:解围。

⑥卒:最终。

⑦惠公:晋惠公夷吾,晋国国君,公元前进650年至於637年在位。

[译文]秦穆公曾在外出时走失了他的骏马,他亲自前去寻找它。

发现有人已经把它杀死了,正在一起吃马肉。

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骏马啊!”那些人都吓得站了起来。

秦穆公却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饮酒的人会丧命。

”马上依次赏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感到羞愧而离去。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并围困了他,从前吃马肉的那些人在一起说:“应该拼死报答吃马肉得酒的恩惠了。

”于是他们突破了围困,秦穆公终于能够解除危难战胜晋军,擒获了晋惠公后回师。

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

③次:次序。

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

⑤惠公:晋国国君。

2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

(2分)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

23、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亡其骏马(死亡)B、是吾骏马也(这)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D、遂溃围(冲破)24、下列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方共食其肉方七百里 B、即以次饮之酒必以分人 C、晋攻秦穆公,围之何陋之有 D、此德出而福反也温故而知新25、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文言文阅读刘向《说苑至公》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刘向《说苑至公》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

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

”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

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

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捃【1】菜。

二子出采,见老丈人载畚,乞焉,不与,搏而夺之。

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

大夫辞曰:“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搏而夺吾畚,无道甚于邓。

”呼天而号。

君闻之,群臣恐。

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

谢之军门之外耳。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踰。

”曰:“于彼有窦【2】。

”子羔曰:“君子不遂。

”曰:“于此有室。

”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

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取材于刘向《说苑•至公》)注释:[1]捃:拾取。

说苑立节文言文翻译

说苑立节文言文翻译

原文:立节者,所以成其身也。

君子立身,必以正;正身之道,莫若立节。

节者,制行之度也,非制行之度,无以正其身。

故君子之立节,必先审其所以立者,然后能使己之行为正,而不失其节。

夫节者,非一节而已,有三节:一曰义节,二曰礼节,三曰法节。

义节者,所以守其志也;礼节者,所以成其行也;法节者,所以正其身也。

三者不可偏废,偏废则身不正,身不正则道不立。

义节者,必以仁为本,以义为用。

仁者,心之德也;义者,心之理也。

仁者,爱人;义者,正己。

爱人者,人恒爱之;正己者,人恒正之。

是以立义节者,必先自爱,然后能爱人。

礼节者,所以正其行也。

行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礼者,所以正言也。

正言者,所以正行也。

正行者,所以正身也。

是以立礼节者,必先正其言,然后能正其行。

法节者,所以正其身也。

身不正,则事不举;事不举,则法不立。

故法者,所以正事也。

正事者,所以正身也。

是以立法节者,必先正其事,然后能正其身。

翻译:立节,是用来成就自己的方法。

君子立身,必须以正直为本;正直的方法,没有比立节更重要的了。

节,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如果不遵循行为的准则,就无法端正自己的身躯。

因此,君子立节,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立节的原因,然后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正直,而不失去自己的节操。

节,不仅仅是单一的节,包括三个方面的节:一是义节,二是礼节,三是法节。

义节,是用来守护自己的志向的;礼节,是用来成就自己的行为的;法节,是用来端正自己的身躯的。

这三者不可偏废,如果偏废了,身躯就不端正,身躯不端正,道德就无法树立。

义节,必须以仁为根本,以义为实践。

仁,是心的德性;义,是心的道理。

仁,是爱人;义,是正己。

爱人的人,人们总是爱他;正己的人,人们总是正他。

因此,立义节的人,必须首先自爱,然后才能爱人。

礼节,是用来端正自己的行为的。

行为不端正,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事情就无法成功。

所以,礼,是用来端正言语的。

言语端正,是用来端正行为的。

行为端正,是用来端正身躯的。

《说苑》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说苑》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说苑》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然则臣之情伪,知之不难矣。

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选自《贞观政要》)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萌芽未动,形兆未见见:显现B.夙兴夜寐,进贤不懈夙:早晨C.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遗:遗失D.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饰:掩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说苑-立节

说苑-立节

说苑-立节左儒友于杜伯①,皆臣周宣王②。

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③。

王曰:“别君而异友,斯汝也④!”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

”王怒曰:“易而言则生⑤,不易而言则死。

”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⑥,不易言以求生。

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⑦。

”王杀杜伯,左儒死之⑧。

【注释】①左儒友于杜伯:左儒与杜伯友好如兄弟。

左儒,西周人,周宣王时大夫。

杜伯,名恒,杜国之伯,周宣王时大夫。

颜之推《还冤志》引《周春秋》所载左、杜二人事较详,文繁不录。

友于,友好如兄弟。

《尚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后以“友于”代“兄弟”,亦指兄弟友爱。

②周宣王(?—前782):姬姓,名静,一作靖。

西周天子,前827—前782年在位。

厉王被国人所逐时,藏于召公虎家。

厉王死,共伯和归国,始即位。

不籍千亩,又重整军旅,用尹吉甫击退猃狁进攻,命方叔、召虎等用兵荆楚、淮夷之地,获小胜。

史家称为“宣王中兴”。

其后对西戎作战,迭遭失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③九复:多次反复。

九,表示多数。

④别君而异友,斯汝也:违背国君而帮助朋友,乃是你啊。

别,违背。

异,通“翼”。

帮助,庇护。

斯,则,乃。

连词。

⑤而:你的。

⑥从(zònɡ):同“纵”。

放纵,逃脱。

⑦以死杜伯之无罪:向宗鲁《校证》案:“《周春秋》‘死’作‘正’。

”⑧天海按:此文所记之事似出《周春秋》,《墨子·明鬼》《国语·周语》韦昭注、《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都曾引用。

【译文】左儒与杜伯友好如同兄弟,都是周宣王的臣子。

周宣王要杀死杜伯,但杜伯没有罪过。

左儒在周宣王面前为杜伯争辩,为此反复多次,但周宣王还是不同意。

周宣王说:“违背国君而庇护朋友,这就是你啊。

”左儒回答说:“我听说:国君行正道而朋友忤逆,就顺从国君而谴责朋友;如果朋友行正道而国君忤逆,就率朋友违抗国君。

说苑立节文言文阅读答案

说苑立节文言文阅读答案

说苑立节文言文阅读答案1. 西汉刘向《说苑立节》翻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座城,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那么,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2. 文言文阅读曾子拒邑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之,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子之言足以全其节也.”翻译: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3. 黄琬巧对文言文答案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有杀身以成仁》(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有杀身以成仁》(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有杀身以成仁》(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

非有勇断,孰能行之?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

孔子过之,不轼。

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

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

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

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

”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

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

”公许之。

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

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

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乃逃之卫,兹父从之。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之弥贼之。

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

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遂触槐而死。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

”不复于君,黜兵而退。

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

”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

而今诚利,子大夫毋死。

”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

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

臣请死。

”退而伏剑。

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

”乃为桐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徇于国。

(节选自《说苑·立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B.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C.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D.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丘故不为轼也”与“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义,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

非有勇断,孰能行之?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

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

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

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言不失己也。

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

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

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

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

吾欲汝之相也。

”申鸣曰:“诺。

”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

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

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

”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

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

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

王赏之金百斤。

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

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

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

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

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

”大圣之操也。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异.友,斯汝也。

”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

”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

”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

”王杀杜伯,左儒死之。

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其友曰:“子事君而不见识焉,今君难吾子死之,意者其不可乎!”朱厉附曰:“始我以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我不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激天下不知其臣者。

”遂往死之。

(节选自《说苑·立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B.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C.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D.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两句中的“匪”字含义相同。

说苑·立节全文翻译

说苑·立节全文翻译

说苑·立节全文翻译
《说苑》,简称说苑,又名《说文解字》,是一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字学著作,由著名语文学家许慎所编撰,编撰时间始于两晋,整编完成于宋朝。

《说苑》通过把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都以章节形式分布
并归类,做到清晰,其中出现了上百个章节,其中有笔画章节、字义章节、古调章节等等。

“立节”是《说苑》的一个章节,它包含了上百个词语,这些词语都以章节的形式编写,大部分词语都由上古文字发展而来,这些词语和文字都可以用来表达观点或描述一件事情,比如成语“拔苗助长”、“应声虫”、“竹筒”等等。

在“立节”中,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作用,比如“拔苗助长”,它表示催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应声虫”,它表示响应力
强的人;“竹筒”,它表示空虚、沉静,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

此外,在《说苑》的“立节”章节中,可以发现许多词语,其中有许多语言现象,比如“蟒纹”、“斗篷”、“孙猴子”等等。

这些词语的意义都很明显,它们可以用来描述许多真实世界的现象,比如“蟒纹”可以指代河流、湖泊;“斗篷”可以指代士兵;“孙猴子”可以指代勇敢、敢于面对挑战的人物。

总之,《说苑》的“立节”章节收录了上百个词语,其中定义清晰,表达简洁,大部分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许多真实世界现象。

“立节”章节的出现,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中国文字学的一部珍贵的经典著作。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立节·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献公之时,有士焉,曰狐突,傅太子申生,公立骊姬为夫人,而国多忧,狐突称疾不出。

六年,献公以谮诛太子,太子将死,使人谓狐突曰:“吾君老矣,国家多难,傅一出以辅吾君,申生受赐以死不恨。

”再拜稽首..而死。

狐突乃复事献公,三年,献公卒,狐突辞于诸大夫曰:“突受太子之诏,今事终矣,与其久生乱世也,不若死而报太子。

”乃归自杀。

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

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

’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

’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

”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闵王亡,燕之初入齐也,闻盖邑人王歇贤,令于三军曰:“环盖三十里毋入。

”以歇之故,已而使人谓歇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

”歇固谢.燕人,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盖邑。

”王歇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

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遂悬其躯于树枝,自奋绝脱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歇布衣义犹不背齐向燕,况在位食禄者乎?”相聚如莒,求诸公子,立为襄王。

(节选自《说苑·立节》,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B.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C.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D.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稽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行礼时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说苑刘向原文及翻译

说苑刘向原文及翻译

说苑刘向原文及翻译《说苑》是一部古代的文化经典,其中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论述和故事,涵盖了政治、文化、哲学和道德等各个方面。

其中,刘向是《说苑》的主要作者之一,他为这部书献上了大量的辛勤劳动。

刘向生於汉朝,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自幼机敏聪明,博学多才,曾经在学问上颇有建树。

他在年轻时就写了一些优秀的文章,后来意识到对自己的功底和知识水平还不满意,便开始深入研究经典文献,不断汲取知识。

之后,他开始写作《说苑》,这部书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欢迎。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说苑》中刘向的原文及翻译。

1. 原文:“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身。

害人则反其身,有德曰能,无德曰灾。

灾者,自取也。

”翻译:“天地之间有五种罪恶行为,如果能够见到它们,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而这五种罪恶的本质都落在了人的内心,最终表现在人的行为上。

如果对别人做坏事,那么报应将会回到自己身上;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够避免这样的灾难,否则就会饱受反噬之苦。

”2. 原文:“人之有志,志之所为,不可不察也。

良言一句,金针穿石也。

人之有志,不可不助也。

恶言一句,骨镞钩刃也。

”翻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地探寻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一句赞美和鼓励,可以像金针一般穿透内心;而一句伤害的话语,则会像刃子一样深深扎进心里。

”3. 原文:“以善人在上,庶民在下,是君臣之道也。

左道之士,欲民之上,是民贵贱之变也。

”翻译:“在一个正常的政治制度中,善良的人应该得到高位,而平民则应该处于下位,这是君臣之间的应有之义。

而那些走邪路的人,却希望平民高于上位者,这只会导致社会上下阶层倒置,建立不正之风。

”4. 原文:“物盈则倾,行满则溢。

故以誉人,切莫过度;利人,亦不可有余。

”翻译:“如果容器装满了物品,就会倾倒;如果一路走得太满,也会溢出。

因此,在赞扬别人时,千万不要过度夸赞;在帮助别人得到好处时,也不要给予太多的好处。

”5. 原文:“进善也者,领人同好也;退恶也者,百暴自息也。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然则臣之情伪,知之不难矣。

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选自《贞观政要》)文言文参考译文:汉代刘向在《说苑》中写道:“臣子的行为,表现为六正六邪。

实行六正则臣子光荣,犯了六邪之罪则臣子耻辱。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6杞梁华舟生而有义死而有名杞梁妻叹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6杞梁华舟生而有义死而有名杞梁妻叹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6杞梁华舟生而有义死而有名杞梁妻叹题文诗:齐庄公且,伐莒为车,五乘之宾,杞梁华舟,独不与焉,归而不食,其母曰汝,生而无义,死而无名,虽非五乘,孰不汝笑?生而有义,死而有名,则五乘宾,尽汝下也.趣食乃行,杞梁华舟,同车侍于,庄公至莒,莒人逆之,杞梁华舟,下斗而获,甲首三百,庄公止曰:子止与子,同治齐国.杞梁华舟,对曰君为,五乘之宾,舟梁不与,是少吾勇;临敌涉难,止我以利,是污吾行;深入多杀,臣之事也,齐国之利,非吾所知.遂进斗而,坏军陷阵,三军弗当,至莒城下,莒人以炭,置地二人,立间不入.隰侯重时,为右曰吾,闻古之士,犯患涉难,去遂于物,来吾踰子.隰侯重乃,仗楯伏炭,二子乘入,顾而哭之,华舟后息.杞梁问曰:汝无勇乎?何哭之久?华舟曰吾,岂无勇哉,是其之勇,与我同也,而先吾死,是以哀之.莒人谓曰:子毋死与,子同莒国.梁舟对曰:去国归敌,非忠臣也;去长受赐,非正行且,鸡鸣而期,日中而忘,亦非信也.深入多杀,臣之事也,莒国之利,非吾所知.遂进斗杀,二十七人,而死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阤,隅为之崩.杞梁妻叹,所以起也.【原文】齐庄公且伐莒①,为五乘之宾②,而杞梁、华舟独不与焉⑧,故归而不食。

其母曰④:“汝生而无义,死而无名,则虽(非)五乘③,孰不汝笑也?汝生而有义,死而有名,则五乘之宾,尽汝下也。

”趣食乃行。

杞梁、华舟同车,侍于庄公而行至莒。

莒人逆之⑥,杞梁,华舟下斗,获甲首三百⑦。

庄公止之曰:“子止,与子同齐国。

”杞梁、华舟曰:“君为五乘之宾。

而舟、梁不与焉,是少吾勇也⑧;临敌涉难,止我以利,是污吾行也。

深入多杀者,臣之事也,齐国之利,非吾所知也。

”遂进斗,坏军陷阵,、三军弗敢当。

至莒城下,莒人以炭置地,二人立有间,不能入。

隰侯重为右⑨,曰:“吾闻古之士犯患涉难者,其去遂于物也⑩,来,吾逾子⑾!”隰侯重仗楯伏炭⑿,二子乘而入,顾而哭之。

华舟后息,杞梁曰,“汝无勇乎?何哭之久也?”华舟曰:“吾岂无勇哉!是其勇与我同也,而先吾死,是以哀之。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说苑》原文以及译文解析《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然则臣之情伪,知之不难矣。

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选自《贞观政要》)文言文参考译文:汉代刘向在《说苑》中写道:“臣子的行为,表现为六正六邪。

实行六正则臣子光荣,犯了六邪之罪则臣子耻辱。

什么是六正呢?一是有先见之明,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臣子能够预见到得失存亡的利害,使君主免于祸患,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臣子,是圣臣。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9守节死义夙夜匪懈王歜系树不事二君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9守节死义夙夜匪懈王歜系树不事二君

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9守节死义夙夜匪懈王歜系树不事二君题文诗:齐国崔杼,弒杀庄公,邢蒯瞶也,使晋而反,仆曰崔杼,欲弒庄公,子将奚如?邢蒯瞶曰:驱之而将,入死报君.其仆问曰:君之无道,四邻诸侯,莫不闻也,夫子死之,不亦难乎?邢蒯瞶曰:善能言也,然亦晚矣,子早言我,我能谏之,谏不我听,而我能去,今既不谏,又不去也;吾闻食禄,而死其事,既食乱君,之禄矣吾,安得治君,而又死之?遂驱入死.其仆问曰:人有乱君,人犹死之;我有治长,可毋死乎?乃结辔自,刎于车上.君子闻曰:邢蒯瞶谓,守节死义;死者人难,仆夫之死,虽未合义,然有志意,诗经有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邢生之谓.孟子有曰:勇士不忘,丧其元首,仆夫之谓.壮士气概,向死而生.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齐闵王亡,燕之初入,闻盖邑人,王歜也贤,令三军曰:环盖三十,里毋之入.以歜之故,已而使人,谓王歜曰:齐人亦多,高子之义,以子为将,封子万家.歜固谢之,燕人乃曰:倘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盖邑.王歜对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兵劫,为君将是,助桀为暴,吾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悬躯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曰王歜,布衣义不,背齐向燕,犹况在位,食禄者乎?相聚如莒,求诸公子,立为襄王.【原文】齐崔杼弒庄公,邢蒯瞶使晋而反,其仆曰:“崔杼弒庄公,子将奚如?”邢蒯瞶曰:“驱之,将入死而报君。

”其仆曰:“君之无道也,四邻诸侯莫不闻也,以夫子而死之不亦难乎?”邢蒯瞶曰:“善能言也,然亦晚矣,子早言我,我能谏之,谏不听我能去,今既不谏又不去;吾闻食其禄者死其事,吾既食乱君之禄矣,又安得治君而死之?”遂驱车入死。

其仆曰:“人有乱君,人犹死之;我有治长,可毋死乎?”乃结辔自刎于车上。

君子闻之曰:“邢蒯瞶可谓守节死义矣;死者人之所难也,仆夫之死也,虽未能合义,然亦有志之意矣,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邢生之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向《说苑·立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文,完成-题。

(分)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急[注]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急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选自刘向《说苑·立节》)[注]急:即子思。

子思,孔子之孙,名急。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分)()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其不知丘亦甚矣()()吾假人,遂忘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下面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分)、景公致廪丘以为养、曾子衣弊衣以耕、请以此修衣。

、不忍以身为沟壑、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分)()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_________________()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认为齐景公其不知丘亦甚矣。

从上文内容看,齐景公不了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上文将孔子、曾子和子思三人的例子放在一起,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阐述。

(分)参考答案:三、阅读下文,完成-题。

(分)、()送,赠送()厉害()借()胡乱(各分,共分)、(分)、()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东西,是别人主动赠献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于、奚为,分)()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纵、不我骄,分)、孔子是出于道义,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才来游说景公(分)、三人的行为都很好地阐释了儒家在义与利面前取舍的标准。

他们都是重义而轻利,安贫乐道,宁可忍受贫乏的物质生活而寻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意思对即可,分)[参考译文]: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把这块地方作为孔子的供养之地。

孔子拒绝接受赠地,从景公那里出来后对弟子说: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才能受奖赏。

现在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于是,孔子辞别景公而去。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田间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你用这封地的收入添置一些衣服。

曾子不接受,鲁国国君几次派人去,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东西,是别人主动赠献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东西的人会畏惧送东西给他的人,赠与别人东西的人会傲视接受他赠与的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最终没有接受封地。

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曾参的话,足以成全他的节操了。

子思住在卫国,穿着破破烂烂的袍子,二十天里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后,派人给子思送去白狐裘,又担心他不接受,就叫人对子思说: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后就会忘记;我给别人东西,就如同我丢掉了一样。

子思拒绝,不肯接受。

田子方说:我有,而您没有,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思说:我听说,与其胡乱送给别人东西,不如把东西丢到沟里去,我虽然贫困,但还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是丢弃东西的沟壑,所以不敢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