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中医辨证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标准 。
1 . 治疗方法 2
3 讨论
为治疗 组患者 采取夹 板外 固定 , 用 以下中药方 剂进行 治疗 : 并使 土鳖 虫1g 党参lg 白术1g 当归1g 续断28 煅自然铜28血竭1g 白术 O, 2, o, o, 0, 0, o, 1g, 2 川芎2g, 0 茯苓1g, o 芍药3g, 0 炙甘草1g, 0 骨碎补5 枸杞1g 菟丝子 g, 5, 3g, 0 鹿角胶2g 用药治疗4 0。 周为1 个疗程。 为对照组患者维持原固定方法, 指导其在不影响断端稳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相邻关节的功能锻炼。 并服用 乐力钙片,粒 / , l d 治疗3d 个疗程。 0 为1

参 考文 献
【 罗秀夏. 1 】 骨折迟缓愈合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华中医药杂志, 0, 中 25 0
2(0:1- 1. 0{)60 6 1 【】 Kwmr hnr steg r e os t ueVn 2 &&u &MCod o oe ei rpn oc d Oe喊 f go is o n c s e r re i tm x
b u d t y r x a a i C in rh p . 9 7 2I ; 8 . o n o h d o y p tr e I O ̄ o i 1 8 . 2 1 7
本组患者的疗效标准根据 中医伤科学》 关于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制 定: ①痊愈。 患处无疼痛症状,线显示骨折线模糊, X 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 行 5 i, a r n 连续观察4 周骨折处不变形。 ②好转。 疼痛减轻, 线显示骨折线 x 较模糊, 骨折端无硬化现 ⑦ 象。 无效。 临床症状无减轻, 线显示骨折线无改 x
I 疗 效标; . 3 佳
用 中医药治疗 骨折 历史悠久 , 丰富 , 效显著 。 经验 疗 中医认 为,骨 受折 “ 损, 必内动于肾,肾水不足 , 以致肝肾、 精气不能营养筋骨【,1 45’ ' 本研究 所用中药方剂为笔者 自拟的经验方, 其作用如下: ①促进骨折部位骨基质 钙盐沉积, 提高骨痂质量。 ②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 进而促进骨生长及骨折愈 合。 ③改善 血液循 环 , 断端血 肿的吸 收机 化和代谢产 物的清除 。 加 促进 ④增 骨折 断端组 织内毛 细血管 的开放量 , 增加断端 周围组织 的血供 。 目前 , 关于 中药 的实 验室研 究 大多局 限于 单 味药物 。 中药复 方的成分 复杂 、 以提取 难 出有效成分 , 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此, 加强中医药 的临床研 究 已经势 在必 行 。

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近年来,脑梗塞(脑中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高发率和致残率不容忽视。

传统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药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中医药治疗脑梗塞的原理中医药治疗脑梗塞的原理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调理脾胃等多种方面。

中医药认为,脑梗塞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部出现缺血、缺氧的病理情况。

因此,中医药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改善梗塞部位的血液供应,缓解病情,同时还可以祛除因风引起的症状,并通过调理脾胃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病情的康复。

二、中医药的具体应用1. 草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药治疗脑梗塞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诊断,可以采用单味草药或复方草药进行治疗。

栽培于黄土高原的三七、红参以及常见的川芎、天麻等,被广泛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祛湿、通络等作用,能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也被广泛运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促进脑血液循环的恢复,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药治疗脑梗塞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松弛度,缓解肢体瘫痪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起到调理气血、祛除风邪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三、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的效果众多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脑梗康复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首先,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偏瘫等明显减轻。

其次,中医药可以促进梗塞部位的血液循环,恢复脑细胞的供氧供血,从而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

此外,中医药还能够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病情的康复。

中医调理脑梗塞促进脑部康复

中医调理脑梗塞促进脑部康复

中医调理脑梗塞促进脑部康复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受限,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中医学认为,脑梗塞是由于气虚、血瘀、痰湿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医调理在促进脑部康复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的观点出发,探讨中医调理脑梗塞促进脑部康复的方法。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个体的病情、体质等信息,结合中医经典理论,通过判断病情阴阳盛衰、气血亏盈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脑梗塞患者出现偏瘫的症状,中医认为是肝经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二、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脑梗塞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脑梗塞的不同病理机制,中医药可以分为补阳、祛痰、活血等类别,每种类别都有特定的用药规律和药物组方。

例如,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川芎茶胶囊、红花颗粒等,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脑部康复。

三、穴位按摩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众多的穴位,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理气血,促进疾病的康复。

对于脑梗塞患者,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百会、太阳、合谷等。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改善脑血流量,加速脑部康复。

四、中药炮制与饮食调理中医炮制药物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它通过炒制、研磨等手段,改变药物的性能,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脑梗塞患者,中医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制丸、煎剂等。

同时,中医也注重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来促进脑部康复。

例如,脑梗塞患者可以适量摄入具有健脑作用的食物,如核桃、紫菜等,以增加脑部的营养供应。

五、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理身体内外的平衡。

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可以通过一些养生保健方法来巩固康复效果,防止复发。

例如,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脑血液循环,中医推荐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合理作息可以保证脑部得到充分的休息,中医建议早睡早起;心理调节可以减轻患者的情绪压力,中医提倡保持心情愉快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脑梗塞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辨证施治、药物治疗、穴位按摩、中药炮制与饮食调理以及养生保健等途径,可以促进脑部康复,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中医证型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脑梗塞的中医证型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日一 副 , 水煎 服 。1 日为一 疗程 , 续应用 2个 疗程 。 0 连
表 1 中医 证 型 辨 证 治 疗
“ 于头 , 为头 痛 眩仆 其 乱 于头 。 中风病 机 《 医杂 乱 则 ” 明
著》日 “ 人 论 中风 、 枯 、 木 酸 痛 不 举 诸 证 , 气 古 偏 麻 以 虚 、 血 、 饮而言 ” 死 痰 。朱 丹 溪 提 出 “ 土 生 痰 , 生 湿 痰
d i1 . 9 9 j i n 1 0 . 1 . 0 2 0 4 o :0 3 6 / .s . 0 38 4 2 1 . 2 0 5 s 9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2 -20 8 -2 1 0 .9 4 2 1 )0 — 50 2
脑 梗塞 是 临床 具有 起病 急 , 残 率 、 致 病死 率 高等特 点 的一 种 急性 缺血性 脑 血管 病 。严重 影 响患 者 的生活
具体见 表 2 。 选 取 20 0 8年 1 ~ 0 0年 1月收治 月 21
1 1 临床 资 料 .
2 2 临床疗 效 .
表 3 。
3 讨 论
两组 病 例 于 治 疗后 依 据 临 床 疗 效 评
的 3 0例 脑梗 塞 患者 , 中男性 1 8例 , 性 12例 , 1 其 9 女 1
养 , 中受 惊 , 胎 气血 逆乱 ; 天产 伤 、 伤 、 后 外 虫毒 , 时疫 温 病 , 恐伤 肝 , 惊 食药 伤 脾 等 。无 论 病 因如 何 , 病 机 其 不 外 邪实 正虚 , 痰瘀 J 。《 问》日 : 人 生 而有 病 巅 阻络 素 “ 疾 者 一 此得 之在母 腹 中 时 , …・ 其母 有所 大惊 , 上 而不 气 下 , 令人 发 为巅疾 也 。 《 囟经 》 指 出 : 气 虚则 生 故 ”颅 亦 “ 惊 而 变痫 。 t L 天 不 足 , ”hJ 先 脏腑 未 充 , 血 赢 弱 , 感 气 易 受 外邪 , 壅 经 络 , 机 不 畅 , 胃运 化 失 司 , 邪 气 脾 聚湿 生

中医辩证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分析

中医辩证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分析

中医辩证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分析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三高病人逐渐增多,脑梗塞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

脑梗塞也叫中风,脑梗塞后遗症是基层医院常见疾病。

脑梗塞是脑组织供血障碍,出现局部坏死,根据梗死的范围有腔隙性脑梗塞和大面积的脑梗塞。

临床表现不同,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口角歪斜、走路不稳,严重者出现偏瘫,不能走路,严重的降低了生活质量。

在脑梗塞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以营养脑神经、稀释血液粘稠度治疗为主[1]。

中医常常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辩证、并且进行不同治疗。

一、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随机选取2017-2020年在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8名,随机分成2组。

西医治疗为对照组34人。

中医治疗组34人。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脑梗塞病例情况人数性别男女年龄(岁)平均年龄对照组34211349-7964±6.26中医治疗组34221250-8063±5.89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阿司匹林口服等治疗,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1、气虚血瘀型,常见类型,常见于体弱的老人。

方用补阳还五汤;2痰热腑实型,方用桃仁承气汤;3、肝肾阴虚型、方用镇肝熄风汤;每日一剂,分2次饭后服用,2周一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效果评价标准:根据美国国立卒中量表BIHSS进行评分,基本治愈:评分降低90%以上;后遗症基本消失;显效:评分降低46-89%以上,而且口角歪斜、上下肢活动障碍明显改善。

有效:评分降低25-45%,后遗症有所改善;无效:评分降低小于25%或增加,后遗症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见表2。

对照组治疗无效人次是9例(26.5%)。

中医组治疗无效的人次是4例(11.8%),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2%。

其中30例治疗后有一定的恢复。

二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本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无效率%对照组1375926.5%中医治疗组1893411.8%三讨论: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脑组织局部突然缺血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在意识水平障碍、口角歪斜、上下肢活动不便等,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2]。

中医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中医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中医脑梗塞的治疗方法脑梗塞也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英文译为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患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缺氧、缺血等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软化或坏死。

1.脑梗塞的症状及病因脑梗塞的临床常见类型一般有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等等,其中脑梗塞占全部脑卒中的八成以上。

和脑梗塞密切相关的疾病有心律失常、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血压下降、动脉炎、肥胖、高血压、休克、脱水等。

患者出现言语障碍、突然晕倒、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不省人事等症状,均属于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脑梗塞会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威胁,也会给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痛苦和负担。

作为突发性脑部疾病,脑梗塞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血栓部位和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坏死的程度。

一般多出现于四十五岁到七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

脑梗塞发病较急,大多没有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会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达到高峰,出现完全性卒中,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和意识障碍,患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出现栓塞导致大面积的脑梗死,会出现严重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出现昏迷或脑疝,痫性发作较为少见。

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存在长期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的患者极容易患有脑梗塞。

患者大多会在睡眠和安静中发病。

2.脑梗塞的分类脑梗塞部位的临床分类可分为中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腔隙性梗死。

中面积梗塞主要以颞叶区、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发病最为常见。

患者具体表现为频繁出现恶心、突发头痛、呕吐、神志不清醒、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假性延髓性麻痹、偏身瘫痪、中枢性面瘫等症状。

大面积梗死时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四肢瘫痪、昏迷或脑疝等。

出现腔隙性梗死时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小,一般在一点五厘米以内,表现为走路步态不稳、亚急性起病、四肢无力、头昏脑胀、少数会出现吞咽困难和饮水障碍,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定位体征。

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和患者出现脑损害的部位、缺血程度、脑缺血性血管大小、发病前是否有其他疾病及重要脏器疾病有密切关系,病情较轻能够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

脑梗死的中医诊疗方案

脑梗死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5年版)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一、诊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暴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栀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阻路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9g,天麻9g,白术9g,茯苓12g,陈皮9g,僵蚕9g,川芎12g,九香虫12g,干姜9g,红花12g,炙甘草6g)。

中医认为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要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要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要点是什么脑梗塞,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中医的视角下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治疗思路。

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脑梗塞的病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情志失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

长期的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形成血瘀。

血瘀一旦阻滞脑部脉络,就可能引发脑梗塞。

其次是饮食不节。

如今,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多地摄入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

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聚而成痰。

痰浊随着气血运行,阻滞脉络,也是脑梗塞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者,劳倦内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长期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损耗人体的正气。

正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容易导致血瘀。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正气本就亏虚,若再加上劳倦内伤,更容易引发脑梗塞。

此外,年老体衰也是脑梗塞发病的基础。

人到了一定年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不足,脉络空虚。

此时,若稍有外邪侵袭,或者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瘀血阻滞脑部脉络,从而发生脑梗塞。

中医对于脑梗塞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其治疗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脑梗塞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常用补阳还五汤来益气活血通络;对于风痰阻络型的患者,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祛风化痰、通络开窍。

针灸治疗在脑梗塞的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它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在日常生活调理方面,中医强调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

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生冷之物。

专治脑梗塞的中药方治脑梗绝招

专治脑梗塞的中药方治脑梗绝招

专治脑梗塞的中药方治脑梗绝招脑梗塞是日常比较常见的脑部疾病,中医称为中风或脑梗死,它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那么,得了脑梗塞怎么办?今天,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专治脑梗塞的中药方治脑梗绝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专治脑梗塞的中药方脑梗死方1(叶氏经验方)伸筋草(石松科植物石松之全草)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石决明30克,槐花9克,车前草12克,决明子12克,菊花9克,夏枯草9克,丹参12克,天麻12克,黄芩9克,钩藤12克(后下),水煎服。

【适应证】脑梗死。

一侧肢体麻木,口眼喝斜,头痛头重,言语不清。

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

大便偏干,小便黄赤。

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

脑梗死方2(叶氏经验方)黄芪30克,野山楂肉15克,丹参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3克,香附子6克,地龙9克,芸薹子9克,白残花3克,水煎服。

【适应证】脑梗死。

半身不遂,久治不愈。

言语不清,患侧肢体麻木或僵硬,时而头痛如针扎。

面色发暗,口唇及爪甲发紫。

舌质暗黑,苔薄或苔少,脉弦或弦紧。

脑梗死方3(叶氏经验方)桑寄生9克,生地黄12克,石斛12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五味子12克,石菖蒲9克,茯神9克,麦门冬12克,决明子12克,夜交藤12克,余甘子9克,水煎服。

【适应证】脑梗死。

一侧肢体瘫软或僵硬,口眼喝斜,经久不愈。

夜眠多梦,烦躁不安,头重头晕,午后低烧,五心烦热。

大便偏干,小便黄赤。

舌质偏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弦或细数。

脑梗死方4(叶氏经验方)桑枝15克,络石藤12克,半夏9克,天麻12克,当归9克,丹参12克,白术9克,香附子9克,神曲9克,茯苓12克,胆南星9克,橘红6克,水煎服。

【适应证】脑梗死。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头晕目眩,患侧肢体麻木,肌肤不仁。

舌质偏暗,苔薄白,脉弦滑。

脑梗死方5天麻钩藤散(《杂病证治新义》)天麻9克,钩藤12克(后下),石决明15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牛膝9克,杜仲9克,益母草12克,桑寄生12克,夜交藤12克,茯神12克,水煎服。

简述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

简述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

简述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摘要:一、脑梗死的中医认识二、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气虚血瘀证2.肝阳上亢证3.痰湿阻络证4.阴虚阳亢证5.脉络瘀阻证三、脑梗死的中医治疗原则四、脑梗死的预防与调理正文:一、脑梗死的中医认识脑梗死是中风的一种,中医将其归于“中风病”范畴。

中医认为,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老体衰、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

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脑脉闭阻,导致脑髓失养、神明失司。

二、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气短乏力,面色苍白。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2.肝阳上亢证症状: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3.痰湿阻络证症状:肢体麻木,胸闷头晕,舌体胖大,苔腻脉滑。

治法:祛痰化湿,通络活血。

方剂: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阴虚阳亢证症状: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秘口干。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

5.脉络瘀阻证症状:肌肤瘀斑,肢体疼痛,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三、脑梗死的中医治疗原则1.急性期:以熄风清热、豁痰开窍为主,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恢复期: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为主,兼以熄风潜阳、化痰祛湿。

3.后遗症期:以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通络为主,兼以熄风止痛、化痰清热。

四、脑梗死的预防与调理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

3.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总之,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患者在就诊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脑梗塞的方法近年来,脑梗塞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

脑梗塞是由于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可能导致偏瘫、失语、昏迷等症状。

中医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辨证治疗是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通过对患者整体症状的观察和分析,以及辨别病机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那么,中医中药辩证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脑梗塞呢?脑梗塞,又称为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它是由于某一脑血管突然闭塞,造成大脑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脑梗塞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脉供血异常,二是血液异常。

动脉供血异常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凝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者是脑血管因动脉硬化受损导致狭窄,最终造成血流堵塞。

血液异常可能是由于血液的凝固功能受到影响,形成血栓,而这些血栓会在脑血管中堵塞血流。

脑梗塞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肌肉无力、麻木或下垂、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言语困难或无法说话、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眩晕、失明或视力模糊等等。

患者的症状会根据受损的脑区域而有所不同。

脑梗塞的常见辨证类型有哪些呢?对于脑梗塞,中医常用的辨证类型有痰瘀阻络型、互结型、虚风痰阻型、血瘀型以及气血两虚型。

1.痰瘀阻络型主要特征是痰浊与血瘀互结导致脑血管堵塞,使得血液难以流通。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重点在于疏通经络、消散痰瘀,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互结型则是指机体内湿热与痰瘀相互交织,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

患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干咽燥等症状,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紧。

治疗上主要追求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效果。

3.虚风痰阻型主要是指肝肾亏虚,机体生发的阴精不足,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形成痰风阻滞经络的情况。

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四肢无力、浑身沉重等症状,舌质淡白、苔白腻、脉沉细。

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原则

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原则

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原则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由于脑血管发生堵塞而导致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的损伤。

中医药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药物治疗和辨证施治原则。

本文将探讨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辨证施治原则。

一、中医药治疗脑梗塞的方法1. 辨证施治根据中医学理论,脑梗塞可以有不同的病因和证候类型,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辨证施治。

中医药治疗脑梗塞主要从调整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以促进脑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 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脑梗塞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中药有天麻、川芎、丹参、红花等,它们可活血化瘀、祛痰开窍、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改善脑血管功能,减轻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脑梗塞的治疗也有独特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百会、合谷等,可以改善脑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二、辨证施治原则1. 气血亏虚型脑梗塞气血亏虚型脑梗塞表现为头晕、乏力、口干、心悸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补益气血,例如,可以选用大枣、黄芪、党参等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

同时,合理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体力。

2. 瘀血阻络型脑梗塞瘀血阻络型脑梗塞表现为语言不清、四肢麻木、面色晦暗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例如,可以选用丹参、川芎、红花等具有疏通血脉作用的中药。

此外,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加速瘀血的排出。

3. 痰瘀阻络型脑梗塞痰瘀阻络型脑梗塞表现为口吐白沫、眩晕、抽搐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祛痰化瘀,例如,可以选用天麻、半夏、陈皮等具有祛痰开窍作用的中药。

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食物,有助于痰液的消散。

4. 气滞血瘀型脑梗塞气滞血瘀型脑梗塞表现为胸闷、胁肋隐痛、情绪烦躁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气活血,例如,可以选用香附、青皮、山楂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中药。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对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脑梗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梗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梗的中医辨证论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脑梗病例也逐渐增多。

脑梗是指脑部血管突然发生闭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瘫痪、失语等后遗症,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西医对脑梗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靠药物和手术治疗,但中医却凭借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在脑梗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脑梗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一、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指在准确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

在脑梗的治疗中,中医辨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中医理论,“病因”是导致脑梗的基础,中医辨证就是要诊断出病因,从而针对病因提出相应的辩证施治方案。

脑梗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烟酒过度等,对于不同的病因,中医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中医辨证论治是针对脑梗所提出的具体治疗方案。

1. 肝肾不足型肝肾不足型脑梗患者,患者容易疲劳、乏力、头昏、痴呆、手脚发凉,甚至出现失语、瘫痪等情况。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首先要滋补肝肾,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山药等。

其次,要加强血脉通畅,常用的中药有当归、黄芪、川芎等。

同时,还需要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常用的中药有人参、白术、黄精等。

患者平时还需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 痰湿阻滞型痰湿阻滞型脑梗患者,患者容易头痛、头晕、口苦、口干、脾胃不和等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要祛除湿痰,常用的中药有陈皮、茯苓、半夏等,同时要调理脾胃,常用的中药有甘草、山楂、泽泻等。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平时还需多多运动,促进身体排除湿气。

3. 血瘀型血瘀型脑梗患者,患者容易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手脚麻木等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要活血化瘀,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红花等,同时还要调理气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山楂等。

治疗期间患者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中风病(脑梗死)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诊疗指南对于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本文将对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中医病因学及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中风病脑梗死的病因多种多样,如肝风、痰火、气滞、瘀血等因素的累积,导致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2.中医病名与病证的辨析: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命名较为复杂,包括中风、中风瘫、中风痰瘀证、瘀血内阻证等,这些名称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需要进行准确的辨证。

3.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风病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病情,结合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一般包括症状、体征、舌质、脉象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4.中医治疗原则: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祛痰活血、行气通络、清热解毒等。

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恢复和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5.中医治疗方法:中医通过草药治疗、针灸、推拿和艾灸等方法,来改善中风病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草药方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方、祛瘀通络方、化痰开窍方等。

6.中医防治措施和护理:中医认为,中风病脑梗死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此外,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摄入。

7.中医预后评估和效果评估: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预后评估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病情,如神经功能恢复、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总之,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但是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脑梗塞中医治疗,急性期的治疗

脑梗塞中医治疗,急性期的治疗

脑梗塞中医治疗,急性期的治疗关于《脑梗塞中医治疗,急性期的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梗塞是现在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一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很高,脑梗塞严重的会让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治疗脑梗塞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调理,坚持下来会有很好的疗效。

(1)中经络①风痰瘀阻证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或单肢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处方: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天竺黄,天麻,丹参,陈皮,枳实,竹茹,远志,菖蒲,赤芍,地龙,全蝎,桑枝,鸡血藤,甘草。

②痰热腑实证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或单肢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或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大黄,芒硝,全瓜蒌,胆南星,枳实,厚朴,竹茹,当归,赤芍,丹参,牛膝,甘草。

③风火上扰证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或单肢麻木,眩晕头痛,骤然发病,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肝泻火,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栀子,朱茯神,夏枯草,菊花,白芍,全蝎,地龙,甘草。

(2)中脏腑①痰火内闭证主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肢体抽搐,兼见便干溲闭,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药物组成:羚羊角粉,珍珠母,竹茹,天竺黄,石菖蒲,远志,郁金,夏枯草,丹皮,甘草。

②痰湿蒙神证主证:素体阳虚,湿痰内蕴。

急性发病,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缓。

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方法多

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方法多

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方法多张皓楠,李静雯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河北香河 065400)急性脑梗塞属于一种脑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者循环障碍引起的脑部缺血和缺氧。

往往起病比较急,没有前期症状,有个别患者可能会有头晕头痛和肢体无力等症状。

中医对急性脑梗塞有着独特见解,归属于“中风”范畴。

与单一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有多种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

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原则在说中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西医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见解。

在西医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分类抗栓治疗及保护神经等。

其中,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通常在脑梗发生后3~6 h内进行效果会较好,对错过最佳溶栓窗口期的患者应及早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方法没有明显疗效,或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有脑疝的风险,一般需进行外科治疗,如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我们都知道,西药对肝肾、消化道及神经系统有一定副作用,如阿司匹林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就没有最初服用时的效果,很多服用阿司匹林的脑梗塞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西药抗药性在“作祟”。

脑梗塞的病因非常复杂,西药的药理作用只能针对一个环节进行防治,做不到多个环节的治疗,所以最终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对病因持续治疗,作用效果持久,且能够对多方面病因同时有效;(2)在长期用药过程中,通过总结一系列经验,如炮制、药物配伍禁忌、证候禁忌、服药饮食禁忌等,最大程度减弱药物的毒副作用,进一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抗药性和依从性,保持药效的稳定;(3)口服用药的剂型、剂量科学,易于药力吸收,不会对身体造成大剂量的负担。

中医辨证施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塞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疗原则应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44为主。

脑梗塞的中医辨证施治202409

脑梗塞的中医辨证施治202409

1.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燥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甚者病势突变,神识昏迷,颈项强直,呼吸气粗,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或黄糙,脉弦有力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镇痉。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络脉型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沉重,面白痰多,舌质暗紫,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浯謇或不浯,偏身麻木,头晕目眩,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咯痰或痰多,腹胀便秘,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通腑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大多病程已至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和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

5.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型主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大多病程已致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患侧僵硬拘挛或麻木无力,多梦健忘,舌质红或紫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数或虚弦。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左归丸、虎潜丸加减。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的大脑缺血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即根据
病人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针灸、草药等中药进行治疗。

首先,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

根据病人的不同的体质和症状特点,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对症下药,减轻病人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比如,对于血
瘀型脑梗塞,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如丹参、红花、川芎等;对于气滞型脑梗塞,可以采用理气行血的中药治疗,如香附、枳实、郁金等。

其次,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可以缩小受损范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梗塞的发生会
导致大脑受损,而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病人的体质,改变其病理状态,从而调节大
脑功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比如,在治疗脑梗塞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针灸、拔罐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经活络,达到缓解病人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效
果。

最后,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中药治疗不像西药治疗那样存在较大
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对病人身体造成损害。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2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6±3.2)分、(24.7±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患者疗效确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脑梗塞脑梗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发病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血栓从而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全身麻木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该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1],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中医治疗脑梗塞取得显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CT、MRI明确诊断;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肿瘤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为(53.6±3.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0.5)年;其中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0例,腔隙性梗死患者2例,脑叶梗死患者3例,小脑梗死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为(53.2±3.7)岁;病程3个月~3.5年,平均病程为(1.3±0.7)年;其中基底节区梗死患者9例,腔隙性梗死患者2例,脑叶梗死患者4例,小脑梗死患者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堵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缺血性疾病。

中医药认为,脑梗塞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因此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脑梗塞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一、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

不同病因,不同病情所引起的脑梗塞,病理改变不尽相同,因此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脑梗塞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开窍益气为主,根据病情的不同,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病情、防止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神经功能
脑梗塞的主要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其重获正常生活能力。

例如,在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过程中,常常采用穴位针刺和艾灸等方法,可促进局部神经细胞的代谢,使神经功能迅速得到恢复。

(二)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中草药调理人体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脑梗塞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三)降低复发率
中医治疗能够降低脑梗塞的复发率。

脑梗塞的复发率很高,也是脑梗塞患者恢复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医治疗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个性化治疗,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降低脑梗塞的复发率。

三、结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