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1、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2、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王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物,指挥军队作战。
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由百人议会中选出。
二执政官权力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狄克推多)代替二执政官,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24名扈从,肩苛插战斧的一束,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贵族:元老院、百人队会议、库里亚会议继续保留,但库里亚会议形同虚设,百人队会议仍是富人占优势,所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所以,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平民:前494年设立的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须由贫民中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此官职是为保护平民的利
益而设的,凡是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还设立财务官、市政官和大法官。
均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帝制取代 共和制主观 Nhomakorabea元老院难以应对社会危机
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统治
练习与测评: 2、古代罗马为什么会从一小城邦发展为地跨、亚、非的大国? 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1、不断改善的内部优势 海外扩张
国家统治形式适时调整 2、优越的军事组织和严格的军事纪律 3、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 4、强盛的综合国力(政治统一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 盛发达、城市涌现繁荣) 5、希腊等周边地区的衰落(外因)
1)古代罗马由共和制改变为帝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 2)从现象上看,共和制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民主政 体,而帝制则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 从共和制到君主制,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不复存在,似乎是一种倒退。 3)事实并非如此。罗马的共和制是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它的民主权力 只授于罗马公民——原罗马氏族成员以及不断吸收进来的部分外邦自由民,具有 很大的局限性。
三、罗马帝国(前27年—476年) 1、建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 标志帝国开始。 帝制: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 治体制。 政治:统一和稳定,维系了200多年的和平发展;
经济:繁荣和发展;
2、繁荣 文化:昌盛和发达;
城市:涌现和繁荣;
疆域:“四至” ;进入帝国时代后,罗马人继续对 外扩张,公元2世纪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环地中海 的大帝国。
古代希腊罗马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BC753年——AD476年)
古代罗马历史分期
阶段
王政 时代
时间
前8世纪中 叶—前509 年
政体
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 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 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 。
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政官:共和时代的首脑,拥有最高统治权,负责行政、军事、审判等方面。
在国家遇到非常情况时,执政官有权任命独裁官,而独裁官再任命骑兵长官作为助手。
2、元老院:由300个氏族的显贵组成,协助“王”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由它首先讨论。
3、公民大会:有权选举“王”,并决定国家的重要事项。
此外,古罗马共和国还有一系列的官职,如财务官、保民官、市政官等,分别负责财务管理、保护平民权益、城市管理等职责。
这些官职进一步细化了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和高效性。
总的来说,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相对完善,各级官职权责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种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古罗马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古代罗马政治制度是公元前753~公元476年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式。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分为 3个大的阶段: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09)、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前27)、帝国时代(公元前27~公元476)。
这 3个阶段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
王政时代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
传说当时有7个“王”(rex)相继统治罗马,父系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组织。
此时罗马共有 300个氏族,每10个氏族组成 1个胞族(库里亚),每10个胞族组成1 个部落(特里布),共组成3个部落。
3个部落共同组成“罗马人民”或“罗马公社”。
管理古罗马公共事务的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性质,主要有:①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的成年男子参加,其任务是:决定战争,选举包括“王”在内的高级官吏,对重大问题的议案进行表决。
②元老院,又称长老议事会,由罗马300个氏族的显贵组成,协助“王”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由它首先讨论。
③“王”,由库里亚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审判、祭司等权,但无民政权。
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执政时(约公元前578~前534),依靠平民的支持进行改革,促成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推进了一步。
共和时代王政时代末,“王”塔克文暴虐无道,罗马人愤而逐之。
约于公元前 509年建立了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
共和时代早期,罗马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
贵族当政,平民无权,平民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平民终于取得了设立平民保民官和平民会议、担任高级官职等一系列权利,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的不断完善。
其政治机构主要有:①执政官。
共和时代始设,从森图里亚会议(百人团会议)中选出2人,任期 1年,掌管最高军事和民政权力。
最初多为贵族独占,公元前366年起始从平民中选出1人,任满后可进入元老院。
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分析
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分析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帝国之一,这个帝国的历史长达几百年,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政治体制变化。
本文将主要对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分析。
一、罗马共和制罗马共和制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体制,它起源于公元前509年,终止于公元前27年。
罗马共和制的核心是罗马参议院和两名执政官,他们被选举出来,负责执行政治和军事事务。
罗马共和制在政治上非常稳定,有一个完整的宪法和复杂的政治体系。
参议员的数量为300人,由富有的罗马公民构成,而执政官则是两名来自不同家族的公民共同执政。
此外,罗马共和制还有财政官、策士、审查官等职位,这些职位的存在增强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二、罗马帝国初期的政治体制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制终止,先后出现了几位皇帝。
最早的几位皇帝,如屋大维和尤利乌斯, 他们继承了罗马共和制的许多特点,但在政治制度上,他们也进行了不少变革。
首先,皇帝成为了全权的统治者,他们决定国家的政策和命运。
其次,皇帝增加了一些官位,比如埃及总督、财务官等,个人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不过,这种混合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政治体制仍然保留了罗马共和制中的很多元素,在维持罗马国家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奥古斯都主义政治体制公元14年,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奥古斯都主义政治体制是他所倡导的一种政治形态,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对罗马帝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奥古斯都主义政治体制中,奥古斯都将自己的地位巩固为全国性的君主,国家权力逐渐集中在他的手中。
同时,奥古斯都也经过大规模的土地和财富的重分配,使罗马社会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此外,奥古斯都还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例如婚姻法和继承法等,为罗马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第三世纪危机和后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公元235年至284年期间,罗马帝国内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危机。
在这期间,达到皇位的帝王不断更替,统治者的权威大大削弱,外部的军事打击也严重威胁到罗马帝国的稳定。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二、罗马帝国( 27BC——476AD)
1.建立 BC 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 予“奥古斯都”的称号,标志 罗马历史进入了的特点 军事独裁的专制政体。(包 括帝国前期的“元首政治” 和后期的君主制)
帝国 时代 前27—公元476年
二、罗马帝国(27BC——476AD)
公民大会 :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
一、罗马共和国( 509BC—27BC)
2.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共和国早期历史的一条主线
土地问题
债务问题
政治权利问题
结果:取得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扩大了共和国的社 会基础。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 落。
一、罗马共和国( 509BC—27BC)
◆半岛,三面海域的岛
屿很少,海岸线虽然漫 母狼乳婴
长,但可用作良港的地
方不多;
◆亚平宁山脉从西北至
东南纵贯半岛。 ◆北部到中部有肥沃的 平原,半岛上多河流;
一、罗马共和国( 509BC—27BC)
1.罗马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机构主要有哪些? 执政官:最高行政长官;(贵族) 元老院:最高决策机构;(贵族)
三、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创始人:相传是耶稣
经典:《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发展:
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国教。 分裂: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END
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 当犹太划为罗马行省后,罗马政府根据人口 调查,规定犹太人必须缴纳土地税和人头税以及 其它苛捐杂税,犹太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 降……由于罗马的高压政策,激起了犹太人的强 烈不满,从而爆发了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的犹太大 起义。起义者占领耶路撒冷,杀死罗马步兵队, 并得到其它地区的响应。罗马曾多次派军镇压, 结果于公元70年才把起义军镇压下去。 ——《古罗马简史》许海山主编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
王政时代是古罗马国家的形成时期,该时期正是罗马社会从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表现出军事民主制的色彩。
氏族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全氏族成员参加的库里亚大会(公民大会)和由各氏族首领集合在一起讨论国家事务的长老会议。
(1)库利亚大会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按库里亚分组议事,再通过决议时30个库里亚各有一票表决权。
主要解决罗马公社中的最重要的事务,如选举高级公职人员(包括“王”)、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决定战争、审判重大案件等。
(2)长老会议 300氏族族长组成,预决机构,有权预先讨论向库里亚大会提出的重大问题。
(3)王(勒克斯)王主要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2、共和国时代的政治制度
这一时期罗马社会主要分成两种人——贵族和平民。
基本政治制度有:
(1)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森社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两种形式。
(2)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由王政时期的长老会议发展而来,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
(3)行政官员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
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
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君主专制体制,它的建立首先适应了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需要。
(1)罗马帝国的三种统治体制即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和君士坦丁体制。
(2)行省制度是古罗马国家为统治征服地区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帝国是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政治实体之一,其政治制度奠定了西方现代政治的基础。
罗马政治制度包括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古代罗马历史的不同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共和制古罗马共和制度于公元前509年建立,至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前夕一直存在。
共和政府由议会、参议院和两位执政官组成。
罗马议会(Comitia)是共和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
罗马公民将按照财产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分为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票投票权。
议会负责批准法律、选举高级官员以及宣战。
参议院(Senatus)是共和政府的议事机构。
参议院成员由贵族组成,他们通常拥有较大的土地和财富。
参议院向执政官提供咨询和指导,具有重大战略和政治决策的权力。
执政官(Consuls)是共和政府的最高行政官员。
每年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两位执政官,他们负责领导罗马军队、执行法律和维护公共秩序。
执政官任期一年,任期结束后,他们有资格成为参议员。
此外,共和政府还有其他各种官员,包括财务官员、宗教官员和民事官员。
这些官员由选举产生,担负着管理罗马城市和领土的职责。
帝制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Augustus)建立了罗马帝国,结束了共和制。
帝国政府由皇帝和各种官员组成。
皇帝(Emperor)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奥古斯都被认为是第一位罗马皇帝,他通过军队的控制和政治权力的集中,确立了皇帝的绝对统治地位。
罗马帝国的皇帝继承制度一直延续到476年,帝国的灭亡。
帝国政府中的其他官员包括财政官员、军事指挥官和官僚机构的领导。
皇帝通常会委任一些亲信和高级官员,以帮助他管理帝国事务。
罗马帝国政府通过建立军队、征税和行政管理来维持其统治。
帝国的法律制度相对稳定,并在整个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得到实施。
总之,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现代政治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都为罗马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马政治制度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机构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以及其成熟的行政和法律制度。
古代罗马知识点
古代罗马知识点古代罗马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古代罗马的知识点。
一、政治制度古代罗马采用了共和制度。
共和制度是一种基于公民权利和平等原则的政治制度。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的权力不是集中在个人或一小部分人手中,而是由选举产生的官员共同管理。
罗马共和国的最高官员是两位执政官,他们在一年内轮流担任。
二、法律体系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对于今天的法律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是以正义和公平为基础,强调平等和保护个人权利。
罗马法对商业、财产、婚姻、继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规定,成为了后来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三、建筑艺术古代罗马的建筑艺术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
古罗马的建筑师们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如斗兽场、巴西利卡、浴场和水道等。
这些建筑物体现了罗马人对工程技术和美学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四、文化传统古代罗马的文化传统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古罗马文学作品包括许多著名的诗歌、戏剧和历史文献,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塞涅卡的哲学著作。
古罗马的艺术包括雕塑、壁画和马赛克等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古罗马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罗马神话为基础的多神教,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基督教逐渐传入罗马帝国。
五、经济与贸易古代罗马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商业和贸易。
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使得罗马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
罗马的贸易网络涵盖了整个地中海地区,与东方(如埃及和波斯)以及北方地区(如高卢和不列颠)之间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综上所述,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都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罗马的共和制度和法律体系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罗马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则成为了后世艺术家和学者的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西方学院派,与一般历史派区分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王政时代(奴隶制原始部落国体)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王政时代: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史称王政时代。
先后有7个王,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库里亚会议(罗马称胞族为库里亚,每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后为百人队会议取代)。
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
第一王罗穆卢斯在前753年建立罗马城。
前4王是罗马人公社的军事首领,后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
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无道,被愤怒的罗马人赶走,传说于前509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时代:在共和时代的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2个世纪。
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
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
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
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
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
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
并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
1. 共和制:早期罗马是一种共和制度,政权由两个执政官共同担任,任期一年。
执政官由贵族阶层选举产生,代表贵族利益。
罗马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元老院,由贵族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提出法案。
普通公民则通过组织成为一个政治集团,例如贵族组织的plebeian council和平民组织的tribunes,以争取自己的
权益和维护利益。
2. 帝制:由于持续的社会冲突和内外战争的影响,罗马在公元前27年建立了罗马帝国。
全权统治者常常被称为"凯撒"(Caesar)或"皇帝"(Emperor)。
此时,帝国成为一个个人
统治的国家。
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可以制定法律、任命官员等。
他们还拥有宗教、军事和行政权力。
帝国政府中建立了各个机构,如行政官、元老院、独立的军队等,以维持统治。
在整个帝制的时期,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贵族senatorial class和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为止,而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延续到1453年,即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西方学院派,与一般历史派区分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王政时代(奴隶制原始部落国体)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王政时代: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史称王政时代。
先后有7个王,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库里亚会议(罗马称胞族为库里亚,每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后为百人队会议取代)。
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
第一王罗穆卢斯在前753年建立罗马城。
前4王是罗马人公社的军事首领,后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
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无道,被愤怒的罗马人赶走,传说于前509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时代:在共和时代的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2个世纪。
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
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
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
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
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
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
并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
高一历史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结论:古罗马共和国具备民主建制,执政官、 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被视 为现代议会制度的古典渊源。
对外扩张
• 1,征服意大利 • 2,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 ⑴ 布匿战争——罗马人与迦太基人——争夺西部地中海 霸权 • ⑵ 马其顿战争——罗马与马其顿人——巴尔干地区及其 所属海域 • ⑶ 叙利亚战争——罗马人与塞琉西王国——西亚地区 •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 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人将地中 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共和国逐渐走向全盛。
军事强人政治
• 罗马共和国在地中海的霸权确立之后,使得自 己的统治疆域空前辽阔,获得了大量财富和奴隶, 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罗马平 民,尤其是自由农民的分化,进而开始动摇罗马 共和国的基础。 • 随着统治版图持续不断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 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 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 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原来建 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 这种局面,于是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 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其结果是罗马共和国被罗马 帝国所取代。
没什么多问多说/略略思考壹下/就写下咯方子/张太医走后/排字琦按照他留下の那各养精固本の方子/仔细地熬制好之后由红莲送到咯书院/她当然晓得王爷精通医理/别会随便喝下那些来路别明の汤药/所以在递上那碗汤药同时附上咯药方子/ 排字琦送上汤药及方子の那天/恰巧就是王爷在怡然居刚刚与水清抛洒咯壹场燕子雨/又乐此别疲地玩起咯壹场您追我夺の热吻游戏の那壹天/自从那顿永生难忘の晚膳之后他就暗暗地发誓:别管采取啥啊法子/花费多长の时间/壹定要唤回水清 の魂魄/他要与她壹切都重新从头再来/虽然现在の情形是他用尽咯所有の办法都没能唤回她の魂魄/但是/他们却是真の
罗马帝国管理制度
罗马帝国管理制度一、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了皇帝制、元老院和府尼结盟等多个方面。
其中,皇帝制是罗马帝国的核心政治制度,统治者由皇帝和皇室家族组成,权力由皇帝个人掌握。
而元老院则是一个议会组织,由贵族和重要官员组成,对帝国的内政外交起着重要的咨询和监督作用。
府尼结盟则是罗马帝国为了维持与一些外部势力的联盟和友好关系而建立的组织,是一种外交政策的延伸。
在政治层面,罗马帝国实行着皇帝个人独裁制,皇帝的权力几乎无限制,决定帝国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
同时,元老院对于一些事务的决策有一定的参与权,但最终还是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府尼结盟则是在对外事务上发挥作用,为罗马帝国的外交政策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军事制度罗马帝国的军事制度是其强大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
罗马军队分为帝国军队和边境军队两个部分,帝国军队主要负责镇压内乱和保卫帝都,而边境军队则负责保卫边境和征讨外敌。
罗马帝国的军队主要由士兵和军官组成,士兵通常在克服征兵,服役期限一般为20年,服役期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和农奴作为奖励。
军官则是由贵族和有实力的公民担任,需要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政治技巧。
军事制度中,罗马帝国采取了团队作战的模式,重视纪律、技战术训练,组建了由不同兵种组成的编制精良的军队,如骑兵、步兵等。
同时,罗马帝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军事装备体系,装备精良,军备充足,以应对各种战争挑战。
三、司法制度罗马帝国的司法制度是其统治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在帝国领土内,实行罗马法,各地依法治理,保护平民权益。
罗马法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方面的法律规范。
在司法制度中,罗马帝国设立了各级法院,审理各种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保障公平正义。
同时,罗马帝国还设立了监狱和拘留所,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感化。
在司法程序中,被告享有被告权利,可以辩护和申诉,避免了司法不当和冤枉冤案的发生。
四、行政制度罗马帝国的行政制度是实现帝国统治和管理的关键。
罗马帝国以帝国为单位,分为省(行省)和市(府)两个层级。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是一个封建而寡头统治的共和制国家,其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三个重要组织。
首先是元老院,它是古罗马最高的政治机构,由贵族担任终身成员。
元老院在决策制定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成员通过提出法案和提供建议来决策国家大政方针。
元老院在古罗马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外制定外交政策,对内管理公共事务。
元老院在处理大事时具有最终决策权,尤其是在面对国家危机和战争时,其决定往往能够带来长期的影响。
其次是公民大会,它是古罗马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公民组成。
公民大会通过投票来表达意见和决策政治事务。
公民大会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千年军团”和“部落会议”。
千年军团由贫穷的公民组成,他们在大会中有较大的发言权,而部落会议则由军队和财富较高的公民组成,他们在大会中的投票权比较大。
公民大会制定法律、选举官员以及决策国家大政方针,是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是执政官,他们是古罗马政府的最高执政官员,每年产生两位,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
执政官拥有行政、军事和司法权力,是实际统治者。
他们在执政期间可以发布法令、组织军队、审判案件等。
执政官的权力不是终身的,担任期满后他们被称为前执政官,他们还可以进入元老院担任终身成员,参与国家事务。
总体来说,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通过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等组织来实现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的。
元老院作为最高政治机构,代表了贵族利益,执政官作为实际统治者,负责国家的行政和军事事务,而公民大会则充分发挥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这种政治制度使得古罗马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政治稳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权益,也为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罗马帝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它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和帝国制三个主要的阶段。
罗马的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公元前753年建立的罗马王国。
在这个时期,罗马是一个由国王统治的城邦,国王的权力是绝对的。
然而,在公元前509年,罗马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事件,被称为“贵族革命”,贵族们推翻了最后一位国王,结束了君主制度的统治。
在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的共和制时期,罗马是由两位选举产生的执政官领导的共和政体。
执政官的职位每年更替一次,他们分别拥有相等的权力,旨在相互监督和制衡。
除此之外,罗马有一个由贵族组成的议会,称为元老院,它在决策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元老院的成员被选举、任命或继任,他们至少要拥有贵族血统。
共和制度下,罗马建立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和法律体系,扩张了领土,陆续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的共和制度逐渐衰败。
内部冲突、政治腐败和社会分裂导致了共和制度的崩溃。
最终,在公元前27年,崇尚军事的奥古斯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标志着罗马政治制度转向为帝国制度。
帝国制度强调皇帝的个人集权,他们通过继任而不是选举来获得权力。
他们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罗马帝国的领土达到最大扩张,在其巅峰时期,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地区以及一部分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
帝国制度延续了几个世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内部的腐败和不稳定逐渐加剧,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崩溃。
总的来说,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和帝国制三个阶段。
共和制度下,罗马建立了复杂而强大的政治体系,而帝国制度则集中了权力于皇帝个人。
罗马的政治制度对后来的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起源之一。
罗马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制度罗马共和制度是古罗马时期的政治体制,是古代世界上最为长久、较为稳定的政治制度之一。
它约起始于公元前509年,结束于公元前27年,共存在约482年。
在罗马共和制度下,罗马人民以民主的方式参与政治事务,实行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为罗马帝国的兴盛和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马共和制度的特点之一是三权分立。
罗马政府分为两个最高行政官——执政官,他们分别由元老院选举产生,并担任一年的任期。
执政官主要负责政府的行政工作和军事指挥。
同时还设有两个民会,分别是贵族民会和平民民会。
贵族民会由贵族阶层组成,有决定权力;而平民民会则是由平民阶层组成,有法案和政策的提议权。
此外,还设立了元老院,由参议员组成,他们包括前任的执政官和贵族成员,负责监督政府工作。
罗马共和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制约平衡。
在罗马共和制度下,政治权力的运作不是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独揽,而是由各种政治机构和力量共同参与、制约。
例如,元老院有决定权力,但元老院的提议还需要经过民会的讨论和批准。
执政官拥有行政权力和指挥军事的权力,但他们必须相互制约,并遵守民众的意见和指示。
这种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机制,有效地防止了个人权力过大和权力滥用。
罗马共和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民主参与。
在罗马共和制度下,民众有权参与政治事务,发表观点,提出建议,对于重大政策的通过和执政官的选举都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
罗马共和制度充分发挥了民众的参与能力,保证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这种广泛的民主参与,为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罗马共和制度是一种相对成熟、稳定和先进的政治制度。
它实行了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保证了政府的公正和民主。
同时,罗马共和制度还注重民众的参与,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罗马共和制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国家,其政治制度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欧洲政治。
本文将介绍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一、共和制时期的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制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以元老院为核心,具体包括元老院、两个执政官、行政官和人民公社等机构。
元老院由前任执政官和贵族成员组成,负责指导政治决策。
执政官是共和制政府的最高领导职位,每年选出两个人担任,主要负责行政、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行政官则是执政官的副手,代表执政官处理政府事务。
人民公社是一种地方自治组织,由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负责管理城市和乡村的事务。
二、帝制时期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制完全瓦解,由奥古斯都建立起帝制。
奥古斯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随后的皇帝也都继承了这一职位。
在帝制时期,皇帝成为了政治权力的核心,掌握了最高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他们通过制定法律、发布命令和任命官员等方式来掌控政府事务。
除了皇帝,帝制时期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政治机构,例如元老院、参议院、行政官、士兵和税吏等。
元老院在这个时期仍然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了皇帝最依赖的政治机构之一。
参议院则负责审议一些关键性的政治问题。
行政官则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政府的日常运作。
士兵则负责维持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而税吏则负责管理财政收入。
三、罗马政治制度对后来欧洲政治的影响罗马政治制度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政治制度的发展。
罗马共和制的政治权利是公民的权利,这一概念在后来欧洲政治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了现代国际法和人权的基石。
罗马帝国的行政体系也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行政职位和公务员制度等。
此外,罗马帝国的官僚制度和监察机构也为后来欧洲现代行政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四、结语可以看出,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对后来欧洲政治制度发展其重大影响。
罗马帝国的政治模式虽然在后来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百世沉淀,但其构成的基本规范对现代欧洲的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着。
未来的欧洲,或者说整个西方社会,都离不开罗马帝国这个伟大的历史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恺撒
庞培
克拉苏
尤利乌斯· 恺撒:
终身独裁官
“祖国之父”
恺撒遇刺
后三头同盟
• 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东 尼、雷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 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 ,史称后三头同盟。随 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元老 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 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 帝,罗马共和国结束了,古罗马进入了罗 马帝国时代。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 马。”
“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 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 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 丽,畅达,古典,舒适,奇 崛,壮观,肃穆……,只有 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 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 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 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 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在统治者间的体现 • 第一次米特里达梯战争时,统治者内部的 矛盾就开始激烈起来。当时,在谁担任东 征司令官的问题上,马略和苏拉的斗争颇 为激烈,当苏拉的军队还未开出意大利时, 保民官在马略的怂恿下免去了苏拉东征司 令官的职务,苏拉立即返回进攻罗马,大 肆捕杀马略党人,这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 自己的军队进攻自己国家的恶例。马略在 苏拉的捕杀下只好逃往非洲,但苏拉于前 87年东征走后,马略又返回
帝国时期(前27——公元395)
• • • • 政治:统一稳定 经济:繁荣发展 文化:昌盛发达 城市:涌现繁荣
布匿战争
古罗马奴隶劳动
(四)、罗马共和国的衰亡与向帝 制的过渡
1、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到BC2世纪中 期 ,罗马奴隶制社会内部矛盾充分暴露: • 奴隶与奴隶主矛盾尖锐,奴隶制危机显现 • 民族矛盾复杂 • 元老院软弱无能 • 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 军事强人统治
恺撒——屋大维
BC73斯巴达克起义
• 森杜里亚大会:以贵族为主组成,有选举所有官吏 的权利,立法权、决定战争与媾和权。部分司法权 • 特里不大会(平民大会):逐渐取得最高立法权, 低级官吏的选举权,司法权
(二)、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政治制度
的演变
• 平民的生活状况
政治上:无权 经济上:失地、破产、沦为债务奴隶 社会、法律地位上:受歧视,禁止通 婚
2、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 保民官的设立:BC494年,一年一任且必须由平民中 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此官职是为保护平民 的利益而设的,凡是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 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 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BC451,阶级实质是保护奴 隶主利益的,但法律编制城明确条文,定罪量刑需以 条文为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 十二铜表法(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公元前 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 力
(三)、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 张
三场战役:
• 布匿战争 •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战争。 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 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 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 马其顿战争 • 古罗马共和国和马其顿王国之间的3次战争。最终以罗马 控制马其顿
一、罗马城的建立
• 母狼与罗马建城的传说 • 时间:BC8世纪中叶 • 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 台伯河下游河畔 • 条件:气候温润, 土地肥沃, 山林牧场丰饶。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
岛,建立了阿尔巴城,世代相传;后来,一个名叫努米托 耳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儿子被杀,但他的女儿为 战神所爱,生下一对双胞胎罗穆路斯和瑞穆斯,却被阿木 留斯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这对兄弟后来被一只母狼发 现并收留抚养,不久,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 后考 的古 头发 像现 的 埃
考 艳古 后学 的家 形复 象原 埃 及
英国人眼中的埃及艳后
盖约· 屋大维 : “奥古斯都”称号
公元前后,罗马为什么从共和制发展为帝制?
• 随着统治版图持续不断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 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 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 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
• 王国而告终。第一次战争(公元前214~前205年)马其 顿的腓力五世取得胜利。第二次战争(公元前200~ • 前196)中,罗马大获全胜,消灭了腓力的海军。罗马又发 动了第三次战争(公元前171~前168),腓力之子佩尔修斯 战败,最后在彼得那会战中马其顿全面失败。此后马其顿 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 叙利亚战争 • 又称安条克战争或叙利亚战争。主要是罗马与塞琉古王国 (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的 战争。安条克三世(“大王”)素有领土野心,当罗马与 马其顿进行战争之际,他于
什一抽杀法
罗马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对军人的法
制是相当严格的。一名罗马青年若犯大错也经常罪不致死, 而在军队中逃跑,偷窃,丢掉武器、盔甲及同性恋都是死 刑。而其中最恐怖的便是“什一抽杀法”。 罗马军法中规定战场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执行的 时候长官仅仅拿武器轻轻碰一下示意,然后所有其他士兵 随意对此人加以任何凌虐及屠杀,其死状惨不忍睹。而如 果一个团队集体逃跑则所有人抽签,十签中有一死签。抽 中者按前面所说的加以惩罚。由于这种利法使得士兵不敢 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罗马士兵也会拼死而 战直到全部战死。
• 帝国时代:BC30年~AD476年
二、罗马共和国
(一)、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时间:BC509年
• 古罗马的共和制度
执政官:最高行政长官 元老院:最高决策与审判 公民大会:立法与选举权力
• 实质:实行贵族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是 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 行政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务,
指挥军队作战。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由百人队议会中选出。两名执政官权力 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 狄克推多)代替二执政官,任期仅为半 年,独裁官有 24名扈从,肩扛插有战斧 的一束木棒,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同僚制”、“一年一任制”)
杀死仇人,救出外祖父, 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 穆斯路杀死了瑞穆斯,并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 市为罗马。这尊雕像所刻 划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 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 王政时代:BC8世纪~BC6世纪(氏族公社
向奴隶制国家过渡)
• 共和时代:BC509年~BC31年
1、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过程
驱逐国王之后的最初十六年,罗马陷入了长 期的所谓“骚乱”之中。公元前494年,当 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 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 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 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 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 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 得特里布会议(Comitia Tributa)称号, 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罗马
2、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
• 背景:
罗马奴隶主统治遭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 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 建立:
BC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前三头同盟
• 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 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 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78 年病故,罗马陷入混乱,前60年,克拉苏、 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 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3年,克拉苏战死于 安息。前48年,尤利乌斯· 恺撒在内战中击 败庞培,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 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 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贵 族派阴谋分子刺杀。
• 罗马进行了五昼夜的血腥报复。前86年,马略第 七次任执政官,此后不久便死去,而在东方的苏 拉,于前83年回到罗马后又开始了一场血腥屠杀。 • 据史家估计,内战被杀者达10万人。前82年,苏 拉在罗马独裁,这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独裁,但 这位太上皇于公元前78年病故,罗马政局再次开 始动荡起来,动荡的结果是出现了前三头政治, 即由克拉苏、庞培、恺撒三巨头来左右罗马政局。
•
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局面和旧的氏族界限,消除罗马氏族 残余,扩大罗马共和国基础。 • 强化公民兵制度,为罗马对外扩张提供强大军事力量。 • 土地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平民与大土地所有制之间 的矛盾还将继续。 • “新贵”阶级的产生。 • 国家制度的实质仍然是以元老院为首的贵族奴隶主阶级 的专政。 • 罗马国家机构的加强,为其对外扩张与发展奴隶制度创 造条件。
• 行政长官 • 监察官 • 保民官
• 元老院:元老院由各大贵族首领及退任执政
官组成,掌握统治实权,是实权机关,300名 终身任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 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在共 和国,权力尽归于元老院”。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会议
• 人民大会:包括森杜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
• (三)、帝国版图的扩张与帝国前 期的繁荣
AD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
读图学史
• 罗马帝国的疆域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
古代东方埃及、巴比伦、波斯;
古代希腊以及爱琴海文明;
古代罗马(早期)等文明区域……
古代罗马为什么会从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为地 跨欧、亚、非的大国?
• 不断改善的内部优势。 罗马共和国时期,通过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废除 了债务奴隶制,使罗马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平民的积极 性得到提高,共和国的统治基础不断扩大。从统治集团到 普通平民都热衷于扩张战争。随着版图的扩大,罗马统治 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适时改变统治 形式,有效控制统治区域。 • 优越的军事组织以及严格的军事纪律。 • 强盛的综合国力。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 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为战争胜 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