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考试试题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
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2、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S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图)。
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5、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身高1.6米的小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这个像是 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小强距平面镜2米,那么他与镜中的像相距 ____米,当小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高度变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B. 萤火虫C. 镜子D. 月亮答案: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答案:D。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B. 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C. 看到水中的鱼仿佛在云中游动D. 排成一队的车从后视镜中消失答案:C。
二、填空题1、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重力为_____N。
(g=10N/kg)答案:50。
2、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的人突然看见车上有一个物体向后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人认为车速的速度方向为_____。
(填“向前”、“向后”或“不变”)答案:向前。
3、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若干个红球和白球,通过摇晃袋子,使球充分混合,现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则摸到红球的概率大于摸到白球的概率,原因是_____。
答案:袋子中的红球比白球多。
三、作图题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答案:略。
四、实验题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在某位置时,此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应在_____(填“I”、“II”、“III”或“IV”)的区域内移动;且光屏应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当蜡烛在该位置时,无论如何调节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
答案:II;大于;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上。
五、计算题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重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s。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测试时间90min 满分100分)考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3、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5.(2012福建福州)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6.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
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如下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7.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冰封”和“雪飘”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液化C. 汽化和升华D. 凝固和凝华8. 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A. 沸腾时水不蒸发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白气”9. 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B. 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C.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D.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10.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11.如图所示,14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12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5.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 (3)0.6min=_______h16.(2012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 ;响度相同的是_____ 。
山东济南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阶段测试(含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4.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6.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 C .4m/s D .5m/s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与s 和t 无关,是一个定值B .由s v t=可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5m/s B.6m/s C.6.25m/s D.7m/s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
八年级物理前3章节测试试题(精心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前三章)考试时间为60分钟,总成绩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个小题,共30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茶杯的高度是18B.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A.甲的读数为5.00cm,乙的读数为5.00cmB.甲的读数为3cm,乙的读数为3.0cmC.甲的读数为3.0cm,乙的读数为3.00cmD.甲的读数为3.00cm,乙的读数为3.00cm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风和地面D.山和船4.停车场内,旅游大巴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
旅游大巴车内的挨着窗坐在座位上的小明忽然发现大巴车正在后退,而大巴车的司机根本不在车上,可能的原因是()A.旅游大巴车静止,卡车正在向后运动,小明是以卡车作为参照物B. 旅游大巴车静止,卡车正在向后运动,小明是以旅游大巴车作为参照物C. 旅游大巴车静止,卡车正在向前运动,小明是以卡车作为参照物D. 旅游大巴车静止,卡车正在向前运动,小明是以旅游大巴车作为参照物5.s、v和t分别表示路程、速度和时间,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比较甲、乙、丙的速度的大小:甲的速度是25.2km/h,乙的速度是6m/s,丙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速度一样大 B.甲的速度最大C.乙的速度最大 D.丙的速度最大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3:10 B.10:3C.8:15 D.15:8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密封容器内放入手机,逐渐抽出空气时,外面听到手机铃声越来越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发声的音叉旁悬挂一乒乓球,乒乓球会多次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发声的喇叭使能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水量不同的瓶子,听到的响度不同9.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10.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固 D.先汽化后凝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得一分,错选不得分,正确得3分)11.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10~20min,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15~25min,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m/s D.20~25min,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m/s12.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玻璃杯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正确说法是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不可行的措施是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3.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改变的是琴弦的音调。
4.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响度变大。
5.雷声绵绵不绝的原因是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
6.利用熔化吸热的现象的是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
7.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8.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9.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10.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汽化。
三、简答题(6*5分)1.什么是声音?声音是什么产生的?答: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到人耳中,人耳感知到的就是声音。
2.什么是共振?举一个共振的例子。
答: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另一个物体因为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而共同振动的现象。
例如,当在钢琴上弹奏某个特定的音符时,与这个音符频率相同的琴弦会共振,发出相同的声音。
3.什么是热传导?举一个热传导的例子。
答: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在热锅上煮饭时,锅底的热量会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水中,使水温升高。
4.什么是热辐射?举一个热辐射的例子。
答: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能的过程。
例如,太阳辐射的热能就是一种热辐射。
5.什么是热对流?举一个热对流的例子。
答:热对流是指流体(如气体或液体)中因温度差异而产生的对流现象。
例如,我们在热水中泡澡时,水底部的热水因为密度较小而上浮,同时较冷的水则下沉,形成了热对流。
6.什么是物态变化?举一个物态变化的例子。
答: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例如,将冰放在室温下,它会逐渐融化成水,这就是一个物态变化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卷初二物理2020.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1.阳光下,小明发现穿黑色衣物比白色衣物更加炎热.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针对“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清晨荷叶上的露珠C.深秋,大雾弥漫D.严冬,玻璃窗上的“冰花”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现象是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快B.次声波频率低,自然灾害往往会产生次声波C.广场噪声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配乐音调太高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6.天气炎热,小明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棒冰以及吃棒冰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液化现象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升华吸热现象7.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8.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9.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彫响,这是在传过程中减弱噪声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10.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象形状应该是11.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B.-39℃时的水银一定是液态C.金掉入铁水中一定会熔化D.钨的沸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灯丝12.以平面镜BC和CD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AD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当小李同学在盒外沿着与AD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小孔P能几次被点光源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两次示数的差值是℃.14.如图所示,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钟南山院士等四人颁发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讲话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中.15.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色光屏上会呈现色;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色.16.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这种声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具有.17.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在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8.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图甲是每天量体温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是利用红外线的效应工作的,其中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选填“乙”或“丙").19.如图所示,在室温为30℃的房间内放有a、b、c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常温自来水、热水和冰水,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c烧杯中放的是水(选填“常温”、“热”或“冷"),a烧杯和c烧杯上出现的水珠都是现象,要热。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阶段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B解析:B【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多的瓶子振动慢,发声的音调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来控制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B解析:BA.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kHz,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kHz或小于20Hz时,我们便听不见了,“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所以听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C.超声波属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属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计算火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40公里 B. 160公里 C. 2400公里 D. 1600公里答案:D2.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0km B. 10km C. 20m D. 100km答案:A3.当物体的质量为10kg时,重力加速度为10m/s^2,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A. 1N B. 10N C. 100N D. 1000N答案:C4.一辆汽车以6m/s^2的加速度匀速行驶了5秒,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30m B. 15m C. 25m D. 10m答案:A5.物体在1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m/s,计算物体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A. 5m/s^2B. 10m/s^2C. 20m/s^2D. 1m/s^2答案:B二、填空题1.根据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牛顿(N)2.一辆车质量为1000kg,加速度为10m/s^2,求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是_________。
答案:1万牛顿(1万N)3.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4.一个物体抛出后达到最高点,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05.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三、简答题1.什么是力?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速度改变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是牛顿(N)。
2.什么是速度?答: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量,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3.什么是加速度?答: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阶段测试(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2.如图所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采取的必要行动。
若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00m/s,飞机的速度为800km/h,已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4km,则从导弹发射到击中飞机只需()A.9s B.18s C.27s D.36s3.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2:5B.5:2C.9:10D.5:84.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 .B .C .D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 .两同学在t =15min 时相遇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8.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3v vC .1212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 9.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刻度尺 B .天平C .量筒D .弹簧测力计 10.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其运动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m/s ,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12.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二、填空题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 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 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 m/s的速度跑开,他______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 m的安全地区(选填“能”或“不能”).16.一个物体通过3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时间是10s;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m/s,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试题(含详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3、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乐器一陶笛,演奏者用它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5、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贴地听声”等实例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播声音;“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也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声。
辽宁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像阶段测试(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9.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0.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C.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1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佩戴耳罩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D.繁华闹市区设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音色的12.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13.如图是小丁同学用小提琴在为大家演奏“高山流水”的曲目,她在演奏中不断地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其主要是为了()A.改变琴声的响度B.改变琴声的音色C.改变琴声的音调D.改变琴声传播的速度1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2019-2020年八年级10月阶段性学习质量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2019-2020年八年级10月阶段性学习质量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小明同学在一次在家看妈妈做油炸薯条,可是有些薯条炸焦了,他联想到平时在水中煮食物时,只要水不干,食物就不会焦。
他认为可能是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高,所以容易把食物炸焦。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认为这个步骤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分析实验,得出结论2.“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6.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心烦,损害人的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D.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7.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了数万人员伤亡,被称为“世纪之灾”.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啸”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8.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9.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评试题(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此刻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一支中性笔的质量约为500g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2、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A.身高约1.60m B.步行速度约1m/sC.眨一次眼的时间约10s D.体温约36.3℃3、小明坐校车上学。
校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校车驾驶员B.沿途的路灯C.路旁的树木D.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4、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5、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cm B.10cm C.20cm D.50cm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物体的宽度是______cm。
2、2021年5月30日5时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天舟二号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如图所示,对接后,天舟二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___________的。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 下列哪个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能够改变运动状态?A.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B. 被踢出去的足球C. 悬挂在空中的气球D. 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B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答案:A3.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铅笔看起来弯折B. 平面镜中的反射C. 太阳光的直射D.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答案:A4. 下列哪个物体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星星D. 地球答案:A5. 在物理学中,将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什么?A. 质量B. 密度C. 体积D. 重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 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能够改变运动状态,这种力称为________力。
答案:外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答案:3×10^8 m/s3. 水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答案:10004. 一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 W,电压为________ 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 A。
答案:40 W, 220 V, 0.18 A(答案不唯一)5.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 km。
答案:1.5×10^8 km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
求物体的合力及合力的方向。
解:合力= √(10^2 + 15^2) = 13N合力方向:θ = arctan(15/10) ≈ 53°答案:合力为13N,方向向东偏北53°。
2. 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
求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解:v = v0 + at0 = 80km/h × (1/3.6) - 2tt = 12s答案: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12秒。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像阶段练习(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2.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C.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D.如雷贯耳——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4.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5.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C.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6.“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
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强的喊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音调7.“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一项功能是将正常录制的音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考试试题阶段考试初二物理试题命题:审核:第I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32分)1.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
口哨声主要是由:A.声带振动产生的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D.胸腔振动产生的2.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3.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 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B. 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C. 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D. 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4.我校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用精彩的节目庆祝祖国的60岁生日,其中有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独奏,也有西洋乐器钢琴、萨克斯独奏,你能辨别它们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音乐不同5.小明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时,常见运动员关节扭伤后,医护人员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
那是什么呢?李阳到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原来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达到麻醉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无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液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6.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 B.汽化C.凝华 D.升华7.冬天的乌苏里的气温下降到了-50℃,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之下的江水仍在流动,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A. -50℃B. 0℃C. 低于0℃,高于-50℃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点亮的白炽灯泡灯丝能达到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t1>t2>t3B.t2>t3>t1C.t1>t3>t2D.t3>t1>t2.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11.对敞口的容器中已达沸点的水继续加热,在这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A.使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B.使水温保持不变C.使水温继续上升D.防止水温下降12.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13.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A.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B.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C.此枪射击时超声波响度太大,会把人声振聋D.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1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15.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A.人B.蝙蝠 C.大象D.狗16.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第II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_ 可以传声;有的渔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作为传声介质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_______(快/慢)。
18.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物质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的通过,到达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大气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作效应,而城市的平均气温要比周围的乡村高一些,这种现象称为效应,它给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9.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
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长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和物态变化。
20.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城市道路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21.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使气体液化的方法还有。
22.在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窗,开启室内的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窗玻璃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窗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其形成原因是.23. 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 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_ _____形成的。
24.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 ℃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热量。
25.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
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这个过程是热的。
妈妈把油倒入锅内后,却不见油冒气泡,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
三、解答题(共44分)26.(5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 __。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 ____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 .提出猜想假设;B .分析归纳;C .得出结论;D .实验研究;E .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27.(6分)(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 ____. (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做测温物质,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 和B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右图所示,图中刻度尺上每一小格表示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图中甲和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28.(5分)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的数据。
(3)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9.(6分)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
为此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
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至少填一个)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的。
(4)小明仔细分析了表格中的数据,认识到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 的影响。
(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更好。
30.(9分)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右图:(1)如图甲,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