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关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思考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和作业布置。
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思考。
首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通过分层作业的实施,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强项和薄弱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加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度的挑战和支持,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节奏和能力水平,在传统的统一作业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较大,甚至对数学失去兴趣,而有些学生则可能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挑战。
而通过分层作业,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作业,既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解题,又能有一定的挑战。
这样一来,学生将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动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再次,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分层作业中,同一层次的学生会一起完成作业。
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帮助和促进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从他人的解题方法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这种合作和交流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评价准确性。
通过分层作业,教师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题思路,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错误,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分层作业也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评价准确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思考摘要:分层次布置作业是指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来布置作业。
分层次布置作业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分层次布置作业存在的不足,并就有效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引言: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分层次布置作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能更加彰显因材施教的理念,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压力,既能起到更高的教学效果,也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存在的不足(一)学生分层不合理分层次布置作业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是落实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前提。
但在学生分层中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有的教师仅凭一次或几次测试便对学生进行分层。
但是简单的几次测试并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再加之测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以测试成绩为依据的分层缺乏科学性。
同时在学生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动态性重视不足,为及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调整分层,这种相对固化的分层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分层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分层缺乏隐蔽性分层次布置作业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分层的隐蔽性,否则不仅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
但在实际得分层次布置作业时,教师经常毫不避讳地按层次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会因自己与他人的作业不同而产生困惑,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心目中将自己定位成“差生”,认为自己不会做题或者做错都是应该的,从此不再努力,这显然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的策略(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次布置作业的重要前提,而要想做到对学生的科学分层,首先要结合学生的成绩稳定性进行分层。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
的积 极 性 。 二、 分 层 次 布 置 作 业 需要 遵 守 的原 则 1 . 主 体 性的方法使其记住 常规的解题方式 和 解题套路 , 并鼓励他们 向 B层靠 近。
为了更好 地完成义务教育 , 也为 了提高 学生作业 的有效性 和 情况进行讲 解。
老师 的教 学质量 , 在结合 小学 生的心理和生理 特征的基础上设 计
一
三、 小 学 数 学 分 层 次 布 置 作 业 的 方 法
种新 型的作业模式是 当今数学教育的重 中之重。希望通过实行 ’ 1 . 准确把握学 生现状 , 设计不 同层次 的作业 在 布置数学作 业时 , 要充分考 虑学生 的水平差异 , 尊重学 生 的个性 , 设计 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首先 , 充分 了解学生 的数学
水平 , 可 以通过平时 的课堂表现 和摸底 考试来 了解学生 的知识掌 分层次作业的 内涵和作用
这种教 育模式 , 使每个 学生都能在作业 中学到知识 , 得 到提 高。
一
、
1 . 分层次作业 的内涵
分层次作业与传统 的作业 布置方法不 同 , 传统 的作 业布置是 握水平 , 将学生分 为 A、 B、 C三个层次 , 因材施教 , 针对不同层次 的 全班同学做同样分量 、 同样标准 、 同样 内容 的作业。而分层次作业 孩子 的数学能力提供不同的数 学作业 。A层抽选理解能力和思维 布置是将 同样分量 、 同样 内容 、 同样模式 的作业 分成三种难度 , 学 能力较差 、 基本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的孩子 ; B层为 中间 生根据 自己的学习能力 和学 习状态选择适合 自己的作业来做。 2 . 分层次作业的作用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措施的几点思考
教学研究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措施的几点思考李 玲(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中心小学,湖北 宜昌 443408)摘要: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性以及知识点的难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别,使得每位小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目标,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各自的认知领域内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措施小学数学是系统化比较强的科目,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识灵活掌握新知识,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在同一难度问题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这种偏差,继续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学习任务,那么这种差异性会越来越大,最后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有些学生会逐渐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部分学生不乐于学习的局面。
分层教学方式的提出,要求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保障教学进度有序进行的同时,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目标。
一、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隐性地分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优等生,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中等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学困生,同时不能让学生受到分层的影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分层完成后,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留出时间去关注一些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能够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步伐,稳步提升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多的,将学生分层之后可以划分小组,采取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反思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反思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反思发布者:胡燕尔发布时间: 2012-10-9 16:30:07谈到“以学定教”,让人首先联想到“因材施教”。
早在两千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已经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
同时,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基于实际的学情差异以及课堂练习的重要性,我认为将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应尽可能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在现实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练习设计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
2.时间、要求上一刀切。
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时,往往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3.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让学生对练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这种练习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不同学情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思考摘要: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使其愿意并乐意面对和接受这“多层次”“多缤纷”的数学作业。
关键词:数学教学练习设计分层次效果一、分层次的练习设计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练习设计过于简单和繁难,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只有分层次的练习才能满足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做法是分层次设置选做练习题。
可将练习题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可选“★★”,稍差可选“★”。
一般“★”类的练习已经基本达到目标的要求,“★★”和“★★★”类练习是在基础之上的延伸与拓展。
这种设计的妙处在于选做、不是必须做,没有强迫,做到了人性化。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时设计了如下练习,以一条绳子贯穿三个不同层次的题。
★:数学小组的同学用一条绳子刚好在操场中央围了一个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他们又用这条绳子在操场中央围成了一个长10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他们用这条绳子可以在操场上靠围墙围出一个长20米,宽2米的长方形吗?试画图计算说明。
上边第一题直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训练目的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
第二题比第一题思维含量高一点,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三题要联系实际情景,有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既巩固公式的灵活运用,又训练学生说理的能力,留给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有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优生的兴趣。
二、分层次的练习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之前听了一节数学课“年、月、日”,老师的练习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巩固练习时,老师将练习题设置成了小游戏。
对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思考
对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的思考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教辅用书中的习题。
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题型,而学生做作业则是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
还有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习题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然而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来看,优秀的学生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并感觉是一件极为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
学困生却经常不交老师作业,应该说他们不是不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完成。
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这些都说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程度、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都应该深深地体会到作业如果搞一刀切,弊多利少。
如作业肤浅,优等生吃不饱,如作业有难度,学困生吃不了,很难长进。
所以,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将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提倡分层作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具体要求,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有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吗?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工作,教师辛苦一些还值得的。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难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
分层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
下面将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探讨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思考。
首先,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数量与关系、统计与概率等方面。
但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巧的掌握对于学习后续数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分层设计应将学生的基本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为学生提供巩固基础、强化技能的作业任务。
例如,在数与代数方面,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求解简单方程的作业;在图形与空间方面,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判断图形特性的作业。
其次,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因此,在分层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学习。
因此,分层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业任务。
例如,在数量与关系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
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
针对不同进度的学生,作业设计可以有所差异。
对于学得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学得慢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巩固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及时抓住重点,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思维发展、兴趣和学习进度。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思考
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的原则 ,要针对不同层次 的 学生 ,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 2.3 充分 性 原 则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层次作业 思考
教育部 主要的理 论依据,以提高 学生作业 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 的质量为 目的 ,在研 究过程中注意跟小学生 的心理与年龄特点紧密结合 ,努力设计 出一 种新型的作业形式 ,以求面 向全体学生 ,让 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 的改革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 1 分 层 次作 业 的 概 述 1.1 分层 次 作 业 的 内 涵
的知识进行巩 固、应用 ,并促进知识 向能力的转化 。 3 小 学 数 学分 层 次 布 置 作 业 的主 要 方 法 3.1准确把握学生现状 。设计不 同层次的作业
在数学 学习过程 中,每个学生 的学习方 式 ,本质上都有它特殊 性的一面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因此 , 在布置作业就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水平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因 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 时分开层次 ,不拿 同样的作业去对 待所 有 的 学 生 。
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 同样 内容、同样标准 、同样模式、同样分量 的作业分为三种难度,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实 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 的作业来做 。 1.2 分层次作业的作用
分层作业可以照顾 到好 、中、差三方面的学生 ,既让学生 能跳一 跳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 “饥 饿之苦”。在分层作业 中, 还要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 向高层次的作业 突破 ,以调动学生求知 的积极性。不同评 价体 系就是根据不 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目标制定 不同的评价标准 ,可以对于各层次学生更具有 挑战性的标准来衡量 各 层 次 的学 生 。 2 分 层 次 布置 作 业 需 要遵 守 的 原 则 2.1 主体 性 原 则
在小学数学学科尝试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收获
谈研究 中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一
、
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 一) 对实验班 学生进 行分层 分组 . 并根
据学生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层次及组别 将 学生 分层 是 我们 整个 实 验开 展 的前 提, 盲 目分层可能导致整个研究失去意义。 因
此, 每学期初 . 课题 组教师会充分 了解实验 班 级学生 的基本情况 . 包括学生学 习的兴趣 、 平 时的爱好 、 学习 的方 法 、 学 习的 习惯 、 在学 习
文化素养及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导致了学生
接受能力 、 理解水平 、 思维方式的不 同。 表现在 数学学习上 . 优秀学生 “ 吃不 饱” . 基 础差 的学 生“ 吃不了” 的现象 . 在我校较为严 重。基于数 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 我们尝试
的则是 “ 小综 合 , 多变 化 , 主 动走 , 促 能力” 的
究课评比、 研究反思交流活动。 在活动 中. 提升 了教师的研究水平 .拓展了实验教师的视野 .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 全校 9 8 %的孩子来 自 农村家庭 . 其中6 O %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
子女。受地域差异、 智力因素 、 个性 品质 、 家庭
多鼓励” 的方法 : B层 学生采用“ 慢变 化 . 多练 习, 小步走 , 抓反馈” 的方法 ; 对 C层学生采用
提不 同的作业要求 .同时也给予不同的批改 方式 。A层 的学 生作业做错后 。 暂不 打分 , 让 他们在小组学习能力强 的同学的帮助下真正 弄懂 . 自己再 订正 , 等到他们订正后再 给 A + , 基础 差的学生 也可 以从作业 中找到乐 趣 . 学
学 景 2堡 0 1 5 年 量 第 1 0 期
小学数学中分层次作业布置设计的思考
教学篇•经验交流教育教学以质量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注意跟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紧密结合,努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以往每个学生做的作业都是统一布置的,这种新的作业形式将对以往的作业形式进行调整。
给掌握和接受知识比较好的学生更加有深度的作业,对于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低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基础的作业,让学生打牢基础。
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分层次布置作业设计的思考,希望能够给运用设计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教师参考性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对作业进行分层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对于同样知识所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
可以将学生分为A、B、C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提前告诉学生A、B、C并不是代表A类学生比B类学生更加优秀,教师要注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不能因为分类和分组降低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A类学生,他们的作业可以适当在学习的程度上提高和加深作业的难度,B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难度,有他们自己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做A类作业,不断地鼓励他们、训练他们,使之达到A类学生的水平。
对于C类学生,教师不能气馁,要多多帮助他们。
告诉他们谁也有落后的情况,但是不要太担心,继续努力,教师也会尽力帮助他们。
二、设计符合具体学习现状的作业通过表面的观察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事实情况,除了摸底考试,教师还有很多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举个例子:C:圆柱底面周长19.84dm,高4dm,求表面积。
B:圆柱形的木材。
A:(1)礼堂有10根圆柱形柱子,每根高12m,横截面直径65cm,如果每平方米的油漆费是0.5元,共需油漆费多少元?(2)圆柱的侧面积是471dm2,高是15cm,求它的体积?C:数字简单的加减法的简单计算B:兔子有10只,鸡有15只,问题是,一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动物?如果拿出来5只兔子,还有多少只动物?A:在一个笼子里,有48只鸡腿,有32只兔腿,那么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C:乘法口诀表背诵的检查以及一些熟练应用乘法口诀变的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思考
课程探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每个学生数学基础、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教材内容以及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提高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就对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一、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如:将学生成绩优异或认知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将数学成绩一般或认知与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层;将成绩相对较差、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不强的学生分为C层,然后对学生实施教学。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第一节课教学结束后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卷调查。
教师可以透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对相同层次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学生的不足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师依据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与多次的考试成绩发现A层学生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很强,但是自律能力较差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统一为这三名学生做出教学计划,并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三人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学习。
二、分析教材,对教学目标分层其次,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垂线与平行线》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着重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提高研究的质量。
首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挑战,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实际的收获。
其次,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注重任务设计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此外,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分层作业的难易程度,在设计作业时,要加强课堂教学,做好学生知识结构的梳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最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还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设计,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总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旨在个性化的教学,通过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提高研究的质量。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挑战,使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积极,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思考与探索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思考与探索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业也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作业布置方面需要进行分层布置。
下面,我将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思考与探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通过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水平。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
有的学生较为优秀,学得快,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有的学生可能相对弱一些,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通过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分层布置数学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有些学生在做作业时可能会感到无聊和枯燥,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这时,如果将作业分层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面对适合自己能力的题目,提高解题成功率,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在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目后,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肯定感,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
此外,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差距和特点,为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对于那些进步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做更高难度的题目来挑战自己,进一步提高数学水平。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观察和评价,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步调和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需要要求合理。
当然,分层布置作业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做完每一题,那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
合理的分层作业布置应该是有选择性的,要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
例如,对于学业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以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业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更基础和易懂的题目,巩固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层次性课后作业布置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层次性课后作业布置的研究作者:李仙玲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3期【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课程教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的数学作业效率更有针对性,为了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学好数学这一课程,采用分层次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此,下文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现状出发,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中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运用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小学生的课后作用布置形式逐渐被广大家长所关注。
其中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学生在自学状态下将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并能够起到预习的作用,需要教师从课程本身出发,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作业布置缺陷的建议。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现状(一)缺乏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大部分选用书本原题、练习册题目,有些教师还会从网络或者书店资料上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
但是大部分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对于题目设计不能充分重视,教师认为小学数学习题简单易懂,不需要经过仔细设计。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缺乏设计是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而不是盲目的追随于课本[1]。
(二)作业批改方式单一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批改作业方式单一,并且作业讲评方式也不能创新。
教师在对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能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只是用对号和叉号加以区别,并且很少有教师为学生作业批改加评语。
这样的作业批改方式,不能让学生对错误的认识,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解。
教师应该在能力范围内,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而不是对学生作业数量有要求。
二、分层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中的运用策略(一)将学生针对性分层最常见的分层方式就是按照学生成绩划分,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时,按照A层95分以上、B层85到95分之间、C层75到85分之间、D层75分以下等级划分,这样分层的目的使得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几点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几点思考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改变传统观念,不应当以作业多为好,而应当以巩固知识点和确保教学质量为目的,布置量少但质量高的作业。
老师在设置数学作业时,应当考虑到学习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相融合,要对作业的方式有一定的创新,要让所有的学生在作业中都得到进步。
1.分层次作业的内涵和作用1.1分层次作业的内涵。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指老师对全班的同学布置相同的作业,没有区别的填灌式教育。
分层次作业是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行练习。
1.2分层次作业的作用。
作业的分层一方面可以让例外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例外的作业进行练习,保证例外层次的学生能对数学学习有积极性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例外的考察方式和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而且可以让老师对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果有一定的了解。
2.分层次布置作业需要遵守的原则2.1充分性原则。
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学习交流。
老师要对例外小组的状况进行了解,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辅导和帮助,要确立学生为主导的学习体系,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2.2过程性原则。
作业是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自我检测,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对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学习情况的途径。
老师应当在作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深刻的学习兴趣。
2.3课内外联系原则。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比较丰盛,但是其中讲解的知识比较无限。
这些知识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
因此,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时,合适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联系学习,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能力。
2.4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尊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地学习。
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发布时间:2021-07-13T14:55:25.74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作者:李玲[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贯彻,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在不断更新,李玲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第二小学 7174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贯彻,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在不断更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对小学数学分层提出了观点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实施策略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潜力的倾向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并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与相互作用下,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融合与互动,从中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分以下几种形式。
一、学生情况分层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综合对学生的不同智力与学习自主能力对于现有知识的掌控程度进行分析,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层次:A组学霸组;B组不甘示弱组;C组学习问题组。
在学生分层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家长的自尊心方面,有些学生不甘被分到C组,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应该分到B组,在这时就要教师出面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指以问题所在帮忙解答,在测验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成果进步与否进行及时的调整组内成员,认真跟进。
二、教学目标分层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都存在普遍的优秀学习计划,其中对自己的成绩规划、自己的目标、自己的问题所在都有清晰的认识,会分析学习的其中规律,走捷径式提升成绩,不怕吃苦也不怕困难并肯下功夫努力拼搏。
反之学习频频受阻的学生,一般成绩较为低的学生存在对知识认识不全面与目标不确定情况出现,其中对自己的成绩高低表示无畏,对学习兴趣较低,苦恼成绩提升不上去,对知识的掌控能力较差,不会举一反三,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
因此,确定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与期待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有很多方面,比如教学的分层,作业的分层,备课的分层,提问的分层等等,今天我主要说一说关于作业分层的布置。
学生的作业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样。
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却是因人而异: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来看,优秀的学生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并觉得是一件极为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
学困生却经常拖欠老师的作业,应该说他们不是不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完成。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要求教师要实行分层作业。
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提高性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
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每次新课上完,教师就应根据分层目标将作业分类,既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全班同学都做;
选做题(它需要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后,才能正确解答对),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做。
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