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建筑与生态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同时也是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建筑的理念与实践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互动,追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1. 绿色标准:生态建筑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节能设备的使用、景观绿化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2. 能源效率:生态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水资源利用:生态建筑应合理利用雨水、回收利用废水等手段,降低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 建筑环境舒适度:生态建筑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空气质量、采光、温湿度等方面的设计。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建筑的实践案例1. 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建筑。
它采用了许多创新设计,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等,实现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生态建筑的典范。
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幕墙、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了能耗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舒适度。
四、生态建筑的意义与发展前景生态建筑的实践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且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将成为主流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五、结语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活空间。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热议话题。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
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则是指建筑设计在实践中逐渐转向以生态环境为核心,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方向。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1.1 结合自然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优化布局、适当选择建筑材料和增加绿色植被等方式,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筑物功能的统一。
1.2 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注重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1.3 循环利用生态建筑设计追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通过采集雨水和太阳能的利用,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影响2.1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发展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使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2.2 增强城市环境承载力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实施将增强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的实践,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2.3 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兴起将推动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筑产业由传统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三、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发展方向3.1 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管理,推动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建筑设计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使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设计方面,通过采用节能材料、合理使用能源等措施来
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浪费,实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建筑设计还注重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维持,通过设计合理的景观,增加绿化率,提供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
质量。
生态建筑设计的趋势是将建筑和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建筑设计常常忽
略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离感。
而生态建筑设计则注重
以自然为依托,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让建筑与自然共同呼吸。
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建
筑外观的设计和景观的建设,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还要注重生态
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和绿化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维
持。
另一个趋势是将生态建筑设计与科技手段相结合。
科技的发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了
许多创新的工具和方法。
可以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来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通过新材料的
研发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优化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也为科技
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应用平台,通过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abstract: the current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don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striving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getting attention and wide publicity and application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ise a “green building” boom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key words: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solution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生态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愈发明显。
生态建筑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手段,设计出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建筑。
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是对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选用节能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还会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实现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在建筑过程中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水资源、建筑材料等。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水系、收集雨水和回收污水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建筑设计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低碳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等措施,降低建筑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 提高生活质量:生态建筑设计还注重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营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等,为居民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建筑设计也在不断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景观,通过种植植被、布置绿化带等手段,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绿色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外观的美感,还能改善周边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生活空间。
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论文
浅论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建筑和生态建筑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建筑,生态建筑,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现代建筑1现代建筑的特征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但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如下:a强调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b 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性;c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d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反对装饰;e发展建筑美学,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现代理筑的发展现代建筑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当时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一一中国。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达到高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
”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
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
自60年代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建筑思潮。
二、生态建筑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浅谈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设计与发展趋势
浅谈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设计与发展趋势摘要:人类的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也越来越大了,而且为了发展经济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自然中,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这对人类的生存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再生产生活中,建筑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业的耗能量也越来越大了。
本文根据生态建筑的实例来解析原生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生态建筑的特点以及生态建筑建设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融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已经不再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原生态建筑这一理念的发展。
而就如何能将原生态这一理念更好的融入建筑设计中去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时人们对于生态建筑体系的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的探讨。
1 生态建筑的理念及发展1.1 生态建筑理念所谓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与原生态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它是一种绿色建筑,一种可持续建筑的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在于希望能通过设计将原生态的思想融入于建筑设计当中,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环保的的生活环境;并减少因为人类生活给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
简而言之就是既给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小环境,又对大的自然环境起到一个合理的保护开发的作用。
1.2 生态建筑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发展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上的改善,开始更多的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与保护工作,也开始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是靠不住的。
不得不说生态建筑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了。
然而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也都充斥着这样的生态理念,人们在自己生活了几千年的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特点,他们虽然没有经过所谓的专业指导,但是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实际的建筑才是最适合他们居住的。
浅谈现代建筑的最高境界——生态建筑
【 关键 字】生态建筑 ; 特占 ’ ; 设计
2 . 1 生态建 筑 注重人 与环境 的关 系 生态 建 筑 虽然是 将 生态 学 和建 筑 学结 合 的建 筑 理念 , 但 是 归根 结底 还是 要为人 类服 务, 也是 在 人们通 过 对于 人与 自然 关系重 新 认识 的基 础 上而 出现 的 , 所 以生 态 建筑 坚 持 “ 以人 为本 ” 和 “ 以 生 态环 境 为基 础 ” 密切 结合 的观 点 , 其 和 其他 建筑 相 比 , 能 够满 足人 类更 多的 舒适 性要 求 , 让 人们 能够 在环境 中生活 的更加 惬意 、 更加 温馨 。 2 . 2 生态 环境 具有 明显的 地域 性特 征 建 筑首先 必须 要 有的 就 是建 筑 地域 , 因 为不 同的 地域 又 有不 同 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不同的社会环境特点, 所以地域性特征也是生态 环境建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地域是建筑存在的前提, 也是生态建筑 的 根本 出发 点。 生 态建 筑要 与特 定地 区的 气候 、 地 理特 征相适 合和 协 调, 还 要体 现 当地 的文化 特 征 。 每 个地 域 都具 有 自己独 特 的生 态 特征 和 文化 特 征 , 表 现为 生 态 多样 性 和 文化 多样性 , 因此 建筑 应 具 有地 域 性和 民 族性 。 对 于 自然环 境特 点来说 , 就是 充分 考虑 当地 的 自然环 境 因素 , 将 建 筑和 当地 的气候 、 地 形 地貌 特征 度密 切 的联系在 一起 进行 考虑 。 而 对于 社会 环境 特 点来说 就 是要 充分 考虑 当地 的经 济、 社会 、 文化等 特点 , 使建 筑 保证 独有 的 民族 性 和社 会特 点 , 所 以生 态建 筑 中 所提 到 的 地域 性 特 征 不是 指 简单 的形 式 , 而 是 真正 的 符 合 当地 的经 济、 文化 、 社 会、 民族特 色等具 体特 征 的建 筑。 2 . 3 追求 经济 效 益 、 社 会效 益和生态 效 益的统 一 参考文献 生 态 建筑 最 大 的 特点 就 是 注重 经济 效 益 、 社 会 效 益、 生 态 效 益 [ 1 ] 刘 东. 生态建 筑初探 . 西安建 筑科 技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1 0 三 者之 间的 统一 , 尤 其是 对于生 态 效 益方面 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 生 态 [ 2 ] 杨辰. 生态建 筑 中的可持 续 发展 思 想 . 重庆 大学 , ; ) 0 0 9 建 筑 在 注意 节 约 资源 和 能源 的 前 提下 , 注意 对 社 会 因素 的考 虑 和 减 [ 5 ] 尹玉红. 我 国生 态建 筑 的发展 现状 . 魅 力中 国, 2 0 1 o
谈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谈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冲击,以及注重技术表现的建筑创作倾向,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新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状态。
人们在探索建筑创新的道路上,一直追求理想化的乐土,人们如何利用生态环境来打造理想的生态建筑。
标签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发展(一)生态建筑的分析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
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
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浅述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主要方法
浅述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主要方法当前建筑行业主要以粗放式模式进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大量能源资源的浪费。
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在各行业总耗能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需要对传统建筑行业进行革新,走生态化建设之路,保证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更好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文分析重点见表1。
表1 生态建筑设计研究重点文章重点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原则坚持节能减排,以人为本以及统筹兼顾等。
建筑设计问题要考虑地质环境、采光、水资源及土壤保护等问题。
设计方法建筑方案的及时调整与建筑构造的设计。
一、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一)提倡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的建筑施工提倡节约资源,对于有害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建造适宜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健康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核心理念。
[1]因此,要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生态建筑。
(二)尊重环境,与环境协调发展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要求建设绿色生态型建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我们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了解施工周围的环境状况,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在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共同发展。
[2]要加强对周围植物以及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构建充满生机的生活环境。
(三)牢记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需要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同时兼顾人的因素。
建筑的目的是为人所用,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率人的因素。
[3]保证建筑为人所用的方便性与舒适性,使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要加强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牢记以人为本。
(三)统筹兼顾,达到整体的协调一致性在建筑设计中要具备整体性意识,对建筑项目点的气候、经济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关注细节的同时统筹全局,是建筑质量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在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从建筑设计的整体出发,因地制宜的考虑各方面因素,兼顾各个细节,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生态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探讨
生态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探讨引言: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建筑完全符合环保的理念,给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也能实现最低。
从能源角度来看,生态建筑在打造中会用到一些先进能源,最典型的是太阳能的利用。
从资源角度来看,生态建筑致力于减少资源消费、缩减经济成本。
从建筑角度来看,生态建筑是新型的建筑设计方式,推动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人居的角度来看,生态建筑能给使用者们带来身心上的享受,符合最佳人居环境的理念及要求。
综合这几点因素可看出,生态建筑的打造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建筑所拥有的典型特征(一)顺着周边环境的趋势来设计设计人员要注意顺着周边环境的趋势来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考虑几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建筑场地,该方面的内容又需考虑下列的关键因素:(1)地势地貌;(2)场地方向;(3)场地定位;(4)场地布局。
第二方面是气候条件,该方面需考虑下列几点因素:(1)风向;(2)风力大小;(3)日照强度;(4)湿度;(5)温度。
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对阴影范围加以评价,并引导空气进行顺畅的流动。
(二)加入自然要素设计人员要在建筑中大量引入自然元素。
生态建筑最典型的一个表现是:集中了大量自然要素,让建筑本身贴近自然风格,而建筑周边也靠近自然环境。
因此,设计人员可从下列几方面来着手设计:(1)设计一套保证空气顺畅的自然通风系统;(2)设计一套自然采光的新型系统,既保证采光效果又节省电力;(3)设计一个花园式的屋顶,让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直接贴近,更符合生态建筑的理念。
(三)保护植被等资源在现当代建筑的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尽可能规避建筑物周边植被破坏的问题。
此外,设计人员还要尽可能增加植被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覆盖范围,并借助先进技术、新型材料将建筑打造成具备浓郁乡土风情的现代化建筑。
(四)节约资源生态建筑必须符合环保的基本理念。
一方面,生态建筑要符合资源节约的基本理念。
设计人员要尽可能设计出节能型的电力系统及水系统,从而来节约电力资源、水资源。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1. 引言1.1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旨在倡导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生态化设计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建筑布局和环保技术应用,打造绿色、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化模式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包括严格遵循生态环境规划、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节能减排等方面。
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生态化模式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倡导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优质的建筑环境,还能为地球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化设计对建筑行业的积极影响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将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生态化设计原则生态化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一系列的生态化理念和原则,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化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基础,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并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
生态化设计应该优先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能耗。
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在生态化设计中,应该采用节水设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化设计还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设计出具有生态美感的建筑,促进人们与自然的亲近感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生态化设计原则是为了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化建筑设计成为了当今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生态化建筑设计主张将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并通过各种策略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就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一、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意义生态化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生态化建筑设计通过改变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和方法,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传统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态化建筑设计旨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节约能源和资源。
生态化建筑设计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合理布局和设计建筑空间,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化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需求。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领域,生态化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被动式生态化。
被动式生态化建筑设计主张通过建筑结构、材料和布局等手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建筑朝向、采光、通风和隔热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建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
2.积极式生态化。
积极式生态化建筑设计主张通过科技手段和工程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提高建筑的能效和资源利用率。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和节能设备,实现建筑的自动化管理和能源节约。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和策略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生态化建筑设计不仅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功能和美观,更重要的是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以期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可行的方向和思路。
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绿色环保”。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生态化的目标,比如采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和供电、设计绿色屋顶和墙体以增加植被覆盖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生态化建筑设计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建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建筑周围种植适宜的植物,利用天然地形和植被进行遮阳和保温,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还能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生态化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循环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尽量减少对原有资源的浪费,并且鼓励建筑的再利用和改造。
设计可拆卸的建筑结构,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考虑建筑的二次利用等。
这种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的维护成本。
生态化建筑设计还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建筑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来实现对能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智能管理和利用。
利用智能化系统来控制建筑的采光、通风、供暖、供水等,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智能化系统还能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通过绿色环保、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循环利用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建筑的生态创新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建筑的生态创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建筑的生态创新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美观与实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了建筑设计与建造的新目标。
人类意识到了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在建筑领域中进行生态创新。
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现代建筑领域中的生态创新。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与原则生态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与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实现有效的互动与融合的建筑。
其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选用节能材料与设备,合理进行能源利用与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2. 水资源管理: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以及节水设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
3. 自然通风与采光: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窗户与通风口,以利用自然气流与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4. 生态景观:在建筑周围合理规划与设计绿化环境,增加生态功能与美观性。
二、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创新1. 绿色建筑物:绿色建筑物是指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
其特点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2. 多层垂直农田:在城市中,空间资源有限,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现代建筑开始将农田引入垂直空间,实现城市农业的发展。
通过科技手段,可在建筑的垂直空间中进行农作物种植,提供城市居民的新鲜食物,减少运输与环境污染。
3. 大面积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一种将建筑的屋顶进行植被覆盖的方法,可以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同时改善城市环境与居住质量。
4. 智能自动化系统:现代建筑利用智能自动化系统,通过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监测与调节室内环境,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
这些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与调整,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案例分析:伦敦凯能量建筑伦敦凯能量建筑是现代建筑领域的生态创新典范。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摘要】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通过引入生态化原则、选择绿色建筑材料、节约能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设计生态景观等方式,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为推动建筑行业向生态友好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倡导。
生态化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未来,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生态化策略、绿色建筑材料、能源节约、水资源管理、生态景观设计、应用前景、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什么是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方法。
从建筑的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都要注重影响和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是将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采用生态化模式及策略,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的价值和竞争力。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1.2 为什么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建筑业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有必要采用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经常需要大量能源来供暖、照明和通风等,而这些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资源浪费。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探究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大量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典范案例,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更重要的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体现了生态化建筑设计的理念。
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实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深入探讨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模式和策略,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生态化建筑设计是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它不仅仅关乎建筑本身的美学及功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绿色技术和策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化建筑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等,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意义更加凸显。
通过研究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模式和策略,可以为城市建设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生态化建筑设计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
深入探究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意义意义对于推动建筑设计行业朝着更加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定义和原则,深入理解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生态化建筑设计的目的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核心理念,从而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运用生态化设计原则。
通过研究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模式和策略,探讨不同设计方法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分析不同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我们可以深入挖掘生态化建筑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生态化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论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
浅论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建筑和生态建筑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建筑;生态建筑;发展;对策一、现代建筑1现代建筑的特征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但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如下:a强调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b 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性;c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d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反对装饰;e发展建筑美学,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现代理筑的发展现代建筑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当时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一一中国。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达到高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
“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
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
自60年代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建筑思潮。
二、生态建筑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现代建筑如何转向生态建筑
发表时间:2018-01-17T15:14:49.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作者:张志梁[导读] 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10075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建筑和生态建筑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建筑;生态建筑;发展;对策一、现代建筑
1现代建筑的特征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但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如下:a强调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b 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性;c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d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反对装饰;e发展建筑美学,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现代理筑的发展
现代建筑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当时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一一中国。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达到高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
“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
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
自60年代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建筑思潮。
二、生态建筑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
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生态建筑是一个宽泛概念。
狭义上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与环境良好的建筑;广义上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维与城市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广阔视野。
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减少对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能较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负面影响;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生态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生态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三、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1 建筑全过程的资源与能源消耗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新建200000hm2建筑,现有的4410000hm2 hm2建筑,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建筑。
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建筑在整个过程中的能耗占全部能源的50%。
如建筑用的水泥,从石灰石矿的开采,到石灰石烧制成水泥,水泥运输至生产厂家制成商品混凝土或成品建材,再应用于建筑施工,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建筑建成之后,建筑的使用运行和建筑最后的废弃处理,都需要耗能。
除此之外,建筑消耗了50%的水资源,40%的原材料,并要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
同时,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水污染和48%的固体废物均来自于建筑。
无论是能源、物质消耗,还是污染的产生都与建筑息息相关。
2 我国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从总体来讲,我国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即启动了生态建筑技术研究,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
2002年底,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奥组委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建立了科学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形成了绿色建筑定两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全过程控制的观点和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指南。
四、我国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
1加大生态环境观的教育,提高生态意识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近年来,我国重视加强发展生态建筑的国际文流与合作,加强了发展生态建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发展生态建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坚持不懈地对社会大众加强环境概念、地球资源有限性、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宣传外,还要加强建筑师“以环境为中心”的认识,重视开展生态建筑科研工作。
2建立健全发展生态建筑的政策法规
在制定政策方面,国外的很多经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例如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德国政府和社会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其中国家银行系统为绿色建筑提供低息货款,资助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立针对明确目标群组(如业主,建筑师,开发商)的宣传信息和咨询系统;通过宣传咨询使大众接受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等就是这些的具体表现。
当前,我国要加快建立健全发展生态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
3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必须重视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减少热损失。
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应从建筑朝向、外墙面积、墙体热工性能、窗户密闭性能、南向窗户面积大小等方面作出认真的规划和设计。
我国已加大了发展节能建筑的力度,发展节能建筑,一是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二是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三是推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突出抓好政府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四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推广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地缘热泵、水源热泵等的应用;五是搞好城镇供热体制和供热方式的改革;六是改进提高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五、结语
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保护必将深入到建筑设计的核心。
建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变得和传统的要素,如功能、空间、形式等同样重要,而且将会影响到建筑最后的形象。
从现代建筑到生态建筑,再到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实际上是“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building)”、“生态重构(Ecological Restructure)”的过程,即对现有城乡的物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对社会价值观、道德伦理、经济模式、生活方式及政策体制等社会文明进行重新定位和根本转变。
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其必然将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姜克余.生态建筑浅析.科技咨询导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