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合集下载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工作目的二、工作范围三、工作内容及流程1.建立传染病预防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有关传染病的动态信息,并将其下发到各个基层卫生机构、学校、小区、交通枢纽等地方。

2.在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室,设置专人负责对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

3.按照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流行特点,对符合传染病症状的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呕吐等症状。

4.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类和分诊。

具体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高风险,需要立即隔离和送医治疗;二级为中风险,需继续观察后再作进一步的处理;三级为低风险,需加强日常防控措施。

5.将高风险和中风险的人员迅速隔离到专门的隔离区,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6.对低风险的人员进行登记和提醒,建议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同时对其进行观察,并在后续继续关注和跟进。

7.相关部门根据分诊的情况统计并上报,以供疾控中心和卫生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调度。

8.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信息的发布,向社会公众传达相关防控知识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协同氛围。

四、工作职责分工1.医疗机构的职责:-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室;-配置专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隔离发现高风险和中风险人员;-组织对低风险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和观察;-统计整理分诊数据,并定期上报。

2.其他场所的职责:-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室;-配置专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问诊和登记;-配合协助医疗机构对高风险和中风险人员进行隔离,做好交接工作;-组织对低风险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和观察;-统计整理分诊数据,并定期上报。

五、工作考核与评估1.对参与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定期对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工作的效果和质量;3.及时总结和分享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作流程。

六、工作保障和措施1.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确保及时获取传染病的动态信息;2.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确保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4.健全防疫保障体系,保证传染病的隔离和传播管控;5.加强社会宣传,营造社会协同防控的良好氛围。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应对传染病疫情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前识别传染病病例,有效隔离患者,防止传播蔓延。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目的、工作流程、执行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目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隔离能力,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个人安全,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

二、工作流程1. 接待与登记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后,前台接待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有去过疫情严重地区或与病例接触史。

若患者符合相关条件,应立即引导至传染病预检分诊区域,并进行登记。

2. 风险评估在传染病预检分诊区域,医护人员应进行患者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接触史等信息,将其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3. 分诊判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配至不同的诊疗区域。

低风险患者将分配至普通诊疗区域,中风险患者应隔离至单间,高风险患者则需要立即转诊至专门的传染病隔离病房。

4. 隔离与观察在分诊判定后,医护人员应将中、高风险患者隔离,并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对已分诊的患者,应进行定期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通报与转诊若有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通报卫生行政部门,并协助完成患者的转诊手续,确保其及时得到专业治疗。

三、执行要求1.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评估与分诊技能,掌握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2.信息记录医护人员在进行分诊判定时,应认真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症状描述和分诊结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应遵守个人隐私保护原则,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3.设备与物资支持医疗机构应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隔离病房及相关设施,确保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加强对相关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需求。

(完整版)预检分诊流程一

(完整版)预检分诊流程一

一、预检分诊流程分诊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三、传染病报告卡上报流程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合肥益康中医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3、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包括以下情况: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感染防控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感染防控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感染防控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背景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院门诊感染风险大幅增加。

为了减少疫
情传播,门诊推行预检分诊制度成为必要选择。

预检分诊制度是在
普通门诊医生的基础上,增加一位感染预检员,对可能感染的患者
进行筛查和分诊。

实施
1. 预检分诊员的职责
预检分诊员负责疫情筛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等工作。

门诊
医生诊断完成之后,预检分诊员会通过患者所述的病史进行疫情风
险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统一采取措施,包括拍片、留观、转诊等。

2. 疫情筛查
包括患者个人疫情史、接触史、旅居史和相关症状等。

预检分
诊员会根据患者情况按规定流程登记,对于有疑点的患者,要严格
按照要求实行隔离观察,等待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3. 交流协作
预检分诊员与普通门诊医生在诊疗中保持灵活的交流和协作,
共同制订诊疗方案。

同时,预检分诊员也会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情
况和应对措施。

4. 备战未来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预检分诊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诊从制度建设、设备采购到医护人员培训,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全
方位的支援和协助。

未来,门诊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结论
预检分诊制度是一种成功的感染防控措施,是减少疫情扩散的
重要途径。

门诊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分诊流程,进一步提高预防
感染的能力。

同时,门诊需要借鉴其他优秀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和发展。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 专桌所在诊室的配置 有纱窗、纱门、输液器、注射 器、检查床、污物桶(要求是较大口径的有盖、有标 识的塑料桶,标识经消毒处理后仍然清楚)、便盆、 血压计、温度计。
整理课件
36
乡镇(社区)卫生院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 药物及器械 有抢救、治疗药品,消毒药物及器械。 药品(物)不在有效期内视为缺,器械不能正常使用 视为无。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27
发热门诊设置存在的问题
❖ 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差,完全不能满足传染病隔离要求。 ❖ 人员不固定。平时不开诊,遇到疫情发生时才临时组建人员上岗。
但临时上岗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长期工作经验积累,患者的医 护治疗很难保证。
❖ 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不合理。没有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门诊没有按 规范运行的医院发热患者仍和其他内科患者同时就诊,发现传染 病后再送至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隔离。一个传染病患者从来诊到 确诊一般要经历挂号、候诊、就诊、检查等四个流程后才能被确 定为传染病疑似病例,然后再进行转运,在此期间很难计算此患 者有多少密切接触者,更难知道被接触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 环境污染情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尤甚,极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 生。
整理课件
5
传染病预检分诊内容及工作人员职责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主要内容 1、测量体温:通过有关仪器或体温计测量就诊者的体温,
以期了解就诊者体温的高低。体温高于37.5℃的病人 简单询诊后送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断。 2、询诊:凡发热病人就诊首先询问有无与流感病人接触 史、有无病死禽接触史、有无外出史及与疫区病人及 疑似病人接触史。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首先询问 有无到过疫区接触史及群体就餐史,并立即将病人带 至肠道门诊进行就诊。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一、引言:1.1 本文档旨在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的流程和程序。

1.2 传染病预检分诊是指将可能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和分诊,以便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3 预检分诊的目的是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传播传染病。

二、患者登记与信息收集2.1 患者到达接待台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

2.2 接待台工作人员收集患者的病例史、旅行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2.3 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疾病信息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保密处理。

三、症状评估与风险判断3.1 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症状评估,根据患者的表现判断是否有传染病的风险。

3.2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特点,对患者进行风险判断,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

四、流行病学调查与情况记录4.1 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接触史和感染源等信息。

4.2 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疾病起始时间、接触过的人员和地点、近期旅行史等。

4.3 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分类分诊与安排5.1 根据风险判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将患者进行分诊分类,分为隔离诊区、观察诊区和普通诊区等。

5.2 高风险患者应当立即转至隔离诊区,等待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5.3 中风险患者应当进行观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应立即改变其分类,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4 低风险患者可以进入普通诊区进行常规诊疗。

六、隔离与防护措施6.1 隔离诊区应当设立隔离病房,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与防护。

6.2 隔离病房应具备相应的空气处理设施和感染防控设备。

6.3 所有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当佩戴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七、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的反馈和追踪7.1 对于经过预检分诊的患者,应当将分诊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

7.2 针对高风险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和监测,确保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附件:1、预检分诊登记表2、患者个人信息保密协议3、分类分诊标准表4、隔离病房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由感染病原体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疾病。

预检分诊基本询问内容

预检分诊基本询问内容

XXX医院发热病人传染病预检分诊基本询问内容
一、病史(主诉及现病史):
1你发热和/或咳嗽、腹泻有多长时间了?
2•你吃过什么可疑食品?另外号伴随哪些不舒服的症状?(如全身酸痛、头痛、喷嚏、流涕、咽喉痛、皮疹等)
3.起病后精神饮食状况如何?
4.是否伴随有腹痛、腹泻、呕吐?
5.在哪些地方治疗过?医生诊断为什么病?
6.用过什么药?
7.效果如何?
二、流行病学史:
1你从什么地方来?(详细住址、学校、班级、幼儿园、敬老院等)?
8.到过哪些地方(确切地名)?
9.与您接触过的人(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同行人员等
)是否也和您一样有相同的症状?
10他(她)被什么机构诊断为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
11从事什么工作(家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烹饪等)?
三、分诊要求:
1如发热伴随全身酸痛、头痛、喷嚏、流涕、咳嗽等症状,具有流行病史(来自发病学校、班级、幼儿园、敬老院等多人具有类似症状),即应分诊去感染内科发热门诊。

2.腹泻版流行病学史就分诊去肠道门诊。

3.如无上述情况则分诊去普通门诊。

4.无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有上述1.2.点情况将患者转院到具有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

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预检分诊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预检分诊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预检分诊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一、设置目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合理引导就医、及时发现传染病风险,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提高疫情防控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设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在门、急诊规范设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预检分诊点(台),分诊台备有体温计、口罩、手套、登记表、宣传资料、简单消毒设施。

在预检分诊处,向就诊的发热病人及陪同人员发放口罩,有短暂休息的场所和设施,做好初始隔离措施,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并实现哨点和堡垒功能。

三、人员配备应当配备具有一定感染性疾病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并通过新冠肺炎知识培训的医生、护理人员承担预检分诊任务。

四、主要任务(一)贯彻落实区域“外防输入”策略,加强门诊预检分诊筛查,做好对发热患者的监测、发现、报告和转诊。

协助落实对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管理措施。

加强公众健康宣教,引导做好个人防护。

(二)全面恢复正常医疗卫生服务秩序,为居民提供基本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等服务。

合理安排门诊时间,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减少就诊居民排队聚集。

优化完善就医流程,加强内部消毒、环境卫生工作,严防机构内感染事件发生。

(三)对就诊人员及其陪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询问和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查看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并督促就诊人员、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正确佩戴口罩。

(四)对前来就诊的返乡人员查阅核酸检测证明和/或健康监测过程中的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结果7日内有效)。

返乡人员主要包括跨省份返乡人员;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五)询问就诊人员旅居史、接触史、职业、聚集性发病等新冠流行病学史情况,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做好预检分诊信息登记。

预检分诊患者参考登记表)

预检分诊患者参考登记表)

XXXXXXXX学校医务室
预检分诊流行病学史调查表
姓名:性别:年龄:
班级:
就诊时间:月日时分
1.近期有无发热、咳嗽、胸闷、咽痛、鼻塞、肌痛、腹泻等症状?
现场测量体温:℃
否□是□
2.近14天内有无低、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
否□是□
3.近14天内有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或接触有病例报告
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否□是□
4.近期是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嗅觉减退等症状?
否□是□
5.近期是否有草地、茶场、树林、公园等植被茂盛的环境活动史?
否□是□
预检分诊医生意见:转至本院科
转至县、市医院发热门诊□
转至医院□
预检分诊医生签名:
★患方承诺:本人承诺所述患者及陪客流行病学史属实,如隐瞒事实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等,承担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患者本人或家属(关系)签名:。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提高传染病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报告和早期治疗的能力,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小组,由医务、护理、感染控制、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预检分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管理小组应当制定预检分诊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第三章预检分诊流程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在门诊、急诊等患者就诊区域设立预检分诊点,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

第七条预检分诊点应当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询问和症状筛查,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登记,并引导至专门的隔离区域。

第八条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预检分诊登记档案,记录患者信息、就诊时间、症状、接触史等,便于追踪和疫情分析。

第四章人员培训与防护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范,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自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性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预检分诊标准

传染病预检分诊标准

传染病预检分诊标准定义预检分诊是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病症状或征兆,并确定适当隔离和治疗措施的过程。

目的预检分诊的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隔离可能患有传染病的患者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标准预检分诊基于以下标准:症状和体征发烧(体温超过38°C 或100.4°F)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喉痛流鼻涕或鼻塞腹泻恶心或呕吐皮疹结膜炎(眼红和流泪)乏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流行病学史与已知传染病患者接触过最近前往传染病流行地区接触过动物或动物产品旅行史最近前往传染病流行地区免疫状态对特定传染病没有免疫力优先级患者应根据以下优先顺序进行预检分诊:有严重症状或体征的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或旅行史的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隔离措施符合预检分诊标准的患者应立即隔离,以防止传染病传播。

隔离措施包括:将患者安置在单独的房间或区域限制与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接触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口罩、手套、防护服)频繁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表面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而有所不同。

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补液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所有工作人员和患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生病时呆在家里监测和随访符合预检分诊标准的患者应接受监测,以跟踪症状并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

随访措施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提供健康的教育和支持报告要求怀疑或确诊传染病的患者应向当地卫生当局报告。

报告应包括患者的信息、症状和体征、旅行史和接触史。

预检分诊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预检分诊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背景随着传染病疫情的不确定性增加,医疗机构作为疾病防控的前沿阵地,其预检分诊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规范预检分诊流程,提高传染病早期识别和隔离能力。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3. 优化消毒隔离措施,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4.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1. 预检分诊流程优化(1)设立独立预检分诊区域,明确标识,保持通风,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2)配备专业的预检分诊人员,负责体温检测、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调查等工作。

(3)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及时引导至隔离区域,并做好隔离措施。

(4)对确诊传染病患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医务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针对传染病防控难点进行深入讲解。

(3)开展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3. 消毒隔离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预检分诊区域、隔离区域、医疗设备等进行消毒。

(2)配备充足的消毒剂和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

(3)加强废弃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4. 应急预案(1)制定详细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3)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信息畅通。

四、实施与监督1. 实施(1)成立感染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2)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定期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监督(1)设立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参与监督。

(2)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规定。

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表【模板】

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表【模板】

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表
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身份号:
联系电话:现住址:
体温℃
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
1、14天内是否有以下新疆喀什、上海市**区、天津市**区、云南省**市**县、武川县二份子乡、安徽省**市、境外等中高风险
地区出入、或是接触过以上地区的人?
□是□否
2、当前健康状况
□没有出现症状□感冒样症状:乏力、咳嗽、发烧、肌肉痛、头痛
□喘憋、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泻□心慌、胸闷
□结膜炎(红眼病样表现:眼睛涩、红、分泌物)□其他症状3、近10天是否进入过草原?
□是□否
4、10天内是否扒、食和携带过野生动物?
□是□否
5、10天内是否被跳蚤叮咬过?
□是□否
6、近10天内是否接触过高热病人(体温39℃以上)
□是□否
7、当前健康状况
□无异常□腋下、腹股沟(大腿根)淋巴结肿痛
□干咳、喘憋□寒战□便血
以上所有信息如有隐瞒事实,本人愿意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本人签字:
2020年月日。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

传染病三级预检分诊传染病(新冠肺炎)感染三级预检分诊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传染病一级预检分诊地点设置要求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门诊规范醒目位置设置预检分诊点,我院设置在正门入口处(其余入口关闭)。

2.要求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人员配置到位。

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等)4.预检分诊台物品要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触式并备水银体温计)、一级防护用品、手卫生消毒设施、医疗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中高风险地区资料等。

5.预检分诊处,向就诊的发热病人及陪同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异常患者按规定处置,做好临时隔离措施。

二、传染病一级预检分诊分诊人员配备及流程分工1.根据《沈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管理规范》中要求,由经过培训、有经历的医务人员承担预检分诊工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举行手卫生。

2.预检分诊点根据相关分诊标准告知发热患者就诊须知,负责发热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导诊。

提醒患者排队保持间隔一米,未带口罩的就诊患者立即发放外科医用口罩。

3.预检分诊诊疗管理流程:(一)正常患者处理流程。

如体温、健康码、流行病学史无异常,可常规就诊。

(二)反常患者处理流程。

如丈量体温升高(超过37.3℃),应及时予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做好登记。

(1)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立即穿防护服。

其中一人立即引导发热或疑似患者至姑且断绝点举行断绝,预检分诊另一工作人员封闭相关区域,并立即电话上报医务科和院办。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一、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二、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三、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四、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医院在接到卫计委和省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本市卫计委的要求,应当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并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同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七、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八、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九、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十、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的流行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隔离是控制传播的关键。

而在流行期间,人们往往会担心个体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传染病,各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前对患者进行分诊,将可能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与非传染病患者分开,降低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通过实施预检分诊制度,可以减少医院就诊人数,减轻医疗系统压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患者的筛查能力,提升对传染病的防控水平。

实施预检分诊制度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登记和排队管理,提高就诊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体温测量、病史询问等手段,筛查患者是否有传染病的风险。

对于有风险的患者,可以安排专人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隔离,以降低传播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向大家介绍传染病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就诊流程,引导大家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一方面,通过排队管理和分流,可以减少医院的拥堵现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早期筛查和隔离患者,可以有效遏制传播链的蔓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此外,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就诊,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总结而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为了降低传播风险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而实施的一种制度。

通过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筛查风险患者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法,可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以提高防控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抽样调查: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 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可能性。
疾病的含义
定义: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 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 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 的异常。
“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 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 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是 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如“感冒、风寒、传染 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做“疾”。
室。 3、病人是否发热,身体哪个部位不好。 4、假如是传染病患者,要按照消化道、呼吸道、传
染病做好病人和自我防护。 5、测体温,同时做好相关问题的记录。 6、引导病人到需要去的科室进行就诊。
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 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 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 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 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 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
飞沫传染: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 嗽、打喷嚏、说话等,
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腮腺炎、结核、麻疹等。
传播途径
粪口传染:由于卫生系统不健全, 教育倡导不周,污水处理不彻底等, 如霍乱、 A型肝炎、小儿麻痹、 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 、 手足口等。
传染病分类管理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 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泻病。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 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传染病分类管理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 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 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 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 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 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 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 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 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 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等
性传染病: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传染病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 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 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 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疾病的含义
“病” 再看这个病字,病字里面是个“丙”。在
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里 面,丙又代表心,所以,另外,心火,就是被 压抑的情绪,就是失调的七情六欲,比如“悲 伤、忧虑、恐惧、愤怒……”这些都是人的七 情六欲。
传染病
定义: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 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预检分诊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预检的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每位病人,都要主动的询问答话, 询问病人的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 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 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询问的方法与步骤
您好,请问您有需要我帮助的吗? 1、首先要结合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年龄,职业,有什么临床表现。 2、询问病人来自何地、哪里不舒服、想就诊哪个科
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
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
疾病的病人。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
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 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 湿度的 改变有关。
调查的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 高危人群及防治的重点疾病,为我们诊治、引导提供 依据。
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联,以逐步 建立病因假设。
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效的价值信息。 4、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描述流行病学的种类
1、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 群中每一成员做的调查。
调查方法
流行病学从 “描述”与“分析”两方面来体现它的归 纳性。在描述中注重分析,在分析中贯穿描述。
分析性描述即人们常说的描述流行病学,是将所得资 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以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 疾病、健康或卫生事件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示出来。 其方法既基础又灵活。 主要用于疾病预防和控制。
是指按照设计好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查 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 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 断面调查或现患病率调查。
特点: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 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传染病
传播条件: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 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 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
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 染 病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接触传染: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 如:香港脚、脓包症、梅毒等。
传播途径
垂直传染:指胎儿在母体得到的疾病,如:乙型肝炎、 梅毒、艾滋病、细菌、真菌等。
血液传染: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 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