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叶的研究进展
龙利叶化学鉴别的初步研究
负反应 负反应 正 反 应 负反应 负反应
加碱变红色 , 加酸成酸性后 褪色
呈 红 色
应呈绿 、 蓝或 暗紫 色 出现 白色沉淀或浑浊
应呈紫 应 呈 红 应 有 绿
无 变化 无 变化
白色 沉淀 呈红 色 蓝色荧光
负 反应 负 反应
负反应 正反应
正反应
香豆素 与内酯
龙 利 叶化 学 鉴 别 的初 步研 究
姜 建国 刘 蓉 杨 永榆 甄汉 深 , , 。 ( .匕 1 j海市第二人 民医院, 广西 北海 560 ;. 30 0 2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 00 ) 30 1
摘 要 : 目 考察龙利叶 的化 学成分 。[ [ 的] 方法] 用化 学反应鉴别方 法对 龙利 叶的水提 液、 采 乙醇提取 液、 石油醚提取液进
无 变 化 呈橙色 无 变 化
试剂均为分析纯 。
和油脂 检查 , 滤液 置表 面皿 中挥 干 , 留物进 行 甾体 或 其余 残
三萜类试验 。 2 2 实验结果 . 分别对龙 利叶的水 提液 、 乙醇提取液 、 石油 醚提取液进行化学鉴别试验 , 实验结果见表 l 。 ~3
2 实验 方 法与结 果
2 1 样 品供 试 液 制 备 .
关键词 : 龙利 叶; 学反 应 ; 化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2 4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4 6 20 )3 0 4—0 R 8. A 10 —7 8 (0 8 0 一o 8 2
龙 利 叶来 源 于 大 戟 科 植 物 龙 利 叶 S uo u ot ts a rp srs au r Mi. S.hn in sS Y. u q [ ca ga u . H ;S.p ti l sB ie 【一 sauf i el ] 。 ou l 我 国主要分 布在 广 西、 福建 、 东 等地 】临床 用 于 清热 润 广 , 肺, 化痰止咳 , 主治肺热 咳嗽痰多 , 便秘 , 口干[ 目前 , 内 。 国 外对龙利 叶的研究报道不多 , 其叶的化学 成分研究亦 未见有 2 1 1 水 提 取 液 分 别 取 龙 利 叶 的 叶 粗 粉 1g 加 水 . . 0, lO , 浸 2 h后 , 过。取 l ml O ml冷 4 滤 O 滤液 作氨 基酸 、 多肽 、 蛋 白质检查 。剩余药渣在 6 ℃水 浴上加 热 3 mi, 0 0 n 滤过。滤液 作糖 、 多糖 、 皂苷 、 鞣质、 有机酸等鉴别 试验。 2 1 2 乙醇提取液 分别 取龙 利 叶 的叶粗 粉 lg 加 9 % .. O, 5 乙醇 10 , 0 ml 加热 回流 1 , h 滤过 。将 滤液分成 两部 分 , 份作 一
龙利叶根的显微鉴别研究
例 细 胞 组 成 ,皮层 中含 有 很 多 淀 粉 粒 ,偶 有 簇 晶 ,韧 皮 部狭 窄 ,木 质 部 宽 广 ,射 线 明显 。粉 末 可 见 网纹 、孔 纹 及 梯 纹 导 管 , 并 伴 有 纤 维 、 含草 酸 钙 簇 晶 的 薄 壁细 胞 ,淀 粉 粒 多 为 复 粒 等 。 结 论 :以上 显 微 特 征 对 龙 利 叶 的 根 有 鉴别 意 义 。 【 键词】 关 :龙 利 叶 根 显 微 鉴 定
AB T C 【bet T rv easi t cea ao rdnict na dd vl m n f h o f arp sr t tsMi. S RA T O jc] opoi c ni vl t nf et a o n ee p e t er to S u u s au q d e f i u i oi f i o ot o r o or [. agau ..u . a i l sB ie S h ni sSYH ;Ss t f i e ]. [ ehd】 R uighs lg a ad mi ocpc dnictn m to sw se c n p uou U M to s ot i o i l n c so i iet ao eh a m。 n to c r l a i f i d
poe. 【 eut T ep e e r db - 0lyr o e s Mays rhgan n wcut rs sa u di ot , lyd R sl] h h l m i f me y5 1 e f l. n t c r sadaf ls r yt r f n C r x s so a s cl a i e ec a eo l n e
龙脷叶的性状研究
龙脷叶的性状研究【中药名】龙脷叶longliye【别名】龙利叶、龙舌叶、龙味叶。
【英文名】Sauropi Folium。
【来源】大戟科植物龙利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的叶。
【植物形态】常绿小灌木。
枝多少扭曲,下部斜倚。
单叶互生,稍肉质,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顶端圆,基部楔尖或渐狭,上面深绿色或淡蓝绿色,中脉和侧脉附近常为苍白色。
花紫红色,很小,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几朵簇生或组成腋生聚伞花序,雌花1~2朵常生于叶腋;雄花的花萼盘状,有雄蕊3枚;雌花的花萼陀螺状,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雄花和雌花均无花瓣。
蒴果大如豌豆,扁球形,外有宿萼包被。
【产地分布】常见栽培于园圃和庭院中。
原产于苏门答腊。
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均有栽种,以广东、广西栽培最多。
【采收加工】4~10月采收,以6~8月为盛产期。
每隔15~20天采摘青绿色老叶1次,每株每次从上而下摘取3~4片叶,阴干(不宜直接曝晒,否则叶片色黄质次);或阴干至七八成干时,将叶片叠齐捆成小扎,用蒲席遮盖,晒至足干。
【药材性状】呈团状或长条状皱缩,展平后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如舌状,先端圆钝稍内凹而有小尖刺,基部窄呈楔形或稍圆,全缘,叶面深绿色,常有灰白色花斑,叶背黄绿色,中脉突出,基部偶见柔毛,侧脉羽状,5~6对,近外缘合拢。
硬纸质,稍厚。
气微,味淡微甘。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
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润肺止咳、通便。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服。
用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
【药理研究】龙脷叶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有外周性镇痛作用,但无中枢性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含甾类化合物、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等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龙利叶的显微结构研究
LuRo g , uQi Z e ns e YagYo gy 2 Ja gJa —u 2 i n Oi n , h nHa — n , n n .u . i i g o ,MaWe— n h n n nf g a ( . a g i aio a C i s dc e ies y Na nn a g i 3 0 1 1 Gun X dt n l hn e Tr i e Me in vri . n igGun x 0 0 ; i Un t 5
溶血度 [] 黑 龙江医药科学 ,0 32 ( )8 . J. 2 0 ,6 4 :4
( 辑 编 林 江/ 熊 瑜)
的溶 血产生显著影 响。但只是作为体外 溶血实验 , 缺乏 在体 内的实验数据 , 没有考虑到体 内酶 系及代谢 系统等诸多 因素
对药 物的影响 , 仅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 供参 考依 据。
1 9 1 8. 9 3: 6
[ ] 燕文 , 淑华 , 5周 何 莫武宁 , . 等 中药注射剂 溶血度 测定 的 3种方法 比较 [] 中国中药杂志 ,02 2 ( )4 5 J. 2 0 ,7 6 :6 . [ ]韩立伟 , 6 李锦莲 . 紫外分 光光度 法测定 中草 药注射 液的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9 1 2 3 2 . 人 19 :2 —2 4
作 , 作不慎易加 大实验误差 。 操
凡溶血度大于 2 %者 , 0 临床上 不宜用 于静脉 注射 L , 6 本 J
实验对 9 o例样本进行考 察 。 溶血度均小 于 2 % , 0 故可认为利
[ ]国家药典委员 会 . 3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药 典 [ ] 一部 . S. 北
龙利叶止咳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龙利叶止咳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口的:研究分析龙利叶的止咳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
方法:选择150只SPF 级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组,每组各15只,龙利叶提取液分别用石油瞇,氯仿,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进行萃取,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分析上述四个部位的止咳作用,观察分析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等指标,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法,重结晶法以及波普法等进行止咳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
结果:除石油醯组外,上述各药物部位组均降低小鼠的2分钟咳嗽次数,且咳嗽潜伏期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其中以龙利叶中的氯仿高浓度组和乙酸乙酯组以及正丁醇组的止咳效果最为突出。
结论:龙利叶的止咳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以及氯仿高浓度组,其有效部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笛体类化合物,挥发油类化合物,以及核昔类化合物。
标签:龙利叶止咳药理作用化学成分龙利叶,乂名龙舌草,牛耳叶等,原产地为越南北部地区,是我国的广东和广西民间传统的食疗药材和凉茶材料,根据有关资料[1],龙利叶具有的药用功效主要为止咳化痰,润肺定喘,因此,临床上常釆用龙利叶进行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等疾病的治疗,截至U前,我国有关龙利叶的研究报道仍然较少,研究采用小鼠实验法进行龙利叶的止咳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所用的龙利叶购自药材专业市场,并且经过药材专家鉴定为大戟科守宫木属龙利叶(干燥叶),选择150只SPF级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 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仿组(包括高浓度和低浓度2组),乙酸乙酯组(包括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正丁醇组(包括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石油醴组(包括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15只,所选小鼠的体重范围为18g到22g, 雌雄各半。
2.纳入标准第一,釆用氨水引咳法试验时,小鼠的2分钟咳嗽次数为10次到80次之间;第二,喷雾后,小鼠咳嗽潜伏期为15秒到50秒之间;第三,小鼠的反应平稳,状态良好。
龙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s f r o m S a u r o p u s r o s t r a t s. u
( S F E) , a n d t h e n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w e r e s e p a r a t e d a n d i d e n t i f i e d b y G C — MS . R e s u l t s : 1 6 c o m p o u n d s , w h i c h
c o n s t i t ue nt s a r e 0l e i c a c i d a mi d e ,Ph y t o l ,a nd Bu t y l a t e d Hy d r o x y t o l ue ne .1 7 c o mp o u n d s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f or 8 1 . 49 % o f t h e t o t a 1 .we r e i s o l a t e d a nd i d e n t i ie f d f ro m t h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s by S F E.T he p r i nc i p a l c o ns t i t u e n t s a r e
龙脷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大 众 科 技
P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0 I . 1 6 N0 . 2 F e b r u a w 2 01 4
龙删 叶提 取物体 外抑菌 活性初步研 究
S t u d i e s o n a n ib t a c t e r i a l a c i t v e o f t he e x t r a c t s f r o m S a u r o p us s pa t u l i f o i f u s Be i l l e i n v i t r o
r e s i s t a n t S t a p h ) ,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 ) 和 大肠杆 菌 (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的 MI C为1 5 . 6 0 m g ・ n i L ~ ;对铜绿假 单胞茵 ( P s e u d o m 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伤寒 沙门氏茵 ( S a l m o n e l l at y p h L)和 乙型副伤寒沙 门氏 茵 (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t y p h o s u s B)的 MI C 为7 . 8 1 mg・ mL ~ 。 可为进一 步研 究龙 劂叶抑茵活性成分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龙劂 叶 ;提取 物 ;最低抑 菌浓度 【 中图分 类号 】R 9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1 5 1 ( 2 0 1 4 ) 0 2 . 0 0 6 8 . 0 3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Th e MI C we r e 7 . 8 1 mg mL 一1 o n P s e u d o mo n a s a e mg i n o s a, S lmo a n e l l a t y p i h a n d Ba c i l l u s p a r a t y p h o s u s B.S a u r o p u s s p a t u l i f o l i u s Be i Ⅱ e h a s a n t i b a c t e ia r l e f e c t s i n v i t r o . An i t b a c t e r i a l a c t i v e s i t u s ma i n l y e x i s t e d i n n — b u t a n o 1 . Ke y wo r d s : S a u r o p u s s p a t u l i f o l i u s Be  ̄e ; a n i t b a c t e i r a l ; MI C
南药龙脷叶的研究进展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 &Seed 2018,38(01):59-62doi :10.16530/21-1574/s.2018.01.020王继华1,2,曹阳2,蔡时可1(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室,广东广州510640;2.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摘要:龙脷叶是一种极具有岭南民族特色的南药和壮药,也是优良的室内观赏植物。
该文对其生药学、药理学、化学与毒理学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探讨龙脷叶利用和发展的趋势,旨在为今后科学利用龙俐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龙脷叶;产业;现状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96(2018)01-059-04WANG Ji-hua et al.(Characteristic Crops laboratory of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Abstract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is a kind of southern medicine and strong medicine with the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nationality ,and is also an excellent indoor ornamental plant.In this paper ,the advances in pharmacognosy ,pharmacology ,chemistry ,toxicology and utilization status had been reviewed.And discusses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and in order to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uture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it.Key words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Industry;Status quo基金项目: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16).作者简介:王继华(1979-),男,博士,副研究员。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II)
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 行鉴定 。结果
合物 , 分别鉴定为正三十烷醇 ( 1 ) 、 2 , 4 一 二叔丁基苯酚 ( 2 ) 、 3 1 - 谷甾醇 ( 3 ) 、 胡萝 卜 苷(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6 - a n h y d r o - 2 一 d e o x y - D— a r a b i n o — h e x o n o - 1 , 4 . 1 a c t o n e ( 5 ) 、 烟 酰胺 ( 6 ) 、 东莨菪亭 ( 7 ) 、 3 口 一 h y d r o x y . 2 6 e t , 2 7 1 3 一 a r b o r - 1 3 ( 1 8 ) - e n e - 2 4 一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8 ) 、 2 , 3 , 5 S " 一 t r i h y d r o x y 一 6 R * - n o n a d e c y l t e t r a h y d r o p y r a n . 4 . o n e( 9 ) 、大黄素 ( 1 0 ) 、原儿茶酸 ( 1 1 ) 、2 , 3 . d i d e o x y - D— e r y t h r o . h e x . 2 . e n o n o 一 1 , 4 - 1 a c t o n e( 1 2 ) 、 咖啡酸 ( 1 3 ) 、3 - 乙酰氧基咖啡酸 ( 1 4 ) 、槲皮素 ( 1 5 ) 、D. 半乳糖 ( 1 6 ) 、甘露醇 ( 1 7 ) 、橙 黄胡椒 酰胺 ( 1 8 ) 、山柰酚 ( 1 9 ) 。 结论 化合物 8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龙劂 叶酸 ;化合物 2 、5 ~1 4 、1 6  ̄1 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 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龙删叶;守 宫木属 ;2 , 4 . 二叔丁基苯酚 ;3 D — h y d r o x y 一 2 6 a , 2 7 3 1 一 a r b o r - 1 3 ( 1 8 ) . e n e . 2 4 -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龙劂叶酸;橙黄 胡
龙利叶的研究进展
龙利叶的研究进展对民间传统用药龙利叶在生药学、化学(薄层色谱鉴别、光谱鉴别、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毒性、抗菌作用、抗炎作用、抗氧化和抗老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
标签:龙利叶;质量分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龙利叶,又名龙脷叶、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性味甘、淡、平,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止咳、通便之功效,主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大便秘结等症[1-6]。
龙利叶来源于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利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Sauropus Spatuli folius Beille],为常绿小灌木,高达40cm,多为栽培或生于山谷、山坡、湿润肥沃的丛林中。
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越南北部、马来半岛也有栽培。
《岭南采药录》[7]记载:以龙脷叶猪肉汤食之,可治疗痰火咳嗽。
目前,有关龙利叶研究的公开报道不多,笔者对其进行综述性研究,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
1 生药学研究刘蓉等[8]对龙利叶的叶进行显微鉴别:龙利叶下表皮较小,气孔为平轴式,仅见于下表面;外韧型主脉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径向排列成行;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常含草酸钙簇晶;叶的粉末可见螺纹导管、伴有草酸钙簇晶薄壁细胞,含有纤维及非腺毛。
吴怀恩等[9]对龙利叶的根进行显微结构鉴别:木栓层由5~10列细胞组成,皮层中含淀粉粒,偶见簇晶,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宽广,明显的射线。
根的粉末可见网纹、孔纹、梯纹导管,伴有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复粒淀粉粒。
2 化学研究2-1 薄层色谱鉴别研究陈珍[10]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龙利叶的皂苷和氨基酸部分进行鉴别,样品经水提加热回流后,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制备。
结果:使用硅胶G板,以乙酸乙酯-甲醇-水(8∶1-2∶0-5)展开,10%硫酸乙醇溶液100℃显色,在供试品的位置上显3个斑点(皂苷部分);使用硅胶G 板,以正丁醇-水-冰乙酸(1-8∶2∶1)展开,0-2%茚三酮乙醇溶液100℃显色,在供试品的位置上显3个斑点(氨基酸部分)。
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作者:谭建宁杜成智梁臣艳何翠薇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建立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为龙脷叶药材质量控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谷氨酸为对照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条件,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结果】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最佳提取条件为:龙脷叶粉碎过20目筛、液料比25.0∶1、提取时间1.5 h,其中粉碎度和提取时间对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提取效果的影响显著(P关键词:龙脷叶;总游离氨基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正交试验;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4-0645-050 引言【研究意义】龙脷叶为大戟科植物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的干燥叶(国家药典委员会,2015),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作为广西常用中草药已被《广西本草选编》(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1974)和《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1986)收载。
龙脷叶为广西特色中药,具有通气道、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等功效,是临床上常用壮药(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
龙脷叶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华南地区民间常用其煲凉茶以祛痰化湿,也可与瘦猪肉或猪肺同煮,对肺热咳嗽、失音、喉痛、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等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广西龙脷叶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其药用成分,对龙脷叶的药用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广西中药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前人研究进展】龙脷叶含有皂苷、甾体类和氨基酸等成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但目前有关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龙脷叶水提物的作用研究。
汪小根和邱蔚芬(2007)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法从龙脷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6种成分,主成分为棕榈酸(28.43%)、金合欢基丙酮(8.82%)等。
龙脷叶由来天然产物丁基2-脱氧-3,6-脱水-β-D-阿拉伯糖呋喃糖苷的全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龙脷叶由来天然产物丁基2-脱氧-3,6-脱水-β-D-阿拉伯糖呋喃糖苷的全合成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谢唯佳,吴晓明,王诚倩,刘龙,徐进宜,姚和权
申请号:CN201410399729.0
申请日:20140813
公开号:CN105367612A
公开日:
201603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龙脷叶由来天然产物丁基2-脱氧-3,6-脱水-β-D-阿拉伯糖呋喃糖苷的全合成方法,该方法由商业途径购买的2-脱氧-β-D-阿拉伯糖吡喃糖经多步反应全合成2-脱氧-3,6-脱水-β-D-阿拉伯糖呋喃糖苷。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地址:21119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壮药龙脷叶的研究进展
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是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又名龙利叶、龙味叶、龙舌叶,人们常在夏秋两季采收并晒干该植物的叶片,用于治疗肺燥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1]。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2]记载,龙脷叶气微、微甘、味淡,归胃经和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和通便的功效。
临床实践表明,三叶汤(人参叶、龙脷叶、枇杷叶)可缓解咳嗽、咽喉痒痛等肺燥症状[3]。
然而,对于龙脷叶的相关研究报道不多,其多种作用功效的背后机理探究深度不够,因此,本研究综述了龙脷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开发提供帮助。
1龙脷叶的生物学特征1.1龙脷叶显微镜下的特征刘蓉等[4]对龙脷叶进行了显微镜鉴别研究,发现其叶片横切面上、下面表皮细胞各1列,下表面细胞相对较小,下表面有气孔;栅栏组织排列整齐,含有较多草酸钙簇晶,而海绵组织则相对疏松;此外,龙脷叶主脉在上下表面均有明显突出,表皮细胞中含有2~3列厚角组织。
主脉维管束则为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行,呈放射状。
韧皮部薄壁细胞内也常含草酸钙簇晶。
丘琴等[5]对龙脷叶的茎进行了显微镜鉴别研究,发现龙脷叶的茎皮层宽,含有较多的淀粉粒,纤维束镶嵌在其中,含有较多草酸钙簇晶;韧皮部狭小且呈现不规则形状;木质部宽,射线明显;髓部大,含有较多淀粉粒。
这些特征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鉴别龙脷叶,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未来可以通过对龙脷叶其他部位的显微结构观察,进一步丰富龙脷叶的鉴别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1.2化学鉴定在研究初期,姜建国等[6]使用化学鉴定方法对龙脷叶不同萃取部位和水提取液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龙脷叶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糖、多糖及苷类,皂苷、鞣质、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等化学成分。
随着化学成分鉴定方法的不断成熟,秦威等[7]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对龙脷叶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推测出12个化学成分,为油酸酰胺、甜菜碱、胆碱、葫芦巴碱、杜鹃花酸、奎尼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阿魏酸、枸橼酸、尿苷和对羟基肉桂酸。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张素斌;张欣;李敏【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2【摘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利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龙利叶多酚的得率为4.38 mg/g.龙利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91 g/mL,抗坏血酸的IC50为6.75 g/mL.还原力的测定中,当吸光度同为0.5时,龙利叶多酚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4 g/mL与32.06 g/mL,表明龙利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均强于抗坏血酸.【总页数】5页(P148-152)【作者】张素斌;张欣;李敏【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相关文献】1.龙爪稷多酚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双辉;张丽;钟嫒嫒;金晨钟2.广元地区油橄榄叶多酚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饶瑜;焦士蓉;龚丽;常伟;车振明3.印度黄檀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邓疆;王有琼;石雷4.紫苏叶多酚超声辅助聚乙二醇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茹巧美;任国平;胡琼5.美洲品系葡萄叶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罗英花;王晓微;臧延青;金成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药龙利叶茎 HPLC指纹图谱研究
壮药龙利叶茎 HPLC指纹图谱研究丘琴;甄汉深;陈明伟;黄培倩;范秀春【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壮药龙利叶茎的 H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8%醋酸溶液(体积比)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批龙利叶茎的 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指纹峰,相似度均达到0.9以上,为建立龙利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High performance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HPLC fingerprint of stem of Sauropus rostratus Miq.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gilent Eclipse XDB-C18 column with acetonitrile-0.08% acetic acid solution as mobile phase using a gradientelutio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set at 25 ℃ and the flow rate was 1mL��min-1 ,the data calcul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similar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of TCM (Version 2004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fingerprint,14 common peaks were confirmed and the similarity of 10 batches of Stem of Sauropus rostratus Miq.were above 0.9.The experiment result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Sauropus rostratus Miq.【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龙利叶茎;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作者】丘琴;甄汉深;陈明伟;黄培倩;范秀春【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钦州市中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龙利叶,又名龙脷叶、牛耳叶、龙舌叶、龙味叶,来源于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利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 [Sauropus Spatuli folius Beille],为常绿小灌木[1-2],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3],为广西常用壮药之一,常用来治疗咽喉炎,可和多种中药合用,在壮族民间常作汤饮、凉茶。
龙利叶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
龙利叶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甄丹丹;丘琴;甄汉深【摘要】目的:考察龙利叶中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龙利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龙利叶中铅、镉、砷、汞、铜等重金属元素.结果:24种农药在0.19~2.0 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回收率为90.1%~104.4%;铅、镉、砷、汞、铜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1.2 mg/kg,回收率在91%~102%之间.10批龙利叶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可行,可为龙利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龙利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作者】甄丹丹;丘琴;甄汉深【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2.2 检测方法2.2.1 样品溶液的制备将样品粉碎,取 10 g(精确至 0.01 g)置50 ml离心管中,加入25 ml乙腈,15 000 r/min提取1 min,再加入5g氯化钠提取1 min,4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 10 ml,待净化。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表3中各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用甲苯稀释成不同系列的标准品溶液,即得。
2.2.3 内标贮备液的制备取外环氧七氯对照品约7 mg,精密称定,置20 ml量瓶中,加甲苯稀释至刻度,即得内标贮备液。
2.2.4 标准曲线取各对照品溶液,加入40μl内标贮备液,以对照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Y),对照品的量(ng)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见表3。
2.2.5 样品检测将样品溶液加入C18固相萃取柱(预先用10ml乙腈淋洗),用15 ml乙腈洗涤萃取柱,收集提取液和洗涤液,于40℃水浴旋转浓缩至约1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冷浸提液零 阶光谱 图在 4 1 0 n m处 有最 大 吸收峰 ;而 其他 提取液 的光谱 图鉴 别意 义不 大。在一 阶导数 光谱 图 中,整 个光谱 曲线 、石油 醚回流和冷浸提取液在 3 0 0— 7 0 0 n m波 长
液, 冷浸 2 ~ 3 h 提取 ; ② 以乙醇加热 回流 1 h提取 ;③ 以水
冷浸 2 4 h提取 。按 中药 化学成 分 系统预 试验 的方法 对上 述 提取 液进行化学成 分预试 验 ,结 果显示 龙利 叶可 能含 有多
刘蓉等 对龙利 叶的 叶进行 显微 鉴别 :龙 利 叶下 表皮 较小 ,气孔 为平轴式 ,仅见 于下表面 ;外韧 型主脉维 管束 ,
醇 、酯 、烷烃 、脂肪 酸类 等。
3 毒 理 研 究
2 . 1 薄层色谱鉴 别研 究 陈珍 采 用薄 层 色谱 法对 龙利 叶 的皂苷和氨基酸部分进行鉴别 ,样品经水 提加热 回流 后 ,
用水饱和正 丁醇振 摇提取 制备 。 吉 杀 :使 用硅胶 G板 ,以
乙酸 乙酯 一甲醇 一水 ( 8 : 1 . 2 : 0 . 5 ) 展 开 ,1 0 %硫 酸 乙醇溶
中国民族 民间 医药
2 0 1 5年 9月第 2 4卷第 1 8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o . 1 8 。 4 1。
类 、皂苷 、有机酸 、黄 酮类 、生 物 碱 、香 豆素 和 内酯 等化
学成分 - t 3 ] 。 汪 小 根 等 采 用 水 蒸 汽 蒸 馏 法 提 取 龙 删 叶
中含淀粉粒 ,偶见 簇 晶 ,韧皮部 狭 窄 、木质 部宽 广 ,明显
的射线。
木质部导管 呈放 射状 ,径 向排列 成行 ;韧 皮部 薄壁 细胞 内 常含草 酸钙簇 晶 ;叶的粉 末可见 螺纹 导管 、伴 有草 酸钙簇
晶薄壁 细胞 ,含 有纤 维及非 腺毛 。吴 怀恩 等 对龙 利 叶的 根进行 显微 结构 鉴别 :木 栓层 由 5一l O列 细胞组 成 ,皮 层
肽 、蛋 白质 、氨 基酸 、多 糖 、糖 、皂苷 、苷类 、鞣 质 、生 物碱 、有机酸 、内脂 、香豆素 、挥发 油及油脂等 化学成 分 。 龙利叶 的根可 能含 氨基 酸 、多 肽 、蛋 白质 、糖 、多 糖 、苷
主治肺燥 咳嗽、咽痛 失音 、大便 秘结 等 症” 。龙利 叶来
源于 大 戟 科 守 宫 木 属 植 物 龙 利 叶 s a u r o p u s r o s t r a t u s Mi q .
[ S a u r o p u s S p a t u l i f o l i u s B e i l l e ] ,为 常绿小灌 木 ,高 达 4 0 c m, 多为栽培或生 于 山谷 、山坡 、湿 润肥 沃 的丛 林 中。分布 于 广西 、广 东 、海 南 等地 ,越南 北 部 、马 来 半 岛也 有 栽 培。 《 岭南采药 录》 记载 :以龙删 叶猪 肉汤食 之 ,可 治疗 痰火
取 液。将 所得 提取液分别在紫外 一可见 2 0 0~ 8 0 0 n m波 长范 围内进行 零 阶 、一 阶、二 阶导数 光谱 扫描 。结 果显 示具 有 鉴别 意义的特征 为 :石油 醚 回流提取 和冷浸 提取 液 的零 阶 光谱 图在 4 1 0 n m处 有较 明显 的最 大吸 收峰 ;氯仿 回流 提取
的挥发油 ,以气 一质 联用 法分析 其挥 发油 的成分 ,分离 出
3 O个峰 ,鉴定 出 1 6种化合物 ,在龙删叶精油 中含有多种生
物活性成 分 :主成 分 为棕榈 酸 ( 2 8 . 4 3 %) 、金 合欢 基丙酮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 晶、复粒淀粉粒 。
2 化 学研 究
( 8 . 8 2 % )等 。成 分 中有 单萜 、倍半 萜 、醛 、酮 、烯 、酚 、
【 中图分类号】1 t 2 8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5 )1 8 — 0 0 4 1 - 0 2
龙利 叶,又 名龙劂 叶 、龙舌 叶 、龙 味 叶、牛耳叶 ,性 味甘 、淡 、平 ,归 肺 胃经 ,具 有 润 肺 止 咳 、通 便 之 功 效 ,
龙 利 叶 的研 究进 展
丘 琴 范秀春 甄丹丹 周
南宁
颖
甄 汉深 ’
广西 中医药大学 ,广西
5 3 0 0 0 1
【 摘
要】 对民间传统用药龙利叶在 生药学 、化学 ( 薄层色谱鉴别 、光谱鉴 别 、化学成分 ) 和药理作用 ( 毒性 、抗 菌作 用 、抗炎作
用 、抗氧化 和抗老化作用 )等方面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今 后进一 步利用 和开发龙利 叶提供参考 。 【 关键 词】 龙利叶 ;质量分析 ;药理作用 ;研究进 展
处 的特 征 均 具 有 鉴 别 意 义 。
2 . 3 化 学成 分的研究
取龙利 叶叶的粗粉 ,采 用化学反 应
进行综述性研究 ,以期为 今后进 一步 利用 和开 发龙利 叶提 供参考 。
1 生 药 学 研 究
鉴别方法分别 以 3种不 同极 性的溶剂 ( 水 、乙醇和石油醚 )
对龙利 叶的提 取液进行鉴别研究 :① 以石油醚 ( 6 0— 9 O ℃)
液1 0 0  ̄ C显 色 , 在 供 试 品 的 位 置 上 显 3个 斑 点 ( 皂 苷 部
李 国人 发现 6人服用龙利叶根水煮液 1 0 0 m l ,1人服 用2 0 0 m l 后分别在 5~3 2 h内发生 头晕 、呕吐 、肠 鸣 、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