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取、弃土场水土保持问题与对策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取㊁弃土场水土保持问题与对策陈学平,李新海,魏明惠,刘㊀毅,韩章勇,康向光(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关键词]取土场;弃土场;水土保持;公路工程[摘㊀要]取㊁弃土场管理是当今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薄弱环节㊂综述了新时期环境保护要求与交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形势,总结了当前取㊁弃土场设计㊁施工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场地数量㊁位置变更多,场地治理设计深度不足,取弃土施工问题多,场地生态恢复缺乏科学标准等方面㊂在此基础上,从多行业共同参与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修订㊁强化多专业合作团队管理体制㊁水土保持方案贯穿全过程核查机制㊁取弃土变更与土石方计量监管㊁水土保持管理责任目标与监测管理衔接等方面提出了管理与技术对策,以期改进目前取㊁弃土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成效㊂[中图分类号]S157㊀㊀[文献标识码]C㊀㊀[文章编号]1000-0941(2019)03-0004-05㊀㊀公路临时占地引起的水土流失是其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㊂公路建设期间,大量挖填㊁搬运土石方,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形成裸露地表,是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1]㊂临时占地包括施工场地㊁施工便道㊁取(弃)土场等,其中,取㊁弃土场地环境管理与恢复治理是施工期水土保持的薄弱环节,其选址㊁过程管理等问题较多,常常成为制约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关键因素[2-3]㊂当前,我国公路可持续发展要求㊁国家环境保护形势㊁相关机构改革与管理体制变化对公路建设中取㊁弃土场环保和水保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㊂为此,笔者在梳理当前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地区相关案例,对取㊁弃土场施工中的环保和水保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㊂1㊀面临的形势(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各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公路建设向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的山区㊁生态保护与恢复更具有挑战性的特殊环境敏感区推进㊂同时公路建设逐渐向打通断头路㊁梗阻路㊁扶贫路为重点工作任务转变,以形成更高效的运输网络系统,切实推进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助力扶贫战略实施㊂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存在一些既有农村公[基金项目]青海省交通运输厅项目(2018咨02);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鄂路建 2017 80号);新疆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新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规范体系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60608)路改扩建项目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情况,有的甚至在核心区范围内㊂这些区域一方面存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一些村镇居民重要的生活与生产场所㊂居民脱贫致富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许多公路为砂石路,等级低㊁路况差,扬尘污染大,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也弱㊂在这一地区还存在一些断头路,如G345线㊁G308线,受环保制约虽然一直有贯通规划却无法实施,造成现有车辆不得不绕行,也造成了交通效率降低,交通能耗与排放加大现象㊂公路建设推进到这些区域,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与责任不言而喻,如何满足环境保护与居民出行保障的需求就成为环保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㊂(2)生产建设项目审批制的改革推进及国家环保和水保法律法规的修订对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㊂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强化,水土保持 三同时 制度得到进一步贯彻,治理真正实现了终身负责制㊂虽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行政许可转为生产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即由建设单位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相关验收情况要向社会公众公开,水土保持方案㊁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更加规范,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标准和条件更加明确,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更加强化,管理责任更大[3]㊂(3)公路建设环保约束增强,环境安全风险责任更大㊂我国公路建设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增长阶段过渡,绿色交通㊁平安交通作为四个交通的重要内容,都与公路建设中的环保㊁水土保持工作紧密相关㊂对于取㊁弃土场而言,由于边坡开挖㊁弃渣堆放对地形地貌的改变而造成的塌方㊁滑坡风险及次生泥石流灾害是影响公路生态环境㊁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㊂2㊀取、弃土场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取㊁弃土场环境管理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数量㊁位置变更多㊂从项目可研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由于勘察设计深度不断加大,对相关料场运距㊁材料工程性质㊁主管部门征地意向协调㊁土石方调配等工作深化,会导致场地数量㊁位置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㊂从工程角度而言,项目可研报告重点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行性进行论证,相关料场的勘察设计仅为工程建设可行性提供参考,项目可研到初步设计阶段公路选线及建设方案变化极大,取弃土场变化也较大㊂此外,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到设计期地方规划调整,设计到施工期取㊁弃土场征地实施困难,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随意调整或受工期进度限制取㊁弃土衔接不畅,这些因素都造成取㊁弃土场后期大量的变更㊂从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的依据)㊁初设㊁施工图设计,再到最终环水保设施验收,除初设与施工图设计变化不大外,取㊁弃土场数量㊁位置往往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变化率甚至在50%以上㊂以华北某高速公路为例,设计取土场4个,均未利用,施工设置的弃土场29个,其中仅4个是原设计的,变化率达到80%以上,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以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资料为依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了㊂云南某高速公路原水土保持方案中未设置取土场,工程实际建设中设置了2处取土场,原水土保持方案设置了26处弃渣场,24处位置发生变化,变化率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堆渣量也由365万m3调整到528万m3,变化率44%以上㊂宁夏某公路实际设置弃渣场38处,较批复水土保持方案增加28处,位置上仅有2处与原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基本吻合㊂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某公路工程环评及批复共设置取土场53处㊁砂石场17处㊁石料场27处,工程建设实际增加30处取土场,新增弃土场10处,减少砂砾料场1处㊁石料场11处,不仅数量发生变化,场地位置变化比例更高,甚至还有一些设置在了保护区内㊂环境影响评价㊁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均以工可报告为依据,其中取㊁弃土场地选址科学性又是环评与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的重点环节,在场地数量㊁位置发生变化后,相关料场占地与影响评价㊁挖填平衡计算等失去了依据,也使后续的取弃土环保和水保措施失去了针对性㊂(2)场地治理设计深度不足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与工程设计单位的专业范围㊁职责边界定位不清晰㊂工程设计单位承担着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职责,实际工作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会针对工程设计单位补充专项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内容,但由于专业力量薄弱㊁设计深度不够㊁设计结果落地性差,致使相关工程量与预算很难得到工程设计单位的认可㊂由于取㊁弃土场环境状况不同,相关整治措施也应有所区别,工程实践中,除基础的拦挡设施㊁排水设施有设计外,场地挖填与地形整治等大多是施工单位随意决定的㊂此外,对一些地貌复杂的大型取㊁弃土(渣)场,取弃土方式不同会导致施工期水土保持成效存在较大差异,但往往缺乏一些根据周边地形地貌特征㊁降雨与汇流特征开展的取㊁弃土场开挖或填筑设计,对于取弃土合理高(深)度也缺乏科学论证㊂如西藏某高速公路,当地环保管理部门要求取土深度不能超过4m,在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下,有的取㊁弃土场占地面积十分巨大,造成了大量植被破坏,导致大量水土流失㊂另外,从当今工程管理流程来看,施工组织设计与环保和水保设计是环境影响评价㊁水土保持方案在设计阶段的具体落实,水土保持设计不仅要对相关评价进行响应,对相关措施进一步深化并得到落实,同时对于一些在设计变化后已不适用的措施,应当由环评单位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重新审核㊂但从实际施工组织来看,在取㊁弃土场地设计文件中,大多还仅是泛泛的措施要点,而结合具体场所位置的措施手段落实不充分,一些治理措施图纸还是通用图,缺乏针对性,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参数随意性大,成效也不明显㊂(3)场地取弃土施工问题多㊂水土保持方案中一般会提出取㊁弃土场的各种环保和水保措施,如实施先拦后挡㊁布设排水设施㊁加强物料覆盖等,从现场监测来看,这些要求常常得不到严格落实㊂此外,项目区还存在远程运输随意弃土㊁大型取土场遍地取土㊁挖填方量随意变更等现象㊂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不仅包括了施工本身,还暴露出了主体工程设计㊁水土保持监理与监测等综合性问题㊂如青藏高原某公路大型取土场为了便于取土施工在开挖时即全面铺开剥离表土与植被,待到使用时才发现由于环境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区域物料不满足工程特性要求,不得不重新寻找取土场,造成了巨大浪费和不必要的环境破坏㊂取㊁弃土场对土壤植被扰动大,施工中不适当的取弃土作业方式,会使后期场地复垦难度增大,甚至对恢复效果产生不可逆的影响㊂同时,取㊁弃土场不仅反映出水土保持方面的问题,还与许多环境问题纠结在一起㊂以青海三江源保护区某公路为例,根据其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取㊁弃土场施工中就存在以下问题:①与环评和水土保持方案批复不符,如各种临时场地数量㊁取(弃)土场的数量㊁穿越保护区长度等;②生活场所垃圾和固体废物的焚烧或随意弃放;③医疗废物㊁实验用化学药品㊁有毒化学试剂的随意处置;④保护区内随意弃渣;⑤骨料粉尘(桥梁桩基钻渣沉淀物)的处置不当㊂在环境保护如此严格的三江源地区,仍然存在这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施工单位环保意识差,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㊂(4)场地恢复缺乏科学的标准㊂对于不同场地恢复的目标和要求㊁恢复技术和方式㊁恢复时期等缺乏科学控制,施工单位不仅在取弃土施工作业期间没有明确的恢复目标与恢复计划,对于相关恢复技术㊁恢复指标也不了解,国土㊁环保㊁水利等部门的相关标准缺乏或相关规定不适用,取㊁弃土场地的验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等㊂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不明确有关系,急需加强各区域性的地方标准规范制定㊂现行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有关植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对区域植被保护的指导性㊁针对性㊁适用性均有待提高㊂如‘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 2010)规定 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恢复困难地区,宜将原地表表层覆盖的植被加以保护和利用 ,但有的地区(如三江源地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植被恢复十分困难,一些地方表土与植被不适于进行保护与利用㊂草皮与表土的保护与利用是有条件的,在该区域,一般草甸草皮能够成块起挖,可以保护利用,而草原区域草皮无法成卷或成块,保护草皮不现实㊂而对于荒漠草原㊁戈壁滩植被而言,由于气候干旱㊁土壤瘠薄㊁表土中种子资源少,植被恢复十分困难,进行表土保护与植被恢复投入巨大,且生态价值不大,主要工作应该是促进自然恢复,防止沙化,因此需要分情况区别对待处理㊂同样,现行一些国家与行业规范相关规定间相互衔接不足,对个别区域的环境特殊性与区域的适应性考虑不足㊂如公路行业对于弃土场的环境保护设计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 2008)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2014)的设计要求缺乏有序衔接,且相关要求对地区的特殊性考虑不足㊂以‘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2014)为例,规范对于林草地鉴定标准是植被覆盖率达到40%,但在三江源地区,在典型草原或一些退化草原地带,自然植被覆盖率很多低于40%,人工扰动后很难恢复到自然植被覆盖水平,把这些区域都纳入不可恢复植被区域显然不大合适㊂我们对青藏高原植被恢复试验研究发现,植被覆盖率不足40%也能产生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可减少土壤侵蚀90%左右,这些区域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是可以逐步恢复的㊂从排水工程设计来看,公路与水土保持相关规范着重强调相关截排水措施设计,目的是为了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但对于保持水分却缺乏考虑,造成对场地植被恢复生态用水㊁公路设施两侧水分平衡与水文水系连通等方面考虑不足㊂同时,从公路行业标准内部来看,也存在标准之间的关系含糊㊁界限不清的问题㊂以取弃土场的设置要求为例,‘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㊁‘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 2010)都有相关规定,两个规范之间适用界限不清楚,使得主体工程设计与环境保护设计职责不清晰㊂‘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 2010)还存在对一些区域的特殊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如规范提出 对于取土场形成的裸露边坡,应结合工程防护恢复植被;取土场坡脚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方,应该采用工程护坡 ㊂实际上,在青藏高原等区域,地广人稀,取土场边坡重点考虑尽可能恢复生态,尽可能地减少或不用人工构筑物,边坡可以充分放缓到1ʒ2甚至1ʒ3㊁1ʒ4,这不仅可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恢复自然植被㊂可见,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问题较多,这些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行业交叉㊁专业交叉等复杂性问题㊂3㊀公路建设取、弃土场管理对策3.1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多行业共同参与研究制定相关水土保持制度规范从交通系统建设管理来看,尚未给予取㊁弃土场等临时工程足够重视㊂经过30年的发展,许多高速公路业主仍在过于强调一些 面子 工程,如路基边坡生态绿化防护㊁立交服务区绿化美化设计㊂这些区域的环境与景观涉及公众对公路的直观印象固然重要,但对线外工程,如取(弃)土场㊁施工场站等涉及环境安全的区域则重视不够,环保和水保部门对这些区域的监管不到位,屡屡出现施工违法问题㊂为此,有学者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与交通行业并未做到深度融合,未能真正融入交通行业的规范和管理中,水土保持工作 作为一种外部边缘化工作被排斥和应付 ㊂从环保部门来看,由于对公路工程不了解,对相关控制参数研究不足,论证不充分,出现许多 一刀切 式的简单管理方式,环保大督查时,各种工地一律停工,给工程计划进度造成了巨大压力㊂可见,部门之间的关注重点不同,管理方式㊁控制指标存在差异,不仅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建设区域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使大量项目验收备案被积压㊂道路工程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协调复杂,以取㊁弃土场的征用为例,虽然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㊁初步设计阶段得到了国土部门的意向同意,但施工时仍然存在无法获得地方许可的现象,导致场地变更㊁环境影响程度也发生变化㊂建设单位将相关取㊁弃土场的征地与环保和水保手续办理㊁措施设计等交由各施工单位自行解决,缺乏顶层沟通和协调㊂基层施工单位与相关国土㊁水利部门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在工程工期㊁进度与质量管理压力下,使得本来可以合法合理的程序变得更复杂甚至是不合法的被动局面㊂从标准规范来看,现行的一些交通行业标准规范对于环保和水保部门相关场地的保护与治理要求响应不足,缺乏科学协同合作机制㊂以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为例,其中提到 应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取土范围和深度 ,但涉及与当地政府协商的,取土范围和深度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土场的分布㊁数量和位置选择,特别是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类环境高度敏感的地区㊂针对这些问题,交通部门与环保和水保部门应该建立会商机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共同研究制定修订相关管理制度㊁法规及治理规范,并对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中相关控制指标的合理性进行研究,确保其能落到实处,起到规范建设与管理施工的作用㊂同时,共同研究取㊁弃土场科学布局㊁有序开挖㊁整治达标的管理与控制方式,提高施工过程中环保和水保工作管理水平,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和管理方式的优化㊂3.2㊀加强统筹,强化跨行业多专业管理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㊁设计与实施是一项涉及专业范围广的建设内容㊂水土保持方案与工程设计文件决定着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布局与工作成效,但水土保持方案存在编制深度不足㊁指标不明㊁内容不清㊁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这一方面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所依据的可研报告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水土保持方案㊁工程设计文件缺乏相互专业核查有关㊂不仅如此,工程建设中后续取㊁弃土场的大量变更还使得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设计文件中相关取弃土平衡计算失去了作用,进而使得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一项事前控制手段的预期效果被严重削弱㊂从施工环节管理来看,当今法律法规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环保和水保监测力度得到强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加强㊂但由于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取㊁弃土场预防治理制度与技术体系缺乏,施工过程中取㊁弃土场的管理隐患大㊂由于水土保持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加之取㊁弃土场缺乏明确规范的施工操作流程与治理规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处理取㊁弃土场的问题时简单粗暴,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设计单位㊁方案编制单位在后续取㊁弃土场治理中缺位,致使预防性措施无法落实,治理隐患突出,大量风险积聚在后期,导致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困难㊂工程建设单位应充分利用在管理与协调各单位工作㊁发现环保违法问题㊁落实环保和水保方案与设计文件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项目统筹,建立环境保护㊁水土保持㊁工程管理与施工㊁现场设计等跨专业的内部执法管理与技术指导队伍,实现公路建设过程的科学管理,从而降低自身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风险㊂为此,需要工程建设单位充分发挥团队引领者的作用,协调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明确环保和水保监理㊁监测,工程设计(含生态修复㊁景观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单位在施工期的作用与职责及团队合作机制;②配备相关环境管理人员㊁设备,具备试验分析条件,如具备环保专业背景的监理工程师,具备生态学㊁环境保护或景观规划背景的设计师,具备遥感监测无人机,具备开展简单水质㊁土壤分析的工地实验室等基础条件;③建立监理监测单位工地检查与设计优化㊁施工工艺优化㊁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制度,环境风险与环境问题的纠错制度等㊂3.3㊀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全过程核查,加强取弃土场变更与土石方计量监管如前所述,诸多原因导致了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措施落实较差,故发挥方案编制单位在工程设计细化与变更过程中的作用,就成为保障水土保持方案成效的关键手段[4]㊂主体工程之外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编制单位会补充要求,但设计单位在进行相关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后,是否可以达到水土流失控制要求,方案编制单位缺乏进一步跟踪与审核,这直接导致水土保持方案流于形式,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时因大量变更无法根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核查㊂为此,需要强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在设计及设计变更全过程中的审查地位,尤其针对初步设计㊁施工图设计㊁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等,要从水土保持方面出具审查报告,确保相关设计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并确保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得到深化与落实㊂这关系到施工期水土保持成效及后期恢复难度大的土壤或石料开挖方式,表土的剥离及堆放,机械作业面与作业程序的科学设计㊁场地整治等环节的逐步细化设计,从而提高取㊁弃土场的绿色施工水平㊂此外,有学者认为高速公路的招标项目中未包含对临时用地的水土保持措施招标,与铁路工程不同,没有专项资金预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1]㊂通过核实相关管理规范与要求,结合工程实践,可以发现公路工程对于临时用地水土保持措施招标及资金预算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是在相关土石方计量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监管漏洞与不足㊂从管理角度看,土石方运距㊁计量与运输成本等影响施工单位的核心利益,当前工程实践中在工程计量方面仅考虑主线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对设计取㊁弃土场的实际挖填量没有进行同等监管与工程量核查,而工程款项是按照设计取㊁弃土场的运距计量支付的,这就使施工单位有空子可钻,为其违法乱挖滥弃埋下了隐患㊂为此,需要在取㊁弃土场采取同等的监理计量核查与监管,将主线工程与取㊁弃土场的土石方量结合进行考核,以此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乱挖滥弃行为㊂最后,还需要强化取㊁弃土场变更管理㊂借助当今绿色公路建设的推进,强化绿色公路实施中取㊁弃土场控制指标,建议将取㊁弃土场变更控制成效作为各公路工程项目绿色建造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从而强化工程建设单位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守法意识㊁责任意识,真正提升取㊁弃土场的环保和水保工作管理水平㊂3.4㊀理顺水土保持方案与监测管理职责,落实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从当前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来看,水土保持方案与水土保持工程设计㊁监理㊁监测㊁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之间,在控制目标㊁过程监控㊁后期验收上缺乏延续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 2008)虽然提出了6项控制指标,但仅有这些指标并不足以起到约束施工作业行为的作用㊂在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与监测过程中,水土流失控制比作为施工过程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监测方式㊁监测手段等存在问题多,导致其并没成为现场监管的有效指标[5-6]㊂2017年11月,水利部发布了‘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 2017 365号),将水土保持监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提出 水土流失情况监测主要包括土壤流失面积㊁土壤流失量,取土(石㊁料)弃土(石㊁渣)潜在土壤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内容,并说明土壤流失量是指输出项目建设区的土㊁石㊁沙数量,这些规定明确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的基础㊂但从工程实践调研来看,当前取㊁弃土场监测中很少有针对 输出项目建设区 的泥沙监测内容,大多数水土流失量的现场量化监测措施还是布设在项目建设区内,这与监测工作现场实施的难度有关,但这样的监测对于确定场地的水土流失强度意义不大㊂其实可以借鉴美国有些州的管理经验,研究将暴雨径流水质监测管理作为场地控制关键指标,将取弃土场地的径流排放出水口水质标准作为排放控制的节点,以从根本上解决类似场地内拦渣㊁滤渣㊁覆盖㊁沉淀等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落实问题㊂4㊀结㊀语取㊁弃土场施工已经成为影响公路绿色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将开展零弃方专项行动列为五大专项行动之一,但取㊁弃土场相关水保工作作为建设期水土保持部门关注的重点却至今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㊂本研究对公路建设项目设计㊁施工㊁监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从源头改进目前在取㊁弃土场实施中存在的管理㊁技术与经济问题,实现公路建设与水土保持协调发展㊂(致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的多名从事主体工程设计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㊁水土保持监理监测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的同事热情地参与了本论文相关问题与对策的讨论,并提供了相关技术资料,在此表示由衷感谢!)[参考文献][1]王嘉,周春波,王农.道路工程临时用地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7(11):40-42.[2]王玉民.非设计弃渣场的产生原因及恢复费用分析[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7(6):279-283.[3]姜德文.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审查与管理[J].中国水土保持,2018(4):4-7.[4]付杰.公路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评价[J].北方交通,2012(4):50-52.[5]曹广华.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初探[C]//2011公路水土保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公路学会,2011:64-65.[6]杨丙龙.取(弃)土场优化设置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21):179-182.[作者简介]陈学平(1973 ),男,四川眉山市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公路生态环境保持与恢复研究工作㊂[收稿日期]2018-11-25(责任编辑㊀孙占锋)。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方案一、项目建设概况本项目为XX公路工程,起点位于XX镇,终点位于XX县,全长XX公里,工程涉及地质情况复杂,地形起伏大,降雨较多,存在一定的水土保持风险。
为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保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我们制定了以下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二、项目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1.水土保持设计方案(1)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地质和地形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针对不同地质地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2)根据规划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道路开挖工程(1)对道路开挖工程进行分类处理,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开挖方式,避免因开挖导致的坡面塌方,压窝和坍塌等问题。
(2)对于开挖后的坡面,及时进行水土保持处理,采取植被覆盖、挡土墙、绿化等方式,避免因暴露裸土造成的土壤侵蚀。
3.边坡处理工程(1)在边坡处理中,应根据不同边坡的倾斜度、高度、坡面材质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护措施,如植被覆盖、挡土墙、护坡网等方式,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水土保持效果。
(2)在边坡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4.排水工程(1)在公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降雨对道路的影响,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加大排水管径,确保排水畅通。
特别在桥梁、隧道等特殊地段,应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
(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排水不畅引起的水土流失。
5.防护设施设置(1)在公路工程中,应设置合理的防护设施,包括护栏、警示标志、护坡网等,确保道路两侧的边坡和沟渠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人为破坏和险情发生。
(2)防护设施的设置应坚固耐用,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其有效性。
6.生态恢复(1)在公路工程建设完工后,应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包括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使工程建设区域得到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2)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应选择适宜当地的植被种类,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弃渣场防护方案
1。
1 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的法规;1。
2 地质调查资料;1.3 现场踏勘和测量资料;1.4 设计参考图纸.根据设计及环保要求,合理选择弃渣场位置,做好弃渣场的防护及防排水工作,防止泥石流、滑坡、阻塞河道等灾害发生,保证下游及附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1 弃渣场位置及容渣数量原设计弃于DK25+100路线前进方向左侧1700m处蒙古哨出口碴场 (为既有公路弃碴场)。
经我工区现场核对,该位置弃渣运距约13km,便道连续下坡,途经 204 国道,行车安全风险极高,且地处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经我工区多处现场实际勘查,选定 DK26+900路线左侧50m 处山沟里,占地面积25 亩,容渣量21万 m3。
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现场清理、平整→挡渣墙施工→截水沟施工→弃渣。
4。
2 施工准备在渣场进行施工之前需将施工所需片石等材料调运至施工现场,做好现场的布置及准备工作。
4。
3 地基处理及坡面防护工程弃渣前首先需清除原植被,清除不少于 50cm 的软弱覆盖层,对地面进行整平,斜坡地段要顺坡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
0m.4.3.1 挡渣墙基础处理挡土墙基础采取人工配合反铲进行开挖,人工修复整平、基底夯实。
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0.25MPa。
4.3.2 断面型式的选择采用仰斜式挡渣墙,挡土墙高度 2。
0~6.0m,防止弃渣滚落出去侵占边沟及边线以外位置,墙身采用 C20 片石混凝土结构。
4.3.3 挡渣墙施工(1)挡渣墙施工方法①弃渣要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 1m,弃渣场底部填筑大块石及硬石基岩,填筑厚度不小于 2m。
②挡渣墙墙背侧 20m 范围内须碾压密实。
③弃渣场采用 C20 片石混凝土挡墙防护,挡墙高度不大于 6m。
挡墙基础应置于稳定土层或者基岩上,必要时采用级配碎石换填,换填厚度 0。
5m。
趾前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 1.2m,为防止墙趾被水冲刷,在墙趾外 5m 范围内用M10 浆砌片石铺砌,铺砌厚30cm。
弃渣场水土保持及方案
某某高速公路第合同段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中国中铁编制:黄少鹏 _____复核:苏伟恒审批:侯阿龙 _____中国中铁有限公司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一、.................................................. 编制依据1二、.................................................. 编制目的1三、.................................................. 工程概况1四、.............................................. 具体实施方案11、.............................................. 弃渣场设计12、........................................ 水土流失条件分析33、............................................ 措施编制原则34、................................................ 防治目标45、......................................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4五、.............................................. 方案保证措施51、质量保证措施5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63、............................................ 环境保护措施6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合同段施工图纸;2 、高速公路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二、编制目的1、编制本方案,有利于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防护及水土保持责任部门,责任范围。
弃渣场水土保持及方案
某某高速公路第合同段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黄少鹏复核:苏伟恒审批:侯阿龙中国中铁有限公司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1)三、工程概况 (1)四、具体实施方案 (2)1、弃渣场设计 (2)2、水土流失条件分析 (3)3、措施编制原则 (4)4、防治目标 (4)5、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5)五、方案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6)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3、环境保护措施 (8)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合同段施工图纸;2、高速公路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二、编制目的1、编制本方案,有利于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防护及水土保持责任部门,责任范围。
2、编制本方案,可指导防治弃渣场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维持弃渣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弃渣场3处分别为:1#弃渣场K41+000左8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常隧道进口900米左右,主要弃渣为隧道开挖出渣,临时征地38.6亩,设计弃方17.7万方,平均弃方高度6.88米,包括排水沟435.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767.7方;2#弃渣场K42+400右侧6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隧道出口约890米左右,主要容纳常家庄隧道出口段开挖出渣,临时征地68.2亩,可容纳34.2万方,平均弃方高度7.51米,包括排水沟637.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925.8方;3#弃渣场K42+900左800米,位于镇村,距离我标段路基开挖段约1100米,主要容纳路基挖方及清表土,临时征地7.5亩,设计弃方量1.1万方,平均弃方高度2.2米,包括排水沟143.6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451.6方。
四、具体实施方案1、弃渣场设计本标段内弃渣场所容纳弃渣基本为石方,隧道出渣量约25万方,1#弃渣场可容纳17万方,2#弃渣场可容纳34万方,结合我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进尺900范围内出渣均运至1#弃渣场堆放;900米进尺后由隧道出口开始进洞,同时隧道开挖出渣运至2#弃渣场堆放;其余路基挖方段弃方均运至3#弃渣场进行堆放。
弃碴场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弃碴场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一、弃碴场选址原则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指定的位置、规模施工,严禁向有水河
道中弃土弃碴。
2、弃土弃碴场应选在植被稀疏的荒山、荒滩、荒沟内,先挡
后弃。
二、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1、加强弃碴管理,必须在设计范围内弃碴,严禁乱堆乱弃。
2、设置在沟谷中的弃碴场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排水通道。
3、弃碴前,先将地表耕植土集中存放,工程结束后对弃碴场
进行平整,坡面平、顺、直,将存放的熟土回填碴顶,及时采取恢复措施,植树、种草或复耕。
4、弃碴前,修筑永久挡碴墙。
采用先挡后弃的方法。
挡碴墙
的设计应通过检算,确保安全。
宜万铁路标项目经理部
二00四年十月。
弃渣场施工及方案
BK10+000弃渣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 ................................... 工程地质与水文31. 水文环境 (3)2. 地质环境 (3)四.主要施工内容 (4)五. .................................. 施工组织安排4六.施工技术工艺及流程 (4)1. 便道施工 (5)2. 挡墙施工 (5)3. 盲沟施工 (8)4. 场内灌溉渠改移 (9)5. 废方整理 (9)七. ..................................... 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 (10)八. ............................... 环保措施10九. ............................... 复耕措施10十.施工注意事项 (10)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1)都匀滨江小马路BK10+000弃土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2.建设部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3.现场实地勘察资料(交通运输、材料来源、民俗民情资料等)。
4.合同总工期及业主对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
5.我单位管理水平、技术和机械装备水平,同类或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各种施工统计资料。
二、工程概况都匀滨江小马路2号弃渣场位于线路里程BK1O+OO0线路右侧,黔南州经开区老罗寨既有冲沟凹谷,呈狭长状分布,沟谷上下高差20-30米,占地平面面积约43428.95平方米,沟内常年流水,根据土石方估算,初步估算能容纳弃土61万立方米。
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并满足道路沿线周边景观要求,弃渣场设计修建拦土用挡土墙、渗水盲沟、改沟、地面截水沟、菱形骨架防护等工程构造物,确保弃土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如下图所示:三.工程地质与水文1. 水文环境沟内常年流水,水系系周围山谷渗水及洪水期排水、贵广高铁隧道内渗水,通过贵广高铁边沟汇入冲沟范围,且沟谷内两侧山体多有渗水点分布,泄水量较大。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某某高速公路第合同段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黄少鹏复核:苏伟恒审批:侯阿龙中国中铁有限公司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1)三、工程概况 (1)四、具体实施方案 (1)1、弃渣场设计 (1)2、水土流失条件分析 (3)3、措施编制原则 (3)4、防治目标 (4)5、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4)五、方案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措施 (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3、环境保护措施 (7)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合同段施工图纸;2、高速公路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二、编制目的1、编制本方案,有利于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防护及水土保持责任部门,责任范围。
2、编制本方案,可指导防治弃渣场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维持弃渣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弃渣场3处分别为:1#弃渣场K41+000左8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常隧道进口900米左右,主要弃渣为隧道开挖出渣,临时征地38.6亩,设计弃方17.7万方,平均弃方高度6.88米,包括排水沟435.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767.7方;2#弃渣场K42+400右侧6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隧道出口约890米左右,主要容纳常家庄隧道出口段开挖出渣,临时征地68.2亩,可容纳34.2万方,平均弃方高度7.51米,包括排水沟637.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925.8方;3#弃渣场K42+900左800米,位于镇村,距离我标段路基开挖段约1100米,主要容纳路基挖方及清表土,临时征地7.5亩,设计弃方量1.1万方,平均弃方高度2.2米,包括排水沟143.6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451.6方。
四、具体实施方案1、弃渣场设计本标段内弃渣场所容纳弃渣基本为石方,隧道出渣量约25万方,1#弃渣场可容纳17万方,2#弃渣场可容纳34万方,结合我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进尺900范围内出渣均运至1#弃渣场堆放;900米进尺后由隧道出口开始进洞,同时隧道开挖出渣运至2#弃渣场堆放;其余路基挖方段弃方均运至3#弃渣场进行堆放。
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
23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8/15)
24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9/15)
25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10/15)
26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11/15)
27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12/15)
28 乌兰浩特至通辽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13/15)
6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3/5)
7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4/5)
8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弃渣场平面布置图(5/5)
9 文得根至乌兰浩特段输水工程#1-1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干货一份完整的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案例
干货一份完整的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案例1 工程概况某铁路总长约 73. 675 km,沿线范围内设大小弃渣场共 35 个,其弃渣主要为灰岩、白云岩。
现以其中的 A 隧道出口处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土保持设计作如下深入分析。
该弃渣场的渣址类型为沟道型,距弃渣场挡渣墙50 m 处为本工程铁路桥墩,此外下游侧无其他基础设施,设计确定的渣量为 35. 77 万 m3,弃渣堆高为 31 m,共占据荒地3. 94 hm2,汇流面积为 0. 47 km2,汇流长度1. 01 km。
2 水土保持设计2. 1 渣场等级和设计标准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 GB51018 -2014) ,渣场属于 4 级弃渣场。
对应的拦挡工程级别为 5 级,排洪工程为 4 级。
根据弃渣场上游汇水面积及汇流长度,本弃渣场需布置防洪排导工程,弃渣场下游为本工程铁路桥墩,本项目铁路等级为I 级,根据《防洪标准》,弃渣场防洪标准采用 100 一遇洪水设计,3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2. 2 堆放方式及工程措施弃渣场水域保持措施设计前,应先了解弃渣场的堆放方式。
在该弃渣场中的坡脚处设有采用现浇结构的挡渣墙,位于墙后的弃渣均呈阶梯型堆放,其中,每级台阶的堆渣高度为8 m,坡比为1∶ 2。
堆渣之间设有一处宽度为 5 m 的台面,边坡利用植物进行防护,并在渣面实施覆土造田。
在堆放弃渣的过程中,其厚度必须保持均匀,并采用推土机将其压实,分层碾压时,厚度不能超出 25 cm,并要求孔隙率处在 24% 以内。
该弃渣场处在缓坡地,将弃渣集中堆放于坡度不超过25°,同时边坡表面保持稳定的坡段; 在坡度相对较大的段落,需要采取削坡等工程措施,通过削坡使坡度变缓,以降低助推力,使坡体始终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开级处理,通过开级,使边坡的坡比、坡型及坡度都发生变化,以起到降低荷载整体的重心,使边坡能够保持稳定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应在挡墙的基础上,并设置排水沟,做好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自然修复。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编制目的 0三、工程概况 0四、具体实施方案 01、弃渣场设计 02、水土流失条件分析 (2)3、措施编制原则 (3)4、防治目标 (3)5、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3)五、方案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措施 (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3、环境保护措施 (6)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合同段施工图纸;2、高速公路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二、编制目的1、编制本方案,有利于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防护及水土保持责任部门,责任范围。
2、编制本方案,可指导防治弃渣场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维持弃渣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弃渣场3处分别为:1#弃渣场K41+000左8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常隧道进口900米左右,主要弃渣为隧道开挖出渣,临时征地38.6亩,设计弃方17.7万方,平均弃方高度6.88米,包括排水沟435.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767.7方;2#弃渣场K42+400右侧600米,位于县镇村,距离我标段隧道出口约890米左右,主要容纳常家庄隧道出口段开挖出渣,临时征地68.2亩,可容纳34.2万方,平均弃方高度7.51米,包括排水沟637.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925.8方;3#弃渣场K42+900左800米,位于镇村,距离我标段路基开挖段约1100米,主要容纳路基挖方及清表土,临时征地7.5亩,设计弃方量1.1万方,平均弃方高度2.2米,包括排水沟143.6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451.6方。
四、具体实施方案1、弃渣场设计本标段内弃渣场所容纳弃渣基本为石方,隧道出渣量约25万方,1#弃渣场可容纳17万方,2#弃渣场可容纳34万方,结合我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进尺900范围内出渣均运至1#弃渣场堆放;900米进尺后由隧道出口开始进洞,同时隧道开挖出渣运至2#弃渣场堆放;其余路基挖方段弃方均运至3#弃渣场进行堆放。
取弃土场环水保保障措施
取弃土场环水保保障措施取弃土场周围的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当地的人民健康,以及未来的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取弃土场环水保保障措施的几种方法,以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要素分析在制定取弃土场环水保保障措施方案之前,需要先对土地进行要素分析,包括地形、地形地貌、地面覆盖情况、土地质量等。
地形分析地形分析包括地面高程线和等高线交错的地形表现,地形起伏和坡度的大小等方面。
取弃土场的地形有可能比较复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分析包括土地的形状、起伏和地貌的大小等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不同类别的土地,了解其地貌特点。
地面覆盖情况分析地面覆盖情况分析主要是了解该土地的地表覆盖情况如何,有无植被覆盖,是否存在泥土覆盖以及是否存在裸露出来的岩石等。
土壤质量分析土壤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土壤的肥力、水分含量和含盐量等方面。
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了解取弃土场的要素之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以达到最优的环保效果。
建造拦砂坝在取弃土场附近建造拦砂坝,有效地阻止泥沙水平的扩散,减少水质中泥沙的含量,改善水质。
建立植被覆盖体系在取弃土场周边建立一条绿色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风蚀的情况发生。
遏制治理建立土方工程围控工程,在区域封闭之后,可以有效地防止二次污染、减轻土壤侵蚀,以达到减少土地的生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效果。
植树造林发动环保组织、社区、企业和个人,义务植树造林,这样可以改善当地土壤质量,减少土地沙化发生,保护植被,再次减轻土地侵蚀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农业生产,可以采用节水措施和合理化肥,推广无草剂的模式,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效果。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和措施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减少取弃土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在建设、运营、拆除和整治过程中,合理规范化水文学和环境学知识,在环境保护和生产力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弃渣场的水保措施
弃渣场的水保措施弃渣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废渣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如果不加以处理和管理,将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弃渣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水保措施来保护环境和生态。
首先,弃渣场的选址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进行,要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尽量选择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作为弃渣场建设场所,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风险。
其次,弃渣场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渗防漏措施,主要包括建设防渗防漏屏障、加强底板、建设排水系统、合理设计渗滤液回收系统等。
防渗防漏屏障可以采用防渗墙和覆土盖层的形式,以减少弃渣场内废渣对地下水的渗透和污染。
底板应加强密封处理,以防止渗滤液向地下渗透。
排水系统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管道和沉淀池,及时排除水分和渗滤液,减少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风险。
渗滤液回收系统则可以将渗滤液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废水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弃渣场的运营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保措施。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废渣和废水监测系统,对弃渣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以保护水环境的安全。
其次,要加强弃渣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清理、加固和修补渗漏点,及时清除渗滤液和废渣,防止其扩散和漏出。
同时,要加强与弃渣场周边居民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回应并解决他们的关切和问题。
最后,对于废渣和废水的处理和处置也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环节。
废渣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废水可以通过工艺处理和分离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总之,在弃渣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水保措施是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的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采取水保措施,才能减少废渣和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因此,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加强水保意识,加大水保投入和管理力度,推动弃渣场的可持续发展。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1. 弃渣场简介弃渣场是指工业和矿山企业产生的废渣、渣土、废弃物等经处理后堆放的场地,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存放地。
弃渣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水土保持方案,以确保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2.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减少水土的流失、破坏、退化,保持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对于弃渣场来说,水土保持具有以下重要性:•防止水土流失:弃渣场存在大量渣土和废弃物,如果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容易因降雨等因素导致渣土和废弃物的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保护周边环境:弃渣场常常位于工业区域或城市周边,没有水土保持措施会导致渣土和废弃物污染地下水和周边水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可以保护植被和土壤,维护生态平衡。
弃渣场周围的植被可以吸收渣土中的污染物,净化环境。
3.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为了保护环境和周边生态,以下是建议的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3.1 渣土覆盖层在弃渣场表面覆盖一层渣土,以减少渣土和废弃物的暴露。
渣土覆盖层应具有以下特点:•厚度:渣土覆盖层的厚度应达到一定要求,一般不少于30厘米。
较厚的覆盖层可以有效阻止水土流失和废弃物的暴露。
•稳定性:渣土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渣土覆盖层不易受降雨等因素的破坏。
可采用适当的固化剂对渣土进行处理,增强其稳定性。
•渗透性:渣土覆盖层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以保证降雨水能够透过渣土层进入地下水层,减少渣土表面水分积聚。
3.2 排水系统为了避免渣土场出现积水,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渣土场内部排水通畅。
排水系统应考虑以下要素:•排水沟:在渣土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以便及时排走渣土场内部的积水。
排水沟的建设应考虑地势和水流方向,并合理设计坡度。
•排水管道:在渣土场内部设置排水管道,连接到排水沟。
排水管道应采用防震、耐腐蚀的材料,确保排水畅通。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概述弃渣场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料的储存场所。
由于废渣的性质和储存方式不同,会对周围的水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弃渣场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和破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
本文档介绍了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的要点和措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弃渣场对水土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弃渣场选址弃渣场选址是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1.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选址应离工业生产区较近,便于废渣运输。
3.选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貌条件,如地势平坦、排水便利等。
弃渣场设计弃渣场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废渣应分区储存,根据渗透性、溶解性等特性,将废渣分类存放,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2.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弃渣场内的积水不会外溢,以减少地表径流对周围水体的影响。
3.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地下渗透系统,确保废渣不会渗透到地下水资源中。
4.设计必要的防风措施,以减少废渣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弃渣场管理弃渣场管理是保证水土保持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弃渣场各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排水系统、防风措施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2.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3.妥善处理弃渣场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防止对周围水土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加强对弃渣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
弃渣场修复弃渣场的修复是长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复应遵循以下原则:1.清除废渣并对场地进行修复,恢复场地的自然状态。
2.进行土壤修复和水体修复,恢复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功能。
3.加强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根系和叶面吸收,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体的径流。
4.监测修复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修复措施,确保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
结论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取弃土场专项环水保措施
取、弃土场专项环保、水保措施一、工程概况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LBAMSG-3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八项目部(以下简称“本分部”),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公路(阿拉善盟境)是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连接内蒙古西北部、甘肃北部和新疆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
路线起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经青山、额济纳旗,止于蒙甘界白疙瘩,路线全长约930km,本合同段长267.454 公里,本分部桩号范围为K784+000-K824+000,全长40KM。
路线呈东南西北走向,沿线戈壁平原平坦、开阔,地面轻微起伏,戈壁微丘区地面高差在30m 以内,沿线残丘呈馒头状。
在木伦河两岸分布有胡杨林和农作物,其余路段植被稀疏,植物类型主要为梭梭、白刺、琵琶草和红柳等灌木。
地面表层大多为第四系上更系统洪积砂砾层覆盖,是区内砾质地带。
一、管理目标1.取、弃土场地选址审批率达到100%;2.取、弃土场地使用及恢复方案设计、实施率达到100%;3.取、弃土场便道使用扬尘及噪声污染达标率达到90%以上;4.取、弃土场及便道边坡水土流失控制比在1.5以下。
二、管理措施1.项目全线需要变更的取、弃土场地选址必须经过同当地政府及土地所在地牧民协商同意后,报国土局审批同意后方可变更,未经审批不得擅自选定取、弃土场,进行弃渣作业。
2.加强取、弃土场便道管理,减少扬尘及噪声污染;并进行边坡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影响。
4.加强对取、弃土场的排水设计,确保取、弃土场安全使用。
5.严格按照弃渣作业程序进行弃渣,分级整平、压实,保证渣体稳定。
三、取、弃土场设置原则及考虑因素1、取、弃土场设置原则取弃土场设置的总体原则为“取弃土场应考虑尽量减少对坡面植物、河水流向的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绿化和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恢复植被或覆土造地,防止水土流失。
取弃土场尽可能布设在公路视线以外”。
2、取、弃土场设置考虑因素(1)取、弃土场设置既要便于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又要满足工程路基和桥涵等弃渣的需求,同时也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便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2)取、弃土场时设置除要考虑工程需要和地形地质条件外,还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取、弃土场要多选在距离施工区域较近的山间汇水面积相对比较小的小沟谷,不能对行洪汇水没有影响;(3)取、弃土场设置要尽可能的合理利用荒地,并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取、弃土场尽量设置在拟建项目附近,尽量缩短施工便道,减小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弃土弃渣环保措施
目录1、总则2、弃渣场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局应遵循下列原则:4、防治措施布局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5、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则1.1.为有效保护隧道五队承建隧道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公路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的质量和水平,结合本项目实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1.2.本项目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包括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隧道五队承建隧道所有施工单位,以施工用地为界,范围包括全线主体工程占地(含路面、路基边坡、桥梁、涵洞、隧道)、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土场、弃渣场等。
1.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由省指挥部统一领导,各工作站派专人督促落实,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专人、专岗、专职负责该项工作。
1.4.全线环保与水保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彻底改变“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观念,建一条精品路,修一条绿色大道。
1.2.在全线推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各施工单位务必增强环保与水保意识,强化环保措施,组建环保领导小组,建立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职责到人。
1.6.各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主动配合地方行政机关和环境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保与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落实到位,力争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2、弃渣场2.1弃渣场的选址需经过严格的规划勘测设计,并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不得超出设计规模增加用地数量、更改弃渣场位置或随意改变其他设计内容。
任何渣场的设计变更需报原设计单位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弃渣场场址及扩大占地。
2.2因本项目弃渣以石方为主,为便于绿化、复垦,在弃渣之前需保存表土。
弃土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土场水土保持方案弃土场水土保持方案一、基本思路1.弃土场水土保持的基本思路:(1)通过弃土场的蔗地屋顶的建设,可以实现弃土场水土保持的效果,从而减少弃土场遭受的植物丢失、水土流失、淤泥胶结、污水汇流等环境污染;(2)通过弃土场植物护坡、绿化植物覆盖的保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淤泥胶结、污水汇流等环境污染,并通过植物护坡等建设措施,有效地改善弃土场外的土地形态,实现稳定的水土保持功能;(3)通过弃土场排水系统的布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减少水流对道路、土壤和植被的损害,使弃土场外的水流形态稳定,保护道路、土壤和植物,并可以收集水量,减少弃土场内的滑坡危害,改善植物生长状况;(4)通过弃土场生态湿地的建设,可以实现植被的保护和水土的保护,促进植被的优势生长,减少水流的损害,促进水流的可控状况,有效地改善当地水土保持状况,保护植被和滑坡危害,改善植物生长状况。
二、具体措施1.弃土场绿化植物覆盖:(1)建立绿化植物覆盖,采取坡面稳定植物,如柳树、杨树、榆树、杜鹃、金银花等,可以增强弃土场的保护作用,增加植物的抗损性,有效治理滑坡,减少水土流失;(2)弃土场以及其周边可以采取相应的植物覆盖技术,如植物覆盖护坡、裸地等,护坡覆盖的植物属于抗损性植物,可以有效地抗损,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3)在弃土场内及其周边地区,采用植物灌溉和肥料补给等技术措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密度,改善植物在弃土场内的生长条件,抑制水土流失,改善植被状况。
2.弃土场蔗地屋顶(使用加厚聚乙烯膜):(1)蔗地屋顶采用支撑和加厚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可以有效地抑制弃土场内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汇集排泄,抑制淤泥胶结,改善植被状况;(2)蔗地屋顶可以在保持表层植被的同时,实现水土保持的效果,进一步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3)蔗地屋顶可以有效地控制弃土场内的渗漏水,抑制水流和土壤流失,有效改善植被状况,使水土保持状况稳定。
水利施工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施工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摘要: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弃渣,随着弃渣量的增加会形成弃渣场。
弃渣场存在着一些危害,如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农田耕种等,因此要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尽量恢复耕地以补偿工程淹没和损毁的农田,以使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章分析了弃渣场的危害,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并针对性提出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0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水利的投入,大量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设。
然而,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和施工等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大量弃渣,随着量的积累形成弃渣场。
因此,为减少水土流失,尽快恢复农耕,要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要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弃渣场的危害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弃渣场危害主要表现在这二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会堆放在河滩、河岸及沟道内,若不加以防护,遇到暴雨会形成泥石流等灾害,致使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既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同时又会威胁到弃渣场下游公共设施和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弃渣的堆放,既破坏了渣场区的原有地表植被以及坡面稳定性,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另外,弃渣在地表裸露,可会使扬尘日增多,影响区域人们的居住环境。
2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2.1工程措施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先拦后弃”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在分析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补充,增强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
控制和减少对地表植被、原地貌的扰动和毁坏,保护原地表植被和表土,尽量减少占用水、土资源。
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
2.2植物措施原则坚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利用料场采空区作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
利用料场采空区作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发布时间:2022-12-08T06:27:36.414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27卷第15期作者:花洋[导读] 新建水库工程土石方大量开挖,大面积扰动地表,损毁原始植被造成土壤流失,对工程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需加强落实水土保持工作。
花洋(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 650231)摘要:新建水库工程土石方大量开挖,大面积扰动地表,损毁原始植被造成土壤流失,对工程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需加强落实水土保持工作。
本文以景洪市曼龙河水库工程为例,利用料场采空区作弃渣场可有效减少工程扰动地表,提高土石方利用效率,减少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关键词:采空区;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1工程概况曼龙河水库工程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曼那庄村委会,水库所在河流为澜沧江左岸支流勐养河二级支流上。
水库建设的工程任务是集镇生活供水、农场职工生活、农村生活供水及农田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和下游乡镇防洪。
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坝、溢洪道、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最大坝高44.45m,水库总库容120.4万m3,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2料场开采曼龙河水库工程设置风化料场1个,位于水库库尾南西部一带山体,分布高程范围984.00~1155.00m,属于低中山地形,构造、剥侵地貌,地形坡度20~45°、局部60°。
风化料设计用量约17.49万m3,开采面积1.72hm2(25.88亩),运距约1km。
风化料从高往低梯级开采,覆盖层剥离后,采用潜孔钻梯段挤压微差爆破法开采,梯段高度10m,开挖坡比1:0.75~1:1.0,每级留2m宽戗台。
风化料场开采后高程范围971.00m~1069.00m。
3弃渣堆置方案曼龙河水库工程施工产生永久弃渣13.11万m3,松方16.68万m3。
施工期间布设转存场,转存工程开挖产生废弃土石方,风化料场取料结束,利用风化料场采空区部分区域进行堆渣,利用采空区下部1.15hm2占地范围进行堆渣,即风化料场采空底界高程971.00m至1011.00m 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摘要: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量较大,且弃渣多沿线分布。
因此在进行山区公路建设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弃渣场将沿线的弃渣集中堆放,不仅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防止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本文在着重介绍弃渣场选址原则及其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建设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堆筑形式;挡渣墙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平原地区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山区公路建设也在飞速发展。
然而,由于山区可供农民耕种的耕地不多,耕地多是沿着沟谷、水系分布,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占用耕地,其相应的投资较大,加之山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公路建设过程中开挖回填土石方量较大,更进一步加剧了公路建设的投资,并且由于公路的线型特点,弃渣均沿线分布。
因此,大部分公路建设产生的多余渣土在公路沿线随意堆弃,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
本文以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为例,对其建设过程中弃渣场选址及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设计,规范弃渣处理行为,为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帮助。
1 工程概况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工程地处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都龙镇,公路全长24.512km,包括主线全长15.885km、都龙联络线全长1.026km、金厂联络线全长7.601km三个部分。
公路等级为二级,主线、都龙联络线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为12m,最大纵坡6%;金厂联络线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为8.5m,最大纵坡7%。
共有桥梁31座(主线21座,金厂联络线10座),涵洞63道(主线39道,都龙联络线4道,金厂联络线20道)均为新建,与其他公路平面交叉17处,通道10处。
起点位于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K94+160处,止点位于都龙口岸。
本工程大部分路段为新建,新建路段长23.85km。
其中主线和都龙联络线全部为新建,金厂联络线为沿旧路改造,需改建老路662m,路基宽度由6.5m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四级公路扩建至8.5m。
本工程拆迁房屋12262m2。
本工程部分新建路段较靠近老路、乡村道路,原有老路和乡村道路均可利用,需新建保通施工便道以保证与原有老路和乡村道路的畅通;部分新建路段离老路较远,主体设计新建15.81km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要求。
本工程共产生开挖土石方182.85万m3(表土剥离10.91万m3,清除软基8.74万m3,基础开挖162.22万m3,建筑垃圾0.98万m3),填方100.35万m3(基础回填91.61万m3,片碎石换填8.74万m3),外借方8.74万m3,共产生弃方80.33万m3(扣除表土剥离10.91万m3),设计方案共拟定了4个弃渣场,用于工程所弃土石方堆放,总容量为119.05万m3,占地面积11.1hm2。
2 弃渣场选址及分类2.1 弃渣场选址原则(1)公路工程为线性工程,弃方分布比较长,适当增加弃渣场数量,以减少弃渣的运距,弃渣运距控制在5km以内。
(2)弃渣场选址应遵循“少占压耕地,少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原则。
山区、丘陵区弃渣场宜选择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地形相对平缓的沟谷、凹地、坡台地、阶地等;(3)弃渣场尽可能选在远离公路的一面,如不能避免,后期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以减少其对公路沿途景观的破坏;(4)尽可能选择项目沿线废弃砂石坑作为渣场;(5)弃渣场不宜设置在汇水面积和流量大、沟谷纵坡陡、出口不易拦截的沟道;(6)从实际出发,节省投资,保护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2.2 弃渣场分类及适用条件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一般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及平地型(填凹型纳入平地型)四类,其适用条件如下:表1 弃渣场分类及适用条件[1]3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要求3.1 渣体堆筑形式设计要求渣体堆筑常采取多台阶弃渣堆筑形式。
弃渣堆筑首先必须保证第一台阶的安全与稳定,因为第一台阶的变形和破坏,可能引起整个弃渣场的松动和破坏。
堆渣边坡大小与弃渣场坡度、渣体物质、渣体粒径等有关,一般下级边坡1:2~1:3,中级1:1.5~1:2.5,上级1:1~1:2。
渣体堆高最高不超过30m,每级高差不大于10m,各级之间设有马道,宽为1~1.5m。
在马道上布置横向排水沟,在与横向排水沟垂直的方向约20~30m布设纵向排水沟。
3.2 挡渣建筑物设计要求山区弃渣场挡渣建筑物主要采用重力式挡渣墙,利用重力式挡渣墙及计算程序计算其稳定性,挡墙长度依据地形图实际量算所得。
挡渣墙材料应根据当地材料种类,一般为浆砌石挡渣墙或混凝土挡渣墙。
浆砌石砌筑时墙顶宽度不小于0.5m,混凝土浇筑时墙顶宽度不小于0.3m。
挡渣墙设计考虑每隔10~15m设一道伸缩沉降缝,缝宽为2~3cm,缝内填塞沥青麻絮、沥青木板、胶泥或其他止水材料。
墙体纵向每隔2~3m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孔径5~10cm,最低一排孔设在地面高程以上0.3m处;挡渣墙的排水孔用密目网反滤。
在弃渣过程中,应坚持“先挡后弃”的原则,先修筑挡渣墙,后进行弃渣堆筑。
挡渣墙的位置一般选择在渣场谷口比较窄的地方,以减少挡渣墙的工程量。
挡渣墙地基应该选择新鲜不易风化的岩石、密实的土层或加大基础开挖深度。
根据地形、堆渣面积、堆渣高度等,计算出弃渣场可容纳的弃渣量。
3.3 截排水措施设计要求弃渣场的截排水措施,除了在马道上布设横向排水沟和在与横向排水沟垂直的方向布设纵向排水沟外,外围的截水沟才是影响渣场稳定和弃渣流失的关键因素。
外围截水沟与挡渣建筑物一起在弃渣前修建,布设在弃渣场周围1~5m外,水沟基础要开挖在自然边坡稳定土体上或岩石上。
断面尺寸根据山体坡面汇水面积、当地的降雨量及坡面径流情况来进行设计,截水沟设计断面可分为梯形、矩形等,沟道侧墙材料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截水沟的排水坡度≥1%,在排水坡度较陡的地段设计跌水坎进行消能。
3.4 渣面防护措施设计要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措施配置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即在不影响主体工程安全和运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植物措施。
因此,渣面防护根据周边环境尽量选用植物措施,①弃渣场原地貌为荒地的,后期植被恢复要乔、灌、草结合并注重终期植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设计过程中在对项目区及周边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植物种。
②弃渣场原貌为荒地,周边有经果林的区域,后期植被恢复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建设经果林,建成后交由地方经营,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③弃渣场占用土地为耕地的,项目弃渣完毕后,为减少水土流失和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坡面植被恢复以灌草为主,平台顶部进行复耕,归还农民使用,尽量少占用耕地。
4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4.1弃渣场选址工程设计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开挖弃渣呈线状分布,根据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考虑弃渣场运距、渣场容量等因素,在主线路段拟选了3个沟道型型弃渣场和金厂联络线拟选了1个沟道型弃渣场,共4个弃渣场。
各弃渣场堆渣最大高度13~33m,渣体外坡按1:2.0放坡,弃渣场总库容约119.05万m3。
设计在弃渣场下游设置浆砌石重力式挡渣墙,上游侧布设截水沟,坡面布设马道排水沟。
4.2挡渣墙设计以1号弃渣场为例对挡渣墙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修建挡渣墙长度为55m。
4.2.1 断面设计本设计采用重力式挡渣墙,设计挡墙高2.5m,顶宽0.5m,基础埋深0.5m,采用面坡坡比1:0.1,背坡坡比1:0.3的断面形式进行设计,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
4.2.2 稳定性分析(1)挡渣墙土压力计算挡渣墙的土压力计算参考《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式中,K2-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a-W对O点的力臂,m;b-Pay对O点的力臂,m;h-Pax对O点的力臂,为墙背高度的1/3,m。
经计算得1#弃渣场挡渣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4.23。
(4)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σmax、σmin分别为基底最大、最小应力,kpa;N为墙体上垂直作用力的总和,t;B为挡渣墙的底宽,m;e为偏心距,即合力作用点至墙底中心点的距离,m。
偏心距计算:偏心距e为所有作用在墙体上的各力对墙底中心点取力矩的代数和M与墙体所有垂直作用力的总和N的比值,顺时针力矩为负,逆时针力矩为正,垂直力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经计算得,1#弃渣场挡渣墙墙趾处地基承载力81.41kpa,墙踵处地基承载力为18.59kpa。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1#弃渣场挡渣墙断面详见图1。
图1 1#弃渣场挡渣墙断面尺寸图4.3截、排水措施设计本项目四个弃渣场均为沟道型弃渣场,三面环山,弃渣场位置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汇水面积,需要在弃渣场周边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堆渣坡面马道设置马道排水沟,排水沟与外围截水沟衔接,可以排走周边来水,防止上游来水随弃渣与原地面之间下渗冲刷挡渣墙,保证弃渣场的安全稳定。
4.3.1 坡面洪峰流量的确定本项目外围截水沟采用20年一遇最大1小时暴雨强度设计,洪峰流量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公式确定:QB=0.278kiF式中,QB为最大洪峰流量,m3/s;k为径流系数,根据实地地形和植被情况取值;i为按二十年一遇最大1h暴雨强度,mm/h;F为山坡汇水面积,km2。
本项目1#弃渣场区径流系数k取0.6,项目区二十年一遇最大1h暴雨强度i为55mm/h,山坡汇水面积F为0.031km2,经计算得最大洪峰流量为0.28m3/s。
4.3.2 截水沟断面设计设计过水断面根据地形选择坡降,根据经验选取断面尺寸,采取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校核,明渠均匀流公式如下:式中,A为过水断面面积,m2;Q为设计坡面汇流洪峰流量,m3/s;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R=A/x,m;i为沟底坡降;x为截水沟断面湿周,梯形断面m;m为内边坡系数;h为过水深,m;b为梯形断面底宽,m;n为糙率。
根据算出的洪峰流量,用试算法可算出排水沟的各断面尺寸。
本项目1#弃渣场截水沟断面尺寸为底宽0.4m,顶宽0.9m,深0.5m。
4.3.3 排水沟断面设计本方案考虑沿分台马道布设马道排水沟,排水沟衔接外围截水沟,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排泄坡面来水,减少汇水对坡面冲刷,对稳定坡面,防止水土流失有良好的防护效益。
马道宽为2.00m,设计马道排水沟断面为矩形,断面尺寸为宽0.40m,深0.30m,采用浆砌石砌筑,浆砌石厚0.30m。
4.4渣面防护措施设计本方案设计在弃渣场区场地使用结束后进行复耕,尽量恢复原有土地使用类型,归还当地村民使用,由于渣体存在边坡,边坡不适合复耕,本方案设计对渣场边坡进行绿化,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及植被特点进行灌草绿化,灌木选用马樱花,草种选用百喜草、白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