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新工艺

煤矿开采新工艺

煤矿开采新工艺有以下几种:
1.崩落采矿工艺:指于采矿之前崩落处理矿洞中具危险因素的围
岩,减少开采中的危险因素,提升矿产采矿环境的安全度。

2.充填采矿工艺:指在回采工作进行期间,采空区采取有效的手
段,增加安全的系数,使安全在可控的范围内,遇到一些特殊
的境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支架支撑等,保证强度,提高
安全的系数,减少事故发生率。

3.空场采矿工艺:此种技术应用广泛,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生产实际中先开采矿房中资源,矿柱作为支撑点,开发资源以
敞空形式,随之开采矿柱,此过程需借助其余工艺与设备技术,确保开采过程中整体环境稳定。

煤矿开采方法-特殊条件开采

煤矿开采方法-特殊条件开采

整理ppt
8
(3) 采煤工艺
水力落煤
拆移水 枪
水 采 工 作 面 的 采 煤 工 序
整理ppt
管道及溜槽
支设护枪支架 及重新安设水

9
2.走向短壁式采煤法
走向短壁式采煤法在我国水采矿井(区)中应用最为广泛, 常用于倾角较大的缓斜、倾斜和急斜煤层的开采。 3.倾斜短壁式与走向短壁式采煤法的比较
在倾斜短壁式采煤法中,安设在回采眼中的水枪可向其两侧冲采, 冲采范围较大,因此,该法具有巷道掘进率低、水枪及管道等拆 移工作量较小、效率较高等优点。但是当煤层倾角较大时,回采 眼坡度也较大,这样采空区垮落矸石易窜入回采眼中,造成压枪 和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并降低采出率。
(1)采准巷道布置 采煤法分为双面冲采和单面冲采两种方式
② 采区生产能力。采

区生产能力是采区各 生产系统都可满足的

年生产的煤炭量。在

目前条件下,每个采

区一般配备一套水采
备 工 作 顺 序 。
生产系统,因此采区 生产能力则等于一套 水采生产系统的生产 能力。在设备配置合 理时,一套水采生产 系统的生产能力视开
脱水是指把煤浆中的煤水分开, 使煤中残留的水分达到国家规定的销 售标准,并使脱出的水能够循环使用。 水采矿井的脱水系统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与选煤厂相结合; ➢②地面专用脱水车间; ➢③简易脱水系统。
整理ppt
4
二、水力采煤方法
采 煤 方
(1)它以水射流实现工作面落煤和运输两个主要生产环节, 把落煤和运输简化成单一的连续式主要工序。
长度。
6
目前我国的水采矿井(区)多采用双翼采区,
采区一翼的走向长度在缓斜煤层时一般为 500~800m。急斜煤层时为200~500m。今 后水力开采采区走向长度将会有所增大,达到 2000m以上。区段斜长一般为120~150m, 根据回采眼的维护状况可适当加长或缩短,在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晋煤行发(2014)1561号第一章总则第1-1 条为巩固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煤矿资源管理和利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6号)、《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7号)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1-2 条本办法所称的煤矿,是指在山西省境内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完成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的生产煤矿,建设煤矿涉及有关内容的按照批准的设计严格执行。

第1-3 条本办法所称的特殊条件开采,是指“三下开采、蹬空开采、边角煤开采、旧采空区复采”等。

第1-4 条鼓励煤矿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特殊条件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

鼓励煤矿企业开展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采用适宜特殊条件开采的技术、工艺。

第1-5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或设计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关部门对特殊条件开采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论证。

第1-6 条禁止使用炮采等落后采煤工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不得进行特殊条件开采。

第1-7 条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坚持集约生产,原则上在原批准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基础上,新增加的特殊开采工作面不超过一个,且矿井必须满足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避灾等安全生产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煤矿必须按照登记公告能力组织生产,不得因增加特殊开采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第1-8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储量管理及回采率符合有关规定,设计应按有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回采率,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第二章“三下”开采第2-1 条“三下”开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条款。

“三下”采煤技术

“三下”采煤技术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三下”采煤技术在煤矿生产的建设中,经常遇到大的各种类型的水体、建筑物、铁路及矿井井巷。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水体、建筑物、铁路及矿井井巷需要留设煤柱予以保护,从而造成了地下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因此研究不留或少留煤柱,并保护水体、建筑物、铁路、矿井井巷免遭破坏,实现在上述条件下的安全采煤技术及地面建筑物等的保护技术统称为特殊开采技术。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将特殊开采技术分为:(1)水体下特殊开采技术。

其中水体包括:地表明水体,如江河、湖海、水库等;松散层含水体,如第三、四纪松散层中的水体和基岩含水体,如砂岩、石灰岩含水层。

(2)建筑物下特殊开采技术。

如城镇建筑物、民房、工农业建筑、公路、桥梁等。

(3)铁路下特殊开采技术。

如国家级铁路、矿区专用铁路等。

以上特殊开采技术又简称为“三下”开采技术。

“三下”采煤技术是随着煤炭生产建设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型实用技术。

从50年代起它就在我国受到重视。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目前无论是从研究试验规模、关键技术以及基础理论水平、推广应用效果看,还是从所服务的对象范围看,“三下”采煤技术已经初步成为采矿学中一个实用性强,服务对象广,具有相应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的学科分支。

40年的水体下采煤中,我们得到了不同覆岩岩性,不同倾角,不同采煤方法(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及放顶煤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

提出了一套适于不同岩性、倾角和开采方法的冒落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公式。

已掌握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采煤方法所产生的地表移动规律,并形成一套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理论,制定了房屋保护等级及相应措施。

我国的“三下”采煤技术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已形成了较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晋煤行发(2014)1561号第一章总则第1-1 条为巩固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煤矿资源管理和利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6号)、《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7号)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1-2 条本办法所称的煤矿,是指在山西省境内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完成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的生产煤矿,建设煤矿涉及有关内容的按照批准的设计严格执行。

第1-3 条本办法所称的特殊条件开采,是指“三下开采、蹬空开采、边角煤开采、旧采空区复采”等。

第1-4 条鼓励煤矿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特殊条件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

鼓励煤矿企业开展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采用适宜特殊条件开采的技术、工艺。

第1-5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或设计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关部门对特殊条件开采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论证。

第1-6 条禁止使用炮采等落后采煤工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不得进行特殊条件开采。

第1-7 条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坚持集约生产,原则上在原批准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基础上,新增加的特殊开采工作面不超过一个,且矿井必须满足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避灾等安全生产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煤矿必须按照登记公告能力组织生产,不得因增加特殊开采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第1-8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储量管理及回采率符合有关规定,设计应按有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回采率,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第二章“三下”开采第2-1 条“三下”开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条款。

教案-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教案-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罗永豪第 1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 2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 3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 4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 5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 6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7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8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9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10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11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12 次课,计 3 学时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13 次课,计 3 学时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教案
教师姓名: 罗永豪第14 次课,计 3 学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煤矿开采的三性 特殊性、艰巨性和困难性;
特殊困难条件下的开采
三下一上(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三软煤层;深部;边角煤;极薄煤层。
地表移动和变形特点:(1)地表下沉系数小;(2)主要影响角正切小;(3)水平移动系数随采深增加变小;(4)地表移动期短;(5)地表多次下沉。
保留条带宽度a的确定:1)稳定性要求。宽高比。2)强度要求。A、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要求。B、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要求。保留条带能承受的极限载荷要大于实际承受的载荷。
裂隙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地表最大的一条裂缝和采空区边界点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最大下沉角: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上,采空区中点和地表最大沉点在地表水平线上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拐点偏移距:过地表下沉曲线拐点在地表水平线上的投影点,按开采影响传播角作直线与煤层相交,该交点与采空区边界沿煤层方向的距离
5、不迁村采煤的理论依据
(1)不迁村全采,采后维修和补偿。(2)不迁村条带开采。(3)不迁村就地重建抗采动变形建筑。
盆地边界点、拐点和中点处水平变形为零;
盆地边缘区为拉伸区,中部为压缩区
盆地边界点和拐点处水平变形为零
与水平煤层相比,中倾斜煤层条件下倾向主断面内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不同点,
? 1下沉曲线失去对称性,上山部分的下沉曲线要陡,范围要小 最大下沉点向下山方向偏离
? 2指向上山方向的水平移动增加,指向下山方向的水平移动减小;
倾斜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垂直于地表下沉曲线的杆状物倾倒的趋向与x轴正向相同时,倾斜为正;杆状物倾倒的趋向与x轴负向相同时倾斜为负。

煤矿特殊开采

煤矿特殊开采
我国矿区铁路的行车速度、列车密度不大 ,为维修提供了良好条件。
18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二)开采技术措施
1、在采区布置上,应尽量使受采动影响的线路 处于盆地主断面附近,避免线路处于移动盆地 的边缘。
2、严禁使用非正规的采煤方法。 3、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 4、在浅部开采缓斜和倾斜厚煤层时,应尽量采
11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2、地表倾斜的影响
地表倾斜后,建筑物也随之歪斜,重心偏移,影响其稳定性,而且 承重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盈利,基础的承压也会发生变化。
3、地表曲率的影响
建筑物的基础底面出现悬空状态。
4、地表水平变形的影响
使建筑物受到附加的拉伸和压缩应力。
12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21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四、水体压煤开采 1、煤层上方水体类型 (1)单纯的地表水体:指江湖河海、沼泽坑塘、
水库、水渠,采空区地表下沉盆地积水、洪水、 山沟水,稻田水等水体,且水体底部有粘性土层 ,地表水与松散层及基岩含水层无直接的水力联 系。江湖河流、水库属统一型水体,来势凶猛。 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威胁。洪水、山沟水、 稻田水属季节性统一型水体,对矿井生产的影响 受季节性限制。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水体与煤系 基岩之间的第四纪、第三纪粘性土层或隔水性好 的基岩风化带及其厚度。
28
2.岩性及地层结构 岩性及地层结构既是岩(土)层含水性和
隔水性的决定因素,又是决定覆岩破坏和地 表塌陷特征的关键。许多国家都把有无泥质 岩(土)层及其在覆岩中含量的比例大小.作 为评判能否在水体下采煤的标准。
29
(1)岩石(土)的颗粒组成。对于土体,颗粒 粒径越小.其隔水性也越好。在砂层中, 粘土含量越大,隔水性能越好。对于岩层 而言,颗粒问的胶结物为硅质物、钙质物 时,强度大、易开裂,受压后其隔水性不 易恢复;胶结构为石膏、粘土时,强度小 ,不易开裂,受压后能恢复隔水性。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晋煤行发(2014)1561号第一章总则第1-1 条为巩固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煤矿资源管理和利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6号)、《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7号)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1-2 条本办法所称的煤矿,是指在山西省境内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完成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的生产煤矿,建设煤矿涉及有关内容的按照批准的设计严格执行。

第1-3 条本办法所称的特殊条件开采,是指“三下开采、蹬空开采、边角煤开采、旧采空区复采”等。

第1-4 条鼓励煤矿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特殊条件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

鼓励煤矿企业开展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采用适宜特殊条件开采的技术、工艺。

第1-5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或设计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关部门对特殊条件开采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论证。

第1-6 条禁止使用炮采等落后采煤工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不得进行特殊条件开采。

第1-7 条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坚持集约生产,原则上在原批准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基础上,新增加的特殊开采工作面不超过一个,且矿井必须满足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避灾等安全生产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煤矿必须按照登记公告能力组织生产,不得因增加特殊开采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第1-8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储量管理及回采率符合有关规定,设计应按有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回采率,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第二章“三下”开采第2-1 条“三下”开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条款。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试题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试题
2)急倾斜煤层(浅部)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严禁无限制地放煤,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时要人工强制放顶。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柱
3)若建筑物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其下方有浅部煤层或煤层上方覆岩为石灰岩地层,需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窑、废巷、岩溶、老井以及他们被充填的程度
3、合理确定建筑物与开采区域的相对位置
5、地表移动盆地: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以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沉陷区域,这种地表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或称下沉盆地。P17
6、非充分采动角:在非充分采动的条件下,根据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实测下沉曲线,取盆地中心点至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称非充分采动角
1、某工作面开采,倾向已达充分采动,走向长度已足够长,可认为是半无限开采,走向主断面处开采深度H=310m,采厚m=2m m=1.45m,煤层倾角a=12°,覆岩中硬,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已知经验值h =0.76,tgb=2.2, S0=0.1H, b=0.36
预计沿地表移动盆地走向断面上的最大移动和变形值.
2、充分采动:当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为充分采动。P22
3、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边界角。P32
4、协调开采:就是根据不同的爱护对象,通过合理布设开采工作面,如合理设计工作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回采顺序等,让各工作面开采的相互影响能够得到有利迭加,使迭加后的变形值小于爱护对象的允许变形值,以达到减小开采对爱护对象影响的目的。P70
9、水体下采煤方式:(顶水采煤、疏水采煤、顶疏结合采煤、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岩层移动:因采矿引起采空区附近及上履岩石的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其特征取决于地质因素和采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岩石的结构、力学性质及含水性;煤层倾角、厚度与煤深;采煤方法及开采范围大小因素。

煤壁片帮受支撑压力的影响,煤壁附近的煤体被压碎后脱离煤壁的现象从煤层直接顶板开始,由下向上依次垮落、断裂、离层、弯曲,对移动期间和移动稳定后的上履岩层按其破坏程度不同,大致划分为垮落带、断裂带、弯曲带。

垮落带:由采矿引起的上履岩层破坏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

垮落带特点:1)长壁工作面回柱放顶或移架后,与煤层毗邻的直接顶失去支撑力破碎成大小不一和形状各异的岩块,逐层垮落堆积在底板上,俞是靠近煤层的直接顶岩层,其垮落后俞是破碎和紊乱。

分不规则垮落带和规则垮落带两部分。

2)岩石的碎胀性使垮落带岩石的体积明显增大,生产期间,垮落后的直接顶岩层的碎胀系数一般可达1.3-1.5。

3)垮落带高度取决于采出厚度、上履岩层的岩性、碎胀系数和煤层倾角。

H k=M/(k-1)cosa H k-垮落高度,M-煤层采高,k-岩石碎胀系数。

a-煤层倾角。

断裂带: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或裂缝,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岩石带。

曾称为裂隙带。

断裂带岩层破坏的特点:1)垮落带之上的各分层岩层在弯曲下沉过程中,若承受的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厠岩层层面上将出现垂直于层面的拉伸裂隙2)各岩层之间产生平行于层面的离层,离层裂隙的宽度靠下部分较大,靠上部分较小3)断裂带中的岩层分布着大致平行于层面和垂直与层面的裂陷,这些裂隙相互沟通,明显地降低了岩体的隔水性能4)断裂带随开采空间向上发展,当开采空间扩展到一定范围后,断裂带高度达到最大,开采范围继续扩大,断裂带高度不再发展,并随时间推移,岩层趋于稳定,断裂带上部裂隙逐步闭合,其高度也随之降低5)厚煤层第一分层以后的开采时断裂带高度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初次采动大为减小。

弯曲带:断裂带上界至地表的岩层称为弯曲带,曾称弯曲下沉带或整体移动带。

薄煤层开采方法

薄煤层开采方法

薄煤层开采方法一、引言薄煤层开采是指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煤层开采方式。

由于薄煤层的特殊性,传统的煤矿开采方法难以适应,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薄煤层开采方法。

二、普通工作面开采法普通工作面开采法是薄煤层开采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采用割顶和支护的方式,使煤矸石沉陷于煤层下方,减小了煤矸石对工作面的影响。

同时,在工作面上设置了支架和支护材料,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综放开采法综放开采法是一种高效的薄煤层开采方法。

该方法将煤矿开采和煤矸石回填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综放开采法中,首先进行炮孔钻探爆破,将煤层破碎,然后回填煤矸石,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还可以减少煤矸石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四、割缝开采法割缝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薄煤层的特殊开采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煤层中钻探水平孔道,将煤层割裂成窄的煤柱,然后进行采矿作业。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提高煤炭的采收率。

五、综合采煤法综合采煤法是一种将传统开采方法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薄煤层开采方法。

该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矿山设备和技术,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石分选、运输和支护等工作集成在一起。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还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液压支架开采法液压支架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先进方法。

该方法使用液压支架替代传统的木质支架,提高了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液压支架具有调节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可以适应不同煤层的开采需求。

七、切割开采法切割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方法。

该方法利用切割机对煤层进行切割,然后通过输送带将煤炭运输到地面。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开采效率,同时减少煤矸石的排放。

八、大采高开采法大采高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薄煤层的特殊开采方法。

该方法通过增大开采空间的高度,减小煤矸石的比例,提高了煤矿开采的效率。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一、名词解释1.岩层移动:因采矿引起采空区附近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与过程称为岩层移动。

2.地表移动: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及过程称为地表移动。

3.地表移动盆地: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以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沉陷区域,这种地表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或称下沉盆地。

P174.带压开采:指是在具有承压水压力的含水层上进行采煤。

5.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且煤层结构复杂或极复杂的煤层称为不稳定煤层。

6.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的煤层称为极不稳定煤层。

7.三软煤层:煤层强度低,并富含裂隙,底板较软,遇水后容易膨胀,这类煤层被称为三软煤层。

8、充分采动:当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为充分采动。

P22 超充分采动:地表下沉盆地出现平底或有多个点的下沉值达到最大下沉值的采动状态。

非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开采区域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9.充分采动角:在充分采动或超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将地表下沉曲线上的最大下沉点或盆地平底边缘点投影在地表水平线上,该投影点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底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叫充分采动角。

10.非充分采动角:在非充分采动的条件下,根据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实测下沉曲线,取盆地中心点至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称非充分采动角11.最大下沉角:在移动盆地的倾向主断面上,采空区中点和地表最大下沉点在地表水平线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12.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13.移动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3个临界变形值中最外边的一个临界变形值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成为移动角P3314.裂缝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在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地表裂缝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裂缝角。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01
识别深部采矿过程 中的危险源
对采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 面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
02
评估危险源的风险 等级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造成的 后果等因素,对危险源进行风险 评估。
0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 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深部采矿安全预防措施
PART 02
深部采矿的关键技术
REPORTING
深部矿体定位技术
矿体三维地震探测技术
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岩层的分布和性 质,为矿体定位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遥感技术
通过卫星或无人机遥感获取矿区地表 信息,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矿体定位。
利用地磁场、地电场等物理场进行勘 探,确定矿体的位置和形态。
某铁矿深部采矿工程
针对某铁矿深部资源,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采矿工艺,成功开采出高品质铁 矿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深部采矿工程经验总结
强化地质勘查
在深部采矿工程前,应加强地质 勘查工作,准确掌握矿体形态、 赋存状态和资源量等信息,为工 程设计和采矿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选择采矿工艺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 件,选择适合的采矿工艺,以提
水资源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层,减少 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
采取除尘、脱硫等措施,减少 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生态修复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促进生态平衡。
深部采矿环境恢复与治理
制定恢复治理计划
根据采矿区域的环境状况,制 定针对性的恢复治理计划。
落实责任主体
明确采矿企业对环境恢复与治 理的责任和义务。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的应用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业开采技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我们的开采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本文就论述几种现在用到的开采技术。

关键词煤矿开采特殊方法1.物探方法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1.1 煤矿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由于历史多种原因,我国目前已形成的煤矿采空区或小煤窑大多集中在50~200m,煤层采厚为1~4m。

地下煤层被开采厚,在地下形成了空洞,破坏了原本平衡的地下应力系统,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覆岩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形、断裂、位移和冒落等,并重新达到了应力平衡,在采空区上形成了“三带”, 增刊李晓斌:物探方法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跨落带:煤层踩空上部岩层出现塌落。

断裂带:塌落带上方岩体因弯曲变形过大,在采空区上方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两侧受到剪应力,因而岩体出现大量裂隙,岩石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弯曲带:断裂带以上到地面,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而不再破裂。

如果采空区较深,煤层较薄,且上覆岩坚硬,则垮塌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垮塌下身,对地面的影响也较小;反之,则对地面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采空区尚未充填密实,如果建造高层建筑将诱发地基继续深陷。

冒落带由于塌陷作用,使其物性发生变化,增大了目标体的规模,有助于采空区探测。

其发育高度与上覆岩及采厚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中硬性上覆岩的经验计算公式为:Hli=100∑M57±6·3 (中硬) (1)式中,Hli为导水裂缝带高度(m);∑M为煤层累计开采厚度;±6·3为计算中误差,与岩性有关。

1.2 采空区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一般而言,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探测煤矿采空区,除了埋深外,采空区的探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上覆岩的破坏程度,应综合考虑其复杂性与多变性。

①采空区上方裂隙带发育的范围与采空区面积有关。

对正在进行开采的采空区,冒落带、裂中国矿业第20卷隙带不发育,其电阻率表现为高阻特性,波速表现为低速;当采深比较大时,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具有一定的困难。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三下”开采之水体下采煤所谓水体下采煤指的是在开采煤层上方的地表水体下采煤。

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与变形可能改变水体和开采空间之间水力联系的程度。

弱的水力联系增加了矿井的排水费用,强的水力联系有可能使开采影响范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及泥砂突然溃入井下,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水体下采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开采过程中不发生灾害性的透水、溃砂事故,避免因矿井用水量突然增大而严重恶化井下作业环境。

水体下开采需要清楚的了解水体的类型、煤岩的隔水性能和开采空间与水体之间可能的水力联系。

水体下采煤有以下特点:(1)、水体下采煤主要考虑煤层与水体之间有无隔水层,开采后隔水层能否破坏,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裂隙是否波及水体;(2)、水体下采煤的保护对象是矿井本身,为保护矿井本身必须保护水体下方的岩层;(3)、水体下采煤的主要对策是隔离和疏降,要从安全、经济和采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影响水体下安全开采的因素有:(1)、不同类型的水体煤层上方的水体可分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两类。

地表水体指积聚在江、海、河、湖、水库、沼泽、水渠、坑、塘和塌陷区中的水。

大型的地表水,储存量大,补给充分,且常常相互连通,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威胁。

地下水体指积聚在岩石和松散层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体比地表水体距煤层更近,且赋存情况不易掌握,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威胁。

从采矿工程的角度,可将地下水按贮存的介质不同,划分为松散层水体和基岩含水层水体。

松散层水体属孔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若下部有较硬的隔水粘土层,对开采影响较小。

松散层水体的流速和流量均小。

基岩水体指的是砂岩、砾岩、砂砾岩及石灰岩岩溶含水层水体,这些水体属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类型,采空区积水也归这类水体。

当地表水体、松散层水体和基岩含水层水体之间构成某种水力联系时,就产生由这三种或两种水体组合而成的复合水体。

(2)、煤岩的隔水和导水性能不同的煤岩由不同的隔水性能。

浅谈在特殊条件下煤矿开采方法及要点

浅谈在特殊条件下煤矿开采方法及要点
术 的 发展 方 向 。
关键 词 : 三下采煤 大倾 角开采 薄煤层开采 中图分 类号 :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6 ( e ) 一0 1 0 2 - 速 发展 , 对 煤 炭 的 需 求越 来越 大 , 这相 应 的要求 我 国能 源 技 术 领 域也 要跟 上 时 代的 脚 步 。 这 几 年 我 国煤 炭 采 矿设 备正 在 向 自动 化 、 信息 化 , 大 型化 、 集 约 化法 方 向发 展 , 煤 炭 的开采 深 度 和原 煤 产 量 得到 很 大 的提 高 。 但 同时 我们 不 得 不面 对 的 是 这 几 年 中 小 煤 矿 技术 相 对 落 后 的 局 面。 造 成 这 一 局 面 的原 因很 多 , 但 主要 与 我 国的 中小 煤 矿 设备 革新 慢 、 技 术 不过 关 等 因 素有关, 开 采技 术的 发展 缓慢 越 来越 成 为我 国煤 炭 工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瓶 颈 。
D =c 【 k ( 1 / 2 l / 4 )
式中: 为 工作面倾 角度 ; k 为调 整系 数: 0 . 9 5 ~1 . 1 5 ; B 为 工 作 面超 前 角度 。 其 中k 值与工作面底板 、 刮 板 输 送 机 的 类型 、 推 溜、 移架工艺等有关 , 每 个 工 作 面 要进行具 体观测后确 定。 控 制 工 作 面 超 前 角 的 关 键 每 天 测 量 工 作 面 的 倾 角 和 超 前 角, 并及时进 行调整。 工作 面保持 三直两平 , 发 现 工 作 面 液 压支架 出现轻微 挤架现象应及时 调整 , 防 止事故扩 大。 刮板运输机防滑采 用每l 0 节 溜 槽 安 设 一 个 防 滑千 斤 顶 , 刮 板 运输 机 机 头防滑采 用打戗柱的方法。 工作 面应设 有防飞溅 设施 , 具 体 做 法 是 在 输 送 机 上 方每 隔 l 5 ~2 O 米挂一道由l 9 X 6 4 . 5 mm圆环链 组成 的 防 溅帘 , 工 作面 输 送机 下方设全封 闭挡板。 在 人行 道 与 机 道 之 间挂 金 属 网 , 金 属 网 上 方 固 定 在 液 压 支 架前梁 下 , 下 方 固 定在 刮 板 输 送 机 电 缆 槽 上, 采 煤 机割 煤 时 只在 采 煤 机 下 方 I 5 米 范 围解 开 金 属 网 。 并规 定 : 采 煤 机 运 行 时采 煤 机 方向不得有人 , 工 作 面 刮 板 输 送 机 运 行 时 工作 面 下 出 口禁 止 行 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弱
100 M Hd 4.0 3.1 M 5.0
Hd 100 M 3.0 5.0 M 8.0
H d 10
M 5
极软弱
注:Σ—累计采厚;公式应用范围:单层采厚1~3m,累计采厚不超过15m; 计算公式中±号项为中误差。
②急倾斜煤层(55°~90°)
煤层顶板为坚硬、中硬、软弱岩层,用垮落法开采时的垮 落带及导水断裂带高度,可选用表1-4中的公式计算。
h MZ M2 M1 y 2
(1-3)
式中Mz—上下煤层综合开采厚度,m; M2—下煤层厚度,m; M1—上煤层厚度,m; h—上下煤层层间距,m; y2—下煤层 的垮落带高度与采厚之比。 当上下煤层的层间距很小时,综合开采厚度取上下煤层厚度之和, 即 M Z M1 M 2 (1-4) 求出综合开采厚度后,可按单一煤层开采的条件计算垮落带和断 裂带的高度。
图1-4 近距离煤层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计 算 (a)层间距大于下位煤层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b)层
间距小于下位煤层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
b.上下两层煤的最小层间距小于下煤层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 如图1-4(b)所示,上下煤层的层间距h小于下位煤层开采形成的 垮落带高度Hk时,上煤层的断裂带最大高度按该层的厚度计算, 下煤层的断裂带最大高度按上下两煤层的综合开采厚度计算,取 其中标高最高者作为两层煤的断裂带最大高度。上下煤层的综合 开采厚度可按(1-3)式计算。
垮落带高度
M Hk (k 1) cos
a.若煤层顶板覆岩内有极坚硬岩层,开采后能形成悬顶, 垮落带最大高度Hk按(1-1)式计算。
b.当煤层顶板覆岩为坚硬、中硬、软弱岩层或其互层时, 考虑顶板下沉因素,开采单一煤层的垮落带最大高度Hk 可按(1-2)式计算。
M Hk (k 1) cos
现场观测
由于经验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可 根据实际条件现场观测获得。
三、岩层或煤层的抽冒与切冒
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开采空间附近的岩层或煤 层可能出现抽冒或切冒现象。 抽冒指的是在浅部厚煤层、急倾斜煤层及断层 破碎带和基岩风化带附近采煤或掘巷时,顶板 岩层或煤层本身在较小范围内垮落超过正常高 度的现象。 切冒指的是当厚层极硬岩层下方采空区达到一 定面积后发生直达地表的岩层一次性突然垮落 和地表塌陷的现象。
表1-4 急倾斜煤层垮落带与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公式
岩性
垮落带高度计算公 式/m
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 公式/m
100 Mh 8.4 H k (0.4 ~ 0.5) H d H d 坚硬 4.1h 133 中硬、软 H (0.4 ~ 0.5) H H d 100 Mh 7.3 k d 7.5h 293 弱
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达到该地质采矿条 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后范围增加,地表下 沉值不再增加。
图1-1 开采影响范围内应力影响带的划分示意图 1—地表下沉曲线;2—支承压力分布曲线;3—岩层面法向岩石变形曲线; 4—垮落带; Ⅰ—充分采动区;Ⅱ、Ⅱ′—最大弯曲区;Ⅲ、Ⅲ′—顶板压缩区;Ⅳ、 Ⅳ′—底板压缩区;Ⅴ、Ⅴ′—底板不均匀隆起区;Ⅵ—底板均匀隆起区
计算公式/m
100 M 坚硬(40~80MPa,石英砂岩、石灰岩 Hk 2 .5 、砂质页岩、砾岩) 2.1 M 16
中硬(20~40MPa,砂岩、泥质灰岩、 砂质页岩、页岩)
软弱(10~20MPa,泥岩、泥质砂岩) 极软弱(<10MPa,铝土岩、风化泥岩 、粘土、砂质粘土)
Hk
100 M Hk 1 .5 6的现象和过程。 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岩层结构特征、力学性质及含 水性 煤层的特征:煤厚、倾角、采深 采矿因素:采矿方法(充填、全部垮落法、条带
开采)
开采范围
一、充分采动区、岩石压缩区和 底板隆起区
*先研究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长壁开 采、垮落法管理顶板
图 地表下沉盆地主剖面图

在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中,改变了 地表原有的形态,对位于影响范围内的道路、 管线、沟渠、工程和建筑物带来了不同程度 的影响。在地表潜水位较高的地区,地表移 动盆地内常年积水,影响了土地使用或使耕 地荒废。
裂缝
在地表移动盆地外边缘区,地表可能产生裂 缝。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与有无第四纪松散层 及其厚度、性质和变形值大小密切相关。若 第四纪松散层为塑性大的粘性土,一般拉伸 变形值超过6~10 mm/m时地表才出现裂 缝;塑性小的砂质粘土、粘土质砂或岩石, 地表拉伸变形值达到2~3 mm/m时,即可 产生裂缝。 (实例:华丰、山西大同)
式中 ω——垮落过程中顶板下沉值,m c.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垮落带最大高度Hk可按表1-2的 公式计算。
k——岩石碎胀系数。岩石的碎胀系数取决于岩石性质, 坚硬岩石碎胀系数较大,松软岩石碎胀系数较小(表1-1) 表1-1 岩石的碎胀系数k 碎胀系数k
岩石名称
碎煤
初始(刚破碎)
<1.20
残余(压实后)
第二节 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
思考题 1、掌握下沉盆地、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主断面、充分采动 角、边界角、移动角、裂隙角、最大下沉角的概念,并记住 各角值符号。 2、地表移动和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哪三种? 3、了解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 4、掌握超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的近水平和缓倾斜煤层地表移 动盆地特征。 5、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指标有哪5种?掌握其符号及单位。 6、掌握描述地表移动与变形的五项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7、能绘制充分采动、超充分采动和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 与变形五曲线图,并注意其与采空区的位置关系
2、断裂带
导水性——防水煤岩柱留设 导气性——高位瓦斯抽放层位
高度计算:非线性
3、弯曲带
岩移理论——可预测性 不导水 可利用离层带(bed separation zone)— —注浆充填覆岩离层带 事实上:地表移动体积远小于开采煤层体积: 离层吸收是重要的原因。 (一般1:0.4~0.6)
注:h——区段或分段垂高,m;M——煤层法线厚度,m。
近距离煤层
当上下煤层距离较近时,上下煤层开采形成 的垮落带和断裂带范围可能重叠一部分,重叠 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上下煤层的层间距。 a.上下两层煤的最小层间距大于下煤层开 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 如图1-4(a)所示,上下两层煤的层间距h较小, 但还大于下煤层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Hk,上 下煤层的垮落带高度不重合,而断裂带高度可 能重合,上下煤层的断裂带最大高度可按近距 离上下煤层的厚度分别计算,取其中标高值最 高者作为两层煤的断裂带最大高度;上下煤层 的垮落带高度则取上煤层的垮落带高度。
三带的空间形态
倾角关系密切
图1-3 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的空间形态 (a)0°≤α≤35°煤层;(b)36°≤α≤54°煤层; (c)55°≤α≤90°煤层
垮落带及断裂带高度计算
1、影响因素:顶板岩性、煤层倾角、采厚、 采煤方法、采空区尺寸、采空区处理 2、统计回归公式(重点) 3、其他方法(类比、实测) 4、近距离煤层
二、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
图1-2 上覆岩层移动分带示意图 Ⅰ—垮落带;Ⅱ—断裂带;Ⅲ—弯曲带
三带
垮落带——caving zone 断裂带——fractured zone 弯曲带——sagging zone
层状岩层移动——弯曲→离层→断裂→垮落
1、垮落带(直接顶、基本顶)
特点:导水、导砂、导气(瓦斯) 防砂煤岩柱留设 高瓦斯聚积通道和场所
柴里矿301工作面地表裂缝实测图
开采急倾斜煤层时地表移动特征
3. 塌陷坑
煤层开采时(尤其是 急倾斜),煤层露头处 附近地表呈现出严重的 非连续性破坏,往往会 出现漏斗状塌陷坑,北 票矿区地表塌陷漏斗如 图。
在缓倾斜或中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条件下,地表出现非连续性 破坏时,也可能出现塌陷坑。鹤岗富力矿浅部开采引起的地 表漏斗状塌陷坑如图。
100 M Hk 1 .2 7.0 M 63
100 M 2.2 4.7 M 19
注:Σ—累计采厚;公式应用范围:单层采厚1 ~3m,累计采厚不超过15m;计算公式中 ±号项为中误差。
导水断裂带高度 煤层覆岩为坚硬、中硬、极软弱或其互层时, 采用单一薄及中厚煤层或厚煤层分层开采时, 导水断裂带高度Hd可按表l-3中的公式计算。
下伏岩层 下三带

底板破坏带 完整岩层带 承压水上采煤(华北型煤田) 底板水导升带 奥灰、 山东徐灰)
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研究对象:层状沉积矿床(岩层) 脉状——不适合 理论的贡献人物 J.李特维尼申(波兰数学家) 刘宝琛院士 刘天泉院士
第一节 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
思考题
1、概念:岩层移动 2、上覆岩层分哪“三带”?了解其主要特征。 3、影响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的主要因素有哪 些?会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其高度。
实例:七五生建煤矿SD1钻孔
109工作面,走向620m,倾向220m, H=640m,m=2.6~3.0m,W=103mm。 主要存在4个离层带,平均离层高度0.07~ 0.74m,平均0.32m (1)209.10~232.00 (22.90m) (2)465.50~469.59m(6.65m) (3)502.00~526.50m(4.50m) (4)557.50~615.00m(2.10m)
表1-3 薄及中厚煤层和厚煤层分层开采时 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公式
岩性 坚硬 中硬
计算公式之一/m
Hd 100 M 8.9 1.2 M 2.0
计算公式之二/m
H d 30 H d 20
M 10 M 10
Hd
100 M 5.6 1.6 M 3.6
1.05
泥质页岩 砂质页岩 硬砂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