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
风筝百科
三种简单风筝的制作方法
蝌蚪风筝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一、 蝌蚪风筝
右图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 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 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 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 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 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 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 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 般宽在450毫米左右为宜,太 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 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 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 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 到宽高均为2毫米。
课间休息……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2008.3.15
风筝的类型
风筝分类常以构造分类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可分为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 自由类和现代类。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 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象龙类、七仙 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桶式是立体 的,一般采用折 叠结构的骨架由 一个或多个圆桶 或其他形状的桶 组成,如宫灯、 花瓶、火箭等。
【著名风筝产地】
【放风筝对健康的好处】
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非常有益处的。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现 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 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 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 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 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 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 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 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风筝知识
风筝知识风筝的起源和历史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
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
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因此为名。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就已出现。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发,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
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周而得名“风筝”。
风筝图形风筝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琳琅满目。
风筝材料和工具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之内,今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于上。
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忍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等。
骨杆则用大竹升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剪刀、木尺、小锯子、铅笔、粉笔、白乳胶材料:竹条(0.6厘米厚,1厘米宽,90厘米长)、风筝面材料(纸、塑料等)、绳子风筝制作过程1. 将竹条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40厘米及60厘米)。
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60厘米,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条贴在纸上,但要记着将长长的竹条,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调整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风筝的起源知识点总结
风筝的起源知识点总结风筝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
在中国,有一种关于风筝起源的传说,称为“白蛇传”。
相传,在汉代时期,有一位名叫酒干倘卖的人,他在东吴的庙堂前放飞了一只风筝,用风筝向她所爱的人传达了自己的心意。
而在印度尼西亚,也有一种传说认为风筝是一种与上帝沟通的方式。
无论哪种说法,风筝都是一种存在了数千年的文化现象,它们不仅是一种飞行器,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中国,风筝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诗经》中,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鹿鸣于飞,哑哑嘒嘒”。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鸟在天空飞翔的场景,也可以解释为风筝在空中飞行的画面。
《诗经》的记载为风筝的起源提供了历史的证据。
另外,在中国古代的《礼记》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
据说在春秋时期,风筝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儿童游戏,人们用风筝来放飞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风筝在中国古代的使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人们常常会放飞风筝来祈求飞行。
在明清时期,风筝的种类和风筝的设计也开始多种多样起来,成为了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同时,在中国古代,人们还用风筝来发送信号,并且使用风筝进行天文观测,因此风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
另一方面,风筝也在其他地区广泛流传开来。
在日本,风筝被称为“凉翔”,并且与武士阶层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欧洲,风筝最早是由意大利人引入的,成为了一种宫廷游戏。
在印度尼西亚,风筝甚至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在每年的雨季都会举行风筝比赛。
风筝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不仅仅是一种飞行器,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现在的世界中,风筝仍然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飞行器。
在风筝节、庆典活动、游园会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
现代的风筝也不再局限于纸和竹子的制作材料,而是采用了更加轻便和坚固的材料,便于操控和飞行。
同时,一些工程师和科学家也在研究新型风筝,希望能够利用风能来发电或进行卫星通讯。
可以说,风筝作为一种古老的飞行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现代科技的应用。
风筝的起源+风筝的用途+风筝的传说+风筝的形状
在大家的印象里, 风筝应该就是个玩具,至多 将做工精美的风筝称为艺术品; 但在古人手里,风筝却有了 大用处,不光可以用作娱乐,
甚至还在战争中起了 奇效!
风筝的
用途 真正
你知道吗?
现代只当玩具,古人却用它做大事!
最早的风筝,在2000年前
便已出现了,那时还是以木、竹制作。 据传第一只风筝的制作者,是春秋时期墨家的 创始人墨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 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拜。”也就是墨子发明
火药发明后,风筝也常被系上火药,用于战争火攻。唐代以后,随着国力强盛, 武器的多样化,风筝的功用渐渐从军事转化为了娱乐。宋明时期,以风筝健身成 为了一种时尚。 可以说,风筝集侦查、探测、进攻、娱乐、健身等功用与一体,是古人居家旅行、 战斗娱乐的不二选择,必备良品!
风筝
1 4 串式风筝
的形状 6
硬翅 风筝
自由类风筝
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 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
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一
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例如龙头蜈蚣
风筝,分头、身、尾三个部分,身子为主体,由
若干个圆片形的单体组成,每个圆片就是一个风
筝。
桶形风筝
2
亦称立体风筝, 一般采用的部分造型与骨 架结构,则因题材不同而各不相 同。它的升力片用上下两根横竹 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 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两端 向后倾,使风从翅两端逸出。
板子风筝
就是平面板形风筝。升力片就是主体 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 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
它的升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 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骨架结构多作成浮 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如鹰、蜜蜂、 燕子、仙鹤、凤凰、蜻蜓、螳螂、蝉等。
风筝历史知识点总结
风筝历史知识点总结风筝是一种古老的玩具和工具,由轻盈的材料制成,可以在空中飞行。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起源于中国,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风筝既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也可以用来预测天气、传递消息,甚至在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中发挥作用。
下面是风筝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风筝的起源风筝的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
根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风筝可能是用竹子和丝线制成的。
在古代中国,风筝被用来预测天气、传递消息和进行军事侦察。
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哲学家墨子就提出了用风筝来进行气象观测的理论。
在宋朝,一位名叫鲁班的工匠制作了一把能飞行的金属风筝,被誉为"风筝之祖"。
风筝的传播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风筝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
在印度、波斯和日本等国家,风筝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欧洲,风筝最早是通过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东征活动引入的。
随后,风筝通过殖民活动传播到美洲和非洲。
风筝在艺术中的应用除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风筝还被广泛运用在艺术表现中。
在古代中国,人们会在风筝上绘制各种图案和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在印度,风筝被用来进行风筝战,参与者会尽力拉断对方的风筝线。
在日本,风筝也是悬挂在屋顶的一种装饰物,代表着祈求好运和平安。
风筝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风筝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利用风筝进行了著名的雷电实验,证明了雷电和静电的联系。
此外,风筝还被用来进行大气观测、研究飞行动力学和进行空中摄影等。
风筝在军事中的应用在军事领域,风筝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一些国家会在风筝上放置旗帜和信号灯,以传递各种信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风筝还曾被用来进行飞行器的试验和监视敌方部队的活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风筝还被用来进行通讯和侦察,为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风筝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风筝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竹子、纸张、丝线、布料和轻金属等。
风筝起源种类
三、风筝的种类
软翅类风筝欣赏
12
三、风筝的种类
板子类风筝欣赏
13
三、风筝的种类
立体类风筝欣赏
14
三、风筝的种类
串子类风筝欣赏
15
谢 谢! Thank you!
16
种类 硬翅类 软翅类 板子类
立体类 串子类
代表作品
艺术特点
沙燕
有较好的起飞性能和稳 定的放飞效果
飞鸟、金鱼、 升至空中,两翼飘动, 昆 虫 栩栩如生
八卦风筝
需加飘尾以求平衡,品 种繁多,形式不一
宫灯
模仿立体造型,题材任 意
龙头蜈蚣
升力强劲,气势恢宏, 活龙活现,生动活泼
三、风筝的种类
硬翅类风筝欣赏
5
二、风筝的历史故事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 了晚唐,风筝上已经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 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
名字。
6
二、风筝的历史故事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清明风至(冬 天已过去,春意盎然,四野明净,大自然 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温暖清爽的清明 风(东南风),在它的吹拂下,放风筝变 成一种自然的选择,到了宋代,变成一种 固定的兴盛的节俗。
7
二、风筝的历史故事
宋后是元,元代的天空 是寂寞的,没有风筝的影子。 因为当时“十家准用一把菜 刀”,何从谈起劈竹子、扎 风筝呢?而且大家伙儿日子 苦,也没心情玩。
明朝也不欢迎风筝,明 代帝王曾下令禁止在京都放 纸鸢,北方地区清明节放风 筝的风俗,受到一定影响。
8
风筝的种类
9
三、风筝的种类
1
风筝的起源
2
一、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名词解释
风筝的起源名词解释风筝是一种由轻巧的材料制成的,能够在风中飞翔的装置。
沿着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风筝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在许多不同文化中被广泛使用的游戏和飞行器。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其制作与飞行技术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古代的风筝1.1 中国的风筝最早的风筝出现在中国,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
据传,风筝最初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莫迪族发明的。
莫迪族是一位非常睿智的人,他深刻地观察了自然界中的风力,并试图用柔软而轻质的材料制成一种能够受风力操控的工具。
这样,风筝作为劳动工具,最初用于传递信号和测量距离。
1.2 风筝在古代中国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风筝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程和军事领域中。
风筝被用于测量高度、观察天气变化、发射信号以及进行间谍活动。
农民通过操纵风筝,使其向天空发送信号,指示四季交替和耕作的时机。
同样,风筝也作为军事工具被利用,用于传递情报和信号,监视敌军动向等。
二、风筝的材料和制作工艺2.1 风筝的材料风筝最初是由竹子和纸张制成的。
竹子的轻质和柔韧性使其成为制作风筝的理想材料。
纸张则用于风筝外观的装饰和加强结构。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风筝,其中包括布料、尼龙、塑料等。
2.2 风筝的制作工艺风筝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如竹子和纸张。
然后,根据设计和尺寸要求,将竹子削成不同的长度和形状。
接下来,在竹子的交叉点处用细线连接竹杆,形成框架。
然后,用纸张或其他材料铺设框架,加强结构。
最后,装饰风筝并附上线索,以控制风筝的飞行。
三、风筝的飞行技术3.1 风筝的飞行原理风筝的飞行依赖于风的力量。
当风吹过风筝的面前时,风压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得风筝能够在空中起飞。
同时,由于线索的存在,风筝保持在风向的控制下,可以进行各种动作,如上升、下降、转向等。
3.2 风筝的飞行技巧风筝的飞行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
控制风筝的线索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有关风筝的知识
3.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也是很有特色的风筝流派之一。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 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的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即可证实 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十种风筝。 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已故风筝艺人魏元泰。 他从事风筝制作70余年,先后研制了平拍类、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 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了金牌, 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 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 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 的毛竹,用料十分讲究。 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 更加美观,彩绘更加精美,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又可放于室内以 供观赏,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4.四川风筝 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半印半画,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 物形象的墨线轮廊,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等水画粗粗刷 几笔,显得潇洒流畅。风筝以大为贵。有一种“羊尾巴”风筝,形制 小且无装饰,三五个串在一起,放飞时摇摇摆摆,如羊群摆尾;还有 一种T形风筝,也为别处没有。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清明时节出游放飞 风筝是北京一带的民间习俗,《见闻杂志》说:“二三月 高梁桥踏青,万柳堂明莺,弄箜篌。”清人潘荣陛所著 《帝京岁时纪胜》也把放风筝写得活灵活现:“清明扫墓, 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 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师纸鸢,极尽工 巧,有价值数金者。” 清《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 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 载:“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 纸糊,绘青蓝色,中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 鼓,以索绕,顺风放起,昼系线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 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 别,哪咤、刘海、哈哈三圣、两人闹戏、蜈蚣、鲇鱼、蝴 蝶、蜻蜓、三阳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 式,一根提线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北京风筝基本 形式有硬翅、软翅、排子、长串和桶形五种。
有关风筝的资料
有关风筝的资料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
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
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
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
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风筝的来历,风筝节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风筝节的来历篇一:风筝的来历说起风筝的起源,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
因墨子与鲁班同是鲁国人,据此说推断风筝鼻祖“木鸢”发源于齐鲁一带。
第二种说法认为韩信是风筝的发明者。
依据是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纸鸢》中说:“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
高祖之征陈郗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筝的发明年代在南北朝时期,即羊车儿之说。
《资治通鉴》是这样描述的:“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
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
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
?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
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第四种说法认为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的。
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
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风筝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就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生产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道》有载:墨翟位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大败。
就是说道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做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飘了一天就糟了。
墨子生产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作测量传递信息,脱胎换骨险阻等军事须要。
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发生,风筝交由纸糊,很快传至民间,沦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为盛行。
随着国际交往的减少,中国的风筝流传至世界各地。
先是传至日本和朝鲜等将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至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至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出征路线步入了阿拉伯和西欧。
元代在中国做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以.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了解至了西方。
关于中国非文化遗产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下面将从风筝的起源、分类、制作工艺、艺术表现以及现状等方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进行介绍。
一、风筝的起源风筝起源于我国,被公认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农民用竹条、鱼网等简单材料制成,用来观测天气和祈求风调雨顺。
后来风筝传入印度、中东、欧洲等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儿童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
二、风筝的分类根据形状和用途,风筝可以大致分为传统风筝和创意风筝两大类。
传统风筝包括凤凰、龙凤、八仙过海、蝴蝶、刺绣等各种形态,而创意风筝则是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各种别出心裁的风筝作品。
三、风筝的制作工艺制作风筝需要经过材料准备、图纸设计、剪裁缝制、装饰彩绘等多道工序。
传统风筝通常以竹子或木条作为骨架,蒙上纸或丝绸制成风帆,再加上线绳和鱼尾等装饰。
创意风筝则更加多样化,可以使用更多种材料和工艺来制作出别具特色的作品。
四、风筝的艺术表现风筝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表现。
在风筝的制作和装饰过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绘画、剪纸、刺绣等工艺,使得风筝成为了一种流动的艺术品。
古代的风筝还常常配以诗词或书法,增加了艺术的内涵。
五、风筝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风筝在现代已经越来越少见。
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风筝制作的技艺,并且还有一些风筝爱好者在坚持制作和飞行传统风筝。
创意风筝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装饰性,在当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总结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风筝这一传统手工艺品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世人带来更多的欣赏和乐趣。
六、风筝的文化内涵风筝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和娱乐工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风筝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比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愿风调雨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科普风筝知识点总结
一、风筝的起源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的中国,距今已有约30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风筝并非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而是一种用竹子和纸制成的简单装饰品。
史书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竹简上就有了捕风踏影、飞翔云表的记载。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风筝开始被当作一种游艺活动,并逐渐演变成现代风筝的雏形。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风筝传说和历史。
其中,印度的罗伯特·考利(Robertson Coaly)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知名的风筝玩家,据说他是公元1500年左右在印度一个欧洲殖民地的风筝玩家。
他用风筝传递讯息协助居民长时间对抗土匪。
印度加尔各策(Kite Festival)的传统背景、素里言语游戏传统及其在数几百年的风筝运动有名的文化的地位。
二、风筝的材料风筝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支撑材料、覆盖材料和飞行系绳。
在古代,支撑材料多为竹篾或竹片,覆盖材料则多为纸张。
而现代风筝则主要使用轻质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保证风筝在飞行中不易受损。
除了支撑和覆盖材料,风筝的飞行系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飞行系绳通常采用尼龙绳或聚酯绳,这些绳材具有较高的拉力和耐久性,可以承受风筝在飞行时所受到的拉力和冲击,保证风筝飞行的安全性。
三、风筝的制作制作一只优质的风筝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图稿、选材、剪裁、粘贴、装配、调整等。
设计图稿是指制作风筝的设计图纸,通过精确的尺寸和结构布局来确保风筝的外观和飞行特性。
选材则是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通过裁剪和加工进行制备。
剪裁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将选择好的材料按照要求的尺寸进行裁剪,以备接下来的组装。
粘贴是指使用胶水或其他粘合剂,将剪裁好的材料粘合成风筝的各个部件。
装配是指将各个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以形成完整的风筝结构。
调整则是指通过对风筝进行细致的调整和测试,来确保风筝的飞行特性和性能。
四、风筝的飞行原理风筝的飞行原理主要依靠风力和对流气流的作用。
风筝的小知识点总结
风筝的小知识点总结1. 风筝的历史: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据《梦溪笔谈》记载,风筝最早出现于东汉的刘阳时期。
风筝最初是用来扬起其它重物的一种工具。
后来,风筝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玩具,成为人们在休闲时放飞的娱乐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玩具。
2. 风筝的种类:风筝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可以分为单线风筝、双线风筝和多线风筝。
单线风筝是最基础的风筝,通过一根绳子连接到飞鸟。
双线风筝是由两根绳子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多线风筝通常用于竞速飞行和花式表演,需要多人合作操控。
3. 风筝的材料:风筝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木头、竹子、纸张、塑料和轻质布料等。
不同的材料制成的风筝具有不同的特点,木头和竹子制成的风筝结实耐用,纸张制成的风筝比较轻盈,而塑料和布料制成的风筝则更适合在风力较大的天气下飞行。
4. 风筝的原理:风筝飞行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当风筝在空中飞行时,它的上表面受到空气的压力较小,而下表面受到空气的压力较大,从而产生了升力。
同时,风筝通过线轮和绳索受到牵拉和俯仰的控制,可以改变飞行的高度和方向。
5. 风筝的技巧:风筝飞行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天气候条件的风筝,通常来说,风速在4-12英里/小时时最适合风筝飞行。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高楼、树木和电线等障碍物。
最后,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选择单线风筝,掌握基本飞行技巧后再尝试双线和多线风筝。
6. 风筝的应用:除了作为儿童玩具外,风筝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
在早期,风筝被用于信号传递、测量距离和风速等。
如今,风筝也被用于气象观测、科学实验、航空模型制作和艺术表演等各个领域。
7. 风筝的文化:风筝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风筝被视为一种象征祥和、和谐和进步的玩具,人们在清明节时放风筝,寓意迎接新的一年。
在日本,家庭成员会一起制作风筝,体现团结和和睦的意义。
在一些西方国家,风筝也被赋予了各种象征,如自由、希望、梦想等。
风筝科普文
风筝科普文一、风筝的起源与历史风筝是人类利用风力进行游戏和娱乐的一种工具,起源于古代中国。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和信号传递。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风筝的结构与原理风筝通常由框架、帆布和线组成。
框架由竹子、木材或金属制成,形状多样,如菱形、长方形、多边形等。
帆布用来覆盖框架,通常采用轻便而坚韧的材料,如纸张、绸缎或塑料。
线用于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一端系在风筝的框架上,另一端由人手持或系在地面上。
风筝的飞行原理是利用风的作用力。
当风吹过风筝时,风的作用力会使风筝受到向上的拉力,同时也会产生向前的推力。
通过控制线的收放和角度,人们可以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三、风筝的类型与应用风筝的类型繁多,常见的有单线风筝、双线风筝和四线风筝等。
单线风筝是最基本的类型,适合初学者和儿童使用。
双线风筝可以实现更多的动作和技巧,如转弯、上升、下降等。
四线风筝则更加复杂,可以进行更高级的特技飞行,如倒飞、盘旋等。
除了娱乐和游戏,风筝还有其他应用。
在农业方面,风筝可以用于驱赶鸟类,保护庄稼。
在科学研究中,风筝可以携带仪器和设备,进行大气观测、地理测量等工作。
此外,风筝还可以用于艺术创作和气球控制等领域。
四、风筝的文化意义风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常用风筝作为象征吉祥和幸福的符号,将其作为节日庆典和婚礼等场合的装饰品。
风筝也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
此外,风筝还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有所体现。
例如,日本的凤凰风筝和印度的飞鸟风筝都是具有独特风格和寓意的代表作品。
五、风筝的乐趣与挑战风筝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不仅能带来乐趣,还能锻炼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控制风筝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调整线的收放和角度,以应对风力的变化,这对于培养人的耐心和技巧都有很大的帮助。
风筝的发展史
目录一.风筝的传说二.风筝的起源三.风筝的发展史四.当今风筝的应用与发展五.风筝文化的前景六.总结与回顾七.我的收获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
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已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此,进一步探讨风筝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风筝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关系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今后风筝的发展,将是大有稗益的。
一.风筝的传说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
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
(1)斗笠、树叶说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
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
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
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
(2)帆船、帐篷说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
后来又有了帆船。
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
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
(3)飞鸟说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
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二.风筝的起源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
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鲁班是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也是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由此推断,风筝鼻祖”木鸢”的发源地,应是齐鲁一带。
风筝 有趣 知识
风筝:有趣的知识风筝,这个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的玩具,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
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玩伴,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的世界,探索它的有趣知识。
一、风筝的历史与发展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
据说,最早的风筝是由墨子用木头制成的木鸟,用于军事侦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样式逐渐丰富。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宋代时风筝已成为民间娱乐的重要工具。
如今,风筝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各种创新设计和材料层出不穷。
二、风筝的材料与制作风筝的材料主要包括骨架材料和蒙面材料。
骨架主要使用轻便、有弹性的竹子或塑料,而蒙面则通常使用纸、布或其他轻质材料。
制作风筝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艺术,需要精细的手工技巧。
大致步骤包括设计风筝图样、准备材料、制作骨架、糊制蒙面、安装尾巴和提线等。
三、风筝的飞行原理风筝之所以能飞上天空,是因为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
当风吹向风筝时,会在风筝的下方产生低压气流,使得风筝获得向上的升力。
此外,通过调整提线的长度和角度,可以改变风筝的飞行姿态。
四、风筝的种类与特色风筝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软体风筝、硬翅风筝、龙型风筝等。
每种风筝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玩法。
例如,软体风筝通过随风飘动产生升力,而硬翅风筝则可以做出各种花式动作。
五、风筝的玩法与技巧放风筝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天气非常重要,如宽敞的空地、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最适宜放风筝。
其次,根据风筝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提线长度和角度。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操控技巧开始练习,如让风筝平稳起飞、控制高度和方向等。
随着技巧的提高,可以尝试玩出更多花式动作,如翻滚、盘旋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玩法技巧,如利用无线电操控风筝、组织大型风筝表演等。
这些玩法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团队的协作与配合。
结语:风筝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玩具,更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
观察风筝的研究报告总结
观察风筝的研究报告总结
根据对风筝的观察和研究,我得出以下结论:
1. 风筝的起源:风筝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
多年前的商代。
起初是作为军事信号工具,后来发展为娱乐和民俗活动。
2. 风筝的结构:风筝主要由骨架和面料组成。
骨架一般是由竹子或者脆性材料制成,面料则多采用纸、布或塑料等材质。
风筝上通常还有尾巴或附加装饰物,可以帮助平衡和稳定风筝。
3. 风筝的原理:风筝能够飞行是因为利用了风的作用力。
风筝面料和骨架之间的空气压力差异,产生了升力,使风筝能够保持在空中飞行。
同时,尾巴的设计有助于维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4. 风筝的用途:除了娱乐和民俗活动之外,风筝还被用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通信。
例如,风筝可以携带各种仪器测量天气参数、测量大气污染物等。
5. 风筝的文化意义:风筝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筝代表着吉祥和自由。
在一些地方,风筝还被用于庆祝节日和纪念活动。
总之,风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多样用途的传统玩具。
它不仅可以带来娱乐和享受,还在科学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风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设计和飞行原理,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 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 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 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 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 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 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
• 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图风筝在空中的受力: 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 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 便地控制。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会很快掌 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 是一抽一放。
•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 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 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放 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 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 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 度稳定。 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 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1)风筝要在 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 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 扬力作用 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 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 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 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 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 (1)风力;(2)牵引力;这就解释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 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
•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 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 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 “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 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 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 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 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