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界宗师张季鸾学术研讨会在榆林举行
名士风度国士魂
名士风度国士魂作者:施晓宇来源:《阳光》2013年第06期一在今天的中国,知道张季鸾名字的人恐怕不多了。
然而,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大公报》主笔(即总编辑)的张季鸾,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以说,这位祖籍陕北榆林的大才子、大手笔,不仅是一代风流名士,更是有着铮铮傲骨的凛凛国士。
二○一二年九月二日,我专程拜谒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竹园村的张季鸾墓。
而这一年,正是张季鸾遗体由重庆迁葬西安整整七十周年。
张季鸾的墓地很不好找。
车过西安名校之一长安中学大门后,再行五公里左右,能看到一方半米高的石质“竹园村”路牌。
左拐进入一条约三百米长的乡村水泥公路,路的尽头是一个砖厂的大门。
我和西安的作家朋友总算来到了张季鸾先生墓地附近。
由于是星期天,但见砖厂大门紧锁,数条凶犬守卫,犬吠盈天,闻之令人心惊。
幸亏有善良的门卫夫妇打开大门,轰开凶犬,我们才得进入。
进得砖厂,立刻闻到一股猪屎臭味,我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张季鸾墓地竟会夹杂在臭气熏天的猪场和一片泥泞的砖厂之间——如此寒酸,这般局促,实在有点儿讽刺意味,真的是玷污了一代国士的身份。
铮铮国士如何能沦落到与猪为邻的地步?据说最多时,这个规模宏大的猪场甚至超过五千头种猪!就在这个规模宏大的猪场威压之下,凡是要拜谒张季鸾墓的人,必得拐个大弯经由砖厂大门进出,必得小心翼翼走过一段两旁堆满砖坯的泥泞小径,才能抵达张季鸾先生墓前。
就在脚底打滑、随时可能摔倒的谨慎迈步之间,我突然发现,这么虔诚的寻访,如此尴尬的墓地,真是反衬了张季鸾波澜壮阔的一生死后反差极大。
而张季鸾死后居然与猪为邻,是不是同时印证了自古文人不是人,惟有官者留其名?一个堂堂的中华民国名士,一个铮铮的中华民国国士,到今天怎么就沦落到与畜牲为伍的境地?这是不是可以证明民国政府重视人才,时下执权柄者却在糟践人才?长此以往,情何以堪?为此,二○一○年七月十四日《中国青年报》如实报道:“一九四二年,《大公报》前主编、著名报人张季鸾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四十亩的陵园中。
浅谈《大公报》张季鸾“四不”方针于当下报业之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张季鸾与〈大公报〉》王润泽《传媒“乱象"与“把关”》周建青2010《新记〈大公报〉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及其现实意义》程正团2010浅谈《大公报》张季鸾“四不”方针于当下报业之启示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一年级岑芳园2011200491 我国报刊业历经了一段困难重重的发展之路,它“起源于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①,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创办国人自己的报纸……而到了如今21世纪,一个媒体狂欢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虽然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报纸依旧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是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
(据09年中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②)显而易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为报业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更多的专业人才,更现代的运作模式,更先进的印刷技术,更广大的受众,更宽松的舆论环境……但此刻的我们是否已经真正享受到了精神文化世界的飨宴?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与报纸业在物质方面发展的饕餮大餐相比,精神领域的我们食不果腹,头脑空空。
文化快餐时代,报纸似乎也不可避免感染了某些令人诟病的症状。
在报纸上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耸人听闻喧嚣浮夸的标题,越来越空洞无物俗不可言的内容,猎奇炫富成为一种受人追捧的风尚,庸俗媚俗低俗化正在一路高歌猛进,夸大其词虚构捏造已不足为奇,“白纸黑字”都须得再三思量。
在报纸热衷于铺天盖地报道名人隐私社会晦暗来满足人们阴暗的窥探心理的时候(“艳照门”事件可谓典型),缺乏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索,只知盲目地追逐所谓热点爆点来哗众取宠的时候(如“华南虎照”事件之纷扬),甚至记者丧失职业操守收受金钱沦为企业大亨高位权贵者的发声工具的时候(河北蔚县矿难竟有10余名记者收取封口费)……夸耀现代报业在设备上的先进,销量的惊人数字诸如此类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以把自己卖出去为根本目标的报纸同时出卖的还有自己的灵魂,而以金钱、地位和名气为职业生存目的的报人也已不再具备存在的真正价值。
中外名记者研究
无拘无束,常常使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根据“三巨头”的分工,张季鸾负责处理版面、指挥采访、撰写评 论。他做这一切时,得心应手,有条不紊。白天,张忙于接触各界人士 ,促膝谈心,了解社会各方面最新动态。每天午后到报馆主持编务,首 先看当天送来的经济行情,因为那时的公债涨落、外汇升降最能反映国 内政局的变化。其次是翻阅日文英文报纸,对京、津、沪出版的其他报 纸也略加批阅。然后评判长短,分配、布置工作。晚间亲自处理重要新 闻。版式安排、主要标题,他都要斟酌推敲,精益求精。重要社论往往 亲自动手,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如同“宿构”。
1949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公葬。重庆新闻界 和各界人士隆重举行追悼会。周敷来、邓颖超联名赠送 一副挽联“忠干 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 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国士精神。”毛泽东、林伯渠等以参政员名义从延安 发来唁电“季鸾先生在国民参政会会内会外,坚持团 结抗战,力在国家,惊 闻逝世,毋胜悼念。”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也在重庆发出唁电张 季鸾先生,文坛巨璧,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不意积 劳成疾,遗归道山,音响已沉,切磨不再。天才限于中寿,痛悼何堪夕”,是肯 定了张季鸾一生对国家的功绩的。
,发文计750余篇。“星期论文”是《大公报》的独门创意,作者阵容异常强大,多为专家
学者、教授名流、军政显要,延绵不绝达15年之久,内容涉及的宽度和深度非比寻常,影 响巨大,为加强报纸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以敦促政府实行言论
开放和新闻自由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妙笔生花
张季鸾身材不高,夏天常穿一件丝绸长衫,潇洒和蔼,从容不迫。 比较瘦弱,说话急时略有口吃,但双目炯炯有神。待人接物随随便便,
张季鸾新闻传播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2012年第1期中旬刊(总第468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1,2012(CumulativetyNO.468)序言1941年9月6日,《大公报》的三位创办人之一、总编辑张季鸾在重庆病逝,年仅54岁,张季鸾的早逝,是《大公报》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是中国报界的重大损失,周恩来同志在唁电中称他为“文坛巨掣,报界宗师”,蒋介石将其誉为“一代论宗”,可见张季鸾撰写的新闻评论的重要历史作用,他的评论划时代地将中国新闻评论带向了现代专业新闻评论,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季鸾的新闻评论始终以《大公报》创立时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①的“四不”方针做指导,严格遵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作风,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国家利益,体现出全新的“文人论政”的精神品质,本文就主要从张季鸾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和“文人论政”思想两个方面入手,剖析张季鸾的新闻思想极其历史意义,以期望能够给当代报人以启示。
一、张季鸾与《大公报》提到张季鸾,就一定会提到华文报纸中唯一有百年报龄的《大公报》,因为在当时二十世纪时局混乱的中国,是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创办的新记公司使得创刊于1902年7月12日的《大公报》得以续刊,并成为当时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而张季鸾的“四不”方针更是成为《大公报》长期坚持的办报原则,成为《大公报》百年辉煌的基石,要想清楚地看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和办报理念,首先我们要来简单了解一下《大公报》的发展历史:建国前的《大公报》发展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英敛之时期、王郅隆时期、吴胡张新记公司时期。
这三个时期大公报的办报方针各有不同,导致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亦是因其而不断起伏变化。
(一)英敛之时期英敛之(1867~1926),名华,字敛之,又号安蹇,满洲正红旗人,1867年生于北京,自幼家境贫寒,20岁之前因为生活入不敷出,因此根据八旗子弟习武后可以入军籍、得到一份饷粮的规定无奈先学武艺,而20岁之后英敛之感觉到自己的学问卑微,无法更好地了解国家时事,因此开始了如饥似渴的自学成才之路,并确立了自己的天主教的宗教信仰,自学了法文,与法国传教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也给其之后的办报生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报界宗师~张季鸾
•
•
•
新记《大公报》
• • (1)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 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让它成为当 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 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2)三人拟定五项原则: (1)资金由吴鼎昌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 (2)三人专心办报,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有奉给的公职。 (3)胡政之、张季鸾二人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由报馆送于相当股额之股票。 (4)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5)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轮流执笔。最后张季 鸾负责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以多数决定,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为准。 (3)在9月1日复刊号发表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中,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 、不私、不卖、不盲”。大公报续刊时发行量不足2000,到1927年5月涨至6000余, 同期广告收入由每月200余元增至1000余,营业结算由每月亏损4000余转为收支平衡 。5年后达到5万份,1936年突破10万份,成为全国一流的新闻纸和舆论中心。 (4)1928年东北易臶、1930年中原大战后期张学良通电全国拥蒋入关两大新闻,皆 为《大公报》独家发布。 (5)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辞去社长一职。鉴于京津局势紧 张,《大公报》开始向南发展,1936年4月1日,《大公报》落户上海望平街,创办上 海版。津沪版同时发行,《大公报》正式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
•
• •
•
• • • •
人物评价
• 张季鸾先生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他和国民党元老, 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 唁电中这样说:“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 所矜式。 张季鸾为文为人是厚道的。但是,他的厚道,并非乡愿,并非无原则捧场。当为了公 义,他认为必须批评时,他的笔锋又是很锐利的。如他曾撰写过三篇被人们称之为“ 三骂”的社评,曾经脍炙人口,风行国中。张季鸾骂吴、骂汪、骂蒋之时,确实保持 着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和立场。他是无欲则刚, 独立不羁。惟因如此,蒋介石亦敬重 他的这一气度,在张季鸾后半生一直与之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但是,正因为其与蒋 介石私交甚笃,在西安事变当中,张季鸾先生写了一封公开信,以今日眼光看来,不 无偏袒。事实上,也正因其超然姿态,以致《大公报》同时受到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 两大对立主角的青睐。蒋介石在他的办公桌、起居室、卫生间各放臵一份;而毛泽东 说,他在延安经常读的报纸就是《大公报》。 《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为张季鸾的遗著作序。“季鸾是一位新闻记者,中国的新闻 事业尚在文人论政阶段,季鸾就是一个文人论政的典型。他始终是一个热情横溢的新 闻记者,他一生的文章议论,就是这一时代的活历史。读者今日重读其文,将处处接 触到他的人格与热情,也必将时时体认到这一段历史。季鸾已逝,其文尚存;国族永 生,亟待进步。我编《季鸾文存》既竟,既伤老友之逝,尤感国事之待我侪努力者尚 多,国人读季鸾之文,倘能识念其一贯的忧时谋国之深情,进而体会其爱人济世的用 心,则其文不传而传,季鸾虽死不死!” 张季鸾先生去世时创下了两项“记录”。一为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他同样都做出 极高的评价;二为在中华民国史上为一报人举行“创记录”的隆重追悼活动。
张季鸾
中寿,痛悼何堪!”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亲往丧
礼吊奠,他的灵柩以国葬规格葬于西安,碑铭极简:
❖ 二、张季鸾新闻评论特色
❖ 张季鸾的新闻评论受梁启超“笔锋常带感 情”文风的影响,写作时往往纵横捭阖,挥 洒自如,一生所著不下3000篇,主要特色有:
❖ (一)独立的立场
❖ (二)广泛的选题
❖ (三)严谨的风格
❖ 1907年4月,张季鸾听闻于右任在上海创办 的《神州日报》声名远播,下决心回国后为新闻 事业献身。
❖ 留日五年中张季鸾交游甚广,和孙中山、黄兴都有 过往来,但他不想加入同盟会。他说自己只是文弱书生, 要当新闻记者以文报国,而做记者最好超然于党派之外, 说话可不受约束,宣传一种主张也易于发挥自己的才能, 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可见,他后来的“四不”编辑思想 根植深远。
❖
❖ 1913年初,张季鸾奉于右任之命赴北京任《民立报》记 者,不久他在京创办《民立报》任总编辑,自此开始独立从事 新闻事业。张季鸾的《民立报》发刊不久就以消息灵通、言论 犀利备受各方瞩目。由于报道袁世凯指使凶手刺杀宋教仁及其 “善后大借款”的事,他被囚禁三月,经好友多方营救才得以 释出,随即被驱逐出京。回上海后他在《稚言》月刊上发表了 《铁窗百日记》,揭露袁党的黑暗统治。
面资助,主要吴出资;胡、张三年内不得在外有任何兼任,他们
的薪水、生活所需由吴负责;吴任社长,胡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并主持行政用人,张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和主持言论,吴只帮助
写社评。在“三驾马车”的率领下《大公报》面貌焕然一新,在
读者中的影响蒸蒸日上,尤其是张季鸾的社评风靡一时。
❖ 1935年日军逼近平津,《大公报》面临发展困局。 在张季鸾的主张下《大公报》搬到上海,可刚出版三天 报纸都被上海的《申报》、《新闻报》收购一空而不能 与读者见面,胡政之请杜月笙出面斡旋,读者才看到了 《大公报》.
张季鸾与李普曼政论风格相似性初探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O传播视域——传媒史话张季鸾与李普曼政论风格相似性初探张美静,朱润萍(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张季鸾和李普曼皆以报刊政论文章著称,本文聚焦于二人政论文章背后的相似性,结合中西文化背景分析了二人的报刊活动及相关言论,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成长等方面对其相同点进行了探讨,同时简析了二人的不同点。
关■调:张季鸾李普曼政论风格独立精神张季鸾和李普曼分别是20世纪中美新闻界的代表性人物。
李普曼有“美国最伟大的新闻记者”、“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之称;张季鸾在任<大公报>时提出了四不方针,被后人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张季鸾有“中国的李普曼”之称,主要原因之一是二人皆以报刊政论文章著称,以下就二人政论风格的相似性及原因进行研究。
一、报生生涯孰麓的相似性张季鸾与李普曼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出生年份仅相差一年,二人一生的报界从业生涯存在诸多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与报业思想上。
(一)积极结交政界上层人物西谚云:“要看一个人,先看他有什么样的朋友。
”张季鸾与李普曼虽都非新闻专业出身,但二人报业生涯都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发表的政论文章均对当时各自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张季鸾热情好客,人缘极佳。
中华民国成立时,他曾任孙中山的秘书:1936年去西安暂住时与林伯渠曾彻夜长谈;他与陈布雷、于右任、胡适、王芸生等是至交。
张季鸾逝世时,国共两党都对他给予了极高评价,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蒋介石、张群、陈布雷等亲自吊唁,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一个鲜例。
此外,张季鸾与周恩来。
互为知音,密切交往”;蒋介石特别重视<大公报>,尤其是张季鸾所撰写的社论并视他为“国士”。
李普曼对人际交往有着深刻的认识:”从事公共事务报道的记者不能对自己的名誉视而不见。
因为名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
为了了解世界,你必须要与人们交往,而你的名誉则是与人们交往的唯一途径。
《辞海》新闻人物条目注释商榷(之一)
田鹏飞《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词典和现代百科的综合性大型辞书,历经四次大型修订,进步多多,至2009年版(通称第六版)出版,无疑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一大卓越工程,是当代最高水平的大型辞书之一,学界声誉甚隆。
然而,以其卷帙浩繁,涉及的知识遍及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与现代百科知识,任何团体和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有所疏漏实所难免。
白璧容有微瑕,无损其光辉,为使其下次修订更加完善,笔者拟就新闻史上部分人物条目有所商榷,如蒙读者、编者是正,则十分感谢。
1.邓拓(一册P425.1)注释说:”福建闽侯人。
原名子健、云特,笔名马南邨、丁曼公、向阳生等。
193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等职。
1944年主持编辑出版第一部《选集》。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主编理论刊物《前线》。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著有《燕山夜话》,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
主要著作收入《邓拓文集》(4卷)。
”此条注释,觉得有三点必须辨正、补充:一、注释中“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的说法,行文表达有二点不够准确一是当初三人合作分写杂文之行动,确乎是写,而后合集成书,即为著作,已不再是零篇散帙之文,则其行为已成“著”,非止于写了;二是于书名之前只以杂文体制冠之,易误解为单篇杂文,则行文逻辑表述不周延,失却文篇集合之类名,必于杂文体裁类别之后加个集字,才显得行文逻辑周延而准确。
二、于词目人物平生著作仅举杂文二书,而于治学重要一面却失举其史学著作《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二书;又于文学方面失举《邓拓诗词选》、《邓拓散文》二书,则于人物平生事业的表述即显得残缺不全了。
三、注释仅以政治人物叙其经历略备,而于其学术文化历史之贡献失举史学、文学著述四书,就不见其学者(史学家)、诗人的身份了。
中国报界宗师张季鸾
中国报界宗师张季鸾张季鸾(1888年—1941年),名炽章,享有国际声誉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和报纸评论家。
幼时,他就读于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因文章出众而深得沈卫、沈钧儒等名人的赏识和器重。
1905年,张季鸾官费留学日本,攻读政治经济学,课余主编倡导革命的《夏声》杂志。
1911年回国,任上海《民立报》记者。
辛亥革命后,张季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1916年至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
1926年,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合作,组建了“新记公司大公报”,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主要负责评论工作。
在此后的十五年间,他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紧扣读者心声,使《大公报》发行量跃居当时中国报业发行量的榜首,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当时国际新闻界极富声誉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奖。
张季鸾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后,提出了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不党”,就是报纸不属于任何党派,“原则上等视各党,纯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就是“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不以言论作交易”;“不私”,就是“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他的“四不主义”界定了《大公报》的堂堂“报格”,并付诸行动以使天下公众监督。
在办报过程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1930年春,蒋介石连续3次围剿红军,《大公报》追踪报道,发表了大量赞扬和肯定红军的文章,为正义力量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段时期,国民党要求各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共匪”,只有《大公报》从未服从过这个命令;1935年,在国民党一片“剿匪”声中,《大公报》发表了范长江在延安采访写的文章,及时报道了陕北的真相;《大公报》还派记者曹谷冰去苏联采访,连续报道苏联的建设成就,鼓舞了革命者的士气,坚定了广大群众的信念。
张季鸾与_大公报_
。
。
为 很 多 有 识 之士 所 不 齿
,
对于 日 本问题
“
,
大 公报 长期 以 来 采 取 隐 忍 持 重 的
总 起 来 说 张 季 鸳 在 抗 战 时 期 发 表 的 社 评 主 要倾
九
,
・
一八
”
事 变发生 后
,
全 国 人 民抗 日 救 国
,
向 是 主 张 联 苏 抗 日 团结 各党 派 共 同 抗 战 的 如 提 倡 组
”
这 样 尖锐 的 言 论 是难
“
,
笔 的社 评 《给 西 安 军 界 的 公开 信 》加 印 拍 万 张
反 映 了 人 民群众 对 国 民 党黑 暗统治 不 满 的 呼 声
机 飞临 西安上 空散 发 蒋 介 石 发 动 皖 南事 变 责 备中共 志
,
二是 皖 南 事 变
,
。
们 年
。
能可贵 的
“
。
年 大 公报 主 办 的 国 闻 周报 曾 连 载 赤
其 胆 识可
报 的 相 对独 立 性和 客 观 公 正 的 立场 誉主 席 杭州
, ,
其 气 魄 可佩
的编 辑 方针 绝 对 不 能 变 报》 年
,
。
而 完 全 退休
“
作 息影
,
。
首 先将准备 以 汉 或 唐 为 背景 创
、
退 休后 的 查 良铺 准 备
”
作一
两 部 历 史小 说
。
月
,
查 良铺 出席 了 海峡
,
。
江 《中 国 的 西 北 角 》向 全 国 报 道 了 二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的
张季鸾
1941年4月,《大公报》获得密苏里新闻学院奖 (此前东方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 《泰晤士报》得到过)——一是对张新闻事业 的肯定,二是九一八后,《大》对抗战的推动 的积极作用,用言论推动抗战 eg:《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匹夫匹妇报仇》
张季鸾与周恩来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季鸾决定增出 《大公报》汉口版,9月18日创刊《大公 报》汉口版。1938,中共在汉口创办《新 华日报》,周恩来主持工作。自此,周恩 来和张季鸾往来密切 1938年6月,国民参政委员会成立,张加 入 互为知音 协力议政参政共同抗日。
反共
1941年5月23日发表的《读周恩来先生的 信》中,虽肯定中共在联合抗战中的努力, 但对中共的基本判断却是“负号的而不是 正号的”,希望中共能够对国家“永做正 号的贡献”。 《明耻》指出“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 中国之耻也”
“明耻教战”:九一八后,《大公报》上 开的一个专栏 明耻:写中日外交史,把日侵华的历史列 出来 教战:向国人介绍军事常识
张季鸾
—1938-1942
张季鸾的“国家中心论”:
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9.18事变后,中国依旧一盘散沙,没有政权中心, 群龙无首。张季鸾认为,当时只有国民党执政的 国民政府,才能承担起领导全国抗战的重任,只 有拥护国民党为“政治中心”,国家事业才可达 成。在当时,中国国内任何别的党派组织都不可 能把握全国局势,更谈不上有军事力量、物质力 量、动员力量来抵御外侮,保卫国家了。
在重庆期间,为了推进中苏邦交,国民政府计 划重新派遣驻苏大使。周恩来得知消息后到张季 鸾和于右任寓所拜访沟通,协力推荐中共认可的 邵力子出任。张季鸾利用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的身份,联合于右任等,全力向国民政府推荐邵 力子是最佳人选,可以设法争取苏联更多的援助。 1940年5月15日,周恩来、张季鸾等参加重庆 各界欢送邵力子赴苏大会。翌日,张季鸾还在 《大公报》发表了《送邵大使赴苏》社评。邵力 子到莫斯科就任后,多方努力,苏联援华的军械 物资源源运回国内。
民国报界宗师张季鸾
民国报界宗师张季鸾广电091 万英吉0920200329内容摘要:张季鸾何许人也?也许你们会问。
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先生何许人也。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
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
父张楚林,少年时期蒙受总兵刘原基、知府蔡北槐赏识,弃武从文,考中进士,以知县分发山东。
为报答知遇之恩,张楚林在家中设立刘、蔡二人牌位,令子孙后代不绝祭祀。
1904年到省会西安应试,深受学台(教育厅长)沈卫器重,并与其侄沈钧儒及于右任等订交。
1905年,经沈卫保举,选中官费留学日本。
因办理母丧及学习日语,次年才得以成行,东渡扶桑。
先入经纬学堂补习日语,不久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经济学。
业余主编陕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革命。
同时经常为国内报纸寄稿1926年与吴订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
使得《大公报》在民国时期一度跃之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至今仍影响深远的报纸。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同时赢得国共两党的敬重,正是因为他崇高的“文人办报”人格成就了他百年的伟大。
关键词:张季鸾《大公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一直能够对一人可以念念不忘,关键还是这个人是已经作古的了,或许,我想,作为一个准记者而言,最关键的还是在季鸾先生的身上,对记者这个词做出了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我认为:百年中国,1949年之前的<<大公报>>是最成功的报纸,张季鸾先生是最杰出的报人。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的人才造就了先生的这般伟大。
在他的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名记者的艰辛,但更多的是责任,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一、少年立志走“新闻救国”、“言论报国”路线13岁时,少年张季鸾不幸丧父。
历尽千辛万苦,与母亲扶柩回到榆林。
先后在榆阳书院、宏道学堂就学,历受名师指导点拨,成绩优异,打下比较扎实的古文和史地基础。
张季鸾笔下的临沂之战
张季鸾笔下的临沂之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鲁东南的临沂地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是为临沂之战,时任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认为出乎意外“竟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
这是研究和描述抗日战争不可漏缺的一场重要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少有的几场胜仗。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临沂之战成为一场令日军震撼,却被国人遗忘的战役,它“惊天动地”的光环被随后的台儿庄大捷的胜利所隐去。
今人多以揭开“台儿庄大捷”或“徐州会战”的序幕之言概之,显然对临沂之战历史意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在抗战胜利半个多世纪之久,偶然读到上个世纪40年代出版的《季鸾文存》一书,其中一篇《临沂之战》的社评引起笔者的关注。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述临沂之战最早的文字,是在临沂战役进行中的第一阶段战事稍停,见诸报端的第一篇文章,对于我们准确地从宏观上把握临沂之战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文章的作者就是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巨人——张季鸾先生。
张季鸾(1888,1941)原名炽章,字季鸾,生于山东邹平。
从《民立报》到《大公报》,三十年中写下不少于3000篇社评,几乎每篇皆笔锋犀利、见解超迈,一贯以“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为使命。
抗日战争前后,任《大公报》总编,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办报方针,主持《大公报》笔政十五年,将其历史影响推上巅峰,成为抗战期间发行量最大的民间报纸。
张季鸾逝世后,周恩来在唁电中称其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蒋介石则将其誉为“一代论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张季鸾凭其对日本问题的关注与了解,已开始察觉到日本对中国的野心。
1931年7月12日,他发表《读日俄工业参观记感言》,文中忧虑地指出:“日本一切能自造,而中国一切赖舶来;日本且叹‘不景气’,中日前途更是何等结果,此吾人所大感危惧者一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的著名社评《国家真到危重关头》(1931年11月22日),对“九?一八”后两个月间的国内、国际局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醒政府和国民:“盖日阀行动,证明其志在灭中国,不止在并三省,其行动之范围,常以国际形势所许之最大限度为限度,而求以最小牺牲,得最大效果,中国至此,已非国耻问题,而真为存亡问题。
今天纪念张季鸾,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王振荣(榆林日报社 陕西榆林 719000)今天纪念张季鸾,我们应该记住什么?摘 要:张季鸾,榆林人。
曾任《大公报》总编辑和主政言论15年,去世后,国民政府给予“国葬”礼遇。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他都做出极高的评价。
毛泽东称他“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夫妇及董必武称誉他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蒋介石称他“一代论宗,精诚爱国”。
国民认为,张季鸾为“民国陕西三杰”(另两人为李仪祉、于右任)之一,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新闻史的杰出报人。
在西安长安的张季鸾陵园,历经70多载,从兴到衰,惨遭破坏。
2014年,榆林方面将张季鸾骨骸迁回安葬并新建了纪念馆及季鸾公园。
既然张季鸾先生是“历史的、民族的”,我们纪念张季鸾须突破“狭隘的、物理的、时空的”观念,秉承其思想中积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恪守马克斯主义新闻观。
关键词:张季鸾;自由报业;新闻思想;新闻观公元2014年8月13日的陕北榆林,天气凉爽,秋意浓浓。
这天,榆林按照当风俗在太阳尚未出山的时辰,将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回迁的张季鸾骨骸,安葬在榆林城东的东沙生态公园(又称张季鸾公园),榆林方面用境内有名的清涧石材砌了陵墓。
榆林各界人士、市民群众和志愿者100余人,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钟蕴晴一行4人及张季鸾先生的亲属等参加了骨骸安葬与公祭仪式。
至此,酝酿近四年的张季鸾陵墓迁建风波划上句号;至此,历经70多年风雨的张季鸾先生魂归故里。
榆林方面热衷于将张季鸾先生骨骸迁回,其主旨意义,引发一些思考:今天我们纪念张季鸾先生,应该怎么纪念和纪念什么?特别是我们应该记住什么?一、命运多舛到报界宗师的张季鸾张季鸾,原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出生于山东邹平,当时其父张楚林(字翘轩)在山东任知县。
张季鸾是张楚林的继妻王氏生下的第一个也是张楚林唯一一个儿子。
张楚林原配夫人为曾他生下3个儿子——焕章、炳章、灿章,但都夭折了。
张季鸾的出世令张楚林非常高兴,取名“炽章,字季鸾”。
张季鸾与《大公报》的国家中心主义新闻思想
张季鸾与《大公报》的国家中心主义新闻思想作者:刘颖冰来源:《北京档案》2013年第04期张季鸾,名炽章,字季鸾,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后回到祖籍榆林。
先后在榆阳书院、宏道学堂就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古文和史地基础。
1904年到省会西安应试,深受学政沈卫器重。
1905年,张季鸾经沈卫推荐,选中官费留学日本。
次年东渡扶桑,先入经纬学堂补习日语,不久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经济学。
业余主编快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革命。
同时经常为国内报纸寄稿。
张季鸾决心走“新闻救国”、“言论报国”的道路,他认为新闻工作者要超然于党派之外,才能保持客观公正;所以,始终没有参加任何党派。
1911年春,学成归国,出任辛亥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报纸上海《民立报》编辑。
正式开始报人生涯。
1926年春,天津《大公报》停刊。
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这三位都曾留学东瀛的老友风云际会,情投意合,决定接办下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确定由吴出资5万元,改组为新记《大公报》,于9月1日复刊。
吴鼎昌任社长,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
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三人商定,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
为保证这一方针的实现,决定拒绝接受外股投资,打算最坏情况也不过将5万元钱赔光了事。
拥戴蒋介石的背后“九·一八”以后,蒋介石屡次礼贤下士,请张季鸾共商国是,他也以国土报之,知无不言,被外界看做蒋的策士。
《大公报》成为蒋每天必读的唯一报纸。
1934年的一天,蒋在南京励志社大宴群僚,文臣武将济济一堂,首席主客竟是张季鸾,席上蒋对他推崇备至。
青年党的左舜生说张深知蒋的为人和想法,在脑中将它推前一步,写为社评,蒋觉得很有道理,往往照此实行。
《大公报》所以常常得风气之先,蒋因此收“尊重舆论”之誉。
因此,张季鸾与蒋介石的交好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张季鸾主持《大公报》却与蒋介石、国民党从没发生任何经济关系,没有违背“四不”方针、丧失民间报纸的独立性。
榆林举行张季鸾学术研讨会
榆林举行张季鸾学术研讨会
高向明
【期刊名称】《新闻实践》
【年(卷),期】1991(000)012
【摘要】著名爱国人士、一代报人张季鸾家乡的各界600多人,9月2日在陕西省榆林市集会,纪念张先生逝世50周年。
会后接着召开了张季鸾学术研讨会。
此项活动是由陕西省榆林市政协筹办的。
会议共收到海内外贺电、贺信18件,有关张季鸾的学术论文22件。
研讨会上宣读了部分论文。
与会者在发言中列举大量事实,阐述张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办报方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人格和品德以及工作、生活作风等。
国内如此隆重纪念张季鸾尚属首次。
榆林市政协特为这次活动编辑出版了《张季鸾纪念文集》,屈武为本书题写书名。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高向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暨《新西部》创刊十周年
高峰论坛"在榆林举行 [J], 杜尚儒;王磊;杨晓荣
2.资源型城市文化形象的媒体建构策略r——以榆林媒体张季鸾相关报道为例 [J],
滕文莉
3.各界人士在榆林隆重集会纪念爱国报人张季鸾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J],
4.报界一代宗师张季鸾学术报告会在西安举行 [J], 朱定华;康刚利
5.报界宗师张季鸾学术研讨会在榆林举行 [J], 张锦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报界宗师张季鸾开创的“五个第一”
论报界宗师张季鸾开创的“五个第一”
薛亚利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15(0)2
【摘要】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杰出记者张季鸾,是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传奇式人物。
但数十年来,国内新闻界对其研究一直有所不足。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70多年历史风云的洗礼,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引起重视。
为促使该工作深入推进,笔者结合10年的跟踪研究,重点就张季鸾对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独特贡献中开创的“五个第一”进行深入挖掘。
【总页数】3页(P90-91,27)
【作者】薛亚利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报界宗师”张季鸾身后 [J], 高龙;
2.报界宗师张季鸾 [J], 周默白
3.论报界宗师张季鸾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 [J], 马雪红
4.纪录片《报界宗师张季鸾》凤凰卫视成功首播 [J],
5.报界宗师张季鸾学术研讨会在榆林举行 [J], 张锦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一行拜谒张季鸾先生墓园
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一行拜谒张季鸾先生墓园
计中华
【期刊名称】《现代企业》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本刊讯7月7日上午,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一行来到长安区杜曲,拜谒了“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墓园。
中国记协副主席任贤良、省记协主席尹维祖等陪同前往。
张季鸾(1888-1941),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于1926年任《大公报》总编辑,主持《大公报》笔政长达15年,
【总页数】1页(P67-67)
【作者】计中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4.2
【相关文献】
1.一个人,一座城——托尔斯泰墓园拜谒记 [J], 王超杰
2.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田聪明当选记协主席邵华泽被推举为名誉主席 [J],
3.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会见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一行——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林文镜先生率团来江苏考察喜获成果 [J], 陈和金;杨大志
4.扬州拜谒石涛墓园 [J], 育邦
5.牛盾大使会见FAO前林业委员会主席、罗马论坛现任主席马哈拉·穆图先生一行[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届 茅
: ≮ ≥ 屯
艺
j
5 部作。 品 获第誓 九届 ≮ 茅。 盾 文学 奖 主 矍
边 风 景 》 由 花
金 子 般 的 阳光 在 瓜 果 飘 香 的 大地 上
1 6 日揭 晓 ,5 部 作
品获奖 ,分别 为 :格 非的 《江南三 部曲 》 、王蒙 的 《 这 边 风 景 》 、李 佩 甫 的 《 生 命 册 》 、金 字 澄 的 《 繁 花 》 、苏 童 的 《 黄 雀 记 》。 第 九 届 茅盾 文 学 奖 评 奖委 员 会 经 过6 轮 投 票 ,产 生 了这5 部获奖作品。其中, 《 江南三部曲》 《 繁花》由
发 有 为 。活 动 内 难——陕北人行动”爱心环节 ,著 容 丰 富多 彩 ,有 名摄 影 家 常随 喜 的经典 陕 北人 文 摄 革 命 传统 教 育 意 影作 品和 剪纸 怪才 惠夜 杰 的剪 纸 作 义 和 创新 艺 术 价 品为募 捐 助力 。 同时 增设 “ 榜 样 的 值 、令人 耳 目一 力量 ”颁 奖环 节 ,整体 活 动传 递 了 新 的 具有 历 史 意 陕 北人 文 精神 ,彰显 了 中 国文化 力 义 的陕 北 民歌 微 量 。 ( 马 瑞 王战荣 )
本 刊 讯 8 月1 6日 至 仪 祉 并 称
城出版社推出 , 《 生命 册》 《黄雀记 》由作 家出版社 推出。 茅 盾 文学 奖 由 中 国作 家 协 会 主办 ,是 中 国具 有 最 高 荣 誉 的 文 学 奖 项 之 一 ,每 4 年 评 选 一 次 ,奖 金 为 5 0 万元 。 ( 杨雅莲 )
兴 高 采 烈地 赏读 秋 天 写 满 收 获 的诗 句
高天 上 的 流 云
在 湛 蓝 如 海 的 碧 空上 自由 自在 地 赏 读秋 天 悄 然 放 飞 的 梦 想
田野 里 的 稻 香 迷 醉 了秋 天 的 慵 懒 时 光
“民 国 陕 西 三 1 8 日 , 陕 西 榆 林 榆 阳 区 和 杰 ” ,发 出 了 中 国 新 闻 史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播 上 第 ~ 份 专 电 。 张 季 鸾 主 学 院 联 合 举 办 了 报 界 宗 师 政 《大 公 报 》 十 五 年 , 确 张 季鸾学 术研讨 会 。来 自 立 “ 四 不 ” 办 报 方 针 ,开 复 旦 大 学 新 闻 学 院 、 香 港 创 了 《大 公 报 》新 纪 元 , 中 文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播 学 在 中 国 新 闻 史 上 留 下 了 光 院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新 闻 与 辉 的 一 页 。 毛 泽 东 赞 其 传 播 学 院 等 国 内 知 名 新 闻 “团 结 抗 战 , 功 在 国 院 校 的 专 家 学 者 、 两 岸 三 家 ” ,周 恩 来 誉 其 “ 文 坛 地新 闻界知名人士2 0 0 多 人 巨擘 ,报 界 宗 师 ” 。 相 聚 先 生 故 里 , 围绕 “ 民 2 0 1 4 年 8 月 1 3 日 , 在 族 大 义 、家 国 情 怀 、文 人 省 、市 重 视 支 持 下 ,应 先 办 报 、 新 闻 传 统 ” 等 主 生 亲 属 请 求 , 题 ,研 究 和 挖 掘 张 季 鸾 新 榆 阳 区 将 张 季 闻 思 想 的 精 神 实 质 和 重 要 鸾 墓 园 从 西 安 价值。 市 长 安 区 杜 曲 张 季 鸾 祖 籍 榆 林 市 榆 街 道 办 事 处 竹 阳 区 。是 中 国 近 代 报 业 奠 园 村 成 功 迁 回 基 人 ,著 名 的 新 闻 家 、政 榆 阳 , 一 代 报 论 家 , 与 成 舍 我 、 邵 飘 宗 终 于 魂 归 故 萍 、史 量 才 并 称 “ 民 国 四 里 . 落 叶 归 大 报 人 ” ,与 于 右 任 、李 根 。 ( 张锦 国 )
本 刊讯 中直 纪 工 委在 中直 机 不 仅 是 国 家 新 闻 出 版 广 电 总 关开展 “ 千 人 问卷 调 查 ” ,了解 掌 局 ,中直其他 单位也坚持对违 反政治 握 中直 各 单 位 基 层 党 组 织 和 党 员 纪律 、政治规矩行 为发现一起 、查处 干 部 遵 守 党 的 政 治 纪 律 和 政 治 规 起 、曝光通报一起 ,决不姑息 。 矩情 况。 加 大 查处 力 度 的同 时 ,~ 些单
首届 “陕 北 好 后 生 "
本刊讯 办 , 荞 麦 园 美 术 馆 多 家 单 。 。 位 支 持 的首 届 陕 北 人 文 精 神 系 列 活 动之 陕北 好 后生 于8 月1 6 日成 功 举 一
馨香 的风 吹 过 来 吹 过 去 赏读 着 这 大 美 的时 节
节 俭是 一 种 美 德 、一 种 智 慧 、一 种 文化 ,是 一种 向上 、健 康 、精 致 的生 活 态度 。不仅 百 姓 节俭 ,就连 那 些 大师 们 ,生 活 也 同样 节 俭 。
有人统计过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一生的收人大约有4 0 0 0 多万 ,但他
的生 活 却 特 别 的节 俭 。在 北 平 时期 ,鲁 迅 虽然 和 母 亲 、朱 安 住在 一 起 , 过 的却 完 全是 一 个 独身 者 的 生活 。
在 幸 福 的 劳作 声 下 我 愿做 一 束饱 满 的稻 穗 让 春 天 淌 下 汗 水 的农 民 赏 读 出甜 蜜 的微 笑
聂
难
办,企业家 、艺术家、社会各界名 菠
人2 0 0 多人参加活动 。
志 ,心 系黄 土 地 。重 点 突 出 了 走 出
一
东 方 红 》 ;有 陕 本 次活动的主题 是传 承先 辈 苴 电影 扛 鼎 之 作 《 北 民 歌 演 唱 、朗 诵 、 民族 乐 器 演 黄土 地 的陕北好 后生们 在各 领域 拼搏进 奏 等 。 演 出 由 陕 北 籍 文 艺 青 年 为 取 ,同 时 ,唤 醒新 一 代 的陕 北 后 生 们 ,继 主 , 同 时邀 请 了 部 分 名 家 现 场 助 承 、发 扬 先 辈们 兴 。 的光 荣 传 统 ,奋 本次 活动还增加 “ 心 系 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