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中 、 歧化反应规律教学文稿
初升高化学衔接课第十二讲 归中、歧化和不交叉规律
第十二讲归中,歧化反应和不交叉规律重难点五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统一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有失电子的物质必有得电子的物质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共同存在于统一体中应用:判断元素价态的高低,分析反应产物的化合价。
2.强弱规律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有较强还原性的有还原性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即: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有还原性>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有还原性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应用:①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②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或判断氧化剂和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反应。
3.先后规律(1)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几种有还原性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有还原性,待最强的有还原性被氧化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还原性强弱顺序氧化。
例如,在向由Zn、Fe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溶液之后,由于Zn与Fe的还原性强弱关系为Zn>Fe,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先H2SO4+Zn===ZnSO4+H2↑后H2SO4+Fe===FeSO4+H2↑(2)一种有还原性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被还原。
如:将Zn片插入CuCl2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Cu2+首先被还原成金属单质。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
4.价态规律(1)性质表现规律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如+7价Mn、+6价S,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所在物质只能作氧化剂。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如SO2和+4价S,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所在物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有还原性。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如-2价S,它的原子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所在物质只能作有还原性。
归中反应
归中反应规律: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归中反应规律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价态的元素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
归中现象: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
C+CO2=2CO SO2+2H2S=3S↓+2H2O H2SO3+2H2S=3S↓+3H2O H2S+3H2SO4(浓)=4SO2+4H2O 2Fe3+Fe=3Fe2+ 6HCl+KClO3=KCl+3Cl2↑+3H2O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 CuO+Cu=Cu2O 2Na+Na2O2=2Na2O 2.、复分解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归中反应是指碱与多元酸反应,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或酸反应,酸与对应的酸式盐反应,其中的氢原子数出现的归中现象,从而生成一种酸式盐的一类反应。
其中反映的归中规律正是酸式盐的形成条件。
(1) 碱与多元酸反应: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NaOH+H2S=NaHS+H2O;H2SO4十NaOH=NaHSO4十H2O (2)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Na2S+H2S=2NaHS CaCO3+H2O+CO2=Ca(HCO3)2 MgCO3+H2O+CO2=Mg(HCO3)2 Na2SO4+H2SO4=2NaHSO4 (NH4)2SO3+SO2+H2O=2NH4HSO3 Ca3(PO4)2+4H3PO4=3Ca(H2PO4)2 (3) 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Na2HPO4+H3PO4=2NaH2PO4 (4) 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NaH2PO4+Na3PO4=2Na2HPO4 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化学方程式荟萃(汇编)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荟萃歧化反应是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
归中反应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到同一价态的反应。
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中比较普遍,体现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衍变规律。
一、氢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氢元素的归中反应:Li2NH+H2===LiH+LiNH22、氢元素的歧化反应:NaH+H2O===NaOH+H2↑二、碳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碳元素的歧化:CaO+3C高温CaC2+CO↑SiO2+3C高温SiC+2CO↑2HCHO+NaOH 催化剂HCOONa+CH3OH2、碳元素的归中:C+CO2高温2CO三、氮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氮元素的歧化:2NO2+2NaOH===NaNO3+NaNO2+H2O3NO2+H2O===2HNO3+NO2、氮元素的归中:NaNO2+NH4Cl △2↑+NaCl+2H2O5NH4NO3△2↑+2HNO3+9H2O4NH3+6NO催化剂△5N2+6H2O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NO+NO2+2NaOH===2NaNO2+H2ONH4NO3△2O+2H2O四、磷元素的歧化: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五、氧元素的归中:2Na+Na2O2△2Na2O六、硫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硫元素的歧化反应:3S+6NaOH △2S+Na2SO3+3H2O2、硫元素的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2H2S+H2SO3===3S+3H2OS+2H2SO4△2+2H2O3H2S+H2SO4△4S+4H2OH2S+3H2SO4△4SO2+4H2O3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七、氯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氯元素的歧化:Cl2+H2O===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3NaClO △2NaCl+NaClO33NaClO2△NaCl+2NaClO35HClO2===4ClO2+HCl+2H2O2、氯元素的归中:KClO3+6HCl===3Cl2↑+KCl+3H2OKClO+2HCl===Cl2↑+KCl+H2O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KClO+KCl+H2SO4===Cl2↑+K2SO4+H2O八、溴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溴元素的歧化:Br2+H2O===HBr+HBrOBr2+2NaOH===NaBr+NaBrO+H2O3Br2+6NaOH △5NaBr+NaBrO3+3H2O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2、溴元素的归中:KBrO3+6HBr===3Br2↑+KBr+3H2OKBrO3+5KBr+3H2SO4===3Br2↑+3K2SO4+3H2O九、碘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碘元素的歧化:I2+H2O===HI+HIOI2+2NaOH===NaI+NaIO+H2O3I2+6NaOH △5NaI+NaIO3+3H2O2、碘元素的归中:KIO3+6HI===3I2+KI+3H2O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十、铁元素的归中:2FeCl3+Fe===3FeCl2十一、铜元素的歧化:Cu2O+H2SO4===CuSO4+Cu+H2O 十二、锰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锰元素的歧化:2KMnO4△K2MnO4+MnO2+O2↑2、锰元素的归中:2KMnO4+3MnSO4+2H2O===5MnO2+K2SO4+2H2SO4。
归中 歧化反应规律
含有同一元素得不同价态得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得物质得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得条件就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得不同价态得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得结果就是生成该元素得中间价态。
归中反应得特点就是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就是同一种物质。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得硫)。
C+CO2=2COSO2+2H2S=3S↓+2H2OH2SO3+2H2S=3S↓+3H2OH2S+3H2SO4(浓)=4SO2+4H2O2Fe3++Fe=3Fe2+6HCl+KClO3=KCl+3Cl2↑+3H2O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CuO+Cu=Cu2O2Na+Na2O2=2Na2O1。
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得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得价态。
如:S有-2,0,+4,+6得价态,如果就是0价得S参加反应,则升高到临近得+4,或降低到临近得-2、2。
跳位转化规律一般都满足邻位规律,但就是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或还原为低价态、如:—2价得S如果遇到一般得氧化剂,则被氧化到0价【2H2S+SO2====3S↓+2H2O】(反应方式不唯一,图示为配平方法),但如果遇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6价。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得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得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得规律,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如在反应【2Na2S+SO2====2Na2O+3S】中,Na2S中得S就是—2价,它跟SO2反应后生成S为0价得S、3.价态归中规律不同价态得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就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得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得交叉现象。
高中化学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方程式总结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汇总歧化反应: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
归中反应:指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到同一价态的反应。
一、氢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氢元素的归中反应:Li2NH+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iH+LiNH22、氢元素的歧化反应:NaH+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OH+H2↑二、碳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碳元素的歧化:CaO+3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C2+CO↑SiO2+3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iC+2CO↑2HCHO+Na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COONa+CH3OH2、碳元素的归中: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三、氮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氮元素的歧化:2NO2+2Na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NO3+NaNO2+H2O3NO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NO3+NO2、氮元素的归中:NaNO2+NH4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2↑+NaCl+2H2O5NH4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N2↑+2HNO3+9H2O4NH3+6N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N2+6H2O8NH3+6N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N2+12H2ONO+NO2+2Na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NO2+H2ONH4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2O+2H2O四、磷元素的歧化:11P+15CuSO4+24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Cu3P+6H3PO4+15H2SO4五、氧元素的归中:2Na+Na2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2O六、硫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硫元素的歧化反应:3S+6Na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2S+Na2SO3+3H2O2、硫元素的归中反应:2H2S+S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S+2H2O2H2S+H2S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S+3H2OS+2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SO2+2H2O3H2S+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化学方程式荟萃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荟萃歧化反应是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
归中反应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到同一价态的反应。
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中比较普遍,体现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衍变规律。
一、氢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氢元素的归中反应:Li2NH+H2===LiH+LiNH22、氢元素的歧化反应:NaH+H2O===NaOH+H2↑二、碳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碳元素的歧化:CaO+3C高温CaC2+CO↑SiO2+3C高温SiC+2CO↑2HCHO+NaOH 催化剂HCOONa+CH3OH2、碳元素的归中:C+CO2高温2CO三、氮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氮元素的歧化:2NO2+2NaOH===NaNO3+NaNO2+H2O3NO2+H2O===2HNO3+NO2、氮元素的归中:NaNO2+NH4Cl △2↑+NaCl+2H2O5NH4NO3△2↑+2HNO3+9H2O4NH3+6NO催化剂△5N2+6H2O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NO+NO2+2NaOH===2NaNO2+H2ONH4NO3△2O+2H2O四、磷元素的歧化: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五、氧元素的归中:2Na+Na2O2△2Na2O六、硫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硫元素的歧化反应:3S+6NaOH △2S+Na2SO3+3H2O2、硫元素的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2H2S+H2SO3===3S+3H2OS+2H2SO4△2+2H2O3H2S+H2SO4△4S+4H2OH2S+3H2SO4△4SO2+4H2O3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七、氯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氯元素的歧化:Cl2+H2O===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3NaClO △2NaCl+NaClO33NaClO2△NaCl+2NaClO35HClO2===4ClO2+HCl+2H2O2、氯元素的归中:KClO3+6HCl===3Cl2↑+KCl+3H2OKClO+2HCl===Cl2↑+KCl+H2O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KClO+KCl+H2SO4===Cl2↑+K2SO4+H2O八、溴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溴元素的歧化:Br2+H2O===HBr+HBrOBr2+2NaOH===NaBr+NaBrO+H2O3Br2+6NaOH △5NaBr+NaBrO3+3H2O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2、溴元素的归中:KBrO3+6HBr===3Br2↑+KBr+3H2OKBrO3+5KBr+3H2SO4===3Br2↑+3K2SO4+3H2O九、碘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碘元素的歧化:I2+H2O===HI+HIOI2+2NaOH===NaI+NaIO+H2O3I2+6NaOH △5NaI+NaIO3+3H2O2、碘元素的归中:KIO3+6HI===3I2+KI+3H2O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十、铁元素的归中:2FeCl3+Fe===3FeCl2十一、铜元素的歧化:Cu2O+H2SO4===CuSO4+Cu+H2O十二、锰元素的歧化与归中反应:1、锰元素的歧化:2KMnO4△K2MnO4+MnO2+O2↑2、锰元素的归中:2KMnO4+3MnSO4+2H2O===5MnO2+K2SO4+2H2SO4。
(2021年最新版高三专题) 价态归中 歧化规律的应用
考点三 价态归中 歧化规律的应用知识梳理区1.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不会出现⑤中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2.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3.应用(1)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如浓H 2SO 4与SO 2不发生反应。
(2)根据化合价判断反应体系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如对于反应6HCl +NaClO 3===NaCl +3Cl 2↑+3H 2O 中,氧化剂为NaClO 3,还原剂为HCl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为Cl 2。
解题能力训练基地1.(2020·河南调研)已知G 、Q 、X 、Y 、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 ―→Q +NaCl②Q +H 2O ――→电解X +H 2③Y +NaOH ―→G +Q +H 2O④Z +NaOH ―→Q +X +H 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G 、Y 、Q 、Z 、XB .X 、Z 、Q 、G 、YC .X 、Z 、Q 、Y 、GD .G 、Q 、Y 、Z 、X 答案 A解析 由①得出Q 中价态高于G ,因为G 必介于Q 和-1价的氯元素之间,-1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将该结论引用到③,Y介于Q与G之间,故有Q价态高于Y,Y价态高于G;分析②:H2O中的H元素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氯元素转变为X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X价态高于Q;最后分析④:Z介于Q、X之间,则X价态高于Z,Z价态高于Q。
归中反应
归中反应规律: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归中反应规律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价态的元素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
归中现象: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
C+CO2=2CO SO2+2H2S=3S↓+2H2O H2SO3+2H2S=3S↓+3H2O H2S+3H2SO4(浓)=4SO2+4H2O 2Fe3+Fe=3Fe2+ 6HCl+KClO3=KCl+3Cl2↑+3H2O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 CuO+Cu=Cu2O 2Na+Na2O2=2Na2O 2.、复分解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归中反应是指碱与多元酸反应,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或酸反应,酸与对应的酸式盐反应,其中的氢原子数出现的归中现象,从而生成一种酸式盐的一类反应。
其中反映的归中规律正是酸式盐的形成条件。
(1) 碱与多元酸反应: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NaOH+H2S=NaHS+H2O;H2SO4十NaOH=NaHSO4十H2O (2)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Na2S+H2S=2NaHS CaCO3+H2O+CO2=Ca(HCO3)2 MgCO3+H2O+CO2=Mg(HCO3)2 Na2SO4+H2SO4=2NaHSO4 (NH4)2SO3+SO2+H2O=2NH4HSO3 Ca3(PO4)2+4H3PO4=3Ca(H2PO4)2 (3) 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Na2HPO4+H3PO4=2NaH2PO4 (4) 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NaH2PO4+Na3PO4=2Na2HPO4 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归中反应
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例如2Na2O2+2CO2====2Na2CO3+O2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和O为0价的O2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归中反应规律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的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
归中现象: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
C+CO2=2COSO2+2H2S=3S↓+2H2OH2SO3+2H2S=3S↓+3H2OH2S+3H2SO4(浓)=4SO2+4H2O2Fe3++Fe=3Fe2+6HCl+KClO3=KCl+3Cl2↑+3H2O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CuO+Cu=Cu2O2Na+Na2O2 2Na2O2.、复分解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归中反应是指碱与多元酸反应,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或酸反应,酸与对应的酸式盐反应,其中的氢原子数出现的归中现象,从而生成一种酸式盐的一类反应。
其中反映的归中规律正是酸式盐的形成条件。
(1) 碱与多元酸反应: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NaOH+H2S=NaHS+H2O;H2SO4十NaOH=NaHSO4十H2O(2) 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Na2S+H2S=2NaHSCaCO3+H2O+CO2=Ca(HCO3)2MgCO3+H2O+CO2=Mg(HCO3)2Na2SO4+H2SO4=2NaHSO4(NH4)2SO3+SO2+H2O=2NH4HSO3Ca3(PO4)2+4H3PO4=3Ca(H2PO4)2(3) 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Na2HPO4+H3PO4=2NaH2PO4(4) 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NaH2PO4+Na3PO4=2Na2HPO4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
歧化反应定义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
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例如Cl2+H2O=HClO+HCl此反应中Cl2原本是0价反应后一个升为+1价,一个降为-1价歧化反应是[1]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
与归中反应相对。
例子 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其离子方程式为:Cl2 + 2OH− = Cl− + ClO− + H2O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0。
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下降到-1;而次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则上升到+1。
而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氯酸钠、氯化钠和水。
这两个反应都是典型的歧化反应。
例子 2在KClO3中,一部分氯(Ⅴ)被氧化为氯(Ⅶ)(ClO嬄);另一部分被还原为氯(I)(Cl)。
发生歧化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该元素具有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氧化态转化。
苯甲醛在氢氧化钾溶液中部分氧化为苯甲酸钾;部分还原为苯甲醇,也是歧化反应:2C6H5CHO+KOH─→C6H5COOK+C6H5CH2OH例子 3甲苯在催化剂(一般采用硅铝催化剂)作用下,使一个甲苯分子中的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苯分子上而生成一个苯分子和一个二甲苯分子,这种反应称作歧化反应。
一个甲苯与一个三甲苯也可发生歧化反应(亦称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两个二甲苯分子。
工业上用这个方法增产用途广泛的苯和二甲苯。
例子 4再如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而Na2CO3的氧元素为-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高、低价态变低的交叉现象。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作者:孙平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8期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除了必须掌握一些相应的基本概念外,还要注重理解、掌握并学会应用一些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氧化还原反应九大规律,并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讲解,供大家参考。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必同时发生还原反应;有氧化剂,必同时有还原剂;有氧化物,必同时有还原产物;有得电子物质,必同时有失电子物质的。
应用:可用于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
二、“高氧、低还、中兼”的规律对于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而言,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合价:-2,0,+4, +6代表物: H2S,S,SO2,H2SO4(浓)S元素的性质:只有既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注意: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但不意味着有强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也不意味着有强还原性,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只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而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是否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三、“归中歧化”规律若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则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中间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交叉。
如KClO3+6HCl(浓)=KCl+3H2O+3Cl2↑,应是KClO3中+5价氯降到0价,HCl中-1价氯升到0价,而不是KClO3中+5价氯降到-1价。
若氧化还原发生在同种元素的同种价态上,则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的规律。
如Cl2+2NaOH=NaCl+NaClO+H2O,Cl中0价氯一部分降低到-1价,一部分升高到+1价。
应用: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或比较同种元素在不同反应中价态的高低。
例谈卤素的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
例谈卤素的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
卤素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非常强烈的化学
活性,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
歧化反应是指卤素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被取代,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
卤素分子。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原子被取代后,原子的电荷发生变化,从而使卤素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
例如,氯代乙烷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形成氯乙烷和乙烯。
归中反应是指卤素分子中的原子被取代,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卤素分子。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原子被取代后,原子的电荷不发生变化,从
而使卤素分子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例如,氯代乙烷可以发生归中反应,形成氯乙烷。
卤素的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是卤素化学的两个重要反应,它们可以
用来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
此外,这两种反应也可以用来研究卤素分
子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卤素的化学性质。
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举例
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举例
嘿!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化学里超有趣的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
先来说说归中反应吧!就好像我们班同学一起拔河,两边的力量原本不一样大,可是通过大家的调整和努力,最终力量往中间集中,达到了平衡。
归中反应也是这样,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比如说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反应,二氧化硫里硫是+4 价,硫化氢里硫是-2 价,它们碰到一块儿就发生了归中反应,生成了单质硫和水。
哎呀,这不就像是两个“硫兄弟”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一起和谐相处了嘛!
再讲讲歧化反应,这就像一个团队里,本来大家地位差不多,结果突然有人“飞黄腾达”,有人“落魄不堪”。
比如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元素原本是0 价,反应后一部分变成了-1 价在盐酸里,一部分变成了+1 价在次氯酸里。
这不是很神奇吗?
有一次上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归中反应的实验,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瞬间。
同桌还悄悄跟我说:“这可比动画片还有意思呢!”我狠狠地点头,心里想着:“可不是嘛!”
还有一次,小组讨论歧化反应的时候,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这个例子好理解,有的说那个例子更典型。
最后我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可还是觉得收获满满。
我觉得啊,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两朵奇葩,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让化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神奇和惊喜。
我们一定要好好研究它们,才能在化学的海洋里畅游得更畅快!。
归中、歧化反应规律教学文稿
归中、歧化反应规律教学文稿归中、歧化反应规律1.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归中反应的特点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
C+CO2=2COSO2+2H2S=3S↓+2H2OH2SO3+2H2S=3S↓+3H2OH2S+3H2SO4(浓)=4SO2+4H2O2Fe3++Fe=3Fe2+6HCl+KClO3=KCl+3Cl2↑+3H2O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CuO+Cu=Cu2O2Na+Na2O2 =2Na2O1.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
如:S有-2,0,+4,+6的价态,如果是0价的S参加反应,则升高到临近的+4,或降低到临近的-2。
2. 跳位转化规律一般都满足邻位规律,但是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或还原为低价态。
如:-2价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剂,则被氧化到0价【2H2S+SO2====3S↓+2H2O】(反应方式不唯一,图示为配平方法),但如果遇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6价。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如在反应【2Na2S+SO2====2Na2O+3S】中,Na2S中的S是-2价,它跟SO2反应后生成S为0价的S。
3.价态归中规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
歧化反应定义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
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例如Cl2+H2O=HClO+HCl此反应中Cl2原本是0价反应后一个升为+1价,一个降为-1价歧化反应是[1]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
与归中反应相对。
例子 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其离子方程式为:Cl2 + 2OH− = Cl− + ClO− + H2O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0。
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下降到-1;而次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则上升到+1。
而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氯酸钠、氯化钠和水。
这两个反应都是典型的歧化反应。
例子 2在KClO3中,一部分氯(Ⅴ)被氧化为氯(Ⅶ)(ClO嬄);另一部分被还原为氯(I)(Cl)。
发生歧化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该元素具有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氧化态转化。
苯甲醛在氢氧化钾溶液中部分氧化为苯甲酸钾;部分还原为苯甲醇,也是歧化反应:2C6H5CHO+KOH─→C6H5COOK+C6H5CH2OH例子 3甲苯在催化剂(一般采用硅铝催化剂)作用下,使一个甲苯分子中的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苯分子上而生成一个苯分子和一个二甲苯分子,这种反应称作歧化反应。
一个甲苯与一个三甲苯也可发生歧化反应(亦称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两个二甲苯分子。
工业上用这个方法增产用途广泛的苯和二甲苯。
例子 4再如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而Na2CO3的氧元素为-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高、低价态变低的交叉现象。
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
歧化反应定义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
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例如Cl2+H2O=HClO+HCl此反应中Cl2原本是0价反应后一个升为+1价,一个降为-1价歧化反应是[1]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
与归中反应相对。
例子 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其离子方程式为:Cl2 + 2OH− = Cl− + ClO− + H2O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0。
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下降到-1;而次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则上升到+1。
而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氯酸钠、氯化钠和水。
这两个反应都是典型的歧化反应。
例子 2在KClO3中,一部分氯(Ⅴ)被氧化为氯(Ⅶ)(ClO嬄);另一部分被还原为氯(I)(Cl)。
发生歧化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该元素具有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氧化态转化。
苯甲醛在氢氧化钾溶液中部分氧化为苯甲酸钾;部分还原为苯甲醇,也是歧化反应:2C6H5CHO+KOH─→C6H5COOK+C6H5CH2OH例子 3甲苯在催化剂(一般采用硅铝催化剂)作用下,使一个甲苯分子中的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苯分子上而生成一个苯分子和一个二甲苯分子,这种反应称作歧化反应。
一个甲苯与一个三甲苯也可发生歧化反应(亦称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两个二甲苯分子。
工业上用这个方法增产用途广泛的苯和二甲苯。
例子 4再如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而Na2CO3的氧元素为-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高、低价态变低的交叉现象。
2024版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点突破4价态转化规律与反应先后规律学案
价态转化规律与反应先后规律1.价态转化规律(1)价态归中规律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即“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如:(2)歧化反应规律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物质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不能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高,或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低。
(3)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浓硫酸可以干燥SO 2。
2.反应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Cl 2先与Fe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与Cu 2+、H +反应。
(3)熟记常见的强弱顺序氧化性:MnO-(H+)>Cl2>Br2>Fe3+>I2>S,4还原性:Cl-<Br-<Fe2+<I-<SO2(SO2-3)<S2-。
价态转化规律1.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2+KOH―→KX+KY(未配平),KX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KY+KZ(未配平,KY与KZ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以上KX、KY、KZ均是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7C[根据题意,可知KY为KCl,根据KX―→KY+KZ中KY与K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可知KX为KClO3。
]2.(1)根据反应KClO3+6HCl(浓)===3Cl2↑+KCl+3H2O可知,每生成3 mol Cl2转移________ mol 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中、歧化反应规
律
1.
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归中反应的特点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
C+CO2=2CO
SO2+2H2S=3S↓+2H2O
H2SO3+2H2S=3S↓+3H2O
H2S+3H2SO4(浓)=4SO2+4H2O
2Fe3++Fe=3Fe2+
6HCl+KClO3=KCl+3Cl2↑+3H2O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
CuO+Cu=Cu2O
2Na+Na2O2 =2Na2O
1.邻位转化规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
如:S有-2,0,+4,+6的价态,如果是0价的S参加反应,则升高到临近的+4,或降低到临近的-2。
2. 跳位转化规律
一般都满足邻位规律,但是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或还原为低价态。
如:-2价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剂,则被氧化到0价
【2H2S+SO2====3S↓+2H2O】(反应方式不唯一,图示为配平方法),但如果遇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6价。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如在反应【2Na2S+SO2====2Na2O+3S】中,Na2S中的S是-2价,它跟SO2反应后生成S为0价的S。
3.价态归中规律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其中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价态的元素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
4.中间价态规律
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
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S)。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
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SO2+2H2S====3S↓+2H2O】
硫化氢和亚硫酸反应【H2SO3+2H2S====3S↓+3H2O】
铁和铁离子反应【Fe+2Fe====3Fe】
次氯酸钙和浓盐酸反应
【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
溴的归中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铜和氧化铜反应【CuO+Cu=Cu2O】
硫化氢和浓硫酸反应(设n(H2S):n(H2SO4)=n)n=1
【H2S+H2SO4====S↓+SO2↑+2H2O】(等体积)n>1
【3H2S+H2SO4====4S↓+4H2O】(H2S过量)n<1
【H2S+3H2SO4====4SO2↑+4H2O】(H2SO4过量)
折叠双水解反应中归中反应
这类归中反应指:能形成两性化合物的元素所形成的两类盐溶液反应形成氢氧化物的反应。
这是金属阳离子和该金属所生成的阴离子生成中性的氢氧化物沉淀的归中现象。
铝【Al+3AlO2+6H2O====4Al(OH)3↓】
锌【Zn+ZnO2+2H2O====2Zn(OH)2↓】
【高价+低价→中间价】解释:
例:2H2S+SO2====3S↓+2H2O
此反应中,H2S中的S是-2价,SO2中的S是+4价,它们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0价的S和水
折叠其余的归中反应
(1) 碱与多元酸反应: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
过量硫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
【NaOH+H2S====NaHS+H2O】
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H2SO4+NaOH====NaHSO4+H2O】
(2) 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
硫化钠和硫化氢反应【Na2S+H2S====2NaHS】
碳酸钙和碳酸反应【CaCO3+H2CO3====Ca(HCO3)2】
硫酸钠与硫酸反应【Na2SO4+H2SO4====2NaHSO4】
亚硫酸铵与亚硫酸反应
【(NH4)2SO3+H2SO3====2NH4HSO3】
磷酸钙与磷酸反应
【Ca3(PO4)2+4H3PO4====3Ca(H2PO4)2】
(3) 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
磷酸一氢钠与磷酸反应
【Na2HPO4+H3PO4====2NaH2PO4】
(4) 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
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钠反应
【NaH2PO4+Na3PO4=2Na2HPO4】
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如果两种反应物的组成相差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即三元酸与对应正盐或与碱反应),则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但符合"显强性"原理,即生成物的组成接近于过量物的组成。
例1: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设n(H3PO4):n(NaOH)=a(n表示物质的量)
a≤1,反应式【H3PO4+NaOH====NaH2PO4+H2O】
1<a<2,反应式
【2H3PO4+3NaOH====NaH2PO4+Na2HPO4+3H2O】
a=2,反应式【H3PO4+2NaOH====Na2HPO4+2H2O】
2<a<3,反应式
【2H3PO4+5NaOH====Na2HPO4+Na3PO4+5H2O】
a≥3,反应式【H3PO4+3NaOH====Na3PO4+3H2O】例2:磷酸与磷酸钠反应,设n(H3PO4):n(Na3PO4)=b(n表示物质的量)
b<1,反应式【H3PO4+2Na3PO4====3Na2HPO4】
b=1,反应式
【H3PO4+Na3PO4====NaH2PO4+Na2HPO4】
b≥2,反应式【2H3PO4+Na3PO4====3NaH2PO4】
归中反应中,若一种元素化合价有数种,任意价转换后不能超过(大于或小于)中间价,可以根据此原则判断电子转移。
如某元素化合价有-2,0,+1,+2,+5,那么-2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0或+1,+5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2或+1,0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1,+2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1,即:
+1价在此反应中为中间价态
大于+1价的最多转化为+1价和原价之间的价,用区间表
示为[+1,原价)
小于+1价的最多转化为+1价和原价之间的价,用区间表
示为(原价,+1]
谬误:6HCl+KClO3====KCl+3Cl2↑+3H2O
驳斥:该方程是错误的,氯酸盐绝对不能用来制备氯气[1] ,因为会生成大量难以分离且易爆炸的ClO2[2] 。
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
例如2Na2O2+2CO2====2Na2CO3+O2
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和O为0价的O2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归中反应规律
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的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
归中现象:
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
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例如2Na2O2+2CO2====2Na2CO3+O2
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和O为0价的O2
还有Cl2+H2O=HClO+HCl
此反应中Cl2原本是0价
反应后一个升为+1价,一个降为-1价
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
例子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
其离子方程式为:
3Cl2 + 6OH− = 5Cl− + ClO3− + 3H2O
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0。
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下降到-1;而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则上升到+5。
所以,该反应是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