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学案教学的应用分析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
常州
233 ) 1 3 1
0
族周期 l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A
2
①
②
3 4
③ ④ ⑤ ⑥ ⑩ ⑩
⑦ ⑧ ⑨ ⑩
() 1 写出下列元素 符号 : ① ⑦ () 2 在这些元素 中,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 , 最活 。 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根据德 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 以精选 的知识
() 5 在③与④ 中, 化学性质较 活泼 的是 化学实验证明? : 答 — 泼 的是—
,
—
,
怎样用
经验以及事实范例作为教学内容, 使学生通过典型性 范例掌
握化学科学知识 和科学方法论 , 力图使学生在问题 的探讨 中 领悟和掌握一般规律 。在教学 内容上 , 教师根据 每一章 的知 识特点 , 当运用材料 和方法组织教学 , 恰 使学生对将要学 习
技能 、 智能方面转化 。( 下转第 4 7页)
・
3 ・ 新 8
{ 亭 ,
21 0 0年第 O 5期
总第 1 期 7 7
展形势 , 做到与时俱进 。 三、 提高素质。 提高德 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 能充分 发挥 , 学生 只有“ 亲
职教发展
树立起威信 , 在培育学生 良好 的思想道德品质方 面发挥主导 作用 , 从而在育人成才方 面取得显著成效。
新校 田理 论 版
XniYa|. Bn aபைடு நூலகம்uni na Xo u l
学 科教学
“ 学案导学” 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卞 和保
( 溧阳市第二职业高级 中学 , 江苏 “ 学案导学” 以学 生为主体 , 是 以学案 为载体 , 以教师为 主导 , 以导学为方法 , 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 旨, 师生共 同合作 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 这种模式充分贯彻了新课程 理念 , 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 知识 , 克服盲 目和片面 , 指 导学生看教材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 能帮助教师 及时获取学生 的学 习情况 , 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 更好地促进 师生互动 , 生生互动 。 它还具有很强 的可操作性 , 值得借鉴与
高中化学_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为例,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根据元素周期表,以1-18号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得出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变化规律,构建元素周期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作图法、数据分析法。
加深对数据分析、证据推理、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的认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模型,基于“位置-结构-性质-用途”认识物质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微观上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明确宏观上的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微观上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之间的关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规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微观模型,理解根据该模型进行元素性质推理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学习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利用“数据分析—预测规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构建模型—学以致用”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的形成过程。
②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
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解题模型的延伸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数据分析、证据推理、实验探究、模型认知。
通过对不同周期原子的真实数据,进行归纳和“大数据”分析,通过证据推理,进行规律预测,得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通过实验验证预测结果,基于实验数据论证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从微观到宏观,完善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从微观原子结构角度分析解释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运用“学案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浅谈高中化学教学
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 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在高 中化学教学 中运用“ 学案导学” 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 : 高 中化学; 学案导学 ; 主动性 以” 学案” 为载体 , 以“ 导学” 为方法 , 以学生为主体 , 从学生实际 略。那么如何看待运用“ 学案导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呢?
总之 , 在高 中化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 自主学 习能力是 极其重要 的, 不论 是在新知 识的传授 还是复 习教学 中, 实施学 案导学 都有 利 于学生 自主学 习能力的提高 ,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案导 学的有利 作用 , 促进 学生 的发展 , 提高学生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参考文献 :
【 案例】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第一环节 : 确立教学 目标 、 重难 点 , 以案导学 目标 :
1 . 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 . 了解铁分别与水 、 氧气 、 酸、 盐等物质 的反应情况
3 . 了解氧化铁与酸的反应情 况
识 点普 及化 , 能够在非典 型情 况下 自主 、 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点 ,
、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能 力 的意 义
1 .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有利 于学生智力发展
信息 时代 的到来 ,使得 人们 获取知识 和信 息 的途 径越来 越 这是不可缺少 的教学环节 。有效地预 习能充分发挥学案 导学 的教
多, 也 让 学 生 的学 习不 再 局 限于 学 校 , 学 生 可 以 通 过 更 多 的 途径 进 学效果 , 是 实现 学生主体先行的关键点 。在案 例教 学 中我提前把
2 0 1 3年 5月 2 8日
学 科 教 学
运用 “ 学案导 学 ” 促进 学生 自主学 习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利与弊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利与弊作者:梁广舒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1期新课标要求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学案导学也日益被广大教师与学生所认可和推崇。
可以说,学案教学不仅能够划分出教与学的职责,而且是新课标精髓的重要体现,学案导学用学案作为有效的载体和媒介,运用导学的方法深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更加可观,继而真正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弊端现象1. 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
学案导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但学案导学只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非常机械,教学的整体过程演变为设计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质疑→课堂点拨→反馈达标的这种流水线运用模式,将很好的一节新课变成了习题处理课,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应接不暇,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这种单一的学案导学流程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性的化学思维,学案导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出来。
2. 对学案设计重视过度,课前准备工作被严重弱化。
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就一堂成功的化学课,但是有的教师将努力的方向都集中在学案的设计和编排上,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抛之脑后,比如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等等。
这样长期的用学案代替教学准备,不仅让学生听之乏味,也降低了化学课堂的含金量。
3. 学案中设计问题过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观察发现,我们的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
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情况,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消化得不到保障,老师单纯地答疑使得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4. 学案问题的设计不科学。
学案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消化知识点。
关于当前高中化学学案中问题设计的新思考
问 题2 的设 计 是 让 学 生 运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计 算 所 需 试 剂 的
物质的量。 问题3 帮助学 生 回 I L A I , ( S ) N a A 1 0 , 十 1 2 H, O  ̄- 8 A I ( O H ) + 3 Na 50 . 的化 学反应 。
■墨
.
徐 荣
( 江 苏 省淮 阴 中学 , 江苏 淮 安 2 2 3 0 0 2 )
关 于 当前 高 中化 学 学 案 中 问 , 一种是模仿 、 借鉴 、 练习, 使 自 己获 得经验 、 知识 ; 一种是批判 、 总结、 反思 , 使 自己汲 取 教 训 ; 还 有 种是超越 、 突破 、 创新 , 为 未 来 开辟 一 条 新 路 , 使 自己成 为 优 秀的人才。 学 生 的 学 习 基 本是 第 一 种 情 况 , 却 很 少有 第 二种 情 况。 更极少有第三种情况。 现 代 教 育 理 论 和 教 育 心 理学 研 究 表 明 , 问题 是 学 生 学 习 的心理动力 . 将 知 识 点转 变 为探 索 性 的 问 题 点 和 能 力 点 , 通过 对知识 点的设疑 , 将问题设计成题组 , 质 疑、 释疑、 激思, 培 养 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教师备课时最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 了解 学 生 的学 习情 况 , 找 出学 生 的 “ 最近发展区” 。 使 问题 设 计 符合 多元 智力 理论 , 倡 导尊重个体差异 、 尊 重 个 体 发 展 的 观念 , 在 可 能 的 范 围 内使 不 同智 力 的学 生 都 能 达 到教 育 要 求 , 同 时 还要 考 虑 学 法 的 渗 透 , 使 学 生懂 得 如何 学 习 。 l I 问题 设 计 要 能启 迪 学 生 思 维 问 题 的 内 容 与 学 生 知 识水 平 、 生 活 经 验 等 相 适 应 能启 迪 思维 , 激 发 探究 意识 , 展 现 思维 过 程 。 布鲁纳认为 , 只有 学 生 自 己亲 自发 现 的知 识 才 是 真 正属 于 自 己的 东 西 。 如 在 讨 论 氢 氧 化 亚 铁 的性 质 时 . 我 们 设 计 了 如下 问题 , 与 学 生共 同探 讨 。 问题1 : 氢 氧化 亚 铁 置 于 空气 中 , 为 什 么有 颜 色 变 化 ? 是 与 什 么 反 应 的 ? 最后 生 成 了什 么 ? 写 出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问题2 : 如何设计实验 , 使氢氧化亚铁保存的时间长一些? 写 出你 的 设 计 思 路 。 问题3 : 如何设计实验 , 制 取 比较 纯 净 的 氢 氧 化 亚 铁 , 并 能 保存一段时 间, 说 明理 由 。 设 计 思 路 : 氢 氧 化 亚 铁 这 部 分 内 容 的 教 学 目标 是 理 解 氢 氧化亚铁的还原性 。 如 何 理 解 氢 氧 化 亚 铁 的还 原 性 ? 以“ 发 现学 习” 为理论依 据 , 设计 问题 , 从 氢 氧 化 亚 铁 的 制 备 出发 , 让 学 生 自己探 索 发 现 , 通 过 分 析 实 验 的 各 个 环 节 中 可 能 存 在 的氧化因素 , 探 索 制 备 氢 氧 化 亚 铁 实 验 的改 进 措 施 , 顺 理 成 章 地 体 会 到 氢 氧 化 亚 铁 的 还 原性 。 通过讨论 、 展 示 学 生 和 教 师 提 出 的其 他 制 备 方 法 , 研 究 制 备 氢 氧 化 亚铁 的新 方法 。 通 过 探 索 氢 氧 化 亚 铁 的制 备 方 法 的 体 验 和 比较 思 考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意识和创 新思 维能力 , 学 生形成善 于思考 、 不 断 创 新 的科 学
高中化学教案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教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化学元素的周期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化学反应的预测和解释。
教学重点: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及周期性规律,掌握主要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周期性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教学内容分解及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简单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性规律存在的原因。
2.概念学习:详细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排列方式和周期性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应用。
3.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实验或者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存在,并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讨论和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元素周期性规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5.总结和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元素周期性规律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元素周期性规律的理解。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通过以上教案范本的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存在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法
高 中 化 学 Biblioteka 学 中 如 何 运 用 学 案 导 学 法
陆 晓 芳
( 熟 市 大 义 中学 , 苏 常 熟 常 江 摘 要 :学 案 导 学 是 基 于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 题 教 育 理 论 主 和 素 质教 育理 论 而提 出的 一 种教 学模 式 .以借 助 学 案 调 动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而 使 学 生 进 行 主 动 的 知 识 建 构 的教 学模 式 。 从 教 师 应 在 充 分 了解 学 生 具体 情 况 的基 础 上 , 学 为 方 法 , 导 导 指 为主导 . 学生 的 自主 学 习 为主 体 。 同合 作 来 完成 教 学任 务 。 共 关键 词 :高 中化 学教 学 学案 导 学 法 课 堂 导 学 “ 识 的 获 得 是 一个 主 动 的 过 程 , 习者 不 应是 信 息 的 被 知 学 动接 受 者 , 而应 是 知 识 获 取 的 主 动 参 与 者 ” 当前 的应 试 教 育 。 存 在 许 多 弊 端 , 如 : 师 在 课 堂 上 “ 堂 灌 ” 使 学 生 的 主体 例 教 满 , 地 位 得 不 到 保 证 ; 师 缺 少 对 学 生 的 因 材施 教 , 学 生 得 不 到 教 使 应 有 的发 展 ; 师 一 味地 归 纳 整 理 , 学 生 对 教 师 形 成 一 定 的 教 使 依 赖 , 而 无 法 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 生 一 味地 死 记 硬 背 、 从 学 题 海 战 。 思 维 和 能 力 上 得 不 到 更 大 的 发展 。 实施 新 课 程 标 在 在 准 , 及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前 提 下 . 于 学 生 的特 点 和 发 展 的需 以 基 要. 以及 学 案 导 学 的优 势 ,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中我 尝 试 运 用 了学 在 案进行教学。 什 么 是 “ 案 导 学 法 ” 学 案 导 学 法 就 是 借 助 学 案 引 发 学 学 ? 生 的 自主 学 习 , 以促 使 学 生 进 行 主 动 的 知识 建 构 的 教 学模 式 。 教 师 的教 学 ,实 际 上 就 是 保 证 和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和 知 识 体 系 的 建构 。 案 则是 指教 师依 据 学 生 的认 知 水 平 、 识 经 学 知 验 , 指 导 学 生 进 行 主 动 的知 识 建 构 而 编 制 的学 习方 案 。 教 为 是 师 用 以帮 助学 生掌 握 教 材 内 容 、 通 学 与 教 的桥 梁 . 是 培 养 沟 也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和建 构 知 识 能 力 的一 种 重 要 媒 介 , 有 “ 读 、 具 导 导 听 、 思 、 做 导 导 的作 用 。 传 统 教 学 大 多 沿 用 “ 材一 教 师 ~ 学 生 ” 的 知 识 传 递 过 教 程 , 生 基 本 处 于 被 动 的 接 受 状 态 , 乏 自主 探 索 和 学 习 的 动 学 缺 力 。 学 案 导 学 则 建 立 起 “ 材 一 教 师 一 学 案 一 学 生 ” 新 型 传 教 的 递 过 程 。 既 增 强 了 学 生 学 习 的 导 向性 和 目 的性 , 有 利 于 学 这 又 生 的 全 面发 展 。 另外 , 学 虽 是 理科 , 具有 文科 的 特 点 , 识 化 但 知 2 50 ) 15 0
高中化学教案评析
高中化学教案评析
教案名称: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实验室常用的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介绍
2.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3.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4. 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记录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介绍测定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4. 数据处理:学生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原因和规律。
5. 总结和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论等内容。
2.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器材。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密控制,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要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的应用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及相关实际例子;
2. 掌握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原理;
3.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化学反应的应用实例,并准备相关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并做好实验前的安全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并让他们思考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理论学习(15分钟)
1. 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胃酸与胃壁中的碱性食物中和。
2. 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和防锈涂料中的应用。
3. 分析置换反应在金属冶炼和水处理中的应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选择一个化学反应应用示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反应产物并分析其应用原理。
四、总结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选择一个化学反应应用,撰写小论文,说明其原理及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同时,也启发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深入思考,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高中化学中利用学案导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中利用学案导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摘要: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最近几年化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漏洞。
我们只有将这些问题或者漏洞进行详细的分析或者研究之后,才能够提出合适以及高效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育教学方式我国教育教学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或者标准在不断地变化或者更换,使得相应的教育教学教师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教学部门的要求。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化学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开始利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化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的解释或者说明学案导学主要就是指相应的化学教师利用相关学案作为主要的载体,与此同时使用导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加上相关教师的引导以及指导作为主导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
在整体学案导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相应的化学辅导教师以及教学教师与高中学生进行协调合作,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对于学案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化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查之后所编制的资料。
该学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整体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各种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
学案的作用不限于此,它还拥有指导读书、引导思考以及指导实际操作等等很多方面的导学作用。
尽管学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非常多的优势或者特色,但是由于其在编制过程以及具体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弊端,还需要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以及相关教师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以及研究,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学校或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比较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学案导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弊端1.部分高中教师所编写的学案在内容上没有条理或者无顺序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化学教师对其所教授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兴趣等等很多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分析。
高中化学教案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教案课后反思
在今天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结合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在课堂中有时候存在讲解内容过于抽象,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
这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产生障碍,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案例分析和生活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其次,我发现在实验演示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他们在实验中出现失误或不理解实验结果。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前的预习和实验后的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最后,我还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管理和学生互动,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有时候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不够积极,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今天的课堂反思,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高中化学的应用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的应用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应用实例;
3. 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2. 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3.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如何探究化学应用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结合实例分析;
2. 小组讨论,解决化学应用问题;
3. 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化学应用的理解。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化学应用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化学应用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化学在药物制备、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化学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化学应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应用的实验操作,加深他们对化学应用原理的理解。
6.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1. 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3. 有关化学应用领域的资料和案例。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
3.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的课后作业表现。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1-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本节教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三个课时完成。
一是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外规律;二是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分两个课时完成学习任务;三是“位、构、性”关系规律及应用。
本课时的是第二课时。
(三)与其它版本教材区别人教版教材是在元素周期表基础上,根据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而鲁科版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
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我认为这一点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四)本课时地位和作用第二课时更是利用第一课时掌握的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同主族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完善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为第三课时研究“位、构、性”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是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认识了元素周期律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初步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和重要用途,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今后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核心素养视域下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曲洪瑞刘春玲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7期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积极改变,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将之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将教材融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引导等融于一体,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本文联系核心素养和导学案的基本内涵,对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进行细致阐述,并从课前规划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课堂深入探究、进行课后测试、总结反思内容等方面入手,探讨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關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导学案;应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利用导学案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从实际来看,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导学案设计不够合理、学生学习探究机会较少等,无法保证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需要加强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根据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实际需要,优化设计导学案,以指引学生深入学习,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1]。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将之引申到高中化学中,包括五个维度内容,具体表现为:(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最终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可以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和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与规律。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可以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变化提出可能性的假设,并通过分析推理进行证伪,从而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高中化学的应用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的应用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化学基础概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 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案例资料。
第二单元:原子结构与周期表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周期表的构成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原子核的组成3. 周期表的构成及分类教学重点和难点:原子的基本结构,理解周期表的构成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原子结构的模型搭建。
3. 通过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周期表的构成及分类。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周期表资料。
第三单元:化学键和化学分子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种类,了解化学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2. 化学分子的形成和性质3. 各种化学键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了解化学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化学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分组讨论,探讨各种化学键的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化学分子模型。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_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2》必修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2、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重点)3、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会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重难点)(2)过程与方法应用“类比”的思想,分析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应用“有序思维”思想用“减碳法”书写同分异构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用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及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2、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其他原子,也可以彼此间形成碳链和碳环;3、碳原子间及碳和其他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展示】甲烷、乙烷、丙烷球棍模型【板书】二、烷烃1、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2、烷烃的特点:(1)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2)饱和: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3、烷烃的通式:Cn H2n+2(n≥1)4、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 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
5、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过渡迁移】试动手拼插出C4H10的球棍模型,观察碳骨架形状,写出其结构式、整理笔记1、小组分工动手拼插出下列模型,写出其结构式和结构简式;2、思考三种分子在元素组成上的共同点?3、讨论三种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结构简式:CH4 CH3CH3 CH3CH2CH3分子式:CH4 C2H6 C3H8观察总结烷烃的结构特点,利用数列原理推理出烷烃的通式。
体会同系物的概念。
通过甲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性质。
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结构简式。
【投影】【板书】三、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过渡】 C 5H 12有同分异构体吗?你能写出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吗?【讲解】有序思维:思维的有序化能使我们解决问题时不容易出错——减碳法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的实际应用教案
高中化学的实际应用教案
课题:化学实际应用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运用化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
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讲解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将了解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如化
学在食物、药品、清洁用品等方面的运用。
二、知识点讲解
1. 化学在食物中的应用:讲解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选择食品。
2. 化学在药品中的应用:讲解医药制剂、药物成分的作用原理,以及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
3. 化学在清洁用品中的应用:讲解清洁剂的成分及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清洁剂的方法。
三、实验操作
1. 用实验展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漂白剂漂白布料、去
污剂去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化学反应的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实验中的现象和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
1. 总结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思考化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重要性。
2. 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看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
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整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海报。
2. 预习: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准备。
六、课后反馈
1. 收集学生作业: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2. 了解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化学实际应用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⑵能利用Na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⑶能规范解答以Na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研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四、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通过课前学案指导等过程,诱导学生思考、推理、探究。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学生研究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1.学生完成基础过关部分钠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说明有金属光泽)。
质地柔软,可以用刀切割(说明硬度小)。
熔点较低(97.81℃,鲁科版第9页),沸点为882.9℃。
钠虽为金属,密度(0.97g/cm3,鲁科版第9页),却比水小。
当然身为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先变暗;生成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再变白;生成的是。
然后表面逐渐潮湿并形成溶液,这是NaOH潮解的缘故。
(此时溶液中在默默地进行着:CO2 + 2NaOH = Na2CO3 + H2O)这一反应。
再后来又结块;生成的是,最后变成粉末;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风化,写出风化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师生探讨提高部分01.钠与足量的O2反应,无论反应生成的是Na2O2还是Na2O,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填“前者多”或“相等”或“后者多”,下同)。
得到的Na2O2固体的质量与Na2O固体的质量一定是。
02. 一定条件下,取钠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7.8g溶于水。
若所得溶液恰好能被100mL浓度为1.00mol/L的稀H2SO4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都正确03. (2016上海虹口高三一模题)如图,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 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C. 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滤纸逐渐变黑03. 将23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得到溶液①,将24g镁投入到与水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得溶液②。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体会总结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毛病,提高工作效益。
接下来是关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体会总结的文章,期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体会总结1在繁忙中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中,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以下:一、运用学案式教学在本学年,我认真学习“学案式”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运用。
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会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是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每节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反思,发觉教学中的不足,总结体会、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爱好,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视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视察和推敲,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实质和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干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爱好,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知道科学的实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九年级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
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纷杂的章节,尽量协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挑选。
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和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
再比方说培提优补差工作,是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比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宫素芹[1]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太和中学,236600
出版物刊名: 数理化解题研究
页码: 76-7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5期
主题词: 学案导学;教学应用;高中化学
摘要:"""学案导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编写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学案,从而来到达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课件.而学案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才能使得学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学案导学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使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质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选择采用学案导学法,有利于教师对于化学知识点更好的掌控,能够按照学案中的每一个清晰的教学步骤将所要讲解的内容有层次的展开,一步步的推进,同时还能起到即使修正错误的作用,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在学习交流做到发展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化学这一门科目的神奇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
103
高中化学中学案教学的应用分析
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吴至敏
摘要:学案教学是近些年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兴起的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设计的学习工具或方案。
本文分析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学案”的使用的意义及应用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应用分析
1化学课堂教学中“学案”的使用的意义
1.1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化学课堂教学中“学案”的使用有利于实现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新课程注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地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多年来,化学课堂教学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接受式教学形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被动接受成为习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较少。
而学案教学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克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学案”中所展现的背景知识,建构的问题情境,是联系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社会的良好纽带,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也为教师主动放手提供可能。
1.2 化学课堂教学中“学案”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物理、生物学科的区别在于化学中展现了物质变化的过程,而这种变化是不定向的,它所折射出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化学通过教材反映给学生的学科特点就是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知识脉络不清晰,就像是无规则洒落的珠子。
如何将这些“珠子”串连起来?“化学学案”为此找到了一根“线”,通过背景知识追溯知识的由来,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支架”,引导学生剖开知识的本来面目,再以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由点成线、由线及面的不断补充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此即学习者通过“学案”学习的思维建构过程。
因此,学生可以依据化学学案自主学习,再与同学交流,并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3 化学课堂教学中“学案”的使用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将“学案”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其次,教师要对“学案”有完整的认识,深刻理解学案教学。
化学学案教学中,“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设计完美的“学案”能够激起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但是,设计出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教师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深入研究教、学,了解学生的学情。
学案教学的理念是“以学定教”,而学生的学又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教学,进而推动教与学的双向发展。
2化学教学中“学案”使用的建议
2.1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学案和学案教学的认识 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
与其说是理论学习,不如说是信息获得。
信息获得的途径有很多。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获得相关信息。
任何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理论学习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进而升华为相应理论。
2.2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案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案的设计过程当中,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对已用学案的态度,学生特别关注学案中的哪部分内容,学案是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等等。
其次,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适应全体学生,即问题设计要分层次、有梯度、有选择性。
这样,尽管学生的基础不同,但是都能有选择地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获得学习满足感,进而发现学案的价值,提起学习兴趣。
2.3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案教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案教学中,学生是使用学案的主体,教师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
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教师是一节课的主角,教师的讲授贯穿始终,极易形成“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极差。
实施学案教学,不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
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地学习,主要是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具体来说正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通常会采用“以学案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授课方式,并提倡合作学习。
此外,教师要酌情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学生要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4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学案,提高学习效率 调查结果表明,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学案”,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因此,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案去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复习,从学案中汲取知识营养,领略学习方法,获得相应情感体验,让“学案”真正成为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提高“学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5 注重对学案的反馈和评价
化学学习评价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通过学习评价,教师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为不断进步提供动力。
“学案”为化学学习评价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学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学习。
“学案”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送带”。
利用“学案”达到学习评价的目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与学生要注重学习评价的作用;其次,两次发放“学案”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但要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真正做到“对话式”批改学生的“学案”,以便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信息交流顺利的保障。
3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案”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各个教学层次,“学案”使用的热潮已经来临。
所以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加强对“学案”使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关士伟,臧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28-30.
[2]吴俊明.冲破传统模式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再谈如何编好、用好学案[J].化学教学,20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