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一、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基本情况皖西学院是一所文理兼容、多科协调、富有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发展,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引领,努力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系列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育人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 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 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 年7 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以应用型办学定位,注重产学研合作育人,以科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7 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2014 年,我校参与的研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5、2016 年连续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
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把手”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0 年出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建立了经费到位、机构到位、队伍到位的长效保障机制。
学校2012 年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2012 年成为六安市和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定点培训机构,与六安市人社局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和网络创业培训,2013 年成立皖西学院“大学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创建了企业家论坛和创业大讲堂,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多措并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和创业典型。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
实践
训练
5.1建设了能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5.2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学生;
5.3校内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
5.4结合学科专业实际,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0
管理
机制
2.1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2.2建立了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并定期研究相关工作。
5
课程
建设
3.1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
3.2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
6.4出台了弹性学制相关规定,允许学生休学创新创业;
6.5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
6.6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评先评优、提前毕业、免试保研等工作中予以认定加分。
10
教师
队伍
7.1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
7.2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5.5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5.6组织举办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5.7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果明显。
15
教学
管理
6.1设置了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
6.2基本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一、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基本情况皖西学院是一所文理兼容、多科协调、富有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发展,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引领,努力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系列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育人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以应用型办学定位,注重产学研合作育人,以科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2014年,我校参与的研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5、2016年连续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把手”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0年出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建立了经费到位、机构到位、队伍到位的长效保障机制。
学校2012年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2012年成为六安市和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定点培训机构,与六安市人社局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和网络创业培训,2013年成立皖西学院“大学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创建了企业家论坛和创业大讲堂,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多措并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和创业典型。
广东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材料说明书
广东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材料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11月28日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发展期望等方面,制定与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课程结构,构建了“两维六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维含思维引导类、专业创新类和实践培训类三类课程,隐性课程维含竞赛项目类、科技活动类、人文环境类。
将创新性、批判性思维融入知识讲授、课堂研讨、课程汇报、课程作业等专业教学各个环节,课程考核注重将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相结合。
修订了《本科生学籍管理细则》、《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延长修业年限,允许休学创业。
2016年,共受理休学创业学生23人、转专业学生112人。
修订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及课程免修实施暂行办法》,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形成良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一四四N”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一条“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线。
培养“产业领军人、行业带头人、科技拓路人、创业开拓者”四类人才。
发挥“四聚”效应:聚合适应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聚集社会及校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资源,搭建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并重的实践平台,聚焦到培养有国际视野、坚实基础、创新能力、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用人需求“双向柔性对接”的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观念和“人人成才”教育理念纵横聚交。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特色化实践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主辅修制和创业启蒙与实训等N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每种路径均提供多类型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注重与多渠道聚集的教学资源、学生特征与意愿有机结合,突出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培养。
根据每种模式所集聚的教育资源的不同,每个培养路径均按需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现一个专业多套培养计划,已在29个专业中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申报指南
附件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申报指南一、改革目标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专业建设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改革内容1.培养目标。
要体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要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进行细化。
2.培养方案。
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密切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入第一课堂。
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不断线,每年均需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要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和实践类教学环节,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3.课程体系。
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与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信息,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要开设“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创业基础”等基础类必修课程,并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以及专业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其它实践类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群。
4.教育资源。
要加大教材资源、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资源建设的力度。
通过跨专业联合、跨校联合、校企联合、社校联合等多种渠道,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写反映专业特色、融合创新创业思想、突出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的优秀教材。
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资源,建设专业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优质实践资源。
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用的实践平台或基地,保证全体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
江苏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申报表
江苏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申报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附件1: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申报表申报单位:(公章)填表时间:2009年9月19日注:申报理由可另加附页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创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的申请省教育厅:近年来,我院在教育厅的领导下,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创业”的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收到较好成效,取得一定成果。
现将我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办学历史悠久,创业文化底蕴深厚。
我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到建国初期的1953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秉承“养正·修能”校训,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国家建设人才,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创业先锋,也催生了大量的明星企业,积淀了丰富的创业文化。
办学伊始,学院坚持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之路,为信息等产业源源不断输送了数以万计“下得去、用的上、留得住、上得来”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改革开放使学院青春焕发、毕业生活力四射,一批批学子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成功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学院升格以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院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特色,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理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既培养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勇气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今天的学院,“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教育推动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已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追求,创业实践不断深化,创业文化薪火相传。
二、运行机制健全,创业教育推进有力。
我院不断完善创业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着创业教育不断地深化、发展。
1.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成立学院“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招生就业处作为其常设工作机构;各教学系部相应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领导小组”,系主任担任小组长,配备一定比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专门负责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表
项目申报表
(供参考,以国家级公布申报用表为准)
推 荐 学 校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类 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项 目 负 责 人
申 报 日 期
广东省教育厅 制
二○一二年三月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创新创业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实施时刻
起始时刻:年月完成时刻:年月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
年级
学校
所在院系
/专业
联系
主持人
成员
指导教师
姓名
研究方向
年龄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要紧成果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二、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项目研究与实施的基础条件
四、项目实施方案
五、学校能够提供的条件
六、预期成果
七、经费预算
八、导师举荐意见
签名:Hale Waihona Puke 年月日九、院系举荐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名:学院盖章
年月日
十、学校举荐意见:
学校负责人签名: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十一、省教育厅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注:表格栏高不够可增加。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一)创新激励
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工作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场地完善、设备投入、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服务提升等方面,另外投入300万元成立了创业种子基金。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主要资助学生专业科技类社团及其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调研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由校长亲自分管。创业中心单独设置、与招生就业处合署办公,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场地、设备,牵头负责学校创新创业相关工作开展。
学校出台了《天津职业大学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天津职业大学“乐创津成”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办法》、《天津职业大学“乐创津成”众创空间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天津职业大学关于开展劳模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天津职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促进师生开展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提供了管理和制度保障,运行顺畅。
学校历来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树立了“百、十、一”工作理念,即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类课程教育,树立创新创业意识;10%以上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埋下创业的“种子”;1%以上的学生经过培育、孵化,成为“苗子”,毕业后实现创业。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金字塔式”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群,推行“一汇、二训、三赛、四驻”创业工作四部曲。搭建了以“乐创津成”众创空间为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学生专业科技社团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每年投入近200万元专门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工作,形成了氛围浓郁的创新创业环境,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学生成长。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年以来投入经费万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创业项目万元。年以来投入经费万元,建设了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个创业孵化基地、个创业培训基地。年以来投入经费万元,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二、管理机制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等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
建立了由教务处牵头,七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定期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
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举办了两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开通了“内大创新创业教育”官方微信平台,开设了创业培训班期,培训近人。
六、教学管理
新修订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个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对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论文论著、发明专利等学分认定做出了具体规定。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
(盖章)
内蒙古大学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王志平
学校类型
√地方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
(字以内)
主要填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号)印发实施以来,学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选择有意愿和潜质的学生,为其制定了选课、大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成果转化、尝试创业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了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
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项目申报表【模板】
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拟采取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七、资金需求计划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资金需求
预计纯收入
预计用户数
八、财务数据
过去二年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人民币)
未来二年财务预测
(单位:万元人民币)
年度
2014
2015
2017
2018
项
目
摘
要
第二章项目分析
一、项目产品和服务特性
产品和服务主要用途
二、产品和服务实施计划
项目产品化和服务实施计划的具体进度安排、阶段目标及主要工作内容。
三、项目的商业模式及收入来源
四、竞争对手和未来客户
1.请列举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
2.请列举未来客户所属行业,主要说明最终用户,亦可补充上下游合作伙伴。
所处阶段
□创意□研发□产品开发□试运营□市场拓展
负责人
姓名
专业
身份证号
参与方式
(个人占股比)
手机
(职务)
项目骨干
简介
成员一:姓名、年龄、学历、技能、工作经验、项目担当
成员二:
成员三:
项目
投入
项目总投入(万元)
负责人个人投入(万元)
带动就业
情况
提供实习岗位(个)
提供就业岗位(个)
近2年所发
工资总额(万元)
总资产
总负债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资产回报率
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项目
申报表
高校名称:
项目名称:
申请人(或团队):
联系电话:
第一章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一)创新激励
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工作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场地完善、设备投入、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服务提升等方面,另外投入300万元成立了创业种子基金。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主要资助学生专业科技类社团及其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调研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
2006年,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设有专门的创业模块;2010年,引入了新锦成职业发展教育平台,提供在线创新创业网络教学资源。在专业教学中,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科技发展史等创业基础类文化素质选修课,以专业为背景开设了市场营销、创业风险管理等创业应用类课程。2015年,及时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了《创业基础》公共必修课程,共42学时。借助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将线上学习、考核与线下实践、辅导相结合,实现了在校生全天候、全覆盖学习。
二、创新创业教育
(一)教学改革
学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总要求,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教育部36号文件精神,2015年暑期组织各专业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完成创新知识的构建和创业技能的取得。通过改革现有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品质;通过教学管理体制的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和开创性得到发挥,实行弹性学制,经本人申请和学校评估后,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二)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创业、招生就业、科研、学生、团委等部门和各院系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日常工作中,成立了由创业中心牵头负责,招生就业、科研、学生、团委、教务、人事、设备、工会、财务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创新创业工作联合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统筹工作,共享资源,成效显著。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指南一、立项依据本项目的申报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条件(一)项目申报对象为省内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
(二)项目申报以课题的方式成立项目课题组。
项目课题组应由3名及以上具备申请条件的人员组成,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项目成员不超过10人。
各项目课题组成员能够通力协作、按期完成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项目负责人要求:原则上应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创新创业教育骨干,考虑部分院校综合实力,独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可推荐讲师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为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和较高水平的教学改革研究基础,具有带领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项目课题组应具有合理的研究人员梯队,有青年教师参加。
三、项目类别和数量本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每校原则上不超过6项。
(一)重点项目立项10项,对获得重点项目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项目周期2-3年。
(二)一般项目立项40项,对获得一般项目立项的项目,也给予研究经费支持,项目周期1-2年。
四、项目管理(一)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专家组,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和结项验收。
(二)立项评审将对项目组成员构成、选题、研究创新性、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相关项目成果、前期研究基础、内容充实度以及结题预期成果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三)项目完成后,应及时提交项目的总结报告和最终研究成果,由所在学校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项目,由省教育厅专家组负责终审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材料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材料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代表XX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向贵单位申报一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和社会中取得成功。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并未完全适应这一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接触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实践,缺乏相应的培养机会。
项目内容:本项目拟开设一门创新创业课程,覆盖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年级。
该课程将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和方法。
2. 创意发掘和创新设计:教授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机遇,并引导他们进行创意发掘和创新设计。
3. 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教授学生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市场分析、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团队管理等内容。
4. 实践机会提供:为学生提供参观企业、参与创业项目等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
5. 创新创业导师支持:配备一支由成功创业者和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
预期成果:通过该项目,我们希望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3.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4. 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践经验积累。
5. 学生与创新创业导师的深度合作和互动。
项目计划:本项目计划于XX年X月开始实施,为期三年。
具体的实施计划和预算将在项目启动后进行详细制定。
希望贵单位能够支持并资助我们这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实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能与贵单位共同合作,为教育改革事业做出贡献。
谢谢!XX创新教育研究中心XX年X月尊敬的评审专家:首先,我要感谢您对我们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的关注和支持。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示范高校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苏教办高函[2017]7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7.05.12
【实施日期】2017.05.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通知
(苏教办高函﹝2017﹞7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23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我省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1 / 1。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一、全面推进改革,培养双创人才(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入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出台《XX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组。
2022年,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含通识专业互通、课内课外协同、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意创造方法》《创业基础》等必修课和《创业创新执行力》等选修课,每生在校至少修读10.5个创新创业学分。
开发《创业基础》慕课,并于2022年9月上线。
修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自编了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业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
实施课程改革工程,教学内容上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重学生主体,课程考核上重过程评价。
2022年以来已有196门示范课程开展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新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广搭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创业实践多样化充分利用财政拨款,近五年投入2.02亿元,通过校内自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大力建设519个专业实践平台、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平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活动,在平台选修课程可替代原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不断完善“国家、省、校、院”四级竞赛体系,重点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近三年国家级竞赛获奖59项,省级竞赛获奖444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学校类型√地方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3000字以内)XX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城市和徽州文化发源地的地域优势,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自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要求,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了本校的创新创业工作特色。
一、全面推进改革,培养双创人才(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入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出台《XX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组。
2015年,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含通识专业互通、课内课外协同、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意创造方法》《创业基础》等必修课和《创业创新执行力》等选修课,每生在校至少修读10.5个创新创业学分。
开发《创业基础》慕课,并于2016年9月上线。
修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自编了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业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
实施课程改革工程,教学内容上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重学生主体,课程考核上重过程评价。
2014年以来已有196门示范课程开展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新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广搭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创业实践多样化充分利用财政拨款,近五年投入2.02亿元,通过校内自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大力建设519个专业实践平台、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平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活动,在平台选修课程可替代原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不断完善“国家、省、校、院”四级竞赛体系,重点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近三年国家级竞赛获奖59项,省级竞赛获奖444项。
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驱动,提升能力。
近三年,共立项国家级、省级项目191项。
成立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积极营造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学生创业意愿日趋强烈,创业成功率日益上升。
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对我校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4%,自主创业比例达到3.5%。
(三)改革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保障有力化出台了《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课程(实训)管理、学分认定及替换办法(暂行)》《XX学院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管理办法(暂行)》等系列文件,规范创新创业工作,破除制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藩篱。
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建立专门档案。
设立了校长特别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典型。
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评先评优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培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为兼职教师。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暂行)》。
目前创新创业导师共42名,其中校外导师30人。
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在省内率先建设了30个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选派57名教师到工作站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和创业指导能力。
多渠道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
2015年共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基本开支、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等。
二、特色示范(一)生态系统完善经过近十年来的积累,学校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通过政、校、企三方努力,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多样化实践环节,鼓励全体学生创新,引领部分学生创业。
(二)工作特色鲜明1.一种开放合作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我校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集聚创业教育、实践、服务资源,通过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形成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
与地方政府合作,让学生参与旅游规划、教育培训、产学研合作和美好乡村建设等校地合作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近三年,共开展项目465项。
与黄源投资集团、新绿地投资有限公司等风险投资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或融资服务。
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高校和江浙沪同类高校合作,抱团发展;与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境外高校合作培养教师,2015年以来16名创新创业教师赴台学习。
2.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涵盖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实训类课程、辅导类课程、合作类课程、文化类课程、实践类环节等八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大一的全体学生,开展创意激发和创新训练,大二的部分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和创新实践,大三部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创业培育,大四以及毕业五年内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育、扶持新创企业使其良性发展。
3.一套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校本教材2014年自编出版《大学生创业学》,获批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得到省教育界专家高度认可,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材满意度达87.5%。
2016年自编出版《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收录了本校近年来百余个创新创业代表性案例,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给创新创业大学生带来感性认识。
4.一批覆盖所有本科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了陶艺工作室、DV编创室、影视制作室、徽派建筑研究所、食品生物工程实训中心等专业实践平台,创新实验室、XX电子商务创意及设计实训中心、花卉苗木实践基地等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以及“XX学院-XX永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XX学院-XX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校外实践平台,实践平台实现本科专业全覆盖。
(三)示范作用明显我校根据“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系统构建“以生为本合作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内、校企、校际、校地以及国际合作式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果获省201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创新创业教育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获省2012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15年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校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5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
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媒体50余次报道我校就业及创新创业工作。
国务院、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先后对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申报学校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同意申报(盖章)2016年11月24 日(盖章)年月日注:支撑材料可作为申报表附件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