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2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历史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为大家归纳的一些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更替: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等重要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包括政治上的诸侯争霸、经济上的铁犁牛耕推广、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等。

2、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以及统一度量衡、文字等措施的意义。

(2)汉武帝的统治: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等政策。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格局的变化: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南北朝对峙等。

(2)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4、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如科举制的创立。

(2)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表现。

5、宋元时期(1)宋朝的政治制度: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3)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明清时期(1)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2)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等。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的工业革命、对华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等。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清朝的腐败统治、外国侵略、自然灾害等。

(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洋务运动(1)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

(2)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建立新式海军等。

4、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经典国学常识大全

经典国学常识大全

经典国学常识大全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经典国学常识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经典国学常识篇1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7、【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5、【五彩】青、黄、赤、白、黑26、【五音】宫、商、角、址、羽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4、【六义】风、赋、比、兴、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48、【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51、【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52、【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53、【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54、【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55、【五行】金、木、水、火、土56、【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57、【三皇】伏羲、女娲、神农58、【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59、【三教】儒教、道教、佛教60、【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61、【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62、【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63、【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龘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64、【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龘、[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65、【五脏】心、肝、脾、肺、肾66、【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67、【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68、【五常】仁、义、礼、智、信69、【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70、【三姑】尼姑、道姑、卦姑71、【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72、【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73、【五谷】稻、黍、稷、麦、豆74、【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75、【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76、【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经典国学常识篇2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B、圆明园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 、表意字2、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3、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 、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5、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南京6、“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A、杜甫B 、李白8、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经典国学常识篇3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A、早上B、中午C、傍晚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

高考历史常考的国学常识

高考历史常考的国学常识

2.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 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 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 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 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 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 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①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②表示神圣祥 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③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 开元、皇初等;④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 ⑤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⑥祈求江山永 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
即练 2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 的评价。下列哪位皇帝的谥号含有平庸和无能的含义 ( D ) A.汉明帝 B.汉景帝 C.唐睿宗 D.晋惠帝
2.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 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 戊为中宗、 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 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 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3.年号: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 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 新的皇帝即位,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 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 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历代的皇帝所用的 年号共有 708 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即练 7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中“肃曰:‘孙讨虏聪明仁 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确切地说,此处 “江表”指 A.长江北岸的广大地区 B.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 C.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区 D.长江所流经的广大地区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知识点精讲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知识点精讲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知识点精讲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历史学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领域。

其中,历史文化常识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古代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需要向周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如进贡、述职、出兵等。

这一制度在初期有利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2、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宗法制在西周时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对后世的家族观念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则分管具体政务。

这一制度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行省制行省制始于元朝,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行省是中央派出的机构,长官由中央任命。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二、古代经济1、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此外,古代还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郑国渠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生产不计成本,但产品主要供官府使用;民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则是农业的补充。

3、商业古代商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程度不同。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大商人;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宋元时期,商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纸币;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了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高考最常考的50个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最常考的50个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第1组 古代官职、制度、年龄相关 太史官名,史官之长,掌修史及天文历法等。

秦、汉设太史令,汉代为太常之属官,掌管天文历法。

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隋后刺史、知府的别称也为太守。

明清则专称知府。

司马官名。

①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

②兵部尚书的别称。

③军事主官的僚属。

唐代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

太尉秦代至元代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公车汉代官署名。

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

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六军周制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

后世以六军指皇帝的军队或皇家侍卫军队。

迁调动官职,主要有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右迁为升级,迁削、迁谪,左迁为降级,调复原职叫迁复。

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

借指童年。

结发①古代男子成童始束发,因指初成年时为“结发”。

②成婚。

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名。

伯仲叔季兄弟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长兄称为伯,次兄称为仲,其次称为叔,幼弟称为季。

古代男子的字前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必背第2组 人才选拔、教育、典籍相关 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皇宫内的大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中试的名单,因揭晓殿试名次的布告用黄纸书写,放而称金格考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它们合称“三元”,若有人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则称其“连中三元”。

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十三项历史文化常识

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十三项历史文化常识

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十三项历史文化常识河南桑晓东从2007年开始,全国文综试卷的第十二题开始考核历史文化常识。

学习和掌握历史文化常识,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

笔者长期从事高三历史教学,深感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欠缺。

根据本人的归纳汇总,总结出十三项常考的历史文化常识,共同学们借鉴。

一、庙号、谥号、年号例:(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B)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说明: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二、阴、阳例1:(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Ⅰ)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一下都表示“阴”的方位的是(D)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例2:(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的是(A)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说明: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

水的北面为阳,水的南面为阴。

三、姓氏例1:(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季;氏于居。

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例2:(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关于中国古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则东门北郭。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C)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说明: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先有姓,后有氏。

汉代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姓氏的得名分这几种情况:国、封地、官名、职业、居住地、谥号等。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部分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西周则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保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古代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此外,还需了解古代的土地制度,如井田制、均田制等。

4、古代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大商人。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宋朝时,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商帮的兴起。

5、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荀子则主张礼法并施。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之际,出现了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中国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考常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常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常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年龄称谓1。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所指古代儿童头上弯曲的短发)3。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

黄口:十岁以下。

5。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

披长:男子十五岁。

(十五岁,男子必须把原先的总角退出,叠成一束)7。

及笄:指女子15岁。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8。

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当众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9。

而立:男子三十岁。

(立,即“立身、立志”)10。

五十岁:男子四十岁。

(五十岁,即为“不蒙蔽、不迷糊”)11。

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

花甲:六十岁。

13。

古稀:七十岁。

14。

耄耋:八十岁。

15。

鲐背之年:九十岁。

16。

期颐:一百岁。

地理常识1。

九州,中国的代称。

通常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

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

四海,指天下、全国。

5。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

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

江表中,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

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

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

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

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官职变化1。

关于任职授官的:①任:担负起,出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②授:授官,任命。

“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③除:任命,授。

“除臣洗马。

”④拜;授给官职。

“拜亮为丞相。

”⑤叛:征召入伍(特指君召臣)。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授职赵王。

”⑥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历史干货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

历史干货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

历史干货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历史干货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必备知识点!古代部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

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A: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设刺史监察地方,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B: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

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

制钱谷,设转运使。

B: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100条国学常识,背下来

100条国学常识,背下来

100条国学常识,背下来今天给大家分享100条国学常识百家思想15条1、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2、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3、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4、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5、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6、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7、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8、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9、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10、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11、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12、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13、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14、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15、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文史常识56条16、《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7、《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8、《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19、《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20、《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1、《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22、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23、《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24、《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5、《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26、《尔雅》第一部词典27、《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28、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29、《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30、《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31、《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32、《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33、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3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5、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36、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37、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38、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9、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40、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1、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42、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4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45、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46、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47、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48、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4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50、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1、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52、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53、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54、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5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5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57、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58、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59、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60、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6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62、《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63、《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64、《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国学常识资料

国学常识资料

国学常识大全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高考历史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重要考查科目。

以下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理解这些制度对古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上的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上的诸侯争霸、变法运动;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2、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认识这些制度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2)汉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如推恩令、盐铁官营等;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意义。

3、魏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和影响。

(2)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4、隋唐时期(1)隋唐的政治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和作用;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2)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如曲辕犁、筒车的发明。

5、宋元时期(1)宋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的时间和表现。

(3)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划的影响。

6、明清时期(1)明清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强化,如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2)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3)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等。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2、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过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3、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4、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5、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四)考前必背的100个史论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四)考前必背的100个史论

(四)考前必背的100个史论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5.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6.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7.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

8.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9.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0.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1.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12.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13.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有哪些必背考点先秦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秦汉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2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

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2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

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2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1.学习历史必定会涉及到历史时刻,把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秦朝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②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③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④中国近代史开端是庚子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A.1842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3.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中有庚申之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名称中表达了我国的干支纪年法。

假如用这种纪年方法,那么发生“大跃进”的1958年应该是()A.甲申年B.庚寅年C.戊戌年D.辛丑年4.(2020·怀化一模)在古时一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

平经常说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刻()A.23时到01时B.01时到03时C.03时到05时D.24时到02时5.(2020·湖南十校联考)国学大师陈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积极支持变法。

依照有关知识推断,陈寅恪出生于() A.1888年B.1889年C.1890年D.1891年6.(2020·江门调研)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B.所在地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7.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号C.爵号D.官名8.(2020·豫北六校统考)古代中国,姓名称谓复杂,有直称姓名、有称字、有称号、有称籍贯、有称官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历史必然会涉及到历史时间,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秦朝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②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③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④中国近代史开端是庚子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A.1842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3.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中有庚申之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名称中体现了我国的干支纪年法。

如果用这种纪年方法,那么发生“大跃进”的1958年应该是()A.甲申年B.庚寅年C.戊戌年D.辛丑年4.(2012·怀化一模)在古时一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

平时常说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间()A.23时到01时B.01时到03时C.03时到05时D.24时到02时5.(2012·湖南十校联考)国学大师陈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积极支持变法。

根据有关知识推断,陈寅恪出生于() A.1888年B.1889年C.1890年D.1891年6.(2012·江门调研)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7.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号C.爵号D.官名8.(2012·豫北六校统考)古代中国,姓名称谓复杂,有直称姓名、有称字、有称号、有称籍贯、有称官名等。

例如:李太白、东坡居士、康南海、杜拾遗。

下列各组中与以上四个称谓对应正确的是()A.称号、称字、称官名、称籍贯B.称字、称号、称籍贯、称官名C.称号、称籍贯、称官名、称字D.称字、称籍贯、称号、称官名9.(2012·焦作模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夏,中国之人也。

”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立,共拒中国。

”对两则材料中“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二者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B.二者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政治中心D.前者指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10.(2012·金华十校模拟)中国古代对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下列年龄称谓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弱冠②耄耋③不惑④天命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11.(2012·郑州质检)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C.亚父、项王、项伯、张良、沛公D.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12.(2012·新余二模)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就中国房屋的一般座向而言,其中“玄武”应该置于“宫阙殿阁”的()A.前方B.后方C.左方D.右方13.(2012·邵阳联考)《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情况的说法,与“致仕”的情况类似的是()A.拜B.除C.去D.乞骸骨14. 我国古代对年龄称谓有专门的术语,如“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杜牧《赠别》中有“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豆蔻”指的是女子() A.13岁B.15岁C.17岁D.19岁15.(2012·厦门质检)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A.华夏、神州B.唐、中国C.九州、中华民国D.赛里斯、支那16.(2012·龙岩质检)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A. 年号B. 方位C. 避讳D. 特产17.(2012·湘潭二模)最近一部清宫穿越剧《宫》热播,描述一个现代女孩偶然穿越到清朝并与雍正皇帝产生感情的故事。

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几位皇帝()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8.(2012·宜昌第二次调研)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

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靖康之变。

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光武中兴B.绍兴和议C.庚申之变D.甲午战争19.(2012·衡阳一模)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三个皇帝名称中的“武帝”“太宗”“康熙”分别是()A.谥号、庙号、年号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20.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卦”字右边的“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竖杆影子的长度和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21.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成为传统节日已家喻户晓,其实节气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A.立春B.夏至C.立秋D.冬至22.(2012·潍坊质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B.祭祀祖先C.纪念庆典D.农业生产23.(2012·福州质检)社会习俗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

《礼记》中记载的“合二娃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习俗是指()A.宗教B.祭祀C.婚姻D.社交24.《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A.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B.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D.悼念逝者,寄托哀思25.(2012·福建文综)《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B.丝帛C.竹木简D.石碑26.(2012·东北四校联考)中国古代常以左右来区分人或事物的远近尊卑。

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到了元代,不但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科考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

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

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左右观的变化带有时代特征B.左右观与其民族文化相关C.左右观的变化体现社会进步D.左右观是等级社会的产物27.(2012·大纲全国文综)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28.(2012·南平质检)《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29.(2012·莆田质检)“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如果要查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查阅()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30.(2012·郑州第三次模底考试)下列有关史学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正史”全是纪传体史书。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③《资治通鉴》是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④《三国志》是纪传体,既是国别史,又是断代史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及解析1.【解析】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三世纪晚期;民国元年是1912年,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1937年是民国26年;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1840年是庚子年。

清入关后的清朝第二位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其康熙这一年号使用于1661~1722年,康熙五十年是1711年,而其五十岁是1703年。

【答案】 C2.【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C项正确。

【答案】 C3.【解析】干支纪年法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六十年一轮回。

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1898年为戊戌年,那么60年后的1958年肯定也是戊戌年。

【答案】 C4.【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

十二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现代时间是从23~1,1~3一直到21~23为止,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晚上分为五更,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故选A项。

【答案】 A5.【解析】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1888年是戊子年,1889年是己丑年,1890年是庚寅年,1891年是辛卯年。

故选C。

【答案】 C6.【解析】本题考查姓氏来源。

根据题干信息“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可知“商”姓来源于因功得到的封地名。

【答案】 D7.【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姓氏的起源。

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

如题干所示: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吴、秦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氏于谥,如文武成宣等,表示以谥号为氏;而对于王、侯、公孙等都属于对有功之臣所封的爵位名称,中国古代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所以这些姓氏是以爵位为氏。

故选C项。

【答案】 C8.【解析】根据文史知识进行判断,李白,字太白;苏轼号东坡居士;康有为为广东南海人,为籍贯称号;杜甫曾任“左拾遗”,后人称为杜拾遗,故答案为B。

【答案】 B9.【解析】夏朝位于中国黄河流域,当时是中国的中心,这是从地理角度说明的;而三国鼎立时期,曹魏统治北方的黄河流域,刘备在川蜀一带,孙权位居江东,故刘备与孙权共拒中国,这里的“中国”是政治中心,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