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合集下载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目前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在第一章:土方工程:开挖放坡系数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上作业在坑内作业一、二类土1.201:0.51:0.331:0.75三类土 1.501:0.331:0.251:0.67四类土 2.001:0.251:0.101:0.33破度系数:指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坡度系数用K表示,即K=b/a首先,土方坡度=H/B(基坑高度/放坡宽度)然后,(定额中)放坡系数=1/(B/H)所以,m=B/H称为坡度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 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l m~2.00m,按l: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l m~4.00m,按l: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5,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3,机械挖:1:0.2坑内作业,1:0.5坑上作业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混合土:放坡起点:1.5m,K=(k1h1+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表、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及计算。

表┏━━━┯━━━━┯━━━━┯━━━━━━━━━━━┓┃土壤│││机械挖土┃┃││人工挖土├—————┬—————┃类别│(m)││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普硬土│ 1.40│1:0.37│1:0.27│1:0.69┃┃坚硬土│ 2.00│1:0.25│1:0.10│1:0.33┃┗━━━┷━━━┷━━━━┷━━━━━┷━━━━━┛:1.由底面开始放坡,2.由上表面开始放坡,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 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l m~2.00m,按l: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lm~4.00m,按l: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5,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3,机械挖:1:0、2(坑内作业),1:0.5(坑上作业)混合土:放坡起点:1.5m, K=(k1h1+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ﻫh--放坡总深度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51、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ﻫ放坡起点:ﻫ2、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ﻫ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ﻫ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ﻫ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就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就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ﻫ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ﻫﻫ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目前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在第一章:土方工程:开挖放坡系数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上作业在坑内作业一、二类土 1: 1: 1:三类土 1: 1: 1:四类土 1: 1: 1:破度系数:指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坡度系数用K表示,即K=b/a首先,土方坡度=H/B(基坑高度/放坡宽度)然后,(定额中)放坡系数=1/(B/H)所以,m=B/H称为坡度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按l:放坡;(3)挖土深度在~,按l:放坡;(4)挖土深度在~,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普土: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人工挖:1:,机械挖:1:坑内,1:坑上作业坚土: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人工挖:1:,机械挖:1:坑内作业,1:坑上作业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混合土:放坡起点:, K=(k1h1+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表、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及计算。

表┏━━━┯━━━━┯━━━━┯━━━━━━━━━━━┓┃土壤│││机械挖土┃┃││人工挖土├—————┬—————┃类别│(m)││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普硬土││ 1: │ 1: │ 1: ┃┃坚硬土││ 1: │ 1: │ 1: ┃┗━━━┷━━━┷━━━━┷━━━━━┷━━━━━┛:1.由底面开始放坡,2.由上表面开始放坡,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计算时,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 挖土深度在Im以内,不考虑放坡;(2) 挖土深度在1.01m〜2.00m ,按1: 0.5放坡;(3) 挖土深度在2.01m〜4.00m ,按1: 0.7放坡;(4) 挖土深度在4.01m〜5.00m ,按1 : 1放坡;(5) 挖土深度大于5m ,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普土:放坡起点:1.2m ,放坡系数,人工挖:1:0.5 ,机械挖:1:0.33 (坑内),1:0.75 (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8m ,放坡系数,人工挖:1:0.3 ,机械挖:1:0.2 (坑内作业),1:0.5 (坑上作业)混合土:放坡起点:1.5m, K= (k1h1 + 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土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m) 在沟槽、坑内作业在沟槽侧、坑边上作业顺沟槽方向坑上作业一、二类土1.201:0.51: 0.331:0.751:0.50三类土 1.50 1 : 0.331: 0.251:0.671:0.33四类土 2.00 1 : 0.251: 0.101:0.331:0.25放坡起点:1. 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2. 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3. 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 = 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 = 0.30).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注:本诜+.的名称及其含义按国家标准程勘察规范〉年版)定义。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如下图〕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外表开场;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展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根底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场。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X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那么,根据2021年新规X 讲义: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外表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外表积;S2:下外表积;h:高挖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1)挖方形或长方形地坑放坡工程量计算:计算公式:V:(B1+2C+KH)×(B2+2C+KH)×H+1/3K2H3式中:V=挖土方体积(立方米);H=地坑深虔度米);B1=根底长度(米)B2==根底宽度(米)C=工作面宽度(米)K=坡度系数1/3K2H3=角锥体体积。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

0l m~2.00m,按l: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

0l m~4.00m,按l:0。

7放坡;(4)挖土深度在4。

01m~5。

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

5,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

3,机械挖:1:0。

2(坑内作业),1:0。

5(坑上作业)混合土:放坡起点:1.5m, K=(k1h1+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放坡起点:1。

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2。

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3。

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

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

30).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如下图)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与深度加权取定这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挖方放坡系数与计算公式(1)挖方形或长方形地坑放坡工程量计算:计算公式:V:(B1+2C+KH)×(B2+2C+KH)×H+1/3K2H3式中:V=挖土方体积(立方米);H=地坑深虔度米);B1=基础长度(米)B2==基础宽度(米)C=工作面宽度(米)K=坡度系数1/3K2H3=角锥体体积。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 挖土深度在Im以内,不考虑放坡;(2) 挖土深度在1.01m〜2.00m ,按1: 0.5 放坡;(3) 挖土深度在2. 0Im〜4.0 0 m ,按I : 0.7放坡;(4) 挖土深度在4. 01m〜5. 0 0m ,按1 : 1放坡;(5) 挖土深度大于5 m ,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普土:放坡起点:1.2m ,放坡系数,人工挖:1 :0.5 ,机械挖:1:0.3 3 (坑内),1 :0.7 5 (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 8m ,放坡系数,人工挖:1:0.3 ,机械挖:1 :0.2 (坑内作业),1 :0.5 (坑上作业)混合土:放坡起点:1. 5m, K= (k1 h1 + 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 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 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土类别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沟槽、坑内作业在沟槽侧、坑边上作业顺沟槽方向坑上作业一、二类土1.201 : 0.5 1 : 0.33 1: 0.75 1: 0.50 三类土 1.50 1 : 0.33 1 : 0.25 1: 0.67 1: 0.33四类土2.001 : 0.25 1 : 0.10 1: 0.33 1: 0.25放坡起点:1. 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2. 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3. 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 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 0.5 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 0.3 0).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放坡土方量计算公式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放坡土方量计算公式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放坡土方量计算公式
放坡系数是指在土方工程中,为防止坡面倾斜过陡、发生塌方、滑坡等危险,必须按照一定的坡度设计放坡的斜率与坡高之比的系数。

一般来说,放坡系数越大,说明坡面越平缓,坡面稳定性越好。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如下: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V= h × (l + m) × K
其中,V为土方放坡量,单位为m³;h为坡高或填高,单位为m;l为坡长或填长,单位为m;m为坡顶或填顶的宽度,单
位为m;K为放坡系数。

当然,实际的土方放坡计算还要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土方工程的安全稳定。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规范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规范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规范土方开挖放坡系数规范是指在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时,根据工程的性质、土壤的特点和边坡的要求,确定开挖边坡的坡度系数,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规范旨在规定土方开挖放坡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要求,以保证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土方开挖放坡系数的基本要求1. 坡度系数的选择应符合土壤的特性和边坡的要求。

2. 坡面的稳定性分析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3. 坡面的防护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二、土方开挖放坡系数的计算方法1. 根据土壤力学试验和现场勘察结果,确定土壤的物理力学参数。

2. 根据土壤的特性和边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坡度系数。

3. 根据土壤力学理论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

4. 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系数,计算边坡的长度。

5. 根据开挖的工作面积和边坡长度,计算土方开挖的总量。

三、土方开挖放坡系数的使用要求1. 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坡度系数。

2. 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对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在土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应对边坡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在土方开挖工程中,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设置边坡防护支护结构、加固边坡等。

四、土方开挖放坡系数的质量控制1. 在进行土方开挖设计时,应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

2. 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监控。

3. 在土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在土方开挖工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土方开挖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综上所述,土方开挖放坡系数规范是土方开挖工程中重要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对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合理选择坡度系数,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I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 ,按1: 0.5 放坡;(3)挖土深度在2. 0Im〜4.0 0 m ,按I : 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 01m〜5. 0 0m ,按1 : 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 m ,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普土:放坡起点:1.2m ,放坡系数,人工挖:1 :0.5 ,机械挖:1:0.3 3 (坑内),1 :0.7 5 (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 8m ,放坡系数,人工挖:1:0.3 ,机械挖:1 :0.2 (坑内作业),1 :0.5 (坑上作业) 混合土:放坡起点:1. 5m, K= (k1 h1 + k2h2)/hk--综合放坡系数k1 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h1 h2--不同土类的厚度h--放坡总深度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土类别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沟槽、坑内作业在沟槽侧、坑边上作业顺沟槽方向坑上作业一、二类土1.201 : 0.5 1 : 0.331: 0.751: 0.50三类土 1.50 1 : 0.33 1 : 0.251: 0.671: 0.33四类土2.001 : 0.25 1 : 0.101: 0.331: 0.25放坡起点:1.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2.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 0.5 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 0.3 0).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注:本诜+.的名称及其含义按国家标准《岩十程勘察规范〉年啟)疋义。

土方开挖工程放坡系数表-挖土放坡

土方开挖工程放坡系数表-挖土放坡

土方开挖工程放坡系数表之宇文皓月创作
说明:
1、放坡起点深是指,挖土方时,各类土超出表中的放坡起点深
时,才干按表中的系数计算放坡工程量。

例如,图中若是三类土时,H>1.50m才干计算放坡。

2、表中,人工挖四类土超出2m深时,放坡系数为1:0.25,
含义是每挖深1m,放坡宽度b就增加0.25m。

3、从图中可以看出,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的
关系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分歧的土壤类别取分歧的a角度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

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我们将tana=K来暗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 挖土深度在Im以内,不考虑放坡;
(2) 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I : 0.5放坡;
(3) 挖土深度在2. 0I m〜4.00m,按I : 0. 7放坡;
(4) 挖土深度在4. 01m〜5. 00m,按1 : 1放坡;
(5) 挖土深度大于5 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放坡系
数为高宽比
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 0. 5 ,
机械挖:1:0. 33 (坑内),1:0. 75 (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 0. 3,
机械挖:1: 0. 2 (坑内作业),1: 0. 5 (坑上作业)
混合土:放坡起点:1. 5m, K=(k1h1+k2h2)/h
k--综合放坡系数k1k2--不同土类
放坡系数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
h--放坡总深度
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
土类别
放坡起点
(m) 人工挖

机械挖土
在沟槽、坑内
作业
在沟槽侧、坑边上
作业
顺沟槽方向坑上
作业
一、二类

1.20 1 : 0.5 1 : 0.331: 0.751: 0.50
三类土 1.501: 0.33 1 : 0.251: 0.671: 0.33四类土 2.001: 0.25 1 : 0.101: 0.331: 0.25放坡起点:
1. 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
2. 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
3. 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 2米开始放坡(K=0. 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 7米开始放坡(K=0. 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 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注:本表丄的名称及其含义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定义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
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