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 第2 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3.9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教材分析】本框题是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第二框。
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用已学哲学知识分析部分现实问题。
但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
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教学策略方法【整体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小沈阳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4.实例分析,学以致用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内化于心
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对立统一规律在本组事例中的具体表现;
2.分析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总结对立统一规律在本组事例中的实际意义。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设置以下课堂练习:
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并分析其矛盾双方的关系;
4.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选取一本与辩证法相关的书籍,阅读后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要求结合所学对立统一规律,谈谈自己对辩证法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布置时,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作业的质量;
2.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某一政治事件,并撰写分析报告。
(五)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环节,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然后,教师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实际问题分析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辩证思维。
最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培养他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1.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本质,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2.学会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3.深化对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表现的认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对立统一现象,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统与创新等,引发学生对对立统一观点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但对于对立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矛盾、量变与质变等概念,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对立统一观点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观点。
师: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那么,如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总结。
3.教师强调对立统一观点在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等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请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某一社会现象,并撰写一篇短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对立统一现象,如家庭关系、学习压力与动力、科技发展与社会问题等,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体现出对立统一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班级高二科目政治上课时间执教者课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的能力。
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过程导入复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内容讲授新课: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⑴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⑵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师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⑶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各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人的模样等)。
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我们认识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矛盾。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以案例分析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立统一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设置梯度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对立统一。同时,我运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立统一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我还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我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我还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矛盾冲突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矛盾双方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word教案
【教学设计】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教材分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9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上一框学习了矛盾的观点之后自然而然展开的。
本讲主要通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的讲述,得出我们看具体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好本课对于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2、能力的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是学生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难点:弄清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
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五、教学方法:1、探究性学习法。
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2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2.开展小组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借鉴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对个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帮助学生消除困惑,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相关习题,巩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较为关注,喜欢探讨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1.部分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影响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可能过于发散,偏离教学主题。
应对措施:
1.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2.加强课堂调控,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讨论。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课后拓展: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如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题共两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出发,归纳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思想;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含义、地位和意义。
2.地位:本框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落脚点,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即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属于方法论要求。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选考政治的学生,对教材的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都相对较高。
而且高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本框的知识理论性较强,而且“主次矛盾关系道理”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道理”又极易混淆,学生理解较难。
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感悟哲学理论,将哲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1.遵循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贯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理念。
课前让学生参与调查、合作整理,课上让学生展示成果、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遵循“三贴近“原则。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教学中所举案例从学生的身边实际——本县(淳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查得来,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视频、音频、图片、材料等,既让知识生成顺畅自然,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要求;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和地位;理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自主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9: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优质教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意愿与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区分四、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探究;师生对话——质疑提升教学准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王菲用她空灵的歌声演绎了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好歌好词,将我们带进了美好的艺术境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又岂止是一种艺术美?文学美?它还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那么,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蕴含了什么样的哲理呢?哪位同学来谈谈它蕴含了矛盾的什么观点?它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是不同的,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来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板书课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生活动』观看苏轼名句,感知矛盾的观点。
(二)进行新课探究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教师活动』展示学案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师:简单的事物只有一个矛盾,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掉就可以了,如果遇到复杂的事物,存在多个矛盾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来,请看毛泽东同志在辽沈战役中的做法。
(展示辽沈战役作战地图)『学生活动』自学课本P72辽沈战役材料,讨论、思考解决如下问题:(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3)首先攻打锦州这一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4)我军攻克锦州之后,为何不放弃解决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这又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复杂事物次要矛盾:影响事物的发展……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师总结:所以毛泽东同志说:“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2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你认为对立统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2.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和思考方向。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我会给予评价和指导,总结各组讨论的优点和不足。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2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立统一观点的含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
2.学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对立统一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进行思考的习惯。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对立统一观点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对立统一观点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对立统一观点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对立统一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问题。
2.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
3.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立统一观点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
重点和难点1.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平时要求大家看问题要全面,那么,如何全面地看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 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1)主、次矛盾的含义学生活动:看课本探究教材第72页,分析。
毛泽东提出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教师活动:提示: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关系到全国战局的发展。
这种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你能举出一些吗?贫穷与富有的矛盾、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济与教育的矛盾、东部和西部的矛盾、人民与敌对分子的矛盾、大陆与台湾的矛盾……(2)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那么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分析辽沈战役。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规定和影响着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影响到全国战局能否顺利发展。
政治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注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
【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即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教学难点: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分。
【教学方法】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继2010年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暴涨之后,今年以来,猪肉、水果、蔬菜、棉花、中药材、粮食、汽、柴油、商品房等价格一路上行,不断触动老百姓早已紧绷的通胀神经,增加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
为此,国家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
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我国的宏观调控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从哲学上来讲,就是因为做事情抓住了关键。
,把握了主要矛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a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b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举例】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 第2 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矛盾的对立性、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等原理||,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本框题是唯物辩证法部分的精髓所在||,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处理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本框的重难点及确定依据教学重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分二、学情1、学生特点:高二学生||,有一定的逻辑、辩证思维能力||,但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具体的材料||。
2、知识障碍:矛盾分析法本身很抽象||,难度很大||,如何寻找恰当的示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理论性问题生活化||,是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动机兴趣: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应进行充分的调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准确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正确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对概念||。
(2)灵活运用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运用矛盾分析法||,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2)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客观、全面处理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意愿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处理个人事务||,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
(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矛盾的对立性、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等原理,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本框题是唯物辩证法部分的精髓所在,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处理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本框的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分
二、学情
1、学生特点:高二学生,有一定的逻辑、辩证思维能力,但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具体的材料。
2、知识障碍:矛盾分析法本身很抽象,难度很大,如何寻找恰当的示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理论性问题生活化,是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动机兴趣: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应进行充分的调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正确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对概念。
(2)灵活运用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运用矛盾分析法,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2)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客观、全面处理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意愿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处理个人事务,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四、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而只有以学生为本,真实的展现学生起点的课堂才能激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本节课我采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法,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学法上,把学习的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课前小组分工、个人独立探究,课堂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教师指导、概括提升,课后反思、巩固等形式,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五、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
七课后作业:相关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