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合集】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Na 23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C.鼓励自带布袋购物D.鼓励对垃圾进行分类2.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 二氧化碳B.铜C. 氯化钠 D. 金刚石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净化水B.过氧化氢分解C.燃烧前后质量测定D.电解水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5.在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溶液保鲜海产品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C.油锅着火燃烧时用锅盖盖灭D.霉变的大米应淘洗后再食用6.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玻璃钢B.PP聚丙烯塑料 C. 不锈钢 D. 天然橡胶7.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B.钢材做高压锅C.盐酸用于除锈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9.胆矾(CuSO 4·5H 2O )属于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只有扩散的吸热过程B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C .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D .降低温度一定能将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 1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同类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同B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C .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数目一定相同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2.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合集试卷3套>2018届济南市中考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合集试卷3套>2018届济南市中考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答案】C【解析】通过沉降、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吸附除掉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经沉降、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通过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属于纯净物,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故选C。

2.2019年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8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描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为了粮食增产,尽可能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农药B.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禁止使用新型材料,防止污染环境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答案】D【解析】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适量使用,不符合题意;B、霾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不符合题意;C、新型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再者新型材料的使用不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D、实施“绿色化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使用,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符合题意。

故选D。

3.建设文明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C.使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D.减少私家车使用,提倡文明出行【答案】A【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不可行,因为露天焚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正确;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可行,故选项错误;C、使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行,故选项错误;D、减少私家车使用,提倡文明出行可行,故选项错误;故选:A。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来控制土壤pH B.青少年适当补钙可以有效防止佝偻病C.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答案】C【解析】A、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改变土壤的pH,故A说法正确;B、青少年适量摄入钙元素可有效防止佝偻病,故B说法正确;C、煤气泄漏,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否则电火花可能引燃气体甚至引起爆炸,故C说法不正确;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故D说法正确。

2018年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1 27 C1 35.5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O 168的叙述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8B .质子数为8C .中子数为16D .电子数为162.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 .拉瓦锡B .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 .道尔顿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HClB .O 2 C.Br 2 D.Ar4.下列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A.H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l B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 .NaOH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D .Na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CuB .N 2C .KNO 3D .C 2H 5OH6.S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6号元素,下列正确表示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7.关于CuSO 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 .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D.C .CuSO 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CuSO 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8.观察右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A.1.3mLB.1.4mLC.1.5mLD.1.6mL9.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的是A.HFB.NH 3 C .H 2O D .CH 4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 2CO 3和K 2O 都属于盐 B .KOH 和Na 2CO 3都属于碱C .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D .Na 2O 和Na 2SiO 3都属于氧化物11.下列试剂能够用来鉴别KNO 3溶液和KCl 溶液的是A.AgNO 3溶液 B .稀盐酸 C .BaCl 2溶液 D.NaOH 溶液12.F 、Cl 和Br 都是VIIA 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F>C1>BrB .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 .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D .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13.标准状况下的1 molH 2的体积约为A .11.2 LB .22.4 LC .33.6 LD .44.8 L14.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A.浸泡在植物油中 B .浸泡在海水中C .置于干燥的空气中D .浸泡在蒸馏水中15.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 B .吸水性 C .强酸性 D .强氧化性16.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 和水蒸气通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 2O(g)CO 2(g)+H 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试卷3套精选★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检测试题

★试卷3套精选★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检测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最终会实现通过化学变化使水变油的梦想C.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答案】B【解析】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其中化学变化就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选项正确;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使水变油的梦想,选项错误;C.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选项正确;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因为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选项正确。

故选B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B【解析】A、由于氧化钙会与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的质量会减少,选项错误;B、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稀盐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的减少且不会减少到0,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错误;D、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随即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图像的起点应该是0,选项错误;故选B。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红磷、冰水混合物、石油B.氮气、五氧化二磷、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铁、高锰酸钾、空气【答案】A【解析】A、红磷为单质,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水分子构成,为氧化物,石油为混合物,A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为纯净物,故B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中有氦、氖、氩、氪、氙,因此稀有气体为混合物,C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为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定义的前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D选项错误;故选A。

(汇总3份试卷)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联考试卷

(汇总3份试卷)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联考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答案】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Sb2O5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2X═Sb2O5+ 2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2D.H3Sb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H2O2。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案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三种液体B.加入足量铁屑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C.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答案】D【解析】A、水与苯混合有机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混合有机层在下层、与酒精不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B、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要求,故B正确;C、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则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故C正确;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不能润洗,否则浓度偏大,所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即可,不需要润洗,故D不正确。

《试卷3份集锦》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3份集锦》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硫酸铜检验葡萄糖B.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C.用碘酒检验二氧化硫D.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答案】B【解析】A、检验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取样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若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说明含有葡萄糖,不能使用硫酸铜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检验二氧化硫,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根离子也能跟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和稀硝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答案】A【解析】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B.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错误;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微粒,错误;D.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如一个氨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①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②医疗上使用的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③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 -5%的碳酸氢钠溶液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雨。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B.2条C.3条D.4条【答案】D【解析】①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联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联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比较、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答案】C【解析】A、纯氧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多,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故选项推理正确;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推理正确;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C。

2.让家庭远离火灾,我们需要熟悉常见防火、逃生技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B.高层楼房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C.家中发生燃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将可燃性气体排出D.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答案】C【解析】A、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选项说法正确;B、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3套精选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单科质检化学试题

∥3套精选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单科质检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B.盐酸C.胆矾D.石灰水【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C、胆矾是硫酸铜的晶体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故选:C。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答案】D【解析】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3.“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测溶液pHC.闻气味D.倾倒液体【答案】C【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pH试纸不能伸进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符合题意;C、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指并拢的手掌放到瓶口慢慢扇,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时,瓶塞不能正放实验台,以免污染试剂,不符合题意。

{3套试卷汇总}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3套试卷汇总}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B.氮气C.硝酸钾D.氢氧化钠【答案】A【详解】A、冰中只含有水分子,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B、氮气中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硝酸钾中含有钾、氮、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中含有钠、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养护我;故选项错误;故选:A。

2.丁香花开的时节,远远的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A.体积小B.质量小C.不断运动D.有间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丁香花开的时节,远远的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丁香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丁香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错误。

考点:考查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3.加油站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B.C.D.【答案】D【详解】A、该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不是加油站应该张贴的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是加油站应该张贴的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标志是国家节水标志,不是加油站应该张贴的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是加油站应该张贴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4.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安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B.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减轻温室效应【答案】D【详解】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尾气排放,正确;B、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利于资源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正确;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正确;D、使用酒精、沼气等仍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错误;故选D。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1月质量监测试题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1月质量监测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一组是()A.Fe2(SO4)3、NaOH、H2SO4、Ba(OH)2B.K2CO3、Na2SO4、KNO3、BaCl2C.Ca(NO3)2、Na2CO3、NaCl、HNO3D.K2CO3、H2SO4、HNO3、BaCl2【答案】B【解析】A、Fe2(SO4)3是黄色溶液,两两混合后,能与Fe2(SO4)3反应后只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是Ba(OH)2,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B、BaCl2与K2CO3、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余的两两混合均不产生明显变化,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错误;C、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气泡,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是Ca(NO3)2,产生气泡的溶液是HNO3,无明显现象的溶液是NaCl,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D、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两次气泡,则该溶液为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是BaCl2溶液,产生气泡的溶液是H2SO4、HNO3,再向BaCl2溶液中分别加入遇到K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两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为H2SO4,无明显现象的溶液为HNO3,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故选B。

2.用稀酸M探究物质的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金属活动性:Zn> CuB.④处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则铁锈与稀酸反应生成了H2C.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一定为稀HClD.若⑥处为NaOH溶液,滴加酚酞呈无色,则溶液的pH=7【答案】A【解析】A、②处有气泡则说明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③处无现象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则金属活动性:Zn>Cu。

<合集试卷3套>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合集试卷3套>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1.00g,得到铁粉0.75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氧化物是Fe₂O3B.该氧化物可能是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C.该氧化物是FeOD.该氧化物中不含FeO【答案】B【详解】该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0.75g1.00g×100%=75%;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562562+163⨯⨯⨯×100%=70%;FeO中铁的质量分数:5656+16×100%≈77.8%Fe3O4中铁的质量分数:563563+164⨯⨯⨯×100%≈72.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质量分数可以是75%。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故选C。

3.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5g B.13.2g C.9g D.6.6g【答案】C【详解】30g混合物含钙元素的质量=30g×50%=15g,反应后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15g;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的质量:15g÷(4040+16×100%)=21g,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30g﹣21g=9g。

《试卷3份集锦》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3份集锦》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2 10 8 0反应后质量/g 8 X 26 16A.乙一定是此反应的催化剂B.甲一定是生成物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D.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答案】C【分析】甲的质量减少34g,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1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16g,是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所以乙的质量不变。

【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等,选项错误;B、甲一定是反应物,选项错误;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8g:16g=9:8,选项正确;D、此反应为甲→丙+丁,是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多。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二氧化锰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D.加热高锰酸钾,锰元素的质量的变化情况【答案】D【详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快,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不正确;B、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不正确;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不正确;D、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正确。

故选D。

3.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这是为了纪念A.门捷列夫B.居里夫人C.拉瓦锡D.卢瑟福【答案】A【解析】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选:A。

4.“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富美江油”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过量使用农药化肥B.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制度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答案】A【详解】A.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B. 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制度,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可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汇总3份试卷)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化学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A+3B=2C+3Dx3182.3g 2.7g⨯则2.3g2.7g=x318⨯,解得x=46,故选B。

2.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答案】C【详解】A、由氧化物的定义可知,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就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虽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故此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结构稳定,故C正确;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同,故D错。

故选: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电解是属于分解反应B.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答案】A【详解】A、水的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B、水的蒸发生成的气体是水蒸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电解都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不正确;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C不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不正确。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经典化学试题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经典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B.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C.硅属于非金属元素D.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答案】A【解析】由硅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不写,“g”是质量的单位,A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硅元素名称可知,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铝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可知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种类等信息,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的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等信息,还可以根据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现有X、Y、Z三种金属,若把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若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Z表面有银析出,Y没有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X>Z>Y D.X<Y<Z【答案】C【详解】把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位于氢之前,Y、Z位于氢之后,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Z表面有银析出,Y没有变化,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Z位于银之前,Y位于银之后,故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X>Z>Y。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化学试题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有关利用海水的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是B.只有②④C.只有②D.①②④【答案】B【解析】海水制碱是以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来生产纯碱,有新物质生成,从海水中提取镁是在海水中倒入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的悬浊液,有新物质生成,② ④ 都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出氯化钠,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蒸馏除去海水中的盐类物质,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① ③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物质M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继续蒸发2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为5g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答案】B【分析】物质M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变为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掉10g 水,又析出了3g晶体,说明该物10g水中最多溶解3g固体,则在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详解】A、析出晶体过程中温度不变,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B、物质M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变为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说明该物10g水中最多溶解3g固体,则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C、在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继续蒸发2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为6g;故选项错误;D、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最后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大;故选项错误;故选:B。

3.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黑色固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产生黑色固体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答案】A【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题

〖汇总3套试卷〗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中考化学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解析】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

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CaCl2B.AgNO3C.HCl D.Na2CO3【答案】D【解析】将这四种物质两两反应: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试卷合集3套]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合集3套]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饱和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因为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答案】D【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不正确;B、饱和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析出,故B不正确;C、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最小微粒,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以下是小琳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①纯碱—NaCO3②钠元素显+1价--Na+1③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④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可表示为C(石墨)高温高压催化剂C(金刚石)⑤两个甲烷分子--2CH4A.①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④⑤【答案】D【详解】①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②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钠元素显+1价表示为:1Na,故错误;③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④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可表示为C(石墨)高温高压催化剂C(金刚石),正确;⑤两个甲烷分子表示为2CH 4,故正确; 故选:D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C .托盘天平D .蒸发皿【答案】D【详解】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称量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

【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年山东某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B.②形成的阳离子与F的电子层数相同C.③属于非金属元素D.④和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答案】C【分析】对元素周期表位置元素的推测,选择不正确的说法。

【详解】A、①元素是碳元素,它可以形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C60等,不符合题意;B、②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两个电子层的阳离子,与F的电子层数相同,不符合题意;C、③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④和F元素原子在同一主族上,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在元素同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B.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D.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D【详解】A、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浇灭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答案】B【详解】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不可用水浇灭,自来水会导电,容易引起触电,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情况,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点燃气体,可能会产生爆炸或发生火灾,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A【解析】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3.柿子是我国五大水果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蔗糖、维生素C、碘、钙、磷、铁、锌等,其中碘、钙、磷、铁、锌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答案】A【解析】柿子中碘、钙、磷、铁、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为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C.右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D.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2SO2+2H2O【答案】C【解析】A. 反应物中有单质,正确;B、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这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氧化物,正确;C. 如图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是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 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2SO2+2H2O,正确;故选C。

5.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

铱﹣192常用于肿瘤治疗。

如图是铱﹣19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铱的元素符号是IrB.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答案】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铱的元素符号是Ir,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7,表示原子序数为7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B。

7.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D.【答案】D【解析】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漏气;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不漏气;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不漏气;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虽然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从而出现不同的现象,判断装置是否漏气.有些装置比较复杂或者学生平时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8.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答案】B【解析】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

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B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实验内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条件准备过滤器收集氧气水的作用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炸裂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降温,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集气瓶,说法正确;B、实验中水的作用有两个:提供白磷燃烧所需的温度,隔绝水中白磷与氧气的接触,说法不正确;C、过滤器制作时,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以提高过滤速率,说法正确;D、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的水作用有两个:先排尽瓶中空气,便于观察氧气何时集满,说法正确。

故选:B。

1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是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转化为水煤气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CO+H2。

【详解】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2:18=2:3,符合题意;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碳元素由0价变成+2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都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B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前,都应先进行调零,再将药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C 使用胶头滴管时,切不可平放或倒置,应该使胶头在上D 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若有水生成,则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否则可不用向下倾斜E 过滤时,若滤纸和漏斗没有紧贴好,会影响过滤速度,但不会使滤液浑浊F 若酸、碱不慎沾到皮肤和衣物上,都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采取其他措施【答案】ACEF【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避免生成的气体逸散。

A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先进行调零。

若该药品是干燥的固体,则应该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后进行称量。

若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迅速称量。

B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时,切不可平放或倒置,应该使胶头在上。

否则,胶头滴管内的药品可能会腐蚀橡胶头。

C正确;D、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D错误;E、过滤时,若滤纸和漏斗没有紧贴好,会影响过滤速度,但不会使滤液浑浊。

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会造成滤液浑浊。

E正确;F、若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

若碱不慎滴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涂抹。

F正确。

故答案为:ACEF。

14.请根据图中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

(2)P 点的含义是_____。

(3)t2℃时,28g 物质a 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物质a 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克。

(4)将t2℃时的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答案】c t1℃时,物质a与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饱和25 c【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c;(2)P 点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28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物质a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克;(4)将t2℃时的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应该按照t2℃时是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故答案为:(1)c;(2)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饱和;25;(4)c。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