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识别采购风险与危害控制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二篇)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辨识并评价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并在体系运行中及时更新,为制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更新与评价的全过程。
3 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第____号令)《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____令第____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____)《变更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____10.10-____)《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____)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
4.2主管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3其他各副总: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4安环质监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5生产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检维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电气、仪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各车间危害因素的识别,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____公司办:分别负责交通、保卫方面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7各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本部们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由安质部、生产部、工会共同进行监督检查。
5 工作程序公司应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
根据评价提出消除或减少风险的控制措施。
具体见附件一: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流程图。
采购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与风险控制
采购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与风险控制采购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的一套规范和流程,用于指导和管理采购行为,确保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在制定和执行采购管理制度时,法律合规和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采购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要求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一、采购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要求1.明确法律依据:采购管理制度必须明确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依据,并及时更新以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
2.确保公平竞争:采购管理制度应关注公平竞争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袒,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保护知识产权:采购管理制度应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禁止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行为。
4.合法合规采购程序:采购管理制度应确保采购程序合法合规,包括明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征集供应商、评审、签订合同等环节。
5.信息安全与保密:采购管理制度应加强对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管理,确保采购过程中涉及的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二、采购管理制度的风险控制措施1.风险识别与评估:采购管理制度应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
2.供应商评估与监控:采购管理制度应建立供应商评估与监控制度,包括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度、技术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以确保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采购管理制度应强调合同管理,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风险防范措施也应纳入合同中,以规避潜在风险。
4.质量与合规监督:采购管理制度应加强对采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合规性监督,确保所采购的商品或服务符合规定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5.内部控制与审计:采购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采购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和风险。
三、采购管理制度的意义与挑战1.意义:采购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与风险控制能够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减少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2.挑战:制定和执行采购管理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法律法规的复杂性、供应链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需要持续关注并应对这些挑战。
最新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程序(完整版)
X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程序XX-XX-030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制:会签:审定:标审:批准:2020年4月20日发布2020年4月27日实施1目的通过对影响实现预期策划结果能力的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并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和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2.1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2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3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4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5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6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7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8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9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2.10 本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和机遇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
3.2质量安全部:负责建立维护本程序,负责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及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策划、执行和监督。
3.3 综合部负责本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综合管理工作,负责办公设备及软件侵权风险防范及识别的管理工作。
3.4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进行公司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4.1.1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根据建立的识别风险和机遇的方法,确定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及措施表》。
招标采购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招标采购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1. 概述招标采购是企业获取资源、服务或产品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在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供应商违约、价格波动、质量问题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够确保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本文档旨在介绍招标采购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实践。
2. 风险识别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第一步。
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风险:包括供应商信誉、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风险。
2. 价格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报价虚高等风险。
3. 质量风险:包括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供应商交货延误等风险。
4.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履行不到位等风险。
5. 政策风险:包括政策法规变化、税收政策调整等风险。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评估: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实力、业绩等方面。
2. 价格评估:分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价格波动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3. 质量评估:通过样品测试、现场考察等方式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4. 合同评估:审核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合同纠纷风险。
5. 政策评估: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分析政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 风险应对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 供应商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优选供应商。
2. 价格控制:采用固定价格、价格调整等条款,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3. 质量保障:设立质量检测机构,对采购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4. 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履行到位,降低合同纠纷风险。
5. 政策应对: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政策风险。
5. 风险监控与报告风险监控是确保风险应对措施得以实施,并在采购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风险的过程。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是组织机构为了应对风险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程序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以减轻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风险辨识: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对组织活动的细节进行审查,辨识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对组织内部的人员、制度、设备等进行风险识别。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概率统计分析。
3. 风险控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减轻和控制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这包括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4. 监测和审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测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等方式来实现。
5.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审查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制度,以适应组织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这包括修订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沟通。
通过建立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组织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识别和管理风险,避免或减轻由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采购管理方针及工作流程
采购管理方针及工作流程1. 简介本文档旨在确立采购管理方针及工作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高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明确采购管理方针和工作流程,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管理采购过程,降低采购风险,并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2. 采购管理方针2.1 采购目标:确保采购的品质、成本、交货和服务满足组织的需求,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2.2 供应商选择:基于供应商绩效、信誉和可靠性,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3 采购合同:制定明确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责,保护组织的利益,并确保供应商遵守合同条款。
2.4 内部合规:遵守组织内部的采购政策和程序,确保采购过程透明、公正、合规。
3. 工作流程3.1 需求确认:组织内部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明确需求的具体细节,包括技术要求、数量、交货期等。
3.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评估并选择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供应商谈判和评估。
3.3 采购合同: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制定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并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要求。
3.4 采购执行:按照合同约定,组织进行采购活动,并及时跟踪供应商交货状态。
3.5 品质检验:收到货物后,进行品质检验,确保货物符合要求。
3.6 付款结算:根据合同约定,及时进行付款结算,并保留相关凭证和记录。
3.7 绩效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4. 采购管理的监督与改进为了确保采购管理方针和工作流程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监督和改进:- 监督: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确保各个环节符合政策和流程要求。
- 改进:根据审计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和质量。
5. 风险管理5.1 风险识别:识别和评估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供应商风险、合同风险、交货风险等。
5.2 风险控制: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合同条款约束、供应商评估机制等。
5.3 风险应对:制定应急计划和措施,及时应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保证采购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并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程序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全面的辨识,对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行业类型。
二、程序的基本内容:1. 危险源辨识(1)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现场巡查、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
(3)进行危险源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危险源台账。
(4)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价(1)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员工接触情况相结合,评估潜在的风险。
(2)采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3)确定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应用风险矩阵或其它方法,确定风险的具体评估结果。
3.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高风险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优先考虑控制措施的根本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3)制定明确的控制措施的目标、方法和期限。
(4)组织实施控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5)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和完善。
4. 监督和管理(1)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实施。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立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和职业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5)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程序的执行和监督:1. 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需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提高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的能力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危害识别: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设备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或危害物,并进行归类和记录。
2. 风险评价:根据危险因素和危害物的识别结果,对其可能引发的事故频率、后果和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以减轻和消除危害。
4. 风险监控: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对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5.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和遵守安全规程。
6. 应急准备: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前规划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7. 绩效评估:建立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审查,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企业或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制度
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制度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制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采购失败、成本超支、供应链中断、产品质量问题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下面是一个包含1200字以上的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制度的示例:一、风险识别1.成立风险识别团队:公司应成立专门的团队,由采购部门、供应链管理部门、法务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2.收集信息:团队应收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类信息,包括供应商资料、市场情况、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等,以便分析潜在风险。
3.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团队应制定一套风险评估指标,根据采购项目的不同特点,包括采购金额、供应商等级、交付时间等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来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
4.识别潜在风险:根据收集的信息和评估指标,团队应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和信用状况、交付能力、产品质量、市场波动等。
5.制定风险清单:根据潜在风险的识别结果,团队应制定一份风险清单,按照风险的大小和紧迫程度排序。
二、风险评估与监控1.定期评估风险:根据风险清单,团队应定期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评估指标。
2.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团队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采取替代供应商、签订风险保险、加强质量控制等,以减轻和避免风险的影响。
3.监控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团队应定期监控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跟进和纠正措施的执行结果,确保采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并降低风险。
4.建立风险报告机制:团队应建立定期的风险报告机制,向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关于采购风险的定期报告,包括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三、风险应对与改进1.风险应对计划:团队应建立风险应对计划,对每个识别出的风险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人和监控措施。
2.风险备案和监控:风险应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团队应及时备案并监控实施情况,包括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和改进建议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辨识范围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辨识的范围。
这个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的所有生产和作业场所,如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2 识别潜在危险源在确定辨识范围后,应开始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机械伤害:如运转的机器、传输带等可能导致夹击、割伤等事故。
b. 电击:不正确的操作、维护或维修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c. 化学危害:如化学品泄漏、误用等可能导致中毒、火灾等事故。
d.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e. 职业病危害:如尘肺、噪声等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1.3 危险源分类与评估在识别潜在危险源后,应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分类应按照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划分。
评估则应考虑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以便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评价方法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LEC法等。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 评价风险等级根据选定的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需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中等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计划逐步降低风险;对于低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加强监测和预防,防止风险升级。
三、风险控制策划3.1 制定控制方案根据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
这些方案应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方案还应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本控制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方法来管理风险。
2. 危害辨识2.1 确定危害源组织应该对所有可能的危害源进行系统性的辨识。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材料、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
通过检查记录、现场观察和交流,确定潜在的危害源。
2.2 分析危害源对于确定的危害源,组织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评估其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了解危害源的实际风险水平。
2.3 评估风险基于危害源的分析结果,组织应该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价3.1 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应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确保控制措施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的范围内,并尽量消除或降低危害源。
3.2 实施控制措施组织应该将确定的控制措施纳入具体的操作程序中,并确保所有相关的部门和员工都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程序。
同时,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3.3 监测和调整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监测和调整机制,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同时,组织应该建立一个风险沟通的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风险信息。
4. 总结本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对潜在的危害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应该遵循本程序,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生产管理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4篇)
生产管理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价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危害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与健康。
2. 依据本制度的依据包括:(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国家、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3) 公司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并适用于所有员工和相关合作伙伴。
三、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流程1. 危害识别(1) 开展生产管理活动的危害识别工作,包括对生产设备、工艺过程、物料与物质、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危害进行识别。
(2) 成立危害识别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危害识别工作。
(3)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危害识别,包括现场观察、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等。
(4) 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引发的风险。
2. 风险评价(1) 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对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每个危害的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控制措施制定与落实(1) 根据危害的优先级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制定计划进行落实。
(2) 控制措施的制定应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3) 指定专人负责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的监督。
4. 监督与检查(1) 公司将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和岗位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通报相关责任人和员工。
四、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1.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行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责任感。
3. 定期组织应急演习,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安全奖惩制度1. 建立安全奖励机制,对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的员工进行奖励。
采购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采购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采购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供应商资质不合格、物流配送延误、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识别和控制采购风险是企业保证采购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采购风险的识别1.供应商风险: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和经营能力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识别供应商风险的关键是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可以通过检查供应商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客户评价等方式来评估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交货能力等。
2.市场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采购活动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为了识别市场波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跟踪市场价格指数、与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建立定期采购计划等方式来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3.物流配送风险:及时的物流配送是采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延误、损坏或丢失的物流配送可能导致生产线中断、订单延迟等问题。
为了识别物流配送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供应商的物流能力、配送准时率等指标。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物流配送的责任和义务。
三、采购风险的控制措施1.供应商风险的控制:为了降低供应商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同时,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和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
2.市场波动风险的控制:为了应对市场波动风险,企业可以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原材料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物流配送风险的控制:为了控制物流配送风险,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物流信息,确保物流配送的准时性。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采购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企业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控制采购风险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本文将从采购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方面来探讨采购风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估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制定采购风控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企业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如供应商破产、产品质量问题等。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来了解这些潜在风险的来源和程度,为制定科学的采购风控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在风险识别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供应商背景调查、现场实地考察等方法来获取采购风险信息。
对于评估潜在风险的程度,企业可以利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供应商资质、采购品项的特点、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全面、客观分析,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采购风险的实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风控管理制度打下基础。
二、采购风控管理制度的设计采购风控管理制度的设计是确保采购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可以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流程的透明和公正。
首先,采购人员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明确规定。
这包括采购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以及采购程序的规范等。
制定明确的准则可以避免采购人员违规操作,从而减少采购风险的发生。
其次,在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风险控制要求。
比如,采购合同的管理、供应商的评价和监督、采购流程和操作的规范等都应纳入制度范畴。
通过明确这些要求,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采购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
此外,制度设计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行业性质和财务实力等因素,灵活调整制度的具体细节。
此过程中,建议企业汇集各方意见,形成多元化的制度,以确保制度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三、采购风控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制定完善的采购风控管理制度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实施和监督制度的执行。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2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3.8定期识别与与采购有关风险
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分析人员:分析时间:评价供应商名称: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后果措施备注1供方选择考察厂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没有危险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特种劳护用品生产经营企业无生产或经销手续等)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供方因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供货不及时或中断,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2 供方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制不落实3 供方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4 供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5 供方评价评价结论不正确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6 供方确定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7合同签订合同未明确产品标准或安全要求易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8 合同未明确期限、运输方法和包装要求易出现运输安全等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9采购制定采购计划计划未明确产品标准和安全信息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0 计划未经批准影响生产,财产损失制订生产业务流程管理文件;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文档大全11 计划未明确采购日期,导致延期或提前影响生产或占用资金,带来财产损失12采购未按采购计划实施影响生产,带来财产损失13 采购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办理准购证或购买凭证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制订剧毒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4 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未办理相关手续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导致财产损失制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5 采购危险化学品未按要求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发生事故无法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有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扩大的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6运输运输车辆选择不当(危险品运输未选择危险运输车辆等)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7 运输商选择不当(运输商无资质或资质不符合要求,如物流企业无危险品运输资质运输危险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18 司机无驾驶证驾驶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管理和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19 车辆带病运行易发生车辆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车辆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定期维护保养20 材料固定不当有翻车或掉落的危险,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装卸安全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杜绝违章作业21 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运输和标识易发生车辆或危险品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作业22 危险化学品驾驶、押运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无证上岗,不掌握危险品运输知识易发生车辆或危险品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作业文档大全和应急处置能力员伤害23验收未组织检测、验收(数量、质量等)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化学品、劳护用品、设备、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24 验收入库的的原辅料或设备、设施不符合要求,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化学品、劳护用品、设备、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5 验收入库的劳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特种劳护用品属“三无”产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劳护用品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6 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槽车等未经静置,直接取样有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化验分析、防火防爆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7 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槽车未静电接地有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8装卸设备选择设备能力不足或设备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9 吊运索具(机具)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30 特种装卸设备无证使用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领证使用31人员选择司机无证作业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人员执证上岗32 危险品装卸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具备危险品操作技能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33装卸方法大型物件无装卸方案或方案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4 方案实施前未进行安全交底或危害告知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5作业危险品装卸作业中人员未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有人员中毒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6 装卸作业人员未轻装轻卸,有摔拖、重压和损毁包装容器现象物料泄漏或破损,有财产损失、人员中毒的危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文档大全险37 人员站在叉车齿上作业有人员坠落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8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现场使用非防爆工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9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现场有明火和火花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0 作业结束,清理现场,杜绝污染物残留有污染事故和中毒事故发生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1仓库管理出入库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未核查登记有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2储存危险品未专库储存或仓库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有财产损失和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3 物料贮存场所,平时桶装、袋装物料堆垛不好、通道不畅等有引起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危险堆垛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保证人员通行和货物运输通行;堆垛应稳妥;购买的货架并安装稳固;货架上的货物应堆放整齐,并完全堆放在货架上44 易燃物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库内通风不良可燃蒸气积聚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库房耐火等级必须达到范要求;易燃液体库房应有防流淌的措施;严禁明火进入仓库;仓库的电气设施应为防爆型;进入仓库的车辆应有阻火器;规定设置灭设施和消防器材45 桶装易燃物料夏季若室外存放有超压危险甲类桶装液体不得露天存放;液体充装应留有空间46 没有做到不同性质、互为禁忌物料分开存放;储存区域内的物料标色、分区不明意外爆炸事故设置区域,禁忌物分开存放;物料挂牌标识;现场设毒物周知卡47 进入易燃性物料库区的叉车,没有阻火器火灾爆炸危险散发火星的车辆进入易燃仓库必须佩戴阻火器评价结果:文档大全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分析人员:分析时间:评价供应商名称: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后果措施备注1供方选择考察厂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没有危险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特种劳护用品生产经营企业无生产或经销手续等)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供方因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供货不及时或中断,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2 供方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制不落实3 供方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4 供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5 供方评价评价结论不正确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6 供方确定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7合同签订合同未明确产品标准或安全要求易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8 合同未明确期限、运输方法和包装要求易出现运输安全等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9 采购制定采购计划未明确产品标准和安全信息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文档大全文档大全计划害10 计划未经批准影响生产,财产损失 制订生产业务流程管理文件;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1 计划未明确采购日期,导致延期或提前 影响生产或占用资金,带来财产损失 12 采购 未按采购计划实施影响生产,带来财产损失13 采购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办理准购证或购买凭证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 制订剧毒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 14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未办理相关手续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导致财产损失 制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5采购危险化学品未按要求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发生事故无法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有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扩大的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6 运输运输车辆选择不当(危险品运输未选择危险运输车辆等)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7 运输商选择不当(运输商无资质或资质不符合要求,如物流企业无危险品运输资质运输危险品)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18 司机无驾驶证驾驶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管理和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19车辆带病运行易发生车辆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订车辆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定期维护保养20 材料固定不当 有翻车或掉落的危险,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装卸安全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杜绝违章作业21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运输和标识 易发生车辆或危险品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作业22 危险化学品驾驶、押运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无证上岗,不掌握危险品运输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易发生车辆或危险品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作业23验收未组织检测、验收(数量、质量等)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化学品、劳护用品、设备、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24 验收入库的的原辅料或设备、设施不符合要求,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化学品、劳护用品、设备、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5 验收入库的劳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特种劳护用品属“三无”产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劳护用品仓库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6 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槽车等未经静置,直接取样有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化验分析、防火防爆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7 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槽车未静电接地有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8装卸设备选择设备能力不足或设备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29 吊运索具(机具)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30 特种装卸设备无证使用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领证使用31人员选择司机无证作业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人员执证上岗32 危险品装卸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具备危险品操作技能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33装卸方法大型物件无装卸方案或方案有缺陷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4 方案实施前未进行安全交底或危害告知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5 作业危险品装卸作业中人员未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有人员中毒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文档大全36 装卸作业人员未轻装轻卸,有摔拖、重压和损毁包装容器现象物料泄漏或破损,有财产损失、人员中毒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7 人员站在叉车齿上作业有人员坠落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8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现场使用非防爆工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39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现场有明火和火花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0 作业结束,清理现场,杜绝污染物残留有污染事故和中毒事故发生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1仓库管理出入库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未核查登记有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2储存危险品未专库储存或仓库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有财产损失和火灾爆炸的危险制订仓库、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43 物料贮存场所,平时桶装、袋装物料堆垛不好、通道不畅等有引起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危险堆垛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保证人员通行和货物运输通行;堆垛应稳妥;购买的货架并安装稳固;货架上的货物应堆放整齐,并完全堆放在货架上44 易燃物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库内通风不良可燃蒸气积聚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库房耐火等级必须达到范要求;易燃液体库房应有防流淌的措施;严禁明火进入仓库;仓库的电气设施应为防爆型;进入仓库的车辆应有阻火器;规定设置灭设施和消防器材45 桶装易燃物料夏季若室外存放有超压危险甲类桶装液体不得露天存放;液体充装应留有空间46 没有做到不同性质、互为禁忌物料分开存放;储存区域内的物料标色、分区不明意外爆炸事故设置区域,禁忌物分开存放;物料挂牌标识;现场设毒物周知卡47 进入易燃性物料库区的叉车,没有阻火器火灾爆炸危险散发火星的车辆进入易燃仓库必须佩戴阻火器评价结果:文档大全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分析人员:分析时间:评价供应商名称: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后果措施备注1供方选择考察厂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没有危险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特种劳护用品生产经营企业无生产或经销手续等)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供方因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供货不及时或中断,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2 供方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制不落实3 供方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4 供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5 供方评价评价结论不正确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6 供方确定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7合同签订合同未明确产品标准或安全要求易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8 合同未明确期限、运输方法和包装要求易出现运输安全等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文档大全文档大全9 采购 制定采购计划计划未明确产品标准和安全信息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0 计划未经批准影响生产,财产损失 制订生产业务流程管理文件;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1 计划未明确采购日期,导致延期或提前 影响生产或占用资金,带来财产损失 12采购 未按采购计划实施影响生产,带来财产损失13 采购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办理准购证或购买凭证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 制订剧毒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 14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未办理相关手续违反法律法规,受处罚,导致财产损失 制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5采购危险化学品未按要求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发生事故无法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有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扩大的危险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6 运输运输车辆选择不当(危险品运输未选择危险运输车辆等)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17 运输商选择不当(运输商无资质或资质不符合要求,如物流企业无危险品运输资质运输危险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资格预审手续18 司机无驾驶证驾驶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制订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管理和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19车辆带病运行易发生车辆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订车辆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定期维护保养20 材料固定不当有翻车或掉落的危险,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装卸安全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杜绝违章作业21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运输和易发生车辆或危险品事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
定期识别与与采购有关风险
供方确定
选择不合格供应商
易选择不合格供应商,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
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对资格预审、选用过程进行管理
7
合同签订
合同未明确产品标准或安全要求
易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带来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
制订供应商管理、危险化学品、劳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
司机无证作业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人员执证上岗
32
危险品装卸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具备危险品操作技能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3
装卸方法
大型物件无装卸方案或方案有缺陷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订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29
吊运索具(机具)有缺陷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安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
30
特种装卸设备无证使用
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制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领证使用
31
人员选择
10
计划未经批准
影响生产,财产损失
制订生产业务流程管理文件;组织采购等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
11
计划未明确采购日期,导致延期或提前
影响生产或占用资金,带来财产损失
12
采购
未按采购计划实施
影响生产,带来财产损失
审计师如何识别和应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风险
审计师如何识别和应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风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风险。
作为审计师,我们应该具备识别和应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风险的能力,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财务稳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师在识别和应对企业供应链管理风险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一、识别供应链管理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供应链的运作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
审计师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识别这些风险:1.审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政策和程序:审计师应该详细了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政策和程序,并评估其是否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例如,审计师可以检查企业的供应商合同和采购流程,以确保其合规性和透明度。
2.分析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供应链中存在一些关键节点,如采购、生产、仓储和物流等。
审计师需要深入分析这些关键节点,识别潜在的瓶颈和风险点。
例如,审计师可以检查企业的物流渠道和仓储设施,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审计师应该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评估,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合规性情况。
例如,审计师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财务报表和合规证明,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应对供应链管理风险识别供应链管理风险只是第一步,审计师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保障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运作顺利。
1.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审计师应向企业建议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供应链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例如,审计师可以建议企业实施供应商评估机制、采购审批制度和库存管理制度等。
2.加强沟通与合作:供应链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沟通。
审计师应鼓励企业与供应商、物流公司等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例如,审计师可以鼓励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减少不稳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3.进行供应商风险评估:审计师应帮助企业建立供应商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8篇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8篇篇1甲方(采购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供应方):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就材料采购事宜达成合作意向,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防范和控制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制订本协议。
一、协议目的甲、乙双方通过签订本协议,共同确立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采购合同的顺利履行。
二、风险识别1. 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变化等市场因素可能对材料采购产生影响。
2. 供应商风险:供应商履约能力、信誉状况及供应链管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3. 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清、法律适用争议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4. 物流风险:运输过程中的延误、损失或损坏等风险。
5. 法律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导致的法律纠纷及处罚。
三、风险防范措施1. 市场风险防范:a. 建立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
b. 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风险。
2. 供应商风险防范:a. 评估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和信誉状况,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b. 签订供应链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确保供应商的稳定供货。
3. 合同风险防范:a. 清晰、准确地制定合同条款,包括交货期限、质量标准、价格、付款方式等。
b. 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审核合同,确保合同法律合规。
4. 物流风险防范:a. 选择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b. 建立物流信息跟踪与反馈机制,确保货物及时、安全到达。
四、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专项风险管理团队,负责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
2. 制定风险管理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
3. 定期对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估与调整,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4.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五、违约责任如因乙方原因导致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风险,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因甲方原因导致风险发生的,甲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对采购部廉政风险的防控与应对
对采购部廉政风险的防控与应对1. 引言廉政风险防控是采购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本文档旨在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确保采购部在执行各项任务时能够严格遵守公司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2. 廉政风险识别针对采购部的业务特点,我们需要全面识别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供应商选择不透明,可能存在关系网和利益输送;- 采购价格不合理,存在虚高或者回扣现象;- 采购数量和质量控制不严,可能出现浪费或次品;-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 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不落实,员工法制观念淡薄。
3. 防控原则在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 公开透明:采购过程应保持公开透明,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公平竞争;- 权力制衡:通过内部监督和审计,实现采购权力的制衡,防止权力滥用;-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通过制度建设和教育引导,提高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
4. 防控措施根据廉政风险识别和防控原则,我们提出以下具体防控措施:4.1 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 严格执行供应商选择程序,避免人为干预;- 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存在问题的供应商进行处罚。
4.2 价格管理- 设立价格审核机制,对采购价格进行合理性审查;- 引入竞争性谈判和招标程序,确保采购价格公正;- 对价格异常波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建立价格信息库,为采购提供参考依据。
4.3 数量和质量控制- 建立采购计划审批机制,确保采购数量合理;- 对采购物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建立采购退货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及时处理;- 定期对采购过程进行审计,防止浪费和次品产生。
4.4 内部监督- 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 建立内部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纪行为;- 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廉洁自律培训;- 建立考核机制,对采购人员的廉政风险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期识别采购风险与危害控制程序
一、风险辨识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各项活动运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司所需原材物料、设备及售后服务的上乘质量,规范供应管理,利用科学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重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及预危险性分析等),对公司目前所采购原材物料过程中的质量、性能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依据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尽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危害和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和规避公司潜在风险,从而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人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杜绝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财产损失,促进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二、风险辨识范围
公司采购对各系统的生产、经营业务过程中所需采购原材物料的过程控制,避免质量差、存在安全隐患的物料被使用。
三、风险识别依据
1 国家有关的职业安全、健康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及厂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的因采购过程中未严格履行手续而导致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风险辨识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
五、风险辨识人员:
公司安全评价组织成员。
六、采购物品风险辨识
1、资格预审
评价组成员就公司采购供应部门和相关部门在采购供应市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和供户基本情况,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标准、投标报价要求、评标标准和拟签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并拟定标底,供应商根据所需材料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制作标书,进行投标,接受资格预审。
2、选用物料评析
公司采购供应部门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从质量、性能、使用说明、价格、售后服务、安全特点、相关资历证明文件、投标单位企业信誉、长期合作承诺、经济实力及承担风险能量资格进行确认,选择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
合同内应重点标有安全管理条款。
中标供应商拒绝接受《中标通知书》或接受《中标通知书》后不按时签定者,供应商三年内不准进入公司物资资源市场。
3、供应商风险评析后的续用
公司采购供应部门应对合格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进行风险评价,对产品质量高、诚实守信、信誉高、售后服务等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给予续用,并登记建档。
将确定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造册,形成供应商名录,建立档案,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产品规格、价格、安全特点以及管理情况的有关资料。
公司采购供应部门应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以便降低采购风险,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
要坚决对进入我公司的原料中不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使用说明书,即“三证一书”的相关物料严禁采购,发现这种劣质原料后要及时反馈及退货。
并定期对所采购的物料进行使用单位的反馈说明,证实是否符合供应商所提供的安全标准范围内,采购部门要牵头进行回访,形成良好的购用制度和养成优良的职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