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学期计划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数学第一册,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和数的认识2. 0-20的数串3. 数的比较4. 加法5. 减法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讨论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相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数和数的认识1. 初步认识数2. 理解数的大小3.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4. 用实物表示数第二课:0-20的数串1. 认识0-20的数字2. 数串的背诵3. 数串的填空练习第三课:数的比较1. 提出比较两个数的问题2. 用数轴进行比较3. 通过游戏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第四课:加法1. 认识加法运算符号2. 加法的表达形式3. 通过故事解决加法问题第六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了解数据的概念2.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3. 学习如何整理数据五、教学评价:1. 采用综合评价,在课堂上进行课堂练习和小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游戏环节,评价其参与度和表现。

3. 每周进行一次知识点的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数学学习的需求。

第2篇示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数学第一册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起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实用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在新教育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已经从简单的运算技能转变为发展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整体素养,强化数学思想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确保教学质量,在开展新课程的同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期计划。

二、学期计划1. 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2.学习数的大小比较;3.熟悉数的拆分与合并;4.学会简单的运算方式;5.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数的概念及其读法与写法;2.数的大小比较;3.数的拆分与合并;4.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 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如下:课程章节学时数第一节数与数的概念 6 学时第二节数的大小比较 5 学时第三节数的拆分与合并8 学时第四节简单的加法运算10 学时第五节简单的减法运算10 学时第六节期末总复习 3 学时4. 教学重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包括:1.数的概念及其读法与写法;2.数的大小比较;3.数的拆分与合并;4.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教学难点本学期的教学难点包括:1.数的拆分与合并;2.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6. 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课堂讲解与展示;2.实例分析与演示;3.课堂讨论与交流;4.学生思维训练与实践。

7. 教学评价本学期教学评价包括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

1.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前三个小节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的思维能力;2.平时成绩和作业评定: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学期所有内容的掌握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

三、总结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期计划对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

本学期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的学期计划重点围绕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拆分与合并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展开,旨在通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4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4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一年级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在各方面小朋友们还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面对学生如此情况我对本学期教学目标计划如下: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____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一)、____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____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____个。

____篇课文分作____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____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____个常用字,写其中____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

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

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____个字。

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小学数学第一册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的第一本教材,也是小学数学的开端。

在学习小学数学第一册时,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顺利推进。

教学目的:1.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根本意义和用法,理解计数、加法、减法和简单形状等根本概念。

3.使学生掌握比拟大小、位置关系和简单的量度等根本概念,通过操作物品和数学工具,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的重点是针对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进展教学,包括数字0-20、数的比拟大小、数量间的关系、加法、减法、几何形状等内容。

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老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应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说、游戏教学、场景教学等,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合作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因材施教法是针对学生个性化的一种教学方式,老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到达最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案:一.数的认识二.数的比拟大小三.加法四.减法五.几何图形1.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六.教学总结以上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的根本内容,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数学的根本概念与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所长,进步自己的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二〕小学数学是从孩子承受正式教育的第一天开场学习的科目之一。

在小学数学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比、几何形状等等。

为了确保孩子们可以顺利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有一份完好的教学方案工作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九年级教学方案工作方案的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计划7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计划7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方案精选7篇〔一〕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根本数学思维才能,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根本概念和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根底。

详细的目的如下:1、认识1-9的数字,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数比大小和计数。

2、认识根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圆等,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变换。

4、通过数学游戏和兴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大小比拟、计数、几何图形的认识、分类和变换、加减法的运算和简单的乘除法的运算等方面。

其中重点是加法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乏之处,提供与学生实际认知程度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上手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鼓励,而对于上手比拟慢的学生,应该多提供一些训练和练习的时机,及时纠正错误,鼓励正面表现。

引导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拟常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可能把声音让给学生,鼓励学生的考虑和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启发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自发提出疑问,并且在适宜的时候提供解答。

情境教学是一种比拟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和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在理论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练习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练习环节,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让学生在理论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过程评价,一个是结果评价。

在过程评价中,主要考虑教学过程是否符合预期目的,是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个性开展等方面。

在结果评价中,主要考虑学生成绩的进步,能否到达教学目的等方面。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第一册数学新教材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包括了数的认识、算术运算、几何基础等内容,对于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成功非常重要。

为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需求,拟定出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计划:本学期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基础数学的启蒙,包括数的认识、大小比较、算数运算、数理化分析、简单几何、统计等内容。

具体如下:第一周:数的认识学生需要学习:自然数、非负整数、整数、分数、小数等的认识以及大小比较。

第二周:加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周:乘法学生需要学习:乘法的定义、运算和应用。

第四周:除法和交换律学生需要学习:除法的定义、运算和应用,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加减法的交换律。

第五周:小数的运算学生需要学习:小数的定义、运算和应用。

第六周:分数的运算学生需要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四则运算和综合应用。

第七周:数理化分析学生需要学习:数值关系、数字的性质、统计规律以及数字之间的变化。

第八周:简单几何学生需要学习:几何基础概念、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应用等。

第九周:统计学生需要学习:统计数据的基本处理、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等。

以上教学计划只是大概的方向,具体教学还需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和灵活性的教学服务。

为了帮助老师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教授数学课程,我们建议老师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表,将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都整理清楚。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老师备课,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其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第一册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启蒙学生,建立起学生对于基础数学和几何概念的认知,培养其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定一个有条不紊的学期计划,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成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学科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学科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

人教版数学学科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人教版数学学科第一册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教材,它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涵盖了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

本文将介绍针对人教版数学学科第一册的学期计划。

学科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数学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根据该标准,小学数学学科应该包括数与数学,量的比较,数的认识和运算,图形和位置等内容,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数学思维为目标。

学期计划第一单元:数到100以内学习目标:•学生能认识数字1至100;•能够掌握数的大小;•能够掌握从1数到100,并能反复说出任意数字。

学习提醒:•学生可以通过唱歌、打表等方式来记忆数字;•给学生提供能够看到数字的教具,例如百格纸等。

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目标:•学生能认识数字0至10;•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自由掌握0至10之间的数字大小。

学习提醒:•通过数字卡片等教具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通过游戏等方式来使学生对加减法进行更多的练习。

第三单元:10以内连加连减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能够对10以内的数字大小有较大的了解;•能够自由使用10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提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加减法的题目练习;•适当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和零散物品等工具来辅助计算。

第四单元:试用磅秤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磅秤;•能够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差别;•能够掌握比较轻和重的基本概念。

学习提醒:•给学生提供塑料秤、砝码等教具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性体验物品的轻重差别,如使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比较。

第五单元: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习提醒:•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认识几何图形;•通过黑板上画图、模型、图卡等教具进行讲解。

第六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知道钟表的基本构造;•能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基本含义;•能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为此,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新生,情况有待了解。

三、全册教材分析(一)、数与计算部分1、数一数教材第2-3页是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美丽校园的画面。

该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数数,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材第4-5页出现了10以内的各数,主要是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以便教师了解学生认数、读数情况。

2、第三单元是1-5认识和加减法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1-5的认识,二是5以人数的加法和减法。

先安排教学1-5的认识和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用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打下基础。

3、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6、7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是8、9的认识和加减法。

三是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四是连加和连减,五是加减混合。

4、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第一节: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a. 认识1~10的数字。

b. 能够正确书写1~10的数字。

c. 能够按顺序排列1~10的数字。

d.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字的认识和使用。

3. 教学方法:a. 利用图片、图表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b. 通过游戏、歌谣等趣味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c.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学习。

4. 教学过程:a. 介绍数字1~10,并让学生看图说数字。

b. 练习书写数字1~10,并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

c. 制作数字卡片,并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数字的认识。

5. 教学评价:a.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数字的掌握程度。

b.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第二节:加减法初步1. 教学目标:a.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b.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c. 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评价:a. 通过练习题、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面的掌握情况。

b.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第三节:形状与图形2. 教学内容:a. 介绍常见的形状和图形,让学生认识并掌握。

b. 进行形状和图形的术语训练。

c. 分类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分类形状和图形。

小学数学第一册的教学计划大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字、加减法和形状图形等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数学方面的优秀学生。

第2篇示例:小学数学第一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在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 整数和分数教学内容:认识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及其表示方法,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展示,引导学生发现整数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情景的计算练习。

2. 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认识数的概念,认识整数、正数、负数、零等基本数的概念。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和数字,通过数的实际运用情景,培养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学习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物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 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学习整数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长度、面积和体积教学内容: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等概念,学习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使用尺子、直尺等实物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应用。

2. 合作学习法:分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2. 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评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9篇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简析和教学策略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等内容构成。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作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的,学生认识10特别是它的写法,相对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一些,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10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2)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教材将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学习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计划范文如下: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基础知识,包括整数、算术运算、平面图形等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1.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2.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3. 乘法和除法的练习4. 数线和小数概念5. 三角形、四边形和其他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解题。

3. 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和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增加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介绍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规律。

2. 练习整数的加减法,巩固基本知识。

3.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进行相关练习。

4. 讲解数线和小数概念,进行实例讲解。

5. 学习平面图形,认识各种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6. 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知识点。

评价方法:1. 日常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定期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数学第一册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 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给予学生足够的奖励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文,供参考使用。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三篇)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三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

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范本教学计划范本:2023年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操作的掌握。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第一单元:数字认识1. 教学内容:- 教学数字0-5的认识及书写。

- 数数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 大小比较。

- 数字的组合和拆分。

2. 教学方法:- 利用数字卡片、数字图案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 利用游戏、唱歌等方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1. 教学内容:-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

-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方法:- 利用教具、拼图等视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

- 进行口头计算和书写计算两种形式的练习。

- 利用游戏和活动,提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第三单元:几何形状1. 教学内容:- 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形状。

- 认识几何形状的边、角和面。

- 认识几何形状的特点和应用。

2. 教学方法:- 利用具体的物品,如习题本、操片等进行连线与切割,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 利用游戏与实际物品进行形状的辨认和分类。

-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将几何形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第四单元:长度和重量1. 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和重量的单位。

- 认识常见的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 进行简单的长度和重量的测量和比较。

2. 教学方法:- 利用实际的尺子、秤等工具进行教学。

- 进行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利用物品比较和量身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第五单元:时间和日历1. 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运动规律。

- 认识时间的单位和时间的基本概念。

- 认识日历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2. 教学方法:- 利用实际的钟表和日历进行教学和操作练习。

2023年小学第一学期数学学习计划3篇

2023年小学第一学期数学学习计划3篇

2023年小学第一学期数学学习计划3篇小学第一学期数学学习计划1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

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

上课要做到: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

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

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

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算术

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算术

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算术【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算术】“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亲,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数学的认识与理解。

而在2023年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第一册依然是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算术的重要教材。

一、教材概述《数学第一册》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的基础教材。

本书内容丰富,包括连数、认识数、数的组成、加减法、应用题等,为孩子理解、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同时,本书注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本优秀的数学入门教材。

二、教学目标1.掌握1-20的数的读写、认识和大小的比较。

2.掌握10以内加减法,建立基本的数学意识。

3.培养孩子注意力、逻辑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育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情境,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比如,可以利用班级生日的时间,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来操作数字,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数字的含义。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在自我发掘中理解学习。

比如,在教授加法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探讨“两倍数相加”的规律,从而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和思考。

3.差异性教学法每个孩子的数学能力和兴趣不一样,需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依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分别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

四、教学形式1.小组合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孩子们相互协助、交流合作。

通过交流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友谊和合作精神,还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评价与反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只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调整学习行为,找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的含义和大小比较。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范文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范文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学期计划范文
本学期,我将按照《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

下面是我的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第一单元:整数运算
本单元主要教授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整数运算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运用整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第二单元:分数和有理数
本单元主要教授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以及有理数的性质和比较大小。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和有理数并学会灵活运用。

第三单元:代数式与整式
本单元主要教授代数式的概念和整式的运算法则。

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并运用整式进行各种数学问题的解答。

第四单元:方程
本单元主要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培养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通过多种实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五单元:图形与常用量的计算
本单元主要教授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通过举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
本单元主要教授统计和概率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的能力。

通过实际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和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我根据《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新教材的要求制定的学期计划范文。

通过这个教
学计划,我将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和实
践操作,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一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一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应用,能灵活运用小学数学基本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同时,加强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态度,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中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数学总体学习时间为15周,涉及以下内容:(一)整数1.整数的认识,整数的表示方法。

2.整数的大小比较:正整数与负整数的比较。

3.整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的概念、整数加减法则。

4.经典加减法——列竖式,掌握整数加减方法时理解原理。

5.整数的应用:在坐标系中表示整数,掌握整数加减应用(如求温度升高或降低后的数字)。

(二)分数1.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及分数比大小。

2.等分数、似分数、约分数的认识及转化。

3.分数相加减法,分数乘法、除法及其应用。

(三)小数1.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表示、读法、比大小及应用。

2.小数转化为分数,分数转化为小数,通过实际应用探究误差形成的原因。

3.小数的加减乘除及应用。

(四)平面几何1.直线和线段的理解,直线与线段的区别。

2.角的概念和分类。

3.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认识和分类。

4.应用绘制平面图形,确定各种角度以及角的度量单位等。

(五)统计与概率1.数据处理方法,如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表示等。

2.了解统计中常用的概念和指标: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极差等。

3.概率的概念和应用:事件概率的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分布。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第一册教案教材学期计划

数学第一册教案教材学期计划

数学第一册教案教材学期计划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数学第一册的教案教材学期计划提供指导。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在第一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技能,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

•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掌握数学第一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2.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3.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4.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5.数据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安排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共分为18个学时。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第一节课:数学第一册的介绍和教学目标的讲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行调查,并让学生们介绍自己对数学的看法。

•第二节课:自然数的概念和认识。

教师通过举例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并进行自然数的排序和比较。

第二周•第一节课:自然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二节课:自然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介绍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三周•第一节课:整数的概念和认识。

介绍负数的概念和整数的认识,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数的意义。

•第二节课: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介绍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四周•第一节课:分数的概念和认识。

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图形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运用。

•第二节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介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五周•第一节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介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并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二节课:小数的概念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学期计划潘丁娥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1、数一数………………………………………………约1课时2、比一比………………………………………………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4课时`全册教材设计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相应可操作性的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创新。

下面我就谈一谈第一册教材怎样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什么不同?(一)目录本册教材有九个单元。

主要知识点有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多少、高矮、轻重;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认识整点钟,几点刚过,快到几点了,以及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与以往教材对比,知识面扩展了。

另外计算与其他内容穿插安排,主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多样化,并体现计算教学的循序渐进。

每一单元的二级标题,如第一单元的二级标题“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等,是以活动方式和情境出现的。

体现要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有关的知识并获得情感的体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提高组织数学活动的能力(有效有序,让创新走进课堂,把思考还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参加数学活动。

教师要培养和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我们教研、科研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个问题。

老师们都知道,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按照《课标》的精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新课程的教学形式,很多情况下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座位的排列可以因地制宜,但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小组的组织。

根据一些专家的实验,建议以异质分组为好(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在一起),要有组长,对组长要有指导,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时,要求要明确,分工要合理,指导要具体,评价要及时。

培养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另外本册教材中还设计了很多小栏目,有:3个实践活动;9个数学游戏;4个数学故事;3个小调查。

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来学好数学;小调查与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一、数与计算部分1.生活中的数(10以内数的认识)为什么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第2、3页“可爱的校园”,教材创设了一幅动物学校的情境,开学了,小熊坐在大象的头上摇铃,很有童趣。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这幅图,这幅图真美,色彩真鲜艳。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幅图,观察到图中有数量,1只大象、2只白兔、3个蘑菇,这就是数感。

通过这幅图可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其中第3页一只小动物提出来“到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有多少。

”说明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学习数数。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上的数、教室内的数、校园里的数。

第4、5页“快乐的家园”学习数数,认数。

“说一说”、“练一练”都是学生活动的指导性的语言。

第一幅图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1个萝卜,1筐萝卜,1座山,1棵草,它们的数量都是1,用“1”表示,这就是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使学生体会到“1”可以表示1个个体,还可以表示1个群体,1可以表示很大1座山,很小一棵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从1引伸到2,3,4……,让学生数运动员的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运动员衣服上的数是他的代号,“练一练”把实物的个数与符号联系起来。

在教材第6、7页中的“玩具”,认数1~5,重点是练习写数,要求写字姿势端正,笔顺正确,整齐,匀称。

第8页“小猫钓鱼”,认数0,一条鱼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今天最低气温摄氏0度,0还可以表示尺子的一端从0开始,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如:电话机上有0,房间号302室有0,车牌号有0,第9页思考题,多样化的数数,可以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

第10、11页“文具”,认数6~10主要练习写数,6、8、9 这些数都不容易写好,教师要指导起笔,运笔,落笔的环节,我们要求学生把字写好。

第11页第3题,根据发射火箭倒计时的情境,应当要求学生会把10以内的数倒着数。

2.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七单元加减法(二)加减法(一)是10以内加减法;加减法(二)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些都是以往教材有的内容,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课标》中对此也作了明确要求,达到“正确,熟练”,第一学段结束时每分钟独立完成8~10道计算题。

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教材有什么特点呢?(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第22页中的加法,有两幅图,图1中的儿童左手有3支铅笔,右手有2支铅笔;图2中她两手合起来有5支铅笔。

列式是:2+3=5第26页减法,通过连环画,树上有5个果子,摘下2个,还剩几个?列式是:5-2=3并有相应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形象、具体的体验加减法含义,请注意!这里不要求学生叙述一些程序化的语言。

(2)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正确计算加减,逐步达到熟练。

例如教材的第22页“摆一摆”通过桃子的画面,学习加法。

第26页“做一做”,通过划掉圆片,学习减法。

过去是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来学习加减法,例如:3+2=5,教师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因为3和2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

认真想一下,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3和2合起来是5,更生活化。

过去讲数的组成和分解也是通过摆一摆得出来的。

过去要让学生熟练背诵,花费很长时间,实际上绕了一个弯子。

加法就是合,减法就是分开。

新教材关于数的组成与分解不单设一项,作为加减法练习形式中的一部分,例如:第29页,有4只鸡,有2个盘子中放鸡食,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际上就是练习4的“分”和“合”。

第33页“数学游戏”通过出示卡片:6,画面上儿童的三组对话:①“我出1。

”“我出5。

”②“我出2。

”“我出4。

”③“我出3。

”“我出3。

”都可以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

又如第35页第3题:凑成9。

第40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连一连。

”第41页“数学游戏”通过两人出示手指的个数的游戏等,都是在练习数的分解与组成。

1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要有一个过程,不要一刀切,不要过早地提出统一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逐步达到熟练,不要过早地搞速算比赛,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排队,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3)计算与应用结合起来在过去的教材中,第一册有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半图半文应用题→文字应用题。

根据《课标》的精神,应用题不在教材中独立设章节,那么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不是的。

教材是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的。

首先教材的呈现形式: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应用,两头都是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这样,彻底打破了把应用题分成类型和套用公式。

例如第23页第4题:说一说、算一算。

题中的信息量是丰富的,答案是不唯一的。

小调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第29页“数学故事”:差几只杯子?画面中有5个人,4只杯子,学生列出:5-4=1 就可以了。

差几只杯子我们研究的是数量关系,不必强调相同名数才能相加减。

第38页第4题:一共有6人,船棚外有2人,船棚内有几人?列式是 6-2=4,如学生列成:6-4=2也可以,只要在答案4的下面划一道线。

第42页“操场上”,按过去说法,就是求差应用题,老师们可能还记得,过去教材第二册中曾有这样一道题:白兔有12只,黑兔有8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列式:12 - 8 = 4(只)教师要问各部分数表示什么?学生在回答“8”表示什么时,说:把白兔分成两部分,式子中的8是和黑兔同样多的8只白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