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精品PPT】复件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精品PPT】复件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3.秦汉以来:初步发展 表现: 重农抑商,发展艰难,水平不高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 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4.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
(1)原因 农业、手工业发展 大运河开通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统一货币范式——开元通宝
(2)表现:
①原因: 统治者实行“海禁”“闭关锁国”
②表现
仅广州一处通商, 广州“十三行”,政府特许,统一经营 出口商品总量低
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计经济效益)
(2)宋朝市的发展
①位置
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 城郊、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②管理
经营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 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③范围: 全国出现许多商业名镇
想一想:与唐朝相比,北宋时期市出 现了什么新变化?
北宋汴京城
2.城市的发展
(1)古代的大城市:
政治中心
地位
军事重镇 交通枢纽 商业中心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1)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外贸港口——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市舶使 (3)两宋:海外贸易范围广,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 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广州和庆元; 设市舶司加强对外贸易管理。
(5)明清: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市”“坊”严格分开; ②管理: 官府设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
商业活动受到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9页文档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9页文档
4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8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8 新人教版必修2

精选ppt
9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探究一: “市”的形成与发展

◆“市”——商品交换的商业区

概 念
◆“坊”——城市居民的住宅区
◆城市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
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精选ppt
•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 贸易。
•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 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 大港。
• (5)明清:
•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北宋东京城
精选ppt
商业活动突破时 间和地点的限制
13
宋朝以前“市”的特点(唐为例)
1、商业活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官府设官员进行严格管理
宋朝以后“市”的特点(宋为例)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政府不再直接监管
精选ppt
14
探究二: 城市的发展
1、古代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等。




城市 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繁荣: 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市场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金融: 出现柜坊、飞钱
① 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对外 贸易 繁荣
广—州— 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 市舶使
精选ppt
6
(四)两宋时期——空前繁荣
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 的重要财源(P13)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料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  第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料

5.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 ,是一种报时信号。 《新唐 书·百官志》记载: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 更二点鼓自内发, 诸街鼓承振, 坊市门皆启。 ”陆游 《老 学庵笔记》卷十载: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 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 A ) A.唐朝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坊市制度的 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 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出现了草市、集镇,纸币广泛流通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的 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未 发生重大转变,A 项不正确;消费观念的改变是由商 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B 项不正确;官员与商人的社 会地位渐趋一致在材料中未体现,C 项不正确;由材 料信息可知,汉初为抑商制定的规则随着商品经济发 展而出现变化,D 项正确。
【例 3】(2014 全国)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 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 出( A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材料中的这句话描写了松江以织布为主,芜湖以浆染 为主, 可明显看出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有区域的分工,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需求问题,B 项不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技术的差异而不是日趋平衡,C 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D 项不正 确。
【解析】 选 C。 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国君无不分 庭与之抗礼”,说明了大商人地位高、影响大。
2.《晋书· 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 “罢五铢钱, 使百姓谷帛为市”。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 其主要原因 是( C )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一轮复习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一轮复习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
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
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
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
延续到今天。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 商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 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 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材料四 (宋代)农副产品多通过墟市、镇市向城 市集中,形成商品的“求心”运动;一些专业化生 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由生产地流向各地,呈现为辐 射运动。 ——漆侠《宋代经济史》
表现三:商品交换的总量和品种增加,许 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16
表现四:海外贸易的繁荣。
17
材料六
被认为是世界最早 使用的纸币,发行 于北宋时期1023年 的成都。
10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请同学结合课本, 概述宋朝前后市的发展情况, 并概括宋朝前后市的特点。
11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
发展特点:
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 “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 而存在。 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 格限制。如实行“市坊分开”等。
党建工作,这是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 指导思 想。只 有加强 党委和 党支部 的自身 建
设,才能大力推进医院的建设,使医 院在稳 定中求 发展求 改革, 在发展 、改革 中
求稳定。 (一)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 体素质
1、建立党员活动室攘 皆为利往 2
1、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成因
环境宽松; 交通发达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16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16 新人教版必修2

明朝中期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
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
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商帮以“相亲相
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
精选ppt
8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1.布局的变化 (1)坊、市分立: ①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 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 ②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区称做坊。
精选ppt
12
2.主要特征 朝贡贸易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 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 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问题 1】 古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试 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规律,并概括说明古代中国不同时期 城市发展的特色。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
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
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
以,尽管古代统治者始终把农业看做“本”业加以重视,而把工商业看
提示:本问题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性的归纳, 既是对教材知识的概括,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拓展和补充。
精选ppt
15
(1)特征规律: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 品经济日趋活跃;中小城镇不断增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明朝 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萌芽。

高一历史第3讲讲义

高一历史第3讲讲义

扫码下载课程资料第三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内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1)表现: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1)表现: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秦汉(1)政策:重农抑商,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表现: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4.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两宋(1)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朝(1)原因:交通发达。

(2)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1)政策: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2)表现: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二、市的变迁1.市的变迁时期时间空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①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②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扫码下载课程资料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概况 善于经商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 进一步发展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1、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2、柜坊和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
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 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 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 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 也不用运输税钱。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1)两种主要形成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

(2)时代特征①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设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众多人口。

③隋唐城市的兴旺。

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

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④明清时期,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3.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1)长期的国家统一;(2)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3)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4)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5)部分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的推动。

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前提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拥有雄厚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早期资本家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雇佣劳动者。

(2)特点①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业。

②从表现看,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和劳动力市场,景德镇也出现了雇工经营,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③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

高三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江苏教学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商人活动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里恰当地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3.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

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

三、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和要求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知识梳理】【学法指导】1.学习本课应注意从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整体把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另一方面从都会、“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的分解来例举典型表现,如此便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把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适当联系古代农业、手工业,说明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理解商业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的次要地位。

【重点难点解析】1.中国古代的城市“城市”是由“城”——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城以盛民也”,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

为此,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面积多达几到几十平方千米,城内有大片农田、园圃等。

城的数量也相当多,遍及全国。

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等级地位。

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

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也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1)先以陆路为主,后以海路为主。

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时期,海路贸易日渐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着力于加强对外友好往来。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市坊制度
时间
宋以前
按时开市闭市
宋以后
时间打破
空间 管理
市坊分开 市长严格管理
市坊界限打破
官府不再直接 监管
北宋东京城
北 宋 东 京 城 布 局 示 意 图
农的桥民毛赶上驴着进的驮城碳 商业区
车水马龙的 码头区
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 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的繁 华景象。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商人”的来历
1、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成因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
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
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
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 困辱之”
——汉
秦汉重农抑商,商业发展艰难(经商受 时间、地点限制)。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 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 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的地点受到限制,很不方便。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
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
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开元通宝
(汉) 五铢钱(唐朝铸)
纸币“交子” (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突破】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
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 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 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商人地位长期较 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 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例 4】 (2014 新课标Ⅰ)据记载, 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 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 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 入,故 A 项正确;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 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 B 项错误;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 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 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 D 项错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帮。依据所学可 知,尽管明清时期商帮力量巨大,但他们没有将巨额 资本投入到生产领域,以扩大再生产,而是投入到农 业领域,即“以末富之,以本守之” 。这与当时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要求恰恰相反,正如材料所言“但遗憾的是 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 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 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所以应选 B。
【例 3】(2014 全国)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 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 出( A ) A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材料中的这句话描写了松江以织布为主,芜湖以浆染 为主, 可明显看出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有区域的分工,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需求问题,B 项不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技术的差异而不是日趋平衡,C 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D 项不正 确。
【解析】唐代有“官街鼓”说明唐朝市受官府的严 格监管, 宋代废除“官街鼓” , 反映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 故选 A。
6.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 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 十分热闹。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有“白市” “夜市”和“晓市” , 许多交易数额巨大, “动即千万” 。这段话描述的现象最 早应出现在( B ) A.汉代长安 B.北宋东京 C.唐代洛阳 D.明朝北京
材料二: (明朝)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人资本集 团、徽州商人、关陕商人、洞庭商人,江西商人、闽 浙海商,龙游商人、武安商人等。这些商人资本集团 十分活跃,足迹遍及南北和边陲、海外,不避间关险 阻,鳞次辐辏于各地市场、所贸易者包括田亩之获, 布帛之需,各种器具珍玩,山海宝藏。这些商人集团 都积累有相当的资本,如徽州商人资本有至百万者, 拥有二三十万者只能称为中贾。嘉靖年间有号称天下 十七家首富者,其中商人占七家。
【解析】由题干中的“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可知, 宋高宗下令对广南市舶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故 答案为 C。
9.据《海澄县志》记载: “(漳州月港)农贾杂半, 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 产” ,成为“闽南一大都会” 。这反映了当时月港( A) A.对外贸易频繁 B.民营手工业发达 C.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社会习俗西化
5.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 ,是一种报时信号。 《新唐 书·百官志》记载: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 更二点鼓自内发, 诸街鼓承振, 坊市门皆启。 ”陆游 《老 学庵笔记》卷十载: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 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 A ) A.唐朝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坊市制度的 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 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出现了草市、集镇,纸币广泛流通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时间限定在“明清时 期” ,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 的“草市” ,故选 A。
8.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 臣……曰: “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对外贸易征税、 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 宜得人而久任。 ”据此可知在宋代( C ) 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 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C.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 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路。 唐宋转变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事业发展;西北
民族政权阻隔;外贸主要商品变化 (如瓷器更适宜走海
路 )。 ②官方贸易:贡赐贸易 ( 外交手段 ) 着力于加强友好往 来,不以赢利为目的。
③主要输出商品:汉:丝绸;唐:丝绸、瓷器;宋: 丝绸、瓷器、茶叶。
④外贸伴随文化交流:例如敦煌文化,反映了丝绸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的 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未 发生重大转变,A 项不正确;消费观念的改变是由商 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B 项不正确;官员与商人的社 会地位渐趋一致在材料中未体现,C 项不正确;由材 料信息可知,汉初为抑商制定的规则随着商品经济发 展而出现变化,D 项正确。
【解析】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营业时间不受 限制、 有“白市” “夜市”和“晓市”只有北宋东京符合, 故选 B。
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 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 ,是农村专业经济发 展的结果”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 )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C.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例 5】(2013 江苏)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 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B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析】选 B。由题干信息可知,扬州之所以好, 是因为在这里可以通过经营盐业和典当业等而变得富 有,可以“仕而商”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鄙视工 商业的传统观念。故选 B 项。封建社会一直注重士农 工商的身份界限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 A、D 两 项;C 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故排除。
【解析】 选 C。 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国君无不分 庭与之抗礼”,说明了大商人地位高、影响大。
2.《晋书· 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 “罢五铢钱, 使百姓谷帛为市”。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 其主要原因 是( C )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
朝代对外贸易非常繁荣。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西汉至明朝 前期,我国历朝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和 加强管理对外贸易。
(2)中外贸易往来的特点: ①陆路贸易为主向海路贸易为主转变:
表现:汉朝陆路为主;唐朝海陆并重;宋元明清重海
【解析】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 安, 导致货币更换频繁, 从而使得物物交换成为交换 的主要手段。答案为 C。
3. “北宋中叶每年铸钱数量超过盛唐十几倍, 但铜 钱还不够用,有些地区使用铁钱(贱于铜钱),白银也 更多地作为支付工具,稍后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C.宋代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结果
【他山之石】
岳麓版教材补充说明的史实有: 1.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
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
服务。 2.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景象。
3.元代更广泛地流通纸币。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 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 C ) A.各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 C.大商人社会地位优越 D.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由材料信息“走洋如 适市,朝夕皆海供”可知 A 项正确。
10.1832 年 6 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 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 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B )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1.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商业
发展的特征。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
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高考考点
商业的发展。
3.高考真题
【例 1】(2014 全国)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 车” ,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 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D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解析】选 B。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清朝对外政策 演变的过程。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设立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对 外交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元稹的《估客行》中说:求珠驾沧 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 火浣,蜀地锦织盛。……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代诗人姚合有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 就已经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