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维生素D》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维生素D》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维生素D》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1题。

(18分)1.【材料一】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应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对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

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

肥胖人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2017年04A期,有修改)【材料二】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于食物。

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

人类皮肤中存在维生素D的前体-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要经常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一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红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部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201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说明:本专题精选了时下最新说明文6篇,统一编排题号,给定分值,满分120分;可作为平时考试或练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使用。

【一】(21分)清凉世界出手中●郭艺①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扇子。

从古至今,扇子一直备受国人喜爱,除了作为扇风引凉的器具,更与其雅致精巧、具备抒情寓意的艺术风韵分不开——于扇面上题字作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②江南地区的扇文化历史悠久。

明清以来,杭扇和苏扇因其种类多样、制作精良广受好评,杭州的黑纸扇与苏州的白纸扇更是被并誉为“杭黑苏白”,成为折扇中的名品。

清末民初,杭州制扇业已形成产业体系——以“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等最为著名,它们周边汇集众多扇业加工作坊,依附这些著名商号做代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1893年前后,杭州“王星斋”(后称“王星记”)扇庄逐渐发展成为杭州扇业的翘楚。

1937年,为迎合市场需要,杭扇中出现了具有城市时尚的檀香拉花绢面女式扇。

扇面描绘花卉和风景,色彩以淡柔为主,并有着极其雅致的名号“西泠”“玉带”“双峰”,把西子的温婉带入了扇的品性。

除此以外,杭扇中还出现了书画扇、曲艺扇和舞蹈扇等一批创新产品。

③20世纪40年代末,社会局势动荡,此时杭州的扇业进入低迷状态,一些著名扇庄如“舒莲记”“马学记”等纷纷倒闭,“王星记”成了杭扇硕果仅存的代表与传人。

1956年,“王星记”被收归国有。

1958年,由于政府对手工艺产业重视,杭州制扇工艺得到大发展。

1959年9月,“王星记”扇厂恢复停产多年的全棕40茄、50茄黑纸扇、真金象牙扇、男式檀香扇、湘妃骨边扇等工艺扇品种,扇业再次踏上蓬勃发展之路。

如今,杭州“王星记”扇厂的制扇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④【甲】扇骨和扇面是扇子的主体。

【乙】扇骨制作关键是精工与细作,南方多采用竹为扇骨材质,要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通过抛光、打磨技艺,体现材质光色之美,再经雕刻、镶嵌来美饰扇骨。

海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附答案)

海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1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①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在中国饮食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在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为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吃的文化已经超过了吃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们可以将其社会意义概括为精、美、情、礼四个字。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③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求精的意识。

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

④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要求的概括。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⑤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左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①盐梅以烹鱼肉,遳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⑥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喝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有着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功能。

朋友在一起小聚,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或诉说自己的情感。

⑦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首先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人教版中考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中考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1)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马家窑彩陶上的乐和舞①当瑞典学者安特生1921年在渑池县发现了仰韶文化后,推断这一文化并不是孤立的。

囿于他当时所具有的彩陶知识,以及他以欧洲人的习惯性思维,认为这些陶器是从西往东传播到中原地区的。

因此,他溯着黄河来到兰州寻觅,最后来到了临洮,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大批彩陶,时间要晚于仰韶文化,他把它们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②在经过中外学者几十年的后继研究之后,终于认定中国的彩陶是土生土长的文明,并不是从外国传播过来的。

安特生为这次考察写了一本书,题目叫《黄土的儿女》,讲述四千多年前黄土地上的儿女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来装饰自己的器具。

③使用黑色来装饰红色的陶器,这是马家窑彩陶的一大特色,红、黑两色并列而形成的艺术之韵在马家窑彩陶上被发挥到了(jízhì)。

马家窑陶器上的黑彩,装饰的面积之大,前所未有,从器口到器底,几乎全部遮盖殆尽,有的甚至爬到了器口的内部,从而形成了内彩,具有了一种“满、平、匀”的装饰美。

但是,绘器者又极有分寸,这种繁密的布局并不令人感到窒息和不快,反而给人一种“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美。

④在彩陶的装饰上富有感情,这是马家窑的彩陶留给人们的印象。

密布于马家窑彩陶上的,都是一些粗细相等、排列均匀的线条,它们刚健粗放,富有强烈的动感和弹性,在器物上组成了一幅幅旋转着的画面,犹如江河泻地,激浪奔腾,但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当中,又会有一些空白的中心点,从而给人以静止的感觉。

欣赏着马家窑的彩陶,犹如在聆听一首旋律感极强的乐曲,留给人的是一种音乐之美。

⑤马家窑彩陶具有抽象的纹饰,这一特色形成的图案显得逼真传神。

彩陶上绝大多数抽象的纹饰是螺旋形的图案,有人认为表现的是水流的涡漩,这些涡漩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呈带状的二方连续图案,有的呈四方连续图案,有的是独立纹样,有的漩涡当中留下了一些带点的圆圈,好像是溅起的泡沫。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精选试题+详细答案,值得下载打印练习)一、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门楣上的文化瑰宝——匾额赵婷①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述说着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②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

但如果说到老字号商铺“稻香村”“张一元”,再说到皇宫寺庙的“太和殿”“雍和宫”,就会感到匾额离我们并不远。

它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传统象征,既是人文风景,更是历史印记。

③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

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

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

④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人对门的重视。

在古代,门被称为“衡门”,是一种领地的标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在衡门上放置猎物作为其领地的风俗。

当部落发— 1 —展成为国家,氏族首领化家为国,衡门上的标志也简化成为文字,成为国号。

我国古代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国号为商,“商”字的甲骨文极像衡门之上放置鸟牲。

⑤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由于匾额在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

⑥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的。

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就更多了。

⑦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商家的招牌、店铺的品牌。

著名的招牌,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商标,它往往同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同顾客的认同感、信任感联系在一起。

⑧除了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外,匾额在古代还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WORD版本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微藻技术:治霾脱硝新路径徐旭东①在对灰霾天气的治理中,我们面临一个困难:脱硝。

对我国华北地区雾霾成因的机理研究揭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主要元凶。

其中,二氧化氮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盐,对PM2.5颗粒的形成有显著贡献,而这一氧化反应的速率又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目前..,工业生产中的脱硝技术主要是利用氨与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氮气。

但是,氨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本身要消耗能量、产生污染,与氮氧化物反应重新生成氮气,又使投入的能耗化为乌有。

不仅如此,在用氨水进行脱硝反应时,过量的氨进入大气,增加碱性成分、提高pH值,反而会加速雾霾的形成。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治霾脱硝之困。

②有没有新的技术路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生物脱硝或可提供答案。

其中,利用微藻发酵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大有可为。

不仅能够避免过量氨对大气的污染,反应生成的生物质还能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带来经济效益。

③微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光合生物,一般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繁殖,但也有一些种类能够利用葡萄糖等有机碳源进行高密度发酵生长,也就是异养生长。

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在适当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根、亚硝酸根,作为微藻生长所需要的氮营养。

依靠太阳光能生产微藻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难以用于工厂的尾气处理,但利用微藻发酵技术则使单位面积生物量产率提高上千倍,从而有可能在厂区有限的面积进行生物脱硝。

④为实现微藻脱硝技术,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需要把工业尾气氮氧化物固定与微藻发酵过程相分离,以保证尾气处理的高效率和可靠度。

其二,需要建立微藻利用硝酸根、亚硝酸根规模化发酵生产的技术。

其三,需要找到微藻产品的产业出口。

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石化石科院合作,逐步解决了以上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中石化的科研人员建立了氧化条件,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高效固定、转化为稀硝酸供微藻培养之用。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汇集一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汇集一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汇集一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说明文阅读(7分)“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列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苍蝇的贡献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苍蝇的贡献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苍蝇的贡献苍蝇的贡献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苍蝇无鼻子,不过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

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连,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大脑则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科学家们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特点和结构,把十分纤细的微电极接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仿制出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中,用来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也用于测量潜水艇与矿井里的有毒气体,还用于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气体色象分析仪等。

①苍蝇的后面有一对楫翅,是天然导航仪。

②苍蝇飞行时,楫翅以每秒330次的频率不停地振动,使苍蝇保持航向。

③一旦苍蝇的虫体倾斜、俯仰或偏离航向,楫翅振动平面的变化便被它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觉,并向脑子报告。

④经过度析后,脑就命令相关的肌肉把偏离的航向纠正过来。

⑤根据苍蝇楫翅的导航原理,科学家们仿制成功了一种振动陀螺仪。

⑥它的主要部件像只音叉,是通过一个中柱固定在基座上的,装在音叉四周的电磁铁,使音叉产生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

⑦当飞机、舰船与火箭偏离准确航向时,音叉基座和中柱就会发生旋转,中柱上的弹性杆就会将这个振动转变成一定电信号,传给转向舵,于是航向便被纠正过来了。

苍蝇还生长着一对结构奇特的比脑袋还大的蜂窝状的眼睛——复眼。

科学家们根据复眼的结构已研制出一种“蝇眼相机”,它的镜头是由1329块小透镜粘合而成的,一次可拍摄1329张相同的照片,其分辨率高达每厘米4000线。

仿复眼的结构还研制出光学测速仪,能够测量转体的速度。

“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

(选自《金属世界》2001年第3期,有删改)【相关链接】材料一:美国研究人员研究苍蝇的翅膀上分布的20块不同肌肉的功能,造出了能绑附在一根细线上的半自主飞行的机器蝇。

2019年中考 说明文阅读真题 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 说明文阅读真题 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练习题(附答案)《“黑金”石墨烯》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黑金”石墨烯①北京时间2018 年12 月19 日零时,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排行榜,中国22 岁的青年学者曹原名列榜首。

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旋转成约1.1°的微妙角度时,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把平行的两层石墨烯旋转成约1.1°的“魔角”并不容易,需要很多次试错,但曹原总是很快就能操作成功。

因此,《自然》杂志称曹原为“石墨烯驾驭者”。

②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一种有“新材料之王”之称的奇迹材料。

它看似神秘,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 万层石墨烯。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

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③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尽管石墨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但是人们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的研发成果显示,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如图)④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5 至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1000 亿美元,更有乐观者认为,石墨烯的市场潜在规模在万亿美元以上。

就目前情况来讲,石墨烯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是需求和价格。

石墨烯的未来产业化之路还很长,需要资金的支持和研发人员的开拓创新。

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都在日益提高。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阔。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石墨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墨烯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及超高的性价比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摘编自《22 岁在读博士生荣登<自然>杂志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石墨烯应用领域及前景浅析》《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曹原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自然》杂志把他评为2018 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之首。

江苏省13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部分图片版,有答案)

江苏省13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部分图片版,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专题常州8.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①猕猴桃奇异之旅的第一站是它的发源地--湖北省宜昌市。

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充沛的雨量与湿涧的空气就催生了一种古老的藤本果树,椭圆形果子表皮覆盖着浓密的緘毛,内里是亮绿的果肉和一排排黑色点状的种子。

②《诗经》记载了人们与它的初见:“隰①有苌楚,猗傩其枝。

天②之沃沃③,乐子之无知。

”“其楚”可能是猕猴桃最早的名字。

唐朝的《本草拾遗》中出现了“猕猴桃”的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

”关于“猕猴桃”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果子外皮的绒毛状似猕猴,另一说法是果实常被猕猴食用。

猕猴桃的叶子呈圆形或心形,花开乳白色转黄色,有人会在庭院中栽植观赏。

③猕猴桃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却一直未被前人驯化栽培。

究其原因,一是猕猴桃喜阴怕晒,畏旱怕涝,对水分、土壤的要求都较高;二是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花朵对蜜蜂的吸引力不强,人工栽培的难度较大。

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散发着一种野果的味道。

④不过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洋另一边的船票。

1904年新西兰教育学者伊莎贝尔到宜昌探望妹,猕猴桃的种子漂洋过海,随着她返回新西兰,来到了南太平洋岛国。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生长的理想之地,很难授粉的问题也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猕猴桃被广泛种植并于1924年培育出新的品种。

改良后的品种个头更大,皮表绒毛分布均匀,耐受磕碰,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也许是猕猴桃的中国名字传递的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Kiwi bird)倒是很像,1966年前后,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

这个名称是如此响亮,以至于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猕猴桃的代称。

再通过运输、储存和销售的产业实践,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在猕猴桃栽培和销售的世界版图里一枝独秀,但随后奇异果的生产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类文本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类文本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说明类文本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2019湖南省永州市(三)说明性文章(6分)被无人驾驶塑造的未来社会①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

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

”迄今,全球10多家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无人驾驶领域。

据有关人士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达9540万辆,这意味着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②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

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将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0倍。

”驾驶员从反应到制动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米,安全视距50米。

计算机从反应到制动只需0.2秒,制动距离6.7米,视距超过200米,还没有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问题。

数据显示,93%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无人驾驶可减少人为失误,使因疏忽造成的事故率降低至1%。

③王劲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先进的是它的学习能力。

今天是人在教车怎么开,每一次纠偏都会上传到云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会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获得的能力将会被下载到每一辆车上。

”一辆车进步,所有车都进步,久而久之,大数据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

④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在出发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文/郑依妮,有改动)14.下列有关第②段划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无人驾的安全性远超人类驾驶。

B.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

C.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其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人为失误。

D.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B(根据本段首句可得)15.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0篇实战练习(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0篇实战练习(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0篇实战练习(名师精选全国中考真题+详细答案,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用AI 计算情绪》一文,回答1~3 题。

(每小题2 分,共6 分)用AI 计算情绪蒋虹霞①学习机能够从你的面部读出“困惑”,自动放慢教学进度;你的车能感知你的疲惫,强制停车或报警;甚至你的冰箱能够感知你的体重,“体贴”地自动上锁……②这些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Affectiva 是一家创立于 2009 年的美国创业公司,主要研究“情绪AI”,即通过捕捉人类的面部表情,来分析判断情感,并做出反馈。

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个叫Affdex 的情感引擎。

③如何让冷冰冰的机器识别人类情绪?④Affdex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观察分析人类面部表情的纹理、肌肉及其动态变化,总结出快乐、生气、伤心等情绪状态在面部表现出的差别,对眼睛、眉毛、嘴唇等面部特征点进行“编码”。

⑤用户只需要运行Affdex,摄像头里的白色边界框就会准确地锁定人类面部跟踪重要特征点,再把用户的面部表情与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一份“情感得分”报告。

每一次的表情读取都会形成一个情感数据点。

⑥Affectiva 的联合创始人 Kaliouby 认为,“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

在Affdex 情绪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广告商和品牌公司可以通过观察用户的面部表情来评估商品的销售情况、广告效果等,准确地找出他们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

⑦零售技术公司Cloverleaf 就把Affdex 情绪识别技术应用到门店的货架管理,来捕获用户互动数据,并进行情绪跟踪。

除了市场营销,Affdex 情绪识别技术也将被广泛地应用于视频、教育、医疗、游戏等各个行业。

⑧智能相机HubbleHugo,就安装了 Affdex。

该产品除了可以进行情绪识别外,还能够接受语音指令,对家中进行视频监控,甚至充当摄影师和视频记录员。

⑨随着搜集的数据越来越多,迄今为止,Affectiva 公司已经积累了来自 75 个国家的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 570 多万张面孔,产生了超过 500 亿个情感数据点,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情感数据库。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说明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1.手机的指纹解锁真的安全吗?①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纽约大学及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两枚指纹之间的局部特征普遍存在相似性,因此手机或其他设备上的那些基于指纹的安全系统,要比想象中脆弱得多。

②系统的漏洞在于,用于身份验证功能的指纹传感器并不会捕捉用户指纹的完整图形,相反,它扫描储存的只有指纹的部分区域,而且许多手机还允许用户在系统里录入多个手指的指纹。

只要用户的指纹与系统里保存的区域指纹相匹配,手机就会解锁。

据研究人员推测,不同人的指纹区域之间可能存在足够的相似性,足以用来制造出虚假的“超级指纹”,从而骗过手机的指纹传感器。

③参与研究的一位专家表示:许多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均开始将指纹传感器用于用户身份验证,但手机上的指纹传感器尺寸很小,扫描录入的只有一部分指纹。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电子设备通常会在注册过程中,要求用户录入单个手指指纹的不同区域点,以确保其中至少有一个会在身份的识别过程中与获取到的指纹图象成功匹配。

而正是这一点使得情况不妙。

④这位专家表示,由于指纹传感器的尺寸变小,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才能捕捉到额外的特征点,如果不提高分辨率,那么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到用户指纹的独特性。

研究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⑤研究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如何解决这个突出的漏洞。

其中包括需要开发出有效的反电子欺骗技术;在用户注册时谨慎挑选指纹的数量和类型;提高小型传感器的分辨率以便于提取更多特征点;提高利用细节点与纹理的识别技术;以及设计更有效的综合方案,从而将用户的多个指纹区域结合起来。

⑥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研究组组长称,“超级指纹”有点类似于一个黑客,试图用1234这种通用密码来破解PIN码(手机SIM卡的个人识别码)。

1234这个密码大约有40%的几率是正确的,据他们估计,这个正确率有点高。

⑦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研究人员对8200枚指纹进行分析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精选试题+详细答案,值得下载打印练习)一、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门楣上的文化瑰宝——匾额赵婷①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述说着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②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

但如果说到老字号商铺“稻香村”“张一元”,再说到皇宫寺庙的“太和殿”“雍和宫”,就会感到匾额离我们并不远。

它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传统象征,既是人文风景,更是历史印记。

③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

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

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

④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人对门的重视。

在古代,门被称为“衡门”,是一种领地的标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在衡门上放置猎物作为其领地的风俗。

当部落发— 1 —展成为国家,氏族首领化家为国,衡门上的标志也简化成为文字,成为国号。

我国古代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国号为商,“商”字的甲骨文极像衡门之上放置鸟牲。

⑤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由于匾额在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

⑥匾额广泛流传,由官方传至民间是从唐末开始的。

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开店,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就更多了。

⑦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商家的招牌、店铺的品牌。

著名的招牌,实际上也就是著名的商标,它往往同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同顾客的认同感、信任感联系在一起。

⑧除了为建筑物和商铺“标识名称”外,匾额在古代还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

⑨明清之际,牌坊匾额成为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需经皇帝降旨或恩准才能建造,上镌“圣旨”“恩荣”等字样。

⑩清朝律例规定,匾额作为一项特殊的旌表物品赏赐给寿民,从而使得匾额被广泛运用到祝寿之中。

他的做法深深— 2 —影响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多位皇帝,使得老人祝寿匾在清代成为一时风尚,至今仍有大量实物留存。

(选自《人民周刊》2018 年第 10 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匾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匾额是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

B.匾额兴起于先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

C.匾额作为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在中国的古建筑物中占据了显耀的位置,因此极受古人重视。

D.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匾额从这时开始广泛流传,开店的百姓挂各自的匾额招揽生意。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门楣和匾额的联系同时也点明匾额的地位。

B.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匾额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并不远。

C.第③段加点词“两千余年”,表现了匾额沉淀与打磨的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匾额的兴起、习俗的形成、广泛— 3 —流传、发展,以及广泛运用。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在衡门上放置猎物的习惯,这种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代人对匾额的重视。

B.“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说明匾额不仅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还起到宣扬教化的作用。

C.牌坊匾额上刻“圣旨”“恩荣”等字样,用于人们奖励功德孝贤,它要经过皇帝恩准才能建造。

D.匾额在中国民族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匾额的用途多样,形式丰富,比如赏赐给寿民的“寿匾”。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中国筷子①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至少持续了三千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虽然筷子的起源历史悠久,但这时的箸并不是吃饭的工具,而是用来捞有汤羹的菜。

《礼记·曲礼上》上记载,那时人们吃饭或者喝汤的工具主要是餐匙(古代称匕、匙)。

③两汉时期,箸的使用等级已经显现。

西汉早期时多用.竹箸,而在东汉贵族们的墓穴里,铜箸更为常见。

— 4 —④等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的质料更显夸张,出现了金箸、银箸、玉箸、犀箸、木香箸,这些当然都是统治者们才能用得起。

拜隋唐手艺人想象力的丰富,这些箸中出现了一批两端细、中间粗的新型箸。

有种说法认为,它们是为了满足箸的两端皆可挑刺和挟取食物之需。

⑤到了明清,箸的称呼终于转变为“筷子”。

明成化十一年(1475),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江苏吴县)为甚。

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到了清朝,“筷子”一词逐渐普及。

《红楼梦》第四十回载,“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不过这个时候,“箸”与“筷子”还在一同使用,直到现代才统一称“筷子”。

⑥如果教中国人使用刀叉,估计需要一顿饭的工夫。

但是如果让西方人学会用筷子,大概不是几顿饭能解决的。

且不说筷子在古代曾被当过算数工具(短箸进行数学演算)和思维训练工具(长短箸表述八卦),仅仅是用它吃饭就是一门学问。

我们需要用一只手握住两根筷子,通过手指的灵活和协调动作,才能将饭菜夹起送入口中。

⑦中国人自古重视饮食,相应的,对饮食工具也赋予了— 5 —很多含义。

比如,筷子多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

筷子圆的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此外,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朴素理解。

最后,筷子成双出现,也与国人遵守的太极、阴阳理念相符:太极是一,阴阳是二。

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⑧关于筷子如何传播出去的,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商纣政权灭亡后,遗臣箕子带领子民来到朝鲜半岛时传入的。

筷子首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接着传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在筷子传入日本前,日本人几乎还在用手抓饭吃,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说古代日本人“手食”。

公元 607 年,圣德太子以小野妹子为遣隋使,出访中土。

小野妹子被中原朝野上下使用筷子的进食方式所折服,就将筷子带回日本。

公元 8 世纪时,箸在日本已相当普及,成为各个阶层都喜闻乐见的食具。

当时还把它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

⑨中国人发明了筷子,将其传播到不同国家,并根据不— 6 —同的形态和文化特色入乡随俗。

但饮食结构毕竟不同,进食方式也一定有区别,这本身正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所以,给予尊重是起码的底线。

(有删改)1. 下列关于“筷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历史悠久,最初并不是吃饭的工具,而是用来捞有汤羹的菜。

B.隋唐时期,在拜隋唐手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下,出现了一批两端细、中间粗的新型箸。

C.在古代,短箸曾被当过算数工具进行数学演算和思维训练工具,仅用它吃饭都是一门学问。

D.筷子首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在筷子传入日本前,日本人几乎还在用手抓饭吃。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理,语言生动有趣。

B.文章第③段中加点字“多”,说明汉代时箸的材料多是竹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⑦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筷子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D.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中国筷子的发展历史、蕴含的文化及— 7 —流传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到了明清,箸的称呼才转变为“筷子”,但这个时候,“箸”与“筷子”还在一同使用,直到近代才统一称“筷子”。

B.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C.公元 8 世纪时,筷子还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当时在日本已成为上层阶级都喜闻乐见的食具。

D.人们在说话时,由于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因此,到了明代,人们把“箸”称为“快儿”。

三、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古人过年的“钱习俗”倪方六①在古代过年的“钱年俗”中,“压岁钱”是最重要的一种。

古人是这样定义的:在过年时“赠小儿钱,曰压岁钱”。

②如何给小孩子压岁钱?通行的是小孩子给长辈磕头拜年后,长辈就会递过准备好的压岁钱。

其实,清代最讲究的是将钱用红线串起来,放在孩子睡觉的房间。

据清蔡云《吴歙百咏》记载:“除夜将睡,以钱置小儿女枕边,名‘压岁钱’。

”③压岁钱包含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所以古人在准备压— 8 —岁钱时都要讨个吉利,多“以百为数”,即压岁钱一般一百文,既不多给也不少给,取“长命百岁之意,故民间又称压岁钱为“百岁钱”。

④过年时流行的“钱年俗”还有“挂门钱”,这种“年俗”有些地方至今尚存。

门钱,顾名思义是挂在门上的钱,又称“黄钱”“红钱”,在民间它是“喜钱”,但并不是真的流通货币,乃五色纸钱。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岁晚节物”条记载了当时的年俗:“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

”挂门钱风俗是为了迎接门神,到后来挂门钱又被赋予抵御“疫神”的作用,成了避灾驱疫的需要,与门挂桃符是同一原理。

⑤因为放置手法的不同,挂门钱又叫“贴门钱”。

清乾隆《石首县志》记载:当地大年三十,“贴五采门神与桃符,并挂纸钱于门壁”。

⑥古代做生意的人家尤其重视挂门钱,将所贴的纸钱称为“利市钱”。

清光绪《曲江县志》记载:当在“除夕馈年,换新春联,贴门神、利市钱”。

在挂门钱风俗基础上,还衍生出挂“散钱”——把钱挂(贴)钱到家中器具上,以图吉利。

清光绪《沔阳州志》记载:当地过年时,“家中器物均散挂钱纸,曰‘散钱’”。

⑦摇钱树,简称“钱树”,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树。

然— 9 —而,摇钱树的最初出现并非吉祥物,而是当随葬的冥器来使用的,之后“摇钱树”的概念被移植到过年风俗中。

⑧老北京人过去就有岁末挂“摇钱树”以祈年的风俗,那时家家都会准备“摇钱树”,其制作方法在《燕京岁时记》里有记载:“取松柏枝之大者,插于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谓之摇钱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