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限时集训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和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很多专题需要我们进行复习和掌握。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1.自然地理专题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壳构造与板块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构造、地球的外部造地力作用和地理时空变化等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概念的澄清:明确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地壳构造、板块运动、地质时代等。
理解这些概念是自然地理学习的基础。
重点掌握原理:地球的运动、板块构造和地理时空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原理和规律,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如岩浆喷发的成因和地震的发生机制等。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地理问题。
在复习人文地理专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重点掌握地域特征:掌握各个地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征,如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结构和少数民族分布等。
地图分析:通过分析和解读地图,了解各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研究人口分布图、城市空间结构图等,掌握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点。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实地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
可以去城市、乡村、少数民族聚居地等地进行考察,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是将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复习地理实践专题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技能的掌握:地理实践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如地图绘制、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要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以便在实践中能够准确运用。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复习地理实践专题。
通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自然灾害防治等案例,来加深对地理实践的理解。
实践活动:参加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走访地理景点、参加地理考察等。
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最新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精品教学案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专题四】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考情分析】【知识归纳】一、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地质循环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以岩石的形成和转换为考点是主要考查方向。
实际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质循环过程,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突破。
框图理顺岩石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特点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1.比较常见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2.地质构造研究在实践中的意义三、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任何一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高考中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的频率较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表格归纳如下:【考点例析】【例题1】(2011·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D C【解析】第(1)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第(2)题,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例题2】 (2012·江苏卷)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答案】D C【解析】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相关知识。
第(1)题,从剖面线上看:①②③④处都为谷地,同一岩层拱起处就为背斜,①④谷地都为背斜,为背斜谷,②为向斜,③为断层。
第(2)题,⑤处同一岩层分布不连续,发生向下位移,说明⑤处岩层断裂下降。
地壳运动规律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适用)含解析
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高考命题考向解读】1.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热点突破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新老岩层的判读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解读(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该类图的基础。
(2)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
(3)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才可能含有化石,它保存了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而岩浆岩、变质岩中则不可能含有化石。
2.如何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质剖面图中往往呈现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我们可以根据岩层的相邻关系来判断它们的新老关系,判断依据如下:(1)沉积岩是经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的产生时间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岩浆喷出通道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例1、【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3题。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B【变式探究】(2016•北京卷)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 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解析】仔细读图,此山地是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随岩石圈下降,山地顶部没入水下,受外力作用而慢慢形成平顶火山。
答案选D。
【变式探究】[2015·天津卷]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图41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图41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C.无变化 D.无法判断【变式探究】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计划
二轮复习专题计划
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
专题二:地理学科技能
第1讲三类地理计算题(地图、地球运动、人文地理)
第2讲三大类等值线图的判读(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第3讲常见地理统计图表解读与数据分析(坐标、统计、表格等)
专题三:重难点突破
第1讲地质地形专题
第2讲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3讲盐度和洋流
专题四:地理能力提升
第1讲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2讲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3讲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4讲论证和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专题五:高考思路综合
第1讲热点问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四部分考前十五天倒计时第13天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课件
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中“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 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 生碳酸钙淀积”信息,结合剖面图可知,A处是边石坝凸起部 位最高点,当水流翻越A处时,水体变得最薄,水中的二氧化 碳逸出,碳酸钙沉积,而且沉积速度最快。选A。第(2)题,边 石坝黄白相间的纹理,说明其所在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很可 能位于季风气候区,所以①正确,②错;雨季时,河流流量大, 侵蚀力强,含沙量大,碳酸钙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④正确;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泥沙沉积多, ⑤正确;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少,雨季短,碳酸钙沉积量 大,⑥错。选B。 答案 (1)A (2)B
(2)关于边石坝黄白相间的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
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
沙量大,碳酸钙淀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
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
2.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 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 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 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 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 (1)~(2)题。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 因为A处是边石坝凸起部位最高点,水体最薄,碳酸钙 沉积最快 B.B处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处 因为C处受凸起部位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 钙物质最易沉积 D.D处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 最易沉积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作用过程分析技巧
技巧(一)根据题目的区位,环境特点及岩石特征,判断岩石类型。
要求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以及它们和岩浆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图3)。
1、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坚 硬致密的 侵入岩(如花岗岩),或多气孔的喷出岩(如玄武 岩); 2、沉积岩是由地表被侵蚀的物质,由外力搬运后沉 积下来, 固结成岩而成,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及化石 燃料; 也包括石灰岩(化学沉淀物)和珊瑚礁(珊瑚虫遗 体堆积)。 3、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如 石灰岩变 为大理岩,页岩变为板岩。
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
斜,C—背斜,D—向斜。
3.断层的判断:看断层面的完整程度。如果断层面把所有岩
石断开,且断层面完整,则断层发生时间较晚,晚于其所
断开的岩层;如果果断层面不完整,则说明断层之后又发
生了某种地质活动;
4.根据地质构造之间的叠加和影响来判断:晚形成的地质
解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和箭
头指向,联系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逐步推导。第(1)题,
由沉积物只能变成沉积岩D,沉积岩变成变质岩E,变质
岩熔于岩浆A,岩浆冷凝形成侵入岩B和喷出岩C。
二、地质剖面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例3(内力作用+判断岩层新老关系+岩石形成条件逻辑思维)
图5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各岩 层、 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火成岩l、沉积岩l、沉积岩2、火成岩2、 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l、火成岩2、沉积岩2、 沉积岩l DC..沉沉积积岩岩33、、沉火积成岩岩2l、、火沉成积岩岩l2、、火火成成岩岩22、、沉沉积积岩岩l l 解析:根据沉积岩的顺序由老到新应是沉积岩3、沉积 岩2,而火成岩侵入地壳的定义可判断火成岩l、火成岩2 晚于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且火成岩2晚于火成岩1。所以 选D。
高考地理专题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1、根据岩石特征或种类判断: 具层状、有化石、硬度小→沉积岩(石灰岩、页 岩、砂岩、砾岩)→ 外力作用; 有气孔→喷出岩(玄武岩)→ 岩浆喷出; 岩石硬度高密度大→花岗岩→ 岩浆侵入; 有变晶结构(片理结构) →变质岩→ 变质作用 → 有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 岩石圆滑→外力作用,风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地貌)、流水侵蚀(鹅卵石)、风力侵蚀(戈壁 滩) 岩石杂乱堆积→棱角分明→冰川作用
考向1:描述地形特征
考向2: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和过程
一、提取信息 1、岩石特征:看文字描述、景观图片或示意图 2、地表形态:看文字描述、地形剖面图、等高 线地形图、景观图 3、地质构造(岩层形态):看文字描述、景观 图片、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顶部高度等值线 图;注意材料提示的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 翼老?中间老两翼新?) 4、气候特征:根据位置判断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2、根据地质构造判断: 完整的水平岩层→内力作用不明显; 岩层弯曲或倾斜→褶皱→地壳运动引起的压力; 岩层断裂、错动、位移(深、窄、陡) →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压力或张力。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3、根据地表形态判读: (1)常见地貌与内力作用(确定)
地 壳 运 动
岩 石 圈 的 组 成 与 物 质 循 环
岩石圈的组成: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形 成原因及岩石举例 侵入:侵入岩,如花岗岩。密度大, 硬度高
岩浆岩
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
喷出:喷出岩,如玄武岩,有气孔
沉积岩 变质岩
外力作用:如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具层状、含化 石 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有变晶结构。 组成岩石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称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地壳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是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因此,复习时应多结合一些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考查内容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考查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结合实例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网络构建】一、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
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
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限时集训
专题四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一、选择题图Z41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Z4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③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图Z42为某种地质演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Z423.该地质演化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 A.d—e—g—f—b—a—h—cB.d—g—e—a—c—h—b—fC.g—e—a—c—h—b—f—dD.d—f—b—h—c—a—e—g4.下列地貌的形成和上图地质演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eB.喜马拉雅山—bC.东非大裂谷—cD.雅鲁藏布江谷地—f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貌。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5~6题。
甲乙图Z43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被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被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读某山地及其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Z44),完成7~9题。
图Z447.图中的中山山地在形成原因上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8.图中P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肥水足B.矿产资源丰富C.气候温和多雨D.交通便利9.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静悟材料 材料3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学案
材料3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回顾核心知识]一、地壳物质循环1.三类岩石: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
(AB可互换)2.四种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②③可互换)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使地表趋于平坦相互关系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2.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类型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中心新、一般成谷岩层向下弯曲两翼老有时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泰山、华山、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构造盆地或谷地,如东非大裂谷、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3.外力作用与地貌(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常形成瀑布、峡谷等地貌;流水堆积常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2)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地貌;风力堆积常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
[再悟高考真题]1.(2016·课标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6年大洼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一、思路二轮复习从2015年12月20日开始,到2016年4月20日结束。
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提高。
二、具体措施1、重视主干知识,提高整合能力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
①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②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③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3、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重图文转换能力4、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大有效课堂容量。
5、狠抓限时,强化规范答题,重方法技巧培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专题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备课负责人1.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12月20日---1月20日杨斌2.地球与地图经纬网地图1月20日----1月25日杨斌3.地球运动时间专题自转与公转1月25日----2月10日杨斌4.气候大气运动气候类型成因特点2月10日----2月底沈学珍5.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3月1----3月10日沈学珍6.河流地形自然带水文特征地形特征3月10---3月20日沈学珍7.农业区位因素分析3月20---3月30日胡满玲b8.工业区位因素分析4月1日---4月10日胡满玲9.人口与交通分布特征分析4月10日—4月20日胡满玲穿插在每周课时中每月的月考卷分析与讲评每周至少一套文综二套限时讲评b。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力作用角度1 岩石圈物质循环(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第1题,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沉积物的过程,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
第2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一直存在。
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不会到达地球内部。
答案:1.AD 2.AC角度2 内力作用与地貌(2016·高考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3~4题。
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从题干中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地貌》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地貌》教案【专题要点】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区别及形成的地貌类型4.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及形成原因【考纲要求】1、能运用有关图表资料,学会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能综合分析地形与其它地理要素的关系3、学会进行自然地理要素分析的一般方法【知识网络】1 岩石的种类、特征及代表性岩石2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会画图)、地质作用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注意两种边界)内力作用3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分类、判读、实际应用【教法指引】1.从内容看,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形成地貌,分散分布在各地考卷中;2.从形式上看,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以区域图、等高线图或图表资料考查地质地貌。
4.运用有关图表资料,学会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5.综合分析地形与其它地理要素的关系6、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看出,此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各种地貌的识别和成因分析是命题的重点。
今后将以热点区域地形特征与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相结合来考查地质构造、地貌、人类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地质构造与找水、找矿、交通工程建设的关系,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貌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等。
7、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考查形式以区域图、示意图、剖面图为主要载体,考核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关系,火山构造与成因分析。
9、近几年围绕河流的命题很多,但此知识为新增内容,并不多见。
命题方向将以示意图、剖面图的形式为载体,围绕不同河流段流水作用的差别考查不同地貌的识别。
【典例精析】例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
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 向斜B 背斜C 断层D 地堑2.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 气、水、油B 气、油、水C 水、气、油D 油、水、气3.下列地貌中,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而形成的是()A 吐鲁番盆地、死海B 长江三角洲、塔克拉玛干的沙丘C 台湾海峡、庐山D 马里亚纳海沟、东非大裂谷(2008年北京卷)读图5,回答4.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2008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一、选择题
图Z41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Z4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
D.③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图Z42为某种地质演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Z42
3.该地质演化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 A.d—e—g—f—b—a—h—c
B.d—g—e—a—c—h—b—f
C.g—e—a—c—h—b—f—d
D.d—f—b—h—c—a—e—g
4.下列地貌的形成和上图地质演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e
B.喜马拉雅山—b
C.东非大裂谷—c
D.雅鲁藏布江谷地—f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貌。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5~6题。
甲乙
图Z43
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被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被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读某山地及其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Z44),完成7~9题。
图Z44
7.图中的中山山地在形成原因上属于(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8.图中P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肥水足
B.矿产资源丰富
C.气候温和多雨
D.交通便利
9.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读某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图Z45),完成10~11题。
图Z45
10.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D.地壳抬升、流水沉积
11.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运便利 B.便于农耕
C.军事防御 D.文化传统
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最宽处约500米,最窄处不足100米。
读L县县城
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图Z46),完成12~13题。
图Z46
12.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
A.山脊地带,地势较平坦
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
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
13.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暴雨 B.泥石流
C.滑坡 D.洪涝
二、非选择题
识,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