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萨努尔森林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

合集下载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表1.病毒分类目录附录:朊病毒注:BSL-n/ABSL-n:不同的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等级。

a.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扩增和利用活病毒培养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包括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核酸提取时裂解剂或灭活剂的加入、病毒冻干、利用活病毒培养物或细胞提取物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实验。

b.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以及感染动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包括感染动物的饲养、临床观察、特殊检查,动物样本采集、处理和检测,动物解剖,动物排泄物、组织、器官、尸体等废弃物处理等)。

c.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d.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但未经验证确认后进行的操作。

e.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

f.运输包装分类:按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分类包装要求,将相关病原和标本分为A、B两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分别为UN2814(动物病毒为UN2900)和UN3373。

对于A类感染性物质,若表中未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则包括涉及该病毒的所有材料;对于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的A类感染性物质,则病毒培养物按UN2814包装,其它标本按UN3373要求进行包装。

凡标明B类的病毒和相关样本均按UN3373的要求包装和空运。

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进行包装。

g.猴痘病毒: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个人防护应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规定。

h.这里特指亚欧地区传播的蜱传脑炎、俄罗斯春夏脑炎和中欧型蜱传脑炎。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夸赛纳森林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夸赛纳森林病_课件模板
症状及病史:
夸赛纳森林病症状_夸赛纳森林病有什么 症状
潜伏期3~8天。突然起病,发热、头 痛和严重肌肉疼痛,部分病人可出现衰竭。 重者出现胃肠道紊乱和出血。全身性淋巴 结病,支气管肺炎等。部分病人表现两期 疾病过程。第二期特征为无热后的脑膜脑 炎,表现为严重头痛,精神紊乱、颈项强 直、剧烈震颤眩晕
内科学疾病部分:夸赛纳森林病>>>
简介:
夸赛纳森林病于1957年被认识,当时印度 卡纳他卡州希茂哥地区的森林野猴中存在 着一种致死的动物流行病,此病和生活在 森林边缘村民中的疾病暴发有关。因而有 “猴病”之称。后来在夸赛纳分离到此病 毒而得名。
内科学疾病部分:夸赛纳森林病>>>
病因:
夸赛纳森林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夸赛 纳森林病
(一)发病原因 夸赛纳森林病病毒属于披盖病毒科黄 病毒属,其抗原性与其他蜱媒黄病毒,特 别是远东蜱媒脑炎的病毒,以及鄂木斯克 出血热病毒相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取决于血管损害、血小板减 少以及脑、肾、心内膜、心肌、胃
症状及病史:
和异常神经反射。 有发热、头痛、四肢肌肉疼痛、恶心、
呕吐、腹泻以及出血倾向,有口腔黏膜疹, 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合流行季节及疫源 地接触即可作初步临床诊断。
内科学疾病部分:夸赛纳森林病>>>
诊断: 夸赛纳森林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夸赛纳 森林病
发热初期应与回归热,伤寒、斑寒、 钩体病等鉴别。出血期应与流行出血热、 流脑等相鉴别。
内科学疾病部分:夸赛纳森林病>>>
并发症: 夸赛纳森林病并发症_夸赛纳森林病有哪 些并发症
并发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呕血、大咯 血。
内科学疾病部分:夸赛纳森林病>>>

【精品文档】登革热防治手册

【精品文档】登革热防治手册

第一章概述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DF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l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临床上,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流感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起病突然、高热、剧烈头痛、眼眶后痛、肌肉和关节痛,可伴有皮疹、淋巴腺肿和白血球减少,可波及所有人群,但症状可因病人的年龄不同而不同。

一般将这种病型称为古典型登革热(classical dengue fever,CDF),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

在登革热流行期,易感人群的罹患率通常为40%~50%,可高达80%~90%,但病死率很低。

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 DHF)是以高热、出血、肝大,严重病例循环衰竭为特征,病死率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伴有休克综合征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登革热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登革出血热的病死率可超过20%,经过有效的支持疗法,病死率可低于l%。

目前,预防或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

由于4种血清型中的任何一种登革病毒都能引起疾病,且只针对一或两种血清型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能会导致增加更严重疾病的危险,登革热疫苗研究进展困难。

理想的能预防4种血清型病毒的疫苗产品可能将在今后几年内被实际应用。

全球约25亿的人群处于登革热的威胁中。

1955年~1988年间共有80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发生国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共报告876万多病例(见表1-1)。

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估计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其中约50万登革出血热病例(其中大部分为儿童)需要住院治疗,至少2.5%的登革出血热病例死亡。

森林脑炎的研究进展

森林脑炎的研究进展
森林脑炎的研究进展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称苏联春夏脑炎(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蜱传性脑炎(TBE)或称远东脑炎,是一种由于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10年,在前苏联亚洲部分发现以中枢神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36年,Tkachev氏首次用小白鼠从患者分离到病毒。1937年从当地主要蜱种全沟硬蜱体内分离到同一种病毒,提出并证实蜱为本病传播媒介。1938年证实了森林中的啮齿类动物为本病贮存宿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有关本病的报告越来越多,几乎大部分国家均有报告。1990年由Pletnev AG等人首次完成森林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我国于1942年发现该病,1952年从患者及蜱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近几年流行又有增强趋势[1]。
列成二聚体,在酸性环境(pH<6.5)中发生不可逆的构象改变,重排为三聚体。用胰蛋白酶处理TBEV颗粒,释放出E蛋白的二聚体可溶部分(sE)。根据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sE分成3个结构域:Ⅰ、Ⅱ、Ⅲ。结构域Ⅰ呈桶状。结构域Ⅱ呈延伸的指样结构,cd环(98~110aa)通过定点突变实验证明为病毒融合肽。结构域Ⅲ呈IgG样折叠,与受体结合有关病毒属的第四亚群。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为25~50nm,外包裹网状脂蛋白膜,故呈线球状,内部有包绕蛋白壳体的核心,为单股RNA。在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其他脏器和体液,如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但阳性率较低。病毒可用鸡胚、猪胚肾原代细胞以及小鼠腹水癌细胞培养。病毒在室温16~18℃条件下可存活10天,0℃条件下至少可存活一年。煮沸后2分钟可灭活。病毒在脑组织中可保存70天,在50%甘油中可保存3个月以上(4℃),在低温下可保存更久。病后15天约10%患者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可长期存在。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1个月始出现,半年后明显下降。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8]

流行性出血热EHF

流行性出血热EHF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四、多尿期: 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
胞逐渐修复,加之少尿期在体内潴留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的 排泄,构成渗透性利尿的物质基础,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 。
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以下三期: ①移行期:日尿量由500ml增加至2000ml, 但血尿素氮(BUN)和肌 酐(Cr)仍上升,症状加重 ; ②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③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 ,每日尿量可达4000~8000ml,少数可达15000ml,全身症状明显好 转。尿液的大量排出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同时易 继发细菌感染。 本期病程9~14日。短者1天,长者持续数月。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高热脸红酒醉貌;头痛腰痛像感冒; 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
一、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

发热——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 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热或不规则型。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头痛、腰痛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常规:
WBC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早期中性粒细胞升高,
可有中毒颗粒,第4、5病日后淋巴细胞升高,可有异常淋巴细胞;从 发热到低血压期因血液浓缩,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升高,血小板减 少。
2、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膜状物(为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的凝聚物
),对诊断有意义。镜检还可见管型和红细胞。尿沉渣中可发现巨大的 融合细胞,能检出病毒抗原。
(1)轻型:①T38℃左右,中毒症状轻;②血压基本正常;③除皮肤和(或 )黏膜有出血点外,其他处无明显出血现象;④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1+~2+ ,没有明显少尿期。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
倪中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述】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 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是由森林脑炎病毒 所致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1934年 5~8月间在苏联东部的一些森林地带首先发现本 病,故又称苏联春夏脑炎。野生动物,尤其是野 鼠是本病的传染源,蜱为其传播媒介,人群普遍 易感。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症、意识障 碍和瘫痪为其特征。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常有后 遗症
【发病机理】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中复制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症, ● 由于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大多数患者呈隐性感染 或表现为轻型的不典型病例,仅一小部分患者,病毒进 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病变。在小白鼠实验感染中,最 初48小时内病毒存在于淋巴系统和血循环中,以后进入 脑组织和其它脏器,8天后脑内病毒量达高峰,而其他 脏器由于特异性抗体的出现,病毒量逐渐下降。
【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护理、降温、止痉以及 呼吸衰竭等治疗。
(二)免疫疗法 1. 血清疗法 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 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5~ 10ml。
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6~9ml肌注,至体温 降至38℃以下停用。 3.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 均可酌情采用。

【病理改变】 本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 炎症病变,灰质、白质和脑膜均被累及,有渗出性和退 行性病变,并有胶质细胞反应和淋巴血管套形成。神经 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常累及基底节 -视丘和脑干,也可累及脊髓,以颈上段较著,重症患 者的病变可波及延髓。除神经系统外,心、肝、肾亦可 有退行性病变。

ICD 10 疾病分类

ICD 10 疾病分类

编号输入码疾病名称1jmxg结膜下疳2rtxg乳头下疳3wszqdxg外生殖器的下疳4pfhnmdeqm皮肤和粘膜的二期梅毒5pfmd(zq)(皮肤梅毒(早期)(伴有溃疡)6eqmd二期梅毒7mdxmlmswm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8eqmdxyb二期梅毒性眼病9eqmdxjy二期梅毒性肌炎10eqmdxgmy二期梅毒性骨膜炎11qfxzqmd潜伏性早期梅毒12zqmd nos早期梅毒 NOS13mdxxby梅毒性心包炎14mdxzdmbbs梅毒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15mdxzdmbxz梅毒性主动脉瓣狭窄16mdxzdmbxz梅毒性主动脉瓣狭窄闭锁不全17mdxzdmhl梅毒性主动脉回流18mdxfdmhl梅毒性肺动脉回流19mdxxnmy梅毒性心内膜炎20mdxxjy梅毒性心肌炎21mdxgzdmkx梅毒性冠状动脉口狭窄22mdxxzb梅毒性心脏病23mdxndmlpl梅毒性脑动脉瘤破裂24mdxzdml梅毒性主动脉瘤25mdxzdmy梅毒性主动脉炎26mdxxxgjb梅毒性心血管疾病27wwx[jsl]胃危象[脊髓痨]28jxxmbcd进行性麻痹痴呆29mdxpjsszh梅毒性帕金森氏综合征30a-lstk阿-罗氏瞳孔31wqmdxtsjy晚期梅毒性听神经炎32xksgjb[sj夏科氏关节病[神经病性关节病]33wzzxsjmd无症状性神经梅毒34sjmd神经梅毒35mdl梅毒瘤36eqmdxgy二期梅毒性肝炎37hmmd滑膜梅毒38wqqfxmd晚期潜伏性梅毒39wqmd nos晚期梅毒 NOS40yxmd隐性梅毒41md nos梅毒 NOS42ljxydy淋菌性阴道炎43lqjxqtdxn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44lqjxqlxy淋球菌性前列腺炎45lqjxgwy淋球菌性睾丸炎46lqjxpqy淋球菌性盆腔炎47lqjxslgy淋球菌性输卵管炎48lqjxpqfmy淋球菌性盆腔腹膜炎49lqjxzgnmy淋球菌性子宫内膜炎50lqjxxseyy淋球菌性新生儿眼炎51lbxjmy淋病性结膜炎52lqjxhmjzt淋球菌性虹膜睫状体炎53lqjxgjy淋球菌性关节炎54lqjxjqy淋球菌性腱鞘炎55lqjxhmy淋球菌性滑膜炎56lqjxgsy淋球菌性骨髓炎57lqjxyy淋球菌性咽炎58gmljqgr肛门淋菌球感染59zcljqgr直肠淋菌球感染60lqjxnnz淋球菌性脑脓肿61lqjxxby淋球菌性心包炎62lqjxxnmy淋球菌性心内膜炎63lqjxfy淋球菌性肺炎64lqjxfmy淋球菌性腹膜炎65lqjxpfsh淋球菌性皮肤损害66qttzbwdlq其他特指部位的淋球菌感染67lb nos淋病 NOS68mxlqjgr慢性淋球菌感染69xbx(yytx)性病性(衣原体性)淋巴肉芽肿70yytxndy衣原体性尿道炎71yytxbgy衣原体性膀胱炎72yytxfgy衣原体性附睾炎73yytxnxpqy衣原体性女性盆腔炎性疾病74mnszdyytg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75gmyytgr肛门衣原体感染76yyytgr咽衣原体感染77qtbwdxcbd其他部位的性传播的衣原体感染78rxg软下疳79yjxg阴茎下疳80fggryz (k腹股沟肉芽肿 (溃疡性)81xbxryz性病性肉芽肿82dcxndy滴虫性尿道炎83nddcb尿道滴虫病84gjdcb宫颈滴虫病85dcxydy滴虫性阴道炎86qttzbwdmd其他特指部位的毛滴虫病87yjdcpz阴茎单纯疱疹88ynpz阴囊疱疹89pzx(dcx)w疱疹性(单纯性)外阴溃疡90gmpfpzbdg肛门皮肤疱疹病毒感染91zcpzbdgr直肠疱疹病毒感染92gmszqpz肛门生殖器疱疹93jrsy尖锐湿疣94wyjrsy外阴尖锐湿疣95wysy外阴湿疣96gmsy肛门湿疣97qttzdxcbd其他特指的性传播的疾病98xb性病99eqtlb恩乔推拉病100fxbxmd非性病性梅毒101dfxmd地方性梅毒102pchgr[dfx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103kt(yz)(br卡特(亚洲)(包柔螺旋体)回归热104hgr nos回归热 NOS105ffxbzsh[h复发性斑疹伤寒[回归热]106zmg[kjhjj走马疳[口颊坏疽、走马牙疳]107hsxkyxky坏死性溃疡性口炎108lmb莱姆病109lxtgr nos螺旋体感染 NOS110ywr鹦鹉热111syxjmy沙眼性角膜炎112syxxgy沙眼性血管翳113syxlny沙眼性泪囊炎114sy nos沙眼 NOS115lsy类沙眼116yytjmy衣原体结膜炎117yytfmy衣原体腹膜炎118yytgr nos衣原体感染 NOS119lxxbzsh流行性斑疹伤寒120dfx(smjd)地方性(虱媒介的)斑疹伤寒121dfxbzsh(s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122sxbzshcy鼠型斑疹伤寒肠炎123ycb[clbzs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124bzsh nos斑疹伤寒 NOS125lslkctbzr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126bzr[pmjdl斑疹热[蜱媒介的立克次氏体病] NOS 127k(k)r寇(Q)热128fhxbtb附红细胞体病129lkcstb no立克次氏体病 NOS130lkctgr no立克次体感染 NOS131jxmbxjshz急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与接种有关132jxysxjshz急性延髓型脊髓灰质炎133jxmbxjshz急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NOS134jxfmbxjsh急性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135jxjshzy n急性脊髓灰质炎 NOS136jsqjhzy脊髓前角灰质炎137nhzy脑灰质炎138y-kesb(jl雅-克二氏病(痉挛性假硬化)(亚急性139yjxbhtny(亚急性包涵体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140bsxhsxnbz播散性坏死性脑白质病141jxxdzxbzn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42klb[kjxzc库鲁病[恐惧性震颤]143mbdgr慢病毒感染144kqb[ksz]狂犬病[恐水症] NOS145lxxyxny(r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146qtwmjdbdx其他蚊媒介的病毒性脑炎147wmjdbdxny蚊媒介的病毒性脑炎 NOS148slny[pcny森林脑炎[蜱传脑炎]149cbdnyyjsy肠病毒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150xbdnyyjsy腺病毒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151jzdwmjdbd节肢动物媒介的病毒性脑炎 NOS152lxxnjsy[k流行性脑脊髓炎[克律歇氏病]153hsxny[akr昏睡性脑炎[埃科若莫氏病]154ssxny[lxx嗜睡性脑炎[流行性甲型脑炎]155bdxnmny病毒性脑膜脑炎156bdx(lxx)n病毒性(流行性)脑炎157jxnmny急性脑膜脑炎158jxny急性脑炎159ksqbdxnmy柯萨奇病毒性脑膜炎(基底)(大脑)(脊160xbdxnmy腺病毒性脑膜炎161lbxbxjyxn淋巴细胞性浆液性脑膜炎162qtbdxnmy其他病毒性脑膜炎163swk手外科164fhkmb风化证毛并165flk风凉证166pgnjcyc脾功能检查异常167csxycx创伤性阴唇血168xdjjbyyzd洗涤剂(局部)(药用)中毒169gdxhl古典型霍乱170aethl埃尔托霍乱171hl nos霍乱 NOS172sh(yyshsm伤寒(由于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 173shxcck伤寒性肠穿孔174csh肠伤寒175jxfsh甲型副伤寒176yxfsh乙型副伤寒177bxfsh丙型副伤寒178fsh副伤寒179smsjxcy沙门氏菌性肠炎180smsjwcy沙门氏菌胃肠炎181yesmsjcy婴儿沙门氏菌肠炎182smsjcdgr沙门氏菌肠道感染183smsjbxz沙门氏菌败血症184smsjsshby沙门氏菌鼠伤寒伴有败血症185smsjxfy沙门氏菌性肺炎186smsjxgjy沙门氏菌性关节炎187smsjxnmy沙门氏菌性脑膜炎188smsjxgsy沙门氏菌性骨髓炎189smsjxsxg-沙门氏菌性肾小管-间质病190qttzdsmsj其他特指的沙门氏菌感染191smsjgr no沙门氏菌感染 NOS192sshsmsjgr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193smsjsswzd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94smszhjlj什密氏志贺菌痢疾195zh-klzlj[志贺-克鲁泽痢疾[A亚群志贺菌病] 196fszhjlj弗氏志贺菌痢疾197bydxjxlj波伊德细菌性痢疾198snszhjlj宋内氏志贺菌痢疾199bdxzhjlj不定型志贺菌痢疾200jlhhgr菌痢混合感染201qtzhjlj其他志贺菌痢疾202xjxlj nos细菌性痢疾 NOS203mxxjxljjx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204mxqyxxjxl慢性迁延型细菌性痢疾205mxyfxjl慢性隐伏型菌痢206zdx[bfx]l中毒性[暴发型]痢疾207xjxjcy细菌性结肠炎208xjxgjylj细菌性关节炎痢疾209xsecbyxdc新生儿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210cdybxdcax肠道原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211cdxdcaxsj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212xsecdxdca新生儿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213qxxdcaxsj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214xseqxxdcg新生儿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215cxxdcaxsj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216xsecxxdcg新生儿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217dcaxsgjxc大肠埃希氏杆菌性肠道感染218xsedcgjcy新生儿大肠杆菌肠炎219xsenfxdcg新生儿粘附性大肠杆菌肠炎220nfxdcgjcy粘附性大肠杆菌肠炎221wqgjcy弯曲杆菌肠炎222yessjcy[b耶尔森氏菌肠炎[冰箱病]223nbszybgjc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224bldbjcy吡邻单胞菌肠炎225bxgjxcy变形杆菌性肠炎226cqgjcy产气杆菌肠炎227cdyyjgr肠道厌氧菌感染228fhl副霍乱229frxgjcy副溶血孤菌肠炎230jhsptqjxc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231lngjxcy绿脓杆菌性肠炎232nbybgjcy难辨芽胞杆菌肠炎233ssqdbjcy嗜水气单胞菌肠炎234cdgr肠道感染235xjxcy nos细菌性肠炎 NOS236grxfx感染性腹泻237ptqjxswzd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238rdzd肉毒中毒239jxcxxhsxc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40jxhsxcy急性坏死性肠炎241cxxhsxcy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42hsxcy坏死性肠炎243zfb猪腹病244frxhjxswz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245lyybgjxsw蜡样芽胞杆菌性食物中毒246dcgjxswzd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247sygjxswzd嗜盐杆菌性食物中毒248xjxswzdno细菌性食物中毒NOS249ambxcy阿米巴性肠炎250ambxjcy阿米巴性结肠炎251ambxlj阿米巴性痢疾252jxamblj急性阿米巴痢疾253jxambb急性阿米巴病254cdambb no肠道阿米巴病 NOS255mxcdambb慢性肠道阿米巴病256mxambxlj慢性阿米巴性痢疾257fljxambjc非痢疾性阿米巴结肠炎258jxfljxamb急性非痢疾性阿米巴肠炎259ambxryz(a阿米巴性肉芽肿(阿米巴瘤)260ambbcck阿米巴病肠穿孔261cdamb肠道阿米巴262ambxgnz阿米巴性肝脓肿263ambxfnz阿米巴性肺脓肿264fambb肺阿米巴病265ambxnnz阿米巴性脑脓肿266ambnhgnz阿米巴脑和肝脓肿267ambnhfnz阿米巴脑和肺脓肿268ambnhggfn阿米巴脑和肝、肺脓肿269ambpy阿米巴皮炎270ambxlwy阿米巴性阑尾炎271ambxwyy阿米巴性外阴炎272ambxgty阿米巴性龟头炎273ambb nos阿米巴病 NOS274xdcb小袋虫病275xdcxlj小袋虫性痢疾276clxbmcb[l肠梨形鞭毛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277ybzcb隐孢子虫病278dbzqcb(qc等孢子球虫病(球虫病)279cdqcb肠道球虫病280cddcb肠道滴虫病281cdmdcb肠道毛滴虫病282bmcxfx鞭毛虫性腹泻283ysdwxjcy原生动物性结肠炎284ysdwxfx原生动物性腹泻285lzbdcy轮状病毒肠炎286nwkbdcy诺沃克病毒肠炎287lxxwcy[sp流行性胃肠炎[斯潘塞病]288xyjgbdxcy小圆结构病毒性肠炎289xbdcy腺病毒肠炎290qtbdxcy其他病毒性肠炎291bdxcy病毒性肠炎292cdbdgr肠道病毒感染293bdxwcb病毒性胃肠病294fjhhjxwjx肺结核,经显微镜下痰检查证实295jhxqxxjxw结核性气胸,经显微镜下痰检查证实296jhxfyyjxw结核性肺炎,经显微镜下痰检查证实297jhxzqgkzz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经显微镜下痰检298fjhbbjjtp肺结核病,仅经痰培养所证实299jhxfxwbx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仅经痰培养所证300jhxfyyjjt结核性肺炎,仅经痰培养所证实301fjhbbjzzx肺结核病,经组织学所证实302jhxfxwbx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经组织学所证实303jhxqxxjzz结核性气胸,经组织学所证实304jhxfyyjzz结核性肺炎,经组织学所证实305fjhbbjwtz肺结核病,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306jhxfxwbx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经未特指的方法307jhxqxxjwt结核性气胸,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308jhxfyyjwt结核性肺炎,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309jhxzqgkzz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经未特指的方法310zglbjjhbb纵隔淋巴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311qgzqglbjj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病,经细菌学312zqgjhbbjx支气管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313smjhbbjxj声门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314hjhbbjxjx喉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实315qgjhbbjxj气管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316jhxxmyyjx结核性胸膜炎,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317jhxnxxjxj结核性脓胸,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318yfxhxdjhb原发性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319zgjhbbjxj纵隔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所证实320byjhbbjxj鼻咽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321d(rhbd)jh窦(任何鼻窦)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322bjhbbjxjx鼻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实323hxjhb nos呼吸结核病 NOS,经细菌学和组织学324jhxzqgkzz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细菌学和组织检325jhxfxwbx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细菌学和组织学326jhxfyyxjx结核性肺炎,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为327jhxqxxxjx结核性气胸,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为328fjhbbwzxj肺结核病,未做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329jhxzqgkzz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未做细菌学和组330jhxfxwbx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未做细菌学和组331jhxfyywzx结核性肺炎,未做细菌学和组织学检332jhxqxxwzx结核性气胸,未做细菌学和组织学检333fglxjhhwt肺干酪性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34fjhhwtjxj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335fjhllwtjx肺结核瘤,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36jhxfy(glx结核性肺炎(干酪性肺炎),未提及细337jhxfxwbx(结核性肺纤维变性(增殖性),未提及338jhxzqgkzz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未提及细菌学或339jjxfjhhwt结节性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0jrxfjhhwt浸润型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1kdxfjhhwt空洞型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2zzxfjhhwt增殖型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3jhxfcxxwt结核性肺出血,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4mxxwxkdxf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未提及细345jhxfnzzwt结核性肺脓肿,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6xffjhhwtj矽肺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47fmlbjhhwt肺门淋巴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48jhxzqglbl结核性支气管淋巴瘘,未提及细菌学349xblbjjhhw胸壁淋巴结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350xnlbjhhwt胸内淋巴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51qggzqglbj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未提及细352zglbjhhwt纵隔淋巴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53hjhhwtjxj喉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354hyjhhwtjx会厌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55qggzqgjhh气管、支气管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356smjhbbwtj声门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57jhxgxxmyy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未提及细菌学或358jhxnxxwtj结核性脓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59jhxscxxmy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未提及细菌学360jhxxmy(yx结核性胸膜炎(Ⅴ型),未提及细菌学361jhxxqjyyw结核性胸腔积液,未提及细菌学或组362xmjhhwtjx胸膜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63xmjhllwtj胸膜结核瘤,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64jhxxmybjy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未提及细菌学365fyfxjhxfz肺原发性结核性复征(原发综合征),366yfxfjhhwt原发性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67yfxhxdjhb原发性呼吸道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368yfxjhxxmy原发性结核性胸膜炎,未提及细菌学369bjhhwtjxj鼻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370glxbdyywt干酪性鼻窦炎,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71glxby(jhx干酪性鼻炎(结核性鼻炎),未提及细372gjhhwtjxj膈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373xbjhhwtjx胸壁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74ybjhhwtjx咽部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75zgjhllwtj纵膈结核瘤,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76zgjhbbwtj纵膈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77bdd(rhbd)鼻窦道(任何鼻窦)结核病,未提及细378byjhbbwtj鼻咽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379jhbbwtjxj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380jhgrrwtjx结核感染,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381hxdjhbbwt呼吸道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382jhxjmy结核性脊膜炎383jhxnjsmy结核性脑脊髓膜炎384jhxnmy结核性脑膜炎385jhxzwmy结核性蛛网膜炎386nmjhl脑膜结核瘤387njmhl脑脊膜核瘤388jhxnmny结核性脑膜脑炎389jhxny结核性脑炎390jhxjsy结核性脊髓炎391jhxnjsmy(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硬脊膜外)392njhl脑结核瘤393zssjxtjh中枢神经系统结核394jsjhb脊髓结核病395jhxdsjb结核性多神经病396sjxtjhb n神经系统结核病 NOS397rtjh乳突结核398jgjjh肩关节结核399zgjjh肘关节结核400wgjjh腕关节结核401kgjjh髋关节结核402kjhxhmy髋结核性滑膜炎403xgjjh膝关节结核404xjhxhmy膝结核性滑膜炎405xgjjhbldx膝关节结核伴瘘道形成406hgjjh踝关节结核407zzgjjh跖趾关节结核408gjjhxnz(g关节结核性脓肿(关节寒性脓肿)409hmjh滑膜结核410jhxfsb[ps结核性风湿病[篷塞氏病]411jhxgjy结核性关节炎412dgzgjh多个椎骨结核413jzjh颈椎结核414xzjh胸椎结核415dqgjjh骶髂关节结核416yzjh腰椎结核417yzjhbnz腰椎结核伴脓肿418jzjhxjt(b脊柱结核性截瘫(波特氏截瘫)419jzjh脊柱结核420jzjhxnz脊柱结核性脓肿421jzjhbzpnz脊椎结核并椎旁脓肿422btwq(jz)波特弯曲(脊柱)423jhxjzl结核性脊柱裂424jhxzgnnz结核性椎管内脓肿425ybjhxdd腰部结核性窦道426jhxhmy结核性滑膜炎427jhxjqy结核性腱鞘炎428ggjh肱骨结核429cgjh尺骨结核430zgjh掌骨结核431zgjh指骨结核432cgjh耻骨结核433ggjh股骨结核434fgjh腓骨结核435ggjh跟骨结核436zgjh趾骨结核437fgjh跗骨结核438bgjh鼻骨结核439egjh腭骨结核440hgjh颌骨结核441lgjh肋骨结核442xgjh胸骨结核443xhjh下颌结核444jhxgsy结核性骨髓炎445jhxghs结核性骨坏死446jhxsngxz结核性输尿管狭窄447sjh肾结核448sngjh输尿管结核449jhxsyjs结核性肾盂积水450jhxsy(s)y结核性肾盂(肾)炎451bgjh膀胱结核452zgjjh子宫颈结核453nxpqjh女性盆腔结核454lcjh卵巢结核455slgjh输卵管结核456zgnmjh子宫内膜结核457nszqjh女生殖器结核458qlxjh前列腺结核459fgjh附睾结核460gwjh睾丸结核461fgjhxdd附睾结核性窦道462yjjh阴茎结核463sjgjh输精管结核464jnjh精囊结核465nxszqgjh男性生殖器官结核466mnszxjh泌尿生殖系结核467fgglbjh腹股沟淋巴结核468hxlbjjh颌下淋巴结结核469jhxlbgy结核性淋巴管炎470jblbjjh颈部淋巴结结核471kxlbjjh颏下淋巴结结核472lbjh淋巴结核473sxlbjh腮腺淋巴结核474sgslbjh锁骨上淋巴结核475yx(w)lbjj腋下(窝)淋巴结结核476zwlbjjh周围淋巴结结核477jhjj结核结节478jhxmjblbj结核性面颈部淋巴结炎479jhxlbxy结核性淋巴腺炎480jhxfmy结核性腹膜炎481cjh肠结核482cxmjh肠系膜结核483cxmlbjjh肠系膜淋巴结结核484fmjh腹膜结核485jhxgl结核性肛瘘486qwjh髂窝结核487fqjh腹腔结核488jhxcy结核性肠炎489gmjhb肛门结核病490zcjhb直肠结核病491fqlbjh腹腔淋巴结核492fmhlbjjh腹膜后淋巴结结核493gmlbjh肝门淋巴结核494jhxfs结核性腹水495bsxslxlc播散性粟粒性狼疮496fbjh腹壁结核497fbjhxdd腹部结核性窦道498jhxjjxhb[结核性结节性红斑[硬红斑、巴赞氏病499jhxpfnz结核性皮肤脓肿500jzyjhz酒渣样结核疹501pfhpxzzjh皮肤和皮下组织结核502pfjh皮肤结核503pxzzjhxdd皮下组织结核性窦道504tbjh臀部结核505xcxlc寻常性狼疮506jhxpfbh结核性皮肤瘢痕507pfll(jh)皮肤瘰疠(结核)508yhxpjh硬化性皮结核509pxjh皮下结核510jhxlc结核性狼疮511fsxlc腐蚀性狼疮512xcyjdlc寻常眼睑的狼疮513yjjh眼睑结核514jhxlny结核性泪囊炎515gmjh巩膜结核516jhxgmwcy结核性巩膜外层炎517jmjh角膜结核518jhxjzxjmy结核性间质性角膜炎519jhxjmjmy(结核性角膜结膜炎(间质性)(小泡性) 520jhxptmy结核性葡萄膜炎521jhxhmjzty结核性虹膜睫状体炎522jhxssjmlm结核性视神经脉络膜炎523jhxswmjmz结核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24mlmjh脉络膜结核525mlmjhl脉络膜结核瘤526swmjh视网膜结核527jhxmlmswm结核性脉络膜视网膜炎528ssjjh视神经结核529yjh眼结核530ykjh眼眶结核531jhxzey结核性中耳炎532ejh耳结核533wedjh外耳道结核534zejh中耳结核535ssxjh肾上腺结核536jhxssxjnj结核性肾上腺机能减退537jhxssxjnz结核性肾上腺机能障碍538rxjh乳腺结核539zjh足结核540jzxjh甲状腺结核541ctjh垂体结核542xbjh(jhxx心包结核(结核性心包炎)543jhxxnmy结核性心内膜炎544xjjh(jhxx心肌结核(结核性心肌炎)545jhxdndmy结核性大脑动脉炎546jhxdmnmy结核性动脉内膜炎547sgjh(jhxs食管结核(结核性食管炎)548gjh(jhxgy肝结核(结核性肝炎)549yxjh胰腺结核550sjh舌结核551cjh唇结核552wjh胃结核553yyjh牙龈结核554jdzzjh结缔组织结核555jjh肌结核556sbnchwjjh上臂内侧横纹肌结核557xdjjh胸大肌结核558ybjhxnz腰部结核性脓肿559yjjh腰肌结核560qajhxnz(q髂凹结核性脓肿(髂腰肌)561tbjrjhxnz臀部肌肉结核性脓肿562jxslxfjh急性粟粒性肺结核563jxbsxdjmy急性播散性多浆膜炎564jxdfxjhb急性多发性结核病565jxslxjhb急性粟粒性结核病566mxslxfjh慢性粟粒性肺结核567yjxxxbsxf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68mxjhxdjmy慢性结核性多浆膜炎569mxxxbsxfj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70mxdfxjhb慢性多发性结核病571slxjhb no粟粒性结核病 NOS572jhxdjmy结核性多浆膜炎573jxxexdfxj进行性恶性多发性浆膜炎574dxtjh多系统结核575dfxjhb多发性结核病576fgglbjyxs腹股沟淋巴结炎性鼠疫577fwzpxxsy蜂窝织皮下型鼠疫578syxnmy鼠疫型脑膜炎579bxbxsy败血病性鼠疫580sy nos鼠疫 NOS581ytljb眼土拉菌病582yxxtljb眼腺型土拉菌病583ftljb肺土拉菌病584fbtljb腹部土拉菌病585qsxtljb全身性土拉菌病586qtxsdtljb其他形式的土拉菌病587trb兔热病588exnp恶性脓疱589exy恶性痈590tjfy炭疽肺炎591extj(dmgb恶性炭疽(栋毛工病)592xrxtj吸入性炭疽593wctj胃肠炭疽594tjnmy炭疽脑膜炎595tj nos炭疽 NOS596metblsjb马耳他布鲁氏菌病597blsgjb[bz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 598blsgjxgjy布鲁氏杆菌性关节炎599blsgjxyss布鲁氏杆菌性眼色素膜炎600bjjdbjgr鼻疽假单胞菌感染601bj鼻疽602lbjbxz类鼻疽败血症603jxhbfxlbj急性和暴发性类鼻疽604mxlbj慢性类鼻疽605qtlbj其他类鼻疽606jbjjdbjgr假鼻疽假单胞菌感染607htmer惠特莫尔热608lgjb链杆菌病609lgjxsyr链杆菌性鼠咬热610lxxgjhb流行性关节红斑611syr nos鼠咬热 NOS612pfldd皮肤类丹毒613yzxhb游走性红斑614ddjsbxb丹毒菌丝败血病615qtxsldd其他形式类丹毒616ldd nos类丹毒 NOS617cxxhdgdlx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菲尔德病] 618lgshxgdlx流感伤寒型钩端螺旋体病619nfgdlxtgr南方钩端螺旋体感染620qrr[gdlxt七日热[钩端螺旋体病]621gdlxtnmy钩端螺旋体脑膜炎622gdlxtb no钩端螺旋体病 NOS623bsdjb巴斯德菌病624mzb(r)猫抓病(热)625cwyesjb肠外耶尔森菌病626qttzddwcr其他特指的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N 627dwcrdxjxj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 NOS628wdxmf[f]未定型麻风[Ⅰ]629jhyxmf[tt结核样型麻风[TT]630jxlpjhyxm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631zjjxlmf[b中间界线类麻风[BB]632jxlplxmf[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633lxmf[ll]瘤型麻风[LL]634mf nos麻风 NOS635ffdxfzgjb肺非典型分支杆菌病636ffzgjgr肺分支杆菌感染637pffzgjgr皮肤分枝杆菌感染638fzgjsgr分枝杆菌属感染639fdxxfzgjg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感染 NOS640fzgjb分枝杆菌病641lstjb[lst利斯特菌病[李司忒氏菌病] NOS642xsepsf新生儿破伤风643ch(crq)(f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644psfbylchy破伤风伴有流产或异位妊娠645psf nos破伤风 NOS646qzxpsf强直性破伤风647bhxbtty白喉性扁桃体炎648bttbh扁桃体白喉649bhxmxhy白喉性膜性喉炎650bhxmxxy白喉性膜性峡炎651ybh咽白喉652bybh鼻咽白喉653hbh喉白喉654bhxhqgy白喉性喉气管炎655pfbh皮肤白喉656bsxbh播散性白喉657bhxdsjy白喉性多神经炎658bhxjmy白喉性结膜炎659bhxxjy白喉性心肌炎660bh nos白喉 NOS661bdtgjbrk博德特杆菌百日咳662fbrkbdsgj副百日咳博代氏杆菌百日咳663bdtgjzqgb博德特杆菌支气管败血性百日咳664brk nos百日咳 NOS665brkhbfy百日咳合并肺炎666xhr猩红热667xhrxjy猩红热心肌炎668nmyqjxnmy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669njmy脑脊膜炎670sqjxnmy双球菌性脑膜炎671lxxnmy流行性脑膜炎672wwfzhz(nm沃-弗综合征(脑膜炎球菌性)673nmyqjxcxx脑膜炎球菌性出血性肾上腺炎674nmyqjxssx脑膜炎球菌性肾上腺综合征675jxnmyqjxz急性脑膜炎球菌血症676mxnmyqjxz慢性脑膜炎球菌血症677nmyqjxbxz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678nmyqjxny脑膜炎球菌性脑炎679nmyqjxxby脑膜炎球菌性心包炎680nmyqjxxnm脑膜炎球菌性心内膜炎681nmyqjxxjy脑膜炎球菌性心肌炎682nmyqjxxy脑膜炎球菌性心炎683lxxnmny流行性脑膜脑炎684bfxnmyqjn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脑膜脑炎[流行性脑685nmyqjnyyj脑膜炎球菌脑炎、脊髓炎和脑脊髓炎686nmyqjxjmy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687nmyqjxssj脑膜炎球菌性视神经炎688nmyqjxqhs脑膜炎球菌性球后视神经炎689nmysqjxgj脑膜炎双球菌性关节炎690nmyqjgrhg脑膜炎球菌感染后关节炎691nmyqjb no脑膜炎球菌病 NOS692bzlqjyqdbA族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病693bzlqjyqdbB族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病694bzlqjyqdbD族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病695fyqjxbxz肺炎球菌性败血症696qtlqjxbxb其他链球菌性败血病697lqjxbxz n链球菌性败血症 NOS698jhsnnptqj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病699ngmyxptqj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病700ptqjjxb葡萄球菌菌血病701ptqjxbxz葡萄球菌性败血症702lgsxgyqdb流感嗜血杆引起的败血病703bxgjxbxz变形杆菌性败血症704dcaxsgjxb大肠埃希氏杆菌性败血症705dcgjxbxz大肠杆菌性败血症706jdbjxbxz假单胞菌性败血症707klbsgjxbx克雷白氏杆菌性败血症708kcgjxbxz枯草杆菌性败血症709lngjxbxz绿脓杆菌性败血症710ljgjbxb痢疾杆菌败血病711qtglsyxby其他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引起的败血病712cqjxbxb肠球菌性败血病713ljmjbxz类酵母菌败血症714qttzdbxz其他特指的败血症715zjbxz真菌败血症716bxz nos败血症 NOS717hjxbxb坏疽性败血病718bxbxxk败血病性休克719fxjbbyfy放线菌病伴有肺炎720ffxjb肺放线菌病721ffxjb腹放线菌病722jmbfxjb颈面部放线菌病723fxjbxbxb放线菌病性败血病724rxfxjb乳腺放线菌病725pffxjb皮肤放线菌病726fxjb nos放线菌病 NOS727fnk[fx]jb肺诺卡[放线]菌病728qtxsnk[fx其他形式诺卡[放线]菌病729nks[fx]jb诺卡氏[放线]菌病 NOS730qsxbettr全身性巴尔通体热731alyr奥罗亚热732qtxsdbett其他形式的巴尔通体病733bettb nos巴尔通体病 NOS734wedd外耳丹毒735dd丹毒736qxhj气性坏疽737szybgjgrj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肌炎738szybgjxjh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739jtfy军团肺炎740jtb军团病741ffydjtb[p非肺炎的军团病[庞蒂亚克热]742zdxxkzhz中毒性休克综合征743byjb[hxdy鼻硬结病[呼吸道硬结病]744hsxgjb坏死性杆菌病745ptqjgr葡萄球菌感染746fyqjgr肺炎球菌感染747lqjgr链球菌感染748lqjgrzhz链球菌感染综合症749zytgr支原体感染750bxgjgr变形杆菌感染751dcaxsgjgr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大肠杆菌)752fldldsgjg弗里德兰德氏杆菌感染(肺炎杆菌) 753jdbjgr假单胞菌感染754klbsgjgr克雷白氏杆菌感染755ljsplfdsj雷极氏普鲁菲登氏菌感染756lngjgr绿脓杆菌感染757lxgjgr螺旋杆菌感染758slsjgr沙雷氏菌感染759ymlxgjgr幽门螺旋杆菌感染760jxz nos菌血症 NOS761xjxgr细菌性感染762pfdzqxtxm皮肤的早期先天性梅毒763nmpfdzqxt粘膜皮肤的早期先天性梅毒764nzdzqxtxm内脏的早期先天性梅毒765zqxtxmdxh早期先天性梅毒性喉炎766zqxtxmdxy早期先天性梅毒性眼病767zqxtxmdxg早期先天性梅毒性骨软骨病768zqxtxmdxy早期先天性梅毒性咽炎769zqxtxmdxf早期先天性梅毒性肺炎770zqxtxmdxb早期先天性梅毒性鼻炎771qfxzqxtxm潜伏性早期先天性梅毒(出生后二年内772wtzdzqxtx未特指的早期先天性梅毒(出生后二年773mdxdzjmy梅毒性点状角膜炎774mdxscdzjm梅毒性深层点状角膜炎775wqxtxmdxj晚期先天性梅毒性间质性角膜炎776wqxtxsjmd晚期先天性神经梅毒[幼年型神经梅毒777wqxtxmdxn晚期先天性梅毒性脑膜炎778wqxtxmdxn晚期先天性梅毒性脑炎779wqxtxmdxd晚期先天性梅毒性多神经病780ynxmbxcd幼年型麻痹性痴呆781ynxjsl幼年型脊髓痨782ynxjslmbx幼年型脊髓痨麻痹性神经梅毒783mdxy(hqss梅毒性牙(赫秦生氏牙)784mdxazb梅毒性鞍状鼻785hqsslz哈钦森三联症786hqsy(xtxm哈钦森牙(先天性梅毒)787wqxxtxxxg晚期性先天性心血管梅毒788mdxgjb梅毒性关节病789mdxgrgb梅毒性骨软骨病790qfxwqxtxm潜伏性晚期先天性梅毒791wqxtxmdno晚期先天性梅毒NOS792xtxmd nos先天性梅毒 NOS793cqszqmd初期生殖器梅毒794mdxxgnos梅毒性下疳NOS795ndxg尿道下疳796yxg硬下疳797cqgmmd初期肛门梅毒798cxg唇下疳799rx(f)exzl乳腺(房)恶性肿瘤 NOS800dycexzl大阴唇恶性肿瘤801qtdx[bdlx前庭大腺[巴多林腺]恶性肿瘤802ydexzl阴蒂恶性肿瘤803wyjdkydex外阴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04wypjtsb[s外阴佩杰特氏病[湿疹样癌]805ydexzl阴道恶性肿瘤806jtng[lcgz加特纳管[卵巢冠纵管]恶性肿瘤807nbtxexzl(纳博特腺恶性肿瘤(滤泡)808zgjgexzl子宫颈管恶性肿瘤809wzgjexzl外子宫颈恶性肿瘤810gjjdkydex宫颈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11zgjcdexzl子宫颈残端恶性肿瘤812zgxexzl子宫峡恶性肿瘤813zgxdexzl子宫下段恶性肿瘤814zgnmexzl子宫内膜恶性肿瘤815zgjcexzl子宫肌层恶性肿瘤816zgtjdkyde子宫体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17zgtexzl n子宫体恶性肿瘤 NOS818zgexzl no子宫恶性肿瘤 NOS819zgrl子宫肉瘤820exxwspl(e恶性纤维上皮瘤(恶性布伦纳瘤) 821lcexzl卵巢恶性肿瘤822lcexjyxnx卵巢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23lcexjtl卵巢恶性畸胎瘤824slgexzl输卵管恶性肿瘤825lcgexzl卵巢冠恶性肿瘤826yrdexzl圆韧带恶性肿瘤827zgdgrdexz子宫骶骨韧带恶性肿瘤828zgpzzexzl子宫旁组织恶性肿瘤829zgfjexzl子宫附件恶性肿瘤830qttzdnxsz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831nxszqgjdk女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32zg-lcjdky子宫-卵巢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33nxszqgexz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NOS834nxmnszdex女性泌尿生殖道恶性肿瘤 NOS835nxrmmspa女性绒毛膜上皮癌836rmmspa绒毛膜上皮癌837bpexzl包皮恶性肿瘤838yjt(hmt)e阴茎体(海绵体)恶性肿瘤839yjjdkydex阴茎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40yj(pf)exz阴茎(皮肤)恶性肿瘤 NOS841qlxexzl前列腺恶性肿瘤842ygexzl隐睾恶性肿瘤843gwywexzl睾丸异位恶性肿瘤844gwwjexzl睾丸未降恶性肿瘤845gwxjdexzl睾丸下降的恶性肿瘤846yndgwexzl阴囊的睾丸恶性肿瘤847gwjtl睾丸畸胎瘤848nxrmmspa男性绒毛膜上皮癌849gwjyxbl睾丸精原细胞瘤850gwexptl睾丸恶性胚胎瘤851gwexzl no睾丸恶性肿瘤 NOS852fgexzl副睾恶性肿瘤853jsexzl精索恶性肿瘤854ynexzl阴囊恶性肿瘤855ynhwjrl阴囊横纹肌肉瘤856ynpjtsb阴囊佩吉特氏病857ynpfexzl阴囊皮肤恶性肿瘤858jnexzl精囊恶性肿瘤859qmexzl鞘膜恶性肿瘤860nxszqgjdk男性生殖器官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61nxmnszdex男性泌尿生殖道恶性肿瘤 NOS862sexzl肾恶性肿瘤863smxbl肾母细胞瘤864sxba肾细胞癌865syexzl肾盂恶性肿瘤866sysngljce肾盂输尿管连结处恶性肿瘤867szexzl肾盏恶性肿瘤868smexzl肾门恶性肿瘤869sngexzl输尿管恶性肿瘤870bgsjqexzl膀胱三角区恶性肿瘤871bgdexzl膀胱顶恶性肿瘤872bgcbexzl膀胱侧壁恶性肿瘤873bgqbexzl膀胱前壁恶性肿瘤874bghbexzl膀胱后壁恶性肿瘤875bgjexzl膀胱颈恶性肿瘤876ndnkexzl尿道内口恶性肿瘤877sngkexzl输尿管口恶性肿瘤878qngexzl脐尿管恶性肿瘤879bgjdkydex膀胱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80bgexzl no膀胱恶性肿瘤 NOS881ndexzl尿道恶性肿瘤882ndpxexzl尿道旁腺恶性肿瘤883sjsngexzl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884mnqgjdkyd泌尿器官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885mnxt(qg)e泌尿系统(器官)恶性肿瘤 NOS886jmexzl结膜恶性肿瘤887jmexzl角膜恶性肿瘤888swmexzl视网膜恶性肿瘤889swmmxbl视网膜母细胞瘤890mlmexzl脉络膜恶性肿瘤891jztexzl睫状体恶性肿瘤892ptmexzl葡萄膜恶性肿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txt (2002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5号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的管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是指本条例附件《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管制清单》)所列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的贸易性出口以及对外交流、交换、赠送、展览、援助、服务和以其他方式进行的技术转移。

第三条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家对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实行严格管制,防止《管制清单》所列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用于生物武器目的。

第五条国家对《管制清单》所列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

第六条从事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的经营者,须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登记。

未经登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

具体登记办法由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规定。

第七条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的接受方应当保证:(一)所进口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不用于生物武器目的;(二)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不将中国供应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用于申明的最终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三)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不将中国供应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向申明的最终用户以外的第三方转让。

第八条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的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申请表(以下简称出口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二)合同、协议的副本或者其他证明文件;(三)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的技术说明;(四)最终用户证明和最终用途证明;(五)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保证文书;(六)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全球重要虫媒病毒流行状况-副本

全球重要虫媒病毒流行状况-副本
2, 8] 目前已发现的甲病毒属病毒至少有 29 种[1, 。甲
的甲病毒有以下 8 种: 基孔肯雅(Chikungunya, CHIK)、 雅罗 (Mayaro, MAY) 、 东方马脑炎 (Eastern equine e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 WEE) 病毒。甲病毒的脊椎 cephalomyelitis, EEE) 、 委内瑞拉马脑炎 (Venezuelan

47 种, 1962 年 72 种, 1968 年 212 种, 1974 年 359 种, 1988 年 532 种, 到 1992 年, 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 际上已发现 537 种, 其中 130 余种可引起人、 畜疾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 皮疹、 关节痛、 出血热和脑炎等 [1~2]。
季脑炎病毒、 新疆出血热病毒、 登革病毒。近年在我 国发现一些新的虫媒病毒, 如辛德毕斯病毒、 基孔肯 雅病毒、 巴泰病毒、 盖塔病毒、 Tahyna 病毒、 Kadipiro 病 毒、 东方马脑炎病毒、 西方马脑炎病毒等; 有些还是世
间, 从斐济传播到所罗门群岛、 库克群岛和美拉尼西 亚群岛的一些岛屿[14], 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获的蝙蝠脑组织中分离得到 1 株 RRV。 RRV 主要传 离出 RRV。 Aedes vigilax 和 Aedes polynesiensis 是最 可能的媒介, Aedes oceanicus 也可能是媒介; 实验证 题。在 1993 年, 赵春生等从海南省三亚市立才山区捕 播媒介是伊蚊和库蚊。Doherty 等从警觉伊蚊中也分 实, Aedes polynesiensis 和 Aedes aegypti 是 有 效 媒
所包括病毒的种类及其与人、 畜疾病的紧密程度, 虫媒

蜱与人类疾病

蜱与人类疾病

蜱与人类疾病一、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染病。

1994 年美国首次报道,近年来我国的安徽、河南、江苏和我省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

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属的某些种(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

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

我国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目前,已报道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国家有美国、斯洛文尼亚、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韩国等,但仅在美国和斯洛文尼亚分离到病原体。

根据国外研究,该病与莱姆病的地区分布相似,我国莱姆病流行区亦应关注此病。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

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

无形体病的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但没有证实人-人的传播。

二、无形体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

三、无形体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据文献报道,本病病死率在2~8%之间。

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如出现继发感染,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易导致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治疗
二、低血压期: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三、少尿期:
稳定内环境 利尿 导泻 透析

治疗
四、多尿期:
维持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 防治继发感染
五、恢复期:
补充营养、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肾功能
治疗
六、大出血的处理:
使用肝素、止血药物、云南白药等
七、其他并发症治疗:
分布 亚洲、非洲 非洲、南美洲 亚洲、加勒比海地 区 印度 俄罗斯 亚洲、欧洲、非洲、 美洲 非洲 非洲、中亚 中国新疆 阿根廷 玻利维亚 非洲 非洲、德国
病原学
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统称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至少可分为23型 我国流行:Ⅰ型(汉坦病毒或姬鼠型)、 Ⅱ型
(汉城病毒或家鼠型) 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不
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治疗
治疗原则:
“三早一近”,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 和就近治疗是关键
治疗重点:
控制感染 减轻免疫损害 防治休克出血 防治肾功能衰竭
治疗
一、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
预防DIC 对症支持治疗 控制病毒感染 免疫治疗 预防DIC
(Ⅰ型超敏反应)
淋巴细胞攻击பைடு நூலகம்小管上皮细胞
(Ⅳ型超敏反应)
外周血CD4/CD8细胞比例下降倒置,抑制性T
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作用
可以检测到血浆IL-1、TNF、前列腺素、 内皮素等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
HFRS发病机制
病 毒
病毒血症 小血管病变
扩张(充血)

休克

程周祥-人间传播嗜粒细胞无形体疫情的发现与调查处置

程周祥-人间传播嗜粒细胞无形体疫情的发现与调查处置

Attack Rates
Exposed Yes 32.1 No 0
Risk Ratio (*χ2)
95% CI (*P)
4.6* 1.9
P<0.05* 0.6-5.9
66.7 44.4 45.0
30.0
接触时间>2小时
抢救时段 抢救前时段 大出血时段 防护(戴口罩、手
9
9 2 4 2
20
30 13 9 6
6、多数患者以发热伴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首例病例—死者胡启芳
• 10月18日,可疑的“草蜱”咬伤右踝关节内侧,有红肿、 发痒等症状,用皮炎平涂抹
• 10月21日,对老宅被老鼠污染的衣物进行清理及清洗。
• 10月30日,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 等症状。
• 10月31日在本村卫生室王振国医生处就诊,体温39.2℃
密切接触者
• 与首例病人仅在病情尚不危重,未转入弋 矶山医院之前密切接触者24人没有发现续 发病例。提示此阶段病人不具备传染性或 传染性不强,在弋矶山医院与死者危重时 有过密切接触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 与9例续发病例的密接人员有90人,其中亲 属朋友48人,医护人员42人。所有密切接 触者经医学观察14天,未再发现三代病例。
9天后…
• 11月14日广德县医院又收治了2名临床诊断为 “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 • 11月15日广德CDC采集2例病例标本送省疾控中 心检测 • 11月15日广德又有一名胡启芳的亲属发病 • 11月16日凌晨2:40,3人转入弋矶山医院
• 3人均为死亡病例胡启芳的亲属(密切接触者?)
• 16日芜湖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到弋矶山医院感染科调查。 3例病人单独住一个病房,但4名陪护人员和医生护士出入 自由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 流调确认三名患者在死者抢救期间曾经陪护过,并接触过 死者抢救时喷射出的血液等体液,有较为密切的接触。 • 在流调广德病例的同时,询问感染科与死亡病例胡启芳有 过密接的医务人员有无发病,果然发现3名医务人员均因 发热请假在家休息。医院并未将此与广德病例相关联。 • 16日上午广德县医院又报告发现1名类似病例,转弋矶山 医院

科萨努尔森林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

科萨努尔森林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

科萨努尔森林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概述科萨努尔森林病是由科萨努尔森林病毒(Kyasanur forest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虚脱为主要特征。

本病于1957年由Work首先发现于印度迈索尔邦的科萨努尔(Kyasanur)森林地区,因此而得名。

该病毒广泛分布于印度各地,但人的病例仅见于迈索尔邦的科萨努尔森林地区。

病原学本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可以通过柏克菲氏V号和N号滤柱及蔡氏滤器。

病毒可在新生小鼠颅内接种传代。

本病毒经脑内或腹腔接种均能使乳鼠或刚离乳的小鼠致死。

本病毒对鸡胚细胞、地鼠肾或猴肾细胞有致病作用或形成空斑。

传播源本病的传染源为猴和啮齿动物,主要为印度猕猴langur(presbtus enfeyllus)和bennt(macaca radiata)、华氏亚种屋顶鼠(Rattus rattus Wroushtoi)、软体亚种屋顶鼠(rattusrattusrufes cens)、印度豪猪(hystrix indica)等。

其他如松鼠、蝙蝠等也可能参与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传播途径本病经蜱传播,主要是血蜱属,尤其是H.Spinigera,已多次从自然界采集的这种蜱中分离到本病毒。

蜱的幼虫蜕变至成虫时,可将病毒传给成虫,因此,蜱既是本病传播媒介,也是中间宿主。

易感性人、猴和多种啮齿动物对本病毒均有易感性。

人、猴感染后可以发病,啮齿动物多为隐性感染。

流行特征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12月和翌年1月,高峰在11月,这与当地蜱的生活周期和活动习性相一致。

病人以青壮年农民、牧民和林业工人为主。

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

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可引起全身小血管受损。

人类临床表现潜伏期3~8d。

起病急骤,并有高热、头痛、严重肌痛、恶心、呕吐、精神不安、虚脱、结膜炎等症状,一般神经症状少见。

第3病日可出现腹泻、牙龈出血、呕血、咯血和黑便,第7~10病日常因全身出血倾向等并发症而死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5.29•【文号】卫办医发[2008]99号•【施行日期】2008.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基孔肯雅热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了《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基孔肯雅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附件:1.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2.参考文献3.撰写工作专家组名单二○○八年五月二十九日附件1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一、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 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 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 -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你知道发生在印度的夸赛纳(Kyasanur)森林病吗?

你知道发生在印度的夸赛纳(Kyasanur)森林病吗?

你知道发生在印度的夸赛纳(Kyasanur)森林病吗?导读因森林砍伐,代之以灌木丛,引来猴子、鸟类...病毒因此扩散到检柴的当地人。

1957年被命名为夸赛纳(Kyasanur)森林病在1983年的高峰期,该病感染了1555人,夺去了180人的生命。

据报道,本病仅限于印度卡纳他卡州的4个地区。

摘译自:Taylor D. Seeing the forests for the more than the trees.1997. /10.1289/ehp.971051186译者: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环境生态领域首席传播专家)1957年3月,印度卫生官员担心黄热病严重爆发,当时来自Shimoga地区的报告描述了两种类型猴子的大规模死亡。

一组研究人员前往卡纳塔克邦调查这些报道。

他们发现不是黄热病,而是村民长期发烧的疾病,导致5%的病例死亡。

病因很快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来自于硬蜱科血蜱属物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扁虱,病源追溯到在死猴子身上发现的扁虱,这个病被命名为Kyasanur森林病,其最终追溯到本地常绿森林的砍伐,人和牛的涌入,以及外来种的灌木丛在新开放地区的蔓延。

携带Kyasanur病毒的虱子在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比比皆是,这些哺乳动物和鸟类在这些灌木丛中定居下来,并适应那些来收集木材和其他森林农产品的人。

在1983年的高峰期,该病感染了1555人,夺去了180人的生命。

Kyasanur森林病发生区域(图片来自于网络)Kyasanur森林病传播途径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Kyasanur森林病传播途径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Kyasanur森林病传播途径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Kyasanur森林病可能是与森林砍伐有关的第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最后一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将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联,其中包括先前被认为可以控制的几种疾病。

在全球传染病增加中森林砍伐可能是最直接的健康影响,但这不是唯一的影响。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乌日图
【期刊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5)004
【摘要】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是由蜱传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为森林地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蒙医“粘性脑刺痛”病范畴,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疾病的一种.近年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急速扩张,感染人群在不断增加.该病感染致死率较高,且后遗症与并发症的治疗难度较大,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明显,但民族传统医学在治疗其后遗症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了蒙医在临床上对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并发症上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探讨了蒙医、蒙西医结合治疗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并发症的可行性.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乌日图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2
【相关文献】
1.蒙医振疗法治疗脑震荡和脑震荡后遗症79例 [J], 吉日木图
2.中蒙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30例 [J], 高国俊;刘涛
3.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体会 [J], 和尔伦巴特尔
4.蒙医药治疗乙型脑炎及乙型脑炎后遗症的临床报告 [J], 韩淑清;唐青虎
5.蒙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萨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J], 包梅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萨努尔森林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
概述
科萨努尔森林病是由科萨努尔森林病毒(Kyasanur forest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虚脱为主要特征。

本病于1957年由Work首先发现于印度迈索尔邦的科萨努尔(Kyasanur)森林地区,因此而得名。

该病毒广泛分布于印度各地,但人的病例仅见于迈索尔邦的科萨努尔森林地区。

病原学
本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可以通过柏克菲氏V号和N号滤柱及蔡氏滤器。

病毒可在新生小鼠颅内接种传代。

本病毒经脑内或腹腔接种均能使乳鼠或刚离乳的小鼠致死。

本病毒对鸡胚细胞、地鼠肾或猴肾细胞有致病作用或形成空斑。

传播源
本病的传染源为猴和啮齿动物,主要为印度猕猴langur(presbtus enfeyllus)和bennt(macaca radiata)、华氏亚种屋顶鼠(Rattus rattus Wroushtoi)、软体亚种屋顶鼠(rattusrattusrufes cens)、印度豪猪(hystrix indica)等。

其他如松鼠、蝙蝠等也可能参与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传播途径
本病经蜱传播,主要是血蜱属,尤其是H.Spinigera,已多次从自然界采集的这种蜱中分离到本病毒。

蜱的幼虫蜕变至成虫时,可将病毒传给成虫,因此,蜱既是本病传播媒介,也是中间宿主。

易感性
人、猴和多种啮齿动物对本病毒均有易感性。

人、猴感染后可以发病,啮齿动物多为隐性感染。

流行特征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12月和翌年1月,高峰在11月,这与当地蜱的生活周期和活动习性相一致。

病人以青壮年农民、牧民和林业工人为主。

发病机制
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

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可引起全身小血管受损。

人类临床表现潜伏期3~8d。

起病急骤,并有高热、头痛、严重肌痛、恶心、呕吐、精神不安、虚脱、结膜炎等症状,一般神经症状少见。

第3病日可出现腹泻、牙龈出血、呕血、咯血和黑便,第7~10病日常因全身出血倾向等并发症而死亡。

但有时也表现为中度或重度全身性疾病而无出血症状。

病程常呈双相,间隔约为5~12d;第二相时,体温再度升高,早期症状重现,同时可见软腭黏膜肿胀及出血性黏膜疹。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尿中有蛋白、管型及白细胞,血清转氨酶在发热7d内可高于正常值的3~4倍,恢复期多趋正常。

病死率早期为28%,近年来降为2.5%~6.9%。

诊断
本病的临床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但确诊须作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

病毒分离可用早期发热病人的血液,病后第2d的血中即可分离出病毒;血清学试验可选用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于病后第3d即可检出抗体,但与同组病毒有广泛的交叉反应,不宜单独作诊断用;补体结合抗体出现较晚;中和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有免疫作用。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给予支持疗法。

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防制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是防蜱、灭蜱。

用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接种,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应用马来亚LangatE5株纯鸡胚传代减毒疫苗,对小鼠有70%~100%的保护作用,对志愿人员试用无副作用,推测可用于高危险区接触者自动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